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总结报告(精选8篇)

工程地质实习总结报告(精选8篇)工程地质实习总结报告篇1结束断层的实习,我们继续登山,开始褶曲的认识与实习,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一个牙口让我们判断一下该处是向斜还是背斜,同学都说是向斜,老师说过一会就知道答案了,咱们慢慢的揭露它,然后我们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对地质罗盘进行了实习,同学们分组测量,我所测得岩石产状如下:走向NE35,倾向NE360,倾角45、在结束了罗盘的实习,我们继续上行,在途中老师不时停下给我们讲解背斜与向斜的判定方法,我们从中知道背斜与向斜不能简单通过直观的感觉来判断,就像这个山它就是一个背斜构造,虽然在途中非常像向斜,当我们走到最后一个山头的时候,结果就出来了,这就是一个背斜构造,是由于地质运动的时候,两侧受力不均造成背斜的一翼陡峭,而另一翼缓,所以直观看上去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在看完了这个背斜构造后,我们的实习全部结束,下午返校。
实习的结论:1、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
2、学会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得岩层产状。
3、掌握了背斜与向斜的基本判定。
4、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认识,理论联系实际。
5、了解了馒头山的岩层构造,对沉积岩有了更深的认识。
工程地质实习总结报告篇2通过实习,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听老师的讲解,使我学会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包括:如何通过一块石头的色泽,去判断其类别、其形成年代;如何去辨别3大岩石;如何去测量岩石的走向等等;总之,工程地质学的实习在于通过实习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这门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学会测量岩石的产状。
实习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和认识了实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了解到许多关于地质构造、岩石产状的判断与测量,老师还详细的向我们演示了根据层面构造判断断层形成情况,并且通过对已有地质图阅读及应用的讲解,通过实习后我更好地掌握了这门学科,更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优秀范文3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优秀范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优秀范文精选3篇(一)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了解工程地质实际工作中的流程和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本次实习于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15日在某建筑工地进行。
三、实习内容1. 地质调查在实习开始时,我们首先进行了地质调查。
通过对工地周围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岩土介质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综合分析了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难度,并确定了工程地质调查的重点和方向。
2. 地质勘探根据地质调查结果,我们进行了地质勘探工作。
通过地下钻探和取样,获取了地下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地下水位的观测和测试,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3. 岩土力学试验在实习期间,我们还学习了岩土力学试验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对不同土壤和岩石样品的抗压、抗剪、抗拉等力学性质进行测试,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4. 工程地质报告在实习结束前,我们还撰写了一份完整的工程地质报告。
报告中包括对地质调查、地质勘探和岩土力学试验等工作的详细描述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工程地质评价和建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四、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工程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让我更加熟悉了工程地质实际工作中的流程和方法,提高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与专业人员的交流和学习,我对岩土力学试验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这次实习还加深了我对团队协作的认识。
在实习期间,我与同学们紧密合作,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在与专业人员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我更加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效益,以及如何高效地与他人合作。
五、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工程地质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精选8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精选8篇)工程地质范文篇1一、实习概述:工程地质实习是港航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
实习任务:1、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判断能力,加深对其认识3、运用自己所观察到的具体的实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加深对地质学习的系统理解。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实习时间:两天(周六、周日)实习地点:周六:小铁路青龙群人工剖面(背斜、向斜、褶皱等)、大石碑公园(汤山公园)(断层等)周日:地质博物馆(各类矿物、岩石等)实习完成情况:由于实习期间小雨淅沥,第一天去青龙群人工剖面和汤山公园的时候,行途艰难,但实习任务都完成了,第二天由于天气情况原定于去方山后临时改去地质博物馆,实习任务完成良好。
二、习地区地质概况1、地层岩性(部分)青龙群(T1+2q)厚度约500m,与大隆组整合接触。
在棒槌山西端人工剖面其下部暴露清楚,称为下青龙组(T1x),可分为三部分:下部为黄绿色页岩、泥岩,夹薄层微晶灰岩,产蛇菊石、克氏蛤。
中部为灰色薄层微晶灰岩与黄绿色页岩,黄褐色泥岩互层,层理清晰,产佛来明菊石等。
上部为灰色中厚层、薄层微晶灰岩夹黄褐色泥质微晶灰岩、钙质页岩及薄层瘤状微晶灰岩、微晶砾屑灰岩。
顶部为厚层微晶灰岩,被覆盖,在死虎岩附近山包上出露清晰。
在各层灰岩中,缝合线构造均很发育。
青龙群上部称为上青龙组(T2s),厚度约300m。
剖面在死虎岩附近山包上出露完整,可分为三部分:下部为灰色中薄层微晶灰岩,泥质微晶灰岩夹紫红色泥质微晶灰岩及瘤状灰岩数层(4~7层),产多瑙菊石、荷兰菊石等化石。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精选19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精选19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精选19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篇1一、目的1、认识各类地质现象。
2、初步掌握一般的野外地质技能,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等。
3、现场认识断层、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4、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建立地质思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地质认识实习是地质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训练的实践过程,旨在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使同学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
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矿山地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为以后的教学和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任务1、采集矿物和岩石标本,进行肉眼鉴定描述,训练野外鉴别矿物和岩石的能力,初步掌握三大岩类的特征与区别标志,尤其是沉积岩与岩浆岩的野外判别。
2、由老至新了解华北型沉积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矿产,建立地质发展的时、空概念。
3、初步掌握褶皱、节理和断层等主要地质构造的野外观测方法和依据。
4、结合野外实际地质作用现象,观察认识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等外动力地质作用,认识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
5、初步学会地形图的使用、路线地质剖面的测量、地质点定点与描述、利用地质罗盘仪测量地层产状要素、野外地质记录等基本地质工作方法。
三、实习方式与注意事项1、本实习属于教学性质的认识实习,以教师指导方式为主,结合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联系地质实际认识各种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学会简单的野外工作方法。
2、实习期间以实习小组为单位,组长为本小组负责人,小组成员要互相照顾、互相帮助;整个实习期间均为集体活动,严禁个人行动。
3、实习开始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阅读实习指导书,明确实习目的和任务,了解实习计划和安排,准备实习用品。
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5篇

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5篇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1接下来我们前往飞鹰古道。
在前往飞鹰古道的狭窄道路上,梁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斜坡面上一些岩石的性质和组成。
其中一些岩石是具有砾状结构的砾岩。
其成分相对复杂,常由多种岩石的碎屑和矿物颗粒组成。
其胶结物有硅质、泥质、钙质及铁质等。
硅质砾岩抗压强度高,泥质砾岩胶结不牢固,而铁质砾岩易风化。
在这条道路上,一些岩体产生了节理裂隙(图2),岩质变坡的失稳和隧道洞顶的坍塌往往与节理有关;还有一些岩体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形成了断层。
此断裂构造对岩体的稳定和渗漏影响很大,也常对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评价和规划选址、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起控制作用。
在飞鹰古道里,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
这些红砂岩为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层理明显。
砂岩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
参观完飞鹰古道后,我们来到了观音岩。
此观音岩为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呈水平层理。
观音岩的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其层理构造明显。
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来到了八仙岩(图3)。
八仙岩为一岩石群,板状形态不一,但错落有致,层理构造明显,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
我们可以看到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穿过了碧莲池,我们就来到燕子岩了。
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它由两片高高的岩石组成,两片岩石本为一体,经古人采石将下部凿开,形成了两片岩石高耸在湖面上壮观景色。
与燕子岩相连的就是古采石场了,这个采石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采石场的悬崖峭壁,奇岩异洞,似乎以鬼斧神工开凿而成。
古采石场岩体水平层理构造明显,倾斜节理尤为突出,其宽度大长度长,采石场底下由于地势低而形成洼地,长年积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进过老师几小时的介绍和讲解,让我们对莲花山的地质形成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午饭过后,我们开始了自由活动。
关于地质工程实习报告范文集锦5篇

关于地质工程实习报告范文集锦5篇地质工程实习报告篇1一、前言通过这六天的实习,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实习让我们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
实习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实习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习的热情。
所以,实习对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我们对这次实习也做了缜密的部署: 1。
时间:20某某年5月4日—20某某年5月9日2。
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国家地质公园3。
路线:1)。
秦皇岛市石门寨镇2)。
秦皇岛市祖山东门3)。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4。
目的:1)。
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3)。
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4)。
学习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二、实习地区概况1。
柳江盆地地质概况柳江盆地为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区域。
它位于秦皇岛市区北侧,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km,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区内有纵贯南北的公路及地方窄铁路与秦皇岛市区相通,交通极为方便。
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
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东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的南侧入渤海。
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最高的山为老君顶,海拔493。
7m。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其中70%集中于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七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七篇[推荐]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七篇发表时间:2023-08-20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
正式接触社会工作之前都需要进行实习,每当实习结束大家都需要递交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与我们的实习收获紧密相关,怎样写好自己的实习报告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推荐]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七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篇一)1.实习目的复习和巩固课堂上学习过的有关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提高对断层、滑坡、裂隙、节理等地质现象的认识识别能力,并在老师指导下学会鉴别页岩、大理石、方解石等矿石和洪积物、坡积物、崩积物等岩层。
初步了解水里水电工程勘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通过现场对各种地质现象的了解和认识,合理的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地的观察加深对课本上知识的理解。
2.实习任务在王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对龙门山脉紫平铺水库附近的比较直观的、典型的地质现象进行概括描述和初步分析,如滑坡、断层、裂隙等并相互讨论询问得出较为完备妥当的处理措施。
3.实习地点和过程本次实习为期两天,集中在20xx年12月28日和29日两天。
其中,28日主要学习地质现象,29日主要到水库坝区近距离观察学习,掌握水利工程勘测和地质现象处理的常用方法。
3.1第一天实习内容时间:20xx年12月28日天气:晴温度:1~110C 第一天的预定路线为:学校虹口山门(虹口)关凤沟白沙河口二王庙后门学校后因关凤沟山体滑坡,正在进行施工,不便进行教学,故改为深溪沟,调整后的观测点顺序依次为:虹口山门深溪沟深溪构大桥沙湾白沙河口拱桥处二王庙后山3.1.1虹口山门(1)水电站附近的地质条件入眼可见,闸门及其他导水挡水建筑构筑而成的饮水式水电站:其水源来自穿流而过的白沙河(是岷江左岸的一级支流),其右坝肩下还有不可见隧洞用作泄洪冲沙等用途。
右侧还布置有两条传送带,是将生产水泥的原料自动传送至拉法基水泥厂厂区通过高温煅烧来生产水泥。
2023地质工程实习报告5篇

2023地质工程实习报告5篇地质工程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为了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比如:片麻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等岩石的熟悉,识别节理、断层,层理、层面构造,河谷发育及形成等。
以及去武安的沿途出现的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沉积岩构造等。
2、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
3、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正确地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二、实习概况我们的这次地质实习从2__x年10月8号开始到10月21号结束。
10月8号到10月19号为准备期,包括老师在教室给我们介绍本次实习的地点,实习目的以及实习时应该注意事项,例如注意安全,带够足够食物和水,并概况性地介绍京娘湖地区和莲花洞地区的地质情况,让我们对本次实习之地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在实习中留心观察;讲解完毕后我们搜索实习地点地质资料及图片以便更好完成实习。
10月20号为野外实习期,我们在古武当山地区和莲花洞地区的天乳山中实习。
10月21号为资料整理期,把自己记录内容整理成为实习报告。
三、实习内容(1)实习地区的地形地貌本次实习区域位于太行山东麓南段,西连太行山地,东接华北平原,为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带。
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为陡峻的断块山地,山峦起伏,向东逐渐过渡为丘陵、平原。
总的地势是西北、西部高,东南、东部低。
1.古武当山古武当山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处,距邯郸市70公里,是一座道教历史名山。
山顶一唐代古碑上记载有“古武当山”字样,经专家考证认定是久为国内道教界寻找的著名的北方武当山,其历史早于国内其他武当山。
古武当山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山势奇特,五峰相望,顶顶有庙,峰峰插天,杆被繁茂,满山葱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学院(系):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年级专业:12级土木工程5班学生姓名:安会聪指导教师:李雨浓完成日期:20XX-5-11
告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前言
时间:20XX年5月5日20XX年5月9日
地点:石门寨、祖山东门、鸽子窝公园
目的:
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
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
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二、实习区域概况
1、石门寨地域概况
它位于秦皇岛市区北侧,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km,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区内有纵贯南北的公路及地方窄铁路
与秦皇岛市区相通,交通极为方便。
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
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
盆地内
丘陵一般海拔2oxxoom的山为老君顶,海拔。
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东南,出盆地后在山
海关的南侧入渤海。
实习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
性气候,但受海洋影响较大。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其中70%集中于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2祖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西北部。
京沈高速秦皇岛西出口沿秦青公路北行12公里即到,距秦皇岛市区23公里。
属原始森林峡谷型自然风景区。
因燕山以东、渤海以北诸峰均以它的分支延绵而成,故名“祖山”。
1996年开发至今,形成五大景区,100余处自然景点,是淮河以北少有的南派山水。
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和稀有植物及濒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总面积118平方公里,主峰(天女峰)海拔1428米,区内千米以上高峰20多座,植被覆盖率96% 以上。
象形奇石、云海、日出、古洞、原始丛林、溪流、飞瀑、奇花、高山天然草原、树挂构成景区十大景观。
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是侏罗纪至白垩纪末地壳运动而成。
在长期风化剥蚀和流水冲击下,形成了多处绝壁幽谷和造型地貌。
3.鸽子窝公园海滩概况
鸽子窝公园又称鹰角公园。
由于地层断裂所形成的临海悬崖
上,有一巨石形似雄鹰屹立,故名鹰角石。
该石高20余米,过去常有成群的鸽子或朝暮相聚或窝于石缝之中,因此得名鸽子窝。
鸽子窝公园是观赏海上日出的之处,每逢夏日清晨,这里云集数万名游客观赏“红日浴海”的奇景。
三、实习内容
(一)石门寨
1、第一个地点处的岩石为沉积岩中的石灰岩,属于结
晶结构,层理构造,主要有方解石、黏土矿物等所组成。
此外还有泥质条状灰岩、虫孔状灰岩和竹斑状灰岩(碎屑结构)。
石灰岩形成于早奥陶纪,石灰岩上覆盖的砂岩形成于
晚石炭纪,接触方式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岩石节理
发育,张性节理和剪性节理。
此外,该
处地质构造为正断层(上盘上升,下盘
下降)。
2、第二个地点我们观察的是岩溶地貌,
岩溶形成的条件是:岩石是可溶解的且
具有透水性;水质具有溶解能力且在岩
体中流动。
图1石灰岩
3
、第三个地点观察的是页岩,属于黏土岩类,泥质结构,
其强度低且遇水软化,
建筑工程应尽量避免这种地质。
4、随后我们又观察了砂岩,属于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类。
5、最后一处地点观察的岩石的球形风化,成因是物理风化,影响因素为水和温
度,白天岩石外侧温度高,内部温度低,晚上则相反。
图2
虫孔状灰岩图3岩溶地貌
(二)祖山东门
1、祖山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该围岩地段有两块比较大的断层,地下的岩浆侵入围
岩、喷出形成的。
祖山的花岗岩,结构为全晶质不等粒结构,构造则为块状构造。
2、该处花岗岩的颜色多为肉红色或灰
白色。
花岗岩的矿物组成主要是石英、
二氧化硅、云母、角闪石和长石。
由于
斜长石的颜色为肉红色,所以岩石中斜
长石的含量不同,岩石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3、祖山位于石河的上游,主要受河流下蚀作用,再加上风化
作用影响,形成了“ V”字型地貌,称为“深谷奇峰”。
4、祖山垂直节理(主要为原生节理,也有表生和构造节理)
发育,再加上河
流对它的侧蚀作用,容易发生崩塌现象。
图4祖山
(二)鸽子窝
1、海洋是地球上的沉积场所,大陆上的碎屑物质不断被搬运
到海洋中沉积。
海洋的运动形式主要有海浪、洋流、浊流、潮汐等,而海水动力主要来自日月引力、风、海水的温差、地震等。
2、海浪对沿岸的破坏形式主要有溶蚀、冲蚀和磨蚀三种类型,形成了海蚀凹槽、海蚀崖、海蚀柱和海蚀平台等地貌,造成大陆不断被吞蚀,海湾消失、海岸线变平直。
3、按海水深度及海底地形,海洋可分为
滨海带、浅海带、半深海带和深海带。
低潮时裸露于海岸带的地方为滨海带,
滨海带又分为前滨、后滨和滨外。
这就
是秦皇岛被称为滨海城市的原因。
4、鸽子窝海边附近的岩石多为岩浆岩中
的花岗岩,其区别于祖山花岗岩主要是
它是伟晶岩,晶粒比较大,相对而言不
利于建筑施工。
5、秦皇岛港是建在一座小山边地。
图5鸽子窝花岗岩这
座山是燕山余脉向东延伸地部分,山体紧逼海边,海
港依山建立,港湾面临较深地海区。
我们知道,海洋是一个巨大无比地贮热仓库,它能够吸收和贮藏大气地热,并且把热保存起来,严冬来到以后,海洋缓缓地把热放散出来,减轻冬季严寒地程度,因为秦皇岛港地海水深,海水贮藏地热也比天津港地多。
这是使秦皇岛港冬季不冻地又一个原因。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本次野外实习,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各种岩石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李老师细致的讲解,我们更深一层的了解到各种岩石的性质,从外表到岩石的组成及结构。
地质学确实有着它自己的魅力,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肯定会用到很多地质知识,这是我们的基础。
作为土木工程的学习者,本次实习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在学校学习之余多参加这些室外实习有助我们从感性上了解工程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对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严格以所学理论为指导,
保证
工程的质量安全,争做一个合格的土木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