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混凝土表观缺陷检测报告
试验检测继续教育《结构混凝土表观及内部缺陷无损检测技术》答案

第1题超声法检测中,换能器应通过( )与混凝土测试表面保持紧密结合。
A.胶粘剂B.耦合剂C.防腐剂D.阻锈剂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2题超声法检测时应避免超声传播路径与附近钢筋轴线平行,如无法避免,应使两个换能器连线与该钢筋的最短距离不小于超声测距的( )。
A.1/2B.1/3C.1/4D.1/6答案:D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0.0批注:第3题根据《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的定义,不带波形显示的超声波检测仪( )用于混凝土的超声法检测。
A.不能B.可以C.经过验证可以D.无法确定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4题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结合面时,构件的被测部位应具有使声波()结合面的测试条件。
A.垂直B.斜穿C.平行D.垂直或斜穿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5题混凝土裂缝深度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是()。
A.尺量法B.塞尺法C.显微镜法D.超声波法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批注:第6题裂缝的宽度量测精度不应低于()。
A.1.0mmC.1.0cmD.10.0cm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批注:第7题超声法检测结构混凝土裂缝时,当结构的裂缝部位只有一个可测表面时,单面平测法适用于裂缝深度不大于( )的情况。
A.200mmB.300mmC.400mmD.500mm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批注:第8题依据CECS21:2000规范要求,用于混凝土缺陷检测的超声波检测仪声时最小分度应不大于()μs。
A.1B.0.1C.0.01D.0.5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批注:第9题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检测中出现可疑数据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应进行( )。
A.复测校核B.密测点补测C.平测D.斜测答案:A,B您的答案:A,B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第10题常用的超声换能器有( )振动方式。
混凝土结构表观质量

混凝土结构表观质量
混凝土结构表观质量
到一个工地参观,混凝土的表观质量有点让我吃惊。
虽说也有小的气孔和少量的冷缝,但模板拼缝、结构尺寸、上下层剪力墙接口、混凝土色差、板下的钉子基本没有。
看后,我想回到工地一定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的项目存在什么差距。
回到自己的工地,检查了一下结构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板下面的模板屑几乎每块模板都留下几小块,板与板之间的接缝有漏砼或石子,模板留下的痕迹显现出了板的高差,模板的翘曲与破损也留下了痕迹,还存在有不少的烟头、烟盒等垃圾夹在砼构件中,有时候还有大片的锯末粘在板底,偶尔还有胀模的构件,板底留下的铁钉除了固定线盒的外还有只用来钉板的或固定反坎模板的拉丝钉,砼色差也明显,剪力墙和柱上的冷缝一道又一道,偶也有板露筋的现象,构件上的小孔洞也不少,卫生间底板存在漏水的风险,层与上一层的墙、柱露空位的错台也普遍,板面上的脚印也常见,降板与反坎阳角缺棱掉角太普遍。
说实话,我们的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不太差,尤其是实测实量的数据(墙柱平整度、垂直度、顶板水平极差、地面平整度、板厚、构件截面尺寸、端面厚度、洞口尺寸等)基本上能达到90分以上。
可观感质量实在是太差了。
如何提高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观感质量,工艺、模板的材质很重要,但工人的责任心、清洁意识可能还是重点。
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修补方案

郑州市四环线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节段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修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审批:河南城建土木结构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郑州城建集团四环线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预制梁场二〇一八年七月节段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修补方案1.目的在混凝土施工中,尤其是干结匹配法节段箱梁预制施工中,由于结构的特殊性,梁体外观通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
主要表现为混凝土外观缺陷、匹配面预应力孔道不通畅、不圆顺、预埋件位置偏差等现象,混凝土外观缺陷主要存在结构部位为箱梁顶面层、箱梁内面层、箱梁底面,混凝土外观缺陷形式主要表现在表面色泽不均匀、蜂窝麻面、气泡过多、垫块印迹、表观微裂纹、表面脚印及部分表面不平整、预应力孔道不圆顺、不通顺、预埋件位置不准、露筋、表面缺棱掉角破损,根据不同的缺陷形式及不同结构部位分析其生成原因,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强调混凝土在成型之前的生成、运输、浇注、养护等施工工艺的重要性。
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修补处理总体原则是不隐蔽,端正思想,仔细分析其形成的成因、正确对待、妥善处理。
2. 适用范围本方案仅适用于不影响节段箱梁结构及使用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修补,如箱梁混凝土收缩裂纹、外表面小范围振捣部门是或欠振、漏振导致的孔洞蜂窝,及外力碰撞引起的箱梁小飞蛾掉块、缺角等。
影响节段箱梁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的深度裂纹、贯穿裂纹、大面积凹坑,大范围掉块等重大质量缺陷修补需由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的相关单位对节段箱梁进行安全和质量评估后专业修补单位出具修补方案。
3.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为保证梁场节段预制箱梁混凝土外观最终符合规范要求,项目部将成立专门缺陷修补作业队对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
项目部工程部、安质部门专门负责混凝土质量缺陷的调查、原因分析、建立缺陷销号台帐、缺陷处理过程控制以及质量验收,对存在缺陷的问题逐一销号。
混凝土拆模后,各生产线在第一时间通知安质部对混凝土外观进行检查、鉴定,发现质量缺陷后,及时登记并组织工程部、生产线主管及作业队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按照外观质量缺陷判断标准对缺陷进行分类评定、提出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和过程控制整改意见,督促施工队完善工艺措施。
混凝土表观缺陷修复方案

XX 工程I 标主体结构混凝土表观缺陷修复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定:XX 集团有限公司二0 一一年六月第一章概述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主要项目包括结构尺寸偏差、表面不平整、蜂窝、麻面、气泡、孔洞(含模板固定锥孔)、缺损、挂帘、错台、拉筋头外露、冷缝、施工缝凿毛不当引起层间结合部缺损、起皮、起砂、非贯穿浅表裂缝等,是混凝土施工中最易发生、最常见的质量缺陷或施工工艺引起的过程缺陷。
除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预防外,对已经出现的外表质量缺陷和过程缺陷必须按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认真进行处理,以使混凝土外观达到设计要求和基本的美观。
车站现浇结构拆模后,通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的检查、鉴定,发现以下混凝土表观缺陷。
表1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情况名称现象部位区域气泡混凝土表面有气孔,大部分小于5mm,个别大于5mm 侧墙、框架柱 C 区东端头井蜂窝、麻面混凝土表面缺少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底板(梁)腋角 E 区标准段挂帘流出的水泥浆在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形成帘状流痕侧墙、框架柱 E 区标准段错台混凝土接缝处板体存在相对位移的情况,约1 公分底板 C 区西标准段表面不平整混凝土表面翘曲不平、飞边凸肋侧墙 C 区东标准段钢筋头外露混凝土内钢筋未被包裹而外露下沉板侧壁 D 区标准段冷缝混凝土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浇筑形成的施工缝顶板 D 区标准段C 区东标准段、外表缺陷混凝土表面起皮、起砂、沾污等顶纵梁、壁柱E 区端头井第二章 施工程序为保证混凝土外观最终符合规范要求,项目部将成立专门缺陷修补作业队对混凝土表面缺 陷修补。
由安质部负责混凝土质量缺陷的调查、原因分析、缺、理过程控制 以及质量验收。
混凝土拆模后,各主体施工队在第一时间通知安质部对混凝土外观进行检现 质量缺陷后,及时登记组织工程部作业队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照外观质量缺陷判断标准对缺陷进行分类评定、提出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和过程控促施工队 完善工艺措施。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报告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详细解读一、新规范内容本规范共分10章、6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主要脉络与上一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没有太大区别。
二、新规范适用范围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配套使用,GB50300为基础标准,各类验收规范均在本标准的框架下制定。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同样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GB50204为验收标准,仅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和评定,而GB50666为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国家标准,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前提。
且本次修订更进一步弱化了GB50204关于施工方面的内容,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50666实施。
三、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与GB50204-2002(2011版)相比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GB50300-20 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 B50666-2011配套使用);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要求;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取芯法。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报告 (2)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详细解读一、新规范内容?本规范共分10章、6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主要脉络与上一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 011版)】没有太大区别。
二、新规范适用范围?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配套使用,GB50300为基础标准,各类验收规范均在本标准的框架下制定。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同样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GB50204为验收标准,仅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和评定,而GB50666为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国家标准,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前提。
且本次修订更进一步弱化了GB50204关于施工方面的内容,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50666实施。
三、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与GB50204-2002(2011版)相比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GB50300-20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要求;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取芯法。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表观及内部缺陷操作规程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表观及内部缺陷操作规程一、裂缝深度检测1、单面平测法(1)当结构的裂缝部位只有一个可测表面,估计裂缝深度又能源工业大于500mm时,可采用单面平测法。
平测时应在裂缝的初测部位,以不同的测距,按跨缝和不跨缝布置测点(布置测点时应避开钢筋影响)进行检测,其检测步骤为:1)不跨缝的声时测量:将T和R换能器置于裂缝附近同一侧,以两个换能器内边缘间距(l’)等于100、150、200、250mm……分别读取声时值(t i),绘制“时—距”坐标(见《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图5.2.1-1)或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求出声时与测距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 li=a+bti,每测点超声波实际传播距离li为: li= l’+ a式中li——第i点的超声波实际传播距离(mm)l’——第i点的R、T换能器内边缘间距(mm)a——“时——距”图中l’轴的截距或回归直线方程的常数项(mm)不跨缝平测的混凝土声速值为:v=(ln’-l1’)/(tn-t1)(km/s)或v=b(km/s)式中ln’、 l1’——第n点和第1点的测距(mm)tn、t1——第n点和第1点读取的声时值(us)b——回归系数2)跨缝的声时测量:(见《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图5.2.1-2)所示,将T、R换能器分别置于以裂缝对称的两侧,l’取100、150、250mm……分别读取声时值t i0,同时观察首波相位的变化。
(2)平测法检测,裂缝深度应按下式计算详见《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式5.2.2-1和5.2.2-2。
(3)裂缝深度的确定方法如下:1)跨缝测量中,当在某测距发现首波反相时,可用该测距及两个相邻测距的测量值按《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式5.2.2-1计算h ci值,取此三点h ci的平均值作为该裂缝的深度值(h c)。
2)跨缝测量中如难于发现首波反相,则以不同测距按式5.2.2-1、5.2.2-2计算h ci及其平均值(m hc)。
混凝土中使用激光检测缺陷的方法

混凝土中使用激光检测缺陷的方法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承载力。
然而,由于施工等原因,混凝土中可能存在缺陷,如裂缝、空洞等。
及早发现和修复这些缺陷对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近年来,激光检测技术逐渐应用于混凝土缺陷检测领域,为工程师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手段。
那么,在混凝土中使用激光检测缺陷的方法有哪些呢?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
1. 表面激光扫描法:这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激光检测方法,通过扫描混凝土表面,利用激光传感器对表面进行测量和分析,识别出可能存在的缺陷。
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表面的小细节和微裂缝,具有高精度和快速的特点。
2. 穿透激光扫描法:与表面激光扫描法不同,穿透激光扫描法需要将激光穿过混凝土材料本身,通过测量激光的传输和散射,来判断混凝土内部是否存在缺陷。
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较大的裂缝和空洞,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评估非常有效。
3. 红外热像法:红外热像法是一种利用红外热像仪来观察混凝土表面温度分布的方法。
由于混凝土中的缺陷导热性能不同于周围材料,会在红外图像上显示出温度异常,从而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结构的隐蔽缺陷,如水泥疲劳、热应力等。
4. 雷达透射法:雷达透射法是一种通过发送雷达信号,接收并分析信号反射情况来检测混凝土中缺陷的方法。
雷达信号能够穿透混凝土材料,当遇到缺陷时,会发生反射和散射,通过分析信号的幅值和时间延迟,可以确定缺陷的位置和性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结构的内部空洞、钢筋锈蚀等问题。
5. 激光散斑法:激光散斑法是一种利用激光传感器测量混凝土表面表观形貌的方法。
通过测量激光在缺陷表面的散斑图案,可以获取缺陷的形状和尺寸信息。
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层的薄裂缝和麻面等问题。
混凝土中使用激光检测缺陷的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的场景和优缺点。
工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缺陷检测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