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贫血课件ppt课件

总结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 竭症,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VS
详细描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和 感染等症状。治疗包括支持治疗、免疫抑 制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患者需定期 复查血常规和骨髓象,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在某些地区,医疗资源有限,患者难 以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研究进展与新药开发
新的诊断技术
细胞疗法
研究正在开发新的诊断技术,如生物 标志物检测和基因检测,以期更准确 地诊断贫血原因。
细胞疗法在贫血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 力,如造血干细胞移植已在某些贫血 疾病中取得成功。
新型药物
针对不同类型的贫血,研究者正在开 发新型药物,如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 治疗药物。
过度减肥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 足,引发贫血。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个人卫生,预防感染,感 染可能引发贫血。
饮食与营养建议
增加铁质摄入
多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肝、蛋黄等 。
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
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可以多吃柑橘类 水果和蔬菜。
补充蛋白质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鸡肉、豆类等 。
避免食物中的干扰物质
适应症
严重贫血、心肺功能不全、急性出血等情况下,通过输血快速补充血容量和血红 蛋白。
注意事项
输血前需要进行严格的配型,避免发生输血反应;同时,过度输血也会引起铁过 载等不良反应。
其他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引起贫血的疾病 ,如肿瘤、痔疮等,手术 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
贫血的诊断思路PPT参考课件.ppt

VB12缺乏MA 叶酸缺乏MA
度减少
MDS
否 骨髓幼 是
红细胞
巨幼样
变否
肝脏病贫血
甲减贫血
69
出血 是
Coombs
正 细
网 织
是
否
是
胞红
贫增 血多
否红
试
细是
验
胞
阳
形
否
性
态 异
否
常
急性失血性贫血
AIHA
球形-------------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卵园形----------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镰刀形------------- 镰形红细胞贫血
11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12
•小细胞低/正色素 •血清铁、铁蛋白增高、总铁结合力减低 •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变小、中心淡染区扩大
•骨髓增生性贫血骨髓象 •骨髓铁染色提示外铁增多、环状铁粒幼细
胞>15%
13
14
巨幼细胞性贫血
15
• 血象为大细胞贫血,可三系减少 • 镜面舌、亚联
• 外周血可呈大卵圆形 • 骨髓呈典型巨幼样变 • 血清叶酸或/和维生素B12缺乏
棘形----------- 无β脂蛋白血症
靶形----------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海因小体----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泪滴形-------- 骨髓纤维化
异形\ 畸形------ 微血管病性贫血
Ham试验
PNH
酶活性测定
红细胞酶病
干抽
骨髓纤维化
骨髓涂片检查
肿瘤细胞 幼红细胞缺如
造血细胞减少 非造血细胞增多
66
转变纵向思维为横向思维将为 临床工作带来较大的益处。
贫血概述ppt课件

严重程度评估指标
要点一
根据血红蛋白浓度进行分级
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
要点二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 查结果综合评估贫血的严重程…
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的出现与程度,以及红细胞大小 、形态等异常指标。
04
治疗原则与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贫血的治疗方案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口服或注射铁剂,同时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 吸收。
分类标准
依据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比积等指标,可将贫血分为轻度、中 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等级。
02
常见类型贫血介绍
缺铁性贫血
定义
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 红蛋白合成减少所引起
的贫血。
症状
面色苍白、乏力、头晕 、心悸等。
诊断
通过血常规检查和血清 铁蛋白测定来确诊。
治疗
补充铁剂,调整饮食,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ABCD
防止出血
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使用软毛牙刷和温和的清 洁用品。
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根据病情给予碱性药物或酸性药物治疗,维持酸 碱平衡。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
详细解释贫血的定义 、原因、症状和治疗 方案,让患者全面了 解疾病。
鼓励患者提问,及时 解答患者疑惑,增强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贫血概述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贫血基本概念与分类 • 常见类型贫血介绍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贫血基本概念与分类
定义及临床表现
定义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 数、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比积 低于正常值的病理状态。
贫血ppt课件

手掌等部位
临床表现
2、神经肌肉系统:
• 脑组织缺氧导致头昏、耳鸣、失眠、记忆力 下降等。
• 肢端麻木:可由贫血并发的末梢神经炎所致, 多见于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
临床表现
3、呼吸系统:
• 多见于中度以上贫血 • 表现为呼吸加快以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4、循环系统:
• 心悸、气促,活动后明显加重 • 长期贫血,心脏超负荷工作且供血不足,会导
2、血涂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及形态 3、网织红细胞计数:间接反映骨髓红系增生
(或对贫血的代偿)情况
实验室检查
4、骨髓检查:包括骨髓细胞涂片分类和骨髓活检
反映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和形态变化, 骨髓造血组织结构、增生程度。
造血功能高低及造血组织是否出现肿瘤性改变,是 否有坏死、纤维化,髓外肿瘤浸润等。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贫血
anemia
治疗要点
定义
概述
分类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一、概述
贫血定义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 (Hb)、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细胞比容 (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 低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判断贫血标准:
我国成人Hb:男性低于120g/L 女性低于110g/L 孕妇低于100g/L
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MCV
(红细 MCHC(红细胞平 胞平均 均血红蛋白浓度)
常见疾病
体积)
大胞血大急细贫的性大幼失(>1儿 血大00没细事胞干),坐的32小幼~3的(5 喜巨洋幼洋贫巨地血幼异铁)贫常跌儿血增倒没、生M,事综D正干S合—在症骨髓
正胞小胞色贫血细贫细低素血(坐地倒血正8小 铁 (M(<0~08D( (急正01S0小缺性—细细铁失骨胞胞贫血髓)贫血)3异在<2血)~3常(23)跌5增再的(生生喜铁综障洋粒合碍再血缺胞洋幼症性生性铁性(细)贫功贫性贫障胞海,能血贫血血碍性洋障、血、)性碍溶、珠贫贫急贫、血铁蛋血血血性急性粒白) )失性贫幼生失血细成
临床表现
2、神经肌肉系统:
• 脑组织缺氧导致头昏、耳鸣、失眠、记忆力 下降等。
• 肢端麻木:可由贫血并发的末梢神经炎所致, 多见于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
临床表现
3、呼吸系统:
• 多见于中度以上贫血 • 表现为呼吸加快以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4、循环系统:
• 心悸、气促,活动后明显加重 • 长期贫血,心脏超负荷工作且供血不足,会导
2、血涂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及形态 3、网织红细胞计数:间接反映骨髓红系增生
(或对贫血的代偿)情况
实验室检查
4、骨髓检查:包括骨髓细胞涂片分类和骨髓活检
反映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和形态变化, 骨髓造血组织结构、增生程度。
造血功能高低及造血组织是否出现肿瘤性改变,是 否有坏死、纤维化,髓外肿瘤浸润等。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贫血
anemia
治疗要点
定义
概述
分类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一、概述
贫血定义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 (Hb)、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细胞比容 (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 低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判断贫血标准:
我国成人Hb:男性低于120g/L 女性低于110g/L 孕妇低于100g/L
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MCV
(红细 MCHC(红细胞平 胞平均 均血红蛋白浓度)
常见疾病
体积)
大胞血大急细贫的性大幼失(>1儿 血大00没细事胞干),坐的32小幼~3的(5 喜巨洋幼洋贫巨地血幼异铁)贫常跌儿血增倒没、生M,事综D正干S合—在症骨髓
正胞小胞色贫血细贫细低素血(坐地倒血正8小 铁 (M(<0~08D( (急正01S0小缺性—细细铁失骨胞胞贫血髓)贫血)3异在<2血)~3常(23)跌5增再的(生生喜铁综障洋粒合碍再血缺胞洋幼症性生性铁性(细)贫功贫性贫障胞海,能血贫血血碍性洋障、血、)性碍溶、珠贫贫急贫、血铁蛋血血血性急性粒白) )失性贫幼生失血细成
贫血概述知识PPT课件

骨髓活检
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了解骨髓造血 组织的结构、细胞成分等,对某些特 殊类型的贫血有诊断价值。
其他检查
铁代谢检查
检测血清铁、铁蛋白等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铁缺乏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检测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盐水的抵抗力,有助于鉴别不同类型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等。
05 贫血的治疗与预防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与预防
01
总结词
补充铁剂、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
02
补充铁剂
根据贫血程度和病因,医生可能会开出铁剂补充剂,如硫酸亚铁、富马
酸铁等。患者需按照医嘱服用,避免过量引起中毒。
03
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肝、蛋黄等。同时,避免影响铁吸收的食
物,如茶、咖啡和某些蔬菜。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身
04 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等
血常规检查
通过检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 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及贫血的程度。
网织红细胞计数
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活性,有助于判断贫血的原因和治疗 效果。
骨髓检查:骨髓穿刺、骨髓活检等
骨髓穿刺
通过抽取骨髓液,观察骨髓增生程度、 细胞成分等,有助于判断贫血的病因, 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
溶血性贫血的治疗与预防
总结词
控制感染、避免诱因、输血和药物治 疗
02
控制感染
感染是溶血性贫血的常见诱因,因此 应积极控制感染,预防疾病复发。
01
03
避免诱因
了解并避免可能诱发溶血性贫血的因 素,如某些药物、化学物质等。
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了解骨髓造血 组织的结构、细胞成分等,对某些特 殊类型的贫血有诊断价值。
其他检查
铁代谢检查
检测血清铁、铁蛋白等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铁缺乏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检测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盐水的抵抗力,有助于鉴别不同类型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等。
05 贫血的治疗与预防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与预防
01
总结词
补充铁剂、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
02
补充铁剂
根据贫血程度和病因,医生可能会开出铁剂补充剂,如硫酸亚铁、富马
酸铁等。患者需按照医嘱服用,避免过量引起中毒。
03
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肝、蛋黄等。同时,避免影响铁吸收的食
物,如茶、咖啡和某些蔬菜。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身
04 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等
血常规检查
通过检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 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及贫血的程度。
网织红细胞计数
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活性,有助于判断贫血的原因和治疗 效果。
骨髓检查:骨髓穿刺、骨髓活检等
骨髓穿刺
通过抽取骨髓液,观察骨髓增生程度、 细胞成分等,有助于判断贫血的病因, 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
溶血性贫血的治疗与预防
总结词
控制感染、避免诱因、输血和药物治 疗
02
控制感染
感染是溶血性贫血的常见诱因,因此 应积极控制感染,预防疾病复发。
01
03
避免诱因
了解并避免可能诱发溶血性贫血的因 素,如某些药物、化学物质等。
内科学课件:贫血概述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红细胞生成素(肾脏合成) 内分泌:性激素、甲状腺素等 T细胞
2. 成熟红细胞的结构
⑴红细胞膜
由多种蛋白质和脂 质组成。 双层磷脂结构,镶 嵌多种膜蛋白,如 骨架蛋白、血型糖 蛋白等。
2. 成熟红细胞的结构(2)
⑵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
珠蛋白(4肽链)+ 血红素(4个)
常见疾病
增生性贫血
IDA、MDS、溶贫等
增生不良性贫血 AA、纯红再障
4. 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 1.造血干组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先天性血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DA) 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MDS、白血病 2.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 骨髓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骨髓坏死、MF 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所致贫血 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肾性贫血、甲减、慢性病性贫血 造血细胞凋亡亢进所致贫血:PNH、AA
80~100
32~35
常见疾病
巨幼细胞贫血、溶血 性贫血、MDS 等 AA,急性失血性贫 血、骨髓病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 贫血
<80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80
<32 32~35
IDA、海洋性贫血、 铁幼粒细胞性贫血、 慢性病贫血
CDA、风湿、肝病
意义:红细胞形态分类法对贫血的病因诊断能提供一些线索,有一定的实 用价值。
贫血概述
内容
➢ 授课目的和要求 ➢ 红细胞相关基础知识 ➢ 贫血的定义 ➢ 贫血的分类 ➢ 临床表现 ➢ 诊断 ➢ 治疗
授课目的和要求
1.掌握贫血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诊断 标准。
2.熟悉贫血的分类、贫血的诊断步骤。 3.了解贫血的治疗原则。
内科护理学-贫血PPT课件

Hb、红细胞计数-诊断和程度 MCV、MCHC-形态学分类、病因 网织红细胞计数-鉴别诊断、疗效评价 外周血涂片-病因
骨髓检查-病因 其他病因相关检查
诊断要点
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贫血 明确贫血程度、类型、病因
治疗要点
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 对症和支持治疗:输注红细胞 其他:脾切,骨髓移植
红细胞-输氧 白细胞-抗感染 血小板-止血、凝血
血液系统疾病
红细胞疾病 粒细胞疾病 单核细胞、吞噬细胞疾病 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 造血干细胞疾病 脾功能亢进
主要症状
贫血 出血 发热 疼痛
贫血
定义
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Hb, RBC, HCT低于 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的常见临 床症状
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各系统
呼吸系统
呼吸加快、呼吸困难-中度贫血 呼吸困难加剧,咳嗽、咳痰(后期并发心力
衰竭)
临床表现-各系统
消化系统
食欲不振、恶心、胀气 腹泻、便秘 粘膜炎
泌尿生殖系统
轻度蛋白尿、夜尿增多 月经失调、性功能减退
临床表现-各系统
其他
低热 伤口愈合缓慢 感染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入院方式 居住环境:理化因素接触史
护理评估要点-健康管理
入院经过:主诉+现病史 个人病史
血液系统疾病:恶性-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癌; 出凝血-特法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肝脏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月经史、妊娠
分娩史 免疫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脾功能亢进 手术史 外伤史
教学目标
掌握
贫血定义 贫血的血红蛋白浓度分类 贫血的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贫血的严重并发症及预防和应对措施
骨髓检查-病因 其他病因相关检查
诊断要点
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贫血 明确贫血程度、类型、病因
治疗要点
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 对症和支持治疗:输注红细胞 其他:脾切,骨髓移植
红细胞-输氧 白细胞-抗感染 血小板-止血、凝血
血液系统疾病
红细胞疾病 粒细胞疾病 单核细胞、吞噬细胞疾病 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 造血干细胞疾病 脾功能亢进
主要症状
贫血 出血 发热 疼痛
贫血
定义
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Hb, RBC, HCT低于 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的常见临 床症状
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各系统
呼吸系统
呼吸加快、呼吸困难-中度贫血 呼吸困难加剧,咳嗽、咳痰(后期并发心力
衰竭)
临床表现-各系统
消化系统
食欲不振、恶心、胀气 腹泻、便秘 粘膜炎
泌尿生殖系统
轻度蛋白尿、夜尿增多 月经失调、性功能减退
临床表现-各系统
其他
低热 伤口愈合缓慢 感染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入院方式 居住环境:理化因素接触史
护理评估要点-健康管理
入院经过:主诉+现病史 个人病史
血液系统疾病:恶性-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癌; 出凝血-特法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肝脏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月经史、妊娠
分娩史 免疫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脾功能亢进 手术史 外伤史
教学目标
掌握
贫血定义 贫血的血红蛋白浓度分类 贫血的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贫血的严重并发症及预防和应对措施
贫血ppt课件完整版

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检查(如血红蛋白、红细胞计 数减少等)、骨髓检查(如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等)及 免疫学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治疗原则及措施
治疗原则
以支持治疗、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及促进造血恢复为主要原则。
治疗措施
包括输血支持、止血药物应用、抗感染药物应用等支持治疗;免疫抑制剂、雄激素等药物应用针对发 病机制的治疗;以及造血生长因子等促进造血恢复的治疗。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可考虑进行 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手术治疗。
因为茶叶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会抑制铁的吸收 。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
1 2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适当进行锻炼
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和促进血液循环。
3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以免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引发贫血症状。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
了解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等指标,及时发现贫血迹象。
关注身体症状
如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月经过多、痔疮出血、胃肠道疾病等可能导致贫血的疾病,应 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预防贫血的发生。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5
溶血性贫血
病因及发病机制
红细胞内在缺陷
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 圆形细胞增多症等,导致红细胞膜异 常、红细胞酶缺陷或珠蛋白生成障碍 。
红细胞外在因素
发病机制
主要涉及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前 者如抗体介导的溶血,后者如物理、 化学和生物因素引起的红细胞损伤。
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 血病、血型不合的输血等,导致红细 胞被破坏。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检查(如血红蛋白、红细胞计 数减少等)、骨髓检查(如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等)及 免疫学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治疗原则及措施
治疗原则
以支持治疗、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及促进造血恢复为主要原则。
治疗措施
包括输血支持、止血药物应用、抗感染药物应用等支持治疗;免疫抑制剂、雄激素等药物应用针对发 病机制的治疗;以及造血生长因子等促进造血恢复的治疗。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可考虑进行 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手术治疗。
因为茶叶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会抑制铁的吸收 。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
1 2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适当进行锻炼
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和促进血液循环。
3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以免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引发贫血症状。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
了解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等指标,及时发现贫血迹象。
关注身体症状
如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月经过多、痔疮出血、胃肠道疾病等可能导致贫血的疾病,应 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预防贫血的发生。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5
溶血性贫血
病因及发病机制
红细胞内在缺陷
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 圆形细胞增多症等,导致红细胞膜异 常、红细胞酶缺陷或珠蛋白生成障碍 。
红细胞外在因素
发病机制
主要涉及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前 者如抗体介导的溶血,后者如物理、 化学和生物因素引起的红细胞损伤。
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 血病、血型不合的输血等,导致红细 胞被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障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碍
性
贫
血
Aplastic Anemia
造血干祖细 胞异常
临床表现为全细胞减少及相关的贫血、 出血、感染综合症,免疫治疗有效
先
Congenital dyserythropoietic anemia, CDA
天
性 红 细
难 治 性
胞
贫
生
血
成
异
常
常染色体
常染色体
性
显性遗传
隐性遗传
贫
血
I
大细胞性 ﹥100
32~35 巨幼细胞贫血 ;部分溶贫;肝病及甲减
正常细胞性 80~100 32~35 再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 ﹤80 ﹤32
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铁粒幼细胞贫血 某些慢性病贫血
贫血的严重划分及标准
血红蛋白浓度
g/L
贫血严重程度
<30
极重度
30~ 重度
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续)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⑴ 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
或利用障碍
巨幼细胞性贫血
⑵ 缺铁或铁利用障碍
缺铁性贫血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二、溶血(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1.红细胞内在缺陷:
红细胞膜异常 红细胞酶缺陷 血红蛋白异常
卟啉代谢异常
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续)
2.红细胞外因素:
三、失血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机械性溶血性贫血 其他
根据失血速度分为急性、慢性(常合并缺铁)失血性贫血 根据失血的机制分为出凝血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 和严重肝病等)所致、非出凝血性(外伤、肿瘤、结核、支气管扩张、消化性 溃疡、痔和妇科疾病等)所致
再
原发和继发的造血干细胞缺陷、骨髓微环
生
境受损、造血干细胞免疫性损伤
60~ 中度
>90 轻度
贫血的骨髓增生程度分类
骨髓增生程度
增生不良性贫血 增生性贫血
相关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抑制
IDA、MA、HA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贫
血
发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 造血微环境异常 病
机
制
和 红细胞破坏过多贫血
病
因
分
溶血性贫血
类
造血原料不足 利用障碍
失血性贫血
出凝血性疾病
非出凝血性疾病
贫血
•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
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临床症状。
多种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系 列症状不是一种疾病的名称。
• 我国贫血诊断标准(海平面地区)
成年男性:
Hb<120g/L
成年女性(非妊娠) :Hb<110g/L
孕 妇:
Hb<100g/L
• WHO贫血诊断标准(海平面地区)
6个月-< 6岁儿童 Hb<110g/L
病史
4.失血史:
(1)急性失血史 :外伤出血、 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咯血,症状 不典型宫外孕及脾破裂引起的急 性失血性贫血; (2)慢性失血: 女性月经过 多史,钩虫感染,消化道炎症、 溃疡、肿瘤引起长期少量出血 (黑便史),痔疮出血。
病史
5.疾病史: 有无 慢性肝病(乙肝、酒精肝、肝硬化等) 慢性肾病(慢性肾炎、尿毒症等) 慢性感染性疾病史(结核、慢性胃肠炎症等) 结缔组织病(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恶性肿瘤病史 它们可引起继发性贫血。
病史
2. 特殊用药史:
(1)伯氨喹啉型药物及多种退热止痛药物(阿司匹林、非那
西丁等)
溶血性贫血
(2)服用氯霉素、磺胺类药物
再障
(3)磺脲类降糖药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4)乙醇、甲氨碟呤等化疗药、巴比妥类等影响叶酸代谢的 药物 大细胞贫血
病史
3.特殊人群/饮食习惯:
• 有无偏食、饮浓茶 • 小儿:有无偏食及喂养不当 • 妇女:有无月经过多 • 孕妇、哺乳期:有无营养不良
缺铁/铁利用障碍
贫血的一般临床表现
• 皮肤粘膜苍白:睑结膜、口唇、舌及甲床 • 疲乏 困倦 软弱无力 • 皮肤干燥、毛发枯干
贫血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神经系统:头昏、耳鸣、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皮肤、粘膜:苍白,粗糙、缺少光泽、溃疡形成; 溶血性贫血,可见皮肤、 黏膜黄染。
呼吸循环系统:活动后心悸、气短、心率增快,长期贫血,可导致贫血性 心脏病,还可出现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消化系统:消化腺分泌减少,腺体萎缩,出现腹胀、食欲减低、大便规律 和性状改变;慢性溶血可合并胆道结石和脾大;缺铁性贫血可有吞咽异物 感或异嗜症;巨幼细胞贫血或恶性贫血可引起舌炎、舌萎缩、牛肉舌、镜 面舌等。 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血管外溶血出现无胆红素的高尿胆原尿;血管内溶 血出现血红蛋白尿和含铁血黄素尿;急性重症溶血可致ARF;长期贫血影 响睾酮的分泌,减弱男性特征;对女性导致月经异常。
II
III
IV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
造
血 系
骨髓增生异
统
常综合症
恶
性
克 隆
造血系统恶
性
性肿瘤
疾
病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
造血微环境异常
骨髓基质 细胞受损
骨髓坏死 骨髓纤维化 骨髓硬化症 大理石病
造血调节因 子水平异常
肾功不全、 肝病、垂体 或甲状腺功 能不全
慢性病贫血
造血原料不足/利用障碍
叶酸或维生素B12 缺乏或利用障碍
6-14岁儿童
Hb<120g/L
成年男性
Hb<130g/L
成年女性
Hb<120g/L
孕妇
Hb<110g/L
贫血的发展速度
贫
红细胞的形态
血
分血红蛋Βιβλιοθήκη 浓度类急性慢性
大细胞性 小细胞性 正细胞性 轻度 中度 重度
骨髓增生情况
极重度 骨髓增生不良
骨髓增生
贫血的分类
类型
MCV(fl) MCHC(%)
常见疾病
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疾病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
1.造血干组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 先天性血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DA) 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
2.造血微环境异常所致贫血 骨髓基质和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骨髓 坏死、MF、骨髓转移瘤、骨髓炎等) 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CRF 、肝病、垂体/甲状腺功能减退;ACD)
6.其他:有无化学毒物、放射线接触史
病史
7. 有无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病史:
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急性(血管内)溶血性贫血 长期高热伴黄疸者——恶组; 反复发作性血红蛋白尿、黄疸——PNH; 浓茶色或酱油色尿—— HA 贫血伴发热、感染、合并白细胞减少——
贫血的诊断
• 诊断的基本线索: • 病史 • 症状 • 体征 • 外周血 • 诊断的主要手段: • 骨髓 • 其他血液病特殊检查
病史
1.家族史:
家族中有无类似贫血者,常 见于遗传学异常所致溶血性贫 血, 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珠蛋白形成障碍性贫血、 G-6PD酶缺乏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