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类型五表意不明
病句(5.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因为老 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 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 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
3、歧义 、 (4)由结构划分不同引起的 ) 我要炒肉丝。 我要炒肉丝。 我们要学习文件。 我们要学习文件。 (5)有层次划分不同引起的 ) 采访这位先进工作者的是三个报社的记者。 采访这位先进工作者的是三个报社的记者。 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3、歧义 、 (6)“和”字连接的前后部分界限不清引起 ) 的 小钢和小花的爸爸到学校来了。 小钢和小花的爸爸到学校来了。 老师和学生中的一部分都参加这次活动了。 老师和学生中的一部分都参加这次活动了。 (7)由语义不明引起的 ) 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有修好, 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 了。
2、交代不清(费解) 、交代不清(费解)
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 旅行的归途。 旅行的归途。
3、歧义 、 (1)由多义词引起的 ) 这本书是黄色的。 这本书是黄色的。 (2)由同音词引起的 ) 暑假期间,图书室、微机室、 暑假期间,图书室、微机室、实验室 全部/全不开放 全不开放。 全部 全不开放。 (3)由多音词引起的 ) 这个人好说话。 这个人好说话。
3、歧义 、 (8)随便省略引起 ) 买飞机、车船、饭票在服务台。 买飞机、车船、饭票在服务台。 (9)标点不当引起 ) 收购站营业员因认真执行规定, 收购站营业员因认真执行规定,对收购进来 的有病猪肉,未按该站主任的意图, 的有病猪肉,未按该站主任的意图,加盖 合格”肉图章,以致遭到迫害。 “合格”肉图章,以致遭到迫害。
病句类型表意不明

病句类型表意不明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类型表意不明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病句类型表意不明,欢迎阅读病句类型表意不明11,指代不明我们认为,应该使用规范的简化字,不要再滥用,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的学习增加困难。
(“这样”指代不明,应把“这样”改为“否则”)2,句子某个词语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造成表意不明(1)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家长们都认识到不适当地管教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不适当地管教”可以理解管教的方法不正确,态度粗暴,也可以理解为管教的程度、次数不够,放任自流。
)(2)刚才来的那几个演员,他们会不会表演?(“会不会”可以理解为“擅长不擅长”,也可以理解为“可能不可能”。
)3,句中某个词语有不同用法,造成表意不明(1)他制订了五年的防护林规划,由于对这个地区复杂的气候水文和植被情况没有掌握清楚,最后还是失败了。
(“五年”可以理解为“制订”的补语:他制订防护林规划花了五年时间;“五年”也可以理解为“防护林规划”的定语:他制订的是五年防护林规划。
)(2)复旦大学演出的话剧《快乐的圣诞节》,邀请了日本、加拿大、德国和挪威等国留学生同台演出,形象地反映了中外人民和大学生的友谊。
(“和”如果认为是连词,那么“中外人民和大学生的友谊”可以理解为“中外人民的友谊,中外大学生的友谊”;如果认为“和”是介词,那么“中外人民和大学生的友谊”意思就是“中外人民跟大学生二者之间的友谊”。
)(3)对学生会提出的建议,我举双手赞成。
(“对”的宾语是“学生会”还是“建议”?是“向学生会提的建议”还是“对于学生会提出的建议”?)4,短语、句子的结构有不同的理解,造成表意不明(1)大家不由地热烈鼓掌,望着慰问团走进会场。
(“望着慰问团走进会场”,可以把“慰问团走进会场”这个主谓短语当作“望”的宾语,那么就是慰问团走进会场;也可以把“慰问团”当作“望”的宾语,那么这个句子是连谓句,是“大家一边望着慰问团一边走进会场”的意思。
辨析病句考点五表意不明

七大类型
类型1:修饰两可造成歧义 1. (2015·江苏卷)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 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 式。 解析:
2.(2011·江苏卷)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 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 比赛。 解析:
类型2: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1.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分析:
2.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2004年全国卷老课程卷)
分析:
类型3: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1.(2014·山东卷·T5)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 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2(2014·湖北卷·T4) 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10万公里,其中 高铁运营里程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 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3.(2004全国二卷) 松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类型4:词语多义造成歧义 1.他原来是这样的人。
2.(2005天津卷)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 的人喝。
类型5:成分指向不同造成歧义 1.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 遍感到非常气愤。(1996年) 分析:
类型6:多音字造成歧义 1.这个人好说话
2.他背着媳妇做了不少事。
类型7:省略不当造成歧义 1.(2006浙江卷)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 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分析:
病句类型4——表意不明

三、层次结构划分不同
(一)、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1、这报告我写不好。 没有把握写好(我写 /不好) 不赞成自己写(我/写不好) 2、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两个人都得说(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就你一个人说(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3、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妈妈不爱小莉(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妈妈不爱家里人(妈妈不爱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指前面的句子叙述了两种 以上的事实情况,后面的句子中用指示 代词“此”或“这”等来替代前面两种 以上的事实情况,造成后面的句子有两 种以上的理解。
例1、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 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 的看法是否定的。(04全国卷Ⅱ)
例2、忠王李秀成临刑时是不是表现得很勇敢呢? 从一些历史资料看,并不是这样。 例3、在离开学校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二)、结构关系不明造成歧义
1、我要翻译小说。 翻译小说:动宾结构,表示自己要做的事情。 偏正结构,表示自己需要的东西。 2、咬死了猎人的狗。 动宾结构,表示猎人的狗被咬死了。 偏正结构,表示狗咬死了猎人。
四、兼类词引起歧义
1、这辆车没有锁。 “锁”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因而这句话 既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配锁”,也可理解为 自行车有锁而没有“上锁”。 2、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 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和”如果作连词,那么“他”的行为是背着两 位经理的个人所为;如果作介词,那么“他”的 行为是和副总经理一起干的。
明确:在句子中出现“这”、“这样”、“那”、 “那样”、“此”、“他(她它)”、“他(她它) 们”等代词时,我们需确认一下它们所指代的对象 是否明确。
课堂巩固
1、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 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 哭诉起自己的遭遇来。(湖北卷) 指代不明,人称代词“她”指代不明,是 “三妹”,还是“葛姐”,还是另外的人?把第 一个“她”改为“自己”,第二个“她”去掉。 2、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 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歧义,“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有 歧义。即捕杀野犬、狂犬是否在禁止之列。。
病句修改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 (7)一面对两面 • (8)确数与约数同时使用。
训练——不合逻辑
• ①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 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 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 ②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 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 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病句修改 五、表意不明
• 表意不明:
• 1、费解: • 2、歧义:(1)一词多义造成歧义 • (2)停顿造成歧义 • (3)修饰两可造成歧义 • 3、指代不明
• ①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 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 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 的。 • ②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 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 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 一支枪。 • ③电影《英雄》上映以后,李冯的同 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 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
• ⑨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 应给以严厉打击。 • ⑩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 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 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 的重要保证。个体看作 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 户行列中来。 • ⑦我们要重视对火箭的研究,因为导弹、 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这些航天 器都是用火箭发射升空的。 • ⑧孔子具有极其深邃广阔的眼光,他所提 出和回答的问题,不仅超越了一朝一国、 一姓一君的保国安邦的狭隘眼界,也超越 了君民关系的思考,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 是事实吗?
• ④本月3日和10日下午,参加“高 新技术科技会”的代表视察了高新 技术开发区新建的生态工业园。 • ⑤大家正在旅游车上有说有笑,小 刘突然发来短信问:“你们爬过山 没有?” • ⑥电动自行车数量大,速度快,引 发的治安案件多,因此对电动自行 车实行登记制度,将会得到许多城 市的市民的理解。
病句辨析之表意不明

病句辨析之表意不明病句指的是在表达时存在错误的句子,常常会导致语义不清晰或者表达不准确的问题。
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表意不明的病句。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句,并进行辨析和修改。
一、主谓不明确1. 这个问题应该解决。
这个句子中,主语“这个问题”和谓语“应该解决”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楚。
应该明确问题的解决者是谁,可以改成“我们应该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这个问题需要解决”。
2. 他们开始学习英语。
这个句子中,主语“他们”和谓语“开始学习英语”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应该明确他们是谁,可以改成“小明和小红开始学习英语”。
二、主宾不明确1. 我会写文章。
这个句子中,主语“我”和宾语“文章”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应该明确文章的作者是谁,可以改成“我会写一篇文章”。
三、主从不明确1. 她告诉我在这里等她。
这个句子中,主从关系不明确。
应该明确她告诉我什么,等谁,在哪里等,可以改成“她告诉我她去买东西,让我在这里等她”。
2. 他昨天偷走了我的书。
这个句子中,主从关系不明确。
应该明确偷书的时间和地点,可以改成“他昨天在图书馆偷走了我的书”。
2. 这件事情我一直在想。
这个句子中,语序不明确。
应该明确“想”和“一直在”的关系,可以改成“我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情”。
五、重复冗余1. 他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男孩子。
这个句子中,使用了两个形容词“非常”和“特别”,表达的意思重复了。
可以修改为“他是一个特别的男孩子”。
通过辨析和修改病句,可以使句子的表意更加明确和准确。
在写作和交流中,我们应该注意避免使用表意不明的病句,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和理解他人的意思。
病句类型及例句

病句类型及例句在我们的日常语言表达和书面写作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句。
了解病句的类型,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常见的病句类型以及相关的例句。
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指的是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合理,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或者逻辑混乱。
1、定语语序不当例句:一位优秀的有 20 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语序:国家队的一位有20 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2、状语语序不当例句: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正确语序: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3、虚词位置不当例句: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正确语序:如果他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要指句子中主语和谓语、动词和宾语、修饰语和中心语等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或不符合事理。
1、主谓搭配不当例句:狂风和暴雨哗哗地下。
“狂风”不能“下”,应改为“狂风呼呼地刮,暴雨哗哗地下”。
2、动宾搭配不当例句: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布帽子。
“穿着”与“帽子”搭配不当,应在“一顶蓝布帽子”前加上“戴着”。
3、主宾搭配不当例句: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北京”不是“季节”,应改为“北京的秋天是美丽的季节”。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句: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将“很大”改为“很多”。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指的是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影响了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成分赘余则是句子中出现了多余的成分,使句子显得啰嗦。
1、缺主语例句: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通过”和“使”并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2、缺谓语例句: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应在“吃”前加上“过着”,使句子有谓语。
3、缺宾语例句: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应在“敢拼敢搏”后加上“的精神”。
病句5 表意不明

⑷修饰对象不确定引起 例①:采访这位先进工作者的是三个报社的记者。
⑷修饰对象不确定引起 例①:采访这位先进工作者的是三个报社的记者。 (究竟是“三个记者”呢,还是“三个报社”? 可改为“报社的三个记者”)
⑷修饰对象不确定引起 例①:采访这位先进工作者的是三个报社的记者。 (究竟是“三个记者”呢,还是“三个报社”? 可改为“报社的三个记者”)
练习1: 【09年北京卷】
D. 朝夕相处,谁也不能发生矛盾,但一发 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 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解析】表意不明,其中有指代不明.
练习2: 【10年广东卷】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 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 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错例4: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 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就会影响机体的 正常含水量。 【分析】“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可作两 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针对饮水很少的 人说的,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 地增加饮水”;一是针对饮水过多的 情况说的,如在运动后大出汗的情况 下,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 加饮水”。
例②: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次 会议。
⑷修饰对象不确定引起 例①:采访这位先进工作者的是三个报社的记者。 (究竟是“三个记者”呢,还是“三个报社”? 可改为“报社的三个记者”)
例②: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次 会议。
例③这些天图书馆收到了许多出版社赠送的书, 可把张老师高兴坏了。
(五)表意不明
1.数量词误用
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
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五)表意不明
1.数量词误用
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意不明
清晰明确,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如果语意令人费解,或者不能表达确定的意思,就会造成表意不明的错误,容易产生歧义。
1.词义不明造成歧义
一个句子里的某个词是多义的,或某个词组(短语)的意义不确定,则可能引起歧义。
例: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性不明造成歧义
词性不同,词的意义也不同。
句中某个词的词性存在不确定性,句子就容易产生歧义。
例:这个粮店的大米保管没有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构不明产生歧义
同一个句子或短语,在语法结构上的层次划分不同,其语意也不同,由此可能产生歧义。
如: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多日来中国东部地区持续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达6级,安徽和浙江的部分
地区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航班起降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饰不明产生歧义
句子中的定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也会产生歧义。
例:王校长和几个学校的领导一起参加了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宣传部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的专项行动,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必须受到严肃查处,这是极为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代不明产生歧义
有些句子因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指代不明而造成歧义。
例: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例:黎明,觉慧瞒着高家的其他人,告别大哥觉新、二哥觉民和《黎明周报》社的朋友们乘船前往上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停顿不明产生歧义
句子中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造成歧义。
句子中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加了标点符号),也可能使句子产生歧义。
如:县里的通知说,让赵镇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下面句子都有表意不明之处,请指出并改正。
1大家正在旅游车上有说有笑,小刘突然发来短信问:“你们爬过山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月3日和10日下午,参加“高新技术科技会”的代表视察了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建的生态工业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一封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西南民间织锦织造工艺复杂,大小工序共72道。
这一技艺主要分布在济宁和菏泽的部分地区,其中以嘉祥县为典型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题目为“我国现阶段医药领域的问题与对策”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大家认为它并没有提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