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炉快速脱硫
LF的原理及工艺

1、高温耐蚀性能
精炼钢包在温度和时间方面都要求非常严格,最高温度往往达到 1750℃ 以上。在精炼过程中,熔渣的 碱度在 0.6~4 范围内变化,内衬材料受到高温下浸透性强的酸性渣和碱性 渣两者的侵蚀,损毁速度很快。
2、高温耐磨性
由于钢包精炼采用了强制搅拌,激起了钢液夹带熔渣的流动,对内衬产生 洗刷而呈现磨损作用,它侵 入砖缝处,往往使之遭到严重损耗,并出现超前蚀损。
LF精炼功能图
LF设备认知
炉盖是 LF 钢包精炼炉设计的关键部分,因 为很多情况下钢包精炼炉的冶金效果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炉子内的气氛控制。为了避免 空气从炉盖和钢包之间的间隙及炉盖开孔处 进入炉内,采取了一些必要的保
护措施,包括使用过程中必须采取的包口清 理和维护工作。
LF设备认知
LF钢包耐火材料
3、高温真空稳定性
对于有真空精炼手段的车间如 RH、 VD、 VOD 等,钢包的耐材必须考虑 高温真空稳定性。
4、耐剥落性
钢包精炼的容器是钢包,所以急冷急热频繁,而且是间断操作,使用条件非常苛刻。为了适应这种严 酷的操作条件,一般选用具有再结合砖的耐蚀性又有提高耐剥落性的半再结合砖。 对于 LF 渣线部位一般选用的材质有: MgO-Cr2O3 砖、 MgO-C 砖和 MgO-CaO-C 砖等碱性或复合耐火 材料来提高其使用寿命。 MgO-Cr2O3 砖也常用于 RH 插入管处。 LF 精炼钢包除渣线部位外,侧壁熔池通常 用高铝砖砌筑,底部用锆石英砖或高铝砖砌筑。如果考虑到冶炼钢种的洁净度,可采用高铝砖中添加 Cr2O3的耐火 材料,但是这种耐材价格太高。砌筑 LF 精炼钢包内衬(除渣线外)的高铝砖的 Al2O3 含量通常选用70%~80%以上 的原料制造。现在,在 LF 钢包侧壁采用 Al2O3-MgO-C 砖、Al2O3-C 砖也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钢包衬使用碱性耐火材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它很容易地使炼钢厂达到清洁炼钢工艺的目的。
LF快速脱硫工艺研究

工 业 技 术在实际的生产中,L F炉冶炼脱硫能力对后续能否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至关重要。
特别是随着新产品开发的需要,对钢中S含量要求越来越高,对LF炉快速脱硫工艺要求更为严格。
因此在L F炉生产过程中快速有效的脱硫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
1 LF脱硫原理分析1.1LF脱硫机理按照冶金学理论脱硫应该按如下步骤进行。
(1)在钢-渣界面上,钢水中[FeS]按分配定律进入炉渣。
[FeS]=(FeS) (1-1)(2)渣中(FeS)与渣中自由(CaO)结合为稳定的(CaS)。
(FeS)+(CaO)=(FeO)+(CaS) (1-2)脱硫基本过程大体分为:硫由钢液内向钢-渣界面迁移;界面的化学反应,硫化物向渣层迁移。
1.2热力学原理造渣脱硫过程中,常采用石灰做为脱硫剂,其脱硫反应按离子理论可写作[1]。
(O2-)+[S]=(S2-)+[O] (1-3)△G0=71965-38T,J/molKs=[aS2-·aO]/[aO2-·aS]=[(%S)·γS2-]/ [aO2-·[%S]fS]或[%S]=1/Ks([(%S)·γS2-·aO])/([aO2-·fS](1-4)由式(2-2)可以看出,强化脱硫的热力学条件是:高碱度的渣(即增大aO2-);低氧位或强还原性(即降低aO);降低(%S)(即换渣);以及高温操作(因△H≈71965>0,提高温度使Ks值变大)。
2 影响LF脱硫的因素一般来说影响LF炉脱硫的因素有冶炼周期、钢中酸溶铝浓度及熔渣氧化性、熔渣碱度,吹氩搅拌强度等。
(1)冶炼还原期:LF炉在冶炼阶段的还原期脱硫效果最明显。
还原期从加入还原剂开始至通电结束,故可将精炼渣料提前加入钢包,使精炼渣尽快形成,从而在通电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还原时间,从而提高脱硫率。
同时,还原期的温度越高对脱硫越有利,这是由于高温是脱硫反应的热力学条件,但过高,渣层变稀,脱硫效果会略有降低。
LF炉造白渣脱硫工艺实践

槲
堰 簦
降 低 钢 水 终 点 氧 含 量 是 降 低 钢 水 全 氧 的前
提 。生产 中主要通 过合 理 、 准确 的装入 制 度 、 氧 供
钢 中Al / o l S
制度 来保 证钢 水 吹炼终 点 ,减 少 点 吹和 钢水 过 氧 化 , 而达 到钢 水较低 氧含 量 的 目的 。 从 转炉 采用 挡渣镖 进行 挡渣 出钢 , 安装转炉下渣
的时间 。
学 角度 分 析 .钢 中硫 向渣 中传质 是 这个 反应 的限 制 性环 节 。吹 氩量 越大 , 水搅 拌越 强 烈 , 钢 钢渣 混
合 程 度就 越好 , 硫反 应界 面积 越 大 , 脱 越有 利 于脱 22 L . F精 炼 工艺控 制 硫反应 动 力学条 件 的改善 。 在 实际生 产 中 , 但 应在 22 1 F炉 钢 水 精 炼 工 艺 .. L
从 图 1可 以看 出 . 中 As 量大 于 2 0 1 钢 l含 0 x0
一
金 专 业 . 主要 从 事 精 炼 工 艺技 术 管 理 工 作 。 现
4 — 3
《 钢 技 术 》 0 2年 第 3期 鞍 21
梅 雪 辉 等 :L F炉 造 白 渣脱 硫 工 艺 实 践
总 第 3 5期 7
鞍 钢 技 术
2 2年 第 3期 01
A NGANG TECH NoLoGY 总 第 3 5期 7
< :
) 辉 , 张越 , 温铁 光 , 简龙 , 田勇 , 志勇 毛
( 钢股 份 有 限公 司炼钢 总厂 , 宁 鞍 山 1 4 2 ) 鞍 辽 10 1 摘 要 :介 绍 了鞍 钢 股份 有 限公 司炼钢 总 厂 四工 区 L F炉 采用 白渣 脱硫 工 艺生 产铝 镇静 钢
LF炉脱硫精炼渣的研究

LF炉脱硫精炼渣的研究摘要:LF钢包精炼炉是冶炼优质钢的常见设备,具有满意的生产能力,在本次研究中,本文通过分析影响LF炉脱硫的相关因素之后,通过开展实证分析的方法,进一步论证了CaO、氧化亚铁、氧化铝、二氧化硅等物质的影响进行阐述,希望为保证钢铁生产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LF炉;脱硫精炼渣;实证分析前言:目前大气污染问题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硫则是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很多钢铁企业都在对生产工艺进行完善,其中LF钢精炼炉可以保持炉内的还原环境,其中的合成渣精炼可以更好的实现脱硫脱氧,其中合成渣精炼效果与生产工艺之间存在之间关系,值得关注。
1.影响脱硫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1.1 CaO对脱硫率的影响在脱硫渣中,CaO是影响脱硫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LF炉以CaO作为反应的原料直接完成脱硫,在与炉中的硫元素发生化学反应之后可以形成硫化钙,且随着反应的继续,该物质的脱硫率会有进一步提升,生产实践证明,随着炉渣中碱度较低的情况下,无论氧化铝以及二氧化硅等含量多高,其脱硫率的增长缓慢;但是随着碱度的上升,氧化铝以及二氧化硅的含量提升则可以显著提升脱硫率,其原因为:在二氧化硅以及氧化铝的含量增加可以改善炉渣粘度,最终有效改善脱硫动力学水平。
所以在理想的工况下,CaO的含量应控制在60%以上[1]。
1.2氧化铝与二氧化硅的影响根据上文介绍的内容可知,氧化铝以及二氧化硅会对CaO的脱硫效果产生影响,其中二氧化硅作为离子晶体,该物质含量的增加则可以显著提升渣中的F(-)离子水平,该物质与网状硅酸盐产生化学反应之后可以加快脱硫效率;再加之二氧化硅具有改善渣粘度的效果,可以提供理想的脱硫动力学条件。
同时在渣中添加二氧化硅后可以促进硫化钙的固体破坏提升液相,最终优化脱硫条件。
同时在特定的炉渣成分下,随着氧化铝的水平提升,则炉渣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随着脱硫反应的深入,氧化铝水平与脱硫效果正相关。
LF快速脱硫工艺研究

LF快速脱硫工艺研究摘要:依据LF脱硫机理和热力学原理,结合马钢炼钢厂LF炉的实际,从影响LF炉脱硫的因素、LF造渣工艺、渣系选择等方面,介绍了马钢炼钢厂LF炉快速脱硫的生产实践。
关键词:LF精炼快速脱硫渣系选择在实际的生产中,LF炉冶炼脱硫能力对后续能否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至关重要。
特别是随着新产品开发的需要,对钢中S含量要求越来越高,对LF炉快速脱硫工艺要求更为严格。
因此在LF炉生产过程中快速有效的脱硫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
1 LF脱硫原理分析1.1 LF脱硫机理按照冶金学理论脱硫应该按如下步骤进行。
脱硫基本过程大体分为:硫由钢液内向钢-渣界面迁移;界面的化学反应,硫化物向渣层迁移。
1.2 热力学原理造渣脱硫过程中,常采用石灰做为脱硫剂,其脱硫反应按离子理论可写作[1]。
△G0=71965-38T,J/molKs=[aS2-·aO]/[aO2-·aS]=[(%S)·γS2-]/[aO2-·[%S]fS]或[%S]=1/Ks([(%S)·γS2-·aO])/([aO2-·fS](1-4)由式(2-2)可以看出,强化脱硫的热力学条件是:高碱度的渣(即增大aO2-);低氧位或强还原性(即降低aO);降低(%S)(即换渣);以及高温操作(因△H≈71965>0,提高温度使Ks值变大)。
2 影响LF脱硫的因素一般来说影响LF炉脱硫的因素有冶炼周期、钢中酸溶铝浓度及熔渣氧化性、熔渣碱度,吹氩搅拌强度等。
(1)冶炼还原期:LF炉在冶炼阶段的还原期脱硫效果最明显。
还原期从加入还原剂开始至通电结束,故可将精炼渣料提前加入钢包,使精炼渣尽快形成,从而在通电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还原时间,从而提高脱硫率。
同时,还原期的温度越高对脱硫越有利,这是由于高温是脱硫反应的热力学条件,但过高,渣层变稀,脱硫效果会略有降低。
(2)钢中酸溶铝浓度及熔渣氧:当钢中的酸溶铝在200×10-6左右,脱硫效果显著,当钢中氧性控制(FeO+MnO)小于1%,硫分配系数提高至150以上,脱硫显著。
LF精炼炉脱硫工艺制度的研究与优化

LF精炼炉脱硫工艺制度的研究与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炼钢生产率、钢的成本、钢的纯净度以及使用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这使传统的炼钢设备和炼钢工艺难以满足需求。
炉外精炼也称二次精炼或钢包冶金,将在常规炼钢炉中完成的精炼任务,部分或全部地移到钢包或其它容器中进行,达到提高钢质量的目的。
LF炉作为炉外精炼设备的一种,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钢液经过LF炉处理可以提高纯净度。
本文在分析研究脱硫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上,结合LF炉的生产实际,对其工艺参数及操作制度进行了研究和优化。
通过控制转炉下渣量、LF炉快速造渣及加快脱硫反应速率等措施,可以实现LF炉生产工序及整个炼钢车间生产工序的高产、优质、低成本。
关键词: LF炉;脱硫;造渣1.1 炉外精炼技术的发展[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农业对钢材质量要求的提高,钢厂普遍采用了炉外精炼工艺流程,它已成为现代炼钢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由于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炼钢设备的生产能力,改善钢材质量,降低能耗,减少耐材、能源和铁合金消耗,因此,炉外精炼技术己成为当今世界钢铁冶金发展的方向,对于炉外精炼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有必要进行探讨。
钢中的硫、磷、氢、氧、氮含量大大地影响了钢的性能,如抗拉强度、成型性、可焊性、抗腐蚀性和疲劳性能等。
当钢中硫、磷之和低于0.004%,且氢、氧、氮含量较低时,钢的性能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抗腐蚀性、低温脆性、可焊性和成型性会有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提高,这比添加合金元素更有效。
为此,作为冶炼高级优质钢的必要手段——炉外精炼,必须有效地脱除杂质元素来提高钢的质量、改善钢的性能。
我国钢铁工业在品种、质量、消耗、成本及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主要表现在钢的化学成分波动范围大,硫、磷等有害元素和气体、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相对较高,即钢的纯净度差,从而使钢材的性能不稳定。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钢材己进入全球化序列。
精炼炉脱硫
∙LF炉精炼的研究及提高LF炉精炼效率的途径∙发布时间:2010-10-30 10:04:17 来源:互联网文字【大中小】∙∙相对转炉氧化性炉渣而言,LF炉脱硫是在还原渣条件下进行的,因而其脱硫效率要远远高于转炉,其反应主要发生在炉渣和钢水界面之间,通过钢渣反应,使硫由钢水向炉渣的扩散转移,其基本反应为:[FeS]+(CaO)=(CaS)+(FeO)。
LF炉精炼脱硫,首先要形成还原性的白渣,将氧化性钢包渣子进行还原,渣中w(FeOH-MnO)<1%原才比较充分,然后钢水和炉渣中的氧以FeO形式被渣子吸收,在白渣中还原,并达到一定的平衡值,这是脱硫去夹杂的基本条件,在一定碱度和氩气环境下,CaO被还原渣中A1、C、Si等元素还原出Ca与钢水中的硫反应形成高熔点CaS 进入炉渣。
LF炉脱硫效率受钢水条件、炉渣状况、动力搅拌及操作多方面影响。
1.1转炉钢水氧化性转炉吹炼过程控制,终点加料、温度和C含量等因素直接影响钢水氧化性,从而影响钢水及炉渣脱氧还原时间及钢水夹杂物控制,对钢水精炼脱硫有所影响,实际操作中采取措施主要是根据钢种要求,优化合金结构,减少合金增c来最大限度提高出钢c 含量;通过合金烘烤、钢包烘烤、控制合适出钢时间来降低出钢温度,有效降低钢水初始氧化性。
1.2转炉出钢控制转炉钢渣含∑FeO在20%左右,不利于还原渣快速形成,同时易造成钢水回磷,影响钢水炉渣搅拌效果地提高和低P钢生产。
为防止下渣,一方面强化出钢操作,避免出钢夹渣,一方面强化挡渣操作,控制出钢下渣,同时为避免出钢口后期下渣量较大,钢水初始氧含量偏高现象,规定走LF炉次出钢时间控制在2min以上。
1.3转炉脱氧合金化工艺控制钢水终脱氧直接影响LF炉钢水和炉渣还原效率,应强化LF炉钢种终脱氧,实际生产中对LF精炼钢水有效增加了终脱氧剂用量,同时对脱氧合金化操作严格控制程序符合规定。
1.4LF炉前期化渣慢LF炉进站钢水温度偏低,钢包未加顶渣是造成LF炉前期加料多化渣慢的主要原因,需要进行改进。
深脱硫钢在LF炉中的脱硫处理工艺分析
深脱硫钢在LF炉中的脱硫处理工艺分析深脱硫钢是一种具有低硫含量的钢种,其脱硫处理工艺在LF炉中进行。
LF炉是一种用于钢水净化和调温的设备,在钢铁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深脱硫钢在LF炉中的脱硫处理工艺进行分析。
深脱硫钢的主要目标是将钢水中的硫含量降低到较低水平。
脱硫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将钢水中的硫与氧化剂进行反应,生成易挥发的气态SO2,从而实现脱硫的目的。
LF炉中的脱硫处理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初始脱硫和主要脱硫。
在初始脱硫阶段,通过加入氮气、氧气、喷吹剂等,在钢水中形成一层气泡层。
气泡层能够增加气液接触面积,促进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通过调节气泡层的氧化还原环境,控制脱硫反应的进行。
在主要脱硫阶段,根据硫含量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脱硫剂,如CaO、MgO等,加入到钢水中。
脱硫剂与钢水中的硫反应生成易挥发的气态SO2。
通过增加脱硫剂的摩擦作用,促进硫在钢水中的扩散,加快脱硫反应速度。
在整个脱硫过程中,需要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气泡层的稳定性。
温度过低会降低脱硫反应的速度,而温度过高又会导致SO2的挥发速度过快,影响脱硫效果。
气泡层的稳定性也对脱硫效果有重要影响。
稳定的气泡层能够增加气液接触面积,提高脱硫效率。
除了上述基本步骤,还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措施来提高脱硫效果。
可以通过调整炉内气氛中的氧气和氮气含量来控制氧化还原环境。
对于较高硫含量的钢水,还可以采取多次脱硫的方法,以进一步降低硫含量。
深脱硫钢在LF炉中的脱硫处理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温度、气泡层的稳定性、脱硫剂的选择等多个因素。
通过优化这些参数,可以提高深脱硫钢的脱硫效率,得到低硫含量的高质量钢材。
LF炉快速深脱硫工艺开发与实践
so pig a d tppng,r fn n lg s tm e e ton,f s lg m etn t p n n a i e i g sa yse s l ci i a tsa lig,sa o m ig a o sp s i e,a d l g f r n ss on a o sbl n
Ke o ds c n re r c s ;r fnig;whie sa y W r : o vet rp o e s e i n t lg;f s e p d s p rz tO a td e e ulhu iai n;p a tc r cie
1
引 言
L F炉主要 技术参 数见 表 1 。
电极 直 径/ mm
炉 机 匹配生 产 和产 品质量提 高创 造 了条 件 。
2 工 艺 路 线
极 心 圆 直 径/ mm
严格 的要 求 。唐钢 不 锈 钢公 司 L F炉 精 炼 进 站 [ ] s
指标 钢包 公 称 容 量/ t
钢 水 最小 处 理 量/ t
参 数
㈣ m 32
较高, 以 L 所 F炉 承 担 着 比较 重 的 脱 硫 任 务 。长 期
以来 , 炼时 间 长一 直 是 炉 机 匹配 的限 制环 节 。 为 精
p o e s of S r c s PHC se l r po e he op i i i e s r s f o e d o ve t r s e tn n o tol l g t e ,p o s d t tm z ng m a u e r m f l s of c n r e m li g e d c n r ,s a i
S e O a n w f s e e u1 hu i a i n p o e s f r LF r fn n u na e br u t a ut W ih i t v r g e i a tde p d s p r z tO r c s o e i g f r c o gh bo . i t t he a e a e r f — n n e i d o PHC se li h r e e om 7 t e s t n 3 i t s i g p ro f S te s s o t n d f r 3 o l s ha 0 m nu e .
LF炉合成精炼渣及操作制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辽宁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LF炉合成精炼渣及操作制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函授站点:本钢工学院年级专业:2011级冶金工程(本)学生姓名:郗玲玲指导教师:郑颖2013 年 4 月10 日目录摘要 (1)1 LF炉的精炼功能 (2)1.1炉内气氛 (2)1.2氩气搅拌 (2)1.3埋弧加热 (3)1.4白渣或造高碱度还原渣精炼 (3)1.5合金微调与成分控制 (4)2LF炉合成精炼渣成分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5)2.1LF炉合成精炼渣的成分 (5)2.1.1合成渣的主要作用与精炼炉渣的组成 (5)2.1.2合成渣组元的主要作用 (6)2.2LF炉合成精炼渣成分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7)3LF炉的操作制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10)3.1造渣制度 (10)3.1.1炉渣碱度控制 (10)3.1.2SiO2含量控制 (10)3.1.3A12O3含量控制 (10)3.1.4渣量控制 (10)3.1.5炉渣流动性控制 (11)3.2吹氩制度 (11)3.3温度制度 (11)3.4成分控制制度 (12)4LF炉脱硫工艺 (13)4.1快速造渣 (13)4.2提高脱S反应速率 (13)4.2.1搅拌能力与脱S速度 (13)4.2.2渣组成的影响 (15)4.2.3熔池温度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8)摘要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炼钢生产率、钢的成本、钢的纯净度以及使用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这使传统的炼钢设备和炼钢工艺难以满足需求。
钢包精炼炉是一种炉外精炼设备,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炼钢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LF炉对钢液进行脱硫和精炼,极大程度地提高了钢的纯净度。
随着对钢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LF炉对脱硫在整个炼钢的生产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对合成精炼渣及操作制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的研究,是提高钢水质量,降低炼钢成本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LF炉,脱硫,合成精炼渣,操作制度,炉外精炼1 LF炉的精炼功能LF炉精炼主要是靠桶内的白渣或制造的高碱度还原渣(碱度可达5以上),在低氧的气氛中,由桶底吹入惰性气体(一般为氩气)进行搅拌并由石墨电极对经过初炼炉的钢水加热而进行脱氧、脱硫、合金化等冶金反应,以精炼钢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LF炉如何快速脱硫的讨论
罗小武
1.引言
在实际的生产中,LF炉冶炼脱硫能力对后续能否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至关重要。
特别是随着新产品开发的需要,对钢中S含量要求越来越高,对LF炉快速脱硫工艺要求更为严格。
因此在LF炉生产过程中快速有效的脱硫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
2.脱硫原理分析
2.1脱硫过程
LF脱硫机理按照冶金学理论脱硫应该按如下步骤进行:
(1)在钢-渣界面上,钢水中[FeS]按分配定律进入炉渣。
[FeS]=(FeS) (1-1)
(2)渣中(FeS)与渣中自由(CaO)结合为稳定的(CaS)。
(FeS)+(CaO)=(FeO)+(CaS) (1-2) 脱硫基本过程大体分为:硫由钢液内向钢-渣界面迁移;界面的化学反应,硫化物向渣层迁移。
2.2钢水氧化性对脱硫的影响
涟钢所采用的LF炉脱硫剂为石灰,其脱硫反应按离子理论可写作:
(O2-)+[S]=(S2-)+[O] (1-3) 由上式可知,降低炉渣氧化性促进反应向有利于脱硫的方向进行。
因为钢渣之间存在氧的传质,如果钢水的含氧量较高,必然将影响脱硫反应向右进行。
即钢水的脱氧与脱硫是相互联系的,脱氧良好的钢水可提高渣的脱硫能力,这也是脱硫的前提条件。
2.3炉渣碱度对脱硫的影响
炉渣碱度和流动性对脱硫的影响由式(1-3)可知:炉渣中Ca2 +活度越高,越促进脱硫反应的进行。
因此提高炉渣碱度,可促进脱硫反应向右进行。
但是在碱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继续提高碱度不利于脱硫,这是因为当( CaO)含量过高后,渣中会有固相质点析出,使炉渣粘度提高,流动性变差,影响了脱硫的动力学条件,使脱硫效果变差。
生产实践中,当炉渣碱度偏高时,采用加精炼渣的办法加以调整。
2.4渣量对脱硫的影响
理论分析,渣量越大,对脱硫越有利,但渣量过大,会导致原材料、电能等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实际生产时,需要合理考虑渣量大小,在适当范围内尽量增大渣量。
2.5搅拌强度对于脱硫的影响
由于脱硫反应是钢渣界面反应,而钢中[S]向渣中扩散是这个反应的限制环节。
为使钢水快速深脱硫,必须保证钢有足够的搅拌能和充足的搅拌时间,以促使[S]向渣中的传质。
LF炉的搅拌主要通过底吹氩气实现,加大搅拌强度可以增大钢渣反应界面,加速反应的传质过程,提高脱硫速率。
但是随着吹氩强度提升到一定程度后,过度的吹氩会导致钢水与空气接触,发生钢水的二次氧化,增加钢水中AL2O3,降低钢水质量。
因此,综上考虑,吹氩强度并非越大越好,而是有一个最佳值。
3.快速脱硫工艺研究
通过对脱硫机理和脱硫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重点从转炉控制和精炼快速成渣两个方面入手,开发如下快速深脱硫工艺。
3.1转炉工艺控制
3.1.1降低钢水终点[O]
降低钢水终点[O]是降低钢水全氧的前提,也是核心环节。
进站钢水和炉渣的氧化性直接决定了精炼成渣时间。
只有快速有效的造渣成渣,才可以保证LF炉脱硫的高效。
3.1.2加强转炉挡渣出钢操作,减少钢包下渣量
因为转炉渣FeO和MnO含量高,因此转炉出钢下渣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精炼成白渣时间。
同时,转炉渣仍保留有一定的氧化性,出钢下渣会增加LF炉造渣难度,降低钢渣质量。
3.2 LF炉精炼工艺控制
在LF 炉推行白渣精炼,其中“快速成渣”是快速深脱硫技术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如果成渣不好或成渣时间晚,将直接影响精炼的脱硫效率。
3.2.1精炼渣系的选择
多年的现场经验以及数据分析表面,当精炼炉渣CaO≥50%、Al2O3≥25%、MgO<10%、SiO2≤10%、( FeO + MnO)≤1. 5%时,可以达到较好的脱硫效果,同时还有相当优秀的吸附杂志的能力。
3.2.2精炼渣反复利用
钢水进站前进行钢包回浇余渣操作,可以促进快速成渣。
在加入了循环利用的精炼渣后,钢水进站后造渣难度大大降低,可以促进LF炉迅速造出成碱度高、流动性好的还原渣。
3.2.3渣量控制
渣量过大会降低合金收得率,化渣困难;渣量稀薄,则可能导致钢液二次氧化。
根据现场生产经验以及数据表明,将渣量在10kg/t左右最有利于精炼炉冶炼的进行。
3.2.4氩气搅拌控制
为了保证快速深脱硫的效果和钢水洁净度,在精炼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供气强度:在化渣、软吹和钙处理阶段采用小气量; 脱硫和成分调整阶段采用大气量。
4.结语
( 1) 优化转炉冶炼工艺,降低钢水终点氧含量,降低钢渣FeO 含量,是快速深脱硫工艺的基础。
( 2) 优化转炉出钢挡渣效果,减少钢包下渣量
( 3) 钢水进站后实行回浇余渣操作,有利于快速成渣,同时又降低了渣料消耗。
( 4) 选择合理的精炼渣系,并快速造白渣是快速深脱硫工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