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药品生产验证规范指南.doc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第一篇总则第一章验证的由来及意义第一节引言世界上第一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1962年在美国诞生。
GMP的理论在此后6年多时间中经受了考验,获得了发展,它在药品生产和质量保证中的积极作用逐渐被各国政府所接受。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GMP的公布标志着GMP的理论和实践从那时候起巳经从一国走向世界。
在以后的20多年内,许多国家的政府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提高本国药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根据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特殊要求以及本国的国情,分别制订或修订了自己的GMP.我国于1988年3月17日公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此后简称《规范》),1992年发布了修订版。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以后,从强化药品生产及质量管理出发,1999年6月公布了修订后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对药品生产及质量保证手段的认识逐步深化,GMP 的内容不断更新。
如果对这类规范的各个版本作一历史的回顾,可以看出两个倾向:一是规范的标准“国际化”,即国家的规范向国际性规范的标准靠拢或由其取代;二是“规范”朝着“治本”的方向深化,验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则是GMP朝着“治本”方向深化的一项瞩目成就。
本章的目的是介绍验证的定义和概念,验证的由来,验证的范围及其意义,即它在药品生产和质量保证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验证的由来同一切事物一样,GMP的理论和实践必然遵循“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规则。
世界上第一个GMP于1962年诞生在先进的工业国——美国。
众所周知,验证是美国FDA对污染输液所致触目惊心的药难事件调查后采取的重要举措。
要理解验证的内涵并切实做好药品生产验证工作,对验证由来的历史作一简要的回顾是十分有益的。
——20世纪50至60年代,污染的输液曾导致过各种败血症病例的发生.——1970至1976年,爆发了一系列的败血症病例。
1971年3月第一周内,美国7个州的8所医院发生丁150起败血症病例;一周后,败血症病例激增至350人;1971年3月27日止,总数达到405 个病例。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20版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20版1. 引言药品生产验证是一项重要的过程,它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验证活动的目标是确保药品符合药品批准文件中规定的质量特性和性能要求。
本指南旨在为药品生产验证提供指导,以确保药品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2. 药品生产验证的基本原则药品生产验证应基于以下基本原则:2.1 验证策略验证策略应包括验证目标、范围、计划和资源的确定。
验证目标应明确规定所需验证的对象和要求。
2.2 验证计划与协议验证计划应明确规定验证活动的执行程序和验证项目的范围。
验证协议应详细描述验证方法、数据分析和评估。
2.3 验证记录验证记录应准确记录验证的所有信息,包括验证结果、数据分析、评估和结论等内容。
验证记录应保留并随时可查。
2.4 变更管理对于生产验证期间发生的任何更改,都应有明确的变更管理程序。
变更管理程序应确保任何更改的合规性和影响。
2.5 验证报告验证报告应清晰、准确地描述验证结果、数据分析和评估,并根据需要提供改进建议。
3. 药品生产验证的步骤药品生产验证的步骤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3.1 验证计划验证计划是验证活动的开端。
在此阶段,验证目标、范围、计划和资源应明确确定。
3.2 设备验证设备验证是验证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在此阶段,应验证设备的性能、功能和操作规程是否符合要求。
3.3 方法验证方法验证是验证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此阶段,应验证药品生产所使用的方法和程序是否可靠、准确。
3.4 过程验证过程验证是验证生产过程的关键一步。
在此阶段,应验证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以确保生产的药品符合质量要求。
3.5 清洁验证清洁验证是验证清洁程序的有效性。
在此阶段,应验证清洁程序对设备的清洁程度和药品残留的去除效果。
3.6 验证报告验证报告是验证过程的总结和评估。
在此阶段,应将验证结果、数据分析和结论详细记录并提供改进建议。
4. 药品生产验证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在药品生产验证过程中,可能面临以下挑战:4.1 资源限制验证过程可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前言药品的生产,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验证工作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药品生产验证是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经过验证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以药品生产验证作为主要内容,探讨药品生产验证的目的、程序、要素和实施方法等方面。
一、药品生产验证的目的药品生产验证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药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工艺、设备和人员等都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规范,从而制造出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性要求的药品。
药品生产验证的具体目的如下:1.验证生产工艺药品生产验证可以验证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可靠性、重复性和规范性,保证生产工艺过程中不会出现异常,从而减少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和错误。
2.确保原材料质量药品生产验证可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验证原材料的来源、生产工艺和质量等,以确保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符合要求,从而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提高生产效率药品生产验证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错误,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药品生产验证程序药品生产验证的程序主要包括计划、验证、报告和审查等步骤。
1.计划计划是药品生产验证的第一步,需要编制验证计划,并列清楚验证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时间,合理规划验证的过程,并确定验证的工作流程和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操作规程。
2.验证验证是药品生产验证的核心工作,需要按照验证计划,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技术,对药品的生产过程、工艺、质量控制措施、原材料、设备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确认。
3.报告在药品生产验证过程中,需要编制验证报告,对验证的结果进行分类,确定验证是否符合要求,并对验证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归纳和反思,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
验证报告需要详细记录验证的数据、分析、结论和建议等信息,并经过审核记录保存。
4.审查药品生产验证的最后一步是审查,需要对验证报告进行审查,主要是对验证的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进行评审,判断验证是否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并对验证结果进行审核,决定是否可以投入生产使用。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第三篇检验方法和清洁验证、无菌保证第一章检验方法验证第一节概述一、引言药品的生产过程中,原料、中间体、成品均需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既是过程受控的依据,也是评价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检验结果应具有准确可靠。
而检验方法的验证为检验结果的准确及可靠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内外在检验方法的验证方面已有了许多法规、规定。
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ood and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1994 年11 月公布了《色谱方法的验证》(Validation ofChromatographic Methods);1987 年2 月公布新品注册相关的《送样及上报检验方法验证资料指南》)(Guidance for Submitting Samples and Analytical Data for Methods Validation);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互认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简称 ICH)1995 年3 月颁布了《分析方法的验证》》(Text on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规定了需进行验证的方法的种类和应考察的项目,还对分析方法、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重现性作出明确定义,从而统一了各国药典和法规对这些术语的解释;作为对《分析方法的验证》的补充、扩展,ICH于1996 年11 月颁了《分析方法的验证:方法学》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Procedures.Methodology);美国药典第24 版 <1225>规定了《药典方法的验证)) (Validationof Compendial Methods);中国药典 2000 版附录ⅩⅨA 规定了《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目录目录-------------------------------------------------------------------------------------------------------------------------------------------- 2 第一章验证的分类及适用条件 ---------------------------------------------------------------------------------------------------- 4 第一节前验证----------------------------------------------------------------------------------------------------------------------- 4 第二节同步验证 ------------------------------------------------------------------------------------------------------------------ 5 第三节回顾性验证 --------------------------------------------------------------------------------------------------------------- 6 第四节再验证---------------------------------------------------------------------------------------------------------------------- 81.强制性再验证和检定----------------------------------------------------------------------------------------------------- 82. 改变性再验证------------------------------------------------------------------------------------------------------------- 83. 定期再验证 ---------------------------------------------------------------------------------------------------------------- 9 第二章厂房与设施的验证 -------------------------------------------------------------------------------------------------------- 10 第一节GMP对药品生产企业厂房与设施的要求 ---------------------------------------------------------------------- 10 第二节厂房设计的确认-------------------------------------------------------------------------------------------------------- 13 第三章药品生产环境的验证 ----------------------------------------------------------------------------------------------------- 30 第一节药品生产环境---------------------------------------------------------------------------------------------------------- 30 第二节空气洁净技术在药品生产企业的应用 ------------------------------------------------------------------------- 31一、药品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 ----------------------------------------------------------------------- 31二、净化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措施 ---------------------------------------------------------------------------------- 32三、空气洁净技术的具体应用 --------------------------------------------------------------------------------------- 41第三节空气净化系统的验证 ------------------------------------------------------------------------------------------------- 44一、空气净化系统验证的组成 ----------------------------------------------------------------------------------------- 44二、空气净化系统测试仪器的校准----------------------------------------------------------------------------------47三、空气净化系统的安装确认 ----------------------------------------------------------------------------------------- 49四、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确认 ----------------------------------------------------------------------------------------57五、洁净度测定 ------------------------------------------------------------------------------------------------------------ 63第四节环境消毒方法及效果的验证---------------------------------------------------------------------------------------- 73一、洁净室的消毒措施--------------------------------------------------------------------------------------------------- 73二、消毒效果的验证 ------------------------------------------------------------------------------------------------------ 79第五节无菌室人员更衣的确认 ---------------------------------------------------------------------------------------------- 89一、建立更衣的标准操作程序 --------------------------------------------------------------------------------------- 89二、人员的发菌量-------------------------------------------------------------------------------------------------------- 90三、更衣的确认程序 ---------------------------------------------------------------------------------------------------- 90第六节HV AC 的通风与除尘系统验证----------------------------------------------------------------------------------- 93一、HVAC 的含义----------------------------------------------------------------------------------------------------------- 93二、通风与除尘的作用--------------------------------------------------------------------------------------------------- 96三、通风与除尘系统的验证 ------------------------------------------------------------------------------------------- 100 第四章纯化水、注射用水(清洁蒸汽)系统的验证 ----------------------------------------------------------------------- 104 第一节概述---------------------------------------------------------------------------------------------------------------------- 104 第二节GMP对工艺用水的要求 ----------------------------------------------------------------------------------------- 106 第三节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 108一、工艺用水处理的对象 ---------------------------------------------------------------------------------------------- 108二、水的净化技术 -------------------------------------------------------------------------------------------------------- 109三、GMP 对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的规定------------------------------------------------------------------------ 111第四节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的验证 ----------------------------------------------------------------------------------- 117一、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验证的方法 --------------------------------------------------------------------------- 117二、纯化水、注射用水(清洁蒸汽)系统验证的文件----------------------------------------------------------- 119三、纯化水制备设备确认的要点------------------------------------------------------------------------------------- 119第五节纯化水系统的验证---------------------------------------------------------------------------------------------------- 124一、纯化水系统的安装确认 ------------------------------------------------------------------------------------------- 125二、纯化水系统的运行确认------------------------------------------------------------------------------------------ 127第六节注射用水(包括清洁蒸汽)系统的验证 ------------------------------------------------------------------------ 131一、注射用水系统的安装确认 ---------------------------------------------------------------------------------------- 131二、注射用水系统的运行确认 -------------------------------------------------------------------------------------- 133三、注射用水系统的监控(验证)------------------------------------------------------------------------------------- 134四、注射用水系统的日常监测 -------------------------------------------------------------------------------------- 137 第五章其他公用工程的验证 ---------------------------------------------------------------------------------------------------- 139 第一节公用工程的要求------------------------------------------------------------------------------------------------------- 139一、药品生产企业公用工程的主要内容 --------------------------------------------------------------------------- 139二、公用工程的要求 --------------------------------------------------------------------------------------------------- 140第二节洁净室(区)的排水系统和电气照明 ------------------------------------------------------------------------------ 141一、洁净室(区)的排水系统------------------------------------------------------------------------------------------ 141二、洁净室(区)的电气和照明 -------------------------------------------------------------------------------------- 144第三节工业气体的验证------------------------------------------------------------------------------------------------------- 146一、概述-------------------------------------------------------------------------------------------------------------------- 147第一章验证的分类及适用条件第一节前验证前验证通常指投入使用前必须完成并达到设定要求的验证。
中国药品生产验证指南最新版

中国药品生产验证指南最新版1. 引言药品生产验证是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过程。
中国药品管理局通过发布药品生产验证指南,对药品生产验证的流程和要求进行了规范。
本文将介绍中国药品生产验证指南的最新版,包括指南的背景、目的、适用范围和内容概述。
2. 背景随着药品生产工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品生产验证作为一项重要的质量管理措施被广泛应用。
药品生产验证的目的是验证药品生产过程的有效性,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设备验证和相关的分析方法验证。
药品管理局意识到制定统一的指南对于规范药品生产验证流程的重要性,因此发布了《中国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3. 目的中国药品生产验证指南的目的是为药品生产企业提供一份详尽的指南,以帮助他们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药品生产验证体系。
通过遵循指南的要求,药品生产企业能够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并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4. 适用范围《中国药品生产验证指南》适用于所有在中国从事药品生产的企业,包括制药厂、原料药生产企业、药品包装企业等。
指南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药品,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和中药。
5. 内容概述中国药品生产验证指南包括以下主要内容:5.1 药品生产验证的基本原则该部分介绍了药品生产验证的基本原则,包括验证计划的制定、风险评估和控制策略的制定、验证结果的分析和总结等。
5.2 验证策划验证策划是药品生产验证的关键步骤。
本部分提供了详细的验证策划要求,包括验证目标的设定、验证范围的确定、验证方法的选择和验证方案的编制等。
5.3 原材料验证原材料验证是确保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部分介绍了原材料验证的要求,包括原材料的选取、供应商评估、样品检查和测试等。
5.4 生产工艺验证生产工艺验证是验证药品生产工艺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该部分详细阐述了生产工艺验证的步骤,包括工艺参数的确定、关键工艺步骤的验证和工艺效果的评价。
5.5 设备验证设备验证是确保生产设备符合规定要求的重要验证环节。
本部分介绍了设备验证的要求,包括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设备操作规程的制定和设备性能的验证等。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药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二条关于药品的定义:本法所称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许可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制。
药品生产许可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药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
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生产药品的,持证企业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申请换发《药品生产许可证》。
医疗器械产品清洗过程确认检查要点指南(2016版):简介:产品清洗过程确认就是通过适宜的方法采集足够的数据,以证明按照规定方法清洗后的产品,能始终如一地达到预定的清洗效果。
为了避免产品清洗后再污染,减少灭菌前初始污染菌,还应当考虑并确认清洗后产品的干燥、初包装封口等环节,本检查指南未包含该部分内容。
适用范围:本检查指南可作为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等涉及产品清洗过程确认检查的参考资料。
本检查指南适用于使用前需灭菌或消毒产品清洗过程确认,给出了产品清洗工艺应当考虑的因素、过程确认的流程及要求。
检查要点:清洗过程及过程确认应当考虑的因素对于确定的产品,清洗效果取决于清洗的过程。
生产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及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清洗工艺,必要时可分阶段清洗,但应当确认各阶段的清洗工艺。
生产企业在选择产品清洗工艺及过程确认时应当考虑以下方面:1.产品的污染应当结合生产工艺分析评价各阶段的污染源,并评价由此可能带来的污染及污染程度。
应当针对不同的污染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其污染程度减少到可接受水平。
2.清洗方法的选择清洗方法的选择一般应当考虑产品的材料、结构及清洗需要达到的效果等方面。
医疗器械产品常见的清洗方法有手工清洗、自动化清洗,以及两种方法的结合。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申请人应当自收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出的药品生产现场检查通知之日起,6个月内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提出现场检查申请。
检查申请需以电子及纸质二种方式进行提交。
申请人应在收到药品审评中心发出的现场检查通知后,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网站(https://),点击“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系统(简称系统)进行网络填报、提交。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收到药品审评中心《药品生产现场检查告知书》及相关材料并经登记确认后,注册检查填报系统中的“新药生产现场检查申请公示列表”显示相应品种申请人和注册受理号信息,同时系统自动开放申请生产单位电子《申请表》填报界面。
申请人需在“新药生产现场检查申请公示列表”中查询到品种相关信息,点击“创建电子申请表”,并经填写核对受理号、申请生产单位名称、新药受理日期、现场检查通知流水号以及系统临时分配的验证码(图片上的5位号数字信息)后,方可进入到相应品种网络填报界面。
申请人应按照界面提示如实填报《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包括申报注册生产时三批样品生产信息等,不得有空项。
如遇表格项下要求相关信息确实没有,则应填写“无”。
《申请表》的格式和内容不得擅自更改,详见《填表说明》。
在填写申请表信息过程中,申请人可以点击【保存】按钮进行临时保存。
在正式提交前打印的申请书,均为测试打印版,没有条码信息,不可作为正式纸质提交版本使用。
经确认相关信息已填写完整无误后,申请人通过点击【提交】按钮,将申请书电子信息提交至中心,并在提交完成后打印三份《申请表》(正式提交版本应在首页左上角显示条码),分别加盖申请人公章及骑缝章,并一份复印件共四份邮寄至我中心药品化妆品检查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街一号院3号楼北矿金融大厦;邮编:100044)。
纸质《申请表》提交采取邮寄形式,如遇特殊情况当面送达,须附申请人委托书以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如无委托书和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的材料应予以拒绝或退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二条关于药品的定义:本法所称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2013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通知,决定从2013年2月1日起调整呼吸、解热镇痛和专科特殊用药等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共涉及20类药品,400多个品种、700多个代表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5%,其中高价药品平均降幅达到20%。
新药品管理法已经修订通过,2019年12月1日起开始施行。
医疗器械产品清洗过程确认检查要点指南(2016版):产品清洗过程确认就是通过适宜的方法采集足够的数据,以证明按照规定方法清洗后的产品,能始终如一地达到预定的清洗效果。
为了避免产品清洗后再污染,减少灭菌前初始污染菌,还应当考虑并确认清洗后产品的干燥、初包装封口等环节,本检查指南未包含该部分内容。
适用范围:本检查指南可作为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等涉及产品清洗过程确认检查的参考资料。
本检查指南适用于使用前需灭菌或消毒产品清洗过程确认,给出了产品清洗工艺应当考虑的因素、过程确认的流程及要求。
检查要点:清洗过程及过程确认应当考虑的因素对于确定的产品,清洗效果取决于清洗的过程。
生产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及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清洗工艺,必要时可分阶段清洗,但应当确认各阶段的清洗工艺。
生产企业在选择产品清洗工艺及过程确认时应当考虑以下方面:1.产品的污染应当结合生产工艺分析评价各阶段的污染源,并评价由此可能带来的污染及污染程度。
应当针对不同的污染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其污染程度减少到可接受水平。
2.清洗方法的选择清洗方法的选择一般应当考虑产品的材料、结构及清洗需要达到的效果等方面。
医疗器械产品常见的清洗方法有手工清洗、自动化清洗,以及两种方法的结合。
这两种清洗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很广。
手工清洗方法主要是手工持清洗工具,按照预定的要求清洗产品。
常用的清洗工具一般有能喷洒清洗剂和淋洗水的喷枪,刷子、尼龙清洁块等。
自动清洗方法是由自动化的专门设备按照一定的程序自动完成整个清洗过程的方式。
常见的有超声波清洗、高压喷淋清洗等。
由于手工清洗时,不同人员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而导致清洗工艺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因此条件允许时应当尽量采取自动清洗方式。
手工清洗时,应当评价影响清洗效果的各种因素,如果明确了可变因素,在清洗验证过程中应当考虑相应的最差条件。
3.清洗过程的环境要求应当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预期用途等确定清洗过程所在生产环境,且环境级别的设置应当符合法规要求具体要求。
对于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末道清洗过程的环境控制应当符合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附录的相关要求。
对于产品非末道清洗过程(如粗洗),其所在的生产环境无特殊要求,可根据产品要求确定适宜的生产环境。
4.清洁剂的选择清洁剂应当能有效用清洁剂。
应当明确清洁剂的名称、主要成份、清洗浓度及配制该清洁剂的方法。
必要时,可验证或评价清洁剂残留量是否在允许的限度内。
生产企业还可根据污染物和产品材质的性质自行配制清洁剂。
5.产品清洗的溶剂医疗器械产品清洗过程中最常用的溶剂是水,包括纯化水、注射用水等。
末道清洗过程使用水作为溶剂时,应当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由于特殊结构、化学性能、污染物性质等因素,也可能使用有机溶剂,常见的有乙醇等挥发性好、低毒性的溶剂。
6.常见的清洗过程参数(1)清洗次数;(2)清洁剂的品种及清洗用浓度;(3)清洗介质,如纯化水、注射用水、酒精等;(4)清洗时间;(5)清洗的温度;(6)水量和/或水位;(7)一次清洗产品的最大数量及摆放方式;(8)超声波频率(超声波清洗方法);(9)清洗液使用次数;(10)水压及流速(高压喷淋方法)。
7.典型型号的选择产品的清洗过程确认可选取有代表性产品的典型型号进行。
代表性产品及典型型号的选择应当考虑不同产品的材质、结构、加工工艺、生产环境等因素。
当引入新产品时,需评价该产品是否适用于清洗过程;必要时,应当开展再确认。
8.接受准则及检测方法生产企业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运行确认及性能确认的检测项目以及检测样品的抽取方式和数量。
一般情况下,不宜只选择目测观察一项。
常见的检查项目有:(1)目测观察。
应当无明显油漆、油脂、焊剂、焊渣、热处理或热成型氧化皮、灰尘、垃圾、金属或磨料颗粒和废屑,无明显损伤。
目测观察应当在一定光照度下进行,包括通常的和补充的照明。
必要时,目测观察应当辅以管道镜、镜子以及其他辅助工具,检查难以看到的表面。
灯的表面应当防止被检验表面强光炫目。
(2)擦拭试验。
用清洁、不掉绒的白色棉布等,以高纯度的溶剂润湿(但不要饱和),以评价不可直接目测观察的表面洁净度。
(3)产品清洗后生物负载的检测。
检测方法可参照现行版本《药典》、《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估计检测清洗产品的初始污染》(GB/T 19973.1- 2005/ISO 11737-1:1995)。
(4)产品微粒污染检测(产品有微粒限度要求时)。
有行业标准要求的,执行行业标准,如《一次性使用麻醉用过滤器》(YY0321.3-2009)。
无标准要求的,可参照现行版本《药典》中有关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的方法检测清洗产品的微粒。
(5)其他项目,如清洁剂检测、清洗前后清洗用水微粒或PH 变化等。
清洗过程确认的相关要求清洗过程确认应当证明清洗过程在一定的清洗过程参数范围内能够持续达到预期的清洗效果。
1.工作小组应当成立过程确认小组并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
小组成员一般来自生产部、质量部、研发部等部门。
过程验证小组应当制定过程确认方案并按照方案完成确认工作,形成确认记录和确认报告。
2.确认方案一般包括如下内容:(1)验证目的;(2)适用的产品范围、作过程确认的典型产品以及选择理由;(3)过程确认小组成员组成及各自的职责;(4)所采取的清洗流程及清洗方法;(5)需确认的清洁过程参数;(6)检测项目、方法、取样原则及可接受准则;(7)所要使用的设备、设施清单(包括称量、监控和记录设备)以及其校准状态;(8)应当保留的记录。
3.过程确认环节及要求一般分为安装确认(IQ)、运行确认(OQ)、性能确认(PQ)三个过程。
(1)安装确认(IQ)是指有客观证据支持,即正确地考虑到所有符合厂商规格的过程设备和辅助安装系统的主要布置和设备供应商的说明。
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清洗过程的环境应当符合要求;2.清洗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应当符合要求;3.清洗过程不会对产品性能、其他工序及洁净室环境造成污染;4.使用设备清洗的,应当具有设备随机文件,例如使用说明书等;5.使用设备(如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的,应当确认具有安装条件,如工作电源等;设备可按照设定参数正常运行,如超声频率,清洁时间,温度等;6.使用自动化清洗的,应当制定设备的操作规程;7.手工清洗的,应当确认具备清洗工具;8.操作人员和检测人员的培训及资格确认。
培训内容一般应当包括清洗设备操作规程,适用时还应当包括洁净室相关管理制度、产品清洗等方面的内容;9.编制产品清洗过程有关生产和检验操作规程及相关制度。
(2)运行确认(OQ)是指通过客观证据,确认使产品符合所有预期清洗效果的过程参数控制范围。
1.设备可以按照预定设计的参数运行;2.选取代表性产品的典型型号,通过参数确认来建立适宜的清洗过程参数。
一般通过最差清洗过程参数组合来清洗,产品应当达到清洗效果且不应当有损伤,如最高、最低温度,最短清洗时间,最少清洗次数,最低清洁剂浓度等;3.验证产品清洗过程有关操作规程的适用性。
(3)性能确认(PQ)是指通过客观证据,证明在规定的条件下,通过清洗过程能够连续地清洗出符合所有预定要求的产品。
1.应当使用按照正常工艺下生产的产品作性能确认。
应当通过预期使用的清洗过程;2.用于清洗过程性能确认的批次生产的关键物料应当由批准的供应商提供,否则需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3.最终确定清洗过程的具体方法及工艺参数,确定相关操作规程。
4.再确认为了确保工艺处于受控状态,一般应当在以下情况时进行再确认:(1)经过一定周期;(2)发生影响产品质量的重大变更,如产品结构、材质、清洁工艺发生变更;(3)有新产品出现,且不能被原有的典型型号覆盖。
5.在产品质量监测过程中应当采用持续工艺参数监测的方法支持产品清洗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当趋势出现渐进性变化时,应当进行评估,必要时可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清洗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应当形成的文件1.经批准的验证方案,其中至少应当明确过程确认工作组及其人员分工、验证方案、验证实施计划、可接受标准等。
2.验证过程中应当保留的记录(含环境监测、清洗用水监测的记录)。
3.验证过程中要求获取或保留的制度、说明书等。
4.经批准的验证报告,其中至少明确最终确定的过程参数。
5.根据确认结果形成的清洗操作规程。
参考文献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的公告》(2015年第101号)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公告》(2015年第102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4.《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估计检测清洗产品的初始污染》(GB/T19973.1- 2005/ISO 11737-1:1995)5.《一次性使用麻醉用过滤器》(YY0321.3-2009)6.《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确认指南》(GHTF第3工作组)7.《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10)8.Cleaning Validation Guidelines,FDA9.ASTM A380-06 Standard Practice for Cleaning, Descaling, and Passivation of Stainless Steel Parts, Equipment, and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