思维训练与作文
作文逻辑思维训练大全

作文逻辑思维训练大全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而逻辑思维则是作文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在写作过程中,逻辑思维的良好训练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观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逻辑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有效的逻辑思维训练方法,帮助提升作文写作能力。
一、观点清晰观点清晰是一篇好作文的基础,对于逻辑思维训练至关重要。
在写作之前,我们应该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并将其精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思考和归纳:1. 确定主题和立场在开始写作之前,我们应该明确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并决定自己的立场。
只有明确主题和立场,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2. 思考论据和证据确定立场后,我们需要思考论据和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论据和证据应该是有理有据的,能够说服读者,并使观点更加可信。
3. 整理思路整理思路是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我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提纲等方法将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整理出来,以便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
二、逻辑严谨逻辑严谨是一篇优秀作文的重要特点。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逻辑关系的清晰和严密,避免出现混乱或矛盾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保持逻辑严谨的方法:1. 使用恰当的连接词连接词在作文中起到连接和衔接的作用,能够使文章整体结构更加紧密和连贯。
例如,“因此”、“然而”、“而且”等连接词能够帮助我们明确表达观点之间的关系。
2. 避免无关信息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避免使用与主题或论点无关的信息。
只有保持主次分明,文章的逻辑性才能更强。
3. 注意段落结构段落结构的合理安排也是保持逻辑严谨的重要因素。
每个段落应该以一个中心思想为主题,并通过合理的逻辑顺序进行展开,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
三、推理能力推理能力是逻辑思维训练的核心。
通过培养和发展推理能力,我们能够更好地论证观点,并进行逻辑推理。
以下是一些提升推理能力的方法:1. 练习归纳和演绎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而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归纳和演绎,培养自己的推理思维能力。
作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训练

作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训练在写作过程中,逻辑思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只有通过训练和实践,我们才能在文章中展现出清晰、连贯和有说服力的逻辑结构。
本文将就作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训练进行探讨。
一、明确主题在开始写作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主题。
一个清晰的主题能够为我们的思维提供方向,并帮助我们组织逻辑关系。
在确定主题后,我们可以列出与之相关的关键词,以便在写作过程中引导逻辑思考。
二、构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组织和梳理思绪。
我们可以将主题放在中心,然后围绕主题展开各种相关的分支。
这样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全面而系统地考虑问题,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清思路和主次关系。
三、制定提纲一篇合理有序的作文离不开一个明确的提纲。
提纲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控制逻辑结构,避免跑题和漏洞。
我们可以根据思维导图来制定提纲,将各个分支转化为文章的不同部分,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排列。
四、注意段落连接段落是文章结构的基本单位,而段落之间的连接则是保持逻辑连贯的关键。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合适的过渡词和衔接句来使段落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此外"、"另一方面"、"因此"等词汇来引导读者在逻辑层面上思考。
五、使用逻辑关系词逻辑关系词是揭示观点之间联系的重要工具。
合理有效地使用逻辑关系词可以使文章的逻辑层次更加清晰,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和推理。
常见的逻辑关系词包括"因为"、"所以"、"但是"、"然而"等,在适当的位置使用这些词汇,可以使我们的论证更加有力。
六、注意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写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需要从事实、数据和论据中提取逻辑关系,并对其进行推导和推理。
通过分析和归纳,我们可以有效地建立和支撑自己的论点,使之更加具有说服力。
七、进行逻辑审查在完成作文之后,我们需要进行逻辑审查。
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

在 作 文 教 学 中 进 行 思 维 训 练
广西 体 育运动 学校 ( 3 0 2 张 晓 阳 50 1 ) 思维 , 人脑对客观世 界 的反 映 。思 维水平 高低 对 是
人 的终 身发 展 具 有 重 要 的 意 义 。恩 格 斯 将 思 维 誉 为 “ 世 间最 美 丽 的 花 朵 ” 。我 国著 名 的 科 学 作 家 高 士 其 说 :国 “ 家 与 国 家 的竞 争 , 科 学 的竞 争 , 技 术 的 竞 争 , 时 也 是 是 同 是 教 育 的竞 争 , 归 根 结 底 却 是 人 才 的 竞 争 。 而 人 才 的 但 培 养 成 长 , 关键 在 于 思 维 , 于 科 学 的思 维 。 其 在 ”
能力训练 , 养学 生从 正 反两 个 方面 考虑 问 题 的能力 ; 培
三 是 进 行 类 比思 维 能力 训 练 , 养 学 生 从 同 类 性 质 材 料 培
有 了金钱却 失 去 了幸福 。人们 常说 : 人有 钱 就 变坏 , 男 女 人 变 坏 就 有 钱 。看 来 钱 能 使 人 变 坏 。
、
进 行 思 维 训 练 是 作 文教 学 的 重 要 任 务
首 先 , 言 是 思 维 的 载 体 , 语 言 、 思 维 是 语 文 教 语 学 训
学 的根 本 任 务 , 写 作 教 学 中进 行 思 单元 的文 章 , 看别 人是 如何立 论 、 看 如何
[ 堂辩 论 阶 段 ] 课 进 入 课 堂辩 论 阶 段 , 方 首 先 提 出 自己 的 观 点 : 甲 有 钱就拥有 了幸福 。乙方认为 : 有钱并不 等于拥 有幸福 。 辩 论 初 期 , 方 从 各 自的 生 活 经 验 出 发 , 举 出 了 双 各 很 多例 子 , 用 引 证 法 来 支 持 本 方 的 观 点 。 并 甲方 : 话 说 : 钱 不 是 万 能 的 , 没 有 钱 是 万 万 不 俗 “ 但
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一
思考问题和解决 问题 。首先 , 以针对 同 可
个 作 文 材 料 让 学 生 以 不 同 的 角 度 立 意
为: 人要 有主 见 , 自己 的路 让别 人去说 走 吧; 不要活在别 人舆论 中等 等。但若有学 生 提 出“ 负责 任 的众说纷 纭 , 不 也会 弄得 他人无所适 从 , 不堪言” 样一 个观点 , 苦 这 那 么立 意就显得更新颖 更深刻 , 这个立 意 确实 是 高屋建瓴 , 令人 耳 目一 新 , 才是 这 思维素质的真正飞跃。多进行类似这种形 式 的审 题 立 意 训 练 , 生 在 写 作 中很 容 易 学
语汇 , 读优 美文段 及 文章 , 样 可以培 熟 这
养学生敏锐 的语感 ,熟 练地遣 词造句 , 构 思 篇 章 ,扩 大 书 面语 方 在 生 活 中 的 运 用 。 让学 生掌握语 句 、 片断 、 章 的主要 方法 篇 是训 练学生 的复述能力 。读一遍 复述一遍 交替进行 。这其实也是采用记忆结合 的记
形 成 创 新 思 维 的 习惯 , 而 在行 文 中能 做 从 到 文 思 敏 捷 , 意新 颖 。 立 语言 表达 训 练也要 求达 到求 优 的 目
力 的磨练 和开发。例如 , 当你 掌握并运用 “ 洁 ” 词 时 , 时 会想 到 “ 洁 ” 月 皎 一 有 皎 的 光 , 时还 引发~ 系列 的联 想 , 到许 多 有 想 与月亮有关 的诗 句 ,诸如 :明月几 时有 , “
立 意 , 让 学 生 思 考 、 论 。然 后 教 师 提 问 先 计 归 纳 。立 意 角 度 是 多 方 面 的 : 要 防 微 杜 ①
作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训练

作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训练在广袤的知识海洋中,作文写作如同一艘驶向未知的船只,而逻辑思维则是那引导航向的明灯。
作文的过程不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思维的碰撞与升华。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逐渐显露出它不可或缺的角色。
每当一个学生坐在书桌前,手握笔杆,心中酝酿着各种思想时,逻辑思维便像一位耐心的导师,悄然无声地引导着他们如何将这些思想化为有条理的文字。
逻辑思维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思维中梳理出清晰的脉络,使得作文不仅具备丰富的内涵,也能在结构上严谨而有序。
在写作的初始阶段,构思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逻辑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首先,学生需要确定主题,逻辑思维促使他们对主题进行深入分析,辨别其核心要素和相关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
比如,在写关于环保的作文时,学生可能会首先问:“为什么环保重要?”接着,他们会探讨环境污染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不仅能清晰地围绕主题展开论述,还能让自己的观点更加深刻和有力。
接下来,逻辑思维的另一项重要功能是组织结构。
一个优秀的作文必须具备良好的结构,而逻辑思维恰好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安排段落。
通常,逻辑思维会引导学生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构建文章。
比如,第一段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第二段分析这一问题造成的后果,最后一段则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方式,作文的结构就自然形成,读者也能轻松跟随作者的思路,理解文章的主旨。
在写作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还促进了论证能力的提升。
学生在表达观点时,需要依据事实进行论证,而逻辑思维训练则帮助他们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例证、数据及推理方式。
一个有说服力的论点往往需要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来支撑。
例如,在讨论“科技对生活的影响”这一主题时,学生可以通过实例展示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能指出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
这样的多维度论证,不仅丰富了作文的内容,也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落实思维训练,提升作文素养

主要原 因在于缺乏正 - 、 中 清晰 、 流畅的思维模式 , 写作 中便会紧扣 中 : 。
实感 。如 2 0 0 7年广东卷 以“ 传递” 为话题 的作
表现母爱 的事 ,似乎离题 了,但文章最后都 与 ・ 写什么。 比如 , 根据材料“ 以恶小而为之, 以 为了传递 民族感情 的使者 并且升华 为爱 国之 勿 勿 “ 常识 ” 联到了一起 : 关 一是母 亲每次吃饭都 把 善小而不为”《 ( 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 )自选角 情” “ ,客家的土 围楼 , 传递了中华大一统和团结 好菜 留给“ 和妹妹吃 , 我” 自己只吃腌的成菜 。 长 度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学生没有从整体出发把 的伟大精 神 , 由于对话题 “ 传递” 的理解 不到 期吃成菜不利于身体健康 ,难道母 亲不知道这 握材料 的主 旨, 么丢掉 “ ”谈为 善不为恶 ; 位 , 要 小 , 或者是表达欠具体, 使得这些华丽的语 言显 个“ 常识” 二是母亲 的额头长 了一个瘤子 , 吗? 医 要么丢掉 “ 与“ 谈细节 , 善” 恶” 谈不要轻视小 。 得滑稽而空洞。 其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思维支 次是表达不具体 , 缺乏说服力。 如以“ 坚持 ” 为话 配语言 。 田玉博士认为 , 应先建立思维 系统而非
题 的作文 , 有学生写屈原放逐 , 孙子膑脚 , 因为 语言系统 , 用思维去编织语言 , 而不是用语言或
学生不会写, 首先表现为 审题 不清, 知道 文 , 不 有考生写 “ 西湖传递了深深 中国情” “ , ,月 成
生建议她做手术切除, 但她始终没有 去做手术 。 肿瘤如果不切除可能会恶变 , 难道母亲不知道
一
…
、 Biblioteka 、 确文,:怎讲霎::_ 三维许正基论“囊…_ 中喜多,的。什- 萎 无 学因么的::。妻 三的使么章作 …:, 。偏作式问文一薹 表准生、法要J■~ 从题在程”回. . 薹第文过办。霎一: 1一 ;但,生.:、 一确审什一然主 . 步写么定有…。 达性题、议答 一. 审 训 结问要1: 下 练 公 题学t蚕。 蕈 。作”题至、 . 、 ”是当i: 二 清 加 “的 是 二: 题 化 要反4 ’二 笔 囊 为 文对 .: 楚 强 是 , 则~. 。 或 思 作 霎 果 了, … 本 集毳 “ =。 … 。 . : 一 。 蠹
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之研究.doc

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之研究作者:周云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12期[摘要]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选择、组合、重构,把创新思维训练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它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挖掘学生创造潜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五个环节和三条原则。
[关键词]创新思维训练作文教学整合[作者简介]周云(1968-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教育技能训练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广西桂林 541001)[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小学、初中创新思维与写作”的研究成果之一。
(课题编号:2004-C-66)[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8-0092-02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学生的创新素质从何而来?一个先决的条件是肯定创新思维的价值并使之进入教育关怀,在各科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笔者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的研究,下文将从内涵、意义和课堂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来探讨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这个问题。
一、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的内涵“创新思维”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它是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实现的多种思维形式的协调活动,是复杂的高级思维过程,是多种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具有主动性、求异性、发散性、敏锐性、独创性等特征”。
①《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整合”的解释为“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
除此之外,“整合”还有通过合理的方式把几种不同的事物融为一体的意思。
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选择、组合、协调、重构,把创新思维训练和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文教学与思维训练

作文教学与思维训练“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语文学习得怎么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
”作文也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而且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
因为写作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人的思维活动,无论是信息积累、欲望萌发,还是信息处理、文章制作,乃至教师的批改、讲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思维的指导。
不同的人,写作不同的文章,无论文意、文情、文法,都具有特殊性,显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文章的优劣就取决于不同的思维个性。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
思维训练与听说读写的训练是密切相联的。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基本训练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也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四种基本过程。
它从现象上,是凭借语言的一种交流,而实际上语言承载着思维的信息,是思维起着核心作用,听说读写只不过是思维核心作用下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思维得以外化的条件。
所以不能把思维训练同听说读写训练看成是同一层面的东西,应该以前者为核心,思维训练又必须结合着听说读写的训练来进行。
写作训练是项综合性训练,它体现了听说读训练的综合运用,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训练,也就更加再现了思维训练的重要作用。
本文试图从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兴趣、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三个方面对作文教学中要处理好听说读写的关系加以论述。
一、改革命题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作文命题是写作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唤起学生写作动机的起点和关键。
好的文题是好文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联目警策和表达主题的作用。
有人将其比作人的眼睛,说它当是凝神传情,”美目盼兮”,只有给文章安上这样一双楚楚动人的眼睛,才能令人一见钟情。
而长期以来,学生每逢教师出下来的题目总是愁眉苦脸,觉得无话可写,就是冥思苦想抠出的几百字也是言不由衷,词不达意,导致他们惧怕作文,视作文为枯燥乏味的苦差事,”受洋罪”,在心理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压抑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训练与作文
作者:单淑英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年第12期
我们在作文评改中经常发现,学生作文雷同的多,缺少创新,究其原因,是思维封闭凝滞,不能对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为了构筑学生开放鲜活的思维形态,应经常进行多维发散思维训练,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或问题时.能横向思维,也能纵向思维,可正向思维,又可逆向思维,甚至能更多方向思维,以实现思维角度、层次、途径和结果的多样化。
这种训练能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使文章思路开阔.内容丰富新颖。
一、训练思维的广度——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有向广处发展的特点,具有这种思维特点的人,思维面都比较开阔,并善于举一反三。
有人形象比喻这种思维.说它就像河流一样,遇到宽广处会很自然地漫流。
横向思维训练就是要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去思考类似、相关的问题,进行梳理、选择、提升。
可以从求同和求异两方面入手。
求同,即引导学生关注不同事物现象或问题的共同点,从中寻求共同本质和规律,如2004年重庆高考优秀作文《菊花飘香的季节》分三小部分,“菊之淡”写嵇康,“菊之傲”写陶渊明,“菊之殇”写项羽。
赞扬了追求心灵自由、生命尊严和英雄本色的三个极具个性的历史人物,选材典型丰富,富有个性。
求异,即引导学生关注事物现象或问题的不同点,对比开拓,如2005年高考优秀作文《晶莹雪·寂寞林》,把《红楼梦》中宝钗和黛玉做比较:一个是圆形.沉稳规矩,温和宽容;一个像星形.锋芒毕露,特立独行。
选材新颖,形象鲜明。
当然,也可把求同和求异结合:如一考生作文《选择,别无选择》中写到屈原和司马迁.一个择死,一个择生,但都是为了自己的志向,只不过屈原以死明志,而司马迁则以生践志。
这都是运用横向思维的典型例子,横向思维的连续进行,可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实现思维迁移,从而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训练思维的深度——纵向思维
纵向思维是对思维对象从纵的发展方向上进行思考,或层层递进、纵向深入,或依照各个发展阶段设想推断出其发展趋势,从而使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度,也有人打过一个生动的比方:横向思维是换个位置重新钻孔,纵向思维是在一个位置把孔钻深。
纵向思维能弥补横向思维有时欠缺深度的不足。
如2007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怀想天空》,主体部分采用递进关系的纵
式结构,依次写了一个人的天空、三个人的天空和一群人的天空,从丛飞写到为保护孩子献出生命的父母,再写到爱心群体“微尘”,逐层递进深入.表现爱的天空之博大深邃。
再如一次作文训练:“钥匙、铁棒和锁”.可以纵向思考,“铁棒”开不了“锁”,但磨成了“钥匙”就能开锁。
情况是可以变化的。
据此可立意为:在人生的道路上,磨练自己,打造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
这里运用纵向思维,有了思辩性.立意深刻新颖。
三、训练思维的新度——反向思维(逆向思维)
写文章要以立意深和新取胜,应该“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不能总旧调重弹,这就要求写作者独出心裁。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还可以运用反向思维,即逆向思维,突破常规思维的定势.从而产生与众不同的新设想和新观念。
比如“水”这个话题.一般人总是赞美水的百折不回、勇往直前,这是第一番构思,难免落俗,这时就可以运用反向思维,如;在温暖高涨的热情下,便飘飘然忘乎所以了;正因为选择了轻松,所以一辈子总是在走下坡路。
水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如此观点更深刻,题意更新颖了。
四、训练多角度构思立意——多向发散思维
横向思维是由此及彼地思考,纵向思维是由表及里地思考,逆向思维是从相反方向思考,甚至还可以更多方向思维,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的发散思维训练,对于学生思维的灵活变革大有裨益:能变思维的规范性为自由性、同一性为求异性、封闭性为开放性。
因此,可以经常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多角度构思立意训练,有很多历史、寓言故事和现实事件等可供训练。
如用轰动一时的杨丽娟追星事件进行训练,就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发散辐射:
(一)从杨丽娟的角度
1.凡事都有一个度,追星也要适度
2.杨丽娟是坚持不懈还是执迷不悟?
3.谈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的关系
4.要懂得父母的艰难,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的责任
5.青少年的人生追求,怎样实现个人价值
(二)从杨父母的角度
1.家庭教育很重要.要对孩子正确引导
2.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3.有时爱也是一种伤害.溺爱不是真正的爱
(三)从社会和媒体的角度
1.要正确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
2.社会应担负起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
3.心理咨询和救助要跟上
4.媒体要客观公正地宣传,不要炒作,不要误导
(四)从明星的角度
1.明星效应对青少年的影响
2.明星的外表与内涵要协调
当然,作文运思的过程.是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多次循环反复的过程,这里还需要发挥创优机制的作用,就像面临四通八达的交叉路口,要设法找到一条通向目的地的最佳路线一样,作文时要在通过发散思维收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比较、判断,选择最有价值最新颖的材料,寻求最佳的组合来构思行文,从而写出有创新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