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防火设计参考文本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火灾疏散设计

高层建筑火灾疏散设计

●03
第3章 火灾疏散模拟与演

模拟软件工具
专业的火灾疏散模拟软件可以对建筑物进行模 拟,评估疏散效率,发现潜在问题并加以改进。 通过模拟软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建筑结构对 火灾疏散的影响,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演练计划
定期组织演练 提高员工疏散意识
迅速、有序疏散 有效应对火灾
熟悉逃生路线 确保疏散效率
演练效果评估
问题分析
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进 行全面分析 寻找改进的空间
调整设计方案
及时调整疏散设计 提高演练效果
持续改进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确保疏散效率
模拟软件优势
精准模拟
模拟真实场景,提供精准数据
风险评估
识别潜在火灾风险,提前预防
安全改进
发现问题并改进疏散设计
结语
火灾疏散模拟与演练是高层建筑中重要的安全措施,通 过科学的模拟工具和演练计划,可以提高员工疏散意识, 确保火灾时的安全疏散,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对指导员进行考核 确保掌握知识和技能
有效指导
在火灾发生时指导员工 疏散 确保安全
应急处理
提高处理能力 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培训成果展示
疏散流程指导
提高指导员能力
逃生技巧掌握
确保员工安全
通道标识认知
提高悟性
结业总结
通过火灾疏散指导员培训,指导员可以熟练掌握疏散流 程,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指 导员工疏散,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培训效果评估的过 程中,要对指导员进行考核,以验证其掌握程度。
疏散通道设计
足够宽敞 确保疏散通道通畅
人员密度因素
根据人员密度确定通道的承载 量
考虑楼层高度
根据楼层高度确定通道宽度和 数量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9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9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995)第一篇: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定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要求,以确保建筑在发生火灾时人员可以安全疏散,并降低火灾对建筑及周边环境的影响。

2. 术语和定义2.1 高层民用建筑:指建筑高度超过30米的用于住宅或办公的建筑物。

2.2 防火规范:指根据GB 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所制定的规范要求。

3. 设计原则3.1 分隔措施:建筑内应设置合适的防火分隔,限制火势蔓延。

3.2 疏散通道:建筑内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宽度的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3.3 火灾报警系统:建筑内应配备可靠的火灾报警系统,及时发出警报。

3.4 自动灭火系统:建筑内应配备适当的自动灭火系统,减少火势蔓延。

3.5 建筑材料:建筑应选择耐火性能良好的材料,减少火灾风险。

4. 设计要求4.1 空间分隔:建筑内不同功能空间应设置相应的防火分隔,如墙体、楼梯间等。

4.2 疏散通道:建筑内应设定足够数量和宽度的疏散通道,并按照人员容纳量进行设置。

4.3 火灾报警系统:建筑内应设置可靠的火灾报警系统,包括烟感探测器、声光报警器等设备。

4.4 自动灭火系统:建筑内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适当的自动灭火系统,如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

4.5 材料选择:建筑材料应选择具有良好耐火性能的材料,如防火板、耐火砖等。

5. 相关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建筑平面图、疏散通道示意图、火灾报警系统接线图等。

6. 法律名词及注释6.1 GB 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该规范规定了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要求。

6.2 防火分隔:指建筑内设置的阻挡火势蔓延的结构措施,如墙体、楼梯间等。

6.3 烟感探测器:指用于检测烟雾的设备,一旦探测到烟雾就会发出火警信号。

第二篇:1. 简介本文档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防火规范,旨在确保高层民用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人员,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高层住宅之安全疏散设计

高层住宅之安全疏散设计

高层住宅之安全疏散设计a) 范本一:高层住宅之安全疏散设计简介高层住宅的安全疏散设计是为了确保住户在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迅速地逃生而进行的。

本旨在提供详细的安全疏散设计指导,确保高层住宅的居民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安全撤离。

1. 建造结构设计1.1 楼梯设计1.1.1 楼梯位置- 主楼梯:应设置在建造的中央位置,且明确标识出来。

- 辅助楼梯:应设置在建造的两侧,保证居民可以迅速到达就近的楼梯。

1.1.2 楼梯宽度- 主楼梯:每一个楼层的主楼梯宽度不应小于120厘米。

- 辅助楼梯:各楼层的辅助楼梯宽度不应小于80厘米。

1.2 逃生通道设计1.2.1 室内通道- 逃生门:应设置在每一个楼层的主要通道位置,并配备自动关闭器,以防止火势蔓延。

- 通道宽度:逃生通道的宽度应满足建造安全规范要求,以确保居民能够快速、安全地通过逃生通道。

1.2.2 室外通道- 避难平台:高层住宅应设置逃生用的室外避难平台,以提供居民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避难空间。

- 路径标识:室外逃生路径应明确标识,避免居民迷失方向。

2. 防烟设计2.1 通风系统设计- 排烟口设置:建造内应设置合适数量的排烟口,以保证烟雾能够迅速排出建造。

- 排烟系统划分:根据建造的不同区域,划分不同的排烟系统,确保烟雾无法蔓延到其他区域。

2.2 防烟门设置- 防烟门位置:建造内每层与逃生通道相连的门应设置为防烟门。

- 防烟门参数:防烟门需要满足相关标准的防火时间要求,并具备自动关闭功能。

附件:1. 《高层住宅安全疏散设计规范》2. 高层住宅平面图及结构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造安全规范:指定了建造物设计、施工和使用中的安全要求,包括疏散通道及设施的要求等。

b) 范本二:高层住宅之安全疏散设计简介高层住宅的安全疏散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旨在保护住户免受紧急情况(如火灾、地震等)的伤害。

本提供了最新、最全的高层住宅安全疏散设计指南,以确保居民的安全撤离。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范本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范本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范本建筑防火安全是建筑设计和建设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安全疏散。

在火灾发生时,有效的安全疏散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是一份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范本,对于常见的建筑类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疏散指导。

一、住宅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范本住宅建筑的火灾疏散应根据具体的住宅楼高和结构特点进行规划,确保居民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地带。

以下是一些建议:1.安全出口规划:住宅楼应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包括疏散楼梯、防火门和疏散通道。

出口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两个不同侧面,以确保居民在火灾时有多个逃生路径。

2.楼梯和通道:疏散楼梯和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放置杂物或堵塞。

楼梯和通道的宽度应满足相关建筑法规的要求。

3.疏散标识:在住宅楼内部和外部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包括指示灯、标志和疏散指示箭头。

这些标识应能够在火灾时迅速引导居民找到安全出口。

4.疏散计划:住宅楼的物业管理方应制定详细的疏散计划,向居民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他们知道如何在火灾时正确疏散。

二、办公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范本办公建筑火灾疏散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办公楼通常有大量的人员和复杂的空间布局。

以下是一些建议:1.安全出口规划:办公楼应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包括疏散楼梯、防火门和疏散通道。

出口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不同侧面和不同楼层,确保员工有多个逃生路径。

2.楼梯和通道:疏散楼梯和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放置杂物或堵塞。

楼梯和通道的宽度应满足相关建筑法规的要求。

3.疏散标识:在办公楼内部和外部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包括指示灯、标志和疏散指示箭头。

这些标识应能够在火灾时迅速引导员工找到安全出口。

4.疏散计划:办公楼的管理方应制定详细的疏散计划,向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他们知道如何在火灾时正确疏散。

5.警报系统:办公楼应配备可靠的火灾警报系统,包括烟雾探测器、火灾报警按钮和紧急广播系统。

这些系统能够迅速提醒员工火灾发生,并指导他们疏散。

三、商业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范本商业建筑一般有大量的人员和复杂的空间布局,因此火灾疏散十分重要。

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范文

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范文

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范文1、建筑物整体设计建筑物是人们工作、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因此在建筑物的整体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确保人员的安全撤离。

首先,在建筑物的平面布置上,要合理划分主要使用功能区域,比如办公区、会议区、休闲区等,确保人员分散和疏散的便利性。

其次,在建筑物的立面设计上,要注重通透和明亮,避免疏散通道的阻隔和暗藏。

此外,在建筑物内部的空间布局上,要合理划分疏散区和非疏散区,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找到逃生通道。

2、疏散通道的设置疏散通道是建筑物安全疏散设施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直接影响人员的疏散速度和安全性。

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可以确保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首先,在疏散通道的选择上,应选择地势较高、远离危险源的区域作为主要疏散通道,确保人员的安全。

其次,在疏散通道的设计上,要保证通道的宽度达到规定标准,以便人员快速通过。

此外,疏散通道应尽量避免设置转弯或倾斜,以便人员顺利疏散。

同时,疏散通道的标识和指示牌也是至关重要的,应清晰明了,方便人员识别和迅速找到疏散出口。

3、疏散楼梯的设置疏散楼梯是建筑物安全疏散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合理设置疏散楼梯可以缩短人员疏散的时间,并提高人员的安全性。

首先,在疏散楼梯的选择上,应确保楼梯的数量和位置能够满足建筑物内人员的疏散需求。

其次,在疏散楼梯的设计上,要保证楼梯宽度、楼梯间距和楼梯坡度满足规定标准,确保人员的疏散顺利进行。

此外,疏散楼梯的安全设施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应设置扶手、楼梯照明和非滑防火地板等。

4、安全出口的设置安全出口是建筑物安全疏散设施中的最后一道保障,直接决定人员是否能够顺利撤离危险区域。

合理设置安全出口可以提高人员的逃生速度和安全性。

首先,在安全出口的选择上,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规模,确定出口的数量和位置。

出口的位置应处于容易被人员发现和到达的地方,方便人员迅速逃生。

其次,在安全出口的设计上,要保证出口的宽度达到规定标准,以便人员快速通过。

高层住宅消防疏散设计方案

高层住宅消防疏散设计方案

高层住宅消防疏散设计方案消防安全一直是高层住宅建筑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为了保障居民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消防疏散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高层住宅消防疏散设计方案进行探讨,旨在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1. 综述在设计高层住宅的消防疏散方案时,需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消防设施布置和居民的疏散能力等因素。

首先,建筑结构应满足消防安全要求,如设置防火墙、消防楼梯、防烟措施等。

其次,合理布置消防设施,如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最后,居民需要接受日常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火意识和自救能力。

2. 消防通道设计为了确保高层住宅的居民能够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消防通道的设计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每栋楼应设有两个疏散通道,分别位于建筑的两个不同侧面,以防火灾影响到通道。

其次,消防通道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的需求,一般不低于1.2米。

同时,通道内应设计有防火门,以分隔不同的疏散区域。

3. 疏散楼梯设计疏散楼梯是高层住宅消防疏散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确保楼梯逃生通道的畅通,设计中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楼梯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的需求,一般不低于1.5米。

其次,楼梯的坡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居民能够快速而安全地下楼。

此外,楼梯间应设置通风设施和应急照明,以确保疏散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可见性。

4. 防烟措施设计在高层住宅的消防疏散设计中,防烟措施也占据重要地位。

防烟措施主要包括疏散楼梯和疏散通道的防烟门,以及防烟分区保护等。

在设计中,疏散通道的防烟门应具备良好的隔烟效果,以确保疏散通道内空气的清新与安全。

此外,还需要考虑防烟分区的设置,以在火灾发生时将烟雾限制在受灾区域。

5. 应急照明与指示标识在紧急情况下,居民需要迅速找到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因此,应急照明和指示标识的设置显得非常重要。

应急照明系统对于提供疏散途中的适当照明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停电情况下。

指示标识应清晰明确,以便居民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找到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基础范本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基础范本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基础范本一、引言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内容,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强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工作,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高层建筑防火措施1. 安全出口设置在高层建筑中,应根据建筑面积及人员数量合理设置安全出口,并确保出口通道畅通,便于人员疏散。

2. 防火分区设置高层建筑内部应按照功能和火灾危险性进行合理划分,设立防火墙或防火隔离带,以减小火灾蔓延的可能性。

3. 建筑材料的防火处理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中,应选用符合防火安全标准的建筑材料,并对建筑材料进行防火处理,以提高建筑的耐火性能。

4. 定期检查和维护高层建筑应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和维护,对于发现的隐患要及时整改,确保建筑的防火安全性能。

5. 消防设备配置高层建筑应根据建筑结构和火灾风险评估结果合理配置消防设备,如消防水源、消防栓等,以提供有效的灭火手段。

6. 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高层建筑的管理人员和居民应接受防火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

三、高层建筑防火宣传1. 编制防火宣传资料针对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重要性,编制宣传资料,包括宣传海报、宣传册子等,向公众普及防火安全知识。

2. 开展防火安全讲座组织专家、消防员等开展高层建筑防火安全讲座,向居民传达防火安全知识,在意识上引导居民重视防火工作。

3. 制作宣传视频制作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宣传视频,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提高公众对于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认知度。

四、高层建筑防火事故处理1. 报警与疏散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事故时,应立即通过报警系统通知消防部门,并依靠预先设置的安全出口,组织居民进行有序疏散。

2. 火灾扑救在火灾发生初期,高层建筑的工作人员可以尝试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但在火势过大时,应离开现场,等待消防部门的支援。

3. 远离烟雾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应尽量低姿态靠近地面,远离烟雾浓度较大的区域,以减少吸入有害物质的风险。

高层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

高层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

高层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1. 引言高层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人们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防火设计和安全疏散设计两个方面阐述高层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设计措施和技术。

2. 防火设计2.1 防火墙与防火分区防火墙与防火分区是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防火墙与防火分区的作用是将建筑内部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当某个区域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地控制火势蔓延,确保其他区域的安全。

2.2 防火门与防火窗防火门与防火窗是高层建筑的重要防火设施。

防火门能够在火灾时有效隔离烟雾和火焰,防止火灾蔓延;防火窗则能够有效阻止火焰和烟雾进入室内,提供逃生通道。

2.3 防烟设计防烟设计是高层建筑的重要防火设计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的空气流向设计和防烟设备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控制烟雾蔓延,减少人员中毒和逃生困难的情况。

2.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高层建筑的常见防火设备之一。

它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并喷洒水雾进行灭火。

此外,还可以配备烟雾探测器和温度探测器,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3. 安全疏散设计3.1 安全出口和安全通道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应包括合理设置的安全出口和安全通道。

安全出口应满足逃生人员的出口流量和安全通道的宽度要求;安全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存放障碍物。

3.2 疏散楼梯和疏散平台疏散楼梯和疏散平台是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疏散楼梯应设置在建筑的不同部位,保证逃生通道的可达性;疏散平台能够提供逃生人员的安全休息和集结场所。

3.3 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是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辅助措施。

疏散指示标志能够引导逃生人员快速找到安全出口;应急照明能够确保逃生通道在停电时仍然能够照明。

4. 设计的综合考虑高层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需要考虑建筑的结构形式和材料选用,以提高建筑的耐火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防火设计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防火设计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特别是出现了不少大体量的综合性的高层建筑,这对改善城市景观和人民居住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

建筑能够发挥其正常的功能作用,除了合理的功能分区之外,还必须有合理的安全疏散和交通组织设计,尤其是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大型公共建筑,功能多样,交通路线错综复杂。

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安全疏散设计成了高层建筑中的重要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从已有的火灾案例来看,高层建筑存在较大的火险隐患,特别是在安全疏散方面问题突出,其防火设计必须受到重视。

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在满足《高规》规定的基础上,还应有其更严格和具体的要求。

一、高层建筑的概念高层建筑因其占地面积小、充分利用空间、能有效地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特别是它的面积集中、体形高大、能满足人们多功能使用的需要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层公共建筑为城市增添了锦绣,但同时也出现了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快、人员不易疏散、火灾扑救困难等新的问题。

由此看来,高层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已成为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高层建筑的特点,一是层数多,垂直疏散距离长,人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疏散到安全场所;其二是发生火灾时,在“烟囱效应”作用下,烟气和火势竖向蔓延快,增加了安全疏散的困难,而平时使用的电梯由于不防烟火和停电等原因停止使用;其三是人员集中,容易出现混乱,拥挤的情况。

而且在疏散过程中人往往具有一种恐惧心理,往往是向熟悉的路线疏散,向明亮的路线疏散,也增加了疏散的困难。

高层建筑的功能分区合理,交通路线通畅,人员安全疏散快捷,不仅反映了一个建筑物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同时还涉及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性问题。

对高层建筑进行防火设计,应从其建筑及使用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建筑功能与消防安全的合理关系。

安全疏散和避难设计攸关人员生命安全,要求高、难度大,无疑是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若干对策对于综合性的大型建筑,主要安全疏散设施是指疏散楼梯、公共走道和门;对于高层旅馆、饭店和写字楼,还有安全疏散辅助设施,如疏散阳台、缓解器、救生袋等,超高层建筑还有避难层或避难间等。

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设施,为人们安全疏散创造条件,对于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事故和严重经济损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路线在发生火灾时,人们在紧急疏散时,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安全性高,即人们从着火房间或部位,跑到公共走道,再由公共走道到达疏散楼梯间,然后转向室外或其他安全处,一步比一步安全,不会产生“逆流”情况,这样的疏散路线即为安全疏散路线。

因此,在布置疏散路线时,既要力求简捷明了,便于寻找、辨别;又要不致因受某种阻碍反向而行,并要特别注意疏散楼梯的位置,一般地说,疏散楼梯靠近电梯布置是恰当的,因为发生火灾时,人们往往首先考虑并经常使用的路线和火灾时紧急使用的路线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迅速而安全的疏散人员。

同时,要防止疏散楼梯与消防电梯合用一个凹廊作前室。

因为这种布置方法,在火灾时会发生疏散人员与消防人员的流线交叉和相互干扰,有碍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

2、合理布置环形、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不同使用性质、采用结构类不同等因素,尽量布置环形走道、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人”字型走道。

这样布置交通的优点是,既方便平时使用,火灾时又能迅速使人们安全疏散。

现举有代表性的高层住宅、办公建筑、旅馆实例如下:高层住宅建筑,一般采用无尽端房间的外廊式或内廊式走道,对于塔式住宅,其特点是以电梯、楼梯和公共走道组成一个平面核心,所有的住户都分布在核心的四周。

这种平面形式布置紧凑,既方便平时使用,又便于火灾时紧急疏散。

办公和旅馆高层建筑,凡采用大空间办公室的,大多采用环形走道或双向走道。

3、合理布置疏散出口为了保证人们在火灾时向两个不同疏散方向进行疏散,一般应在靠近主题建筑标准层或其防火分区的两端或接近两端出口处设置疏散出口。

在火灾时人们常常是冲向熟悉、习惯和明亮处的出口或楼梯疏散,若遇到烟火阻碍,就得掉头寻找出路,尤其是人在惊恐、失去理智控制的情况下,往往会追随他们盲目行动,如只有一个方向得疏散路线是极不安全的。

在建筑物中任何部位最好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方向可供疏散。

避免把疏散走道布置成袋形,因为袋形走到的致命弱点时只有一个疏散方向,火灾时一旦出口被烟火堵住,其走道内的人员就很难安全脱险。

在条件许可时,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应尽量靠近外墙设置。

因为这样布置,可利用在外墙开启窗户进行自然排烟,从而为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创造有利条件;如因条件限制,将疏散楼梯布置在建筑核心部位时,应设有机械正压送风设施,以利安全疏散。

有的综合性高层建筑有多种用途,如地下一、二层为汽车停车库,地上几层为商场营业厅,商场营业厅以上若干层为办公室,在办公室以上若干层是旅馆或公寓。

为了便于安全使用,有利于火灾时紧急安全疏散和营救,在设计中必须做到车流与人流和消防营救安全分隔,百货商场与其上各层得办公、住宿人员分隔。

安全出口(门或楼梯出口)的布置应均匀,具有不同方向的出口。

如北京长城饭店,但必须注意的是,有的高层办公建筑,将两座楼梯相近布置,而且在同一个方向,这样的设计是不合理的,不利于火灾时紧急安全疏散和营救,两者之间至少应保持5m以上的间距。

4、合理布置疏散楼梯这是疏散道上的第二安全区域。

为保证在火灾时人们迅速安全疏散,对于旅馆、办公建筑、教学建筑、科研建筑、医院、商业建筑、邮政建筑、电力调度建筑、广播电视建筑、通廊式住宅等或其每个防火分区,应设有两个不同疏散方向的疏散楼梯。

从安全疏散角度看,上述布置方式有以下作用:(1)由于是两个不同疏散方向的安全出口,就可以避免将两个疏散出口(主要是楼梯)布置在建筑物同一层平面相距很近的一侧,在发生火灾时就可避免人群拥挤而出现混乱的情况,也可避免两个出口全被烟火封住,失去两个出口的作用,造成不应有的损失;(2)可为人们迅速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由许多火灾实例和试验得知,人们常常寻着平时的行动习惯进行紧急情况下的行动。

例如,在火灾情况下,首先向熟悉的疏散路线冲去,但由于争相逃命,惊慌异常,有可能奔向窄狭地点,以致不能很快脱险;再次失去理智控制的人,往往追逐别人盲目行动等。

若有了不同疏散方向的安全出口,就能较好地与平时疏散活动结合起来,火灾紧急疏散就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看来,只设有一个疏散方向的安全疏散出口是不够安全的,而在建筑物或其每个防火分区的走道端部或走道端部的附近,设置楼梯,形成不同方向的安全疏散是十分必要的。

但由于建筑物类型的不同,标准层面积和性质不同,不分清红皂白地一律要求高层建筑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双向安全出口,实际上对一些塔式建筑和单元式高层住宅的每个单元就有困难。

因此,《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此作了规定。

5、合理设置疏散门建筑物底层公共疏散门各种高层建筑(如高层医院、旅馆、饭店、酒店楼、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财贸金融楼、科研楼、办公楼、住宅楼),有的安全出口与楼梯的数量与宽度相同。

这对整个建筑物人员安全疏散式十分有利的,在设计中如遇到上层工作人数(每层)和底层工作人数基本相同的情况,可以仿效。

不过,在许多情况下,高层公共建筑物的底层或其上一、二、三层为公共活动用房(如商业、餐厅、大会议堂、多功能厅、酒吧、舞厅等),人数集中,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分别设置,其外门的总宽度要比楼梯总宽度宽些,出口数量多些。

房间的疏散门安全出口的疏散能力,除了与总宽度有关外,还与一个房间的安全出口数有关,如果人员较多的房间,只布置一两个宽大的出口,平时通行不便,火灾时应急困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因此,凡人员较集中的房间,既要考虑平时疏散的方便,又要满足紧急情况下的需要。

应在安全出口的数量、分布、距离方面综合考虑确定。

6、避难层(间)的合理设计设置高层建筑避难层(间)是十分必要的。

设置避难层(间)是保障高层建筑内人员在火灾时安全脱险的一项有效的措施。

就高层公共建筑来说,人员众多,紧急疏散是个大问题。

层数在25层以上的办公、旅馆等人员较多的高层公共建筑,均宜设置避难层(间),但为既基本满足安全疏散需要,又能节约投资,宜缩小设置范围。

在一般情况下,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旅馆(含饭店、宾馆)、办公楼和综合楼,应设置避难层(间)。

设置避难层(间)的歧视高度,主要与当地拥有消防登高车的作业高度和消防队员能承受的最大体力消耗等因素有关。

目前某些城市的登高、举高消防车,最大作业高度在30-45m之间,个别少数城市的登高、举高消防车在50m 左右。

根据对消防队员实测,登高超过10层时,心跳和呼吸次数明显加快,不适应扑救的需要,会给灭火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根据上述因素,自地面层起到10 -15层设第一避难层。

避难层(间)的层数亦为10-15层。

避难层的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与设置层结合(采用的较多),另一种是专用避难层。

前者形式的避难层要做到:一是设备、管道应集中布置,并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墙围护起来;二是要满足疏散人员的停留面积要求,例如避难层管15层,每层平均100人,共1500人,假设人均停留占用面积5人/m2,1500÷5=300m2,则需要净面积300m2.。

专用避难层核心部位的设备和垂直交通设施,必需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墙围护起来,人均占用面积应满足上述要求。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