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护理

合集下载

严重带状疱疹疼痛,中医外治有神方!

严重带状疱疹疼痛,中医外治有神方!

严重带状疱疹疼痛,中医外治有神方!带状疱疹, 中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

它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单侧、条带状、沿神经纤维分布的皮疹,皮疹主要是以成群的水疱、红斑,并伴有疼痛为特征。

此病体健者可自愈,但病程为2—3周或更长时间。

本病多好发于夏秋季节,老人多见。

发疹前一般先有轻度发热,疲倦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以及患部皮肤灼热感或神经痛等前驱症状。

一般在发病后2—5日不断有新的皮疹陆续出现,数日后水疱内容物可混浊化脓,或部分破裂,形成糜烂面,渗液结痂。

个别病人,仅出现红斑、丘疹、疼痛,不发生典型水疱,称之不全性或顿挫性带状疱疹。

有时疱内容物为血性,称之为出血性带状疱疹。

老年人,体质差或营养不良的患者,皮损表现为坏死,称之为坏疽性带状疱疹。

患恶性肿瘤、年老体弱等此类正气亏虚者,在局部发疹后数日内,病情扩散全身广泛性发生皮疹,常伴高热、脑损害,病情严重,甚至可致死亡,称之为泛发性带状疱疹。

此疾中医多辨证为肝经湿热,内服法多倡用龙胆泻肝汤之类的处方,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吾有一外用方“疱疹散”, 对此疾效佳, 处方如下; 雄黄15g 青黛12g枯矾9g 大黄6g 真冰片3g【制法】上药共研细粉备用【调配】取阿昔洛韦乳膏一支挤入容器内,加入“疱疹散”适量调匀即可用法; 用盐水清洗患部, 再用无菌棉筌蘸药均匀抹患处,4小时一次。

此疾初起阶段就用此外用药,基本可不必配用其他药物,但如治疗不及时,已经形成较大面积疱疹和溃疡者,则结合中药辩证内服,才可取良效。

此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药简效宏的好处方,但天热最好不要出汗浸于糜烂面伤口,有利于快点结疤,且最好裸露皮肤,衣服会摩擦刺激疱疹皮肤。

注意事项,老人患此症严重,需特别需要注意找医生诊治。

生冷油腻食物不吃,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则,并适当锻炼以提高正气!罗华昌医生评,吾赞成只要对疾病康复有益方,皆可学习用之参考之。

此上方可作一中医爱好者有益之参考, 有此类疾病患者, 最好找医生诊治切勿自行用药而备误导!“阳康”后必看!大病初愈与饮食禁忌(劳复与食复)前列腺炎小便不利中医医案!200斤体重新冠高热不退中医一剂解除医案!大量岗梅芦根治高热不退医案!经期头痛中医医案!为什么反复提醒避免在高峰期感染膝关节肿大疼痛中医医案肝脏转氨酶等指标高,十剂药治疗恢复医案肝脏转氨酶等指标高,十剂药治疗恢复医案甲状腺机能亢进之瘿病中医医案!类风湿关节炎医案论石淋中医治疗。

带状疱疹的中医护理方案

带状疱疹的中医护理方案

(三)气滞血瘀证:常见于后遗神经 痛期。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 质暗有瘀斑、苔白。
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一)疼痛 1、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 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 (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肝、内分泌、皮质下、肾上腺 等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阳陵泉、太冲等穴;后遗神 经痛期取阿是穴。 4、遵医嘱拔火罐(刺血)。 5、遵医嘱使用中医诊疗设备,如微波、低频、光疗、电疗、 磁疗等,以减轻疼痛。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保持床单及衣物的整洁,穿宽松、棉质的衣物,以避 免摩擦皮损,造成不适或创面感染。 2、注意手卫生,勤修剪指甲,避免挠抓皮损。 3、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如散步、做八段锦、打太极拳等。
(二)饮食指导
1、肝经郁热证:宜食清肝胆之火的食品,如:新鲜绿叶 蔬菜、西瓜、冬瓜、黄瓜、橙子、苦瓜、绿豆、忌食腥发 之品。
蛇串疮(带状疱疹) 中医护理方案
目录
01 定义及常见症候要点 02 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03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04 健康指导 05 护理效果评价
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 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 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
(二)脾虚湿蕴证:皮损色淡,疱壁松 弛,伴疼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 时溏。舌质淡,苔白或白腻。
(二)丘疹及水疱
1、评估皮损部位、水疱大小、疱液性质、疱壁紧张度等。 2、指导患者修剪指甲,避免摩擦、挠抓。保持皮损处清 洁干燥,忌用热水肥皂烫洗局部皮肤,忌用化学洗涤剂洗 涤衣物,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3、指导患者采取健侧卧位,防止挤压引起疱疹破裂。
4、皮损累及眼部时,鼓励患者多做眨眼运动,防止粘连。 遵医嘱使用眼药水和眼药膏,白天每2~3小时滴眼药水1次, 晚上涂眼药膏后纱布覆盖。注意观察眼部病情变化及视力变 化,防止眼睑粘连及溃疡性角膜炎的发生。

中西医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护理

中西医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护理

老年人机体 免疫力 功 能低 下 ,病情 严重 ,加 之带状 疱疹 引 起皮肤 的损 害和明显 的神 经痛 ,只要病 人及 早进 行合 理有
效的综合治疗及精 心护 理 ,可 以缩短 病程 ,提 高生活质量 ,
减 少 后 遗 神 经 痛 ,基 本 上 可 以取 得 满 意 的效 果 。
( 收稿 日期:2 0 . 1 1 ) 09 1. o
扶 助 正 气 ,祛 除病 邪 。
瘀通络 ,活络止 痛为 主 ,可涂 加扶助 正气 滋补 药 ,以扶正 祛邪。 ( )根据 患者临床 疼痛 的明显表现 ,加 上老 年患者 3 易出现后 遗神经痛 ,所 以 选用 针刺 止 痛 ,配合维 生 素 B 、 l 维生素 B 2类 营养神 经药物 穴位 封闭 ,根 据部 位选 穴 ,上 1 肢选用 合谷 、内关 、曲池 、阿是 穴等穴 ,下肢选用 足三里 、 血海 、阳陵泉 等穴 ,胸 部 、腰部 选用 阿是 穴沿 着疱 疹周 围 针刺 ,也可多 选穴 ,配合 电针。根 据 以上 临 床治 疗 ,疼 痛
现 为 患 者 局 部 皮 肤 常 有 烧 灼 和 刺 痛 感 ,1~3天 后 在 疼 痛 的 皮 肤处 出现 片 状 排 列 的 红 斑 ,继 而 出 现 丘 疹 ,迅 速 发 展 成
处 ,每 日4—6 ,经试 用 3天控制 局部 的发 展 ,并恢复 放 次 疗 。对水疱成簇 者在无 菌条 件下 用消毒 注射 器抽 去疱疹 液 体 ,保 留疱壁起 保护 作用 。然后用 氧化 锌软 膏 ;开始 用 药
部 7例 ,头面部 1例。全组 病例 均 出现皮 肤 6例伴 有 发热 ,不同程度 的食欲下降 、乏力等 ,疼痛持续 时间超过 1
个 月 6例 ,半 个 月 l 5例 。

带状疱疹中药外用与内服调制经验

带状疱疹中药外用与内服调制经验

带状疱疹中药外用与内服调制经验带状疱疹:在临床用中药调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优点为取效快,疱疹水疱干涸、结痂快,止痛快,治疗及时,病后一般不留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蛇盘疮蛇盘疮病源:---神经对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身体免疫功能减弱、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神经敏感增强身体患病处,出现感觉发生异常、病患局部就出现阵发性刺痛、灼热、挛缩等莫名奇妙的感觉不适。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

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

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

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因免疫力减弱,神经痛愈重,在病后有些老年人因疱疹疼痛造成了精神经济的严重负担。

本病好发于成人,四季均可发病,春秋季节多见。

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

临床症状:----- 1.典型表现发疹前局部皮肤处有阵发性火辣、刺痛、灼热、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或7---10几天才看到皮疹出现,不少患者摸不清发病原因到处就诊,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

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

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

中医贴敷专栏:贴敷治疗带状疱疹

中医贴敷专栏:贴敷治疗带状疱疹

中医贴敷专栏:贴敷治疗带状疱疹中医中医贴敷专栏春季是带状疱疹的高发期,上一期我们简单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带状疱疹,大家对这一疾病从临床表现上大体有了一个认识,这一期咱们通过对带状疱疹的病机着手,来讲述一下带状疱疹的治疗思路和具体操作。

中医贴敷专栏:贴敷治疗带状疱疹西医认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周围神经所致,那么我们用中医的思维根据具体的症状表现来分析一下这个病的病机:局部皮肤的皮损颜色鲜红,灼热刺痛,是聚集的水泡而且疱壁紧张。

是一个典型的湿热内蕴的病机,热郁化火,火胜则出现溃破。

所以我们在治疗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将内部郁住的火给发出来,就是我们所说的“火郁发之”。

具体操作方法是取极薄的脱脂棉置于病灶上,然后快速的点燃烧灼,让积郁在里面的火被外面的火给带出来,这个叫火燎法,取自“同气相求”的原理,将局部清理干净后,我们用针逐个将未破溃的小水泡挑破,也可以选择用梅花针叩刺,然后局部进行拔罐(一分钟),若拔罐后又发现新出的小水泡,继续逐个刺破,然后进行贴敷,常规贴敷我们选用消肿止痛贴加一些能够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燥湿力强的药物相配伍:青黛1克、冰片0.2克、枯矾1克,用利多卡因或西咪替丁调和,贴敷在病灶局部。

青黛外用具有清热除湿、解毒消肿之功效,以青黛为主药,随症配伍,治疗湿热邪毒浸淫肌肤效果显著;冰片与青黛同用,加强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还能止痛,防腐生机;枯矾有着非常好的燥湿解毒的功效。

利多卡因是临床常见的局部麻药,可以缓解疼痛,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的疹机制是能拮抗皮肤血管H2受体,减轻皮下渗出,具有止痛、止痒,促进丘疹减退及疱疹结痂的作用。

贴敷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的是保证患处局部保持良好的透气性,所以不能用胶布来固定,需要取下消肿止痛贴进行贴敷,用透气效果好的纱布加以固定,每8-12小时换一次药效果最佳。

贴敷治疗的同时也可配合适当的口服药,例如中成药龙胆泻肝丸,西药阿昔洛韦片,甲钴胺片,同时还要服用B族维生素和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等。

【带状疱疹中药外洗方剂:舒筋活血、散瘀止...

【带状疱疹中药外洗方剂:舒筋活血、散瘀止...

【带状疱疹中药外洗方剂:舒筋活血、散瘀止...
【带状疱疹中药外洗方剂:舒筋活血、散瘀止痛】
解毒洗剂
【处方】马齿苋、透骨草、蛇床子、苦参,黄柏、威灵仙,荆芥、防风、川椒、艾叶。

【方法】上述方药加水1000ml,煎煮取汁300ml,趁温湿敷于患处。

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

【方解】
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肿。

透骨草:舒筋活血、散瘀止痛。

蛇床子:燥湿祛风、温肾止痒。

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川椒,艾叶: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荆芥,防风:祛风解表、宣毒透疹、胜湿止痛。

苦参,黄柏: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泻火解毒。

【按语】
皮肤病病位在表,病灶外露,外用给药可透达腠理、疏通筋脉、调和气血、活血止痛等发挥局部治疗作用,还能通过肌腠毛窍,深入脏腑,起到内外合治的双重作用。

因此,药物外敷也是治疗带状疱疹的重要环节。

带状疱疹的外治疗法

带状疱疹的外治疗法

带状疱疹的外治疗法
带状疱疹的外治疗法
1、外洗
带状疱疹不论初、中、后期均可采用外治法进行治疗。

可用紫草30g、野菊花30g、蒲公英20g、地榆30g、苦参30g、大黄30g,每天1剂煎水微温外敷患处。

2、湿敷
病之中期如果水疱溃破,糜烂渗液明显,宜用湿敷法治疗。

可选用上述外治方进行湿敷。

3、外搽
水疱未溃破用三黄洗剂外搽;水疱已溃破,在湿敷的间歇期外搽青黛油或紫草油;水疱已结痂消退仍痛者用金粟兰酊或入地金牛酊外搽。

其他疗法
1、针刺治疗
适用于带状疱疹中后期,尤其是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一般是依照皮疹所在部位循经取穴,常用穴位有内关、合谷、曲池、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

2、艾灸和拔火罐治疗
适用于带状疱疹后期和后遗神经痛病人,一般是在疼痛部位或周围取穴治疗。

3、神灯照治疗
先用消毒纱布湿透入地金牛酊敷盖在皮损处,然后用神酊(高效电磁波治疗机)进行照射,每次15~30分钟,每天或隔天1次。

4、穴位注射
一般是循经取穴或在皮损附近取穴。

选用丹参注射液或鱼腥草注射液2mL,每个穴位注射1mL,隔天1次,5次为1个疗程。

后遗神经痛体虚者可选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

你知道吗?如果我明天就死掉的话,我会因为今天见到你,而觉
得无憾。

——《不再让你孤单》
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中药湿敷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中药湿敷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中药湿敷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摘要:带状疱疹初发病时往往不引起重视,未出现皮损时常不会主动到皮肤科就诊,从而延误病情。

早期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症状的严重程度,或者降低出现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如果是在怀孕期间或免疫力下降的时候接触了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并且之前没有得过水痘,没有症状也应去医院就诊咨询。

带状疱疹是以皮肤出现带状分布的集簇性水泡,并伴有烧刺痛为主症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我们应用中药湿敷治疗带状疱疹,通过护理,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关键词:中药湿敷;带状疱疹;临床观察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20年1月~2021年12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带状疱疹患者病例共 60 例,其中男 23 例、女 37 例;年龄23~71岁;病程2~5d;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 30 例。

1.2方法1.2.1对照组带状疱疹的治疗目标是缓解急性期疼痛、缩短皮疹持续时间、防止皮疹扩散、预防或减轻并发症。

系统性的药物治疗有3个层面:抗病毒药物、止痛和减少并发症。

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有效地抑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复制,降低带状疱疹的严重性、降低带状疱疹的持续时间、预防带状疱疹的并发症。

一般治疗尽可能保持皮疹的清洁和干燥,这有助于降低皮疹感染细菌的风险。

穿着宽松的衣服,有助于减少摩擦和水疱破裂的风险。

如果水疱有渗液,可以使用冷敷(用自来水冷却过的布或毛巾),每日数次,能够舒缓皮肤并保持皮肤的清洁。

炉甘石洗剂对皮肤有舒缓、冷却效果,可用于缓解可能有的瘙痒。

紫外线、红外线等局部照射,可以促进水疱干涸和结痂,对缓解疼痛也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另:(1)用三棱针点刺局部皮损及疼痛区,然后迅速拔火罐,排放淤血 2~4ml,留罐 10min,2 次/周,3 周为 1 个疗程。

(2)针刺治疗,取太冲、曲池等穴,留针 20min,5 次/周, 3 周为 1 个疗程。

(3)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1)在对照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湿敷,取“清热消肿洗剂”包含马齿苋、黄柏马齿苋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黄柏主要是清热燥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外敷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带状疱疹中药外敷治疗的护理。

方法:对64例老年带状
疱疹患者进行中药外敷、皮肤、心理及疼痛护理。

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
状疱疹,配合适当的护理,可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老年;带状疱疹;中药;外敷;护理
【中图分类号】R4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318-0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疼痛剧烈的急性疱疹性皮
肤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全身不适、局部皮肤疼痛。

老年患者机体免疫
功能低下,带状疱疹局部疼痛明显,病程较长,后遗神经痛较常见[1]。

2006年
12月~2011年1月,我科收治带状疱疹患者64例,在本院中医科的配合下,采
用西医治疗与中药外敷相结合,防感染及相应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就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4例老年带状疱疹,其中男58例,女6例;年龄67~93岁,
平均年龄78岁;27例伴有高血压病史,21例伴冠心病病史,其余病例伴糖尿病
或脑梗死等病史;临床表现:除2例外均出现皮疹、局部疼痛、烧灼感;发病部位:有37例疱疹在上季肋部及肩胛背部,25例疱疹在胸部皮肤,排除疱疹在面
部患者。

1.2治疗方法:地塞米松、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本院保密方中药研粉外敷1-2周,隔日换药;停止外敷后行TDP照射每口1~2次。

1.3结果64例患者56例疼痛完全消失,疱疹消退;6例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疱疹消退60%以上;2例患者疱疹消退但疱疹处仍有痛觉。

2护理
2.1外敷中药护理敷药前用温开水小心清洁患处皮肤,注意不要将疱疹擦破;局部渗液较多者,可消毒后用5号半针头小心刺破,以无菌干棉签轻轻滚压,吸
出过多渗液。

中药粉以温开水调至适宜的糊状,过干或过稀均不利粘着,趁温热
均匀敷于患处,厚度以0.5-1㎝为宜,过薄将影响效果,过厚会增加患者的不适。

尽快以弹力绷带或外科石膏绷带包扎,注意松紧适宜,整个操作中注意保护患者
的隐私及保暖。

2.2疼痛护理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于慢性神经性痛[2]。

老年人由于神经组织修
复过程减慢,疼痛亦较持久[3]且剧烈难忍,可整夜不能入眠,有时皮损已完全消
退而后遗神经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4]。

患者的睡眠、情绪、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
能力均在不同程度上受疼痛的影响。

在临床评估中首先评估睡眠与生活自理能力
受的影响,对疼痛正确评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带来的影响,如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白天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晚上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以促进睡眠,尽量将疼痛降到最低。

2.3皮肤护理老年患者皮肤损害面积往往较大且易继发感染,要注意保持病
房环境清洁,减少探视;劝告患者切勿搔抓皮肤,穿宽松柔软棉质内衣,保持局
部皮肤清洁;健侧卧位;以防疱疹破溃及继发感染[5]。

停止外敷中药后外涂炉甘
石洗剂,有破损及渗液较多时以过氧化氢按外科换药处理。

并辅以红外灯照射,
直至皮损处干燥结痂。

2.4用药护理及病情观察老年患者多同时患多种疾病,由于生理及病理的原因,易出现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要注意对全身症状的观察,观察有无消化道
出血等药物不良反应及局部皮肤感染等并发症。

2.5 心理护理老年带状疱疹大部分神经痛先于皮疹出现,在疱疹出现前,患者对诊断有疑虑,加上疼痛不适,容易焦虑,护士要讲解有关疾病知识,使患者
对该病有正确认识,消除顾虑;做好基础护理,特别是皮肤护理;关心患者,鼓
励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和决心。

2.6 饮食护理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并忌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鲜鱼鲜虾等其他海产品,防瘙痒疼痛加剧。

有基础疾患者给以
相应的饮食调整,以利疾病尽快康复[6]。

3小结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虽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老年带状疱疹皮疹治
疗较易,神经痛后遗症治疗困难。

有的甚至终生伴随。

在采用综合治疗护理的同时,要借鉴国外经验,增加教育项目,帮助患者认识神经病理性疼痛,接受现实,更好配合治疗;学会与疼痛共存,调整心理和减少疼痛对生活的影响,提高生活
质量,努力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秩序。

如何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有效的教育是
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章毓秀,米德健.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66例[J].江苏中医
药,2002,23(10):36-37
[2] 陈扬.疱疹后遗神经疼发病机理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
学分册,2002,2(1):19-51
[3] 郑捷,全尧卿,李卫平等.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抗体与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的关系[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5,28(1):22-24
[4]许卫平,龚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17(4):245-246
[5]冯和平,常建民.带状疱疹309例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7,36(6):355-356
[6]吴金华.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8 ,6(16):79-81
作者单位:65003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学院附属昆华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