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大发事迹和颁奖词(作文素材)
黄大发事迹个人心得体会参考范文

黄大发事迹个人心得体会参考范文汉族,1935年11月生,1959年11月入党,xx人,x省x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
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被誉为“当代愚公”。
曾先后被x地委、行署授予年度先进生产(工作)者,多次被授予县、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是x省第五届道德模范。
2016年入选“x榜样·最美人物”。
2017年4月25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17年5月13日,x省委授予黄大发同志“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7年6月30日,被授予x年份英雄十大人物“年份英雄”称号。
2017年7月24日,被评为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2017年9月,获得“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2017年11月,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类)。
2018年3月1日,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2019年9月25日,黄大发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2020年11月24日,被表彰为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黄大发“七一勋章”。
黄大发事迹个人心得体会参考范文【二】当年,林县人民开凿红旗渠,创造了当代“愚公移山”的奇迹。
如今,黄大发老支书带领村民凭双手凿出一条生命之渠。
在平原上凭双手凿出水渠已经不容易了,何况是在山上,那里有绝壁、有险崖,一不小心就可能身处险境。
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黄大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大发执著地“和大山较劲”,最终取得了胜利。
当下,全国正在推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外部输血的同时更需要内部造血,需要调动起贫困地区人民投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
山区自然条件不佳,但人们应当有人定胜天的信念,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
黄大发的事迹及颁奖词

黄大发的事迹及颁奖词
“哎呀,爷爷,快给我讲讲黄大发爷爷的故事嘛!”我缠着爷爷说道。
爷爷笑了笑,开始给我讲起了黄大发的事迹。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那里的土地干涸得厉害,人们每天都为了水而发愁。
黄大发,这个平凡又伟大的老人就生活在那里。
他看着村子里的人们因为缺水而过着艰难的日子,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咱得想法子把水引进来呀!”黄大发常常对村里人这么说。
于是,他带着大家开始了艰难的修渠之路。
那时候,条件特别艰苦,工具也很简陋,但黄大发从来没有退缩过。
“大家加把劲啊!”黄大发在工地上大声喊着。
“黄大发,这么难,咱能行吗?”有人怀疑地问。
“咋不行?只要咱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行!”黄大发坚定地回答。
他每天早出晚归,和大家一起挖渠,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脸上也被风吹得粗糙无比。
经过多年的努力,水渠终于修成了!清澈的水顺着水渠流进了村子,人们欢呼雀跃。
黄大发爷爷,他就像那坚韧的老黄牛,默默地为大家付出。
他的精神就像那水渠里的水,永远流淌在人们的心中。
他难道不伟大吗?他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吗?我想,我们都应该学习黄大发爷爷的精神,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地去面对,去努力克服!。
2017—201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作文素材)

2017 —201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作文素材)卢永根2017年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
”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颁奖词: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
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
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廖俊波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县乡两级做过主要领导,在政和县工作的几年,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他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廖俊波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但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乐在其中。
离开政和时,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
2017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职,年仅49岁。
2017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廖俊波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 荣誉称号。
颁奖词: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寻路,扎实工作,廉洁奉公。
牢记党的话,温暖群众的心,春茶记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迹。
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
杨科璋2015年5月30日1点13分,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
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抱孩子,最终保住了孩子,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
杨科璋入伍以来共参加灭火救援战斗200多次,抢救疏散被困群众160多人。
作文素材201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在我们一起走过的2017年中有这样一些融入年轮的人我们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从容彷徨的时候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坚定怀疑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们什么叫相信此刻,让我们借助第16次《感动中国》盛典的舞台向他们致敬!卢永根2017年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
”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卢老在病榻上领到奖杯。
颁奖词: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
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
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廖俊波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县乡两级做过主要领导,在政和县工作的几年,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他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廖俊波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但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乐在其中。
离开政和时,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
2017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职,年仅49岁。
2017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廖俊波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颁奖词: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寻路,扎实工作,廉洁奉公。
牢记党的话,温暖群众的心,春茶记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迹。
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
杨科璋2015年5月30日1点13分,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
黄大发的事迹和精神优秀范文

黄大发的事迹和精神优秀范文推荐文章黄大发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热度:时代楷模黄大发先进个人事迹热度:当代愚公黄大发先进个人事迹热度:黄大发事迹材料范文热度:感动中国人物黄大发先进个人事迹热度: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军机关为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属于事务公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大发的事迹和精神优秀范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黄大发的事迹和精神优秀范文一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的事迹,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媒体都做过报道。
黄大发也因此被誉为“当代愚公”。
黄大发先后获得“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最美奋斗者和“__”等荣誉。
根据他的事迹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高山清渠》于2022年7月16日起每晚8:00在央视一套播出,每天两集,笔者写此稿时,一共看了四集,很受感动,有些话真的是不吐不快。
黄大发带领村民开凿人工“天渠”的故事,虽然很多媒体都作过报道,也出现过一些相关的文艺作品。
但拍成电视剧,这还是第一次。
从刚刚播出的这四集来看,该剧结构紧凑,矛盾冲突集中,人物性格鲜明。
故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第一集的主要情节,是黄大发与巧玲的婚事、张村与草王坝争水而发生械斗、黄大发与德保叔围绕找水还是拜山神求水发生激烈争论。
这个开篇,一上来就很吸引人。
第二集主要是围绕黄大发独自一人进山找水遇险等情节展开。
由于许二伯在进山寻找黄大发的过程中不幸遇难,第三集主要的戏剧冲突,是因许二伯的去世,其子许怀春及部分村民对黄大发产生误解,德保爷甚至为此要将黄大发逐出草王坝。
在化解一个个危机时,黄大发他们终于找到了水源。
从第四集开始,剧情转到如何将天河水引入草王坝上来,找水的情节告一段落,剧情转入引水的环节。
如果说前三集的矛盾冲突与人物性格刻画,都是围绕缺水、求水、找水来展开的,那么从第四集开始,如何引水显然就是全剧的一个转折点了。
黄大发简介事迹

黄大发简介事迹黄大发简介事迹(通用13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事迹,肯定对各类事迹都很熟悉吧,事迹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
拟事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大发简介事迹(通用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大发简介事迹1他,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农村。
观看黄大发36年修渠生命历程,对祖国的爱始终是他最深沉的情怀。
他更是深夜难眠,一心扑在找水源、修渠事业上,成为当代众人眼中的“拼命干劲愚公“,拼搏至水到渠成最后时刻。
他说“只要祖国人民需要,我必将全力以赴“,这是他敢想、敢做的精神,更是他不变的牢记初心。
“只要祖国人民需要,我必将全力以赴。
“他说到了,同时也做到了。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思想,充分展现了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救命稻草——高山清渠。
他为我们当代青年同志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学黄大发同志不信迷信,立足于现实我们不能相信封建迷信,不劳而获,要立足于地理环境,面对现实努力奋斗,要加强理论学习,运用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作为当代青年要多自学、多读书、读好书,要把过去不是很清楚的理论学明白、说清讲透,比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客观规律等等,只有理论学透彻了、才能使人以理信服,进而产生信仰,理论清晰了,眼光远了,眼界宽了,心胸就会开阔起来,信念就会足起来,理想信念就能坚定起来。
学习黄大发同志善于团结群众。
他深知只有团结村里每一个人,才能解决村里的饮水难题。
他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完全打成一片,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讲话、信得过的方式办事,真正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好干部。
途径三个村,十余个村民组,根据各家不同的困惑,他挨家挨户地做工作,注重思想宣传说服,大家心理敞亮了,各类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他急村民之所急,盼村民之所盼的事情,得到了全村人的高度拥护。
学习黄大发同志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
时代楷模黄大发事迹概述5则【4篇】

时代楷模黄大发事迹概述5则【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时代楷模黄大发事迹概述5则【4篇】黄大发同志是艰苦贫困山区中苦干实干引领群众奋力脱贫的杰出代表,其奋斗史是一部典型的“学在深处强信念提境界,做在实处拔穷根奔小康”活教材,是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的标杆,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2017—201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颁奖词

2017—201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颁奖词卢永根——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2017年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
”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卢老在病榻上领到奖杯。
颁奖词: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
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
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廖俊波——芳兰生贵里山河澄正气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县乡两级做过主要领导,在政和县工作的几年,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他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廖俊波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但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乐在其中。
离开政和时,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
2017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职,年仅49岁。
2017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廖俊波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颁奖词: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寻路,扎实工作,廉洁奉公。
牢记党的话,温暖群众的心,春茶记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迹。
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
杨科璋——英雄归厚土浩然天地秋2015年5月30日1点13分,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
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抱孩子,最终保住了孩子,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大发事迹和颁奖词(作文
素材)
黄大发——“生命之渠”的缔造者,脱贫攻坚的战士
人物事迹:
黄大发,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大队大队长、村长、村支部书记。
黄大发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坝,海拔1250米,山高岩陡,雨水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留不下来。
村里人用水去最近的水源地挑,必须来回走两个小时。
因为缺水,当地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
没有水,别说发展产业,村民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一些家庭吃盐都需要赊账。
20世纪60年代起,黄大发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
黄大发曾先后被授予年度先进生产者,多次被授予县、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是贵州省第五届道德模范。
2016年入选“贵州榜样·最美人物”。
2017年4月25日,中央宣传部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5月13日,贵州省委授予黄大发“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9月,获得“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2017年11月,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类)
颁奖词:
水过不去,拿命来铺,为人民许下誓言,大发渠,云中穿,大伙吃上了白米饭,36年为梦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孔,但初心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