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工作报告

合集下载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10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10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地质学实习报告(一):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是地质课程的野外认识实习,其目的旨在透过短期的野外实践是同学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资料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巩固和掌握地质科的基本资料和方法,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址问题的潜力,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目的有三:(1)了解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

(2)认识各类地质现象,了解华北地台基本地层层序。

(3)初步掌握一般的野外地质技能,从野外观察、记录、描述罗盘仪的使用。

此外,透过实习是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于地质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步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

二、实习地点:xxxx地质实习基地三、实习时间:2011年5月16日到2011年5月20日四、人员组成:五、实习路线:亮甲山潮水峪山羊寨xx上庄坨大石河小傍水崖村吴庄花场峪六、实习简介:1、实习区位置及交通这次我们的实习区域在我国北方唯一的不冻港所在的秀丽的海滨城市xx市及抚宁县、青龙县境内,南起北戴河海滨xx,北至花场峪、义院口,东起山海关,张崖子,西至瓦家山等地,总面积约为120K㎡。

xx市xx北方地质实习基地位于xx市北28KM。

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行政属河北省xx市抚宁县xx乡管辖。

实习区交通十分方便,(北)京沈(阳)铁路贯穿实习区南部,并有地方铁路秦(皇岛)青(龙)线,能通往山区。

公路以xx市为中心,四通八达,客运可通省内的青龙、承德、平泉、滦县、迁安、抚宁、兴隆、昌黎、卢龙等地,省外可达辽宁绥中、建昌、咯左、凌源朝阳和天津等地。

海运目前尚无客运,但新建的油港及煤港货运从xx港可同我国沿海各纲和世界各地。

2、实习区气候实习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

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

5℃,年平均降水量769mm,多集中在7-8月份,达全年降水量70%左右。

2024个人地质工作总结

2024个人地质工作总结

2024个人地质工作总结自2024年1月至12月期间,我参与了一系列地质项目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是我的2024年地质工作总结:1. 项目管理:在2024年,我负责领导多个地质项目,并在团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我制定并执行了项目计划,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与其他部门和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的沟通。

我还负责管理项目资源,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 地质勘探:我参与了多个地质勘探项目,使用现代地质和地球物理技术来识别和评估有潜力的地质资源。

通过合理设计勘探方案和精确的数据收集,我帮助团队在不同地区发现了潜在的矿产资源。

3. 地质调查:我参与了一系列地质调查项目,为政府和私人公司提供专业的地质意见。

我使用现代调查方法和设备收集地质数据,分析地形、土壤和岩石的特征,评估地质风险和潜在的灾害。

4. 地质模型:我利用先进的地质建模软件创建了几个地质模型,以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地下结构和资源分布。

这些模型为地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5. 地质监测:我负责监测地下水位、地震活动和地质变形等地质现象,以及工程项目的地质影响。

通过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并提供相关建议,我帮助团队避免地质灾害和损失。

6. 团队合作:我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与其他地质专家和工程师紧密合作,共同解决项目中的地质问题。

我在团队中分享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同时也从其他成员那里学习并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2024年,我取得了以下成就:1. 成功完成了多个地质项目,包括勘探、调查和监测项目。

所有项目均按时完成,并得到了客户和合作伙伴的高度评价。

2. 在地质意见报告和专业建议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我的报告准确、清晰,并提供了有关地质资源和风险的重要信息。

3. 在地质建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我成功创建了几个地质模型,这些模型为项目规划和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4. 在团队合作方面,我与其他团队成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有效地协调和领导项目。

总的来说,2024年对我而言是一个充实且具有挑战性的地质工作年。

2024基础地质实习报告

2024基础地质实习报告

2024基础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基础地质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践了解地质学的实际应用,加深对地质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地实习,我们能够掌握岩石、矿物、地层等地质材料的基本特性,认识各种地质构造的类型、特点及演化历史。

同时,学会使用野外常用量具进行岩石观察、描述和绘制野外素描图,掌握矿物的野外辨认和初步鉴定工作。

二、实习岗位的认识与见解在基础地质实习中,我深刻认识到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科学。

通过对岩石、矿物、地层等的实地考察,我发现实际的地质情况比课本上更为复杂,这是因为自然界的实际情况是千变万化的,而这些课本上的理论却不能全面地解释这些变化。

因此,我认为在地质学的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非常重要。

同时,我也意识到地质学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和实践的科学。

尽管在实习中我们能够学到很多知识,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和探索,逐步提高自己的地质学素养。

三、实习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方法。

首先,我发现自己对某些岩石和矿物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我在之前的学习中没有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多阅读相关书籍、多进行实践的方法,以期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其次,在野外实践中,我发现有时候难以确定某些地层或构造的形成时代和成因。

对于这个问题,我积极向指导老师请教,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对比分析相关资料来解决疑虑。

四、实习收获与总结通过这次基础地质实习,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地质学的知识,并亲自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的地质奥秘。

特别是在实际操作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辨别不同的岩石和矿物,了解了各种地层和构造的形成过程。

这些经验使我更加熟悉了地质学的实际应用和研究方法。

此外,我还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的缺乏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决定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自我反思和改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篇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篇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篇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主要研究对象为地球的固体硬壳---地壳或岩石圈。

小编精选了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篇_地质学专业实训报告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地质实习报告1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处于加里东运动以来的深断裂带上,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期,为一典型的褶皱山系。

莲花山山脉向东北经丰顺、梅县、大埔进入福建的华安南靖一带;向西南:至海丰、惠东宝安各县分别于大亚湾、深圳湾如南海,又复出于万山群岛、高栏列岛。

广东境内长约500km,宽20至40km,局部60km。

深大断裂为一条强烈挤压破碎带,共有120多条断层组成,分东西两断层束,向东南有13条主干断层,向西有14条主干断层。

此带动力热力变质作用强烈(属低中压型变质),可寻找到铅、锌、铜、钨、锡等矿藏。

是重要的导岩构造,中酸性岩浆发生多次裂隙式多间歇性喷发,深断裂内,岩体达100多个。

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带。

地层:侏罗系上统称高基坪群(为陆相中酸性火山岩),该群为一套复杂的陆相火山岩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夹层组成,厚度巨大。

早上10左右,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几个班搭着校车到了莲花山,上山的路比较陡,但沿途的风景不错,一路鸟语花香,忍不住想快点下车,去好好的欣赏。

终于到了山顶,下了车之后,我们就跟着老师,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名胜。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海观音,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常壮观。

望海观音金像高四十多米,这观音像霞披狮海,光泽南天,据说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

此时正恰夕阳西斜,观音像头顶佛光灿灿。

望海观音右侧的就是观音阁了,是仿古单体建筑,三层,面阔七间开,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雄伟庄重,气势恢宏,古色古香。

于第三层阁顶高处有“莲花禅寺”之牌匾。

大殿门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们虔诚焚香礼拜,祈求福缘。

沿着石阶往下走,就到了狮子岩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块石头,像头雄狮,估计是由此得名吧,据说它是莲花山的标志之一。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地质学实习报告篇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完成普通地质室内教学之后,将进行为期三周的野外认识实习。

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

提高学生的地质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

(一)实习任务1、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这是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

2、认识实习区内常见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及矿产,分析它们形成的作用。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掌握地质罗盘和手持GPS的使用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记录方法;编写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实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观察和分析内、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在实习中必须学习并初步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

难点是有关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的因果分析。

具体内容及要求1、观察认识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1)xx市湖边石灰山地质观察路线通过石炭系地层剖面的参观,初步了解实习区内的主要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地层单位名称、地层厚度、主要岩性特征及构造变动。

初步掌握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类型,沉积岩野外识别描述方法,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同时能初步辨认几种常见的古生物化石。

学习绘制信手剖面图。

通过参观煤矿、石灰岩矿,了解外生矿床的一般特征及沼泽的生物沉积与成矿作用。

普通地质实验室实习实习一、矿物(一)认识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物理性质,学习肉眼识别矿物物理性质的方法。

实习二、矿物(二)观察认识常见矿物的特征,初步掌握矿物的鉴定描述方法。

实习三、风化作用在校园后山观察、认识风化作用产生的地质现象,观察风化壳剖面特征并画素描图;初步掌握野外观察分析地质现象及地质素描的方法。

实习四、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录像,观察认识地面流水的种类及产生的地质现象;初步掌握冲沟、河谷的特征及河床、河漫滩的沉积物特征;观察分析河流阶地的形成和类型。

地质学教学实践报告(3篇)

地质学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起源、发展、演化和资源环境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质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地质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报告以我国某地质学院地质学教学实践为例,对地质学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地质学教学实践内容1. 地质学基础理论教学地质学基础理论教学主要包括地球科学基本原理、地质学基本理论、地质学发展史等内容。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课和野外实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地质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1)课堂教学:教师采用PPT、板书等多种形式,讲解地质学基本原理、地质学发展史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2)实验课:通过实验课,使学生掌握地质学基本实验技能,如岩石鉴定、地质构造观测、地球化学分析等。

(3)野外实习:组织学生参加野外实习,使学生亲身体验地质学实践,提高地质思维和野外实践能力。

2. 地质学应用教学地质学应用教学主要包括矿产资源、能源、环境、灾害等方面。

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地质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1)案例教学:选取典型的地质学应用案例,分析地质学在矿产资源、能源、环境、灾害等方面的应用。

(2)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地质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地质学创新教学地质学创新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创新实验、创新项目、创新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1)创新实验:鼓励学生开展地质学创新实验,提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等能力。

(2)创新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地质学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创新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地质学创新竞赛,展示地质学创新成果。

三、地质学教学实践效果1. 提高了学生的地质学理论素养通过地质学教学实践,学生掌握了地质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后续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2.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野外实习、实践教学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地质学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质专业实习报告15篇

地质专业实习报告15篇

地质专业实习报告15篇地质专业实习报告1实习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十字路口之一,我们结束了学生的路程,从此踏入社会。

进入实习,它就意味着人生一个新时期的到来——告别学校走入社会。

社会是个大的集合,不管是以前的学校还是现在的实习单位都同属这个集合。

这几个月来,给我感觉学校纯一点,单位复杂一点。

不过我知道不论学校还是单位其实都是社会的缩影。

实习的真正目的就是让我们这些在校的学生走入社会。

社会是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你要学会的是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让这个社会适应你。

这次的实习时间虽然很短暂,接触到的虽然只是整个会计部门的工作流程,工作很浅。

但是依然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这些都是无法从书本上得来的。

通过实习,我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会计工作的本质,了解这个社会的层面,能够让我更早地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设定人生目标。

处在这个与时俱进的经济大潮时代,作为一名财会专业的学员,在大浪淘沙中能够找到自己的屹立之地,让自己所学为社会经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学习上,我从刚跨入大学时的迷茫,到现在即将毕业的从容、坦然。

我知道,这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

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大学四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我自认为无愧于大学三年,刚入学时:我曾为三本生而懊丧过。

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

因为我深信: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

所以,我确信,我的前途也会有光明、辉煌的一天。

通过三年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

从刚步入立信分部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三年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

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中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

当然,三年中的我曾也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这缘由我的不足和缺陷。

但我及时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我是不能够被打倒的。

作为大学生的我应该善用扬长避短的方法来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大学三年生活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有时学习时间抓不紧、各科学习时间安排不尽合理。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质学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15日。

实习地点,某某矿山。

一、实习目的。

本次地质学实习旨在让实习生了解矿山地质勘探、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实习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实习内容。

1. 地质勘探。

在矿山地质勘探方面,实习生学习了地质勘探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内容。

实习生参与了现场地质勘探工作,学习了如何利用地质勘探数据分析矿床的分布规律和成因,为矿山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 地质灾害防治。

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实习生学习了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及防治措施。

实习生参与了矿山地质灾害的调查和监测工作,了解了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地质灾害进行预警和监测,保障矿山生产的安全。

3. 矿山环境保护。

在矿山环境保护方面,实习生学习了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内容。

实习生参与了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工作,了解了如何科学评估矿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三、实习收获。

通过本次地质学实习,实习生对矿山地质勘探、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实习生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培养了勤奋、细致的工作态度。

四、实习总结。

本次地质学实习让实习生受益匪浅,不仅增加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实习生将继续努力学习,为将来的地质工作做好准备。

感谢导师和矿山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学工作报告
地质学工作报告2
一、实习概括

1、实习目的:地质学基础野外实习是《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根本教学环节,在实习之前,老师们就给我们讲解了此次实习的一些目的,这次实习我们重在多看多观察;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知识带到实地中进行检验;注意思维的转变(理论的微观向野外宏观的转变);学会对基本地形地貌进行描述;还有就是图形结合,我们通过这次实习,能进一步巩固地质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学会和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考察钻研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巧,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体会,融入和贯彻,使我们对地质学和地貌学的认识更加深入、透彻。

2、实习路线:学校——金马河大桥——都江堰——映秀——都江村
3、实习工具:盐酸、铁榔头
4、指导老师:郑子成、吴德勇
5、实习要求:通过本次实习深入了解温江和周边地区的地质地貌;利用所学的知识对所见到的资源利用、土地利用和整合进行分析;分析农业发展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观察辨认主要岩石;以及某些地质灾害的形成和防御措施。

二、实习内容:
1、金马河大桥下:
(一)金马河的区域概况成都金马河,又名正南江。

金马河是岷江的支流,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是成都平原的重要防洪屏
障,属干流局部河段,即都江堰鱼嘴分水后的外江。

始流河段河宽96-104米,过江节制闸后称金马河,河床逐渐增宽,由300米阔至1200米,流经新津县五津镇时,纳入西河分支以及南河后又复称岷江。

金马河段全场76.1公里。

成都金马河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以排洪为主要功能,是成都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

金马河防洪工程保护区内共有成都的7个区(市)县,即都江堰市、双流县、崇州市、新津县、温江区、青羊区和武侯区,河段全场76.1公里。

统计保护区内1992年共有乡、镇35个,面积911平方公里,总人口156.44万人,工农业总产值124.8亿元。

(二)金马河地质地貌概况
第一处地点是温江成青路上的金马河大桥下的金马河,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金马河大桥上下来,听了老师的讲解,老师先是对河道基本情况作了讲解,着重讲了河流地貌、土壤颜色、成都平原的形成等,讲了金马河的河床、河漫滩、阶地等。

然后让我自己去观察,由于现在冬季枯水期,所以并没有太多的河水,有许多的河漫滩(洪水期能淹没的地方,平水期时露出水面)我们可以直接看到,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这是冲积物区别于其它成因堆积物的主要标志之一,洪水期河漫滩上水流速度较小,环流从河床中带到河漫滩上的物质为细砂、粘土等,称为河漫滩相冲积物,下层是由河床侧方移动沉积的粗砂、砾石,称为河床相冲积物,下层粗的结构就构成了完整河漫滩二元结构,河床冲积物具有上细下粗的特点,下部粗大颗粒是在洪水期河床水流最强部分堆积的。

在河床边,近期沉积物有明显分布规律,河边以砾石、粗砂为主,远离河边以粉砂、粘土为主,即“近河岸粗、远河岸细”。

在金马河大桥那里,通过地质学基础的学习,我们可以很容易辨别出,那儿的那条河流处于幼年河:一是因为,从河流流经的路径上看,弯曲度比较大,二是从河流内的岩石上看,岩石的磨圆度比较低。

从河流弯曲度和河流内岩石磨圆度的观察,基本就可以判
断出一条河流所处的时期。

我们还观察到地上有着许许多多的鹅卵石,硬度大,颜色有青、红、黑、白、灰等,经过仔细观察和辨别后,我们发现这些鹅卵石大部分为分选性较差,磨圆度高的鹅卵石。

站在金马河的河漫滩中向远处望去,发现冬季的金马河河流水流量甚小,河心滩很明显地显现出来。

有河漫滩的存在,多半就伴随着河流阶地的出现。

其实在距离我们不远处的平面上,就是金马河的一级阶地。

阶地的形成是因河流的下蚀而高出一般洪水水位之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谷坡上。

由于河道较宽,河谷较深,以及人工修建的防护堤,使得金马河的一级阶地成为了建筑用地和基本的农田用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住房和农田地。

阶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气候的变化;构造运动;侵蚀基准面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据观察,金马河的阶地是一级阶地,因此阶地形成较晚。

阶地的阶面和陡坎全部由河流堆积物组成,因此属堆积阶地。

同时在金马河,我们还看到了大量的运石车,这不由得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能否保护好我们的地表和生态环境?
(三)金马河的灾害与防治岷江干流在都江堰市出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沙石沿河淤积,使河床抬高,经洪水冲刷,河床沙洲遍布,汉壕分流众多,滩沱相间,河道弯曲,主流左右摆动,流向不定,断面横流加剧,成为宽、浅、弯的游荡性河流。

部分河段,床身较高,堤岸低矮,通道狭窄,排水不畅,洪水期对沿江城镇、灌溉渠系、农田造成严重威胁。

金马河特殊的河床结构,比如水流较缓,致使其水力环境复杂多变,泄洪能力较低,历史上金马河附近区域曾多次发生不同程度的洪灾,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还有近几年来,无序地开采河道沙石,严重破坏了河床的稳定,洪水冲毁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马河沿岸堤防工程,基本上是年年发生。

洪水严重威胁金马河沿岸的城镇、村庄以及下游河心洲上的村庄。

因此金马河是成都市及四川省的防洪重点,沿线有重点防洪堤段、险工险段等。

2、映秀镇:
(一)映秀镇的区域概况
映秀镇是我们野外实习的第二站,也是这次实习印象最深的地方。

映秀镇地处四川汶川县的南部,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相邻,是阿坝的门户。

映秀镇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修建了映秀湾发电总厂、华能太平驿电厂、福堂水电厂等水电站,有“水电之乡”的美称。

但是在2008年5月12日,在此地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映秀镇成了重灾区,大部分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水电通讯中断,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处于地震中心的映秀是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与龙泉山断裂带之中。

龙门山断裂带内有断层,西边一条叫龙门山后山断裂,沿汶川—茂县一线,东边一条叫龙门山前山主边界断裂,沿安县—都江堰—天全一线,中间那条叫龙门山主中心断裂,沿映秀—北川一线,5.12地震发源于中心断裂,沿映秀—北川一线,虽然四川盆地是相对稳定的.板块,龙门山看上去构造运动性不强,但是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同时,也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随着外在营力的积蓄,到了一定的程度,地壳破裂,就会发生地震,2008年发生的特大地震就是龙门山构造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西南向东北逆冲造成的。

而我们所实习的地方是地震后重新建设后的镇,房屋都是新的,镇中心的周围有条岷江的支流流经,镇四周都是高大的山体,群山环抱。

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山体上有大量的有大量的石块和碎屑物质,有山体已经没有植被覆盖而裸露着。

这都是由于地震的影响,山体出现了大面积的崩塌滑坡而形成了大量的崩塌堆积物和倒石堆。

此处的崩塌属于山崩,山崩是山区发生的大规模崩塌的现象,边坡很陡的地区,在岩石的释重作用、温差作用等物理风化作用下,沿陡坡边缘产生一系列的张裂隙,产生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节理,从而使得边坡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在遇到像2008年特大地震的触发因素时,岩体就很容易发生了崩塌。

(二)映秀镇的地质地貌概况
在映秀镇,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河谷低地中可见到河流与季节性洪水冲积出的滩涂地,而且周围有岷江流经,河道窄且较为弯曲,江水中的岩石磨圆度不高,大部分棱角分明,水流速度快,所以此处的河流属于河流地貌发育的幼年阶段,此时河流的作用以深切为主,但是也有一定的向旁侵蚀,可以看到,此处岷江的第一拐角弯度较大,侵蚀岸受到的侵蚀较为严重,这就会造成河流凹岸更凹,凸岸更凸。

我们放眼望去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此处共有3级阶地。

一般河谷中常形成一级或几级阶地,每一级阶地都有阶地面和阶地坎组成。

一般来说,居民点的选取不宜选在一级阶地上,因为虽然一级阶地是常年洪水期淹没不到的地区,但是如果遇到十年一遇或50年甚至是百年一遇的洪水时,就无法保证居民点的安全。

但是老师解释道,由于映秀镇地处高大山体的峡谷地带,周围较为狭窄,无法找到较大的二级或二级以上的阶地作为居民点,所以只能选取在一级阶地上,但映秀镇在二级和三级的阶地上修筑了避难场所,所以较为合理。

在观察二三级阶地时,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只能远距离观察,从远处看,很难看出阶地的特征,根据老师讲解,如果走近了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阶地上面是比较平坦的。

就远处观察,二三级阶地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缓坡,后经老师点拨,在地质学上称之为阶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