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酸碱盐的专题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酸碱盐复习课的教案

酸碱盐复习课的教案

酸碱盐复习课的教案教案标题:酸碱盐复习课的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酸、碱和盐的基本概念。

2. 熟悉常见的酸、碱和盐的性质、用途及实验方法。

3.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1.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常见酸、碱和盐的性质、用途及实验方法。

3. 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4.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实验试剂、示范实验操作步骤。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实验记录本。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实物引起学生对酸碱盐的兴趣,例如展示一些常见的酸、碱和盐的实物。

2. 提问学生对酸碱盐的概念和性质有什么了解,并激发学生的思考。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课件或黑板,简要讲解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酸的定义、碱的定义、盐的定义等。

2. 介绍常见的酸、碱和盐的性质、用途及实验方法,例如酸的酸性测试、碱的碱性测试、盐的制备方法等。

步骤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示范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步骤,例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酸与金属的反应等。

2. 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例如戴好实验眼镜、避免接触皮肤等。

步骤四:实验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按照教师提供的实验步骤和要求进行实验记录。

2.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解答学生的问题。

步骤五: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解释。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酸碱盐复习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完成练习题、写实验报告等。

2. 提醒学生复习和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辅助:1. 利用多媒体技术,使用课件、实物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酸碱盐的知识。

2. 提供实验器材和实验试剂,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记录的准确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酸碱盐复习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酸碱盐复习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酸碱盐复习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酸碱盐相关概念和知识点;–理解酸碱盐中的常见实际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酸碱盐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复习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酸碱盐的命名规则和化学式的写法。

2.教学难点:–理解酸碱盐的化学反应过程;–运用酸碱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引入问题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复习酸的性质和反应(15分钟)•回顾酸的定义、性质和常见的酸性物质。

•引导学生回忆酸与金属的反应,酸与碱的中和反应等。

3. 复习碱的性质和反应(15分钟)•回顾碱的定义、性质和常见的碱性物质。

•引导学生回忆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碱与酸的中和反应等。

4. 复习盐的性质和分类(15分钟)•回顾盐的定义、性质和常见的盐。

•引导学生回忆盐的分类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15分钟)•安排学生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反应过程,并总结规律。

6. 酸碱盐命名和化学式写法(20分钟)•复习酸碱盐的命名规则和化学式的写法。

•给出若干化合物的名称,引导学生写出其化学式。

7. 拓展实例分析(15分钟)•提供两个或三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酸碱盐知识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并给出答案。

8. 总结和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酸碱盐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引导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确认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课堂作业1.按照课堂所学知识,完成习题册中的相关练习。

2.预习下一节课的相关内容,做好笔记。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示例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复习,学生们对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应用酸碱盐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碱盐专题复习教案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碱盐专题复习教案

酸碱盐专题复习教案
一、课题:《酸碱盐》专题
二、课型:复习课
三、课时:2课时
四、分析:酸碱盐的知识比较零散,学习时运用实验探究获得的知识比
较直观,但多杂难以掌握,通过复习使学生有个整体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
在解决问题时能确凿应用所学知识,更好的处理相关的化学问题。

五、教学目标:
1、掌握多见的酸、碱、盐的性质、特性和用途。

2、掌握多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浓硫酸的稀释必须会)
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4、了解酸碱盐的复分解反应类型及发生反应的条件。

5、了解严重的几种离子的检验。

6、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的方法进行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几种多见酸碱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难点:复分解反应及反应条件,几种离子的检验。

七、教学设计:
【知识重点】
【xx考点】利用学案完成下列考点
1、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的酸碱
(通过实验探究方式)
2、浓硫酸的稀释方
(通过实验探究方式)
3、多见酸碱盐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及特
(利用表格形式进行比较)
4、严重六种离子的检验方法:H+、OH-、Cl-、SO 42-、CO
32-、NH
4+
(利用表格进行比较)
5、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课堂提问,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
【xx演练】利用学习资料(试卷)完成
1、近五年xx的中考试题的典型例题
2、近五年全国xx中考试题的典型例题
八、拓展训练
(留作业的形式)。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复习教案

酸、碱、盐复习执教者:yxg课题:酸、碱、盐复习教学内容:初中化学酸、碱、盐专题复习教学目标:1、知道酸、碱、盐的组成、分类并会对确定物质类别。

2、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进行运用。

3、掌握酸、碱、盐、单质、氧化物的相互关系。

4、培养学生知识联系实际问题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重点:1、酸、碱、盐的组成、分类.2、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酸、碱、盐、单质、氧化物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对比讨论、归纳总结教学媒体: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化学会考中酸碱盐的考查情况引入新授出示复习重点一、酸、碱、盐的组成、分类通过“学会归纳”师生共同概括物质的简单分类并由多媒体展现如下:接着对酸碱盐的组成进行分析2、酸碱盐的组成注意:NaHSO4、NaHCO3、Cu2 (OH)2 CO3、NH4Cl属于盐利用“学以致用”巩固酸、碱、盐的组成、分类例: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类化合物:硫酸硝酸盐酸熟石灰烧碱H2SO4 HNO3HCl Ca(OH)2NaOH酸酸酸碱碱纯碱氯化亚铁硫酸铁氧化铁Na2CO3 FeCl2Fe2(SO4)3Fe2O3盐盐盐氧化物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在学生回顾酸、碱的通性和盐的性质的基础上,对各性质进行提问让学生举例并让学生练习有关方程式的书写(一)、酸的通性1、酸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2、酸+活泼金属→盐+H2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4、酸+碱→盐+水5、酸+(某些)盐→新酸+新盐(二)、碱的通性1、碱溶液与指示剂作用: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2、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3、碱+酸→盐+水4、新盐+新碱←盐+碱(三)、盐的性质1、盐+金属→新金属+新盐2、盐+酸→新酸+新盐3、盐+碱→新碱+新盐4、盐+盐→两种新盐通过“练一练”巩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例: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并说明理由:•铁和稀硫酸银和稀盐酸铁和硫酸铜溶液•铜和氯化银碳酸钙和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由学生逐个分析练习归纳总结练习中的特点和规律:1、金属跟酸、金属跟盐是否能发生反应,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加以判断.2、铁跟盐酸、稀硫酸等起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

初中化学_酸碱盐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酸碱盐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酸碱盐的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通过物质的分类理解酸碱盐的组成。

2.归纳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

2.通过对酸碱盐性质的归纳培养学生的求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学生学习了有关酸碱盐的知识后的一个回顾和总结。

酸碱盐这部分教学内容的难点就在于相互间的化学变化,这一难点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也是个突出点。

课本在新课教学阶段并没有系统的对酸碱盐化学性质进行归纳,学生对酸碱盐的一些化学反应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及时让学生对酸碱盐知识进行复习归纳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有利于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

酸碱盐这部分的内容很多,一节课时间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本堂课只针对酸碱盐化学性质进行复习。

【教学策略】1.通过物质分类连线增强学生对酸碱盐在组成上的认识。

2.通过学生动手书写化学方程式,纠正学生的一些常见错误。

3.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归纳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4.通过多媒体和学生复习讲义的配合让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注意力更集中,目标更明确。

【重点难点】重点:常见的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典型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各物质之间关系的建立。

【教学过程】〈导入〉一日三餐,离不开食盐,改良酸性土壤,少不了熟石灰,化学实验也常常用到酸碱盐,我们已经能感受到酸碱盐的广泛应用。

我们已经复习了酸碱盐的物理性质以及特性,现在我们来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回顾和归纳。

【活动一 快乐连线】设计意图:通过连线游戏,进一步理解酸碱盐的组成。

【活动二我会鉴别】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发现有两瓶无色溶液A、B,一瓶是稀盐酸,一瓶是石灰水,他不知道该怎样区分,你能不能利用所学知识帮帮他呢?学生活动1:小组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并展示。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专题复习教案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酸、碱、盐化学性质专题复习[学习目标]巩固有关酸、碱、盐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加深对某些化学反应的认识。

[复习重点](1)酸的化学性质①酸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②酸+活泼金属→盐+氢气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④酸+碱→盐+水⑤酸+(某些)盐→新酸+新盐酸相似的化学性质:①②③④(2)碱的化学性质①碱溶液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②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③碱+酸→盐+水④碱+盐→新盐+新碱碱相似的化学性质:①②③(3)盐的化学性质①盐+金属→新金属+金属②盐+酸→新酸+新盐③盐+碱→新碱+新盐④盐+盐→两种新盐3、两个“表”⑴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注明: K Ca Na 活动性太强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也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⑵酸碱盐溶解性表(概括):①酸全溶②碱只溶钾、钠、铵(氨水)、钡、钙(微溶看成溶)③硝酸盐;硫酸盐只不溶钡;氯酸盐只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其余不溶4、八大沉淀.⑴、AgCl(白色) ⑵、BaSO4(白色)⑶、BaCO3(白色)⑷、CaCO3(白色);⑸、Mg(OH) 2 (白色) ⑹、Al(OH)3 (白色) ⑺、Fe(OH)3 (红褐色) ⑻、Cu(OH) 2(蓝色)。

注意:AgCl 、BaSO4两种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练一练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①铁和稀硫酸②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③碳酸钙和稀盐酸④硫酸锌溶液和硝酸钠溶液⑤碳酸钡和硝酸银溶液⑥碳酸钠溶液和氯化亚铁溶液⑦铜和稀盐酸⑧铁和硫酸铜溶液⑨铜和氯化银⑩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锌学生学会归纳 1⑴金属跟酸、金属跟盐是否能发生反应,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加以判断。

初中化学酸碱盐复习课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复习课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复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教学目标:
1. 复习和巩固学生对酸碱盐的基本知识和性质的理解。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和提出结论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和实验仪器
2. 茶叶、红蓝石蕊试剂、PH试纸、醋、红蓝过氧化钠溶液
3. 小组实验报告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复习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通过展示实验现象或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对酸碱盐的兴趣。

二、酸碱盐的实验探究(30分钟)
1. 实验一:茶叶试验
a. 将茶叶放入杯中,加入少量醋,观察现象。

b. 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观察和实验结果。

2. 实验二:酸碱性质的试验
a. 使用红蓝石蕊试剂和PH试纸测试酸碱性质。

b. 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观察和实验结果。

三、小组讨论及实验总结(15分钟)
1. 小组成员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

2. 填写实验报告表格,总结酸碱盐的性质及实验结论。

四、课堂练习及作业布置(5分钟)
1. 针对酸碱盐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实验报告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进行一次酸碱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五、课堂总结和反思(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再次强调酸碱盐的重要性和应用。

2. 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际操作,探究化学世界的奥秘。

以上就是本节酸碱盐复习课的教案,希朋友们认真备课,提高教学效果。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酸碱盐复习教学目标1.巩固酸碱盐组成、命名、分类等知识;2.巩固酸碱盐知识,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复分解反应及置换反应的书写。

课型讲讲练练教学用品投影仪、幻灯片、装有烧碱溶液的喷雾器、酚酞试液、白纸。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数字后记这是运用加涅九大教学步骤设计,进行系统化教学的教案,它是传统型教学向素质教学转化的一种新途径。

本课是酸碱盐复习,知识信息量大,系统性强。

用兴趣小实验引入新课,首先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接着告诉学生学习目标,使学生心中有数。

然后刺激回忆酸碱盐知识。

通过呈现刺激(讲授新知识),提供学习方法指导,引发学生行为表现,中间多次穿插提供反馈性练习,师生共同讨论、评估业绩、总结出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两个规律。

最后,通过作业,增强保持和迁移(前者通过巩固练习进行,后者运用新旧知识来解决综合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盐化学性质专题复习
[学习目标]
巩固有关酸、碱、盐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加深对某些化学反应的认识。

[复习重点]
(1)酸的化学性质
①酸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②酸+活泼金属→盐+氢气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④酸+碱→盐+水⑤酸+(某些)盐→新酸+新盐
酸相似的化学性质:①②③④
(2)碱的化学性质
①碱溶液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②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③碱+酸→盐+水
④碱+盐→新盐+新碱
碱相似的化学性质:①②③
(3)盐的化学性质
①盐+金属→新金属+金属②盐+酸→新酸+新盐
③盐+碱→新碱+新盐④盐+盐→两种新盐
3、两个“表”
⑴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注明: K Ca Na 活动性太强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也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⑵酸碱盐溶解性表(概括):
①酸全溶
②碱只溶钾、钠、铵(氨水NH3.H2O)、钡、钙(微溶看成溶)
③硝酸盐;硫酸盐只不溶钡;氯酸盐只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其余不溶
4、八大沉淀.
⑴、AgCl(白色) ⑵、BaSO4(白色)⑶、BaCO3(白色)⑷、CaCO3(白色);⑸、Mg(OH) 2 (白色) ⑹、Al(OH)3 (白色) ⑺、Fe(OH)3 (红褐色) ⑻、Cu(OH) 2(蓝色)。

注意:AgCl 、BaSO4两种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练一练
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①铁和稀硫酸②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
③碳酸钙和稀盐酸④硫酸锌溶液和硝酸钠溶液
⑤碳酸钡和硝酸银溶液⑥碳酸钠溶液和氯化亚铁溶液
⑦铜和稀盐酸⑧铁和硫酸铜溶液
⑨铜和氯化银⑩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锌
学生学会归纳 1
⑴金属跟酸、金属跟盐是否能发生反应,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加以判断。

⑵铁跟盐酸、稀硫酸等起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

学生学会归纳2
⑴复分解反应能不能发生,要考虑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⑵盐跟碱、盐跟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都是可溶的。

5、四大离子的鉴定:
Cl - :AgNO3溶液和稀HNO3;
SO42-:Ba(NO3)2溶液和稀HNO3
CO32- :稀HCl和澄清的石灰水;
NH4 +:碱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练习]
1.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⑴镁和稀硫酸⑵银和稀盐酸
⑶铜和硝酸银溶液⑷氢氧化铜和碳酸钠溶液
⑸镁和硝酸锌溶液⑹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铜溶液
⑺碳酸钡和稀盐酸⑻硫酸锌溶液和硝酸钡溶液
⑼碳酸钡和硫酸钠溶液⑽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2.写出五类有盐生成的反应,并举例说明。

(按上面的酸碱盐关系图写)
(1) HCl+NaOH==NaCl+H2O (酸与碱)
(2) CO2+2 NaOH==Na2CO3+ H2O(非金属氧化物与碱)
(3) 2HCl+Fe==FeCl2+H2 ↑(金属与酸)
(4) CuSO4+Fe==FeSO4+Cu (金属与盐)
(5) BaCl2+ Na2SO4==BaSO4↓+ 2NaCl(盐与盐)
板书设计:
1.物质的分类
2.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酸的化学性质:
碱的化学性质:
盐的化学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