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故事
隐喻(韦赣)

准备隐喻故事
隐喻故事 • 从前…… • 每一天…… • 但有一天…… • 因为那样…… • 因为……(如果需要, 重复) • 直到后来…… • 从此以后……
准备几个故事 1. 我是谁? 2. 为什么我在这里? 3. 愿景 4. 价值观 5. 信念 6. 教导
构建隐喻
» 横向归类以确认一过程或设立一类似呈现
① 隐喻故事要与案主的世界 成一种对称的“同态体”。 案主世界里的元素和过程, 都能在隐喻故事里找到对 应的脉络。 ② 隐喻故事里,要先同步同 理案主的世界,同时,并 为案主找到一条出路。
隐喻故事的构建
隐喻故事的九格创作法
红T恤与蓝T恤
今年暑假我去延吉游玩,爷爷给我买了两 套漂亮的T恤,一套红T恤,一套蓝T恤。我很 喜欢这两套T恤。 这天下午,我跟哥哥去游泳,回来后感觉 疲劳就坐在躺椅上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奇 异的事情发生了。我看到一个穿红T恤的小孩在 奔跑,他跑向海边,沙滩上留下一串快乐的脚 印。跟在他后面的是一件蓝T恤,像是隐形人穿 的,看不见人,但可以看见蓝T恤,真是神奇。 红T恤小孩走到哪里,蓝T恤就跟到哪里。 红T恤小孩喝饮料,蓝T恤就过来夺。红T恤小 孩玩碰碰车,蓝T恤也过来凑热闹,争抢着要握 方向盘。红T恤小孩坐上木马,蓝T恤也跟着跳 上来……搞得红T恤小孩很恼火,索性一把抓过 蓝T恤放在旅行包里,拉上拉链。这下蓝T恤没 辙无奈地在旅行包里挣扎着。
传输隐喻练习
练习︰(三人一组,共10分钟) • A看看他或她的视觉建构方向,手 指着那方向,并说一句非常普通的 话。 (如︰爱就像…、人生如…、学 习就像…) • B马上看看他/她的视觉建构方向, 手指着那方向,并说一句连下来的 话。 (如︰爱就像跳舞、生命如云 霄飞车、学习就像天空) • C马上加一句子来完成这一段陈述, 不管听起来有多奇怪。 (如︰有时 流畅有时停滞。高潮迭起,有人喜 爱有人怕。有时情空万里,有时乌 云密布)
15个催眠中地隐喻故事.docx

15个催眠中的隐喻故事心理实验美国一个心理研究所组织曾做过一项实验:安排几个志愿人员,先测量每个人的握力平均是 100 磅,然后将这些人催眠,并暗示他们现在是软弱无力,浑身没劲。
经过这种催眠暗示之后,再重新测量他们的握力,结果发现,他们的平均握力居然只有 60 磅左右了。
但是,在同样被催眠的情况下,如果给予他们一种完全相反的暗示,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是大力士,强壮无比。
如此一来,其平均握力竟可达到140 磅。
换句话,他们的平均握力在瞬间增加了百分之四十。
思想带来的力量是何等之大。
你怎样想,你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因此,如果你常微笑,你的心情也会受到感染,反之亦然。
吃饱的兔子“事物本身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它们。
” ------卡尔荣格有一位心理学家找来两个7 岁的孩子进行一项心理测验。
汤姆是个来自贫穷人家的小孩,家里有 6 个兄弟,安迪则是一个家境富裕的商人的独子。
心理学家叫两个孩子看一幅画,画里是一个小兔子坐在餐桌旁边哭,兔子妈妈则板着脸,站在一旁,于是心理学家叫他们把画中的意思说出来。
汤姆立刻说:“小兔子为什么在哭,是因为它没吃饱,要东西吃,但是家里的东西已经没有了,而兔妈妈也觉得很难过。
”“不是这样的。
”安迪接着说,“它为什么在哭,还不是因为它已经不想再吃东西了,但它妈妈强迫它非吃下去不可。
”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什么样的角度看事情。
而每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时,总会有不同的体验。
所谓见仁见智,有些事情并不一定是对或错,而是因为眼光不同,看法也就不一样。
让我们学习以宽广的态度接纳不同的人、事、物,以期能彼此尊重和体谅。
情况不同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他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
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
”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是要我的命的 ?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
成长课--影响你一生命运的隐喻故事

草原上的梦(代前言)(I) 第一章隐喻互动辅导讲故事的缘起3 隐喻即麻雀变凤凰的魔法8 艾瑞克森的隐喻说服策略17 为自己找到核心隐喻19 第二章小王子故事梗概27 七个星球上古怪的人2 9 沙漠里的心灵世界33 小王子与飞行员35 小王子与玫瑰花36 妙语嘉言37 第三章为自己出征的旅程故事梗概41 尊严的迷失45 我们也有同样的困惑48 面对真实的自己52 全然地接纳自己55 化恐惧为力量59 妙语嘉言62 第四章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故事梗概65 成功在于选择69 锲而不舍地践行天命71 倾听内在的声音73 最后的启示74 妙语嘉言75 第五章让幸运来敲门故事梗概79 梅林下战帖79 大地王子81 湖畔仙女81 树之女王82 岩石之母83 女巫和猫头鹰85 命运与幸运的主宰86 心怀感恩87 妙语嘉言90 第六章海鸥乔纳森故事梗概93 重要的是飞翔而非觅食96 在飞翔中拥抱生命奇迹98 在飞翔中接近梦想天堂100 妙语嘉言101 第七章老人与海故事梗概105 男人的尊严106 机会与进取107 阻力与考验109光荣与虚幻110 英雄的命运111妙语嘉言111 第八章隐喻故事作文的旅程出神入化的隐喻辅导115 听故事怎样产生疗效129 有疗效的隐喻故事135 故事在什么地方发生疗效139 寻找一个有疗效的隐喻故事145 隐喻故事辅导的理论基础152 隐喻故事的创作156 第九章解读经典童话缺少自我价值则爱虚荣163 但愿这只鞋合脚165 我们都是撒谎的孩子167 塔中的女孩168 懒是因为心被捆绑169 母爱如鳄171射手与天鹅少女173 铁炉王子的故事176 我如何成为我自己177 好好照顾你的花178隐喻是思想的另类表达,是原始语言的延伸,隐喻关乎影像和幻想,它与我们对情境反映的态度和情绪有关,只是这样的态度和情绪是以图像的方式呈现。
于是一个人所走过的路,她所到过的地方以及它所遇到的人与事成为驻留在脑子里的影像并产生适当幻想之后便可以梦或者诗歌的方式予以表达。
15个催眠中的隐喻故事

15 个催眠中的隐喻故事心理实验美国一个心理研究所组织曾做过一项实验:安排几个志愿人员,先测量每个人的握力平均是100 磅,然后将这些人催眠,并暗示他们现在是软弱无力,浑身没劲。
经过这种催眠暗示之后,再重新测量他们的握力,结果发现,他们的平均握力居然只有60 磅左右了。
但是,在同样被催眠的情况下,如果给予他们一种完全相反的暗示,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是大力士,强壮无比。
如此一来,其平均握力竟可达到140 磅。
换句话,他们的平均握力在瞬间增加了百分之四十。
思想带来的力量是何等之大。
你怎样想,你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因此,如果你常微笑,你的心情也会受到感染,反之亦然。
吃饱的兔子“事物本身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看待有一位心理学家找来两个7 岁的孩子进行一项心理测验。
它们。
”尔荣格汤姆是个来自贫穷人家的小孩,家里有6 个兄弟,安迪则是个家境富裕的商人的独子。
心理学家叫两个孩子看一幅画,画里是一个小兔子坐在餐桌旁边哭,兔子妈妈则板着脸,站在一旁,于是心理学家叫他们把画中的意思说出来。
汤姆立刻说:“小兔子为什么在哭,是因为它没吃饱,要东西吃,但是家里的东西已经没有了,而兔妈妈也觉得很难过。
”不是这样的。
”安迪接着说,“它为什么在哭,还不是因为它已经不想再吃东西了,但它妈妈强迫它非吃下去不可。
” 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什么样的角度看事情。
而每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时,总会有不同的体验。
所谓见仁见智,有些事情并不一定是对或错,而是因为眼光不同,看法也就不一样。
让我们学习以宽广的态度接纳不同的人、事、物,以期能彼此尊重和体谅。
情况不同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他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
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是要我的命的?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
隐喻故事两则

隐喻故事1:
有一天,苏东坡到佛印禅师处与佛印禅师聊天,两人均盘腿而坐。
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
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
”
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
佛印禅师笑笑,没有说什么。
苏东坡以为他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苏小妹谈起了这件事。
他妹妹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是佛一样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态像一堆牛屎一样,看禅师当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
苏东坡听后顿时面红耳赤。
隐喻故事2:
一个小女孩来到天堂门口,恳请上帝让她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继续生活。
上帝说:“只要你通过了考验,我就可以满足你的要求。
”上帝带着小女孩来到一条铁锁前,铁索架在两座山峰之间。
上帝要求小女孩从铁索上走过,并且在走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想“考试”两个字,只要一想到“考试”,小女孩就会掉下来。
上帝说:“我会一直跟在你的后面监督你。
”小女孩小心翼翼地走上了铁索,拼命忍住不让自己去想有关“考试”的字眼,眼看就要走完铁索了,小女孩想要看看上帝是否跟在她的后面,于是她忍不住回头张望。
她惊奇地发现:上帝从铁索上掉下去了。
原来,上帝在走铁索上掉下去了。
“哦,原来上帝也有出错的时候。
”小女孩这样想着,轻松地走完了剩下的铁索。
小故事隐喻大道理

小故事隐喻大道理1.碎罐过去,有一个人提着一个非常精美的罐子赶路,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啪”的一声,罐子摔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顿时成了碎片。
路人见了,唏嘘不已,都为这么精美的罐子成了碎片而惋惜。
可是那个摔破罐子的人,却像没这么回事一样,头也不扭一下,看都不看那罐子一眼,照旧赶他的路。
这时过路的人都很吃惊,为什么此人如此洒脱,多么精美的罐子啊,摔碎了多么可惜呀!甚至有人还怀疑此人的神经是否正常。
事后,有人问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这人说:“已经摔碎了的罐子,何必再去留恋呢?”大道理:洒脱是一种摆脱了失去和痛苦的超级享受。
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何必还要空留恋呢?如果留恋有用,还要继续努力干什么?2.路上的石头国王费迪南决定从他的十位王子中选一位做继承人。
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条两旁临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块“巨石”,任何人想要通过这条路,都得面临这块“巨石”,要么把它推开,要么爬过去,要么绕过去。
然后,国王吩咐王子先后通过那条大路,分别把一封密信尽快送到一位大臣手里。
王子们很快完成了任务。
费迪南开始询问王子们:“你们是怎么把信送到的?”一个说:“我是爬过那块巨石的。
”一个说:“我是划船过去的。
”也有的说:“我是从水里游过去的。
”只有小王子说:“我是从大路上跑过去的。
”“难道巨石没有拦你的路?”费迪南问。
“我用手使劲一推,它就滚到河里去了。
”“这么大的石头,你怎么想用手去推呢?”“我不过试了试,”小王子说,“谁知我一推,它就动了。
”原来,那块“巨石”是费迪南和大臣用很轻的材料仿造的。
自然,这位善于尝试的王子继承了王位。
大道理: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甚至交给某一个人,自己一点儿也不动脑筋,只是相信别人那太危险了。
自己要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
3.一面镜子一个年轻人正值人生巅峰时却被查出患了白血病,无边无际的绝望一下子笼罩了他的心,他觉得生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拒绝接受任何治疗。
一个深秋的午后,他从医院里逃出来,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荡。
人善被狗欺的隐喻短故事

人善被狗欺的隐喻短故事人善被人欺和狗咬李洞宾,这两个是同意而且能够激发你的思维。
狗咬吕洞宾的下一句——不识好人心。
已经把人善被人欺,这句话是错的,已经解释清楚了。
人善,好人心,为什么被人欺?欺你的不是人,欺你的是狗,是人善被狗欺。
狗是畜生,所以是人善被畜生欺,如果你是一个善人,还会被人欺,那么那个家伙一定是不识好人心的狗。
如果他不是狗,不是畜生呢?还欺你,代表你不是善的。
你是恶人吗?也不见得你是恶人。
你不是善人,也不是恶人,恶人反而比较少被人欺,但是你也知道恶人自有恶人欺。
如果他不是狗,是个人,那么他一定是个恶人,因为恶人欺恶人,所以你就是恶人,才会被恶人欺。
可是你很清楚你不是恶人,但是他还是欺你,所以会欺人的,只有狗跟恶人。
所以会欺负你的,只有狗跟恶人。
如果你是被狗咬了,被狗欺,那你真的可能是善的。
可是如果你被恶人欺了,那么只有两个可能,第一你是恶人,但是如果你不是恶人,你就进入第二个可能就是你也不是善人,你不是恶人也不是善人,你是什么人?你是弱者,而恶人是强者,而这个强者是一个恶人,而你这个弱者却不一定是个善的,强者绝对是恶人,恶人绝对是强者,他才能够欺负你,但是你绝对是个弱者,只要被欺负就是弱者,恶人不一定都强,但是至少比被欺负的那个人强。
因此在这样的命题思维之后,不是人善被人欺,是人弱被人欺。
没错,我们已经推动完成了,这才是正确的句子。
而这就是我们强者思维里,你的孩子在学校被嘲笑了,被欺负了、被打了、被骂了,被排挤了,你要怎么教他成为一个强者去应付,而不是一个弱者去自怨自艾以后求助,错了。
因此那一句话的真相是,善良的弱者被恶劣的强者欺,是吗?其实我们很希望是这样写,如果命题转成这样,我们心里头会比较舒服一点,因为这辈子我们真的都被人家欺负过。
被欺负的真相是君子被小人欺。
如果两个都是人,那么这不只是弱者跟强者的问题,还牵扯到君子跟小人的问题。
因为强者,君子也会被弱者小人欺,对不对?不管你多强,只要你是个君子,不管对方是多弱,只要他是小人,你就会被他欺。
柏拉图洞穴隐喻

柏拉图洞穴隐喻:从影子到真理的探索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隐喻,被称为“洞穴隐喻”。
这个隐喻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真理的局限性,以及追求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
一、洞穴隐喻的故事柏拉图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囚徒从小就被囚禁在一个洞穴里,他们的脖子和腿被锁住,只能面对洞穴的墙壁。
在他们背后,有一堆火光,火光将一些物体的影子投射到他们面前的墙壁上。
由于囚徒们从未见过真实的物体,他们认为这些影子就是真实的世界。
有一天,一个囚徒被释放了,他走出洞穴,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一开始,他被阳光刺得睁不开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适应了光明,并看到了真实的物体。
他意识到,他之前在洞穴中所看到的只是影子,而真正的世界远比他想象的要丰富和真实。
当他回到洞穴,试图告诉其他囚徒真相时,却遭到了嘲笑和不理解。
他们认为他疯了,坚持认为影子才是真实的。
二、隐喻的哲学意义柏拉图通过这个隐喻,表达了他对知识和真理的看法。
他认为,人类的认识过程就像囚徒从洞穴中走出来的过程。
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偏见和误解的世界中,就像囚徒只能看到影子一样。
只有通过教育和哲学的引导,我们才能逐渐认识到真理。
认识论的局限:洞穴隐喻强调了人类认识论的局限性。
我们的认知往往受到感官经验的限制,我们所认为的“真实”可能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
教育的重要性: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引导人们走出洞穴,认识到真理的关键。
通过哲学的思考和教育的引导,人们可以逐渐摆脱偏见,认识到更高层次的真理。
理想国的构想:这个隐喻也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构想有关。
他认为,只有那些认识到真理的哲学家才能成为理想的统治者,因为他们能够超越感官经验,看到事物的本质。
三、洞穴隐喻的现代意义尽管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它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与哲学的探索:在科学探索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新的现象和理论,这些新发现往往挑战我们原有的认知。
洞穴隐喻提醒我们,要勇于接受新知识,不断探索未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不知道
汤姆考汽车执照回来,妻子迎上去急切地问:“怎么样?考上了吗?”
“不知道。
”汤姆沮丧的说。
“怎么不知道呢?在你离开考场的时候,主考官是怎么对你说的呢?”
“他什么也没有说。
当我离开的时候,他还在昏迷。
”
2、父子两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
”父亲则轻描淡写的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
3、保守秘密
男:女人的年龄都是保守不住的。
女:可是我从4岁起就开始保守这个秘密。
男:那你总有一天会泄露这个秘密的。
女:谁说的?我已经保守这个秘密20年了。
4、瞒岁数
一个60岁左右的富有的单身汉,爱上一个比他年轻得多的女子。
他去请教法国的讽刺大师伏尔泰。
“我想跟她结婚,但是我怕把真实年龄告诉了她之后,会使她失望,不肯和我结婚。
所以我想对她说,我只有50岁……”“那不行!”伏尔泰回答说,“你应该告诉她,你已经70岁了。
”
5、反击旅行家
德国大诗人海涅(1797—1856年)是犹太人,常常遭到无端攻击。
有一次晚上,一个旅行家对他说:“我发现了一个小岛,这个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海涅不动声色地说:“看来,只有你我一起去那个岛上,才会弥补这个缺陷!”
6、康德的惊讶
一位熟人正同一位妇女告别,康德问他:“这是你的未婚妻?”“是的。
”这位熟人回答,“你对于我的选择感到惊讶吗?”康德笑着说:“不,我惊讶的是她的选择。
”
7、原来如此
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静的时候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
乙:的确可恶,那你有没有报警?
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8、提薪
有一次,英国女王参观著名的格林威治天文台,当她知道天文台长、天文学家詹姆斯·布拉德莱的薪金很低以后,表示要提高他的薪金。
但是,布拉德莱却恳求女王千万别这样做。
他说:“一旦这个职位可以带来大量收入,我想,那以后到这个职位上来的将不再会是天文学家了。
”
9、丈夫:哈哈哈,你戴的那顶帽子真滑稽,就像。
哈哈哈,对不起,哈哈
哈,太好笑了!
妻子:哼!过几天等帐单来了看你还笑不笑。
10、顾客:我付的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昨天给我的牛排又大又嫩,而今天给
我的牛排又小又老?
侍者:因为昨天您坐在靠窗的位置上。
11、选择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
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
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2、老虎
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大老虎。
A就赶紧从背后取下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
B急死了,骂道:“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A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