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

合集下载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观察时间:治疗前后,每周 一次
观察工具:疼痛评分表、肿 胀评分表、皮肤颜色评估表、
皮肤温度计
数据处理:采用SPSS软件 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治疗前
后的变化
疗效判定标准
症状缓解:疼痛、 肿胀、皮肤颜色
等改善
影像学检查:超 声、CT等检查结
果改善
功能恢复:静脉 功能恢复,血流
通畅
实验室检查:血 液检查、生化检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评估患者静 脉炎的疼痛程度
肿胀程度:观察患者静 脉炎的肿胀程度
皮肤颜色:观察患者静 脉炎的皮肤颜色变化
皮肤温度:测量患者静 脉炎的皮肤温度变化
功能恢复:评估患者静 脉炎的功能恢复情况
并发症:观察患者静脉 炎的并发症情况
观察方法
观察指标:疼痛程度、肿胀 程度、皮肤颜色、皮肤温度
适用于不同严 重程度的静脉

适用于不同部 位的静脉炎
使用注意事项
药物选择:根据病 情和患者体质选择
合适的药物
敷药方法:按照正 确的操作方法进行
敷药
敷药时间:根据药 物性质和病情确定
敷药时间
观察病情:密切观 察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发展前景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中药外敷治疗静 脉炎的研究历史
中药外敷治疗静 脉炎的临床应用
中药外敷治疗静 脉炎的研究进展
中药外敷治疗静 脉炎的研究挑战 与展望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发展趋势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研究进展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应用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评价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安全性评估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未来发展方向

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炎护理研究及效果评价_钟小玲

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炎护理研究及效果评价_钟小玲

219第13卷 第7期 2011 年 7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3 No. 7 Jul . ,2011静脉炎是临床静脉用药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病人及静脉内化疗病人均要接受静脉留置针或PICC 管,肿瘤化疗病人还要接受多个疗程的静脉内化疗,这样就极大的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病机会;我们对2009年2月—2010年7月收住入本科的因接受静脉内用药、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内化疗而致输液性静脉炎的161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中药组方金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则按照传统的方法采用33%的硫酸镁湿敷来治疗,分别评价两组病例静脉炎的治疗情况,观察发现使用中药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炎效果显著且明显优于传统的使用硫酸镁的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对2009年1月—2010年7月在本科住院的全部患者中因静脉用药、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内化疗而致静脉炎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本研究病例共161例,随机分成两组,住院号尾数为双数者进实验组共81例,其中男47例,女34例,接受静脉留置针70例,化疗病人38例,留置PICC 管6例,平均年龄(47±3.8)岁;住院号尾数为单数者进对照组共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接受静脉留置针69例,化疗病人37例,留置PICC 管6例,平均年龄(47±2.5)岁;本研究中所使用的静脉留置针均为BD 公司生产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所有病人在接受静脉炎治疗的同时不影响原治疗方案的继续进行。

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的比较[例(%)]组别例数年龄(岁,x —±s )化疗病人数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PICC管实验组81 47±3.8▲38(46.91)▲ 70(86.42)▲ 6(7.41)▲对照组80 47±2.537(46.25) 69(86.25) 6(7.5)注:▲与对照组对比,P >0.05。

中药涂擦在外科静脉治疗中发生静脉炎的应用

中药涂擦在外科静脉治疗中发生静脉炎的应用

中药涂擦在外科静脉治疗中发生静脉炎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金黄散涂擦对治疗静脉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将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静脉治疗引起静脉炎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患者平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留置针穿刺静脉治疗期间引起的静脉炎进行常规的护理,给予50%的硫酸镁湿敷,对照组患者在留置针穿刺静脉治疗期间引起的静脉炎给予中药金黄散涂擦治疗。

中药名为金黄散,其成分为:大黄、黄柏、姜黄、白芷组成的膏剂。

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康复时间,根据疼痛评分表,观察疼痛减轻程度。

结果:在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进行静脉治疗期间引起的静脉炎,对照组比观察组效果显著,对照组比观察组的静脉炎康复的快,疗效好,病人满意度高,(P<0.05)。

结论:中药金黄散涂擦治疗静脉炎疗效显著,能减轻病人的疼痛,使病人能更好的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出院。

关键词:中药涂擦留置针静脉炎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CM golden powder rubbing on the treatment of phlebitis.Methods: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0 in 60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puncture intravenous treatment as study subjects, randomly pided the patients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during intravenous treatment for routine care, give 50% magnesium sulfate wet compress, control patients caused by needle puncture intravenous treatment with gold powder rubbing treatmen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called golden scattered, its ingredients are: rhubarb, yellow cypress, curmeric, angelica dahurica composed of paste.The recovery time of phlebiti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groups, and the pain reduction was observed according to the painscore table.Results: The phlebitis caused by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during intravenous treatment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recovered faster than theobservation group, had good efficacy and had high patient satisfaction, (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phlebitis, which can reduce thepain of patients, better cooperate with treatment, and recover from hospital.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mear indwelling needle phlebitis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新型输液方式,与传统方法相比,其导管材料韧性高,可于任何部位穿刺,且对血管刺激性小,不仅可减轻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护理

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护理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湿敷过程中 ,要关心患者的感受,做好心理疏导 工作,增强患者的信心和配合度
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护理
总结与建议
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是一 种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减轻患 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在护理过程 中,要注意保持敷料的清洁与干 燥、观察皮肤反应、调整药物浓 度与温度以及做好患者的心理护 理等工作。同时,建议在临床实 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护理措 施和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 的生活质量
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护理
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和危害:向患者介绍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和危 害,提高患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指导患者如何预防药物性静脉炎:向患者介绍预防药物性静脉炎的方法和措施,如合 理安排输液顺序、避免在同一部位长时间输液等
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护理
提醒患者注意观 察身体状况:提 醒患者注意观察 身体状况,如出 现疼痛、红肿等 情况应及时就医
-
Thank You
感谢观看
总结与展望
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敷料的清洁与干燥、观察皮肤反应、调整药物浓度与温度以 及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等工作 同时,预防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也非常重要,需要严格遵守用药原则、做好输液前的准备 工作、合理安排输液顺序以及加强巡视和观察等工作 此外,家庭护理指导和随访评估也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效果会更加显 著,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中药湿敷治疗药 物性静脉炎的护

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护理
中药湿敷的原理 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预防措施 总结 随访与评估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失禁 , 急查 C T示 蛛 网 膜 下 腔 出血 , 椎 穿 刺 可 见 血 性 脑 脊 液 。 腰 护 理 上 要 采 取 避 免 一 切 引 发 颅 内 压 骤 升 的 因素 , 持 情 绪 稳 保 定 , 躁 不 安 者 给 予 镇 静 药 。 监 控 血 压 , 收 缩 压 控 制 在 烦 使 10 m g之 内 , 据 血 压 及 时 调 节 尼 莫 地 平 泵 入 的 速 度 。B脑 5m h 根
内蒙古 中 医药
挛, 临床 上 常 用 尼 莫地 平 注 射 液 持 续 微 量 泵 泵 入 。 尼 莫 地 平 注 射 液 是 一 种 高度 选 择 性 作 用 于脑 组 织 的 钙 离 子 拮 抗 剂 , 既 能 它 直接 扩 张 脑 血 管 , 加 脑 血 流 量 又 可 作 用 于 神 经 元 细 胞 , 强 增 增 其抗 缺 血 、 氧 的 能力 , 速 其 正 常 生 理 活 动 恢 复 _ 。 在 应 用 缺 加 5 J 尼莫 地 平 注射 液 时 应 注 意避 光 并 使 用 聚 乙 烯 ( E 输 液 管 输 注 P) 以防 降低 药 效 。 同 时应 严 密 监 测 率 、 压 变 化 , 出 现 头 晕 、 t 7 血 如 血 压下 降 、 色潮 红 、 , 等 反 应 , 及 时 减 慢 滴 速 或 停 药 。 同 面 悸 t l 应 时 给予 补 液 、 容 与 支 持 治 疗 。另 外 , 输 注 过 程 中 注 意 观 察 扩 在 局 部 皮肤 有 无 红 肿 疼 痛 情 况 , 输 注 时 尽 量 使 用 三 通 阀 , 防 在 以 静 脉 炎 的发 生 。c穿 刺 部 位 血 肿 : 肿 易 发 生 在 术 后 6 血 h内 , 原 因是 动脉 血 管 弹 性 差 , 刺 操 作 造 成 血 管 损 伤 、 中 肝 素 过 量 穿 术 或 凝 血机 制 障碍 , 后 穿 刺 侧 肢 体 活 动 频 繁 , 部 压 迫 度 不 当 术 局 等 . 要 表现 为 局 部 渗 血 、 胀 、 紫 及 有 无 腹 痛 情 况 。 病 人 主 肿 瘀 手 术 毕 安 全 回病 房 后 , 定 嘱病 人平 卧 2 h 同 时穿 刺 部 位 袋 的 压 力 , 证 导 管 内 生 理 盐 水 的 持 续 经 保 输入 , 防止 血 栓 形 成 的有 效 方 法 。 术 中 应 随 时 观 察 生 理 盐 水 是 否 在 畅 滴 中 , 时加 压 , 止血 栓 形 成 。④ 血 管 穿 刺 点 的 处 理 : 随 防 术 毕 协 助 医 生 使 用 优 力舒 弹性 绷 带 加压 包 扎 穿 刺 部 位 , 鞘管 带 回病 房 的患 者 应 妥 善 固 定 好 , 防止 打折 、 脱 、 位 。嘱 患 者 卧 滑 移 床 2 h术 侧 肢 体 伸 平 制 动 6 。并 严 密 观察 有 无 血 肿 、 血 。 观 4, h 渗 察 术 侧 足 背 动 脉 搏 动 及 皮 肤 色 泽情 况 。 33 术 后 护 理 : 生 命 体 征 观 察 : 后 严 密 观 察 患 者 的 意 识 、 . ① 术 瞳孔 变 化 , 意 有无 头 痛 、 吐 及语 言 、 动 、 觉 功 能 障碍 , 注 呕 运 感 并 详 细 记 录血 压 脉 搏 呼 吸 体 温 变 化 。尤 其 应 使 血 压 维 持 在 一 个 稳 定 的水 平 。弹簧 圈栓 塞 治 疗 常 会导 致 弹 簧 圈 突人 载瘤 动 脉 而 造 成 载 瘤 动 脉 闭 塞 或 因 弹 簧 圈 占位 效 应 而 影 响 毗 邻 血 管 的 血 流L , I 占位 效应 可 引 起 反 应 性 头 痛 , 其 在 前 后 交 通 动 脉 等 神 J 尤 经 分 布 广泛 的 部 位 。② 一 般 护 理 : 持 病 室 安 静 , 造 一 个 安 保 创 静舒 适 的环 境 。 予 平 卧 位 , 高 床 头 1 抬 5—3。 以减 轻 脑 水 肿 , O, 降 低 颅 内压 ; 后 绝 对 卧 床 休 息 , 肢 制 动 穿 刺 处 予 沙 袋 压 迫 , 术 术 并 注 意 观察 病 人 足 背 动 脉 搏 动 及 皮 温 情 况 和 穿 刺 部 位 有 无 血 肿 及 渗 血 。饮 食 上宜 易 消 化 饮 食 , 饮 水 , 录 2h出人 量 , 多 记 4 由 于 术 中 应 用 大量 造 影 剂 , 肾 脏 排 泄 , 发 现 出 入 量 不 平 衡 应 经 若 汇 报 医 生 及 时处 理 。保 持 大 便 通 畅 , 要 时 使 用 缓 泻 剂 。③ 并 必 发 症 观 察 与 护理 : 动 脉 瘤 再 破 裂 : 动 脉 瘤 栓 塞 术 的严 重 并 A 是 发症 , 因血 压 及 颅 内压 急 剧 波 动 , 中机 械 刺 激 , 后 抗 凝 治 疗 术 术 凝 血 机 制改 变 引 起 的瘤 体 的 破 裂 与 死 亡 率 随 着 年 龄 的 增 加 而 上 升 J 2。病 人 可 突 然 出现 精 神 紧 张 , 苦 表 情 , 躁 不 安 , 烈 痛 烦 剧 头 痛 , 吸 困难 、 同 程 度 的 意识 障 碍 , 力 减 退 或 丧 失 、 便 呼 不 肌 小

中药外敷预防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

中药外敷预防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

中药外敷预防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温晓英【摘要】目的:观察芪柏塌渍膏外敷预防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60例输入高渗性药物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静脉输入高渗性药物时,沿静脉走向距离穿刺点5厘米处外敷芪柏塌渍膏,至静脉输液结束后1小时.对照组未采用任何预防措施,记录两组静脉炎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芪柏塌渍膏外敷预防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显著.结论:采用芪柏塌渍膏外敷静脉穿刺以上部位(沿静脉走向),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6(035)003【总页数】1页(P73)【关键词】中药外敷;高渗性药物;静脉炎;预防效果【作者】温晓英【作者单位】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急诊科 06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高渗性药物是指渗透压>450mOsm/L的药物,正常人体的血浆渗透压为240~40mOsm/L,是等渗标准线。

高渗性药物可分为脱水药、电解质、高渗糖、扩容剂、造影剂等,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20%甘露醇,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10%氯化钾,50%葡萄糖,10%葡萄糖等,此类药物对局部血管损伤比较大,当快速,高浓度输入时,可致静脉炎,主要表现为输液部位疼痛难忍,且伴有肢体胀痛,额外增加患者痛苦,甚至有的患者因此而拒绝治疗。

我们采用我院自制芪柏塌渍膏外敷预防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取得了显著效果,以临床常用药物20%甘露醇和甘油果糖注射液为例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门诊输入高渗性药物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24~76岁,其中输入20%甘露醇39例,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41例,对照组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18~71岁,其中输入20%甘露醇42例,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38例,患者输液天数为5~8天,患者均知情同意。

温经活血散外敷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温经活血散外敷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w i t h t h e t h e t o p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u s i n g t h e s e l f —m a d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We n j i n g H u o x u e P u l v i s ) .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e c t o f t w o g r o u p s a f t e r t h e t r e a t —

l 0 8・
护理实践与研究 2 0 1 3年第 1 0卷第 l 5期( 上半月版
温 经活 血散 外敷 治 疗 留 置针 致 静脉 炎
的疗效观察
郝 景平
摘 要 目的 : 探讨 自 制中药温 经活血散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 的疗效 。方法 : 选择 静脉 留置针所致静脉 炎患 者 1 2 0例 , 将其 随机分
o f t h e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e c t s b e we t e n t h e wo t g r o u p s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i f c a n t ( P< 0 . 叭 ).C o n c l u s i o n s : T h e t h e ap r e u t i c e f e c t o f t h e s e l f —ma d e t r a d i t i o n l a
关键词 中药外敷 ; 静脉炎 ; 静脉留置针 ; 硫 酸镁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9 6 7 6 . 2 0 1 3 . 1 5 . 0 6 7

中药青黛外敷在预防化学性静脉炎中的效果观察

中药青黛外敷在预防化学性静脉炎中的效果观察

中药青黛外敷在预防化学性静脉炎中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5-12-14T10:55:06.90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5月第5期供稿作者:刘江玲[导读]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肿瘤科采用青黛外敷能有效预防经外周静脉采用留置针输注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江油 621700【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青黛外敷在预防经外周静脉采用留置针输注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中的效果。

方法:对我科2015年1 月1 日~2015 年8 月31 日共60 例经外周静脉采用留置针输注相同化疗药物的患者分组,实验组 30 例,对照组 30 例。

实验组沿着穿刺血管走向使用青黛外敷,对照组血管不采取任何措施。

结果:实验组共计 16 例患者输注血管发生静脉炎,对照组共计25 例患者输注血管发生静脉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青黛外敷能有效预防经外周静脉采用留置针输注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治疗费用,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青黛;外敷;静脉炎【中图分类号】R714.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5-276-01化学性静脉炎是由于化学药物对血管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的无菌性炎性反应。

化疗药物无选择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也有一定损伤,可引起静脉血管壁纤维细胞增生、内皮细胞损坏、血管内淤血、引起静脉炎,并且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静脉损伤的程度及发生率升高,严重者可影响化疗计划的进行从而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1]。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保护患者的静脉,保证后期的治疗能顺利的进行。

对我科共60 例经外周静脉采用留置针输注相同化疗药物的患者分组,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2015 年1 月1 日~2015 年8 月31 日共有60 例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采用留置针输注TP 方案(紫杉醇加顺铂)化疗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
发表时间:2018-10-09T14:16:45.0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作者:杨瑞曦
[导读]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显著,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

(济宁市泗水县济河街道卫生院山东济宁 273200)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发生的30例静脉炎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硫酸镁湿敷,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药湿敷,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

结论: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显著,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

【关键词】中药外敷;静脉炎;疗效;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174-02 以往临床上通常会采用50%硫酸镁湿敷、理疗与热敷等方式对静脉炎患者进行治疗,但是其治疗效果还有待提高[1]。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在中药外敷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对此也进行了探究,总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发生的30例静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平均年龄(42.21±10.26)岁,包括9例男患者,6例女患者。

对照组15例,平均年龄(42.52±10.39)岁,包括10例男患者,5例女患者。

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硫酸镁湿敷):采用10~20ml25%的硫酸镁将2~3层无菌纱布浸湿,将其敷贴在静脉炎处,敷贴面积以超过静脉炎范围最合适,并且在纱布外采用保鲜膜包裹,采用纱布将其固定好,4~6小时之后对其进行撤换,每天对其进行1~2次治疗。

观察组(中药外敷):中药基础药方为:附片30g,葛根30g,红花20g,透骨草30g,伸筋草30g,牛膝40g,黄芪40g,忍冬花40g,丹参40g。

将以上所有药物加水煎煮20~30分钟,取药汁将敷布浸湿,在局部进行湿敷,将温度控制在38~40摄氏度之间,每隔3~5分钟对纱布进行一次更换,将每次湿敷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每天对其进行4次治疗。

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2天治疗,然后再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

两组患者均要接受相同的护理干预:(1)静脉输液时,不合理处理药物外渗,便很容易引发局部疼痛、肿胀现象出现,如果没有及时将其发现,还会容易引发周围组织坏死,严重的情况下需要对患者进行清创、植皮操作,将患者的痛苦显著增加,促使各种医疗纠纷纷至沓来。

为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认真、细致,最大程度上将护理操作的技术水平提高,将药物外渗发生率显著降低。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主诉进行认真倾听,对病室加强巡视,做好交接班工作,一旦发现有异常现象出现,便要及时对其进行妥善处理,最大程度上将患者的痛苦减轻。

(2)对静脉炎进行处理时,医护人员要想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湿敷的方法与有效性,并且要告知其预期效果,最大程度上获取其配合;在敷贴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局部皮肤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4~6小时将敷料撤除之后,要采用生理盐水对其进行冲洗,了解局部是否有水疱、皮疹等异常现象出现,如果发现有异常现象出现,便要及时与医生进行联系,对其进行合理处理;对管道进行妥善固定,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痛、热、红、肿、渗血以及渗液等现象出现,一旦发现敷贴破损或者潮湿,便要及时对其进行更换。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定:静脉炎相关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更加严重为无效;红、肿、痛等症状在很大程度上消退,血管变软,有轻微压痛感出现为有效;红、肿、痛等症状完全消退,血管变软,弹性恢复,没有压痛感出现为显效。

显效、有效率之和为临床总有效率。

(2)生活质量:采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包括心理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以及生理功能八个维度。

采用李克累加法对八个维度的转换分数进行计算,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高低和分数高低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包分析和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F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效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显著(P<0.05)。

具体见表1。

3.讨论
在静脉输液治疗中,静脉炎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痛、热、红、肿,并且沿着静脉走向,还会有条索状硬结出现,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将患者的痛苦增加,并且还对其治疗造成严重影响[2]。

临床上采用50%硫酸镁湿敷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原理在于对硫酸镁的高渗作用进行利用,以此来消退局部组织水肿,将血管痉挛解除,但是这种治疗方式难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

采用中药外敷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中药方中附片补火助阳、回阳救逆,葛根除烦止渴、透疹止泻,红花散瘀止痛、活血通经,透骨草解毒止痛、祛风除湿,伸筋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牛膝活血祛痕,黄芪利尿托毒、补气固表,忍冬花清解血毒、宣散风热,丹参凉血消肿,方中诸药合用不仅具有止痛、消肿、散结的功效,而且还能够营养肌肤,对皮肤颜色恢复与弹性恢复进行有效促进[3]。

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以上结论,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

综上所述,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显著,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郎冉冉,冯莺,俞琦等.中药外敷防治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5(11):35-38.
[2]邓海燕,刘丹,赵娉婷等.中药外敷治疗肿瘤患者药物性静脉炎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28(4):90-91,94.
[3]吉美红,祁小婷,仲爱华等.通脉散中药外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对化疗药物引起静脉炎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4):130-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