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经典作文素材:2014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名单及主要事迹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优秀作文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篇1在平顶山市教诲2113战线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扎根农村5261、冷静耕种、4102忘我事变、无私奉献的典范人物和悦耳古1653迹,刘爱霞先生就是个中之一位。
刘爱霞、女、汉族、1965年12月出生于平顶山市叶县廉村乡韩桥村,中师学历、1988年9月介入事变,现任叶县城关乡中心校小学高级西席。
屈指算来,刘爱霞先生已经在农村教诲战线上摸爬滚打了二十四个春秋。
她二十四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向事变在解说第一线,恒久接受小学结业班数学。
她师德高贵,楷模推行西席职责,热爱门生,连合同道,忘我事变,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诲奇迹费尽心血,教诲、解说成效明显,是位德才兼备的优越西席。
二十四年来,刘爱霞先生在平时的解说岗亭上做出了不服凡的古迹。
首要古迹如下:作文800字刘爱霞先生忠诚党的教诲奇迹,有凶猛的敬业和奉献精力,有较强的进取意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全力进补缀论常识,进一步加强本身的人生观。
能当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西席职业道德类型的要求,做到说话文明,举止端庄,规矩待人,以身作则,并能用本身的德性言行来教诲影响门生。
在事变中,讲敬业,比奉献。
她连合同道,体谅门生,绝对听从学校率领的布置,对事变尽职尽责,任劳任怨。
1988年9月,刘爱霞先生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诲的“三尺讲台”。
从当时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诲献身的轨迹上,出于真心热爱教诲奇迹、热爱岗亭、热爱每一个门生,把本身的奇迹看得无比神圣。
为了做好西席这个神圣的事变,她始终僵持不绝的进修,僵持阅读有关教诲学和生理学方面的书本和教诲解说刊物,客气进修老同道的教诲解说履历,全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及格的人民西席。
二十四年来,她体系地进修了《教诲学》、《儿童生理学》、《西席生理素质专题》、《西席职业道德涵养》等理论书本,深入研究教诲解说理论。
同时主动介入解说根基功实习。
她深知没有充分、厚重的营业功底,没有精确的常识布局,没有较为先辈的教诲头脑,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这一光耀的职业。
2014最美村庄教师曾维奋事迹材料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2014最美村庄教师曾维奋事迹材料
2014最美村庄教师曾维奋事迹材料,昨夜在教师节的夜晚,14年最美村庄教师总算揭开了面纱,一位用双拐支撑着身体在三尺讲台上坚持了14年,为村庄孩子们撑起了未来的期望,以下是他的事迹材料2014最美村庄教师曾维奋事迹材料“翅膀折了,心也要翱翔”——“双拐”教师曾维奋自强自立的人生阅历,以浅笑面临磨难的人生态度,成了学生们对他最深入的形象。
1995年,曾维奋以“优异结业生”身份从琼台师范大专结业,被分配到澄迈中学作业。
一次意外跌伤,导致了他下半身瘫痪。
曾维奋受不了冲击,提笔写下遗书一度想过轻生,但从小当教师的愿望支撑着他渐渐站了起来。
2001年9月,阅历了恢复尽力,曾维奋拄着双拐登上了渴盼已久的讲台。
2009年曾维奋调任永发镇儒林小学任教至今。
要强的曾维奋以为,,也要坚持腰身笔挺,形象规矩。
在13年的教师生计里,他从未坐着上课,一堂课下来40分钟,一天最多时有6节课,在讲台上要拄拐站立240分钟。
他没有请过一天假,每天第一个到校,最终一个脱离。
以上这篇2014最美村庄教师曾维奋事迹材料。
就为您介绍到这儿,期望它对您有协助。
如果您喜爱这篇文章,请共享给您的老友。
更多最美村庄教师事迹材料尽在:事迹材料望我们多支撑本网站,谢谢。
2014年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2014年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摘要:她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第四篇: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她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2014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女,苗族,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初中语文教师。
自2014年9月参加教学工作以来,她一直以满腔热情耕耘在农村中学的讲台上。
陈老师扎根农村,已经在民和镇教育战线上工作了11个春秋,她11年如一日,栉风沐雨,用一颗赤诚之心,在这块平凡的土地上,播下了爱的种子,一颗颗幼苗在陈老师的培育下变成了参天大树,而她还在坚守那块耕耘了11年的土地,三尺讲台足也见证她对工作的热忱,三尺讲台足也见证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三尺讲台足也见证她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心。
陈老师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都勇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重担,2014年她又担当起了学校的团委工作,在她的安排下,学校每年的各项文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她始终把学厚为师,德高为范这八个字谨记心间,并让它作为行动指南、行为标尺来衡量自己的教学得失。
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用一片赤诚之心,写就了别样的感动。
一、真诚奉献,刻苦钻研2014年9月,陈老师踏上了农村初中教育的三尺讲台。
从那时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
陈老师不仅热衷于自己的教育事业,她还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钻研的求学精神,她虚心学习老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如何制作课件。
在工作之余她刻苦努力,2014年她参加高等教育本科自学考试,2014年取得本科毕业证书;2014年她拿到了贵州省中小学骨干班主任远程培训合格证书;2014年她拿到了国培计划(2014)--贵州省骨干教师培训合格证书。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优秀8篇】

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篇一xxx,xx市石山镇初中教师。
对农村教育事业执着的热爱,英勇无畏、舍己救人的精神,被推荐为“最美乡村教师”。
一、做基础教育的全科教师,随时工作在最需要的岗位。
xx老师所学的专业是化学,毕业后担任九年级的化学教学工作。
经过几年的努力,成为xx市化学教学的一位骨干教师,并在参加xx市“课改杯”大赛时获得一等奖。
由学校工作需要,陈老师又开始接任生物学、物理学科的教学,成为一名全科教师。
二、教育责任重大,担当就要做好。
陈老师在教学中不轻言放弃任何一位学生。
有一位叫何鑫淼的男生刚升入九年级时基本放弃了学习,在听了物理课后被深深地吸引了,于是陈老师在课上经常关注他,课下经常找他谈心,遇到不懂的问题悉心辅导。
这位学生渐渐地对学习有了兴趣,不但物理学的好,而且也逐渐对其他学科有了兴趣。
当年何鑫淼同学接到三高中录取通知书时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的家长多次专门给陈老师打电话表示感谢。
三、改革创新,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20xx年开始主持教务工作后,陈老师对教学工作进行了一些改革。
极大地调动了老师们的教学积极性,使得学校连续多年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升学人数在农村中学中名列第一,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并被教育局评为优秀业务领导。
四、见义勇为,荣获“xx好人”称号。
xx年7月13日清晨,xx市萧军公园人工湖有一位女子落水。
xx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游向落水者。
用尽全力把落水者救上了岸。
由于救援及时,落水者慢慢苏醒,挽回了生命。
因为这一舍己救人的行为,xx老师被xx市委宣传部和xx市文明办评为xx 年度“见义勇为的xx好人”。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篇二xx,xx市石山镇初中教师。
对农村教育事业执着的热爱,英勇无畏、舍己救人的精神,被推荐为“最美乡村教师”。
一、做基础教育的全科教师,随时工作在最需要的岗位。
xx老师所学的专业是化学,毕业后担任九年级的化学教学工作。
经过几年的努力,成为xx市化学教学的一位骨干教师,并在参加xx市“课改杯”大赛时获得一等奖。
2014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2014 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2014 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女,苗族,1978 年出生,本科学历,初中语文教师。
自 2002 年 9 月参加教学工作以来,她一直以满腔热情耕耘在农村中 学的讲台上。
陈老师扎根农村,已经在民和镇教育战线上工作了 11 个春秋,她 11 年如一日,栉风沐雨,用一颗赤诚之心,在这块平凡的土地上,播下了爱 的种子,一颗颗幼苗在陈老师的培育下变成了参天大树,而她还在坚守那 块耕耘了 11 年的土地,三尺讲台足也见证她对工作的热忱,三尺讲台足 也见证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三尺讲台足也见证她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心。
陈老师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都勇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重担,2007 年 她又担当起了学校的团委工作,在她的安排下,学校每年的各项文体活动 开展得有声有色。
她始终把学厚为师,德高为范这八个字谨记心间,并让它作为行动指 南、行为标尺来衡量自己的教学得失。
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用一片赤诚之心,写就了别样的感动。
一、真诚奉献,刻苦钻研 2002 年 9 月,陈老师踏上了农村初中教育的三尺讲台。
从那时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
陈老师不仅热衷于自己的教育事业,她还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学习态 度和刻苦钻研的求学精神,她虚心学习老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 教师学习如何制作课件。
在工作之余她刻苦努力,2003 年她参加高等教育本科自学考试,2006 年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2009 年她拿到了贵州省中小学骨干班主任远程培训 合格证书; 2012 年她拿到了国培计划 2012--贵州省骨干教师培训合格证书。
教育教学工作中,陈老师总是用这句话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 不了去教育她的学生要刻苦学习。
的确陈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她不仅刻苦钻研自己的教学业务,而且还 用她在教学工作中学到的新的知识去浇灌祖国的花朵,让她的每一个孩子 都能吸收到新鲜的知识营养,使之茁壮成长。
2014年全国优秀教师事迹

燃烧在苗乡山寨的红烛--记黄平县湖里中学“妈妈”老师包益友她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贴心妈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数千年来,这一直是称颂老师的“红烛精神”。
然而,黄平县湖里中学湖南籍教师包益友,就像一支正在燃烧的红烛,并且这支红烛已经在苗乡山寨燃烧了二十五个春秋,苗乡的孩子们亲昵地称她为“妈妈”老师。
二十五年前,正值花季的包益友刚从大学毕业,积极响应湖南省教育厅组织有志青年支持贵州教育事业的号召来到黄平,从此与黄平、与苗乡的孩子们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里的环境很艰苦的,你这个过惯了大城市生活的小姑娘经受得住吗?”当时分管黄平教育工作的朱治贤副县长慈爱地问包益友。
包益友笑着说:“朱副县长,感谢您的关心,我既然选择来了,就没有什么顾虑,不做出点成绩我无颜见江东父老。
”于是,面对质朴纯真的山里娃,她开始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热情。
最让她放心不下的是班上三个品学兼优的女孩子,由于家庭太穷,她们多次面临辍学。
面对这一情况,包老师心急如焚,先后对三个家庭进行了家访,得知她们都因经济拮据,靠民政和亲友救济时,她含着泪作出决定:三个姑娘同我一起吃,我吃什么她们就吃什么,不足的学费我垫上。
面对老师的这份爱心,家长们流下了感激的热泪,三个孩子的脸上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
一年后,与她一道支教的许多志愿者纷纷回城,湖南省益阳市一中多次向她伸出“橄榄枝”,都被包老师婉言谢绝了。
听说女儿要继续留在千里之外的贫困山区任教,父母十分焦急,多次打电话劝她回家乡。
她的亲戚、朋友、同学都纷纷来信劝她回家或去沿海地区工作,待遇总比在贵州山区强得多。
终于在亲戚朋友“苦口婆心”的劝说之下,她准备离开苗乡,开始为前程奔波了。
那是一个夜晚,正当包老师在收拾行李的时候,她听到了窗外有啜泣的声音,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她的学生全部站在门口,流着眼泪。
“妈妈,别走!”“老师,请不要离开我们!”……此时,学生们全部上来和包老师拥抱在一起。
寻找最美教师先进感人事迹

寻找最美教师先进感人事迹
有很多教师的事迹都非常美丽先进和感人。
以下是一些可能会让人感动的教师事迹:
1. 马云飞的故事:马云飞是一名在中西部农村支教的教师。
他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育工作,并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他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成为了一个激励他人的榜样。
2. 西瓜奶奶的故事:西瓜奶奶是一位老教师,她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给学生们带来了希望。
即使在自己遇到疾病和困难的时候,她依然坚持教学,关心学生的成长。
她的爱心和奉献精神令人敬佩。
3. 乔杉老师的故事:乔杉是一名中学教师,他用幽默风趣的方式教授知识,深受学生喜爱。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培养学生人格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4. 薇娅老师的故事:薇娅是一名小学教师,她母爱般的关怀和关心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温暖和安全。
她不仅教授学科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和乐观心态。
以上只是一些例子,还有很多其他的教师事迹同样值得传颂。
每一位教师的奉献和付出都是美丽先进和感人的,因为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帮助学生成长。
2014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2014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14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女,苗族,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初中语文教师。
自2002年9月参加教学工作以来,她一直以满腔热情耕耘在农村中学的讲台上。
陈老师扎根农村,已经在民和镇教育战线上工作了11个春秋,她11年如一日,栉风沐雨,用一颗赤诚之心,在这块平凡的土地上,播下了爱的种子,一颗颗幼苗在陈老师的培育下变成了参天大树,而她还在坚守那块耕耘了11年的土地,三尺讲台足也见证她对工作的热忱,三尺讲台足也见证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三尺讲台足也见证她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心。
陈老师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都勇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重担,2007年她又担当起了学校的团委工作,在她的安排下,学校每年的各项文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她始终把“学厚为师,德高为范”这八个字谨记心间,并让它作为行动指南、行为标尺来衡量自己的教学得失。
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用一片赤诚之心,写就了别样的感动。
一、真诚奉献,刻苦钻研2002年9月,陈老师踏上了农村初中教育的“三尺讲台”。
从那时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
陈老师不仅热衷于自己的教育事业,她还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钻研的求学精神,她虚心学习老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如何制作课件。
在工作之余她刻苦努力,2003年她参加高等教育本科自学考试,2006年取得本科毕业证书;2009年她拿到了贵州省中小学骨干班主任远程培训合格证书;2012年她拿到了“国培计划”--贵州省骨干教师培训合格证书。
教育教学工作中,陈老师总是用这句话“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了”去教育她的学生要刻苦学习。
的确陈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她不仅刻苦钻研自己的教学业务,而且还用她在教学工作中学到的新的知识去浇灌祖国的花朵,让她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吸收到新鲜的知识营养,使之茁壮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素材:2014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名单及主要事迹文章类别:高考作文2014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名单及主要事迹由光明日报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14“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9日在京正式揭晓。
获“最美乡村教师”称号的是: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曾维奋,周丽娜,刘月升,张美丽、张秀丽姐妹,张伟,秦开美,陈腊英,王偏初,胡清汝。
获“最美乡村教师支教团体”称号的是: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被推选为“特别关注乡村教师”的是:邵英文,原子朝,农加贵,杜爱虎,郭庆,程霖,李咏梅,杨建国,拓守宾,刘世鱼、刘运良父子。
被推选为“特别关注乡村教师支教团体”的是: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河北保定学院支教团体、清华大学书脊支教团、“学霸”支教团(相关名单见另条)。
活动将为获奖的11组最美乡村教师及团体提供每组20万元现金的资助,为14组特别关注教师及团体提供每组5万元现金的资助。
活动启动以来,光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借鉴前三届活动的成功经验,派出数百名编辑记者,奔赴全国各地乡村,走进乡村教师的生活,记录他们质朴的情感和职业梦想,有力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光明日报2014“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专栏7月1日开栏,截至8月中旬,共刊发通讯33篇、图片34张,涉及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乡村教师,光明网、光明日报法人微博、光明手机报对相关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进行了重点推介。
中央电视台以新闻、专题、纪录片等多种节目形态,早、午、晚多个时段联动报道,在《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重点新闻节目开设了“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专栏,在科教频道《讲述》专栏播出了5集系列片。
除新闻报道外,光明日报还结合寻找活动,举办了“师生情”征文和“我眼里最美的乡村教师”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影响我一生的乡村教师”主题征集活动。
由活动组委会主办,北京教育学院、陶行知教育基金会承办的2014“最美乡村教师”走进北京教育学院研修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活动组委会表示,今年还将举办高端研讨会,回顾和总结“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为开展好这项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朱敏才曾是驻外工作17年的外交官,老伴孙丽娜退休前是北京的小学英语老师。
9年前,他们得知贵州山区严重缺乏师资便决定去义务支教。
2005年5月,他们在贵州望谟县复兴镇第二小学开始了支教。
他们给孩子买来字典,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尖山苗寨小学支教时,夫妇俩还给孩子开设了品德课、音乐课、体育课等。
以前孩子们惧怕陌生人,不愿意说话。
夫妇俩通过上课、游戏和多种课外活动让孩子们逐渐开朗、自信。
苗寨的孩子们学会了汉语普通话、学会了讲卫生、懂礼貌,也了解了“世界”的含义。
9年来,两位老人的足迹遍布贵州七八所乡村小学,目前在遵义县龙坪镇中心小学。
虽然山村的艰苦条件让他们落下一身疾病,但他们说:“能发挥余热,是我们最大的满足。
孩子的变化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只要还能爬起来,就会待下去。
”曾维奋曾维奋是海南省澄迈县永发镇儒林小学教师。
他对教师工作非常执着,“能拄着双拐上课至退休,这一生就算没白活”,他这样说。
1995年,曾维奋从师范毕业眼看就要工作了,一场意外导致他下半身瘫痪。
为了能走上讲台,曾维奋锻炼体力,终于能拄着拐杖在平地上行走,他提出申请,只要能当老师,哪怕到最偏远、最艰苦的学校都行。
经过连续三年申请,2001年9月1日,他终于站在了儒林小学南洋教学点的讲台上。
他一天最多时有6节课,一节课40分钟,在讲台上就要拄拐站立240分钟。
他还要走下讲台辅导检查学生作业,在讲台上单手拄拐转身板书。
虽然讲台旁有一把椅子,他却说,坐着讲课不生动,对孩子也不负责。
曾维奋说:“如果有一天能恢复健康,我要把书教得更好,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奔跑。
”周丽娜生长在东北的周丽娜,是新疆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亚维勒克村双语幼儿园唯一的汉族老师。
1997年,她随维吾尔族丈夫来到这里。
2006年她成为上阿图什乡卡依拉克小学的临时双语教师,并担任毕业班班主任。
她的学生有13名考上区内新疆班,并多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2010年,公立阿图什镇中心双语幼儿园招聘汉语老师,周丽娜取得了笔试、面试双第一的成绩,尽管她已经超龄,但仍被特批为正式教师。
2014年4月,周丽娜从条件较好的镇中心幼儿园调到村级亚维勒克幼儿园。
周丽娜有助人为乐的习惯,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也没有放弃资助贫困的维吾尔族学生。
亲人多次劝她回沈阳老家生活,但为了这里的孩子,她把阿图什当成了自己的家。
刘月升刘月升,天津市大港区刘岗庄中学教师。
15年来,刘月升扎根在这所偏远的农村学校,带领这里的农村孩子完成了350多项国家专利的设计和申报,学校也是天津市唯一承担市级科研项目的农村学校。
刘月升花了三年时间,查阅大量的资料,把自己多年授课经验整理出近200页讲义。
学生们的发明走上了国家、市、区各级比赛的舞台,并赢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银奖。
小发明也培养了农村孩子的技能,许多学生毕业后开始自己创业。
他还带领孩子们做了一架大型260航模,每逢假日就带着孩子们去航拍湿地、港口,他还带领学生进一步观测鸟的数量,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如今,学校的湿地航拍达到了无人机水平。
张美丽、张秀丽姐妹张美丽、张秀丽姐妹,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
1 992年,武川县筹办聋儿语训班,当了9年老师的张美丽接过这一重任,5个儿童,老师只有张美丽一人。
从未接触过手语的张美丽开始一点一滴地学习手语,又自费到外地学习盲文。
1998年,武川县特殊教育学校挂牌成立,在两间不足2 0平方米的教室里,设有聋哑、视障和智障3种教学复式班,共有7个年级。
老师仍然只有张美丽一人。
每天十几个小时的操劳让她身体透支。
她劝说同样是教师的妹妹张秀丽加入特教行列,两人成为孩子口中的“大张老师”“小张老师”。
从学校开办到现在,学生不用交一分钱学费,却学会了编织、剪纸、绘画等生存本领。
学校走出的150多名学生大都掌握了一技之长,其中4人考上了大学。
张伟河南省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张伟2014年3月17日猝死在办公桌前。
追悼会当天,3000多名学生家长和乡邻挥泪前往送别。
张伟十年前接手一中校长的时候,因为办学条件、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不断流失,学校在全县综合排名倒数第一。
十年时间,学校的所有事情他几乎都亲力亲为,让这个农村薄弱学校进入优质学校行列。
在推广新课改模式时,很多老师认为,新课改放在这样一个偏远的乡级中学,根本实现不了。
张伟却认为,没有好的教学质量,学生就不会来学校,学校也就不存在了。
他组织大家去省内外先进的学校学习,并且带头开展为期一学期的评课赛课。
张伟去世后,家人在他钱包里发现了两张银行卡,一张余额为零,一张为1700多元。
这是他干教师20年,任校长10多年给家里留下的全部积蓄。
秦开美秦开美,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第三小学的教师。
2014年6月10日上午,身带自制炸药、手枪和汽油的农民张泽清闯进秦开美的课堂,将她和52名学生劫持。
在此后的40分钟里,秦开美与张泽清周旋,主动留下来当人质,让所有学生安全撤离。
秦开美被网友赞为“最美女教师”。
秦开美1988年开始在浩口镇柳洲村小学当民办教师,她的毕业班语文课教得非常好。
1994年浩口镇柳洲小学停办,由于秦开美的语文教学水平在浩口管理区小有名气,浩口镇第三小学聘请她作代课教师。
26年里,秦开美错过两次转正机会,一次因年龄太小,一次因年龄太大。
县城一所私立学校以高薪聘请她,被她拒绝了。
她念旧,不愿离开待了十几年的浩口镇第三小学。
陈腊英江西省宜春高安市大城镇中心小学教师陈腊英最大的特点就是憨直、爱笑。
2003年,几次在课堂上晕倒的她,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在生命危急时刻,她写下遗嘱:要把治病的钱捐给家庭困难的学生,还准备捐献器官。
学校和社会捐款支持陈腊英完成肾移植手术,陈腊英奇迹般活了下来。
康复后,她重回校园。
被爱包围过的陈腊英又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她用亲身经历和28本日记帮助了十几个身患重病、对生活绝望的陌生人。
她还是南昌监狱的特殊帮教,至今还和一名杀人犯保持着书信联系,给他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勇气。
陈腊英特别留意那些性格内向孤僻、学习困难、家庭特殊的学生,她常在周末休息时间带他们一起爬山、做游戏,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王偏初藏族汉子王偏初,是四川省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乡小学校长。
他是乡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家乡教书。
学校距离县城300公里,教学物品都是靠攀爬、溜索、翻山来运送,每次需要六七天。
王偏初一年要这样往返八九趟。
每年“六一”儿童节,王偏初带着全校师生设计排练节目,还刻成光盘,发到每家每户吸引孩子上学。
任校长期间,学生人数增长了几倍。
这几年,俄亚小学分来了许多年轻的特岗教师,每次他都到县城接,安慰鼓励他们留下来,学校特岗教师增加到将近30位。
他严格管理,狠抓教学,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县中小学管理综合评估一等奖。
2013年,两名从俄亚小学走出去的学生考上了木里县最好的高中,刷新了俄亚小学的历史。
王偏初资助每人每学期1000元。
现在,学校办学条件、设施设备、教师生活都得到了改善。
胡清汝胡清汝,河北省平乡县常河镇学区教师。
他对于乡村教育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他来自一个教育世家,这个家庭有近70年的从教历史,出过20名乡村教师,有两万多名孩子是他们家族的学生。
胡清汝从教33年,让一所地处偏僻的农村小学吸引了3县12村的孩子,教学成绩全县名列前茅。
他教导学生就算考不上大学当一个农民,也要当一个懂科学、有文化的农民。
胡清汝带的每一个毕业班,都要为全班同学准备一盘磁带,录下每位同学心中的梦想。
这一盘盘刻满理想的磁带,成了学生们探寻未来的新起点。
2000年,毕业近10年的学生回到母校聚会,胡清汝拿出当年录有梦想的磁带放给学生们听,医生、教师、科学家、军人……很多学生因为梦想成真激动地流下热泪。
后来,胡清汝又把学生的梦想认真记录在一个本子上,至今保存。
最美乡村教师支教团体——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自1998年至今,清华大学连续组建16届研究生支教团,向西藏、青海、甘肃、山西、陕西、河南、湖北等省区的贫困县、乡输送了218名支教志愿者。
帮助青海湟中一中建立起了图书室。
连续多年努力争取校友资源,为专项奖助学金募捐,现已资助150余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支教的同学开办了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辩论大赛、科技创新大赛和摄影大赛。
在青海湟中一中支教的志愿者长年担任“小蜜蜂文学社”和“凤凰书画社”的指导教师。
2010年,第十一届支教团为西藏萨嘎县等5个国家级贫困县募集20吨冬衣。
2011年,第十二届支教团组织发起多项支持西部教育发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公益项目,通过申请企业公益项目基金、联络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西部3所小学组织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多媒体设备、体育器材及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