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 文言文翻译专题(1)

合集下载

蒋小芳二轮复习文言句子翻译

蒋小芳二轮复习文言句子翻译
•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槀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 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弊其力,竭其财,近其 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
•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 贵也!”
• (取材于《管子·轻重》)
• 注释:【1】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2】芊:地名。位于齐楚接壤处。【3】衡山:齐鲁之间 的小国。【4】修械器:意思是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
②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 【答案】①楚国百姓就放弃了农耕而去捕鹿。 • ②(衡山之君)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付两个敌国,
• (3)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3分)
• 【解析】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 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找出关键词,查看有无特 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等方法进行翻译。一般来说,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古代是单音节词语现代是双音节词语要“替换”;对古今 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地名、人名、器物名等要“保留”;对古 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删”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 译出来的也可以“删”,对省略的内容要补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 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 (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训练(一)课件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训练(一)课件
2.否定句: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3.叙述句:一般用“之、是”等助词作标记,使宾语前置。 例如:"宋何罪之有?"(《公输》)。
4.介词宾语前置:把介词宾语移到介词之前,起强调作用。 例如:"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宾语前置句:
得分点:“以”,因为;“守”,守卫;“章”,同“彰”,表 彰、褒扬;“赐庙忠烈”,“赐(之建)庙忠烈”的省略句。
限时训练: 8.文本八: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绍兴元年,除龙图阁直学 士、知湖州,以颜真卿尽忠唐室,尝守是邦,乞表章之,诏赐庙忠 烈。六年,修撰范冲言:“日历,国之大典,比诏藻纂修,事复中 止;恐遂散逸,宜令就闲复卒前业。”诏赐史馆修撰餐钱,听辟属 编类。八年,上所修书。
限时训练:
3.文本三:仁宗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 太祖尝命分阅章奏,独取切军民利病者白之。或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 指示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二十二 年即帝位,大赦天下。癸酉,诏有司:“条政令之不便民者以闻,凡被灾 不即请振者,罪之。”辛巳,崩于钦安殿,年四十有八。
状语后置句:
4. 无标志后置(往往属于省略介词“于”)
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将军于河北战,臣于河 南战。)
课堂小练:(发现翻译误区) 1.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也。
判断句 宾语前置
古代擅长写诗的人,是那些不认为自己是诗人的人 。
2.苟有之,告以吾说,其必不吾非也。 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
限时训练:
6.文本六:帝(宋太祖)初临御,欲周知外事,令军校史珪博访。珪廉 得数事,白于帝,按验皆实,由是信之。八年春,正月乙酉,帝御 长春殿,谓宰相曰:“古之为君者,鲜能无过。朕常夙夜畏惧,防 非窒欲,庶几以德化人。如唐太宗受人谏疏,直诋其失,曾不愧耻; 岂若不为之,而使天下无间言哉!”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强化训练:文言文翻译(含答案+详解)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强化训练:文言文翻译(含答案+详解)

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高考文言文翻译是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知识的综合考查,分值为10分,直接影响文言文板块的得分,因此要继续下功夫练习。

1、卧薪尝胆勾践之围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yǒu里,晋重耳奔翟(通“狄”),齐小白奔莒jǔ,其卒王霸。

①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②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③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译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买肉啖子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①母曰:“欲啖汝。

”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②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

”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译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齐人攫金齐人有欲得金者,①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

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也?”对曰:“②殊不见人,徒见金耳!”译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精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一)——理解并译准实、虚词资料

精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一)——理解并译准实、虚词资料

[专题解说]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就是考查文言文中 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以课本出现的居多)在文中的具体含义,主要包括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和偏义复词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考查“以、因、 而”等18个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其不同意义和用法的 能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是故以燕能王通欲其结意于.于君.天下乎
B.拱朝手济而而..问夕曰设版焉C.源自缓三其人刑行政则.则必.有人我不师惧死
D.寡此人亡闻秦仲之.父续耳之.言此三者
[解析] A项,介词,在/介词,和、同。B项,连词,表 修饰/连词,表转折。C项,连词,表顺承,那么,就。D 项,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 构助词“的”。 [答案] C
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 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 诸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
题 号
2011年广东卷
2010年广东 卷
2009年广东卷
文言实词“苦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奇

5
”“纵”“官 ”“抵”(选择
语”“委 ”“识”“
”“起”“诛 ”“弛”(选择

题)
恙”(选择题) 题)

文言虚词“其 文言虚词“

6
”“以”“之 ”“且”(选择
之”“为 ”“所”“

安徽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 第二板块 第8讲 文言文翻译(一) 理解并译准文言实虚词,确保字字

安徽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 第二板块 第8讲 文言文翻译(一) 理解并译准文言实虚词,确保字字

一、请阅读下面文段中画线句,先判断出关键词语,然后翻译并在全部翻译完后,思考判断关键词语的方法和如何落实好对它们的翻译。

(14分)徐恪,字公肃,常熟人。

成化二年进士。

授以工科给事中。

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

中官怒。

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

出为湖广左参议,迁河南右参政。

陕西饥,当转粟数万石。

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

…………故事,王府有大丧,遣中官致祭,所过扰民,成化末,始就遣王府承奉。

及帝即位,又复之。

恪请如先帝制,并条上汰冗官、清赋税、禁科扰、定赎例,革抽分数事,多议行。

…………恪素刚正。

所至,抑豪右,祛奸弊,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技法尤严,宗人多不悦。

平乐、义宁二王遂讦恪减禄米、改校尉诸事。

勘无验,坐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欲以平二王忿。

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

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

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

至则值岐王之国,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

…………(1)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

(3分)①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将”副词“将要”,这里用引申义“想要”;“摭”动词“拾取、摘取”,这里是“搜集”的意思;“乃已”中,“乃”副词“于是,就”,“已”动词“停止”,“乃已”即“作罢”之意。

答案:①将摭乃已②请求立即驱遣徐恪等,想要搜集他的罪证,无所得才作罢。

(2)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

(3分)①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二轮文言文翻译复习

高考二轮文言文翻译复习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 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论积贮疏》 [译文]因为年成不好而没有收入,(官吏和百姓)要 求出卖爵位和子女。
(6)、调,就是调整语序。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 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练习
1、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 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而况人臣乎?(《触龙说赵 太后》) 国君的儿子,是他的亲骨肉啊。他们尚且不能靠着没 有功劳的尊位和奉禄,而守着贵重的金玉,况且一般 人呢?
2、翻译下面文言语段中划线的句子
鲁侯养鸟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 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 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这是用供养自己(的方法)来喂养海鸟,不是用养鸟 (的方法)去养鸟。
三、全国3(川滇黔陕) 1、御史大夫仓促间不能知道详情,因而受到责备; 而丙吉被认为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是车夫的功 劳。
2、正当春天还不应当很热,害怕牛行走不远却因 暑热而喘息,这意味着气候不合节令,担心(百 姓)会有所伤害。
五、(江西) 1、译文:(万泉)县有十几个犯了轻罪的囚徒, 适逢春末下了应时的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放 他们出狱,县令不允许。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 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 国名、朝代名、 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 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上例中的 “人”、“我”、“北门”就是这样。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某些虚词。 有些文言虚词在 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 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 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 均可略去不译。还有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 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板块文言文阅读专题四文言翻译重点突破教师用书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板块文言文阅读专题四文言翻译重点突破教师用书

专题四文言翻译重点突破——译句信达雅,轻松得高分【考情调研】文言语句翻译中的关键点:一是重要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二是重要的文言虚词,即《考试大纲》中规定的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三是文言句式,即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式;四是词类活用,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第一节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寇准,准曰:“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

”准曰:“臣欲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然后北伐耳!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敌当自遁;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

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帝意乃决,因问准曰:“今虏骑驰突,而天雄军实为重镇,万一陷没,则河朔皆虏境也。

孰为可守?”准以王钦若荐,且曰:“宜速召面谕,授敕俾行。

”钦若至,未及有言,准遽曰:“主上亲征,非臣子辞难之日,参政为国柄臣,当体此意。

”钦若惊惧不敢辞。

闰月..乙亥,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判天雄军兼都部署。

契丹主隆绪同其母萧氏遣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获其辎重..。

又攻北平砦及保州,复为州砦兵所败。

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合众攻定州,宋兵拒于唐河,击其游骑。

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

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

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

如许通和,即当遣使。

”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

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

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

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

”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

第11讲 文言文翻译(一)原则与意识-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堂讲义

第11讲 文言文翻译(一)原则与意识-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堂讲义

第十一讲翻译(一)原则与意识复习目标1. 字字落实,准确翻译。

2. 直译为主,辅以意译。

问题纵览1. 初通大意,但得分点意识不强,洋洋洒洒而失分颇多。

2. 多以意译含混对付,重要字词不能一一落实。

二轮对策文言翻译无非信、达、雅三点要求。

“雅”暂不做要求,“信”“达”是必须先做到的:要有忠于原文的意识,注意语句通顺,语气贯通,语言连贯得体。

对策一找准和译准句中的关键词所谓关键词,就是指那些重要的实词、虚词和标志句式的词语,即考试中的“给分点”。

注意落实实词——确定词性、确定词义;落实虚词——虚词的意义是它在句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虚词翻译不能脱离语境。

关注特殊句式。

【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

伯父墓表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

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天圣元年,始就乡试。

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

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

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

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

起为开封士曹。

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

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

及公往,遂直其冤。

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

通判阆州。

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

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

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

选知祥符。

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

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

”宗素事权贵,诉于府。

府为符县,公杖之。

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

”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

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

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义复词,删去浅
4.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石钟山记》) 译: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道它 的深度。
字字落实第二式:
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删去。
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换古代词语,将 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 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正确理解 翻译。
翻译下列句子: 词类活用,名作动
总结
文言语句重直译, 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 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 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 领会语气重流利。
小结:
1.字字落实 留 删 换 2.文从句顺 调 补 变
巩固训练
做一做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 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 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 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 我乎?”
(1)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
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译译::不最是终会让游上水官,大却夫渡在过顷了襄江王河前。诋毁屈原
通“剃”
2.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束在颈上
译:其次被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而受辱 。
3.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译: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文言翻译的方法三
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 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将古词换作现代词。
参考答案
①曾子衣 敝衣 以 耕。
曾子穿着 破旧的衣服 从事耕作。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先生不是向别人索求,而是人家主动送 给你的,为什么不接受呢? ③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于)人。纵子 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接受的别人的东西,就会害怕(得罪)他, 给予了别人东西就会在他面前盛气凌人。即 使国君有所赏赐,而不傲视我,但是我能不 畏惧吗?
译: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
4.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
白王。
省略宾语:之,代纸
译: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 郭生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文从句顺第二式: 在文言文翻译时,补
出省略的成分。
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等, 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变通地译出。 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
“达”:通顺,流畅。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及语言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借勇气闻名在诸侯国。 凭借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雅”:生动、优美、有文采。努力译出原文的风格
例:曹操,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文言翻译 的原则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 和意译两种。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
发语词,删去
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助词,表停顿,删去 译: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不为事物所拘 束,而能够随世事的变化转变 (自己的想法)。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删 去
33..盖盖忠忠臣臣执执义义,,无无有 有二 二心 心。 。 译: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心。
2.得楚和氏璧 。 器物名
译: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 语。具体情况: ①句首发语词。 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 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或语气词。 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翻译下列句子: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
11..师师道道之之不不传传也也久久矣矣 句子独立性,删去
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 删去
直译: 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 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意译:意汉译语为的辅表达文习从惯句,顺没:有明语白病通。顺在,难合以乎直现译代 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 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删换调Fra bibliotek补字


文言文中的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 官名、国名、器物名、朝代名、年号、 帝号以及一些典章制度等,可以保留原 词,不作翻译。古今词义相同的词语也 不必翻译。
把文言句中的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 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及其它特殊句式, 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
⒈夫晋,何厌之有? 倒装:晋,有何厌?(宾语前置) 译:晋国,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呢?
⒉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定语后置)
主意未能定下来,想找一个可以出使 回复秦国的人,未能找到。
翻译下列句子:
(2)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3)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1)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
译文:庄子到齐国去,看到一个饥饿的 人,很同情他。
(2) 吾见过我者多矣,莫 我 哀也。
译文:我看见很多人从我面前走过,可 没有一个人同情我 。
(3)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译文:假使先生您不是没吃饭,难道还 会同情我吗?
翻译下列句子:
人名、年号
人名
11..赵赵惠惠文文王王十十六六年年, ,廉 廉颇颇为为赵赵将将伐伐齐齐,,大大破破之之,,取取 阳阳晋 晋,,拜 拜为为上上卿卿, ,以 以勇勇气气闻闻于于诸诸侯侯。 。
地名
官名
与现代汉语义同
译: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 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 他凭借勇气在各国诸侯间闻名。
做一做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 (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 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 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 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 ,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 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1.豫州今欲何至?
宾语前置句
译:刘豫州现在想要到什么地方去呢?
2.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
译:你不聪明太严重了
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 壮的筋和骨头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为使译文准确、 通顺,翻译时应将某些省略了的成分 先补上,然后再翻译。
翻译下列句子: 省略主语:蛇 蛇 草木
翻译 指导
文言翻译 的原则
采分点主要涉及七个方面:
1、一词多义。 2、词类活用。 3、古今异义。 4、通假字。 5、重要虚词。 6、特殊句式 7、固定结构
翻译文言文的标准是:信 达 雅
“信”:真实,准确。要忠于原文。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被攻破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恰当, 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以啮(niè)人,无御之者。
译: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怪的蛇,它黑色的 底子,白色的花纹,它接触到草木,草木全都枯 死;咬到人,没有能够抵抗得住的。
省略兼语:之,他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译: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
3.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省略宾语:之,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