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四节控制电机

合集下载

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册

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册

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册作者:蒋方山出版社:3册opy出版日期:2009年8月开本:16开册数:3册光盘数:0定价:798元优惠价:368元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

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在当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详细介绍: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三册第一章多速异步电动机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单绕组多速异步电动机的变极原理第三节用安导调制法设计反向变极绕组第四节用“槽号相位图法”设计反向变极绕组第五节用“槽号相位图法”设计换相变极绕组第六节单绕组三速电动机变极绕组设计第七节双绕组四速电动机变极绕组设计第八节变极绕组磁动势的谐波分析第九节单绕组双速异步电动机的设计特点第二章锥形异步电动机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锥形异步电动机的类型和使用特点第三节额定数据和要求第四节设计分析与计算第五节电磁设计要点第六节锥形算步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和算例第七节双速锥形异步电动机的设计第三章潜水异步电动机设计第一节潜水电动机的类型第二节潜水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第三节井用潜水三相异步电动机设计计算第四节通用潜水电动机设计计算第五节矿用隔爆型潜水电动机设计计算第六节潜水单相异步电动机设计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四章实心转子与复合转子异步电动机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实心转子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第三节实心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参数第四节实心转子异步电动机的磁场分析第五节实心转子异步电动机的派生结构及性能改进第六节双层转子异步电动机第七节复合转子异步电动机第八节实心转子和复合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设计计算第五章三相盘式异步电动机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盘式异步电动机结构型式和生产工艺第三节三相盘式异步电动机的主要尺寸和设计的基本关系式第四节盘式异步电动机的磁路特点和计算方法第五节盘式异步电动机的绕组设计第六节盘式异步电动机的参数、损耗和性能计算第六章直线异步电动机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直线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第三节直线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第四节直线异步电动机的气隙磁场第五节直线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第六节直线异步电动机的设计要点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一章特种电机概述第一节特种电机的定义与类型第二节特种电机的应用第三节特种电机的发展方向第二章无刷直流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第一节无刷直流电动机组成与特点第二节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主电路及其工作方式第三节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反应第四节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公式第五节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运行特性第六节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转矩脉动第七节无刷直流电动机转子位置信号的检测第八节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原理及其实现第九节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专用集成电路及其应用第十节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单片机控制第十一节基于,- 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第三章开关磁阻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第一节开关磁阻电动机传动系统的组成与特点第二节开关磁阻电机的基本方程与性能分析第三节开关磁阻电动机的控制原理.第四节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功率变换器第五节开关磁阻电动机传动系统的反馈信号检测第六节开关磁阻电动机的控制系统原理及其实现第七节基于./ 单片机的开关磁阻电动机控制器第八节基于01,.23. ,- 的开关磁阻电动机控制器第九节开关磁阻发电机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四章步进电动机及其控制第一节步进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第二节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特性第三节步进电动机驱动控制器的构成第四节步进电动机的功率驱动电路第五节步进电动机的角度细分控制第六节步进电动机的单片机控制第五章直线电动机第一节直线电动机概述第二节直线感应电动机第三节直线直流电动机第六章盘式电机第一节盘式电机概况第二节盘式直流电机第三节盘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和特点第七章超声波电动机第一节超声波电动机概况第二节超声波电动机的常见结构与分类第三节行波型超声波电动机的运行机理第四节行波型超声波电动机的驱动控制第一章励磁控制方式的演进与发展第一节励磁控制方式概述第二节线性多变量综合控制器第三节非线性我变量励梯控制器第四节电力系统电压调节器,-./第二章励磁系统性能的评价第一节励磁系统的静态特性第二节励磁系统的暂态响应第三章励磁系统的设计第一节励磁系统的控制特性第二节励磁系统的设计第三节励磁系统的规范第四节励磁装置与高次谐波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四章三相桥式整流线路的基本特性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三相桥式整流器工作原理第三节第种换相状态第四节换相角第五节整流电压平均值第六节整流电压瞬时值第七节元件电流有效值第八节交流电流基波及谐波值第九节整流装置的功率因数第十节第种换相状态第十一节第种换相状态第十二节整流外特性曲线第十三节三相桥式逆变线路的工作原理第五章无刷励磁系统设计第一节无刷磁系统的发展第二节无刷励磁机组的结构第三节无刷励磁系统的技术规范第四节无刷励磁系统的组成第五节交流励磁机的电压响应特性牲第六节无刷励磁系统的控制放特性第七节无刷励磁系统的数学模型第八节发电机励磁参数的检测及故障报警第六章他励晶闸整流器励磁系统第二节他励晶闸管整硫器励磁系统的物征第三节谐波电流负载对辅助发电面电磁特性的影响第四节他励晶闸管整流器励磁系统参数计算第五节具有离、低压桥式整流器的他励晶闸管励磁系统第六节高、低压桥式整流线路参数的计算第七节他励昌闸管整流器励磁系统的暂态过程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七章静止晶闸管整流器自励励磁系统第一节概述录第二节自励晶闸管励磁系统的特征第三节自励晶闸管励磁系统的轴电压第四节低励限制与失磁保护的整定配合第五节励磁变压器的保护方式第八章自动励磁调节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数字控制的理论基础第三节数字采样与信号变换第四节控制运算第五节标么值的设定第六节数字式移相触发器第七节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线路的外特性第八节数字式励磁系统的描述第九章励磁变压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环氧干式励磁变压器的结构特征第三节环氧干式励磁变压器技术规范第四节励磁变压器的交流阻容保护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十章同步发电机的灭磁及转子过电压保护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灭磁系统性能的评价第三节灭磁系统的特征第四节饱和对灭磁的影响第五节阻尼绕组回路对灭磁的影响第六节灭磁电阻的选择第七节灭磁方式的展望第八节发电机转子回路的过电压保护第九节过电压保护回路的设计原则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开关磁阻调速电动机的设计与控制第一章开关磁阻调速电动机的基本原理第一节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第二节常用分析与计算方法第二章开关磁阻调速电动机的控制策略第一节起动控制第二节换相控制第三节固定导通角,-. 调速控制第四节变导通角调速控制第五节制动控制第六节正、反转对称控制第三章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电磁设计第一节主要技术指标第二节主要参数及尺寸与电磁转矩的关系第三节主要尺寸的确定第四节定子绕组设计,第五节设计步骤及实例,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四章开关磁阻调速电动机功率变换器设计- 第一节功率变换器主电路的选用原则-第二节功率开关器件的选用及驱动电路设计第三节功率变换器设计方法,第四节低压供电功率变换器设计实例,-第五章开关磁阻电机操作应用实例第一节工矿电机车传动系统第二节高速传动系统-第三节通用传动系统-第四节发电机系统--第六章开关磁阻调速电动机系统设计-第一节主要功能-第二节软件结构第一章超声波电机基础第一节超声波基础第二节驻波和行进波第三节瑞利波与弯曲波.第四节机械摩擦第五节压电陶瓷和振动子.,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二章振动方向变换型超声波电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楔子型超声波电机第三节扭转耦合子型超声波电机第三章行进波型超声波电机,第一节波的基本方程式,第二节弦的振动、驻波和行进波第三节行进波参数.第四节行进波的产生及梁的波动方程式第五节梁的振动和椭圆运动的形成第六节回转体上的行进波第七节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设计与试制第四章对称型超声波电机第一节电机结构与驱动原理第二节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及分析第三节特点及结论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五章纵扭复合型超声波电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运行原理第三节试验方法及其结果第六章超声波直线电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结构及驱动原理第三节设计方法第四节工作特性和结论第七章超声波悬浮直线电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浮动物体的平衡原理第三节振动源第四节平衡力的数值分析第五节实测与结论第八章超声波电机的应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超声波电机的应用第三节超声波电机技术展望第六篇防爆电机的设计与安全控制系统第一章国际防爆电机的发展趋势第一节国外防爆电动机品种第二节国外防爆电动机企业和市场第三节行业活动第四节防爆电动机研究和发展情况第五节防爆技术水平第六节防爆电动机发展趋势第二章防爆电机结构设计特点第一节火灾与爆炸危险环境的划分第二节防爆基本知识第三节隔爆型防爆电机结构设计特点第四节增安型防爆电机设计特点第三章影响防爆电机长周期运行的因素第一节电机运行的现状及问题第二节电机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节电机制造工艺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节电机检修拆装方面存在的问题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四章为防爆电机长周期运行而进行改造的几个实例第五章科研及其应用第一节有关爆炸性物质的性质的研究第二节有关防爆电气设备的研究7第三节大型防爆电动机箱体环流引起爆炸事故及其研究8 第六章国际防爆检验研究机构第一节联邦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第二节英国电气设备认证中心第三节挪威电工材料试验所第四节日本产业安全研究所第五节美国保险商试验所第六节美国工厂联研会第七节加拿大标准协会第八节澳大利亚煤矿安全试验和研究站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一章共振式直线电机模型的机电分析第一节双质体振动机械在机电共振状态下的力学分析第二节共振式直线电机初级模型的机电分析第三节共振式直线电机中级模型的机电分析第四节共振式直线电机高级模型的机电分析第二章电机参数的优化设计3第一节多数模接续和多因素递增的优化算法3第二节电机结构参数的计算3第三节电机高级模型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第四节显化参量逐次逼近算法第五节电机优化设计的程序框图第六节实验结果分析第三章共振式直线电机电磁场与电磁力的有限元分析第一节直线电机磁场的数值计算第二节直线电机电磁吸力特性的数值计算第三节实例计算分析第四章忽略铁磁阻时共振式直线电机高级模型的机电分析第一节求解主磁通和磁压降的边值问题第二节求磁通链与电流的关系第三节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第四节电磁力的分析和推理第五节电机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五章共振式直线电机及其变流器的总体功率因数研究第一节直线电机的功率因数分析第二节变流器的视在功率传输比第三节电网侧总体功率因数分析第四节实验结果及结论第一章微特电机的分类与发展趋势第一节微特电机的基本用途第二节微特电机的分类第三节微特电机的基本要求第四节微特电机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第二章伺服电动机与伺服系统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直流伺服电动机第三节直流力矩电动机第四节交流异步伺服电动机第五节交流同步伺服电动机第六节数字化交流伺服系统第七节伺服电动机应用举例第三章测速发电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直流测速发电机第三节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第四节测速发电机的应用举例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四章自整角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力矩式自整角机第三节控制式自整角机第四节差动式自整角机第五节其它型式的自整角机第六节多台自整角接收机的并联运行第七节自整角机应用举例第五章旋转变压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正余弦旋转变压器第三节线性旋转变压器第四节旋转变压器的误差及其改进措施第五节双通道测角系统与多极旋转变压器第六节感应移相器第七节感应同步器第八节数字式旋转变压器第九节旋转变压器产品的选择与使用第十节旋转变压器的应用举例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六章单相交流串励电动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单相串励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三节单相串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第四节单相串励电动机的调速第五节单相串励电动机产生的干扰及其抑制措施第六节单相串励电动机的应用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册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册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册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三册第一章多速异步电动机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单绕组多速异步电动机的变极原理第三节用安导调制法设计反向变极绕组第四节用“槽号相位图法”设计反向变极绕组第五节用“槽号相位图法”设计换相变极绕组第六节单绕组三速电动机变极绕组设计第七节双绕组四速电动机变极绕组设计第八节变极绕组磁动势的谐波分析第九节单绕组双速异步电动机的设计特点第二章锥形异步电动机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锥形异步电动机的类型和使用特点第三节额定数据和要求第四节设计分析与计算第五节电磁设计要点第六节锥形算步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和算例第七节双速锥形异步电动机的设计第三章潜水异步电动机设计第一节潜水电动机的类型第二节潜水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第三节井用潜水三相异步电动机设计计算第四节通用潜水电动机设计计算第五节矿用隔爆型潜水电动机设计计算第六节潜水单相异步电动机设计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四章实心转子与复合转子异步电动机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实心转子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第三节实心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参数第四节实心转子异步电动机的磁场分析第五节实心转子异步电动机的派生结构及性能改进第六节双层转子异步电动机第七节复合转子异步电动机第八节实心转子和复合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设计计算第五章三相盘式异步电动机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盘式异步电动机结构型式和生产工艺第三节三相盘式异步电动机的主要尺寸和设计的基本关系式第四节盘式异步电动机的磁路特点和计算方法第五节盘式异步电动机的绕组设计第六节盘式异步电动机的参数、损耗和性能计算第六章直线异步电动机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直线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第三节直线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第四节直线异步电动机的气隙磁场第五节直线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第六节直线异步电动机的设计要点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一章特种电机概述第一节特种电机的定义与类型第二节特种电机的应用第三节特种电机的发展方向第二章无刷直流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第一节无刷直流电动机组成与特点第二节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主电路及其工作方式第三节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反应第四节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公式第五节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运行特性第六节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转矩脉动第七节无刷直流电动机转子位置信号的检测第八节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原理及其实现第九节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专用集成电路及其应用第十节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单片机控制第十一节基于,- 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第三章开关磁阻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第一节开关磁阻电动机传动系统的组成与特点第二节开关磁阻电机的基本方程与性能分析第三节开关磁阻电动机的控制原理.第四节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功率变换器第五节开关磁阻电动机传动系统的反馈信号检测第六节开关磁阻电动机的控制系统原理及其实现第七节基于./ 单片机的开关磁阻电动机控制器第八节基于01,.23. ,- 的开关磁阻电动机控制器第九节开关磁阻发电机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四章步进电动机及其控制第一节步进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第二节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特性第三节步进电动机驱动控制器的构成第四节步进电动机的功率驱动电路第五节步进电动机的角度细分控制第六节步进电动机的单片机控制第五章直线电动机第一节直线电动机概述第二节直线感应电动机第三节直线直流电动机第六章盘式电机第一节盘式电机概况第二节盘式直流电机第三节盘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和特点第七章超声波电动机第一节超声波电动机概况第二节超声波电动机的常见结构与分类第三节行波型超声波电动机的运行机理第四节行波型超声波电动机的驱动控制第一章励磁控制方式的演进与发展第一节励磁控制方式概述第二节线性多变量综合控制器第三节非线性我变量励梯控制器第四节电力系统电压调节器,-./第二章励磁系统性能的评价第一节励磁系统的静态特性第二节励磁系统的暂态响应第三章励磁系统的设计第一节励磁系统的控制特性第二节励磁系统的设计第三节励磁系统的规范第四节励磁装置与高次谐波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四章三相桥式整流线路的基本特性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三相桥式整流器工作原理第三节第种换相状态第四节换相角第五节整流电压平均值第六节整流电压瞬时值第七节元件电流有效值第八节交流电流基波及谐波值第九节整流装置的功率因数第十节第种换相状态第十一节第种换相状态第十二节整流外特性曲线第十三节三相桥式逆变线路的工作原理第五章无刷励磁系统设计第一节无刷磁系统的发展第二节无刷励磁机组的结构第三节无刷励磁系统的技术规范第四节无刷励磁系统的组成第五节交流励磁机的电压响应特性牲第六节无刷励磁系统的控制放特性第七节无刷励磁系统的数学模型第八节发电机励磁参数的检测及故障报警第六章他励晶闸整流器励磁系统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他励晶闸管整硫器励磁系统的物征第三节谐波电流负载对辅助发电面电磁特性的影响第四节他励晶闸管整流器励磁系统参数计算第五节具有离、低压桥式整流器的他励晶闸管励磁系统第六节高、低压桥式整流线路参数的计算第七节他励昌闸管整流器励磁系统的暂态过程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七章静止晶闸管整流器自励励磁系统第一节概述录第二节自励晶闸管励磁系统的特征第三节自励晶闸管励磁系统的轴电压第四节低励限制与失磁保护的整定配合第五节励磁变压器的保护方式第八章自动励磁调节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数字控制的理论基础第三节数字采样与信号变换第四节控制运算第五节标么值的设定第六节数字式移相触发器第七节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线路的外特性第八节数字式励磁系统的描述第九章励磁变压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环氧干式励磁变压器的结构特征第三节环氧干式励磁变压器技术规范第四节励磁变压器的交流阻容保护新型电动机设计实用技术手第十章同步发电机的灭磁及转子过电压保护。

第四节 主令电器电子教案

第四节  主令电器电子教案
弹簧储能复位的控 制开关。结构简单, 使用广泛,用以远 距离操纵接触器继 电器等电磁装置或 用于信号电路和电 气联锁电路中。
常闭触点
(a)外形
常开触点
(b)结构
图1.21 按钮开关实样
按钮的触点允许通过的电流≤5A。
2
1 控制按钮的结构和符号
一般由按钮帽、复位弹簧、支柱 连杆、触头(桥式动触头、动合静 触头、动断静触头)和外壳等部分 组成。见图1.22。按钮中触头的形 式和数量根据需要可装配成1常开1 常闭到6常开6常闭等形式。


( )输出特性为 型
①接近开关负载(灯红)接在 其电源正极(+DC24V)和 输出信号端之间;

②未近 感应时接近开关黑输出管 开
截止关 ,输出端输出逻辑电平 “1电路”(+DC24V),负负 载载 不工作; ③有感应时接近开关蓝输出管 导通,输出端输出逻辑电平 “0”(0( V))输 出,特 性负为 载型得电工 作。
③ 该涡流反作用于感应端头,使传感器振荡 能力减弱,传感器输出相应信号。
电感式传感器原理
5 应用说明
(1)对电感式接近开关,运动物体必须是 金属物。
(2)若金属运动物体到达接近开关端头检 测面,电感式接近开关输出开关信号。
对输出特性为PNP型的,则输出一个电 平“1”信号;
电光感电式式传传感感器器
光电式传感器由两个部分组成:发射端和接收端 分类:反射式和透射式
17
(c)组成: 开关主要由接触系统,定位系统,限制件,手柄面板
等组成,并用螺栓紧固为一个整体。接触系统采用双断 触点对接式,动静触点装嵌在触头座上,每个触点分别 单独凸轮控制,避免触点间的干扰。依靠手柄,旋转转 轴上的凸轮控制动静触点的接通和分断。定位系统采用 滚轮卡棘轮多位限制件结构,可用开关角度有30°、 45°、90°。操作器可获得2—12个位置。

第五章 交直流电动机

第五章 交直流电动机

第六章 交直流电动机
第一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
一、三相电动机的分类
用途: 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并输出机械转矩。 笼型 分类: 转子结构
绕线型
安装结构形式 卧式
立式
冷却方式 自冷式、自扇冷式、 他自扇冷式、管道通风式 防护形式 开启式、防护式、 封闭式、防爆式
第六章 交直流电动机
第一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
i2
i3
wt
V2
W2


V1
()电流入
首端流入,尾端流出。
W1
U2
尾端流入,首端流出。 如 w t = 0 时刻 i1 = 0 i2为负值 i3为正值
(•)电流出
第六章 交直流电动机
第一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
1 .当
wt = 0
U1 W2 U 2 V2

i
i1=0
i1
0
V1
i2
i3
wt
i3
W1
i2
U1
第六章 交直流电动机
第一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
其中:
第一相: U1——U2 第二相: V1 —V2 第三相: W1—— W2
U1、 V1、 W1为绕组的首端;U2、V2、W2为绕组的末端。 Y系列与JO系列电动机出线端标志对照表
定子绕
组名称 旧代号 第一相 第二相 第三相 A B C 首 端 JO系列 D1 D2 D3 出 线 端 标 志 末 端 Y系列 U2 V2 W2
U1
V1
W1
U1
V1
W1
U2
V2
W2
W2
U2
V2
W2
W2
U2
V2
第六章 交直流电动机

常用低压电器原理与结构

常用低压电器原理与结构
操作机构上装有机械联锁,它可以保证开关合闸 时不能打开防护铁盖,而当打开防护铁盖 时, 不能将开关合闸。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常用低压电器
二 封闭式负荷开关 型号:
符号: 与开启式负荷开关相同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常用低压电器
二、组合开关
作用:又称转换开关,常用于交流50Hz、 380V以下及直流220V以下的电气线路中,供 手动不频繁的接通和分断电路、电源开关 或控制5kW以下小容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停止和正反转。
DZ5
DZ20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常用低压电器
分类
按结构形 式分类:
塑壳式 又称 装置式
框架式 又称 万能式
DW16
除用作配电网 络的保护开关 外,还用作电动 机、照明线路
的控制开关
主要用作配 电网络的 保护开关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常用低压电器
一 结构及工作原理
DZ5型低压断路器
在电气控制线路中,主要采用的是DZ5型和 DZ10系列低压断路器
常用低压电器
刀开关的种类:
按பைடு நூலகம்数分:
单极 双极 三极
单掷 按转换
方向分: 双掷
带灭弧罩 按灭弧分:
不带灭弧罩
板前接线 按接线方式分:
板后接线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常用低压电器
一 开启式负荷开关 又称为瓷底胶盖刀开关,简称闸刀开关。生
产中常用的是HK系列开启式负荷开关,适用 于照明和小容量电动机控制线路中,供手动 不频繁地接通和分断电路,并起短路保护作 用。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常用低压电器
电磁式电流动作型漏电断路器结构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二 符号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第五版)课件第5章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第五版)课件第5章

第三节 熔断器 1
熔断器广泛用于低压供配 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中。当电路 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时,熔断 器自动熔断,从而切断电路, 起到保护作用。
熔断器结构简单,体积小 巧,工作可靠,是电气设备重 要的保护元件之一。
二、熔断器的保护特性及主要参数
第三节 熔断器 2 1. 熔断器的保护特性 表明流过熔体的电流大小与熔体熔断时间之间的关係特性。
第四节 交流接触器1
接触器是一种用途最为广泛的开关电器。它利用电磁、 气动或液动原理,通过控制电路来实现主电路的通断。接触 器具有通断电流能力强,动作迅速,操作安全,能频繁操作 和远距离控制优点,但不能切断短路电流,因此接触器通常 需与熔断器配合使用。接触器的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 可用来控制其他电力负载,如电焊机、电炉等。
护。例如接触器、控制继电器、主令电器、起动器、电磁阀等。 (3)按触点动力来源分为手动电器和自动电器。
二、低压电器的性能参数 1.额定绝缘电压 电器最大的额定工作电压 2.额定工作电压 长期工作时能保证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值。 3.额定发热电流 长期工作时各部分的温度不超过极限值时流过的最大电流。 4.额定工作电流 能保证电器正常工作的电流值。 5.通断能力 电器在规定的条件下,能可靠接通和分断的最大电流。
第六节 继电器2
一.电磁式继电器 电磁式继电器可分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三种。电磁
式继电器结构、工作原理与接触器相似。
第六节 继电器3
二、时间继电器 1.时间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它在电路中起着使控制电路延时动作的作用,即当继电器的感测机构接
收到外界动作信号后,要经过一段时间延时后触点才动作并输出信号去操纵 控制电路。
它由瓷质底座、瓷帽、瓷 套和熔体组成。螺旋式熔 断器具有较好的抗振性能, 灭弧效果与断流能力均优 于瓷插式熔断器,被广泛 用于机床电气控制设备中

第五章第四节电力系统自动调频

第五章第四节电力系统自动调频

调频方式分析(续2)
对方式1(恒定频率控制):f =0、PtA=PLB 、 PGA=PLA+PLB 此时,就稳态值而言,A和B系统的调速器(一次调节)和负 荷调节效应均不起作用(因为f = 0,故PG =0且KLf =0), 整个系统的负荷变化( PLA + PLB )全由 A 系统的二次调节承 担。 A 系统的二次调节除了承担本系统的负荷变化( PLA )外 ,还通过联络线供给系统 B 的全部负荷变化,即联络线的功率 变化与系统B的负荷变化相等。 对方式2(恒定交换功率控制):PtA=0 、 f =PLB /B 、 PGA=PLA (A/B)PLB 此时,就稳态值而言,联络线的功率变化为零(PtA = 0) ,因此整个系统的频率变化就只决定于 B 系统的负荷变化和调 速器(一次调节)及负荷调节效应(f =PLB /B )。这时, A系统的一、二次调节及负荷调节效应均发挥作用。
第四节 电力系统自动调频
2)调频过程: 当系统频率变化时,按 Δ f 启动的调速器 会比按积差工作的调频器先进行大幅度的调 整,到频差累积到一定值时,调频器会取代 调速器的工作特性,使频率稳定在fe 。 调速器 的作用为一次调频,积差调频为二次调频。
第四节 电力系统自动调频
3)机组间有功功率的分配: 代表了系统 计划外负荷的数值 (K 是一个转换常数),在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束时,计划 外负荷是按一定比例在调频机组间进行分 配的。
4)优缺点: 1、各调频机组间的出力也是按照一定的比例 分配的。 2、在无差调频器为主导调频器的主要缺点是 各机组在调频过程中的作用 有先有后 ,缺乏 “同时性”,导致调频容量不能被充分利用。
第四节 电力系统自动调频
第四节 电力系统自动调频

执行元件的选择与设计OK课件

执行元件的选择与设计OK课件
例:数控机床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结构图
1、开环伺服系统 (1)组成:☻步进电机; ☻驱动控制电路(控制器).
1、开环伺服系统
(2)开环伺服系统特点
① 没有位置和速度反馈回路; ② 设备投资低,调试维修方便; ③ 精度差; ④ 高速扭矩小.
(3)开环伺服系统应用场合 ①中、低档数控机床;
②普通机床数控改造.
一、执行元件的作用
1.作用:执行元件主要用来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 将来自电、液压、气压等各种能源的能量转换成 旋转运动、直线运动等方式机械能,并完成要求 动作的能量转换装置,它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所 处的位置参见下图。
二、执行元件的种类及特点
根据使用能量的不同,可以将执行元件分为电气式、 液压式和气压式等几种类型。
采用脉宽调速驱动系统,开关频率高(2000~3000Hz), 伺服机构能够响应的频带范围也较宽,与晶闸管相比, 其输出电流脉动非常小,接近于纯直流。
• 日本法纳克(FANUC)公司生产的用于工业机器人、 CNC机床、加工中心(MC)的L系列(低惯量系列)、 M系列(中惯量系列)和H系列(大惯量系列直流伺服 电动机)。其中L系列适合于频繁起动、制动场 合应用,M系列是在H系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惯量较H系列小,适合于晶体管脉宽调制(PWM)
(回转运动) ➢ 表征输出动力的性能指标:推力F、转矩T、功率P ➢ 对直线运动:a=F/m;对回转运动:P=ωT,ε=T/J。即加速
度a与角加速度ε表征了执行元件的加速性能。 ➢ 比功率:表征动力大小的综合指标,包含功率、加速性能与
转速三种因素,即比功率=P ε/ω=T2/J (2)体积小,重量轻:用功率密度或比功率密度来评价
2、闭环与半闭环伺服系统
(1)闭环伺服系统组成示意图

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动力及控制技术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动力及控制技术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济南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动力及控制技术设计系部:机械系济南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电动汽车动力及控制技术设计系部:_机械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__________ 姓名:_ 学号:指导教师:_ 二〇一一年4月25 日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系部:机械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班级:1班注:设计(论文)总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30%)+评阅人评定成绩(30%)+答辩成绩(40%)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动力及控制技术设计摘要随着世界环境的污染、全球石油危机日益严重而带动的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给汽车工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冲击,也增强了人们开发新能源的意识,而新能源汽车更是人们关注的一大焦点。

目前电瓶式纯电动汽车以噪音小、耗能低、无污染、成本低、结构简单而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流,世界很多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开发电动汽车。

本文主要围绕电动汽车的电动机以及目前普遍使用的电动车控制系统主要参数作出分析,例如转速与转矩的关系、转速与功率的关系、功率与转矩的关系以及传动比、蓄电池的比能量等,设计出合理的电动车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

本文主要采用的技术有:1、电动机的转矩、转速、功率。

2、电动机的主要调速方式。

关键词:电动机、发动机、转矩、变频调速、交流电动机、EV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电动汽车构造与原理 (2)第一节电动车的种类 (2)第二节蓄电池电动车 (4)第三节燃料电池电动车 (10)第三章电动车动力及控制设计 (12)第一节电动车驱动电机种类 (12)第二节直流驱动电动机 (14)第三节交流驱动电动机 (18)第四节直流电动机的控制 (21)第五节三项交流电动机的控制 (24)第四章我国电动汽车的缺陷 (27)第五章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 (29)致谢 (31)附录一 (32)附录二 (33)参考文献 (39)第一章前言汽车工业的告诉发展,汽车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资源枯竭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交流电动传令钟的两套自整角同步传递系统的励磁绕组间的相互关系是______。

A.串联在单相交流电源上
B.并接在单相交流电源上
C.并接在单相直流电源上
D.并接在三相对称交流电源上
2、采用交流传令钟的船舶,为满足驾驶台传令和机舱回令功能,要用______。

A.一套(两台)自整角机
B.两套(四台)自整角机
C.一套(两台)执行电机
D.两套(四台)执行电机
3、自整角机按使用方式分为______ 两种形式。

A.力矩式和控制式
B.接触式和无接触式
C.控制式和差动式
D.力矩式和差动式
4、舵角指示器是由______组成的同步跟踪系统。

A.两个执行电机
B.两个直流电动机
C.一对自整角机
D.两个异步电动机
5、控制式自整角机是将______信号转换成______信号。

A.电流/电压
B.转角/电流
C.转角/电压
D.转角/转角
6、力矩式自整角机,在船上常用在______场合。

A.车钟和舵角指示
B.测速机构
C.油门双位控制
D.水位双位控制
7、直流测速发电机的技术数据中列有“最小负载电阻和最高转速”的限制一项,其主要目的是______。

A.保证输出电压与转速间关系线性度
B.防止电机烧毁
C.防止发电机作电动机运行
D.减小能量损耗
8、为取得与某转轴的转速成正比的直流电压信号,应在该轴安装______。

A.交流执行电机
B.自整角机
C.直流执行电机
D.直流测速发电机
9、交流执行电机的转子导体的电阻比普通鼠笼式异步电机转子导体的电阻______。

A.小
B.大
C.相同
D.无要求
10、伺服电动机,在船上常用于______场合。

A.电车钟
B.舵角同步指示装置
C.拖动发电机之柴油机油门开度控制
D.水箱水位控制
11、为满足电气系统的自动控制需要,常用到一些被称为“控制电机”的电器。

控制电机的主要任务是转换和传递控制信号。

下列不属于控制电机的是______。

A.交流执行电动机
B.直流执行电动机
C.测速发电机
D.单相异步电动机
12、一般来说,交流执行电动机的励磁绕组与控制绕组轴线空间上相差______而放置。

A.60°
B.30°
C.90°
D.120°
13、交流执行电动机的转向取决于______。

A.控制电压与励磁电压的相位关系
B.控制电压的大小
C.励磁电压的大小
D.励磁电压的频率
14、交流执行电动机的转子制成空心杯形转子的目的是______。

A.增加转动惯量,使之起、停迅速
B.拆装方便
C.减少转动惯量,使之起、停迅速
D.减少起动电流
15、交流执行电动机控制绕组上所加的控制电压消失后,电动机将______。

A.在由机械摩擦作用下,转动几周后停止
B.减速并继续运行
C.保持原转速运行
D.立即停止
1-10:BBACC AADBC 11-15:DCA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