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报告

合集下载

地质报告与地勘报告的区别

地质报告与地勘报告的区别

地质报告与地勘报告的区别1. 引言地质报告和地勘报告都是地质工作中常见的报告形式。

虽然它们在名称上有所相似,但实际上在内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地质报告与地勘报告之间的差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种报告形式。

2. 定义与目的地质报告是基于地质调查和研究结果编写的报告,旨在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和解释。

它通常包括对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岩矿组成等方面的分析,以及对地质问题的评估和建议。

地质报告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给决策者、投资者或相关专业人士参考,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与地质报告相比,地勘报告更加注重对地下资源的勘探和评估。

它是通过采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数据,对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地热能等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以评估其开发和利用的潜力。

地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开发者、投资者等提供决策依据,以确定资源的可行性和价值。

3. 内容与方法在内容方面,地质报告通常包括对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岩矿组成等方面的详细描述。

它还可能包括地球化学分析、岩石性质测试结果等数据,以支持对地质问题的解释和评估。

地质报告的编写需要对大量的地质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形成系统性的报告。

与地质报告不同,地勘报告更加注重对地下资源的勘探和评估。

它通常包括对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并结合开采工艺、经济因素等进行评估。

地勘报告还可能涉及对地下水资源、地热能资源等的勘测和评估。

编写地勘报告需要对勘探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并使用适当的方法和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4. 应用与影响地质报告广泛应用于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评估等领域。

它的编写可以为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以降低工程风险和保障工程质量。

地质报告还可以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以辅助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与地质报告相比,地勘报告更多地应用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它的编写可以为矿产开发项目提供技术依据和经济分析,以确定开发方案和投资策略。

地质勘测报告

地质勘测报告

地质勘测报告一、地质概况。

本次地质勘测的目标区域位于XX省XX市,地处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多变,地貌复杂。

经过实地勘测和资料分析,发现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岩层受力变形较大,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

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1.地质灾害类型。

经过对目标区域的勘测,发现该地区存在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隐患。

其中,滑坡是该地区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受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影响,存在较大的灾害隐患。

2.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根据勘测数据和相关资料分析,对目标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该地区存在较大的地质灾害风险,特别是在降雨过程中,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能会对周边居民和建筑物造成严重威胁。

三、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1.加强监测预警。

针对目标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建议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及时掌握地下水位、地表变形等信息,提前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2.合理规划开发。

在目标区域的规划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风险因素,合理规划建筑物和道路布局,避免在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区域进行大规模开发,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3.加强科普宣传。

针对目标区域的居民和相关从业人员,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大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

四、总结。

综合以上地质勘测结果和分析,目标区域存在较大的地质灾害风险,需要加强监测预警、合理规划开发和加强科普宣传等措施来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共同努力,确保目标区域的安全稳定发展。

地质实习报告优秀5篇

地质实习报告优秀5篇

地质实习报告优秀5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牛牛范文网为朋友们整理了5篇地质实习报告,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地质实习报告篇一一、实习目的为了加强对《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出用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察的能力,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学会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地质的地位以及与自然地理和现实紧密结合的思想。

二、实习内容远在xx亿年前的太古代,xx山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沉积了泥砂物质、火山喷出物等,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这些物质变成了石英砂岩和火山岩。

在距今xx到xx亿年前,xx山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地质上称为xx山运动,使海底沉积的石英砂岩和泥质岩石变质,形成了石英岩。

xx山主要由一些坚硬的、不易风华的石英岩组成。

石英岩是由砂岩经变质而成的。

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所以岩石既坚硬,抵抗风化的能力又强。

强烈的地壳上升运动,把它抬升起来高出中原数百米,形成群山耸立,层峦迭嶂的山势。

《诗经》上称“嵩高为岳,峻极于天”,古有“峻极峰高四望雄,中原颖气弱天下,西连华岳三峰渺,下瞻黄河一线通”的说法,都是对xx山高大雄伟的形容。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xx山地质博物馆。

第三天和第四天,我们去了xx庙和xx水库。

了解了元古界的岩石——砂岩、河流阶地和洪积扇、河漫滩三种流水地貌单面山。

河流阶地由于河流下切,河床加深,河漫滩相对抬升,超出一般洪水期水位,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岸,这种地形就叫做河流阶地。

其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先发育一个相当宽广的谷底,后来河流向下侵蚀。

在实习中我们发现,由于人们长期的开矿、挖山铺路,致使当地的许多地质地貌遗迹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对研究地史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工程地质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

工程地质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

工程地质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
工程地质报告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调查目的和范围:说明报告的目的和研究范围,明确工程地质调查的目标。

2. 研究区域概况:描述工程地质调查的研究区域的地理、地质、气候等基本情况,包括地貌特征、气候因素、地质构造等。

3. 桩基调查:对工程中涉及的桩基进行详细调查,包括桩基的数量、类型、位置、排列形式、直径、长度、承载力等。

4. 地质勘探:对研究区域进行地质勘探,包括地表观测、钻探、取样和取芯等方式,以获取地层、土质、地下水等信息。

5. 地下水调查:对地下水的水位、流量、质量等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6. 工程地质地下模型:根据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探数据,建立工程地质地下模型,包括地层分布、层间关系、岩性特征等。

7. 土质力学特性:对土壤进行力学性质的测试和分析,包括密度、含水率、剪切强度、压缩特性等。

8. 地震烈度评估:根据地震活动性和破坏性,评估工程地质调查区域的地震烈度,并对工程抗震设计提出建议。

9. 地质灾害评估:评估研究区域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包括滑坡、地面塌陷、地震液化等。

10. 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和风险评估:根据以上调查和分析,对研究区域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

11. 结论和建议:根据研究结果,对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

三种地质报告

三种地质报告

三种地质报告地质报告是地质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资料,它包含了有关地质情况的详细信息,对于地质工作者和相关决策者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地质学中,有三种常见的地质报告,分别是矿产资源报告、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和环境地质调查报告。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地质报告的内容和重要性。

矿产资源报告是对某一地区矿产资源的调查和评估。

它通常包括地质矿产背景、矿产资源储量和质量、开发和利用条件等方面的内容。

地质学家通过野外考察、地质勘探、地球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对矿产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采样,从而确定矿床的规模、品位和开采潜力。

矿产资源报告对于指导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它不仅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还可以帮助投资者和企业在矿产资源投资和开发中作出合理的决策。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则是对某一地区地质灾害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的报告。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多种类型,它们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地质学家通过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条件、历史记录、构造应力等进行科学研究,预测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和可能性,并通过报告的形式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发布对于相关地区的居民和决策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他们制定应对策略,从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环境地质调查报告则是对某一地区环境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的报告。

它包括地下水质量、土壤污染、地下储层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地质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保护环境、预防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地质学家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室分析等方式,对地下水和土壤等环境质量进行评估,从而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地质调查报告在城市规划、环境治理和资源利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矿产资源报告、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和环境地质调查报告是地质学领域中常见的三种地质报告。

它们分别涉及到矿产资源的开发、地质灾害的防范和环境地质问题的解决,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地质实习报告3篇【多篇】

地质实习报告3篇【多篇】

地质实习报告3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20__年7月7日至9日我们矿资班的全体同学在彭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为期三天的地质实习(两天地面一天地下)。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是在校内完成了《地质学与矿物学》课程的教学后,到矿山进行一次课程实践教学实习。

其目的是把《地质学与矿物学》课程的理论实与矿山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认识.判别、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

巩固、深化和扩大地质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并学会使用地质罗盘及地形地质图,为后续课程及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二、概述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广西西北部__县境内,交通较为便利。

大厂镇位于__县西南部,东与车河镇相连,南与__市__区交界,西与吾隘镇相邻,北与城关镇、罗富乡接壤,为柳州华锡集团下属企事业单位所在地。

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1公里,全镇辖7个村民委、4个社区居委会,160个自然屯,165个村民小组。

20__年末总人口32862人(含华锡集团驻镇各单位人口),全镇总面积273.3平方公里,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后实有耕地面积9908.46亩,森林覆盖面积2.77万亩。

大厂镇地理位置优越,216国道过境并直达自治区首府__市。

境内已探明锡储量160.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2.7%、世界总量的6.2%;锑163.5万吨,占全国总量63.3%,世界总量的30.4%;铟6777吨,占世界总量的52.2%,被誉为中国新兴锡都和中国有色金属之乡。

我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色金属产业,辖区内有广西华锡集团下属的生产企业铜坑矿、凤凰公司、再生资源公司、水电厂等和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区直企业,32家民营选矿企业、5家民营冶炼企业。

20__年财政收入5.1个亿,社会生产总值预计突破40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突破4800元。

三、矿区地层特征矿带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泥盆系至三叠系(见图2-5、表2.1),属海相类复理石碳酸盐岩建造,沉积厚度约4325~7851m。

基底地层应属加里东构造层的一套下古生界至前寒武系,可与桂北地区的四堡群、丹州群(板溪群)、震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下统等对比。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篇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篇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篇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主要研究对象为地球的固体硬壳---地壳或岩石圈。

小编精选了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篇_地质学专业实训报告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地质实习报告1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处于加里东运动以来的深断裂带上,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期,为一典型的褶皱山系。

莲花山山脉向东北经丰顺、梅县、大埔进入福建的华安南靖一带;向西南:至海丰、惠东宝安各县分别于大亚湾、深圳湾如南海,又复出于万山群岛、高栏列岛。

广东境内长约500km,宽20至40km,局部60km。

深大断裂为一条强烈挤压破碎带,共有120多条断层组成,分东西两断层束,向东南有13条主干断层,向西有14条主干断层。

此带动力热力变质作用强烈(属低中压型变质),可寻找到铅、锌、铜、钨、锡等矿藏。

是重要的导岩构造,中酸性岩浆发生多次裂隙式多间歇性喷发,深断裂内,岩体达100多个。

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带。

地层:侏罗系上统称高基坪群(为陆相中酸性火山岩),该群为一套复杂的陆相火山岩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夹层组成,厚度巨大。

早上10左右,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几个班搭着校车到了莲花山,上山的路比较陡,但沿途的风景不错,一路鸟语花香,忍不住想快点下车,去好好的欣赏。

终于到了山顶,下了车之后,我们就跟着老师,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名胜。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海观音,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常壮观。

望海观音金像高四十多米,这观音像霞披狮海,光泽南天,据说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

此时正恰夕阳西斜,观音像头顶佛光灿灿。

望海观音右侧的就是观音阁了,是仿古单体建筑,三层,面阔七间开,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雄伟庄重,气势恢宏,古色古香。

于第三层阁顶高处有“莲花禅寺”之牌匾。

大殿门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们虔诚焚香礼拜,祈求福缘。

沿着石阶往下走,就到了狮子岩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块石头,像头雄狮,估计是由此得名吧,据说它是莲花山的标志之一。

地质勘察报告

地质勘察报告

地质勘察报告一、地质概况。

本次地质勘察的目标地区位于XX省XX市,地处山地与平原的交界处,地形复杂,地貌多样。

该地区属于典型的山地地貌,地势起伏较大,地质构造复杂,岩层分布不均匀,存在着一定的地质灾害隐患。

二、地质勘察范围。

本次地质勘察范围包括XX山脉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在勘察过程中,我们对地质构造、岩层分布、地下水情况、地下矿产资源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三、地质勘察结果。

1. 地质构造,经过勘察,发现该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存在多条断裂带和褶皱带,地层倾角较大,存在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2. 岩层分布,该地区岩层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页岩等组成,岩性较硬,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

但在部分地区存在着岩层疏松、风化严重的情况,需要加强防护和支护工程。

3.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存在着地下水位较浅、水质较差的情况。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地下水的排水和防渗工作。

4. 地下矿产资源,在勘察范围内发现了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的存在,但资源储量较为有限,开采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

四、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针对该地区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我们提出了以下防治建议:1.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现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2. 在工程建设中加强地基处理和支护工程,提高工程的抗震、抗滑、抗崩能力。

3. 加强对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避免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

4. 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规划和布局矿区,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五、结论。

通过本次地质勘察,我们全面了解了目标地区的地质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在未来的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中,能够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因素,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绪论1.1工作目的与任务受采矿业主的委托,我公司于二○○八年十二月对玉林市福绵管理区永盛采石场开展地质简测工作。

目的主要了解该石场矿体赋存状态与矿床地质特征、矿体规模、矿石结构构造、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及周边环境等情况,简测估算矿区建筑用花岗石矿资源储量,结合相关资料,编制《玉林市福绵管理区永盛采石场建筑用花岗石矿资源量简测地质报告》,为玉林市国土资源局挂牌招标确认采矿权及矿山开发利用建筑用花岗石矿提供依据。

1.2矿区位置、交通及自然经济状况玉林市福绵管理区永盛采石场位于玉林市城区244°方向、直线距离约26Km处,行政区域属福绵管理区成均镇甘冲村管辖。

矿区范围经玉林市国土资源局现场核划、玉林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实地测量绘制《玉林市福绵管理区永盛采石场矿区范围图》,矿区范围由10个拐点连线圈定,矿区占地面积0.0297Km2,矿区极值坐标X:2493450~2493693;Y:37390334~37390615。

矿区中心北京直角坐标为X:2493585;Y:37390480。

矿区海拔标高+225m~+125m,剥采深度+225m~+135m,高差90m。

矿区各拐点北京直角坐标分别为:拐点号 X YJ1 2493567 37390600J2 2493535 37390611J3 2493508 37390614J4 2493450 37390615J5 2493515 37390485J6 2493581 37390334J7 2493693 37390419J8 2493652 37390470J9 2493626 37390504J10 2493589 37390552福绵管理区成均镇小冲村至甘冲村的简易乡村道路从矿区北东面经过,矿区紧邻乡村道路,可通行小型运输车。

矿区距小冲村约1.5Km、距成均镇约20Km,矿区交通条件尚属方便(见插图1:矿区交通位置图)。

插图1:矿区交通位置图(比例尺1∶200000)矿区地处福绵管理区西部中低山岭地带,周边海拔标高300多米至100m,矿区南面300m山头海拔标高308.8m,为附近最高点。

矿区范围海拔标高+225m~+125m,呈南西高北东低的一面坡地形,自然坡度30°~40°。

矿区及周边植被发育,遍生长杂草和灌木,部分山地种植有桉树,矿区南东面山洼分布有部分稻田。

矿区附近300m范围内无居民点,无高压输电线路及通讯设施通过。

矿区当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光热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22.1o C,最高气温38.9 o C,最低气温0.5o C左右。

年平均降雨量1780mm,雨季多集中在5~8月。

当地居民以汉族为主,主要从事农业、养殖业。

当地劳动力较充足,经济状况一般。

2 以往地质工作及矿山开采现状该区以往曾进行过小比例尺地质填图,基本查明了该区地质构造、地层及岩体特征,此外未进行过其他地质探矿工作。

据有关地质资料及现场调查,该区位于六万岩体北东缘,周围大面积分布华力西期(γ4a)花岗岩,岩石坚硬、有韧性,可作为建筑石料使用。

岩体表面大多为第四系(Q)砂石粘土覆盖,局部地区偶见有岩石出露。

本矿区范围内局部有岩石裸露地表,且距离村庄不远、有简易公路经过,多年前便有当地村民零星开采建筑石,开采量很小,目前仅在路旁山坡作表层剥采,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工作面宽度约50m,高2~15m,水平采进深度约10m,采空面积约500m2,采空矿量约0.1万m3,属无证非法开采。

为了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管理,规范矿山开采秩序,根据采矿业主的申请,玉林市国土资源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在该区规划设置采石场,以挂牌招标方式确认采矿权。

现委托北流市矿业公司对规划矿区范围简测估算建筑用花岗石矿资源量。

矿区范围经玉林市国土资源局现场核划、由玉林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实地测量绘制《玉林市福绵管理区永盛采石场矿区范围图》。

该区除建筑用花岗石矿外,尚未发现有其他可供综合开发利用的矿种。

矿区无采矿权重叠设置、无用地纠纷问题。

3 本次地质简测工作方法本次地质简测以玉林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测绘的1∶2000《玉林市福绵管理区永盛采石场矿区范围图》及前人的地质成果作为基础资料进行现场调查踏勘,了解矿区及周围岩体的性质及延伸变化情况,同时调查了解矿区建筑用花岗石矿体赋存状态、矿石结构构造、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及周边环境条件。

根据矿体特征,采用算术平均法估算矿区范围内建筑用花岗石矿资源量。

共完成工作量:围绕矿区范围进行地质踏勘约0.05km2;切制 1:1000地质剖面3条共800m。

取得的成果:(1)基本查明矿区的岩体特征、矿体赋存状态、矿石质量及加工性能;(2)大致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3)提交矿区范围内保有建筑用花岗石矿资源量(333)74.10万m3,根据岩石比重为2.6t/m3计算,合192.66万吨;(4)对该矿区矿床开发经济技术条件进行概略评价。

矿区资源量计算截止日期为二○○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即野外勘查工作结束时间。

4矿区地质特征4.1地层该区为花岗岩地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Q),为褐黄色砂石粘土,覆盖于花岗岩体之上,厚度0m至30m不等。

4.2构造该区区域构造位于六万大山隆起区北东缘,矿区内无断层经过,岩体受区域构造影响,次生节理较发育,主要一组节理产状为308°∠60°。

4.3岩浆岩区内岩浆岩为华力西期(γ4a)花岗岩,属六万岩体一部分,为酸性中深成岩。

该岩体分布面积广、延续性好。

4.4矿床地质特征4.4.1矿体特征据有关地质资料及现场调查,该矿区花岗岩体分布范围广、岩性稳定,中间无软弱夹层,岩石风化程度低。

矿区内表土风化层厚度在0~30m不等,平均厚度为15m,岩体往下延深不详。

矿区海拔标高225m~125m,规划起采标高135m,整体上为西南高东北低的一面坡地形,自然坡度30°~40°。

受区域构造影响,次级裂隙比较发育,岩石不能作为饰面材料,只能作为一般建筑石开采。

矿区范围及周围均为花岗岩出露地区,开采矿体仅为花岗岩体一小部分。

4.4.2矿石特征该花岗岩岩石新鲜面呈灰白~灰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其矿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和少量黑云母,副矿物有钛铁矿、锆石、独居石等。

岩石致密坚硬,可作为优良的建筑石料。

矿石物理力学性质如下:⑴矿石体重: 2.6 t/m3;⑵坚固性系数(f): 10~14;⑶松散系数: 1.4。

5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5.1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北东面有一山溪水由西北往东南流下,流量不大,修建堤坝与矿区采场隔开,溪水不影响矿区采场。

此外矿区附近无其他载水体,矿区地表水主要由大气降雨补充,雨季降雨量集中时对采矿生产有一定影响,但矿区集水面积小,矿区为山坡地形,雨水可自然排出矿区外,对矿区影响不大。

为避免雨水冲刷采场工作面,在开采前首先在矿区西面及南面矿界外修建截洪排水沟,将雨水引流出矿区外,防止雨水流入采场。

通过截流引排,可避免地表雨水流入采场影响边坡安全。

矿区起采标高135m,高于当地潜水侵蚀基准面,采矿作业不受地下水影响。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5.2工程地质条件该矿区属山坡地形,为花岗岩出露地区,岩石致密坚硬,矿体连续性好,矿体内无软弱夹层,矿区内无断层经过,岩石节理较发育,开采形成的边坡只要保留足够的安全边坡角,边坡稳定性好;根据周边地形及交通条件,矿山公路已开拓至矿区采矿底平台,但由于矿区内地形坡度过大,难以开拓矿区上方的汽车运输公路,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

矿区表土风化层平均厚度15m,矿山开采首先将表土剥离,开拓出采矿工作平台后再由上而下分层开采。

5.3环境地质条件矿区位于山岭地带,地表植被发育。

矿山紧邻乡村道路,交通条件较方便。

矿区周围300m范围内无居民点,无供电、通讯等重要设施,无其他工业污染源或自然保护区,环境封闭性好。

矿山建设不占用耕地,不污染水源;矿山生产为山坡露天开采建筑石料,开采作业不会引发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矿山生产的最终产品为建筑片石或石碴,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经过沉淀处理,无其它有毒物质,不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

矿区离居民区远,采矿生产所产生的粉尘、噪音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采矿作业会破坏边坡岩土应力平衡,易发生滑坡及岩崩事故,矿山生产要先剥离后开采,按安全要求和规定保留安全台阶及坡面角。

矿山生产会毁坏部分林木、破坏矿区植被,采矿结束后要对采空区及工业场地进行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6 地质简测工作及质量评述矿区规划开采范围内,矿体局部裸露。

本次地质简测工作以地表勘查为主,主要采用玉林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测绘的1∶2000《玉林市福绵管理区永盛采石场矿区范围图》作为工作底图,通过地质填图及剖面测量等工作方法圈定矿体,工作面积约0.05km2,观察内容主要是岩性及构造;测制地质剖面3条共800m,在野外用GPS卫星定位仪定点、罗盘测方位,皮尺测距,室内整理成图。

本次地质简测工作程度较低,没有布置探矿工程。

但由于该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稳定,矿体局部裸露地表,其工作成果可基本达到普查工作的要求。

7 资源量估算7.1估算资源量的矿体的圈定根据有关资料及现场勘查,矿区及周围山体属同一岩体,所产出矿石岩性稳定,中间无剔除夹层,矿区规划开采范围内除表土风化层外均为合格矿石。

根据规划,矿区范围海拔标高255m~125m,规划起采标高135m,矿区东面部分地段低于135m标高、北面有一小块地段已采空,因此整个矿区范围除上述小部分地段外,均属开采范围。

所以将矿区范围内255m~135m标高除表土风化层外的花岗岩,圈定为计算矿区建筑用花岗石资源量的矿体。

7.2 资源量估算的工业指标该区主要开采花岗岩作为普通建筑石料。

根据《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中对建筑用花岗岩的一般工业要求为:容重不小于2.6t/m3;孔隙度0.01~0.61%;软化系数大于0.75;极限抗压强度800~2500Kg/cm2。

但实际在当前建筑市场上对普通建筑石料指标要求难以统一,只要岩石达到中等以上硬度,满足建筑工程需要即可。

根据现场观察,该岩体局部裸露地表,部分经剥采揭露,所产出矿石致密坚硬,韧性好,可作为优良的建筑石料。

岩体分布面积大,延续性好,岩性稳定,中间无剔除夹石层,所以储量计算将矿区范围内起采标高以上的岩石都作为合格矿石。

建议采矿业主及时取样进行抗压、抗拉剪强度等测试,以确定矿石的品级品位,利于矿产品的销售。

7.3资源量估算方法根据圈定的矿体的特征、赋存状态及矿区地形变化特点,资源量估算方法采用算术平均法。

该矿区为山坡地形,为了能够比较准确地计算矿体厚度,采用20m×20m网度网格量取矿区采矿范围内多个节点的标高,用数学平均法计算矿体平均标高,以平均标高减去起采标高及表土风化层厚度即为矿体平均厚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