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素材:五个教育小故事

合集下载

谦让的故事10则完整版

谦让的故事10则完整版

《谦让的故事》谦让的故事(一):孔融让梨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

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十分喜爱他。

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就应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就应让着他。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向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谦让的故事(二):谦让的故事在我国安徽的桐城,有一条巷子个性出名,人们总爱讲起这条巷子的来历: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

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

张英看完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意思是说,从千里之外来的家书只是为了一堵墙,你再让对方三尺又有多大损失呢?你看,雄伟的万里长城这天依然蜿蜒曲折,但是当年建造它的秦始皇早已经不在人世了。

其实,这首诗就是劝告他的家人,不要为小事而斤斤计较,再有价值的东西也是身外之物,又何必争来抢去呢?张家人看罢来信,深深领会到张英和睦礼让、豁达明理的胸襟,立即让出三尺地。

邻居看张家礼让三尺,也随即退后三尺。

两家不仅仅化解了纠纷,还为过路的行人留下了一条六尺宽的通行巷道,大大方便了百姓。

如今,这六尺巷已成为了我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

谦让的故事(三):孔子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

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就应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小学教育教学故事

小学教育教学故事

小学教育教学故事
在小学教育中,教学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

下面我就分享一些小学教育教学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故事一,《勇敢的小树苗》。

从前,有一片森林里,生长着一颗小树苗。

这颗小树苗非常勇敢,它在风雨中顽强地生长着,不畏艰难。

有一天,一场大风把周围的树木都刮倒了,只有这颗小树苗还顽强地站立着。

它告诉其他树木说,“只要我们坚强勇敢,就能战胜困难,迎接阳光。

”。

故事二,《勤奋的小蜜蜂》。

在一朵鲜花上,有一只小蜜蜂,它非常勤奋。

它每天都辛勤地采集花粉和蜜,为了给蜂群带来丰富的食物。

其他懒惰的蜜蜂常常嘲笑它,说它太辛苦了,不如一起玩耍。

但是勤奋的小蜜蜂并不在意,它坚持自己的努力,最终收获了丰富的蜜糖,为整个蜂群带来了幸福。

故事三,《守护森林的小动物们》。

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都是森林的守护者。

有一天,森林火灾突然发生,小动物们纷纷奋勇前去扑灭大火。

它们用尽全力,守护着自己的家园,最终成功地扑灭了大火,保护了整个森林的安全。

这些小学教育教学故事,不仅富有教育意义,而且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情节,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道德、品德和知识,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希望老师们能够善于运用教学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关于生命教育的素材例子

关于生命教育的素材例子

关于生命教育的素材例子一、引言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关注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教育。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健康人格。

本文将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素材例子,展示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践方式。

二、生命保护与尊重2.1案例1:小鸟的不幸遭遇在学校附近的一棵大树上,有一对小鸟筑起了巢。

有一天,一群调皮的学生将石块扔向小鸟的巢。

聪明的老师及时制止了他们,并向同学们讲解了生命保护和尊重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例子,学生们明白了保护小动物是保护生命的一部分。

2.2案例2:珍惜食物,勿浪费在班级的午餐时间里,有一位同学经常嫌弃食物,总是将剩余的食物扔进垃圾桶里。

老师组织了一次浪费食物的实践活动,同学们亲身体验了浪费的后果,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从此以后,每个同学都学会了珍惜食物,将剩余的食物拿回家或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三、学会关爱他人3.1案例3:助人为乐的故事小明是一个热心肠的孩子,他经常帮助同学们解决难题。

有一次,同学小华生病没来上课,小明主动去了解小华的情况并给予了鼓励,让他感到无比温暖。

这个故事鼓励了其他同学在生活中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3.2案例4:守望相助的行动在一次户外探险活动中,一个同学突然摔倒受伤,其他同学立即组织起来,一起联系老师和家长,同时给予受伤同学安慰和支持,直到他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这个例子教育了学生守望相助、互助友爱的精神。

四、培养健康心态4.1案例5:积极面对困难的少年小杰是一个乐观向上的孩子,他在生活中不断遇到各种困难,但从不放弃,他总是积极面对困难并寻找解决办法。

小杰的故事激励了其他同学,在面对生活困难时保持积极心态。

4.2案例6:学会合理管理时间小红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她的时间管理能力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小红总能按时完成作业,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并保持充足的睡眠。

她的成功案例告诉同学们,合理规划时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

五、结语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关爱他人和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育小故事案例

教育小故事案例

教育小故事案例故事一,勤奋的小蜜蜂。

从前,有一只小蜜蜂,它非常勤奋,每天都飞来飞去采集花粉和蜜。

它知道只有勤奋努力,才能为蜂群带来丰收。

有一天,小蜜蜂发现了一片特别香甜的花朵,它兴奋地告诉其他蜜蜂,大家一起去采集。

但是,其他蜜蜂却懒洋洋地躺在蜂巢里,不愿意出去。

小蜜蜂很生气,它劝说其他蜜蜂,告诉他们只有勤奋努力,才能收获甜蜜。

最终,其他蜜蜂被小蜜蜂的劝说所感动,纷纷跟着它去采集花粉和蜜。

最后,他们一起为蜂群带来了丰收,大家都很开心。

故事二,善良的小猫咪。

有一只小猫咪叫做小花,它非常善良。

有一天,小花在街上遇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它决定帮助小鸟。

小花用自己的舌头舔小鸟的伤口,然后找来一些食物喂给小鸟。

小鸟很感激小花的帮助,它决定和小花成为好朋友。

从此以后,小花和小鸟经常在一起玩耍,它们成了街上有名的好朋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的行为会得到回报,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故事三,勇敢的小兔子。

小兔子是森林中最勇敢的动物之一。

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只凶猛的狼,它威胁要吃掉所有的动物。

其他动物都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兔子决定挺身而出,它找来其他动物商量对策。

最终,小兔子和其他动物一起制定了一个计划,他们合作勇敢地对抗狼,最终成功地把狼赶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敢和团结是克服困难的关键。

通过这些小故事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勤奋、善良、勇敢的形象。

这些品质不仅是小故事的主题,也是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具备的品质。

通过小故事的讲解,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品德。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勤奋努力、善良友爱、勇敢坚强,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

2023年教育案例小故事素材11篇(精简500字)

2023年教育案例小故事素材11篇(精简500字)

2023年教育案例小故事素材11篇(精简500字)马克思的家教艺术马克思非常重视通过游戏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

他认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教育子女的重要条件。

尽管马克思的工作十分繁忙,但他总是挤出间隙时间花在孩子身上。

每当晚餐后,马克思就给孩子们讲故事,做纸剪的轮船,还和孩子们一起把“轮船”放在一个大盆里航行。

有一次,小女儿爱琳娜正起劲地玩“航海游戏”。

父亲用手轻轻搅动盆水,水面顿时“波浪滚滚”,小爱琳娜立即惊慌起来,担心翻船。

“别慌,用力吃气,让小船顶着风浪,努力向前!”女儿在父亲的热情鼓励下,鼓起小嘴,奋力吹气,小船果真顶着“逆浪”摇摇晃晃地继续向前航行。

10岁的爱琳娜在家庭游戏的表格中填写道,她最喜欢的座右铭是:“努力向前!”马克思夫妇十分注意在幼年时发展儿童的智力。

他们不等孩子们学会阅读就亲自把自己喜爱的《唐·吉诃德》《一千零一夜》《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剧本等古典文学作品的精彩片断,富有表情地朗读给孩子们听。

这么做,不仅丰富了家庭生活,也培养了孩子从小对文学的强烈兴趣,还有良好的读书习惯。

有这样一个家庭,儿子的成绩很不好而且越来越差,有一次考了全班最后一名。

父亲接过儿子的试卷微笑着说:“太好了儿子,以后你没有什么负担了!”儿子大吃一惊,忙问:“爸爸,你是不是病了?”父亲说:“没病,你想一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呢?不用担心再有人超过你,但你只要往前跑,肯定有进步。

”儿子受到启发,心里就高兴起来。

第二次,考了全班第29名,父亲看到了儿子的试卷,兴奋地说:“太好了儿子,你比上回前进了十几名了!”第三次,儿子考到了全班第10名,父亲激动地说;“太好了儿子,你真了不起!离第一名只差9名了。

”就这样,不管孩子的成绩是好是坏,父亲总是坚持正面激励,从不训斥责骂,而孩子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俊俏、可爱的小女孩苏珊读一年级的时候,小小的身体里竟然长了肿瘤。

经过化疗,她的头发全部掉光了。

一个亮亮的脑袋对于一个7岁的女孩来说是多么的残酷!她的心灵中弥漫着痛苦和悲伤。

高考话题作文素材:7个经典小故事

高考话题作文素材:7个经典小故事

高考话题作文素材:7个经典小故事
1、把自己的爱心传递出去:一个小男孩在街上走着,看到路
边有一个老人在坐着,他便走过去,把自己的外套给了老人,老人满意地笑了。

2、谦虚使人进步:一个学生在学习上总是犯错误,他很沮丧,但他的老师告诉他,只有谦虚才能使人进步,于是他变得越来越谦虚,也变得越来越聪明。

3、勤奋可以改变命运:一个叫小明的孩子,他的家庭条件很差,但是他学习很用功,最终考上了大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4、勇敢面对挑战:一个叫小红的女孩,她想去参加一个比赛,但是她很害怕,但是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她还是勇敢地去参加了比赛,最终取得了好成绩。

5、相信自己:一个叫小刚的孩子,他总是对自己没有信心,
但是他的老师告诉他,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取得好的成绩,于是他开始相信自己,最终取得了好成绩。

6、友谊的力量:一个叫小美的女孩,她很孤独,但是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个新朋友,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友谊的力量使小美变得快乐起来。

7、坚持不懈:一个叫小强的男孩,他想要学会一项技能,但
是他每次都失败了,但是他从不放弃,最终他终于学会了这项技能。

高中政治哲理人生五个寓言小故事改变你的思维素材

高中政治哲理人生五个寓言小故事改变你的思维素材

五个寓言小故事改变你的思维!一、割草男孩的故事一个替人割草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挂了电话。

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寓意:只有不断地探询客户的评价,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不要萧规曹随,凡事想想清楚事出何因,多问几个“为什么?”二、驴的故事上级领导老虎下山视察,看到其他动物都在玩,而只有驴在拉磨。

老虎顿时赞不绝口:“有这样勤奋的员工,是我们动物王国的幸事!”领导秘书狐狸对老虎说:“老板,驴很勤奋没错,但是,磨上已经没有东西了,他还在拉磨,这不是制造假象吗?”老虎一看,果真如此,不禁摇头叹息。

驴子勤劳毋庸置疑,而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结果,虽然让人不便指责,却让人不禁叹息。

寓意:1、在公司,请不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忙不忙碌并不重要,你的老板看重的是你把工作做好了没有。

2、与其满负荷工作,不如静下来思考工作的各个环节以提高效率。

如果工作没有收获,你必须果断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

三、绿洲里的老先生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

”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

”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

”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寓意: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

教育的事实论据素材

教育的事实论据素材

教育的事实论据素材导读:关于教育的故事一: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

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

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

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

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分析】这个小故事体现了佛祖巧妙的用人之道,充分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

这个故事可以运用在因材施教的论点上。

关于教育故事二: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都没有人去采摘。

一天清晨,一个四岁的小朋友(就读于该校幼儿园)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

当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时,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

校长十分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可以告诉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给谁的吗?”“送给奶奶的。

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很大的玫瑰,奶奶不信,我这就摘下来送给她看,希望她早点好起来,等奶奶看完了之后我会把花送回来。

”听完孩子的回答,校长的心颤动了。

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说道:“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位校长是谁呢?他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万世景仰的育人楷模苏霍姆林斯。

【分析】这个小故事体现了倾听的重要性。

所以,作为老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关于教育故事三:著名特级教师袁浩在处理4个放学后贪玩抓虾的"小调皮"时,用了如下方法:袁老师事先对他们捉虾的地点做了了解,发现了那个"清浅的小溪"是没有危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事素材:五个教育小故事
故事素材:五个教育小故事
1.梨的轮回
有一个叫桑迪的孩子,父母经常教育他要尊老爱幼。

当家人每次买回梨后,父母都要教育桑迪,要把最大最好的梨留给奶奶吃。

桑迪领会了父母的意思,每次都会把最大的梨送到奶奶跟前,奶奶笑着夸奖孙子:“桑迪真是个好孩子,奶奶牙不好,你吃吧。

”接着,他又会把梨送到爸爸和妈妈面前,他们都有不吃梨的各种理由。

最后,经过了一个轮回,梨又回到桑迪手中,于是,桑迪拿着那个最大的梨坐在椅子上独自享受。

一天,爸爸的朋友来家做客,懂事的桑迪马上从装水果的盘子里挑出了一个大梨,送给客人吃。

家人见了都非常高兴。

那个朋友高兴地说:“你们家的孩子真懂事。

”虽说这个朋友不是很喜欢吃梨,但出于对桑迪的尊重,他还是接过了那只梨子。

谁知,他刚咬了一口就惹来了麻烦,只见桑迪生气地冲着客人喊:“你怎么这么贪吃呢?太不要脸了!”那位朋友感到很尴尬,咬在嘴里的梨咽也不是,不咽也不是。

他脸上露出了迷惑不解的神情,这孩子怎么这样啊!
桑迪恼怒地坐在一旁,不停地盯着客人手中的梨。

这最大的梨向来是虚晃一枪,最终会落到他手上,他这次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再说也没遇到过这种事,于是跟客人急眼了。

桑迪的父母自然更是尴尬万分,他们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于是赶紧向朋友解释,说这大梨向来是谦让一番,最后必定又会回到桑迪的手中。

那位朋友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于是赶紧起身告辞。

父亲看着朋友离去的身影,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点灯心语】父母不能只教孩子在形式上做出某些动作,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2.留下思考的时间
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

一天深夜,他偶然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

”“下午呢?”“做实验。

”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追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

”卢瑟福大为光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呢?”
勤奋的学生却遭到斥责,看似委屈,实际上大师是在传授真经啊。

很多时候人们宁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之中,却极不情愿拿出时间进行思考,以至于思维总是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最终一无所获。

【点灯心语】在我们身边的确不乏这样的学生:勤奋却成绩不佳。

我们的确很有必要问他们一个问题:你们一天到晚都在做题,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呢?
教会学生思考,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比教他做题更有用。

3.撒谎的惩罚
我16岁那年的一个早晨,父亲说他要去一个叫米雅斯的村子办事,一路上可以把汽车交给我驾驶,但条件是在他逗留于米雅斯村期间我要替他将车子送到附近的一个修车铺检修。

要知道,我当时刚刚学会开车,但却极少有实践的机会,而到米雅斯村有将近20英里,足可以让我狠狠地过一把开车的瘾。

在修车铺的师傅检修车子时,我去附近的一家电影院看电影,我接连看了四部。

出了电影院,我一瞧手表,已经是六点钟了。

比我与父亲约好的时间迟了两个小时!
我知道,如果父亲得知我是由于看电影而迟到,一定会生气,可能因此就不再让我开车了。

于是,我心中编了瞎话,告诉他汽车需要修理的地方很多,所花时间也相应的长了。

他向我投来一瞥。

“贾森,你为什么一定要撒谎?””我没有撒谎,我说的是实话。

””四点钟的时候,我给修车铺打了电话,他们说车早就检修好了。

”我的脸顿时羞得通红。

我向他承认了看电影的事实,并解释了决定撒谎时的想法。

父亲认真地听着,脸上蒙上一层阴霾。

“我非常生气,但不是生你的气,而是生我自己的气。

我想,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我让你感到对我撒谎比说实话更有必要。

我要步行回家,好在路上深刻反思自己这些年来子女教育方面的失误。


不论我如何恳求,如何抗议,如何道歉,他都置之不理。

父亲大步踏上了乡村崎岖的泥路。

我赶紧跳上汽车,驱车跟在他后面,希望他能回心转意。

我不停地央求他,不断地自我批评,但均无济于事。

将近20英里的路程他就是这样走过,平均每小时走了五英里。

看着父亲承受着疲惫和痛苦,作为儿子,我却无能为力,这是我生平有过的最难受的经历,也是最让我刻骨铭心的一课。

从此以后,我没有对父亲说过一句谎话。

【点灯心语】什么是有效的教育?这就是有效的教育!虽然它是一种惩罚,一种固执得有点极端的惩罚,不是温情,也不是暴躁,却直击人的心灵!
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永远不再撒谎,我一定会去用;如果有一节课可以让学生刻骨铭心,一辈子难忘,我一定要上这节课。

这样的课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多积攒一些,用一生的时间。

4.强权下的顺从
富翁对仆人说:“茄子增进食欲,是好东西。

””不错。

”仆人说,“难怪它戴着
顶王冠。

”几天后,富翁又说:“茄子倒人胃口,还生痰,是坏东西呢。

”“是呀!”仆人说,“瞧它头上长着刺呢。

”富翁不满意了:“前天你说茄子是好东西,今天又说它是坏东西,什么意思?”仆人说:“我该怎么说呢?我是老爷您的仆人,不是茄子的仆人呀。


这则外国典故后来成了成语:“不是茄子的仆人”,相当于我国的成语“见风使舵”。

我想它的讽刺实在是搞错了对象。

仆人的答话难道不是源于富翁的信口雌黄?仆人不过是给富翁的胡说八道找了点注脚而已。

它的确切含义应当是:强权下的顺从。

【点灯心语】想一想,学生被迫接受我们的标准答案的时候,是不是强权下的顺从?当学生听着我们说,必须这样写才不被扣分的时候,是不是正在变成强权下的顺从?给学生多一点空间,在给出我们的结论之前,多听听孩子的声音,让他们有一点自主的感觉,不要从小就让他们成为知识的仆人。

5.犯错误是他们的权利
威廉是一名体育老师,他试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掌握“run(跑)、catch(抓住)”几个词的用法。

这节课拿来一个篮球,让学生排成两队,依次传球并跑到另一队后面,威廉不停地喊run!run!catch!catch!学生很投入地做着。

忽然,一个调皮的男生非常用力地把球砸向一女生,威廉跑过去一下子抓住了球,非常生气。

要知道,这可是在教室内,这一动作是很危险的。

中文助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威廉如何处理。

学生很快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蠢事,等待着老师训斥。

很短的时间,威廉恢复了表情,把孩子喊过来,手把手教这个男生传球,这次学生传得很好。

“Good!”威廉伸出了大拇指。

其实,对于孩子,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允许犯错误。

美国同行告诉我,对于低年级的孩子,犯错误是他们的权利,所以他们测验学生的时候,单词写错了有些是可以得分的,如水water,如果写成了wate,就可以给分,因为基本答对了。

他们对孩子的考试评价,是从0分开始的,学生答对1道题,就给加多少分,直至加到满分——5分。

学生永远处于赢分状态,所以他们的孩子始终充满了自信心和征服欲。

【点灯心语】“对于孩子,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允许犯错误。

”这是这则故事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一个从来没有犯过错误的孩子,他绝对不可能会获得成功。

犯错是一种体验。

教师不但要容人学生犯错,还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让学生犯错的机会,在学生犯错之后再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这样无疑会使学生提高得更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