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会计等授课单位:学时:108课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2023年x月x日学分:6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 1课程性质与作用《会计基础》课程是财经商贸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会计类专业针对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通过对会计职业最基本的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的介绍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会计工作的环境和职业道德,认识会计工作的一般流程,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使学生具备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专业基础能力,为其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2课程的设计理念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多元智能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全面发展1.3课程的设计思路理论为主课程可基本保持学科体系,但应提倡以应用为目的,以素质培养为目的,选取学习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生活事件、社会事件等,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实施探索基于问题、基于任务、基于案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模式。

2.课程目标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表1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与人才培养要求对应关系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教学单元详细介绍课程的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分析。

建议: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表述对能力和知识的要求,可参照项目课程的要求;对知识的基本要求也可按“了解、基本了解”、“理解、基本理解”、“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写明。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提出本课程各部分主要教学内容应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

也可以将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求并入前面“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教学单元介绍所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标准

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标准

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基础实训课程。

主要培养学生的会计操作基本技能,为学生的会计综合实训或顶岗实习打下基础,更为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或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该实训课程可先于或同时与专业基础课程开设。

(二)课程基本理念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会计基本操作技能为目标,通过会计工作任务分析,分解实训内容及其要求,设计多种活动方案,以落实课程目标。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设计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紧紧围绕会计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组织实训内容,落实实训要求,在注重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合理把握与其它相关课程间的联系和侧重点,让学生在《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夯实基础。

各项实训内容的教学活动安排在课堂上组织进行,其训练提高则可安排在专门的技能训练时间或课余时间内进行目标达成。

根据会计基层工作岗位涉及的出纳、记账等相关工作任务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能确定实训内容,按照先易后难,先单一后综合,理实一体化的原则组织具体的教学,落实相应的训练要求。

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要求学生掌握会计书写技能、会计计算技能、点钞与验钞技能、计算器和计算机录入技能、电子收款机的操作技能等。

2、具体目标能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正确书写财经数字与文字。

能正确并较熟练地使用算盘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和账表算、传票算。

快速并准确地录入数字和字符。

能正确鉴别人民币的真伪,能较熟练地掌握手工与机器点钞、扎把的基本方法和收银设备的运用。

对于各项会计基本技能的考核评价,可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以实践考核为主,特别注重正确性、规范性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兼顾熟练程度、外表形态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如国家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已出台相应技能等级鉴定办法,则按照该办法鉴定学生的基本技能水平,评价其实训成效。

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标准-精品

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标准-精品

《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标准学时数:124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会计事务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相关课程内容的联系《会计基本技能》是会计专业必修课程。

该课程主要研究如何把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去,应用会计软件指挥计算机代替手工完成,或者是手工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

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程度和工作效率,让广大会计人员可以更多的参与经营管理。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会计的数字规范化写法、点钞技术基本理论。

使学生掌握各项基本的技能方法等,并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基本财经技能。

学习本课程应先学习《会计基础》课程。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从宏观角度认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了解会计实现电算化的意义,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熟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结构及有关概念。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会计的数字规范化写法、点钞技术等基本理论。

使学生掌握各项基本的技能方法等,并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基本财经技能。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第一部分会计电算化理论教学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10学时)(一)课程内容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3学时)2、会计核算软件介绍及分类(3学时)3、会计电算化的实施(4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2、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管理体制和实施步骤。

3、熟悉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模块划分。

(三)教学重点、难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管理体制和实施步骤第二章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9学时)(-)课程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3学时)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3学时)3、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保护(3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及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和软件系统。

3、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

(三)教学重点、难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和软件系统第三章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10学时)(一)课程内容1、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2学时)2、会计核算软件的要求(2学时)3、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的要求(2学时)4、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基本要求(2学时)5、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基本要求(2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法规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标准(2篇)

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标准(2篇)

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标准(2篇) 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标准(篇一)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实训1.2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会计人才。

1.3 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概念、原则和会计要素,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会计核算软件进行日常会计处理的能力;(3)使学生熟悉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的制作和审核;(4)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为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1.4 学时与学分:本课程共64学时,4学分。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2.1 会计基本理论(1)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2)会计假设、原则和会计要素;(3)会计科目和账户设置;(4)会计分录和会计方程。

2.2 会计核算方法(1)借贷记账法;(2)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3)会计账簿的登记与管理;(4)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2.3 会计核算软件的应用(1)会计核算软件的安装与初始化;(2)日常会计处理操作;(3)期末会计处理操作;(4)会计报表输出与查询。

2.4 会计实训操作(1)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2)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3)日记账、总账的登记与管理;(4)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2.5 会计职业道德与法规(1)会计职业道德规范;(2)会计法律法规体系;(3)会计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4)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会计基本理论、方法、技巧;(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会计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演示法:展示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方法;(4)分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实训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2)会计核算软件:提供实际操作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会计技能;(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

会计基本技能(第二版) 课程标准

会计基本技能(第二版)  课程标准

《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属于专业技能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算盘、计算器等主要计算工具的使用,掌握账表算、传票算、票币计算等技能的计算方法、掌握数码字的书写、大小写金额的书写以及票币的清点、电脑小键盘的录入等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会计业务的基本操作能力,从而为其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职业技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会计数字规范的书写方法与订正规那么。

2、掌握珠算的基础知识、规范的拨珠指法、珠算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算理、算法以及相关的简易心算方法。

3、掌握点钞的基本要求、程序及基本方法。

4、掌握计算器的规范使用方法。

5、掌握账表、传票、票币等技能计算的基本运算方法。

6、掌握“翰林提”职业技能实训机的应用技能,以熟练电脑小键盘的敲键操作。

(二)能力目标1、正确、规范、熟练地使用珠算的两指或三指拨珠法。

2、正确掌握数码字的规范书写及订正方法,能按规范要求填制凭证、账簿、发票。

3、熟练运用算盘进行加减算、账表算、乘算、除算等珠算技能的运算。

4、熟练使用单指单张法进行点钞、扎把,并能对人民币进行真假的鉴别。

5、熟练运用电子计算器进行规范、准确、快速的基本运算。

6、熟练运用电脑小键盘进行规范、准确、快速的数字录入。

(三)职业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习惯与职业素养,正确处理准与快的辩证关系。

2、具备热爱科学、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良好学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实施中西方优秀算法的融合。

3、具备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以及精打细算、当家理财的主人翁责任意识。

4、树立时间、效率观念,具备较高的会计专业技能水平与创新精神。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依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会计基本技能》优质课的基础上优化而成,在结合会计专业技能取证考试及会计技能大赛比赛工程内容的基础上,编写了模块式内容的教材一一《会计基本技能》,按照模块式内容进行教学、训练。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学时数:76学时________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______ 适用专业:会计事务________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相关课程内容的联系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会计课程的入门课。

本课程以基本原理和基础练习为主,不拘泥于一时的制度,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并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课堂上讲述最基本的会计基本循环原理,同时进行模拟实训练习,讲练结合,从练习中让学生自己体会会计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使学生具备进行会计核算的初步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章绪论(4学时)(一)教学内容:任务一:认知会计基本知识(1学时)任务二:会计基本假设(1学时)任务三:会计基础及核算方法(1学时)任务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学时)(二)基本要求:了解会计对象现目标;理解会计基本职能及会计假设;掌握企业会计概念有会计核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会计概念;理解并掌握会计假设;理解运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8学时)(-)教学内容:任务一:财务状况会计要素(3学时)任务二:经营成果会计要素(3学时)任务三:会计等式(2学时)(二)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会计的六大要素和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掌握会计等式及相关原理;深刻理解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会计的六大要素;掌握会计等式;深刻理解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6学时)(一)教学内容:任务一:会计科目(2学时)任务二:账户(2学时)任务三: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2学时)(二)基本要求:了解会计科目及账户的概念,掌握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掌握账户结构。

(三)教学重点、难点:会计科目设置的意义,会计科目名称,账户与科目的区别,账户的性质与其结构。

第四章复式记账(8学时)(-)教学内容:任务一:复式记账(2学时)任务二:借贷记账法(2学时)任务三:会计分录及试算平衡(4学时)(二)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复式记账的原理和借贷记账法,熟练编制会计科目。

《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标准

《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标准

《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基础实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会计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的会计综合实训或顶岗实习打下基础,更为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或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该实训课程可先于或同时与专业基础课程开设。

(二)课程基本理念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会计基本操作技能为目标,通过会计工作任务分析,分解实训内容,为学生提供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训练要求,设计多种活动方案,以落实课程目标,为学生今后从事财经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设计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紧紧围绕会计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组织实训内容,按照学生今后从事的各个行业要求和标准,程序化、规范化地落实实训要求,在注重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合理把握与其它相关课程间的联系和侧重点,让学生在《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夯实基础。

各项实训内容的教学活动安排在课堂上组织进行,其训练提高则可安排在专门的技能训练时间或课余时间内进行目标达成。

根据会计基层工作岗位涉及的出纳、记账等相关工作任务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能确定实训内容,按照先易后难,先单一后综合,理实一体化的原则组织具体的教学,落实相应的训练要求。

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要求学生掌握会计书写技能、会计珠算技能、点钞与辨钞技能、传票翻打技能、计算器数字录入技能、电子收银机的操作技能等。

2.具体目标能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正确书写财经数字与文字。

能正确并较熟练地使用算盘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

能正确掌握计算器的统计键和一般功能键的使用。

能快速并准确地利用小键盘进行传票翻打。

能正确鉴别人民币的真伪,能较熟练地掌握手工与机器点钞、扎把的基本方法和收银设备的运用。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课程实施建议(一)教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议开发相关技能单一实训项目和综合实训项目的训练教材,以满足不同教学训练阶段学生实训的需要。

(完整版)《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标准

(完整版)《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标准

《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本课程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财会专业所必需的会计数字书写、点钞、小键盘数字录入等电子计算工具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使学生具备该项技能的初、中级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为学生从事财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观念。

前修课程为:无后续课程为:无1.2设计思路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设计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紧紧围绕会计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及实训内容,落实教学及实训要求,在注重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合理把握与其它相关课程间的联系和侧重点,让学生在《会计基本技能》课程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夯实基础.各项教学活动安排在课堂上组织进行,其训练提高则可安排在专门的技能训练时间(每周三、四的第二课堂)或课余时间内进行目标达成。

根据会计基层工作岗位涉及的出纳、记账等相关工作任务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能确定教学及实训内容,按照先易后难,先单一后综合,理实一体化的原则组织具体的教学,落实相应的训练要求。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会计阿拉伯数字的书写与错误订正;(2)熟练掌握会计中文数字的书写方法;(3)熟悉翰林提传票算模块的构成与操作步骤;(4)熟练掌握小键盘的结构及正确指法;(5)熟练掌握传票整理摆放,找页,翻页,记、数页的方法;(6)熟练掌握点钞的工序与基本要求;掌握钞票的捆扎方法;(7)了解硬币的整理、清点方法;(8)熟练掌握手持式单指单张、手持式四指四张点钞法;(9)熟练掌握手按式单指单张点钞法、手按式多指多张点钞法;(10)熟练掌握扇面式点钞法;(11)熟练掌握机器点钞与验钞的步骤;(12)了解机器验钞的原理;(13)熟练掌握人工甄别真假钞的方法;(14)了解珠算的种类、构造及算盘的特点与常用名词;(15)掌握正确的拨珠指法以及正确的握笔、看数、定位、清盘等基本功;(16)掌握无诀式基本加法和基本减法的计算方法;(17)掌握基本加、减法的拨珠规律;(18)掌握基本加减法的简捷算法;(19)了解简单的珠算乘除运算方法.2.2能力目标(1)能够准确书写会计阿拉伯数字,能够对书写错误进行订正;(2)能够根据看到的小写数字或听到的数字,准确书写中文数字,并能将中文数字转化为小写数字;(3)能够熟练运用翰林提传票算模块;(4)能够牢记小键盘的结构,并能用正确的指法进行操作;(5)能快速并准确地利用小键盘进行传票翻打;(6)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传票整理摆放,找页,翻页,记、数页;(7)能够掌握点钞的工序,并能使用两种方法进行钞票捆扎;(8)能够迅速、准确地使用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手持式四指四张点钞法进行点钞;(9)能够迅速、准确地使用手按式单指单张点钞法、手按式多指多张法点钞法进行点钞;(10)能够迅速、准确地使用扇面点钞法进行点钞;(11)能够使用点钞机与验钞机;(12)能够使用“一听、二看、三摸、四比"的方法,人工甄别真假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标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本课程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财会专业所必需的会计数字书写、点钞、小键盘数字录入等电子计算工具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使学生具备该项技能的初、中级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为学生从事财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观念。

前修课程为:无
后续课程为:无
1.2设计思路
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设计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紧紧围绕会计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及实训内容,落实教学及实训要求,在注重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合理把握与其它相关课程间的联系和侧重点,让学生在《会计基本技能》课程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夯实基础。

各项教学活动安排在课堂上组织进行,其训练提高则可安排在专门的技能训练时间(每周三、四的第二课堂)或课余时间内进行目标达成。

根据会计基层工作岗位涉及的出纳、记账等相关工作任务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能确定教学及实训内容,按照先易后难,先单一后综合,理实一体化的原则组织具体的教学,落实相应的训练要求。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1)熟练掌握会计阿拉伯数字的书写与错误订正;
(2)熟练掌握会计中文数字的书写方法;
(3)熟悉翰林提传票算模块的构成与操作步骤;
(4)熟练掌握小键盘的结构及正确指法;
(5)熟练掌握传票整理摆放,找页,翻页,记、数页的方法;
(6)熟练掌握点钞的工序与基本要求;掌握钞票的捆扎方法;
(7)了解硬币的整理、清点方法;
(8)熟练掌握手持式单指单张、手持式四指四张点钞法;
(9)熟练掌握手按式单指单张点钞法、手按式多指多张点钞法;
(10)熟练掌握扇面式点钞法;
(11)熟练掌握机器点钞与验钞的步骤;
(12)了解机器验钞的原理;
(13)熟练掌握人工甄别真假钞的方法;
(14)了解珠算的种类、构造及算盘的特点与常用名词;?
(15)掌握正确的拨珠指法以及正确的握笔、看数、定位、清盘等基本功;
(16)掌握无诀式基本加法和基本减法的计算方法;
(17)掌握基本加、减法的拨珠规律;
(18)掌握基本加减法的简捷算法;?
(19)了解简单的珠算乘除运算方法。

2.2能力目标
(1)能够准确书写会计阿拉伯数字,能够对书写错误进行订正;
(2)能够根据看到的小写数字或听到的数字,准确书写中文数字,并能将中文数字转化为小写数字;
(3)能够熟练运用翰林提传票算模块;
(4)能够牢记小键盘的结构,并能用正确的指法进行操作;
(5)能快速并准确地利用小键盘进行传票翻打;
(6)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传票整理摆放,找页,翻页,记、数页;
(7)能够掌握点钞的工序,并能使用两种方法进行钞票捆扎;
(8)能够迅速、准确地使用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手持式四指四张点钞法进行点钞;
(9)能够迅速、准确地使用手按式单指单张点钞法、手按式多指多张法点钞法进行点钞;
(10)能够迅速、准确地使用扇面点钞法进行点钞;
(11)能够使用点钞机与验钞机;
(12)能够使用“一听、二看、三摸、四比”的方法,人工甄别真假钞。

(13)能够熟练运用算盘进行基本加减法运算;
(14)能够运用算盘进行基本加减法的简捷运算;
(15)能够了解简单的珠算乘除运算方法。

2.3素质目标
(1)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正确处理快与准的辩证关系。

(2)具备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中西优秀算法融合。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打细算、当家理财的主人翁意识。

(4)树立时间、效率观念,培养运用心理学、哲学原理和机械化算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细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客观公正的职业意识、诚实守信的职业素质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3.教学内容
目前,众多的高职会计毕业生所具备的会计基本技能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会计岗位需要,典型的表现就是“写不好,算不准,点不清,不适用”,而这些都是会计基本技能掌握不扎实导致的。

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我校财会组根据该课程职业岗位(收银、出纳、记账、核算)岗位工作的分析和调查,以及当前中职培养目标,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解构和重构:(1)在原来教材的基础上,补充了小键盘录入这项会计实务中使用较为频繁而教材中却只字未提的知识模块;
(2)在每周两节课程的基础上,每周专门增设了两次关于小键盘录入、点钞的第二课堂,而且通过“科任教师—班主任—学生”三点一面的管理激励办法,督促学生每日至少书写一张数码字或练习一个小时的小键盘录入、点钞;
(3)由原来重视理论教学的传统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转为:理论服务于实践,通过“训练—>评测—>总结”的循环跟踪,不断提升学生的会计基本技能;
(4)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解构为三大技能学习情境,分别为:会计数字书写与订正、小键盘录入及传票算、点钞与验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