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按摩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产后缺乳及护理
口服中药配合手法按摩治疗社区产后缺乳398例

给 予 常 规 产 后 访 视 指 导 , 续 观 察 3周 。 连
3 疗 效分 析
3 1 观 察 指 标 .
①产后 2d~ 3d出院 , 体一般状况 可。② 产后排 出的乳 身 汁量少 , 甚或全无 , 不够 喂养婴儿 。③乳房检查松软 , 不胀不痛 , 挤 压 乳 汁 点 滴 而 出 , 稀 ; 乳 房 丰 满 乳 腺 成 块 , 压 乳 汁 疼 痛 质 或 挤
摘要 目的 : 观察 口服 中药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症的临床 疗效 。方 法: 区中抽取 3 8名缺乳孕妇随机 分为 口 社 9 服 中药组 、 法按摩组 、 手 口服 中药 + 法按摩组 、 手 对照组 , 口服 中药组采用中药( 黄芪 1 、 不留行 9 通 草 9g 加入猪蹄 5g王 )
①因乳头 凹陷 和乳 头皲 裂 造成 的乳 汁壅 积不 通 , 乳 困 哺 难 。②产妇有基础疾病不适 合母乳 喂养者 ; ③产妇本 人不愿 意 母乳喂养经劝说无效者 。
2 4 对 照 组 .
1 临床 资料
1 1 一 般 资 料 .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 19 94年颁 布 的《 医病 证诊 断疗 中 效标 准》 中产 后缺 乳 的诊 断标 准 和课 题 设定 的纳 入 和排 除标 准 , 社 区 中随 机 抽 取 住 院 自然 分娩 的产 妇 3 8名 , 在 9 随机 分 为 E l
难 出, 稠 。 质
13 排 除 标 准 .
通 过 自制 调 查 表 来 调 查 产 妇 乳 房 是 否 觉 得 胀 、 儿 吸 吮 时 婴
是否 听到吞咽声 、 否需要添加奶粉 、 是 每次哺乳后乳 汁是否有剩 余等 指标来观察产妇乳汁量 的变化 。
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在产后缺乳当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在产后缺乳当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了生育后的母乳喂养方式。
有一部分产后女性会出现乳汁分泌不足的情况,即产后缺乳。
这种情况不仅会给母亲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同时也会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人开始尝试一些传统的中医疗法,如乳房穴位按摩和耳穴埋豆等。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在产后缺乳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乳房穴位按摩和耳穴埋豆的原理。
乳房按摩是指通过按摩乳房周围的穴位,促进乳腺的血液循环,增加乳腺的活力和代谢,从而促进乳汁的分泌。
而耳穴埋豆是指在耳朵上选择特定的穴位,通过埋入豆子或其他物质来刺激相关穴位,从而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乳腺的发育和乳汁的分泌。
针对产后缺乳的问题,许多中医专家和治疗师认为,通过乳房穴位按摩和耳穴埋豆可以有效地调节产后妇女的内分泌系统,并激发乳腺的功能,从而增加乳汁的分泌量。
这两种方法都属于中医治疗范畴,并且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
一些研究证实,乳房穴位按摩和耳穴埋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产后缺乳的症状,增加乳汁的分泌量。
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一些产后妇女采用这两种方法后,乳汁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从而使得新生儿得到了更多的营养和抚慰。
这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产后缺乳问题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乳房穴位按摩和耳穴埋豆也有一些限制和不足之处。
这两种方法的疗效可能因人而异,对每个人的效果并不完全相同。
这两种方法需要长期坚持和配合一定的饮食调节和生活习惯,才能达到最佳的疗效。
对乳房穴位按摩和耳穴埋豆的作用机制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验证。
按摩治疗产后缺乳75例

按摩治疗产后缺乳75例产后缺乳是妇科的常见病症之一,主要是由气血虚弱或肝郁气滞所致,我们采用点、揉、推、疏抓、捏挤等按摩手法。
取穴:脾俞、肝俞、乳根、血海等穴,治疗30例患者,收到满意疗效,总有效率为93.3%。
产后缺乳是指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的一种症证,为妇科的常见病之一。
标签:按摩缺乳治疗乳汁缺乏,多因身体虚弱,气血化生之源不足,或因肝郁气滞乳汁不能流畅所致。
笔者运用按摩手法,治疗了75例产后缺乳的患者,取得了很好疗效,现简述如下。
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75例,其中家庭病房51例,门诊治疗24例,年龄24-40岁。
平均年龄32岁。
2 诊断标准:产后排出的乳汁量少,甚至全无,不足以喂养婴儿。
二、治疗方法1 典揉膈俞、脾俞、胃俞、肝俞各0.5-1分钟。
2 自上而下直推胸骨10遍。
3 分推膻中至乳头10遍。
4 摩揉乳房8 -12分钟。
5 五指疏抓乳房8 -10遍。
6 拇指与食指相对捏放乳房自根部至乳头反复8-10遍。
7 两侧做完,按揉乳旁、乳根、膻中各1-3分钟。
8 典揉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各0.5-1分钟。
9 拿肩井,掐少泽结束。
三、疗效观察1 治疗时间:每天操作一次,15天为一疗程。
治疗次数最短7次,最长30次。
2 治疗结果:治愈:症状改善,乳头排出,能够满足喂养婴儿26例,占35%;有效:症状基本改善,乳头排出,接近满足喂养婴儿45例,占60%;无效:症状无改善4例,占5%。
总有效率为95%。
四、体会:产后缺乳也称乳汁水足或乳汁不行。
《傅青主》曾说:“妇人产后绝无点滴之乳,人以为乳管之闭也,谁知是气与血海之两涸乎,夫乳乃气血所化而成也,无血固不能化乳汁,无气亦不能化乳汁。
”可见乳汁为气血所化生。
源于脾胃其枢在胃,其行在肝受冲任所司。
乳汁不行,虚者,多因产后气血亏虚,乳汁化源不足;实者多因肝郁气滞,寒凝血瘀,乳脉不行所致。
笔者运用手法治疗,可以健脾胃,通经络,化乳生乳,以促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以行乳通乳。
中医护理之常见症状及辨证施护(产后缺乳)

产后缺乳一、概述(一)概念产后缺乳是以产后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亦称“缺乳”、“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
(二)讨论范围凡现代医学的产后缺乳、泌乳过少,属本病证的讨论范围,可参考本节辨证施护。
二、病因病机(一)病因血虚弱和肝郁气滞。
(二)病机总结1.病位:脾、胃、肝,与任冲二脉有关。
2.基本病机:乳汁生化不足,或乳脉不畅。
3.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常见气血虚弱和肝郁气滞之证。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症状:乳汁甚少,或全无。
或原有乳汁,情志刺激后突然缺乳。
乳房柔软,无胀痛,乳汁清稀;或乳房胀硬疼痛,乳汁浓稠。
2.病史:产时、产后出血过多,或产后情志不畅,或乳腺发育不良,乳头内陷。
3.相关检查:检查乳房大小,有无红肿、结块、压痛,有无乳头凹陷。
(二)鉴别诊断产后缺乳与乳痈:乳痈即急性乳腺炎,以乳房红肿为主症。
产后缺乳之肝郁气滞证,与乳痈非常相似,二者均可发生于产后,出现乳汁排出不畅,乳房疼痛。
见下表。
四、辨证施护(一)辨证要点辨虚实:主要根据乳汁、乳房、情绪、舌脉来辨其虚实。
(二)护治原则虚者补之,补气养血;实者疏之,疏肝解郁。
同时佐以通乳。
四、辨证施护(三)证治分类1.气血亏虚症状: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满感,神倦食少,面色少华,或出现心悸、失眠,舌淡,少苔,脉细弱。
证候分析治法:补气养血,佐以增乳。
方药:通乳丹加减。
2.肝郁气滞症状:产后乳汁涩少,或全无,或产后乳汁正常或偏少,伤于情志后乳汁骤减或点滴全无,乳汁稠,乳房胀硬疼痛,情志抑郁,胸胁胀痛,食欲不振,或有微热,舌苔薄黄,脉弦细或弦数。
证候分析治法:疏肝解郁,活络通乳。
方药:下乳涌泉散加减。
(四)主要护理问题1.乳汁不足与气血不足或肝郁气滞有关。
2.乳房疼痛与肝郁气滞,乳络不通有关。
3.纳差与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或肝气郁滞、肝郁乘脾有关。
(五)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1)分析产后缺乳原因。
以推拿疗法为主配合中药治疗缺乳

C iee M nplt n& Q o g teay M r2 0 , o.5, o3 hns a iua o i iG n h rp . a 0 9 V 12 N .
以推拿疗 法为主配合 中药治疗缺 乳
生津之用 ; 王不流行 、 路路通 、 漏芦取通络行乳之用 ; 续断 、 猪蹄取补益肝肾、 培补气血之用。1 1 , 日 剂 每 日 3服 。 2 肝郁气滞型 产后精神抑郁或紧张过度 , 造成肝气郁滞 , 气积 不畅, 阻滞乳络造成乳汁不通 , 成本病 , 而形 其主要 症状有 : 乳房疼痛且胀 , 汁不出, 闷胁胀 , 乳 胸 嗳气少
食, 舌红苔黄 , 脉弦。 治疗原则主要是 以疏肝解郁 , 疏通乳络为主。 21 推拿疗法 . 21 胸乳部: .1 . 主要手法 : 、 摩、 推 揉、 牵拉法。主要穴 位有乳根、 膻中、 章门、 太冲等。操作 : 患者取仰卧位, 术者首先沿患者腋下向乳房作推、 揉反复数次; 然后 沿乳房外缘向乳头做推、 摩 , 揉、 同时指针乳根 、 膻中、 章门、 太冲等穴 。最后实施牵拉法 : 术者用足底或足 尖顶住患者患侧腋窝部 , 双手捏 紧患者的患侧手指 , 足蹬手拉 , 同时向相反方 向用力 , 如此重复 3 4 ,  ̄次 每次牵拉时应更换患者手指。一拉一、 三指 , 二、 二拉 二、 、 三 四指, 三拉三、 五指, 四、 全过程约 1 分钟。 5 21 背部 : .2 . 主要手法 : 揉 、 压 。主要穴位有 : 推、 按、 脾俞 、 、 、 。 胃俞 肝俞 胆俞 操作 : 患者取俯卧位 , 术者在 患者背部沿足太 阳膀胱经循行路线做推、 按 、 , 揉、 压 重点是肝、 胆部 。同时指针脾俞 、 、 、 胃俞 肝俞 胆俞诸 穴。全过程约 1 分钟。 0 2 . 中药 汤剂 自拟调乳方 为 :柴 胡 2g 2 0 、青皮 1g 当归 1g 川芎 1g 生地 2g 花 粉 2g 桔梗 5、 5、 5、 0、 0、 1g穿 山 甲 1g王 不 流行 1g漏 芦 1g甘 草 lg 5、 5、 5、 5、 O。 方解 : 中柴胡、 方 青皮取疏肝解郁之用 ; 当归、 川芎取 养血活血之用 ; 生地 、 花粉、 桔梗取滋阴生津之用 ; 穿 山甲、 王不流行 、 漏芦取通络行乳之用 ; 甘草取调和 药性之用 。1日 1 , 剂 1日2 3 服。 3 病 例 张某某 ,女 ,6 , 0 年 6月 1 初诊。主 2岁 2 7 0 2日 述: 产后无乳 , 乳房胀痛 , 不可触摸。检查: 见双乳胀 满, 拒按 , 内有块状物, 舌红苔黄 , 脉弦。 诊断: 肝郁气 滞型缺乳。采 用以上手法治疗, 4天后 , 乳房胀痛感 明 显 消失 , 汁 可 以流 出 , 续治 疗 3天后 , 乳 继 乳房 胀 痛完全消失, 汁排 出如常 , 乳 痊愈。 个月后随访 , 3 未 见复发 。 李某 , ,4岁 ,0 8年 1月 1 女 3 20 6日初 诊 。主述 : 第二次分娩后, 汁量 少, 乳 乳汁清晰, 不够小儿吃 , 身 体乏力。检查 : 患者乳房干瘪 , 不痛不胀 , 面色萎黄 , 舌淡无苔, 脉虚细。 诊断 : 气血虚弱型缺乳。 采用以上 方法治疗 ,5 1 天后 , 感觉乳汁量明显增 多, 身体较先 前有所强壮。 继续治疗 1 个月后 , 患者乳汁量恢复正 常, 可以供 小儿乳养。半年后随访 , 未见复发。
产后缺乳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妇产科
产后缺乳中医护理方案
• • • • 一、常见证候要点 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四、健康指导
一、常见证候要点
• (一)气血虚弱型: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无胀 感而柔软;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白或淡胖。苔 白或少苔,脉虚弱或细弱。 • (二)肝郁气滞型:产后乳汁分泌少,甚或全无,或平日乳汁正 常或偏少,突伤七情后乳汁骤减或点滴全无,乳汁浓稠,乳房胀 硬而痛或有微热。精神抑郁,胸胁胀闷,食欲减退,舌尖边红, 苔薄黄,脉弦细或数。 • (三)痰湿壅阻型:乳汁稀少或点滴而出,乳房硕大或下垂无胀 感。体形肥胖,胸闷泛恶产后乳汁少甚或全无,乳房柔软无胀感或丰 满汁如清水,脘腹胀闷,不思饮食,呕酸便溏,舌苔厚腻色黄, 脉弦滑。 • (五)气虚血瘀型:乳汁不行或甚少,乳房肿硬,胸闷嗳气,恶 露量少而不畅,少腹胀痛,舌淡紫暗,脉缓或细涩。
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 (一) 乳汁不足 • 1.观察乳房、乳汁情况及伴随症状,观察有 腹泻, 恶露过多,产后自汗、盗汗等耗伤气血精液的疾病。 • 2.正确哺乳。分娩后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 促进乳汁分泌。哺乳前后清洗乳头,防止哺乳时乳头 干裂影响哺乳次数。 • 3.穴位按摩。 •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穴内分泌、胸、脾穴等。 • 5.遵医嘱中药泡洗。
• • • • •
(二)乳房疼痛 注意睡眠姿势,勿压迫乳房。定时排空以免乳汁淤 积化热,转变为乳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肝郁气 滞,不通则痛。 遵医嘱使用推拿手法按摩,挤出淤积乳汁,以利下 乳。 遵医嘱穴位贴压。取穴胸,肝,内分泌等穴。 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一)药物治疗 • 内服中药:气血虚弱型以通乳丹加减; 肝郁气滞型下乳涌泉散加减;痰湿瘀阻 型苍附导痰丸加减;食浊中阻型保和丸 加减;气虚血瘀型生化汤加减。 • 外用中药
按摩配合中药治疗产后缺乳35例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参 考 文献
E l i 高博义 , 段颖 肠 胃舒 胶囊 治疗 消化性 溃 疡 9 0例临 床观察 [ J ] . 社 区 中医药 ,
2 0 0 8 , 9 ( 1 0 ) : 8 7 .
消化性溃 疡 主 要指 发 生 在 胃和 十 二 指肠 的慢 性 溃 疡[ 1 ] ,溃疡 的形成与 胃酸和 胃蛋 白酶 的消化 作用 以及 幽
法配合 中药治疗 ,对照组 3 4例 中药治疗。结果
义 Pd O . 0 5 。结论
治疗组总有效 率为 9 7 2 %。对照组 总有效率为 7 6 . 5 % ,两组 比较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手 法配 合 中 药 治 疗 疗 效 较 好 。
关 键 词 :按 摩 ; 中 医 药 疗 法 ;缺 乳
第 1 1卷第 1 4期 ・总第 1 6 6期 2 0 1 3年 7月 ・ 下 半 月 刊
◎ 健
O 教 F C H 育 I  ̄ t  ̄
溃疡或者存 在并发 症 的患 者 ,改 用质子 泵抑制剂 ,且 在
治疗的过程中可辨证加用 中药或者中成药 。
是指患者经 胃镜 复查 ,溃疡面缩小在 5 0 %以下 。 1 . 4 数据处理 本组 所有数据均采 用 S P S S 1 6 . 0统计 软 件包 进行数 据分析 和统计 ,组 间比较用 t 检验 , P d0 . 0 5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2 临床分型
见表 1 。
表 1 中 医 辨 证 分 型 ( , %)
1 . 1 一般 资料 全部 6 9例 产后缺乳 患者 均为我 院妇产 科门诊 患者 ,均符合 《 中医病证诊 断疗效 标准 》 l 2 中产后 缺乳 的诊 断。患者表现为产后排出乳汁量少 ,甚或全无 , 不够喂养婴儿 ;乳房 松软 ,不胀 不痛 ,挤压 出乳 汁量少 质稀 ,或乳 房 丰 满 ,乳 腺 成块 ,挤压 疼 痛 ,乳 汁 难 出 , 质稠 。排除因乳头 凹陷 、皲裂造 成 的乳 汁壅积 不通 ,哺
产后缺乳的中医护理

无 ,或平 日乳 汁正常或偏 少 ,突然七 情所伤后 ,乳汁骤
减或点滴全无 ,乳 汁稠浓 ,乳 房胀硬 而痛或有 微热 。精 神抑郁 ,胸胁胀 闷 ,食 欲减 退 ,舌尖 边红 ,苔 薄 黄 ,脉 弦细或数 。治法 :疏 肝解郁 ,行气下乳 。
凹陷者 ,早期 嘱孕妇经 常把乳头 向外 拉 ,并要常用 肥皂 擦洗乳头 ,防止乳头皲裂而造成 哺乳 困难 。
1 . 3 . 4 饮食疗法
2 辨 证 施 护
1 . 1 . 3 按摩疗 法 每天 自我按 摩足三里 、内、外 关 、中
脘穴三次 ,每穴 5 ~1 0分钟 。同时配合乳房按摩 。 1 . 1 . 4 饮食 疗 法 当归 黄 芪猪 蹄 汤 :猪 蹄 2只 ,黄 芪 3 0 g ,当归 l O g ,红 枣 3个 ,姜 3片 ,盐 、胡椒 粉 适 量 。 煮汤 ,冷却去其上漂油脂 ,食 肉饮汤 。 1 . 2 肝郁气 滞型 主要证 候 产后乳汁分泌少 ,甚或 全
l O g ,桔梗 6 g ,王不 留行 1 2 g ,茯苓 l O g 。 1 . 3 . 2 艾灸 取穴 :少泽 、乳根 、膻中。
治法 :补气养血 ,通络泌乳 。 1 . 1 . 1 方药 1 . 1 . 2 艾灸 选 通 乳丹 加 减 (《 傅 青 主 女科 》 ) 。人 参 取穴 :少泽 、乳根 、膻 中 。 l O g ,黄芪 3 0 g ,当归 3 0 g ,花粉 1 5 g ,通草 6 g ,桔梗 6 g 。
致 。临 床 根 据 病 因病 机 分 为 两 类 :气 血 虚 弱 型 ,肝 郁 气滞 型 。我 们 运 用 中 医护 理 特 点 ,在 整 体 现 的 指 导 下辨 证 施 护 , 配 合 治 疗 ,收 到
满意效果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法按摩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产后缺乳及护理
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产后2~10天内没有乳汁分泌和分泌量过少;或者在产褥期、哺乳期内
乳汁正行之际,乳汁分泌减少或全无;不够喂哺婴儿的,统称为缺乳。
亦称“乳汁不行”或“乳
汁不足”。
产后缺乳严重危及到产妇及婴儿的身体健康,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以上的孩子由于没有适当的母乳喂养而死于腹泻、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
更多的孩子由于没有母乳
喂养而患有不应有的疾病。
[1]临床上治疗产后缺乳方法呈现多样化。
近年来,我们采用手法
按摩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产后缺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82例均为本院住院分娩产妇,平均年龄(24.4±
2.3)岁,初产妇,孕周(37.6±1.4)周,其中顺产56例,剖宫产26例。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产后排出的乳汁量少,甚或全无,不足喂养婴儿,乳房检查松软,不胀不痛,挤压乳汁点滴而出,质稀。
1.3入选标准经产前门诊宣教,愿意母乳喂养者;产后2~3 d无乳或少乳者。
1.4排除标准①年龄在20岁以下或4O岁以上者。
② 同时服用了影响乳汁分泌的药物者。
③ 伴有严重的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者。
2.治疗方法
2.1手法按摩操作者在操作前洗净并温热双手,用热毛巾环形湿敷整个乳房,表面涂搽少许
润滑剂,首先点按膻中、膺窗、乳根、少泽、合谷、天池、曲池等穴;气血虚弱,心慌气短者,加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穴、关元穴;两肋胀满,烦躁易怒者,加中脘穴、气海穴、阳陵泉穴;每穴按1 mm,然后操作者双手环形放于产妇乳房上,拇指自乳房腺体外侧
边缘处,由下至上沿乳头方向推挤,以双手食指、中指由乳晕处挤压乳房使乳汁排出,并提
拉乳头及乳晕部位,施以中医手法反复多次,使输乳管扩张,通畅,促进乳汁分泌。
每日按
摩2次,3 d为1个疗程。
2.2中药外敷治疗采用我科自制中药膏(柴胡、白芷、赤芍、漏芦、三棱、红花、通草各等份),外敷患乳。
要求覆盖整个乳房。
并用远红外线照射于外敷药膏上,温度适宜。
每次20
分钟,于按摩后立即进行。
3.疗效分析
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显效:乳房饱满,乳汁自溢,有轻度
胀痛感,完全满足婴儿需要;有效:乳房明显充盈,乳汁轻用力挤压即出,满足婴儿需要量
的2/3;无效:乳房无明显充盈或胀满感,挤压无乳汁外溢或几乎没有乳汁。
3.2 治疗结果显效:63例,有效:11例,无效:8例。
总有效率:92.5%。
4.产后护理
4.1正确健康宣教,鼓励母乳喂养。
提前干预,合理膳食,提早哺乳,促进乳汁的分泌,产
后宜早期下床做一些和缓运动。
4.2正确哺乳:必须教会产妇按正确的哺乳方法:第1次哺乳时间要短,以后可逐渐延长,
甚至达30分钟。
一般每3~4小时哺乳一次。
如婴儿吸吮无力,可用吸奶器吸引后,再行哺乳。
注意及时排空乳汁,以防止乳腺管中乳汁淤积导致乳汁分泌不畅甚或引起乳腺炎。
4.3心理调养中医认为,肝郁气滞是缺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保持情绪舒畅,保持夫妻
关系和睦,避免情志刺激。
对于有情志因素的患者,应给予言语开导,或劝其多参加一些娱
乐活动,以调畅情志。
5.体会
中医学认为产后缺乳多因素体气血亏虚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或肝郁气滞、乳汁运行
受阻所致。
《傅青主女科》云:“夫乳乃气血所化而成也,无血固不能化乳汁,无气亦不能化乳汁”,论述了乳汁的产生与气血的关系。
而乳汁的分泌又依赖于肝气的疏泄与调节,若肝郁气滞,气机不畅、以致乳管不通,乳汁不能畅行。
金•张子和《儒门事亲》云:“妇人有本生
无乳者不治,或因啼哭悲怒郁结,气道闭塞,以致乳脉不。
”故气血亏虚,乳络闭塞为缺乳的主要病机。
[3]
推拿目前已成为治疗产后缺乳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有研究表明,按摩乳房可引起催乳反射,即乳头神经末梢将刺激传入垂体前叶引起催乳素释放,催乳素作用于乳腺细胞使之泌乳。
同时,有乳头传来的感觉信号经神经纤维抵达下丘脑,通过抑制下丘脑、多巴胺及其他催乳
素抑制因子,使垂体泌乳素呈脉冲式释放,促进乳汁分泌。
[4]
本疗法简便易行,效果确切,通过中医护理,在整体观的指导下辨证施护,配合治疗,收到
满意效果。
使患者更易于接受,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让珍,王福萍.母乳喂养的健康知识[J].中国中医药讯,2011,3(2):16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1.
[3]刘小稳,曾莉,程力等.中药联合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2,4(20):42-43.
[4]罗凛,张沙.推拿治疗产后缺乳临床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