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将金属加入盐的混合溶液时,首先要判断金属与哪些盐反应,与哪些盐不反应。
其次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金属首先与活动性最弱的盐反应,才与活动性较强的盐反应。
例1、在CuCl2、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滤渣是,滤液中有分析:Mg Zn CuZn+MgCl2Zn+CuCl2=Cu+ZnC l21、在氯化锌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是,滤液中有2.在硫酸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3、把足量的铁粉加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是()A.ZnSO4CuSO4B.H2SO4CuSO4C.HCl CuSO4D.AgNO3Hg(NO3)24、往硝酸银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一定存在的金属是()A。
Ag Fe B.Ag C.Ag Fe Zn D.Ag Zn5.将一定量铁粉投入盛有硫酸铜和硫酸锌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例2 金属与两种盐溶液都可以反应时,金属要先置换出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越靠后的金属,完全反应完毕后,再与另一种盐溶液反应把Fe放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Fe先和硝酸银反应,硝酸银溶液反应完后Fe再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练习1、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完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气体产生。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铁和铜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2.在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1)写出反应方程式(2)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有,滤渣中有(3)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可能有一定没有3.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可能有下列情况,(1)如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含有的是(2)若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所得固体中加入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固体物质一定有可能有4、在硫酸铜、硫酸锌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使之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下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所得固体残渣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5、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 Cu2+ Mg2+ Zn2+B. 滤纸上有Ag Cu,滤液中有Ag+ Cu2+ Mg2+ Zn2+C.滤纸上有Ag Cu Zn,滤液中有Mg2+ Zn2+D. 滤纸上有Ag Cu ,滤液中有Mg2+ Zn2+6.实验课上,小明同学把一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溶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锌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锌和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7.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镁和铁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8.向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Ag+ Cu2+ Fe2+ Zn2+B.滤液中一定含Fe2+,可能含Zn2+C.滤液中一定含Fe2+ Zn2+,不含Ag+ Cu2+D.滤液中一定含Fe2+ Zn2+,可能含Cu2+9.向Cu(NO3)2和AgNO3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三化学下学期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另外那个人,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一头老牛,这牛太老了也太瘦了,这头牛卧在地上,正在探着头吃盆子里的饺子,屋子里的“那个人”原来是头牛!从昨天到今天,隔壁的老太太原来一直是和这头老牛在说话!她和牛说话,她亲昵地骂它,她给它洗脸,她给它剪额头上的毛,她给它吃
素饺子,她给它擦蹄子,她和它唠唠叨叨。我站在那里,看着这头老牛,这头老牛实在是太老了,分明已经断了一条腿,断腿上绑着一块木板子,所以它站不起来了,也许它还能站起来,它的毛也已经秃了,肩胛那里,屁股那地方,还有膝盖那里。 ? 我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 我还看到了两
(2)金属跟硝酸起反应时,由于硝酸的氧化性 很强,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3)金属与稀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越快, 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 “前”金属+“后溶”盐 新盐+新金属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 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一般来说,不要用钾,钙,钠置换盐溶液 中的金属。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极强,它们 与盐溶液的反应比较复杂。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的实质: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 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 越强。
1、金属跟 酸的反应 活泼金属+酸 盐+氢气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 可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 中的氢。
粉条子,油豆腐的馅子,你就吃吧。你吃了我再吃,这是规矩。”“吃吧,吃吧。”隔壁的老太太又说。 ? 我忽然想,既然是过年了,我何不过去看看隔壁的这个老太太还有那个总是不说话的人,这么想着,我端着酒过去了,我想要敬他们一杯酒,毕竟是过年了,我端着酒,敲了敲门然后
初三化学下学期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3)金属与稀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越快, 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 “前”金属+“后溶”盐 新盐+新金属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 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一般来说,不要用钾,钙,钠置换盐溶液 中的金属。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极强,它们 与盐溶液的反应比较复杂。
2、与金属跟盐反应规律相似,非金属也有这种 规律。Br2、I2、Cl2及其化合物有如下反应关系: (1)Br2+2NaI=2NaBr+I2 (2)Cl2+2NaI=2NaCl+I2 (3)Cl2+2NaBr=2NaCl+Br2 这些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活动性由弱到强 的顺序是:__I_2_<_B_r_2<_C__l2_
2、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跟其它物质反生复分解 反应的物质是( A ) A、NaNO3 B、KCl C、HNO3 D、NaOH
3、有甲乙两组物质,甲组有碳酸钠溶液、稀硫酸、 氯化铜溶液;乙组有石灰水、硝酸钡溶液、铁片。甲组 中的_稀__硫_酸__能与乙组所有物质反应;乙组中的_石_灰__水__ 能与甲组中所有物质反应。
1、下列各组物质哪些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为什么?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1)NaOH+CuCl2
(2)NaCl+H2SO4
(3)BaSO4+KNO3
(4)Cu(OH)2+H2SO4
解:(1)、(4)物质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1)2NaOH+CuCl2=Cu(OH)2↓+2NaCl (4) Cu(OH)2+H2SO4=CuSO4+2H2O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与酸反应 与酸不反应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 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 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 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四. 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1、A、B、C三种金属,根据下列反应式中的关系:
① A+B(NO3)2 = A (NO3)2 + B
② C+ B(NO3)2 = C (NO3)2 + B 不反应 ( B C.B>C>A ) D.C>A>B ③ A+ H2SO4 (稀硫酸)= ASO4 + H2↑ ④ C+ H2SO4 (稀硫酸) A. A>B>C 试推断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B. A>C>B
2.相同质量的Mg、Zn、Fe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产生氢气的总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 如下图,则下图中a、b、c表示的金属分别为: Mg a 、 b 、Fe c 。Zn m a b c 0 t1 t2 t3 t
七、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先后次序问题:
例1:锌、铁、铜组成的混合物投入到硝酸银溶液中,
2、有X、Y、Z三种金属,若将Z放入X的盐溶液 中,Z表面覆盖有X,将Y和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 Y溶解而Z不溶,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B) A. X>Y>Z B. Y>Z>X C. Y>X>Z D. X>Z>Y
五、除杂
Cu粉 (Fe粉)
Ag 粉 (Mg 粉)
1、如何除去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中的 物质为杂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

若渣中滴稀盐酸不冒气泡,渣(固体)中一定含有 _______.可能含有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 可能含有_________.
Cu + 2AgNO3 = Cu(NO3) 2 + 2Ag Zn + AgNO3 = Zn(NO3)2 + Ag
D 若渣中滴稀盐酸不冒气泡,渣(固体)中一定含有 _______.可能含有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 可 能含有_________.
Zn + Cu(NO3) 2 = Zn(NO3)2 + Cu Zn + AgNO3 = Zn(入到AgN03溶液中。反应后 过滤。若:若滤液无色,渣(固体)中一定含有 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 滤液呈蓝色。则 滤渣(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 含有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 可能含有______.
再见
2018 年 12月
A 若滤液无色,渣(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可能 含有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
B 若滤液蓝色,渣(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可能 含有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 可能含有_____.
C 若渣中滴稀盐酸冒气泡,渣(固体)中一定含有 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
D 若渣中滴稀盐酸不冒气泡,渣(固体)中一定含有 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 可能含有_________.
Zn + Cu(NO3) 2 = Zn(NO3)2 + Cu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实战演练:
将X、Y、Z三种金属,投入盐酸中,Y表面有大量 气泡产生,Z中有少量气泡,而X无明显现象,判断三 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 B )
A、Z>X>Y C、X>Y>Z
B、Y>Z>X D、X>Z>Y
2、与盐溶液反应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位于前面金属能从后面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相对不活泼 的金属。(K、Ca、Na除外) 例:将Al和Cu分别放入CuSO4和AgNO3中,观察现象
反应综上比:较一:种金属能将另一种金属
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成出来,那
2CAu么属l++这。23AC种gu金NS属OO3活4==动23AC性gu强++C于Aul另2((N一SOO种34金))23
实战演练:
Fe+CuSO4=Cu+FeSO4
Fe+H2SO4=FeSO4+H2
将足量的铁粉投入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物 中,待反应完毕后过滤,在滤液中一定含有物 质为( D )
A、Fe(SO4)3 C、H2SO4
B、CuSO4 D、FeSO4
Cu在H后,所以不 和硫酸反应。
谢 谢 观 赏!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简介
K
Ca
Na
Mg
Al
金属兄弟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强 金属活动性弱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使用
与酸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使用
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1、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情况①在氢以前的金属(K→Pb)能置换出非氧化性酸中的氢生成氢气,且从左到右由易到难。
②氢以前的金属与氧化性酸(如浓H2SO4、HNO3)反应,无氢气生成,反应的难易及产物与金属活动性、酸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氢以后的金属(Cu→Ag)与非氧化性酸不反应,但与氧化性酸反应,氢以后的Pt→Au与氧化性酸也不反应,只能溶于王水。
注意:a、大多数金属在加热的条件下均能跟浓硫酸反应,除个别金属(如Al、Fe、Au、Pt)外几乎所有的金属在常温下就能跟硝酸反应。
b、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时,参加反应的酸全部起氧化作用;金属与氧化性酸反应时,参加反应的酸部分起氧化作用,部分起酸的作用。
c、金属与浓硫酸反应,浓硫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SO2,不活泼金属(如铜、银等)与稀硝酸反应,稀硝酸的还原产物—般为NO,与浓硝酸反应,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NO2。
d、活泼金属(如镁、锌等)与HNO3反应时,硝酸浓度不同,生成的还原产物也不同,硝酸的浓度越低,硝酸中氮元素被还原的价态越低,HNO3浓度由浓变稀可分别生成NO2、NO、N2O、N2、NH4NO3。
e、Fe、Al在冷的浓H2SO4、浓HNO3中钝化,加热或稀HNO3可充分反应。
f、变价金属(如Fe)与非氧性酸反应,生成低价金属的盐;变价金属(如Fe)与氧化性酸反应,可生成高价金属的盐(金属过量时,生成低价金属的盐)。
2、判断金属与水反应情况①K→Na,遇冷水剧烈反应,且易发生爆炸。
②Mg、Al在冷水中反应很慢,在沸水中可反应。
③Zn→Pb在冷水中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水蒸气反应。
如:3Fe+4H2O(气)=Fe3O4+4H23、判断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①K→Pb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
②Cu→Ag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
③Pt→Au在自然界中只有游离态。
4、判断金属单质的冶炼方法①K→Al用电解法,如:2Al2O3(熔融)= 4Al+3O2↑ 特例:Na+KCl =NaCl+K↑②Zn→Cu用热还原法,常见的还原剂为:C、CO、H 2或Al等。
金属活动顺序表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常见金属活动顺序表为: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一般位置越后的金属,金属性越弱,原子的还原性越弱。
金属活动顺序表常有如下应用。
1、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情况(1)在氢以前的金属(K →Pb )能置换出非氧化性酸中的氢生成氢气,且从左到右由易到难,K →Na 会爆炸。
(2)氢以前的金属与氧化性酸(如浓H 2SO 4、HNO 3)反应,但无氢气生成,反应的难易及产物与金属活动性、酸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①Fe 、Al 在冷的浓H 2SO 4、浓HNO 3中钝化,加热或稀HNO 3可充分反应。
②Zn 与HNO 3反应时, HNO 3浓度由浓变稀可分别生成NO 2、NO 、N 2O 、N 2、NH 4NO 3。
③氢以后的金属(Cu →Ag )与非氧化性酸不反应,但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硝酸反应时,浓硝酸一般生成NO 2,稀硝酸生成NO 。
④氢以后的Pt →Au 与氧化性酸也不反应,只能溶于王水。
2、判断金属与水反应情况(1)K →Na ,遇冷水剧烈反应,且易发生爆炸。
(2)Mg 、Al 在冷水中反应很慢,在沸水中可反应。
(3)Zn →Pb 在冷水中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水蒸气反应。
如:3Fe+4H 2O (气) 高温Fe 3O 4+4H 23、判断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1)K →Pb 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
(2)Cu →Ag 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
(3)Pt →Au 在自然界中只有游离态。
4、判断金属单质的冶炼方法(1)K →Al 用电解法,如:2Al 2O 3(熔融)电解4Al+3O 2↑特例:Na+KCl ℃850NaCl+K (↑) (2)Zn →Cu 用热还原法,常见的还原剂为:C 、CO 、H 2或Al 等。
如:3CO+Fe 2O 3 高温2Fe+3CO 2;2Al+Cr 2O 3 高温2Cr+Al 2O 3(铝热反应,冶炼难熔金属) 特例:湿法炼铜:Fe+CuSO 4 = FeSO 4+Cu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减弱,元素的金属性也减弱电解精炼铜:2CuSO4+2H2O 电解2Cu+2H2SO4+O2↑(3)Hg→Ag用热分解法,如2HgO 2Hg++O2↑(4)Pt→Au用物理方法:如用浮洗法进行沙里淘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1、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情况
①在氢以前的金属(K→Pb)能置换出非氧化性酸中的氢生成氢气,且从左到右由易到难。
②氢以前的金属与氧化性酸(如浓H
2SO
4
、HNO
3
)反应,无氢气生成,反应的难易
及产物与金属活动性、酸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氢以后的金属(Cu→Ag)与非
氧化性酸不反应,但与氧化性酸反应,氢以后的Pt→Au与氧化性酸也不反应,只能溶于王水。
注意:
a、大多数金属在加热的条件下均能跟浓硫酸反应,除个别金属(如Al、Fe、Au、Pt)外几乎所有的金属在常温下就能跟硝酸反应。
b、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时,参加反应的酸全部起氧化作用;金属与氧化性酸反应时,参加反应的酸部分起氧化作用,部分起酸的作用。
c、金属与浓硫酸反应,浓硫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SO
2
,不活泼金属(如铜、银等)与稀硝酸反应,稀硝酸的还原产物—般为NO,与浓硝酸反应,浓硝酸的还原产
物一般为NO
2。
d、活泼金属(如镁、锌等)与HNO
3
反应时,硝酸浓度不同,生成的还原产物也
不同,硝酸的浓度越低,硝酸中氮元素被还原的价态越低,HNO
3
浓度由浓变稀
可分别生成NO
2、NO、N
2
O、N
2
、NH
4
NO
3。
e、Fe、Al在冷的浓H
2SO
4
、浓HNO
3
中钝化,加热或稀HNO
3
可充分反应。
f、变价金属(如Fe)与非氧性酸反应,生成低价金属的盐;变价金属(如Fe)与氧化性酸反应,可生成高价金属的盐(金属过量时,生成低价金属的盐)。
2、判断金属与水反应情况
①K→Na,遇冷水剧烈反应,且易发生爆炸。
②Mg、Al在冷水中反应很慢,在沸水中可反应。
③Zn→Pb在冷水中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水蒸气反应。
如:3Fe+4H
2
O(气)=
Fe
3O
4
+4H
2
3、判断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①K→Pb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
②Cu→Ag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
③Pt→Au在自然界中只有游离态。
4、判断金属单质的冶炼方法
①K→Al用电解法,如:2Al
2O
3
(熔融)= 4Al+3O
2
↑ 特例:Na+KCl =NaCl+K↑
②Zn→Cu用热还原法,常见的还原剂为:C、CO、H
2或Al等。
如:3CO+Fe
2
O
3
=2Fe+3CO
2
;
2Al+Cr
2O
3
=2Cr+Al
2
O
3
(铝热反应,冶炼难熔金属),特例:湿法炼铜:Fe+CuSO
4
=
FeSO
4
+Cu,
③Hg→Ag用热分解法,如2HgO=2Hg++O
2
↑
④Pt→Au用物理方法:如用浮洗法进行沙里淘金。
5、判断氢氧化物的溶解性、碱性强弱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
①K→Na对应的氢氧化物为可溶性强碱。
注意Ca(OH)
2
微溶。
②Mg→Cu对应的氢氧化物为难溶性弱碱。
注意Al(OH)
3、Zn(OH)
2
为两性氢氧化
物。
③Hg→Au对应的氢氧化物不存在或不稳定、易分解。
6、判断氢氧化物的热稳定性
①K→Na对应的氢氧化物不易分解。
②Mg→Fe对应的氢氧化物加热可分解。
如2Fe(OH)
3 =Fe
2
O
3
+3H
2
O。
③Sn→Cu对应的氢氧化物微热即分解。
如Cu(OH)
2 =CuO+H
2
O。
④Hg→Ag对应的氢氧化物常温即易分解,如2AgOH = Ag
2O+H
2
O。
⑤Pt→Au一般无对应的氢氧化物。
7、判断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情况
①K→Na在常温下易被氧气氧化,加热时燃烧。
Na在O
2中燃烧生成Na
2
O
2
,K 与
O 2可生成KO
2。
②Mg→Fe在常温下可缓慢氧化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物保护膜,高温时易
燃烧。
③Sn→Pb在通常条件下,Pb可生成氧化膜,而Sn不能,高温时在氧气中燃烧。
④Cu→Ag在高温时与氧气化合。
⑤Pt→Au与氧气不反应,但存在氧化物。
8、判断金属原子还原性、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弱
①K→Au金属原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②K+→Ag+金属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Fe3+氧化性较强)
9、判断原电池的电极和电极反应式
相对活泼的金属为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腐蚀。
如Cu-Zn原电池(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电极反应式为:Zn为负极:Zn-2e-=Zn2+ Cu为正极:2H++2e-=H
2
↑
10、判断电解时阳离子的放电顺序
阳离子放电强弱顺序与金属活动顺序表相反,即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g+>Fe3+>Hg2+>Cu2+>H+>Pb2+>Sn2+>Fe2+>Zn2+>Al3+>Mg2+>Na+ >Ca2+>K+
11、判断金属离子的水解情况
①K→Mg的金属阳离子不水解。
②Al→Ag的金属阳离子可水解,且水解程度逐渐增强。
12、判断硝酸盐热分解
①K→Na活泼金属的硝酸盐分解生成亚硝酸盐和氧气。
②Mg→Cu等较活泼金属的硝酸盐分解生成氧化物、NO
2和O
2。
③Hg以后不活泼金属的硝酸盐分解生成金属、NO
2和O
2。
13、判断碳酸盐的热稳定性、溶解性
①K、Na的碳酸盐稳定、易溶于水。
②Ca、Mg、Cu的碳酸盐微溶或难溶、受热易分解。
14、判断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情况
①K→Na与盐溶液反应时,因金属活泼性太强,金属先与水反应。
②Mg→Zn与盐溶液反应时,其实质是金属与盐水解产生的H+反应。
③除K→Mg外,顺序表中前面金属可将后面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5、判断金属硫化物的溶解性
①K→Na的金属硫化物易溶于水。
②Mg→Al的金属硫化物易水解,在水中不存在。
③Zn→Pb的金属硫化物均不溶于水。
16、判断金属硫化物的颜色
①K→Zn的金属硫化物为无色或白色。
②Fe以后的金属硫化物均为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