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运运行及事故处理规程概述

合集下载

燃料运行规程最终版

燃料运行规程最终版

霍林郭勒金源口热电有限公司技术标准QJ/JD—305—2014 燃料运行规程(第二版)2014年月实施霍林郭勒金源口热电有限公司发布前言QJ/JD-305—2011《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燃料运行规程》是金源口热电有限公司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结构如下:——QJ/JD-300-2011………………………………《技术监督管理标准》——QJ/JD-301-2011……………………………………《汽机运行规程》——QJ/JD-302-2011……………………………………《锅炉运行规程》——QJ/JD-303-2011……………………………………《电气运行规程》——QJ/JD-304-2011……………………………………《化学运行规程》——QJ/JD-305-2011……………………………………《燃料运行规程》——QJ/JD-306-2011……………………………………《汽机检修规程》——QJ/JD-307-2011……………………………………《锅炉检修规程》——QJ/JD-308-2011……………………………………《电气检修规程》——QJ/JD-309-2011……………………………………《化学检修规程》——QJ/JD-310-2011……………………………………《燃料检修规程》——QJ/JD-311-2011……………………………………《热控检修规程》本运行规程包含:——主要设备参数;——主辅设备的启动、停止及正常维护的规定;——事故处理的方法和规定;——附录。

本规程依照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标准要求,以便公司在建立和实施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时能更好地与国家标准管理体系相结合。

本规程由霍林郭勒金源口热电有限公司运行部提出本规程由霍林郭勒金源口热电有限公司管理本规程由霍林郭勒金源口热电有限公司批准本规程起草:梁建伟本规程审核:孙锡利本规程批准:王子正本标准2014年发布一、使用范围1.本规程规定了燃料运行专业主要设备运行的技术参数、操作规定、正常维护及安全注意事项,并对设备的异常及事故处理做了规定。

燃气运行维修抢险安全规程

燃气运行维修抢险安全规程

燃气运行维修抢险安全规程燃气运行维修抢险安全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有关燃气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为了保障燃气供应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提高燃气维修抢险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燃气维修抢险人员及相关人员,在燃气设施的运行维修和事故抢险过程中必须遵守。

第三条燃气维修抢险安全原则是“安全第一”。

第四条燃气维修抢险工作要坚持预防、检查、抢修相结合,确保安全生产和供应。

第五条燃气维修抢险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安全生产操作证。

第二章维修抢险组织与管理第六条燃气维修抢险工作实行行业和地方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七条燃气维修抢险工作由燃气公司或燃气运维单位统一组织,设立维修抢险班组或专门的抢险队伍。

第八条燃气维修抢险人员要按照公司的调度安排参加抢险工作,不得擅自离岗。

第九条燃气维修抢险人员必须熟悉本单位的燃气设施及工作规程,了解燃气设施的技术特点和安全要求。

第十条燃气维修抢险人员必须遵守维修抢险作业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不得违反操作规范和程序。

第三章燃气维修抢险安全措施第十一条燃气维修抢险工作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第十二条燃气维修抢险人员在进入作业现场前必须佩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护鞋等。

第十三条燃气维修抢险人员在接触燃气设施时要注意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第十四条燃气维修抢险人员在进行抢险作业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流程,特别是在开展有风险的作业时,要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

第四章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第十五条燃气维修抢险人员在突发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尽可能保障人员的安全。

第十六条燃气维修抢险人员在处理突发事故时,应先确保人员的安全,再进行事故处理。

第十七条燃气维修抢险人员要严格按照抢险预案和操作规程,进行事故处理,做到有序、规范。

第十八条燃气维修抢险人员在处理事故时,要随时掌握事故的发展情况,并及时向相关单位汇报。

民用燃气事故的安全处置规定模版

民用燃气事故的安全处置规定模版

民用燃气事故的安全处置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民用燃气事故的安全处置是指在发生燃气事故时,依法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各种措施,迅速有效地控制事故发展,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工作。

第二条本处置规定适用于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在民用燃气事故中的行动。

第三条民用燃气事故的安全处置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人民生命安全第一;(二)快速反应、及时救援;(三)全面防控、分级负责;(四)科学调度、协同作战;(五)公开透明、质量监督;(六)依法处置、追究责任;第二章组织体系第四条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组织体系。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职责分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第五条事故应急组织体系的主要职责为:(一)组织召开事故应急工作会议,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二)组织进行事故现场勘查,确定灾情范围和受影响人员、单位;(三)统筹协调各相关单位,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通报事故情况,接受督导和指导;(五)制定事故处置的时间安排和任务分工;(六)组织事故查处工作,追究责任;(七)编制并及时更新事故应急预案。

第六条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应建立相应的联系网络,确保各部门、单位间的信息畅通,及时汇报和共享信息。

各单位应建立领导指挥机构和事故响应小组,做好人员配备和培训,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各类紧急情况。

第三章事故预防与技术措施第七条事故发生前,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民用燃气的安全使用。

各相关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燃气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燃气供应单位应定期组织对民用燃气管道、燃气设备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第九条燃气使用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四章事故应急处置第十条发生民用燃气事故后,各相关单位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城市燃气设施运行、维修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

城市燃气设施运行、维修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

城市燃气设施运行、维修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城市燃气设施的运行、维修和抢修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二、工作责任1、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技能和资格证书,了解设备运行及维护,具备判断和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2、运行和维修工作人员应遵守燃气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履行好安全管理的职责。

3、设施的运行、维修、抢修行为的风险评估、现场安全监测、应急演练属于责任范畴,应当有专门的人负责。

4、禁止燃气设施维修、安装、改造等有危险性的工程由未经考核合格的人员进行。

5、严禁燃气设施的非法改装、改建,一经发现,责令改正,并进行处罚。

三、工作程序1、准备工作在进行设施的运行、维修和抢修作业前,应对设施的设备部件、使用范围、安全操作规程等进行详细的了解,检查设施的运行和维护记录和日志,初步掌握操作环境和风险状况,制定维修或抢修方案。

2、安全措施在进行设施的运行、维修和抢修作业前,应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设备运行前应检查设备的温度、压力、锁紧等条件。

操作人员应正确使用维修工具,应对操作的环境进行检查并保证环境卫生。

3、操作要求(1)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维护设施的正常运行,保证燃气的正常供应。

(2)操作中如有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并报告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3)操作设备时,必需戴上安全帽、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4)操作前和操作过程中应启动专门的安全保障措施。

四、设备管理1、要根据设备的使用要求进行设备的调整和维修,避免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

2、设备的检查应按照设备检验标准进行检查,记录检查项和检查结果,并及时处理异常状况。

3、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必需经过资格考核,有一定的维修保养经验,对设备的配件要进行备货,确保能够快速地进行维修。

五、事故处理1、当设施出现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到迅速、稳定和准确地处理事故。

2、事故现场交通应畅通,保证救援人员、车辆和器材能够及时到达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进行现场危险评估、火源控制以及现场人员的疏散。

火灾事故处置技术规程最新

火灾事故处置技术规程最新

火灾事故处置技术规程最新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火灾事故处置行为,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单位的火灾事故处置工作,包括预防、应急处理和善后工作。

第三条火灾事故处置应遵循“安全第一、迅速控制、有序疏散、全力扑救、科学救治、恢复生产”的原则。

第四条各单位应定期组织火灾事故处置演练,提高应急处理和危险品处置能力。

第五条对违反本规程的行为,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和法律追究。

第二章火灾事故预防第六条各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制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

第七条单位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八条消防安全知识应作为员工必备的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九条开展消防隐患排查,及时整改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问题。

第十条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治,切实做好火灾防范工作。

第三章火灾事故应急处理第十一条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

第十二条按照预案要求,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和进行初期扑救工作。

第十三条在进行初期扑救时,要确保自身安全,避免过度冒险。

第十四条对于无法控制的火灾事故,要迅速撤离受灾人员,并指挥专业消防队伍进行扑救。

第十五条火灾事故处置应与公安、消防等部门密切配合,保障扑救工作顺利进行。

第四章火灾事故善后处理第十六条火灾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评估灾情和损失,制定恢复重建方案。

第十七条对于受灾区域或受灾人员,要提供必要的救助和帮助。

第十八条组织专业队伍进行火灾事故的清理和恢复工作,确保受灾地区快速恢复正常。

第十九条对于火灾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应进行紧急救治,并提供必要的后续跟踪服务。

第二十条对火灾事故进行彻底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人,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五章火灾事故演练第二十一条各单位应定期组织火灾事故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十二条演练应包括疏散、扑救、联动等环节,确保各岗位人员都能熟练应对各类火灾事故。

第二十三条演练活动要做到有组织、有预案、有指挥,要求参与人员全程参与,确保演练效果。

煤气事故处理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煤气事故处理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煤气事故处理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第一章总则为了提高煤气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章安全准备1.应建立煤气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

2.涉及煤气事故处理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3.事故处理现场应携带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4.对可能引发煤气事故的设备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三章事故现场勘察与初步判断1.到达事故现场后,应首先评估现场的危险性和受影响的区域,确保自身安全。

2.迅速采取措施,确定事故现场的煤气泄漏源,尽量避免煤气向周围扩散。

3.勘察现场时,应注意观察各类指标,如煤气浓度、温度、湿度等,以判断事故情况。

4.根据勘察情况,初步判断煤气事故的类型和规模,做出适当的应急处理措施。

第四章应急处理措施1.对于小规模煤气事故,应立即切断煤气供应,同时打开窗户通风,保持通风良好。

2.对于中等规模煤气事故,应迅速疏散人员,并通知相关部门参与应急处理工作。

3.对于大规模煤气事故,应组织力量进行紧急救援,迅速疏散人员并组织灭火和抢险工作。

4.在进行煤气事故处理时,应优先疏散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并确保其安全。

第五章风险控制与调查处理1.在进行煤气事故处理时,应重视风险控制和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2.风险控制工作包括隔离事故现场、防止火势蔓延、清除易燃物等,确保现场安全。

3.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应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并制定相应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六章安全意识教育和宣传工作1.定期组织煤气事故应急处理的安全意识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2.加强对煤气事故处理安全操作规程的宣传,确保所有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操作知识。

3.建立事故案例数据库,定期进行安全经验交流和教训总结,以提高应急处理水平。

第七章处罚与奖励1.对于违反煤气事故处理安全操作规程的人员,将依法进行相应处罚。

煤气事故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煤气事故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煤气事故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煤气事故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危险事件。

煤气泄漏、煤气爆炸、燃气中毒等煤气事故,都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对于煤气事故的处理,必须遵守一定的安全操作规程,才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安全。

首先,对于煤气泄漏的情况,我们应该尽早地打开窗户通风,避免火源和电源接触,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通知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冷静,不要乱动,更不要使用明火。

其次,对于煤气爆炸的情况,我们应该紧急撤离事发现场,并及时拨打报警电话通知相关部门。

同时,在煤气爆炸的现场,我们也要避免接触电源、明火等易燃物质,以免引发二次事故。

再次,对于燃气中毒的情况,我们应该及时转移中毒人员,并联系急救车辆护送患者到医院进行治疗。

在燃气中毒的现场,我们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避免因为接触到燃气或者有害气体所产生的危险。

最后,我们要加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定期检查家庭用煤气设备,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转状态,以避免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发生事故。

同时,用户也要对煤气安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加强对煤气危险性的认识,不轻易操作煤气系统。

总之,煤气事故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同时也要遵循一定的安全操作规程,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煤气事故。

燃气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组织与处置流程

燃气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组织与处置流程

燃气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组织与处置流程燃气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组织与处理流程在当今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一旦发生燃气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高效的应急救援组织与处理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燃气安全事故发生时,首先要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这个组织应包括应急指挥部、救援队伍、医疗救护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等各方面的力量。

应急指挥部主要负责协调指挥各个单位的工作,并及时做出决策。

二、及时报警一旦发生燃气安全事故,应立即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如火警电话或急救电话,通报事故的具体情况和地址,以便救援人员能够尽快到达现场。

三、安全疏散人员在发生燃气事故时,如果条件允许,应立刻疏散事故现场附近的居民和目击者,确保人员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四、确保逃生通道畅通在燃气事故发生后,要确保逃生通道畅通无阻,防止人员被困,造成更大的伤害。

五、密切监测气体浓度应急救援人员在进行救援工作时,要时刻密切监测燃气泄漏事故中气体的浓度,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六、展开救援工作一旦安全通道畅通,气体浓度得到控制,救援人员可以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工作。

他们需要根据情况展开搜索、救援和处理工作,确保事故得以控制。

七、协调其他部门在处理燃气安全事故时,往往需要协调多个部门的力量,如消防队、医疗队、环保部门等,共同应对事故,加强资源整合,提高救援效率。

八、展开现场处理对于燃气泄漏事故,要及时封闭泄漏源,清除泄漏物,避免事故扩大。

同时,还要做好现场排水、降温等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九、伤员救护在事故中受伤的人员需要得到及时的救护,医疗救援人员要根据其受伤情况,采取正确的医疗措施,确保伤员得到最及时的救治。

十、事故处置一旦燃气安全事故得到控制,应急救援组织还需要做好后期的处理工作,如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追究等,为今后的事故预防和处理提供经验教训。

十一、宣传教育燃气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也与不注意安全常识和技能知识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运运行及事故处理规程概述
一、宣威磷电(3×50MW)综合利用热电站工程锅炉燃料为宣威市当地烟煤加煤矸石。

当地烟煤主要由茨德矿、大田坝斜井、瓦路矿、大地矿、阿直德权矿、来宾赵家冲矿、卡居煤矿、羊场矿区供给。

煤质特性为中高挥发份、高灰份、常水份、低硫份烟煤、燃煤可磨指数较高,属于易磨煤。

煤矸石采用羊场煤矿和卡居煤矿供给的矸石。

本电厂通过炉内添加石灰石粉燃烧脱硫。

石灰石粉直接外购。

二、燃料特性,综合各矿井产煤量,供给本电厂3×50MW火力发电机组烧煤具有一定的宣富余量,原煤运输道路状况大部份乡村矿区便道。

各产煤矿区到本电厂运输距离平均在40—50KM,采用汽车运输。

本电厂烧煤分析资料见下表(表中所列的设计煤质,校核煤质一、二为烟煤工业分析数据,煤矸石分析数据单列):
锅炉设计燃料:烟煤与矸石7:3混烧工业分析数据
燃煤耗量\灰渣量(每月按20天计)工业分析数据
三、本电厂燃煤系统设计范围
燃烧系统设计范围是将汽别致运来的原煤输送到主厂房煤仓间原
煤斗的整个卸、储、运系统。

主要包括:来煤计量、卸煤设施、煤场储运、干煤棚、除铁、筛分、破碎、电子皮带秤计量、皮带秤实物校验,卸入原煤斗以及运煤辅助设施等。

厂区自然条件:厂区在宣威市东侧羊场镇工业园区,距市区42km 路程,市区到鸡街高速路面20km,鸡街到羊场镇二级白油路面20km,羊场镇到厂区专用道有北道和西道两条道2km。

铁路格喜线经过羊场镇交通条件比较好。

地质:电厂区域地形地貌,属于中同高源区,一般海拔高点1950米,低点在主厂房标高0.00米为1861米。

一般高差在89米。

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偏南风,最大风速:25米/秒,年平均风速3.6米/秒。

历年平均汽温13. 3℃,极端量低气温14.9℃。

年平均降雨量:975.5MM,日最大降雨量153.1MM,平均相对温度73%。

地震烈度7度。

属温带气候区域,夏无酷热,冬无严寒,1月份最冷,偶有积雪冰冻,全年无霜期226—242天,无土壤冻结及风沙。

水源,天生河流经路厂区约0.5km的东侧,在枯水季度最水流量不小于0.2m3/秒,年平均流量在5.59 m3/秒。

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本电厂主要取用天生河水源和地水源作为生产生活用水。

燃煤厂外运输方式进厂流量,本电厂燃煤全部考试采用汽车运输。

汽车运煤流量分析统计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