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旅游文化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威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29•【字号】威政办发[2012]36号•【施行日期】2012.05.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威政办发〔2012〕36号)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威海市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九日威海市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威海市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第二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

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推动旅游产业升级、提升城市旅游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圆满完成旅游标准化试点任务,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威发〔2010〕4号),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扩大居民消费的先导产业为目标,建立健全旅游标准化工作机制,不断加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实施力度,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服务设施,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努力形成具有威海特色、满足现代旅游服务业发展需要的旅游标准体系。

(二)总体目标。

通过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引导全市旅游企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和产业素质,培育更多的旅游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我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打造以休闲度假为核心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打响“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品牌,尽快把威海打造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海滨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三)基本原则。

山东文化旅游工作调研报告

山东文化旅游工作调研报告

山东文化旅游工作调研报告1. 研究背景与目的山东是中国著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之一,素有“齐鲁文化”的美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山东省文化旅游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访谈等。

我们深入了解了山东省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展情况、政策支持等方面,并结合实地考察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3. 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山东省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其中包括泰山、孔庙、岳阳楼等国家级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山东还有山东大学、齐鲁艺术学院等知名高校和梁山戏、山东豫剧等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4. 文化旅游工作开展情况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

目前,山东省的文化旅游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4.1 旅游设施建设山东省加大了对旅游设施的投资建设,提高了旅游设施的硬件水平,建设了一批旅游景区和旅游小镇,如青岛啤酒城、威海刘公岛等。

这些旅游设施有效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4.2 旅游宣传推广山东省积极开展旅游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制作旅游宣传片、举办旅游文化节等形式,向社会公众传播山东的文化旅游资源,提升山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4.3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山东省注重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推出了一系列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如泰山云步道、孔庙夜游等,丰富了游客的选择,形成了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体系。

4.4 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为了推动山东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山东省加大了人才培养的力度,在高校开设了旅游相关专业,同时积极开展文化旅游交流合作,与其他省市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5.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尽管山东省在文化旅游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5.1 旅游设施不足部分景区旅游设施相对陈旧,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需要加大对旅游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旅游设施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威海市城市发展规划及其景观风貌建构的思考

威海市城市发展规划及其景观风貌建构的思考
公 众 参 与 也 是 威 海 市 城 市 规 划 中所 欠 缺 的 。威 海 市 政 府 网
1 4
19 94
71 3
的市 民提问 、 市长信 箱 、 意见 募集 等方式 反 映了公众 参与 在该 市
得到了很大的重视 。
2 o o4
空 间 结 构 为 “ 品威 海 、 A”精 富裕 威 56 8 人居精品海湾城市 9 字形格局 海、 魅力威海 、 人居
思路。
关 键 词 : 展 规 划 , 观 风 貌 , 考 发 景 思 中 图分 类 号 : 9 4 TU 8 文献标识码 : A
多组 团的带状城 市空问形态 。城 市内 威海市位 于山东半岛东端 , 是我 国著名港 口城市。近十几年 线 向西扩展成 目前 多中心 、 来威海市经济 、 社会 、 文化均获得 了较快 的发展 , 城市规模不断扩 部空 间垂直增长迅速 , 立体交通快 速发展 , 2 0 于 0 8年 全市初 步建 大, 加之近几十年来 的数次合 理 的规划 引导 , 使威 海 市的城 市格 成了纵向 以威石路 、 即路 、 张路 , 向 以 3 9国道 、 威 初 横 0 俚李 线 、 石 环海公路 为骨架 的“ 三纵 三横一 环” 并 以高 等级公 路为 支 , 局变化从实践 中获得经验 , 在对外经 贸活动 与国际化对接 中逐步 泽线 , 走 向合理 、 完善 。结合靠 山面海 的 自然 特征 , 形成 了 山海 交融 的 撑 , 支相 连、 横交错 的公路 网络 ; 干 纵 在快 速路 、 轨道 交通 的支 持 空间风貌 ; 近几年威海 市先后 被评 为 国家 级 园林城 市 、 国家 卫生 下 , 威海与周 边城市 的联 系得到 了极大加强 , 与烟 台、 岛形成组 青 城市 、0 3年获 得联合 国“ 20 人居奖 ” 2 0 、0 9年又 获得 了国家 “ 森林 合城市共同发展 。在此 过程 中一 些重要 的城 市规 划理论 对城 市

让风景园林流淌在城市的血脉里——记威海市园林建设集团董事长戚海峰

让风景园林流淌在城市的血脉里——记威海市园林建设集团董事长戚海峰
让风景园林流淌在城市的血脉里
记威 海市园林建设 集团董事长戚海峰
编者, } 妾 戚海峰, 威海市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党支部 书记 , 威海市风景园林 协会会长 .

注重发掘威 海丰厚的传统 民俗 文化底 蕴和历史 人文景观 内涵 , 他的 身上总有一股 浓郁的人文情 恫
持和章 ; 显着威海园林文化的独特个性。
>2 0 1 7 年第1 2 期8
诟雠
塑造 滨海特 色雕塑景观
3幸福公园 4悦海公园灯塔 5环翠楼公园 6高山杜 鹃生 产基 地
造园过程中设计 的每一 处雕塑景观都是戚海峰的走心之作, 主要集 : 由 象以及城市 精神和生活上的体现, 多年来产生了 大批与大海和城 市有 说一座雕塑就是一段r a z e : , 也是一道风 景。 作 品题材新颖、 文化底蕴深厚 望 生命的启示 , 展现了威海丰富的海洋物产; 威海公园的雕塑 《 画中画》
盐碱 、 抗逆性强的黑松、 白蜡、 乌桕、 榉 树、 楸树 、 黄连 木、 朴树 、 丝绵 木笔
香地适 树、 乡土为主、 外 来为辅 的原 则, 科 学合理配植乔 灌地被 , 营造生
惫群 落 。
既然热爱一个行业 就没有理 由不做到极致。 由他主持建 设的省 内外
地多次荣获国家级、 省、 部 级工程及设计 大奖, 其 中威 海公园荣 获建设部:
塑、 水流、 灯光和地形体 现潮汐现象, 展现宇宙、 自然、 时间和生物之间的关联。
挖掘 乡 土 民居建 筑特 色
戚海峰善于挖掘乡土民居的建筑特色。 威海 传统民居 “ 海草房”以石为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海水里生长的植物海苔草作为材 料铺缮屋顶,
冬暖夏凉, 百年不腐, 是胶东一带颇具特 色的民居建筑 , 具有一定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 艺术价值 。 为保护和传承这一原生态的巨

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摘要】威海市作为山东省一个重要的城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本文将详细介绍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技艺、民俗节庆、口述和表演、传统体育和游艺等。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威海市将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多样。

【正文】一、传统技艺1. 威海渔具制作技艺威海作为一个沿海城市,渔具制作技艺源远流长。

威海渔具制作技艺以制作精湛的渔网和渔具而闻名,被列为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2. 高柴杂技高柴杂技是威海地区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通过柴火为道具,结合身体和手脚的技巧,展示出独特的技艺和精湛的表演。

高柴杂技是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威海的“活化石”。

二、民俗节庆1. 威海婚俗威海婚俗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威海的婚俗有着丰富多彩的形式和特色,包括婚前仪式、婚礼盛宴、婚后迎亲等环节。

威海婚俗被列为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传统婚庆风俗和民族文化。

2. 笙舞节笙舞节是威海地区传统的民俗节庆活动,每年农历正月第一个月有庙会,接着鼓令笙舞庆丰收的习俗,为当地百姓带来喜庆和热闹的氛围。

笙舞节被列为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威海地区重要的民俗节庆活动之一。

三、口述和表演1. 威海南麓越剧威海南麓越剧是当地人民口述和表演的传统艺术形式,以唱腔婉转、表演细腻、戏服华丽而闻名。

威海南麓越剧被列为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威海地区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

2. 青丘山文化节青丘山文化节是威海地区的重要文化活动,每年举办一届。

文化节以歌舞、戏曲、杂技、民俗展示等充实多样的形式,展现和传承威海地区的口述和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传统体育和游艺1. 皮划艇皮划艇是威海地区传统的体育和游艺项目之一,威海作为一个沿海城市,水域资源丰富,适合开展皮划艇运动。

皮划艇运动以其独特的技术和激烈的比赛形式,为威海的体育事业增添了活力。

威海推动精致城市实施方案

威海推动精致城市实施方案

威海推动精致城市实施方案威海市作为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一直致力于打造成为精致城市,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为了更好地推动精致城市建设,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优化城市规划布局。

我们将加大对城市规划布局的优化力度,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合理利用城市资源,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绿地、水系、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二、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我们将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

通过植树造林、美化城市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的绿色城市。

同时,加强对城市绿化管理,提高城市绿化养护水平,保持城市绿化的长久美观。

三、优化城市交通网络。

我们将加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道路网络,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同时,推进公共交通建设,鼓励居民绿色出行,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四、提升城市环境卫生。

我们将加大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加强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推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管理,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

同时,加强对城市环境卫生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城市环境卫生整洁有序。

五、促进城市文化旅游发展。

我们将加大对城市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挖掘和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内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的旅游景区和文化场所。

同时,加强对城市文化旅游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升城市文化旅游服务水平。

六、加强城市管理水平。

我们将加强城市管理水平,优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建设,推动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提升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七、推动城市精致化品质提升。

我们将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不断推动城市精致化品质提升,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和品位,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居民营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总之,威海市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科学的规划,更加精细的管理,不断推动精致城市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山东省的精致城市典范,为全市居民营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关于打造威海“蓝色休闲之都”思考

关于打造威海“蓝色休闲之都”思考

关于打造威海“蓝色休闲之都”的思考摘要:“转方向,调结构”,是市委、市政府当今的重大布局。

威海打造“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我想其定位应涵盖蓝色环境、蓝色经济、蓝色消费(岸线休闲旅游)三个方面。

我认为,威海蓝色休闲之都,应以千公里海岸线为主轴,各中心城市和旅游景点为要点,发挥温泉、浴场等资源优势,打造高端旅游、休闲、文化产业,把威海提升到国内外知名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蓝色休闲城市行列。

关键词:打造;威海;休闲之都一、打造一条黄金大道近千公里海岸线是威海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资本。

,海滨幸福大道则是带动威海整个旅游休闲经济发展的纽带。

威海应重点布局海滨幸福大道周边的旅游、休闲资源。

着力打造双岛、刘公岛、成山头、石岛、南海、银滩等重要旅游、休闲基地,带动威海整体蓝色休闲城市的发展。

这条千公里幸福大道,目前应承担部分绿道功能。

绿道在国际发达的休闲城市已经相当普及,目前广东已率先建设城市绿道网。

城市绿道网代表了休闲城市的品味和层次。

因此,威海在充分运用千公里海滨大道的基础上,应把城市主要区域的绿道网建设纳入规划和建设日程。

绿道网主要应连接沿海、内陆各风景点和温泉点。

绿道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市民健身强体和把外地旅游者留住在威海。

(绿道网上应增设高级休闲自行车,免费或有限收费为游客和本市市民使用。

自行车可设多个站点,根据制定的规则,自行车可在任何站点随意使用、停放,威海的休闲区内都应投放高级休闲自行车,提高休闲品味)。

通过布局整合、优化,提升千公里海滨大道的应用层次,把海滨大道打造成一条黄金大道。

二、建造两个文化特色地标规划建设海底世界、秦始皇东巡博物馆。

突出威海的海滨特色和历史悠久文化。

(一)规划、建造“海底世界”威海有条件建造“海底世界”。

威海的“海底世界”应以特色显现文化和吸引游客。

青岛有水族馆,蓬莱有“极地世界”,威海的“海底世界”在设计上应区别于以上两地。

1、应建设在真正的海底。

2、游客从水面入口一直到海底都应在水晶透明的通道中步入。

山东威海简介概况

山东威海简介概况

山东威海简介概况山东威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山东半岛上,是山东省的重要港口城市和旅游目的地。

它坐落在黄海之滨,东临渤海,北靠烟台,南界青岛,是山东省的东南沿海重要城市之一。

威海的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全市总面积为563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120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4431平方公里。

威海市地势起伏,以山为主,地势东高西低,海拔较高。

境内山峦起伏,山脉交错,有著名的威海山、大庆山等。

海岸线曲折,是中国最美丽的海滨城市之一。

威海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宜人。

威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威海就是燕国的一部分。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威海曾是明朝的进士考试场地,也是清朝的抗击外侮的重要据点。

威海还是中国现代海军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抗日根据地时期的重要据点。

如今的威海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城区建设有条不紊。

威海市中心是繁华的商业中心,这里有大型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以及各种餐饮娱乐场所。

城市的交通便利,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贯穿全市。

此外,威海也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拥有多个港口,其中威海港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港口之一。

威海的经济发展迅速。

目前,威海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威海还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这些优势产业的发展,为威海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威海还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威海的自然风光独特迷人,有美丽的海滩、壮观的悬崖和奇特的岩石。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包括威海湾、刘公岛、荣成金沙滩等。

威海的教育事业也发展迅速。

市内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如威海职业学院、威海市科技局等。

这些机构为威海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总的来说,山东威海是一个美丽、现代化、富有活力的城市。

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迅猛,旅游业蓬勃发展,文化底蕴深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3028 旅游管理论文
威海市旅游文化建设研究
文化是旅游业创名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因素对现代旅游活动的影响将会更加深远。

威海的城市建设更是独具特色,红瓦淡墙,与青山、碧海、蓝天相映成趣。

山在海中,海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画卷。

是中国第一个优秀旅游城市群、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中国第一个环保模范城市群,两度获得“国际迪拜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称号,是2003年度全球唯一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

笔者针对威海旅游发展情况展开调研,形成主要观点如下:
一、抓住威海特征,科学定位文化旅游形象
(一)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应体现地方特征,避免空泛。

所谓城市特征,是指城市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也包括本地的历史、社会、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是一种综合性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结合。

城市旅游要体现独特个性,必须充分挖掘和分析其特征。

威海是一座海滨城市,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是绵延的海岸线,拥有丰富的岛、礁、滩、林及海洋生物资源,沙滩质量优良,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海产品也异常丰富。

威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秦始皇三次东巡的地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是甲午海战的遗址城市,是中国大天鹅栖息地之一,综合以上因素,确定威海城市旅游形象的内容将这些自然资源优势与历史积淀、人文环境融合起来,才能体现这座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二)紧扣时代特征,提出充分展现城市文化旅游形象的主题口号。

旅游主题口号的制定必须充分了解游客市场的心理需求和偏好,目前,威海旅游对周边韩国市场依赖较大,韩国约占威海国际客源的80%。

同时,威海已与英国的彻特纳姆市、意大利的比拉市、日本的宇部市、韩国的丽水市、美国的圣塔?巴巴拉市、俄罗斯的索契市、新西
兰的蒂玛鲁市等国外7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

旅游口号的设计考虑这客源市场游客的兴趣,而且要具有一定的内涵。

(三)重视对城市旅游形象的视觉设计,展现威海特色。

城市旅游形象的视觉设计核心是旅游标志,也包括旅游形象大使的选择。

城市旅游标志的设计可以结合或直接引用城市标志性景观,强化城市的文化旅游形象。

二、展现威海地域文化,突出四大重点。

(一)突出民间文化,形成威海民俗发展的新格局。

地域文化的推广要通过传播威海的民间艺术品、民风民俗来实现,可以建立民俗博物馆、举办民俗展、农家游或者庙会等方式扩大影响范围,使民间表演艺术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

如威海赤山景区,每年组织中日韩三国进行张保皋文化交流,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

如果说文化是旅游的生命力,那么民俗文化则是一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根基,必须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加以弘扬和发展。

(二)突出红色文化,进一步挖掘整理威海红色文化的精髓。

红色革命文化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们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整合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第一,要加强重要文物、遗址、纪念地、文献、建筑等保护和利用,开发一批红色旅游经典景点、精品线路和文化产品,做大做强红色文化旅游,使之成为威海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之一。

第二,要整理和充实威海红色文化历史研究成果,广泛组织开展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好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

(二)突出景点文化,充分挖掘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

第一,围绕海岸线优势开发海上旅游项目。

充分利用海岸旅游线资源,开发游艇码头、游艇俱乐部、海上观光巴士等海上旅游,推进四季海水浴场、黄金海岸、水上乐园、休闲中心等为代表的海上观光旅游项目开展,积极打造融观光、休闲、度假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黄金海岸精品旅游线,彰显蓝色海岸魅力。

第二,围绕温泉之城的优势,开发健康旅游。

威海还是山东半岛温泉分布最多的城市,山东半岛14处温泉中威海有9处。

其地热温泉富含多种元素和放射性元素,水
温、日热流量和矿化度等指标在山东省独占鳌头,多项医疗指标位居全国之首,尤其是位于市区的宝泉汤是国内外罕见的海水温泉。

第三,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文化纪念品的开发和宣传。

威海市旅游资源丰富,但现有旅游商品大都趋同,主要是海产品以及其初加工产品,且商品质量、档次、价格差异较大,旅游购物点设施简陋,缺乏地方风格,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应加强威海地方海产品的精加工,加强礼品的品牌化和礼品商场的连锁化,通过统一旅游产品、文化宣传品的形式,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

(三)突出以地方优势资源为主的消费文化,着力打造特色生态农业旅游项目。

近几年来,乡村游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而且越来越商业化。

将威海的地方特产丰富,与旅游项目有机结合,经济发展前景看好。

因此,应该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以乡村风情、乡村果园、民风民俗、节庆活动等为内容的乡村文化旅游。

威海旅游要突出地方特色,体现文化优势,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还要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强文化吸引
力,使游客通过游览威海的碧海青山,满足其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饮食文化、表演艺术的欣赏和探求,以此来强化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从而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