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契诃夫戏剧研究
对契诃夫戏剧现代性的探讨

对契诃夫戏剧现代性的探讨张晓玲(商丘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商丘47 6 0 0 0 )摘要:契诃夫超越了自己的时代,他是现代的,他的作品已经预见到了20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幻想与现实的矛盾、人们的迷茫与困惑、人类寻求自我的本能,以及对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出路问题的探索。
关键词:契诃夫;戏剧;现代性中图分类号:I10 9 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 7 2- 36 0 0 ( 20 0 5 )0 3- 0 0 40 - 0 2早在19世纪末期,契诃夫的同时代的卢纳察尔斯基就看到了契诃夫的剧作所表达的现代人的苦闷已经超越了自己的时代。
他说:“当契诃夫的同时代人跟万尼亚舅舅和苏尼亚一起在钻石镶成的天空下挥洒着幸福的眼泪,或者面对叶比霍多夫的22个不走运而露出怜惜的微笑的时候,他们认为契诃夫既然创作了这些反映平凡生活的戏剧,他便是站在他们的前列。
然而契诃夫的同时代人中间那些实质上不算他的同时代人,却是代表着未来数十年的先驱的人们,已经懂得契诃夫创作里存在着的苦闷。
契诃夫本人身上无疑是存在这种苦闷的。
”[ 1] (P2 5 1)正是这种人类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为自己寻找那难以找到的出路而产生的无法排解的苦闷,“给契诃夫的艺术带来一个全然与众不同的,能赋予它以恒久的魅力的特点。
”[ 1] (P2 5 1)卢纳察尔斯基以一位伟大评论家的远见卓识,一下子就把握住了契诃夫剧作是超越他的时代的。
契诃夫剧作所具有的现代性,表现在对人的把握上已经进入现代戏剧的核心。
契诃夫的戏剧作品尽可能地反映人类平凡的日常生活,并特别注意用最大限度的时间和空间挖掘人们日常行为中所隐藏的心理动机,以客观挖掘人类生存的真实状况。
契诃夫以其清醒而冷静的目光注视着处在两个世纪之交的人们,他的作品已经预见到了20世纪的人类将在社会变革的激荡中,在物质高度发达、精神需求日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所面临的幻想与现实的矛盾,人们的迷惘与困惑,人类寻求自我的本能,以及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出路问题。
契诃夫戏剧中的人物及语言分析

契诃夫戏剧中的人物及语言分析——以话剧《三姐妹》为例契诃夫是俄国伟大的戏剧家与小说家,同时他又是俄国十九世纪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大都是对俄国现状与社会的反映。
《三姐妹》这部戏中,契诃夫着重讲述了莫斯科梦中的三兄弟姐妹,人物生动形象,描写重点是描写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作者集中着墨了几位年轻人的生活百态,将芸芸众生精彩地描绘了出来。
一、契科夫及故事简介俄国作家安东尼·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于1901年创作了四幕话剧《三姐妹》,讲述的是一个帝国军官家庭中三个女儿和她们哥哥的故事。
在剧中,三姐妹一直渴望回到莫斯科,在那里长大。
莫斯科是一个精神家园,体现了人物的向往。
然而,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变化,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现实似乎更好,但面对困难,三姐妹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契科夫的生活情节剧的创作并不多,如果算上他19岁时的作品“无父”,那么他的一生共创作了7幕剧。
“三姐妹”是契诃夫和他的爱的演员承担创造。
故事情节的最大特点是玛莎,玛莎原型的传奇人物是他的熊。
契科夫曾说,“关于三姐妹,他是唯一诚实的多么糟糕和无聊的人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他想让人们明白这一点,一旦人们同意这一点,他们就试图创造另一种生活。
虽然这种生活是看不见的,但它肯定会不同于现在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这是契科夫的指导思想的三个姐妹玩。
俄罗斯著名剧作家契科夫940排练“三姐妹”,作为“三姐妹”为主题的节目中,他把“种子”(主题)归结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之后,俄罗斯学术界普遍接受了这一观点。
1998年中国著名导演林兆华排演《三姐妹·等待戈多》,等于是对《三姐妹》的主题在表述上作了个微调:由“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改变为“对于美好明天的等待”,或简洁地说是“等待明天”。
这样的一个主题是致敬了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两个流浪汉戈多,将等待明天的“明天”,也是三姐妹期待着明天去莫斯科。
永恒的明天决定等待永恒。
浅析契诃夫戏剧的结构艺术

合,形成戏剧的双重结{:一是由 = — 似乎毫不相干的E 事形成的外部结 中缺少的 是她f,尤其是玛莎, f ! J j 常琐 门 恰如三 妇妹——尤其是玛莎——生活中 构,二是由 潜在生活运动形成的内 部结构。小文仪就其戏刚的结f艺术作 缺少的 是威尔 勺 F 什宁。 接着, 一 样。 成尔什宁说: 假定我的生活{ 新开 “ 睡
在契诃夫的忧伤中,舞台 音响也被用 来作为衔接的媒介物。 三姐 《
以 服饰隐喻人物性格的方法在契诃夫的剧本里俯拾皆 是。阿・ 罗斯 妹》中,当 老军医说到 人是渺小的时候, 后台突然传来小提琴声。 玛莎告 金说,在 契诃夫的剧本里, “ 读者可以 根据人物的服装,就能在第 一次认 诉大家, “ 足我们的哥哥,安德烈在拉琴。” 这个衔接暗示出安德 烈就是 识他们时,约略地知道三姐妹的性格和生 活遭遇. 三姐妹中有人穿 …“ 着黑
一
契珂 把人物突兀的语言、 夫常 动作或音响插在剧 情里,在不知不觉 夫的内在真实性。 中听到不详, 预感到 重大事件的临近,捌门 把这种手法称为衔接,它首先
表现在台词间的呼应。 《 姐妹》中,奥尔迦和伊丽娜渴望回到莫斯科的 三 抒情对白 就如同 饭厅里屠 彩, 是对三姐妹谈话的别致反 也是埘无法实现的梦 森巴 它既 应,
于是她卖掉樱园回巴黎寻她的情人去二衔接契诃夫常把人物突兀的语言动作或音响插在剧情里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股支配主题的潜流推动剧情的发展让观众在欢乐与静态气氛中听到不详预感到重大事件的临近我们把这种手法称为衔接它首先表现在台词间的呼应
维普资讯
浅析契诃夫戏剧的结构艺术
…
些 粗浅的探讨。
一
始不可的 话,我是不结婚的了 ……”此时,玛莎的 丈夫出场了, 这个衔接 非常妙。本来, 玛 可能回答威尔 什 假如 她能够重新生活的话, 她 最典型的是第三幕娜达莎的出场。一场大火 烧毁了三姐妹的 家,烧
契诃夫戏剧研究20年--20世纪90年代至今研究文献述评

契诃夫戏剧研究20年--20世纪90年代至今研究文献述评柴德闯;朱伟华【摘要】契诃夫是世界著名的剧作家,同时也是一名戏剧变革者,研究他的戏剧对了解戏剧发展和变革都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契诃夫戏剧近20年研究内容与成果的总结和分析发现,契诃夫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戏剧也带有浓郁的现实主义因素。
因此,研究契诃夫的戏剧具有现实意义,对戏剧创新也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Chekhov is not only one of the most famous playwrights in the world, but also a dramatic changer.It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study his drama for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drama.Through the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the contents and results of Chekhov’s plays, we found that, the author works as a critical realism writer, and his dramas have strong real-istic factors.Therefore, there is of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 studying Chekhov’s plays and of reference for the innovation of drama.【期刊名称】《东莞理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6页(P21-26)【关键词】契诃夫戏剧;研究文献;述评【作者】柴德闯;朱伟华【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00;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8052014年是契诃夫逝世110周年,这使学术界再一次聚焦契诃夫。
契诃夫不同类型的独幕剧创作探析

契诃夫不同类型的独幕剧创作探析关于《契诃夫不同类型的独幕剧创作探析》,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 要:契诃夫的独幕剧创作是其戏剧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部分是通俗笑剧,多数由其本人的短篇小说改编而来。
另一部分独幕剧则可纳入悲喜剧的范畴。
从小说家到戏剧家,契诃夫做的事情不仅仅是对小说进行改写,更是一种戏剧观念的革新。
契诃夫的独幕剧创作继承了果戈理、萨尔蒂科夫——谢德林、亚·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戏剧传统,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特别是《在大路上》一剧,已经具备了一种多声部复调戏剧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契诃夫; 独幕剧; 通俗笑剧; 悲喜剧;Abstract:Chekhov's plays are mainly composed ofone-act plays,of which some are popular comedies adapted mostly from his short stories,and others are classified as tragicomedies. From a short story writer to a playwright,Chekhov not only rewrote his stories,but also innovated the concept of theater. Inheriting the play tradition from Gogol,Saldikov Sedlin and Alexander Ostrovsky,he developed a unique aesthetic style in his one-act plays,which is especially obvious in his play On the High Road that has already shown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 polyphonic play.Keyword:Chekhov; one-act play; popular comedy; tragicomedy;契诃夫最初走上文学之路,是从为报刊杂志写幽默故事开始的。
契诃夫的戏剧

契诃夫的戏剧
契诃夫,原名安东·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
他的戏剧作品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深刻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种种现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契诃夫的戏剧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1.现实主义风格:契诃夫的戏剧创作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关注现实生活,揭示社会矛盾。
他的作品描绘了当时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展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面貌。
2.人物描绘:契诃夫戏剧中的人物多为平凡人物,如《三姐妹》中的奥尔加、伊琳娜和玛莎,《樱桃园》中的朗涅夫斯基一家。
他对这些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注重心理描绘,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3.情节安排:契诃夫的戏剧情节平淡中见高潮。
他善于运用生活化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将平凡的生活琐事融入戏剧之中,使观众在平淡中感受到震撼。
契诃夫的代表性作品有《三姐妹》、《樱桃园》和《万尼亚舅舅》等。
《三姐妹》讲述了奥尔加、伊琳娜和玛莎三姐妹在偏远小镇等待调往莫斯科的故事。
作品通过描绘姐妹们的生活,展现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的困境和期待。
《樱桃园》以朗涅夫斯基家族的庄园为背景,讲述了庄园主朗涅夫斯基因破产而被迫出售庄园,进而离开家乡的故事。
作品通过描绘家族成员的心理变化,反映了俄国封建贵族的衰落。
《万尼亚舅舅》讲述了乡村医生阿斯特罗夫与当地居民的生活。
作品通过展现阿斯特罗夫的努力与困惑,探讨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道德困境。
契诃夫的戏剧作品在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启示我国戏剧工作者关注现实生活,挖掘平凡人物的内心世界。
同时,契诃夫的戏剧也为我国戏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借鉴。
契诃夫研究报告

契诃夫研究报告
契诃夫(Anton Chekhov)是俄罗斯著名的作家、戏剧家和医生。
他被公认为现代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之一,对戏剧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契诃夫的研究报告概述:
1.生平和背景:契诃夫于1860年出生在俄罗斯的塔戈夫市。
他来自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是一个商人。
契诃夫在莫斯科大学学习医学,并成为一名医生。
他将医疗工作和写作相结合,并将字迹用作他了解和观察社会的手段。
2.文学作品:契诃夫以他的短篇小说而闻名,他的作品大多数都集中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并以细腻、真实的描写闻名。
他的作品《钻石项链》、《长夜》等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他的作品整体上揭示了人类的困境和存在的无可避免性。
3.戏剧作品:契诃夫的戏剧作品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的作品《海鸥》、《樱桃园》等被认为是现代戏剧的经典之作。
契诃夫的戏剧以对人类心理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问题的批判见长。
4.文学风格:契诃夫的作品风格简洁而真实,剧情常常通过对细节和对话的描写来展现。
他以其独特的方式处理复杂的情感和问题,常常使用隐喻和象征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5.影响:契诃夫的作品对后来的作家和戏剧创作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写作风格和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契诃夫的戏剧作品也被广泛上演和研究。
总之,契诃夫作为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戏剧家,通过他的作品揭示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他对文学和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被视为现代文学的重要人物之一。
契诃夫的戏剧

契诃夫的戏剧
摘要:
1.契诃夫戏剧简介
2.契诃夫戏剧的主题和特点
3.契诃夫戏剧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契诃夫是19 世纪俄罗斯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戏剧作品在世界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契诃夫的戏剧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他通过戏剧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契诃夫戏剧的主题主要围绕着人的自由、尊严和爱情。
在他的戏剧中,人物通常是普通民众,他们面临着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境,努力寻找自己的出路。
契诃夫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弱点。
契诃夫戏剧的特点是现实主义和心理描写的结合。
他的戏剧作品通常采用日常生活场景,以真实、客观的态度描绘人物和事件,展现了社会的真实面貌。
同时,契诃夫善于运用心理描写,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契诃夫的戏剧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20 世纪戏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戏剧作品也被广泛地搬上舞台,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同时,契诃夫的戏剧思想也对中国的戏剧创作产
生了重要影响,为中国戏剧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契诃夫的戏剧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樱桃园》:
樱桃园主郎涅夫斯基太太——只有 空洞的热情,没有任何行动和理想 的贵族
哥哥——好逸恶劳,整日空谈,生 活在自己的梦幻之中
罗巴辛——商人,象征着新的势力, 收买了樱桃园,将其改作了别墅
樱桃园——一个象征,象征着旧的 制度不可挽留的逝去,新的令人憧 憬的曙光又在哪里呢?
通过樱桃园的易主透露出时代的更迭, 那些已经失去生活意义的人(郎涅夫 斯基太太及其哥哥),成为生命的空 壳,生活的历史进程使他们成为可笑 的人物——多余人
濮存昕观看2004版《樱桃园》时被 “孩子辈”青年演员的纯朴表演打动。
他说:“看到搬家那场时,我哭了, 真的真的,你们太打动我了,那些小 孩们,完全没有通常舞台表演中的框 框与程式,营造出来一种梦一样的气 氛,完全是梦境的感觉,非常震撼, 也非常动人。很多人认为契诃夫是现 实主义的大师,但这个现实主义不是 庸常的现实主义,不是生搬硬套的现 实主义,里面有非常多唯美和写意的 东西,你们做到了,很了不起。”
多余人:在契诃夫作品常常出现的人 物,他们已经不能行动,只是忧心忡 忡,陷入不断的自责,甚至负罪感之 中。
“契诃夫不从人生某一角落看人生, 而从它的全貌看它的全貌,他不撷取 人生的外形来表现人生,而拨出人生 的动脉,来托出人生的存在的方 式”——焦菊隐
《樱桃园》新加坡演出海报
《樱桃园》剧照
《樱桃园》传统的表现方式是斯坦尼斯 拉夫斯基的现实主义手法,是略显哀婉 的悲情戏剧。
这个怎么看都像是悲剧的作品哪来的喜 剧性呢?
其实,契诃夫本人就反对斯坦尼斯拉夫 斯基伤感的现实主义阐释,他把这部有 着复杂情怀的诗意话剧叫作喜剧。
契诃夫的视点不是建立在人物的是与非、 事件的是与非之上,他是站在一个高处, 俯瞰时代更替的节点,他的樱桃园是历 史的、座标意义的。他对剧中人物命运 的审视是戏谑的,他嘲讽、他同情、他 愤怒、他鞭笞,从这个角度讲,他的喜 剧性有着更为宏观的深刻性,也是可以 被我们理解的。
莫斯科艺术剧院
20世纪最有影响的剧 院之一。
苏联主要剧院之一。全 称苏联莫斯科高尔基模 范艺术剧院。斯坦尼斯 拉夫斯基和丹钦科于 1898年创建。
1898年10月27日首演托 尔斯泰的俄国历史悲剧 《沙皇费多尔·伊凡诺维 奇》。同年12月17日上 演契诃夫的《海鸥》, 获得巨大成功。
建院初期的剧团由两部 分人员组成──斯坦尼斯 拉夫斯基领导的业余剧 团成员和丹钦科的戏剧 学校的成员( 包括梅耶 荷德等 )
特里果林的作品名为《海鸥》,其中蕴 含深沉的“忧郁”,不为年轻人所理解, 尼娜在历经生活的磨难之后,终于明白 了什么是“世界的忧郁”。
此剧中有美丽的花园,优雅的景色,作 者注重对生活方式和状态的描写,在平 淡的生活流动中,注入深邃的思想感情。
《万尼亚舅舅》:一出为偶像而牺 牲的悲剧。
主要人物:教授谢列勃里雅克夫 (不学无术、妄自尊大、貌似博 学)、夫人叶列娜、女儿索尼雅、 万尼亚舅舅沃依尼斯基(管家)
现实主义表现方法将人物性格鲜活地呈 现,使得历史的画面以及契诃夫对人物 细节的捕捉与刻画活灵活现于舞台,给 人以故事的和情感的真实感染。
通过对历史真实的展现来传达作品的主 题。
但剧中饱含的契诃夫式的鞭挞与讽刺和 深刻的喜剧意味却在故事的真实性的生 活流的遮盖下得不到有力的彰显。
《樱桃园》在当代语境下的核心意蕴就是对 于当代社会的契合,这就是处在社会大变革 时期,人们对于新与旧,淘汰与发展的矛盾 纠葛的关注与思考。
第七讲 契诃夫戏剧研究
契诃夫(1860-1904),俄罗斯文学家、 戏剧家,他把现实主义戏剧发展到一 个崭新的阶段,有人说,他创造了 “抒情戏剧”,也可以说是诗化的现 实主义戏剧。 独幕剧:《蠢货》、《求婚》等 多幕剧:《伊凡诺夫》、《海鸥》、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 桃园》等
《海鸥》:女演员阿尔卡基娜、作家特 里果林(阿尔卡基娜的情人)、特里波 列夫(阿尔卡基娜的儿子)、尼娜(青 年女演员、特里波列夫的女友)
丹钦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那么它的现代演绎的切入点在哪呢?
林兆华让我们见出了《樱桃园》对于当代社 会的一种契合,关于变革的、新与旧的话题 性定位使得剧中柳苞芙的悲剧性结局变得不 那么简单、局限,在这种时代大变革的格局 中,商人罗伯兴、大学生彼嘉等剧中人物都 被放到一个高度,处在一种喜剧状态。
契诃夫戏剧的魅力在林兆华的重新解构下获 得了更为接近契诃夫的喜剧性诉求。
众人崇拜教授,并心甘情愿为他服 务为他牺牲——揭示出一种令人窒 息的生活状态。
《三姊妹》:玛夏、哀林娜、阿尔 加。
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塑造了三位善良而软弱的俄罗 斯姑娘,她们有悲哀、痛苦、忧郁, 但始终对生活、对未来充满期待和 希望,具有惊人的忍耐和韧性,她 们共同的理想——“到莫斯科去”
全剧激荡着诗意的潜流,是对美的 赞美,也是对毁灭和破坏美的力量 的批判。
林版的《樱桃园》曾于2004年在北京小范 围演出,当时资深评论家刘净植观后不禁 感叹: “作为观众,如果喜欢契诃夫的话,要想 在林兆华的《樱桃园》里找到通常令人称 道的抒情、忧伤、讽刺的契诃夫戏剧风格, 是几乎不可能的,他不让你投入,不让你 爱或恨任何人,他要你看到的是,一群人 的混乱和不知所措,是变化的环境中人物 状态的荒诞,是他对这出经典戏剧非常个 性化的表现和解释,是他对契诃夫喜剧的 理解。” 或许正如所言,看这出戏了解的或许不仅 是契诃夫,应该是林兆华戏剧的可能性, 《樱桃园》的可能性,比我们想象的要宽 广的多。
《樱桃园》的主演蒋雯丽、张译
莫斯科艺术剧院
俄国话剧院。1898年由K.S.斯坦尼斯拉夫斯 基和聂米洛维奇-丹钦科创建。以上演契诃 夫与高尔基的剧作著称。1898年契诃夫的 《海鸥》在剧院演出大获成功,飞翔着的海 鸥形象也成了这家剧院的院徽。
至1920年起,该剧院被称为莫斯科模范剧院。 1932年剧院以果戈里的名字命名。1987年 该剧院分为莫斯科果戈里模范艺术剧院和莫 斯科契诃夫模范艺术剧院。2004年起莫斯科 契诃夫模范艺术剧院更名为莫斯科契诃夫艺 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