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地质实习报告3篇【多篇】

地质实习报告3篇【多篇】

地质实习报告3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20__年7月7日至9日我们矿资班的全体同学在彭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为期三天的地质实习(两天地面一天地下)。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是在校内完成了《地质学与矿物学》课程的教学后,到矿山进行一次课程实践教学实习。

其目的是把《地质学与矿物学》课程的理论实与矿山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认识.判别、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

巩固、深化和扩大地质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并学会使用地质罗盘及地形地质图,为后续课程及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二、概述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广西西北部__县境内,交通较为便利。

大厂镇位于__县西南部,东与车河镇相连,南与__市__区交界,西与吾隘镇相邻,北与城关镇、罗富乡接壤,为柳州华锡集团下属企事业单位所在地。

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1公里,全镇辖7个村民委、4个社区居委会,160个自然屯,165个村民小组。

20__年末总人口32862人(含华锡集团驻镇各单位人口),全镇总面积273.3平方公里,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后实有耕地面积9908.46亩,森林覆盖面积2.77万亩。

大厂镇地理位置优越,216国道过境并直达自治区首府__市。

境内已探明锡储量160.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2.7%、世界总量的6.2%;锑163.5万吨,占全国总量63.3%,世界总量的30.4%;铟6777吨,占世界总量的52.2%,被誉为中国新兴锡都和中国有色金属之乡。

我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色金属产业,辖区内有广西华锡集团下属的生产企业铜坑矿、凤凰公司、再生资源公司、水电厂等和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区直企业,32家民营选矿企业、5家民营冶炼企业。

20__年财政收入5.1个亿,社会生产总值预计突破40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突破4800元。

三、矿区地层特征矿带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泥盆系至三叠系(见图2-5、表2.1),属海相类复理石碳酸盐岩建造,沉积厚度约4325~7851m。

基底地层应属加里东构造层的一套下古生界至前寒武系,可与桂北地区的四堡群、丹州群(板溪群)、震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下统等对比。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9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9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9篇)地质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概况1、实习目的与任务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地质地貌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

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2、实习地点:即马山国家地质公园马山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位于青岛即墨市城区西侧,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公园内以海拔231米的马山为最高主峰,大山、宝安山、团山及长岭等几个侧峰拱卫在周围。

山虽不云高,峰虽不属秀,然而这里丰富而又独特的地质现象,却使其在地质保护、科研、旅游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3、实习时间:5月10日二、实习内容1、马山自然保护区概况马山自然保护区是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青岛即墨市城西4公里处,总面积7.74平方公里。

它集科学地质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风民俗文化于一体,充分体现了马山文化丰富的内涵。

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马山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区内含有柱状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及古脊椎动物化石等丰富的地质遗迹,被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

区内地质遗迹不仅丰富,而且十分独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浅粗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群是世界“三大石群”之一,高26米,宽150米,单株独立、巍巍壮观,可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相媲美;硅化木,现已发现并保存完好的有26处,最大的一株长13米、平均直径0.8米硅化完全、年轮清晰实属罕见;维妙维肖的沉积岩包卷层理和交错层理胜似一幅山水画,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展现了火山爆发的烈焰对地质的改变,给人留下了对大自然的感叹。

2、马山地质地貌概况马山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燕山运动晚期的火山运动奠定了马山的基础。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地质学实习报告篇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完成普通地质室内教学之后,将进行为期三周的野外认识实习。

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

提高学生的地质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

(一)实习任务1、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这是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

2、认识实习区内常见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及矿产,分析它们形成的作用。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掌握地质罗盘和手持GPS的使用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记录方法;编写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实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观察和分析内、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在实习中必须学习并初步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

难点是有关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的因果分析。

具体内容及要求1、观察认识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1)xx市湖边石灰山地质观察路线通过石炭系地层剖面的参观,初步了解实习区内的主要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地层单位名称、地层厚度、主要岩性特征及构造变动。

初步掌握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类型,沉积岩野外识别描述方法,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同时能初步辨认几种常见的古生物化石。

学习绘制信手剖面图。

通过参观煤矿、石灰岩矿,了解外生矿床的一般特征及沼泽的生物沉积与成矿作用。

普通地质实验室实习实习一、矿物(一)认识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物理性质,学习肉眼识别矿物物理性质的方法。

实习二、矿物(二)观察认识常见矿物的特征,初步掌握矿物的鉴定描述方法。

实习三、风化作用在校园后山观察、认识风化作用产生的地质现象,观察风化壳剖面特征并画素描图;初步掌握野外观察分析地质现象及地质素描的方法。

实习四、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录像,观察认识地面流水的种类及产生的地质现象;初步掌握冲沟、河谷的特征及河床、河漫滩的沉积物特征;观察分析河流阶地的形成和类型。

地质学实习报告4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4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4篇地质学实习报告4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地质学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时间:二、实习地点:生态样方调查及植被认知、土壤结构和取样、华南植物园温室。

三、实习内容1植物样方调查1.1样方调查的目的了解植物分布情况。

了解各层植物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生长情况。

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调查不同的植物。

通过植物样方调查,找出植物生长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在实际环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虚心学习,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热爱专业、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1.2准备的材料一盘卷尺、一盘皮尺、标本袋、标本夹、绳子、头、绳子、编号牌。

1.3调查过程对于乔木层,我们选取了一个长20米,宽20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观察了一下,确认了样方中乔木。

接下来,我们又数清楚了每种乔木的棵数,并给它们编号挂上了号码牌。

然后我们按照一定得顺序,一棵一棵的测量这些乔木的高度、胸径、冠幅、枝下高以及判断它们的生活力。

并同时将测量的结果记在相应的表格中。

对于灌木层,我们选取了一个长5米,宽5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观察了一下,确认了样方中灌木。

接下来,我们又数清楚了每种灌木的棵数,并给它们编号挂上了号码牌。

然后我们按照一定得顺序,一棵一棵的测量这些灌木的高度、基径、盖度以及判断它们的生活力。

并同时将测量的结果记在相应的表格中。

对于草本层,我们选取了1个长1米,宽1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将样方内的草本植物进行分类,数出各种植物的棵数,接着量出每棵植物的平均高度盖度,并根据它们各自的生长状况判断它们的生活力。

1.4调查的结果2土壤剖面2.1挖土壤剖面剖面的设置、挖掘和观察土壤剖面应设置在代表性较广的地形部位上。

一般挖成1×1.5~2米的长方形土坑,其深度因土而异。

地质实习报告模板六篇

地质实习报告模板六篇

【导语】⼤学⽣选择实习单位,应该根据⾃⼰的专业选择。

专业毕竟是⾃⼰在⼤学所学的知识,⾃⼰有⼀定的基础。

依据⾃⼰的专业来选择实习单位,这样对所学的专业也有⼀定的帮助。

毕业以后找专业对⼝的⼯作会⽐较容易。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地质实习报告模板六篇》,供⼤家参考学习。

地质实习报告模板篇⼀ ⼀、实习⽬的: 本次实习是地质课程的野外认识实习,其⽬的旨在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是同学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个⽐较全⾯的、概括性的了解,巩固和掌握地质科的基本内容和⽅法,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址问题的能⼒,为以后的⼯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的有三: (1)认识各类地质现象,了解华北地台基本地层层序。

(2)了解各种内外⼒地质作⽤。

(3)初步掌握⼀般的野外地质技能,从野外观察、记录、描述罗盘仪的使⽤。

此外,通过实习是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于地质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从⽽逐步树⽴艰苦奋⽃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

⼆、实习时间:20xx年5⽉16⽇到20xx年5⽉20⽇ 三、实习地点:xx地质实习基地 四、⼈员组成: 五、实习路线:亮甲⼭—潮⽔峪—⼭⽺寨—⽯门寨—上庄坨—⼤⽯河—⼩傍⽔崖村—吴庄—花场峪 六、实习简介: 1、实习区位置及交通 这次我们的实习区域在我国北⽅的不冻港所在的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市及抚宁县、青龙县境内,南起北戴河海滨秦皇岛,北⾄花场峪、义院⼝,东起⼭海关,张崖⼦,西⾄⽡家⼭等地,总⾯积约为120K㎡。

秦皇岛市⽯门寨北⽅地质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8KM。

该区⾃然地理位于燕⼭⼭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门寨乡管辖。

实习区交通⼗分⽅便,(北)京——沈(阳)铁路贯穿实习区南部,并有地⽅铁路秦(皇岛)——青(龙)线,能通往⼭区。

公路以秦皇岛市为中⼼,四通⼋达,客运可通省内的青龙、承德、平泉、滦县、迁安、抚宁、兴隆、昌黎、卢龙等地,省外可达辽宁绥中、建昌、咯左、凌源朝阳和天津等地。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篇1一、实习目的与背景本次实习旨在将课堂所学的地质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增强我们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地操作,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地质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实习于XXXX年XX月至XX月期间进行,地点位于某地质公园及附近地区。

三、实习内容1. 地质现象观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对实习地点的地质现象进行了全面观察。

包括地貌特征、岩石类型、构造形态、矿产资源等方面。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对地质现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2. 岩石鉴定与分类通过专业指导,我们学习了岩石的鉴定方法,对常见的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进行了详细分类。

此外,我们还采集了部分岩石样本,进行了室内鉴定。

3. 地质剖面测量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地质剖面的测量方法,并对实习地点的地质剖面进行了实地测量。

通过测量数据,我们绘制了地质剖面图,为地质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4. 地质灾害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实习地区的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调查。

包括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了解。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对地质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实地操作使我们更加熟悉地质学研究方法。

2. 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3. 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 实习时间较短本次实习时间较短,部分内容无法充分展开。

建议延长实习时间,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地质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 实习地点单一本次实习地点较为单一,希望今后能够安排多个实习地点,以便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地质特点。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验室操作、野外实践等课程内容,以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地质学实习报告7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7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7篇在现在社会,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质学实习报告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2、学会对工程地质的基本判别方法3、学会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4、了解岩石种类及物理性质和岩石标本二:实习仪器地质罗盘铁锤三: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岩层产状测量,是地质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野外是使用地质罗盘直接在岩层的层面上测量的。

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击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

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

因为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所以在测量岩层的倾向时,要注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

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四:实习的内容和过程12月11日上午十点,统一学习使用地质罗盘的,下午1点半去往金牛山进行地质勘探,12日早上到仓山校区观看岩石标本。

1、金牛山的简介金牛山位于福州鼓楼区北侧闽江乡新建村,海拔163米,一路上山就可以看到滑坡,崩塌,断层及不均匀沉降对山体与道路的影响,例如马刀树,公路裂缝等。

2、测定岩层产状确定山体旁两颗很明显的大树为盆架,记做树1和树2。

测定图中的断层位置为对树1的位置为N308E,对树2的位置为N279E,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可知道是正断层。

根据要确定位置测得的岩层的产状为:N330E,N247E,<503。

断层岩石(样品)结构及成分的分析1)结构金牛山的岩石大部分都是岩浆岩,而且都是粗粒结构和中粒结构2)构造金牛山的样品分析看可知道该岩石是块状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杂乱无章,。

不显层次,呈致密块状,富含花岗岩及花岗斑岩等系列浅成岩的构造。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6篇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6篇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6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砂岩、夹粉砂岩;在西江南岸侵蚀低山、侵蚀台地和冲积平原上也有部分出露。

在断层线附近还有老虎坳组(D2l)的砂砾岩、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泥质页岩,估计是上覆新地层被侵蚀掉而出露表层的。

另有两组为晚泥盆世地层,分别为帽子峰组(D3m)的页岩、粉砂岩、砂岩互层、夹灰岩和天子岭组(D3t)的灰岩和泥质灰岩、夹钨质页岩。

4.石炭系(C)石炭系的地层广泛出露于西江北面的冲积平原上,由西江北岸出发,向北岭方向分别从岩关阶(孟公坳组)(C1y)砂页岩过渡到测水段(C1dc)石英砂岩、泥质页岩夹煤层。

七星岩地区也主要为石炭系的地层,石牌附近为石磴子段(C1ds)微粒灰岩夹泥质页岩,阿波岩为壶天群(C2+3ht)白云石化灰岩、微粒灰岩、夹角砾状灰岩。

5.二叠系(P)龙潭组上部(P2lb)石英砂岩、页岩与粉砂质页岩互层、夹煤层只在图中西江东南的冲积平原上找到一处,位于高要市东北部。

6.三叠系(T)这一时代的岩石出露得不多,可以看到只在高要市西北的山地有分布。

为砾岩、砂砾岩、石英砂岩、粉砂岩与泥质页岩互层、夹灰质页岩及煤层(T3r-J1a)三叠纪时期比较重要的地层是晚侏罗世燕山三期黑云母花岗岩(〥32(3)),这是在发生在三叠纪的燕山运动中形成的,主要分布于西江南岸,形成黑云母花岗岩群;另外在羚羊峡附近的西江沿岸和鼎湖山区也有较多出露。

7.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西江沿岸的冲积平原上,为现代河床沉积。

其中南岸主要是砾石、砂夹红黄色粘性土,北岸主要为砂、砂砾、夹粉砂质粘土;另外在市区北部公路附近还有砂、砂砾、砂质粘土、夹泥炭及淤泥层的第四系地层。

(二)构造1.褶皱肇庆地区的褶皱是在构造运动中岩层受力弯曲变形所形成的,几乎整个肇庆地区都处于这一大型褶皱构造之上。

北岭、栏柯山是桂头群为主的背斜山,中部平原是石炭系灰岩为主的复式向斜谷。

肇庆平原的沉积主要来自西江对凸岸的沉积,大约距今三至四亿年前,在肇庆地区首先沉积了砂岩和页岩,后来又沉积了一层厚达百多米深的石灰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一)广州白云区唐阁沉积岩实习点
今天早上我们去了位于广州白云区石井镇的唐阁沉积岩实习点。

这个实习点我们重点放在沉积岩,旨在认识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的特征。

到达目的地,我们放眼看到的是一座光秃秃的死火山。

虽在课堂上,我们已经知道沉积岩是一种由沉积物经压实、固结、脱水、胶结、重结晶作用变成坚硬的岩石,但亲眼看到这座由沉积岩堆成的山还是很惊讶。

在唐阁,我们看到的沉积岩的层理大都呈水平层理,斜层理,块状层理分布,岩石层面带有泥裂、冲刷面、流痕等裂纹。

颜色主要呈砖红色,土黄色,猪肝色。

结构主要有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构造有层理构造、块状构造、层面构造等。

我主要观察的是砾岩和角砾岩。

砾岩是指由50%以上直径大于2㎜的颗粒碎屑组成的岩石,如果砾石为棱角状或次棱角状则称为角砾岩。

在唐阁,我们看到的砾岩和角砾岩的砾石主要由岩屑组成,矿物成分则多为石英,胶结物可为泥质、铁质等。

由于角砾岩能很好地反映母岩成分和性质,在我们可用它判断该处的构造运动、古海、湖岸的位置及古河流的流向。

还有,砾石是天然的铺路材料和水泥拌料。

(二)广州火炉山地质实习点
火炉山森林公园位于广汕公路和银屏岭以南,岑村、凌塘村以北。

我们此次实习的目标是认识花岗岩,张节理,岩脉,风化地貌,球状分化等地质现象。

火炉山是典型的岩浆岩地貌,其上岩石以花岗岩为主。

花岗岩从成岩到成山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1、花岗岩的形成过程: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地底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上升或者喷出地表,在这个过程中岩浆逐渐冷却,造岩矿物以次结晶最后凝固形成了岩石,即岩浆岩,花岗岩是深层侵入岩。

2、花岗岩出露过程。

主要是地壳的抬升与外力剥蚀同时作用的结果,使覆盖在岩石上的山体被剥去。

3、花岗岩山地与石块景观特征的形成过程。

在山峰形成的同时,由于岩性结构在太阳曝晒与昼夜温差下产生层状物理风化作用,峰顶临空的棱角与一些块体较小的山石的棱角逐渐消失,这叫球状分化。

山上到处都是圆润光滑的岩石,老师说这是球状风化的结果。

岩石的风化程度又分成微、中、强三种。

听老师介绍,我们在野外除了直接用眼睛观察外,最好的是用榔头敲击岩石,听其声音:如果是微状风化,岩石结晶致密,声音清脆;如果风化严重,岩石晶体松散,声音迟钝。

此外,花岗岩可用作建筑材料,如石材、石板、石块和石雕材料。

(三)南沙大、小虎山海蚀地貌遗迹
黄阁镇海蚀地貌具有分布面积大、成群分布、类型齐全三个特点。

而海蚀地貌的分布呈西北——东南走向,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由西北向东南延伸。

我们此次实习的目的地——大、小虎山海蚀地貌遗迹。

小虎山的海蚀地貌群中,除了大大小小的洞穴数不胜数之外,这里还集合了海蚀地貌的各种类型,如海蚀穴、海蚀崖、海蚀平台等等。

海蚀穴最为明显,大大小小的海蚀穴密布于山脚的乡村小道左侧。

岩石有红色砂砾岩和红色砂岩。

而这里的海蚀穴的石粒大而且较多,最大的直径可达1米。

而大虎山,由于大虎山一年中吹西北风的时候很少,所以大虎山海蚀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和南部。

在这里,山的岩石由比较疏松的红色沙砾岩组成,有深进山里的海蚀穴。

由于大虎山周围都给珠江水环绕,所以受破坏很少,这里的海蚀地貌几乎没有被破坏过的迹象,高大的海蚀崖,深进山体的海蚀洞,都充满大自然的气息。

这片由海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貌,是由波浪对岩岸岸坡进行无数次的机械性的撞击和冲刷,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对岩岸进行上亿次的研磨,还有海水对岩石的无数次的溶蚀作用形成的。

总的来说,海蚀地貌是由波浪和潮流共同作用塑造的海岸形态,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地质资源,也是南沙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应该保护好它。

(四)南沙塘坑村——早奥陶世花岗岩
塘坑村一行的目标放在早奥陶世花岗岩,它广泛发育于番禺市桥、南沙一带。

而这里的花岗岩主体岩性主要为片麻状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局部为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片麻状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根据它的名字就可以猜到其特征,片麻状,细粒花岗结构,斑状,除此之外它还具有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变余花岗结构,节理特别发育。

一路听老师参照实物认真详细的讲解有关节理的知识,节理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张节理一般发育稀疏,节理间距较大;而剪节理发育密集,节理间距较小,成“X”形。

例如,在那里我们看到那些岩石上的那种很大的裂缝,像劈开一样,那些就是张节理发育所致;而岩石上那种密密麻麻的很小的裂缝像岩石被击碎一样的便是剪节理发育所致。

但无论张节理还是剪节理都是因为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才形成的。

老师带领我们一边走进草丛,一边介绍一些特有的地形地貌。

在山下的时候,我们看到走入一家卖石材的店看看从山上采下来的石材。

由于是废弃采石场,因此边坡的治理及其治理工程也成为我们探讨的项目之一。

据了解,一般的废弃的采石场边坡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植被恢复存在难度,采取相应的植被恢复技术和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废弃采石场边坡绿化应该根据采石场的边坡坡度和表面的粗糙程度等确定相应的措施。

二、实习意义:
两天时间不长,但是感觉收获很大,不仅将书本上知识参照实物复习了一遍,并且理解得更加深刻,记得更加牢固,也学到了很多不少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长了些经验。

我深深感受到“纸上言来终觉浅,得知此事须躬行”的含义。

不要以为学好了理论知识就等于知晓了所以,要将理论的东西应用到实际还有一定的距离。

就像我们亲眼看到的裂开的眼神却分不清哪种分化,哪种节理。

若不看矿物岩石标本的标签,空想着书上描述的特征叫不出它的名字。

同时,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真正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