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与药动学-第六章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资料

生物利用度:指剂型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有相对生物利用度( )和绝对生物利用度( )。
绝对生物利用度:是药物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的比值,是以静脉给药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的相对量。
多剂量给药:指药物按一定的剂量、一定的给药间隔,经多次给药后才能达到并保持在一定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给药方法。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当多剂量给药达稳态后,在每个间隔时间内的C-t曲线下面积为一恒定值。将这一面积与间隔时间τ的商,称为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负荷剂量:一般临床上常采取首次给药剂量加大的方法,实现快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目的,以后药量仅给以维持剂量即可。这种首次给予的较大剂量称为负荷剂量或首剂量。
5.药物代谢反应:Ⅰ相反应——引入官能团(氧化、还原、水解)大多脂溶性药物代谢后生成极性基团,极性增大,脂溶性降低,利于排泄。
Ⅱ相反应——结合反应,药物的极性基团;Ⅰ相反应生成极性基团与机体自身成分结合(Ⅰ相反应生成物可能直接排泄出去,或经结合反应以结合物形式排泄)。㈠葡萄糖醛酸结合。二磷酸尿苷葡萄糖醛酸(UDPGA)㈡硫酸结合。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酯(PAPS)㈢氨基酸结合。㈣谷胱甘肽结合。㈤甲基结合。㈥乙酰化反应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
1.药物的跨膜转运机制:(一)被动转运(单纯扩散、膜孔转运);(二)载体媒介转运(促进扩散、主动转运);(三)膜动转运(胞饮与吞噬、胞吐)
2.被动转运的特点:
(1)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顺浓度梯度转运;
(2)不需要载体,膜对药物无特殊选择性;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药科大学

第一章测试1.代谢与排泄过程统称为()。
A:处置B:消除C:生物转化D:转运答案:B2.药物的处置不包括()。
A:排泄B:分布C:代谢D:吸收答案:D3.生物药剂学中的药物效应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包括治疗效果、副作用和毒性。
()A:对B:错答案:A4.生物药剂学研究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因素,主要是药物因素和剂型因素。
()A:错B:对答案:A5.生物药剂学的研究目的是()。
A:设计合理的剂型B:临床合理用药C:评价制剂质量D:设计合理的制剂处方组成和工艺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下列不属于促进扩散吸收机理的特点是()A:消耗机体能量B:有竞争性抑制现象C:需要载体参与D:顺浓度梯度转运答案:A2.BSC对药物进行分类时,判断高溶解性的标准是()A:最大应用剂量在不大于250ml的37℃,pH1-7.5的水性缓冲介质中完全溶解的药物。
B:最大应用剂量在不大于250ml的37℃,pH1-7.5的缓冲介质中完全溶解的药物。
C:最小应用剂量在不大于250ml的37℃,pH1-7.5的水性缓冲介质中完全溶解的药物。
D:最大应用剂量在不小于250ml的37℃,pH1-7.5的水性缓冲介质中完全溶解的药物。
答案:A3.下列哪种药物可用减小粒径的方法增加药物吸收A:弱碱性药物B:在消化道吸收受溶出速度影响的药物C:水溶性药物D:在胃液中不稳定的药物答案:B4.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有()A:药物的脂溶性B:药物的多晶型C:胃内容物的体积D:食物的组成答案:CD5.生物豁免原则是基于BCS科学原理对某些药物用体外溶出试验取代人体体内试验的生物等效性豁免管理原则。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不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A:膜通透性B:肝肠循环C:血浆蛋白结合率D:体液pH值答案:B2.关于药物分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分布是指药物从血液向组织、组织间液和细胞内转运的过程B:分布速率与药物理化性质有关C:分布多属于被动转运D:分布达平衡时,组织和血浆中药物浓度相等答案:D3.药物肝肠循环影响药物在体内的()A:代谢快慢B:起效快慢C:作用持续时间D:分布程度答案:C4.决定药物起效快慢的最主要因素是()A:吸收速度B:个体差异C:血浆蛋白结合率D:生物利用度答案:A5.能够反映出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某些特点和程度的是()A:表观分布容积B:半衰期C:分布速度常数D:肝清除率答案:A第四章测试1.具有肝药酶活性抑制作用的药物是()A:苯巴比妥B:氯霉素C:苯妥英钠D:灰黄霉素E:地塞米松答案:B2.下列关于肝药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个体差异大,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B:其作用不限于使底物氧化C:存在于肝及其他许多内脏器官D:肝药酶是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的简称E:对药物的选择性不高答案:C3.下列关于肝药酶诱导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加速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的代谢B:可能加速本身被肝药酶的代谢C:使肝药酶的活性增加D:可使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血药浓度降低E:可使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血药浓度升高答案:E4.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最主要酶系统是()A: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B:胆碱酯酶C:辅酶ⅡD:葡萄糖醛酸转移酶E:单胺氧化酶答案:A5.不符合药物代谢的叙述是()A:药物经代谢后一般是极性增加B:代谢和排泄统称为消除C:肝脏是代谢的主要器官D:所有药物在体内均经代谢后排出体外E:肝微粒体酶活性最强答案:D第五章测试1.GFR的概念为()A:肾排泄速度B:肾排泄效率C:肾小球滤过率D:肾清除率答案:C2.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A:肝脏B:肺C:胆D:肾脏答案:D3.服用氯化铵酸化尿液后,大多数弱碱性药物()A:解离多,排泄快B:解离多,排泄慢C:解离少,排泄慢D:解离少,排泄快答案:A4.油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不容易被肾小球滤过。
[药学]第六章 药物的排泄_OK
![[药学]第六章 药物的排泄_OK](https://img.taocdn.com/s3/m/9a3f54c243323968001c92b8.png)
47
• 药物的被动转运过程,属于一级动力学 过程。
多数药物在体内的ADME过程均属于一 级动力学过程。
48
• 零级速度过程:当 n=0时,
dX kX n dt
特点:
dX
dt
=k
(1)转运速度在任何时间都是恒定的,与药 物量或浓度无关(如静脉滴注)。
• 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有酶和载体的参与。 具饱和过程。 也称米氏动力学过程。
Outline of Pharmacokinetics
36
一、概念
• 药物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
运用动力学原理(kinetics)与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 过各种途径(如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口服给药等)进 入机体内的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代谢 (Metabolism)和排泄(Elimination), (即ADME)等过程的 “血药浓度经时”动态变化规律。
内动态变化规律。 • 应用上,指导新药的研发及临床给药方案
的个体化。
40
第三节 药物动力学模型
41
一、房室模型(compartment model)
把药物体内分布与消除速率相似的部分用隔 室来表征。 1.单室模型 药物很快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
42
X X0
K
迅速分布均匀
43
2.双室模型 一些达平衡部位快, 一些部位慢。
31
肠肝循环的意义
• 使药物的半衰期延长,与药物的不良反应关 系密切。
具有双峰现象。
32
• 机体相互代偿作用:
肝肾是重要的排泄器官,其中之一受损,另一 个排泄作用代偿性增强,对肾或肝功能不全病人的 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生物药剂与药动学-第六章

Ch供a药p剂t专e业r用6ExcretionofDrug
药物体内ADME过ding and storage Biotransformation Sites of action
Absorptio
n
给药部位
自由型药物
Excretion
结合型药物
循环系统
药物排泄
排泄 (Excretion) 含义: 指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 体外的过程。
一、药物的肾排泄
(二)肾小管的重肾一吸小般管收来中说主,要药是物由都被是动异重物吸,收在返
回体内。这种被动重吸收与药物
2、肾小管上皮的细脂胞溶性膜、也pk是a、由尿脂的质pH膜和构尿量成的 ,也需,肾有物但(率乎小 主 质 在不1↗一管动如近);被些的 肾 p对(重重葡曲药浓K重季小影 弱2a物度吸吸萄小吸胺的)管响 酸的梯收收收糖管类影尿中来。脂度有,药响液的说和和等处大溶↗密能物。p重,重多性消被,由H切因不迅脂p吸p到在因吸数值脂H关H此利化动虽主速如溶p此收p7收弱与溶↗H系:,,H自.,性4道重然动易=,率酸=药性[水时。假酸而尿5很A受5↗系吸被转性.物杨↗,定.-0性碱中0小]尿重时的酸电、的将时统收肾运尿性排↗,,的的吸离排肾,弱p,对 尿泄重的两小几仍几p度Kp小水收泄碱KHa水 能。有吸大管杨a吸种球乎。对性和9=杨 促于中收酸9重3药收,大被药9的%酸 进的↘.90吸物物尿电离,.,的 水一身量全9收在酸离子%在肾排 杨样体滤部化,化,泄 酸,必过重 吸收。 清除率↗。因为程弱度酸仍然或很弱高碱,的但分其子重吸型收药的物速
一、药物的肾排泄
菊粉的清除率可作为人和动物
(二) 意义: 肾小球滤过率的客观指标。
1.在正常成年男子约为125ml/min,妇女大 约低10%,疾病状态,如:肾功能不全时, G2.F药R物↘ 的GFR<菊粉的清除率,表明有肾小管重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附习题及答案)

⏹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中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对于新药、新剂型与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及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新药研发和药学服务等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为重点章节)第九章多室模型 1 学习课件,理解多室模型特点和识别方法第十章* 多剂量给药 3 学习课件,重点掌握稳态血药浓度的计算第十一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2 学习课件,重点理解特点,机制和识别方法第十二章统计矩分析 1 学习课件,掌握MRT含义及计算第十三章* 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3 学习课件,重点掌握给药方法设计方法第十四章* 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3 学习课件,重点掌握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一、学习目标掌握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熟悉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进展,了解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二、学习内容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三、本章重点、难点生物药剂学的概念;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四、建议学习策略通读教材后观看视频,并复习相关药剂药理知识帮助理解.五、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utics)2、吸收(absorption)3、分布(distribution)4、代谢 (metabolism) 5、排泄 (excretion) 6、转运 (transport) 7、处置 (disposition) 8、消除 (elimination) 二、简答题1.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山西医科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山西医科大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第一章测试1.关于生物药剂学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生物药剂学侧重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的机制2.以下不属于药物处置的是参考答案:吸收3.以下哪项不属于影响体内过程的生物因素参考答案:药物的给药途径4.影响药物疗效的药物因素不包括参考答案:不同个体药物代谢酶的活性5.以下不属于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的是参考答案: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新药上市后变更生产场地,不再需要对生物药剂学行为进行评估7.生物药剂学着重研究各种剂型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和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影响体内过程的因素参考答案:对8.生物药剂学中的药物效应指的是药物治疗效果,但不包括毒副作用参考答案:错9.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剂型因素指注射剂、片剂、胶囊剂等药剂学中的各种剂型参考答案:错10.药物的消除是指分布和排泄过程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以下关于药物吸收机制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被动转运都不需要能量2.对生物膜结构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饱和性3.对简单扩散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有部位特异性4.下列有关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弱碱性药物如麻黄碱在十二指肠以下吸收较差5.下列各种因素中,不能加快胃排空的是参考答案:吗啡6.难溶性药物与何种食物共食有利于吸收参考答案:高脂肪7.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碱性药物的pKa-pH=参考答案:lg(Ci/Cu)8.多晶型中最有利于制剂制备的是参考答案:亚稳定性9.药物的溶出速率可用下列哪项表示参考答案:Noyes-Whitney方程10.下列有关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相关内容描述不恰当的是参考答案:Ⅱ类药物具有高溶解性和低渗透性,限速过程是跨膜作用第三章测试1.以下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因素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肌内注射时,注射部位的血流状态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血流丰富的部位吸收快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肌内注射简便安全,起效速率仅次于静脉注射,但比皮下注射刺激性大3.下列制剂中不属于速释制剂的是参考答案:经皮吸收制剂4.影响口腔黏膜给药制剂吸收的最大因素是参考答案:唾液的冲洗作用5.某药物的肝首过效应较大,不适合选用以下哪种剂型参考答案:肠溶制剂6.不属于鼻粘膜给药的特点的是参考答案:能避开胃肠道的降解但不能避开肝脏的首过作用7.注射给药及直肠给药均能完全避免肝首过参考答案:错8.舌下黏膜给药受到唾液冲洗作用弱,可制成生物黏附片延长作用时间参考答案:错9.静脉注射时W/O乳剂比O/W乳剂的吸收缓慢,具有长效作用参考答案:错10.药物的眼部吸收主要包括角膜吸收和结膜吸收两种途径参考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表观分布容积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2.以下关于药物与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药物与蛋白结合是是可逆的,有饱和现象3.以下关于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的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药物的解离度越低,向脑内转运越快4.药物从毛细血管向末梢组织淋巴液的转运速度依次为参考答案:肝>肠>颈部>皮肤>肌肉5.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有参考答案:结合型和游离型存在动态平衡6.下列关于药物分布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药物易于向血流量大、血管通透性高的组织和器官分布7.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主要机制是主动转运参考答案:错8.血浆蛋白结合率越高,药物药物的疗效受竞争抑制作用越大参考答案:对9.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为L或L/kg参考答案:对10.只有游离的药物才能参与分布、代谢和排泄参考答案:对第五章测试1.左旋多巴在脑内经脱羧后转化为多巴胺,药理作用为参考答案:活化2.关于CYP450酶的叙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CYP450酶主要催化药物的氧化代谢,不需要辅助因子的参与3.以下关于药物代谢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使青霉素半衰期延长,主要是因为丙磺舒减慢了青霉素的代谢4.下列属于Ⅰ相代谢酶的是参考答案:单胺氧化酶5.下列关于药物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一种药物可能会有多种代谢产物6.下列关于影响药物代谢的生理因素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Ⅰ相代谢反应种族差异较Ⅱ相代谢更明显7.药物代谢一般使药物极性增加,易于排泄参考答案:对8.甲基化转移酶属于I相代谢酶参考答案:错9.细胞色素P450酶对底物特异性低参考答案:对10.到达肝脏的药物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可使药物分子量增加,不利于从尿中排泄参考答案:错第六章测试1.下列有关排泄的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改变尿液的pH,主要会使肾重吸收发生变化2.产生蛋白尿的重要原因是参考答案: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3.以下关于影响肾小管被动重吸收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尿量越大,药物排泄越慢4.以下关于药物胆汁排泄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通过胆汁排泄的药物分子量一般小于3005.下列关于药物肾排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大多数药物的肾小管重吸收是被动过程6.尿量增加,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上升,更易重吸收参考答案:错7.极性较大的药物更易被肾小管重吸收参考答案:错8.对于口服药物来说,肠肝循环是导致药物产生双峰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参考答案:对9.大多数药物的肾小管重吸收是被动过程参考答案:对10.药时曲线下面积是反应药物肾排泄速率的参数参考答案:错第七章测试1.最常用的药物动力学模型是参考答案:隔室模型2.关于药物动力学的叙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无法达到定量的目标3.关于药物生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代谢快、排泄快的药物,生物半衰期短4.关于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可用来评价药物体内分布的广泛程度5.某药物口服后肝脏首过作用大,改为肌内注射后参考答案:半衰期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6.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研究药物在体内的ADME过程的量变规律的学科参考答案:对7.经典的药物动力学是以非隔室模型为基础,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最主要方法,参考答案:错8.单室模型是指药物在体内迅速达到动态平衡,机体各组织药物水平能随血浆药物浓度的变化平行的发生变化。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生物制药专业)-已修订

生物制药专业《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代码:05101902 课程类型:限制性专业课总学时:54 学分:3实验(训)学时:12 自主学习学时:4考核方式:分散一、课程教学目标生物药剂学是生物制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
它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间相互关系,并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的基本目的是:对体内过程进行定量描述,正确评价药剂质量,设计合理剂型、处方及生产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使药物发挥最佳治疗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力求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培养学生具有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为从事药学及临床药学工作,保证药品质量,合理用药,充分发挥药效,降低毒副反应,以及研究探讨新剂型和新制剂,更好地为卫生保健事业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2.掌握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3.熟悉药物的体内过程;4.了解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生物药剂学的定义;2.药物的体内过程;3.生物药剂学研究内容;4.生物药剂学的发展;5.生物药剂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法[讲课时数] 3学时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目的要求]1.了解生物膜的结构2.掌握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3.熟悉胃肠道的结构、功能4.掌握影响药物消化道吸收的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和剂型因素5.熟悉口服药物制剂作用快慢的主要原因[教学内容]1.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2.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3.影响药物吸收的物理化学因素4.剂型因素对药物吸收的影响5.口服药物吸收与制剂吸收与制剂设计[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讲课时数] 15学时,课堂讲授学时9,实验学时6。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一章测试1.以下关于药物剂型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指给药途径和给药频率B:不仅指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药剂中的剂型概念,而且广义地包括与剂型有关的各种因素C:是指片剂、胶囊剂、丸剂和溶液剂等药物的不同剂型D:是指剂型和给药方案答案:B2.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不包括()。
A:胃肠液成分与性质B:胃排空速率C: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D:循环系统E:胃肠道蠕动答案:C3.药物处置是指()。
A:排泄B:吸收C:代谢D:渗透E:分布答案:ACE4.药物效应包括()。
A:副作用B:治疗效果C:毒性D:情绪变化E:生理变化答案:ABC5.生物因素主要包括()。
A:性别和年龄差异B:种族差异C: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D:体重和高矮差异E:遗传因素答案:ABCE第二章测试1.胞饮作用的特点是()。
A:不需要能量B:需要载体C:有部位特异性D:逆浓度梯度转运答案:C2.pH-分配假说可用下面哪个方程描述()。
A:Noyes-WhitneyB:Henderson-HasselbachC:Fick’sD:Stocks答案:B3.关于胃肠道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进食后可因胃肠道血流量增加而提高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B:含有较多脂肪的食物,有时能增加溶解度特别小的药物的吸收量C:肠的固有运动可增加药物与肠上皮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D:有部位特异性吸收的药物,可因食物降低胃空速率而减少吸收答案:D4.协同转运发生时需要的重要条件有()。
A:部位特异性B:能量C:浓度梯度D:载体亲和力的构想差异E:结构特异性答案:CD5.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因素的有()。
A:药物粒度B: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C:溶解度D:解离常数E:溶出度答案:ABCD第三章测试1.药物理化性质对于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影响显著,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具有均质多晶型的药物,一般其亚稳定性有利于吸收B:药物的溶出快一般有利于吸收C:药物具有一定脂溶性,但不可过大,有利于吸收D:酸性药物在胃酸条件下一定有利于吸收,碱性药物在小肠碱性的条件下一定有利于吸收E:药物分子若要通过被动扩散渗透进入细胞,必须具有合适的水溶性和脂溶性答案:D2.以静脉注射为参比制剂求得的生物利用度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h)
一、药物的肾排泄
(二)肾小管的重吸收
(3)尿量
大部分药物在肾小管中的重吸收是被动转运,符合一级速度过程,其重吸收的速率依赖于肾小管内液的
药物浓度。
尿量增加时,药物在尿液中浓度下降,减少重吸收,尿量减少
时,药物浓度增大而重吸收量也增多。
随着尿量的增加,清除率相应增大,重吸收下降。
一、药物的肾排泄
一、药物的肾排泄
(二)肾小管的重吸收
再如:碳酸氢钠解救巴比妥类药物中毒,就是由于提高了尿 的PH,减少巴比妥类未解离型分子从而抑制了重吸收,促使
大量排泄。 2、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也是由脂质膜构成的,肾小管重吸收和消化道系统的吸收一样,也有主动重吸收
和被动重吸收两种,身体必需物质如葡萄糖等,虽然被肾小球大量滤过,但在近曲小管处由主动转运几乎
药物排泄
药物的作用:一方面取决于药物的剂量和吸收速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药物的体内清除(代谢 和排泄)速度。 药物排泄:是药物自体内消除的一种形式。
当药物的排泄速度增大时,血中药物量减少,以致不能产生药效;当药 物由于相互作用或疾病等因素的影响,排泄速度减慢时,血中药物量增 大。此时如不调整剂量,往往会产生副作用,甚至出现中毒现象。
被全部重吸收。
去甲尿麻液p化H只密对有切弱p相碱K酸a关性性介。药尿于物p3H~去47甲.9.5麻~非黄5极.碱3性累酸积性尿药排物泄,量其的肾影清响除率与尿pH变
黄碱尿 泌量
pKa介于6~12非极性碱性药物的重吸收变化大,其肾清除 率可随尿pH值的变化而波动。
(mg)
正常尿
碱性尿(pH7.8~8.2)
3.药物的GFR>菊粉的清除率,表明有肾小管主 动分泌,如:肌肝175ml/min。
一、药物的肾排泄
(二)肾小管的重吸收 1.人体每天流过肾的血液约1700~1800L,其中由肾小球滤过的约170~180L(120~130ml/
min),人体血液中液体部分的血浆只有3L,若滤过的液体全部作为尿而排泄出体外,则可立即陷入脱 水状态。而人体每日尿量约1.5L左右,可见滤过的水的绝大部分(约99%)被重吸收。
5.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物质均被滤入肾小囊腔, 成为肾小球滤过液或称原尿。
一、药物的肾排泄 菊粉的清除率可作为人和动物肾小球滤过率的客观指标。 (二) 意义: 1.在正常成年男子约为125ml/min,妇女大约低10%,疾病状态,如:肾功能不全时,GFR↘
2.药物的GFR<菊粉的清除率,表明有肾小管重 吸收,如:尿素78ml/min。
(二)肾小管的重吸收 苯巴比妥中毒解救办法 1)用渗透性利尿药尿素或甘露醇增加利尿作用
2)静滴碳酸氢钠或乳酸钠使苯巴比妥离子化,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使血 中药物浓度增加,减少药物向中枢神经转运,与此同时,使尿液碱化,肾小 管重吸收量减少,尿排泄增加,可使苯巴比妥中毒昏迷时间缩短2/3左右。
一、药物的肾排泄
因此,药物排泄速度是直接影响血中药物量的重要因素,与 药效、药效维持时间和毒副作用密切相关。
药物排泄途径 1、肾排泄
药物排泄
2、胆汁排泄 肝肠循环
3、乳腺排泄 4、其他 汗腺、呼吸、唾液、泪水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主动分泌 •肾小管被动重吸收
生物药剂学
第6章 药物排泄
第1节 药物的肾排泄 Excretion
生物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药动学-第六章
药物体内ADME过程
组织 Binding and storage
肝等 Biotransformation
靶器官 Sites of action
Absorption 给药部位
自由型药物 结合型药物
Excretion 循环系统
药物排泄
排泄 (Excretion) 含义: 指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三) 肾小管的主动分泌 1.机制:肾小管的主动分泌是将药物转运至尿中排泄,是主动转运过程。
4.肾小管分泌具有如下特征: 1、需载体参与;2、需能量;可受ATP酶抑制剂:二硝基酚(DNP)抑制; 3.肾3小、管逆主浓动度分梯泌度的;意义:可以解释某些药物尽管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不 经过4肝、代存谢在也竞很争快性被抑消制除作。用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影响肾小管分泌速度,是由 于未5结、合有型饱药和物现转象运:后当,血结药合浓型度药↗物,能肾很小快管解分离泌之量故↗。将达到特定值,该值被 称为肾小管的饱和分泌量。 6、血浆蛋白结合率一般不影响肾小管分泌速度,因未结合型药物主动转 运后,2.结可合转型运药的物药能物很类快型解:离有。机弱酸性或弱碱性
P-糖蛋白将药物从基底膜转运到顶侧膜向
(1)代2表)阳性离物子质转:运系统(有机碱分泌机小制管)液中转运。
对氨基马尿酸PAH,因此又称为PAH系统,通过这种系统分泌的药
3)两性电物解有质磺胺类、马尿酸类、酰胺类、噻嗪类、杂环羧酸类、烯醇类等。
4)药泵机制(P-糖蛋白参与)
一、药物的肾排泄
(四) 影响药物肾排泄的因素: 1、蛋白结合率 2、尿量 3、药物pKa与脂溶性 4、尿液pH值
分钟为单位)肾肾清能其 中除使特所率多肾 参点含代少小与是该表容球,药:在积滤故把物一(肾过的每定通和清单浓时常除肾度位间以小率时(内毫P应管间)(升重为排三通为:吸出者常单收的结以位两尿合每)个量起过(来程考V);虑、高,尿于而中此不某值是一时单药表凭物示其的有中浓肾任度小一(管个U分数)泌值和作。血用其浆
酸化尿(NH4Cl) 弱酸性药物排泄↓ 弱碱性药物排泄↑
碱化尿(NaHCO3) 弱酸性药物排泄↑ 弱碱性药物排泄↓
一、药物的肾排泄
式中CLr为肾清除率,U为代表某药物在每毫升尿中含量,V
(五) 肾清除率 1、含义:
为每分钟的尿量,则每分钟从尿中排出该药物的量为U·V, 肾清除率可能反除映以药该物药排物泄在的每机毫理升。血若浆一中个的药含物量肾P小,球就滤得过到而肾没每有分肾钟清除 小管分泌或者吸收了,C肾L清r毫除升率的的该正药常物值。为125ml/min,低于此值表示有
药物,如对氨基马尿酸等有机弱酸、 胍和胆碱类有机弱碱等。
一、药物的肾排泄
(2)这种转运机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a.需要能量,可受二硝基苯酚(DNP)的抑制; (三) 肾小管的主动分泌b.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反向转运,甚至有的药物只需通过一次肾血液循环,
5.类型:
就可以将药物几乎全部从血浆中清除; 许C多.有通机过胺该类机化制合转物运,的在有生机理酸条有件竞下争呈性阳抑离制子;状态,可通过近曲小管处主 动d分.泌若,逐使渐其增在高尿血液浆中中的浓排度泄时速,度药增物加转。运如量:将烟达酰到胺恒的定代值谢,产即物为N肾一小甲管基分泌的 烟饱酰和胺转;去运吗甲量啡肾。的上代腺谢素产、物多二巴羟胺基、吗维啡生,素排B6泄、量肌都肝大等于肾肾小小管球分滤泌过具量有。有这机种 阳离子转酸运和机有制机与碱阴的离双子重转转运运机,制既一可样被,阴须离供子应转机运体抑能制量剂,丙能磺逆舒浓所度抑递制度, 转1如运)阴:,离丙也亦子磺能可转舒出被运与现阳系转竞离统运争子(载性转有体转运机的运抑酸亲抑制分和制剂泌力和花机较转青制大运8),6量3能的和抑饱妥制和拉多现苏种象林阴,所离但抑子与制的阴。分离泌子;转能运阻系断青霉 统素并的无肾直小接管的分抑泌制,关从系而。延长其在体内作用的持续时间。
一、药物的肾排泄
(二)肾小管的重吸收
一般来说,药物都是异物,在肾小管中主要是由被动重吸收 返回体内。这种被动重吸收与药物的脂溶性、pka、尿的pH和
尿量有密切关系。 2、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也是由脂质膜构成的,肾小管重吸收和消化道系统的吸收一样,也有主动重吸收
和被动重吸收两种,身体必需物质如葡萄糖等,虽然被肾小球大量滤过,但在近曲小管处由主动转运几乎
反之,排出总量较少。
如肾对某药物清除能力强时,表示有较多血浆中
的该简药言物之被,清肾除清掉除。率就是指每单位时间内从肾排出
的某一药物的总量对当时血浆中这一药物浓度的
比值,即U·V/P。
U •V CLr P
一、药物的肾排泄
(六)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又称“人工肾”治疗,用于肾功能衰竭时从病人血液中人为地将废物透析出来。该过程中血 液物流排经泄离的子重溶要液途环 径境。的半透膜,该血含技浆氮术 蛋废对白物于结以符合及合不某下紧些列密药条;物件③从的分血药子液物量中有低透重(析要小出意于来义50。:0)因①;此有④,较分血好布透的容是水积肾溶小衰性。病;人②进与行药
共同参与尿的生成。 药物肾排泄模式图6-2
一、药物的肾排泄
(一) 肾小球的滤过 1.血液由入球小动脉进人肾小球 23..菊由不尿的肾血粉肾与中清的液是小蛋该除入由较球白物率球入理 滤 质 质 与小 球想出结的血动小的,合数浆脉动测既,量肾的脉123困静血 U时P因肾两面定不无必小口进...ii相分肾n难浆脉间此n小肾积物被毒然球径入×,肾对小子,容注内,球的大质肾,恰滤大肾G每小分球量但积射尿菊毛肾。,小该由过F于时分球R子滤<可菊中粉为细单它管化滤率出=钟毛质过7藉粉菊的血位是分合过相G球0U排细量作给溶粉清F管总0分泌物的等小iRn尿0血小用予液的除内数子又不含。,×动0体管于的适分数率皮约、量不影有则V脉积的大2宜布量等极有水约被响该每0V较小G的均必于薄1溶0肾过数5分,F50高0是物匀然血,性小滤量R钟0每g0溶壁滤1压用=质后与浆万其/药0管速物流滤8分Gm质形过的力肾U测,恰肾0个上物重率质F经过钟oL和成作i水R超小定设由小,n有容吸,的l肾的内:的药滤用溶过球,血滤球×肾很易收且血小菊从为小物液的性血滤由浆过滤毛多滤,易浆球V粉尿肾分)(速果浆过该中的过细/直过不测体的量中小子,原度糖胶率化菊含率血P径。代定积血=排球药i约尿快聚体(n合粉有。管约P谢。所浆出滤物有)、i合渗G物的该壁n6也由提(的过比F~,量1物透×的浓物不于供R含/菊率较1进多,压(清)度质总贮 单 ,白05粉容入,能和除Gµ表为的透面积位这蛋量易m肾每F自囊率示血P过积在时时白R为滤的i小天由内n来的浆肾在)肾间菊等U过小,球的地压计,体小1,i,内粉高n。孔肾.的滤对6算直积球设分×,㎡小囊过抗肾接所的尿子通上球腔量V的小测提毛中物,透,每,大球定供细菊质则性滤分肾约滤G,血粉外:高过钟F小可过即管浓的R单;滤球达率:度值位过。有 压力,为一种加压过滤。 4.只有未结合的药物才可以从肾小球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