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导游词

合集下载

张掖丹霞导游词

张掖丹霞导游词

张掖丹霞导游词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的张掖丹霞!我是你们的导游,将带领大家领略这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旅游胜地。

首先,让我们来到张掖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一种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的地形,其独特的形态和色彩使其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在这里,你会看到壮丽的峡谷、陡峭的峰峦和奇特的岩石群,它们仿佛是大自然的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

在阳光的照射下,丹霞地貌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色彩,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

接下来,我们将来到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这个公园是中国最早的国家地质公园之一,也是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重要成员。

在这里,你可以参观各种各样的景点,如五彩丹霞、火焰山、神龟峰等。

这些景点都展示了丹霞地貌的壮美和独特之处。

你可以漫步在红色的岩石间,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以攀登峰顶,俯瞰整个地貌的壮丽景色。

除了丹霞地貌,张掖还有许多其他的旅游资源。

例如,我们可以参观张掖丹霞国际摄影节,欣赏来自世界各地摄影师的精彩作品。

此外,你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如张掖羊肉面和马肉火烧,让你的味蕾得到满足。

最后,我要特别提醒大家,在夜晚的张掖丹霞同样有着迷人的魅力。

当夜幕降临,星空在丹霞地貌上闪烁着,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你可以参加夜间观星活动,欣赏星空下丹霞的神秘和宁静,这将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亲爱的朋友们,张掖丹霞等待着你们的到来。

让我们一起融入这片神奇的土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人文的底蕴。

请随我一起开启这段美妙的旅程吧!谢谢大家!。

甘肃张掖丹霞导游词

甘肃张掖丹霞导游词

甘肃张掖丹霞导游词甘肃张掖丹霞景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的自然奇观,她以红色砂岩、绚丽的彩色峰林和奇妙的地形地貌而著称,被誉为“西部彩舞,东方美景”,是中国最美的红色岩石奇观。

一、景区介绍甘肃张掖丹霞景区位于祁连山北麓的甘肃张掖市,是中国最美的丹霞地貌之一。

景区总面积达510平方公里,可分为南北两大区域,其中南区以丹霞地貌、红色峰林和峡谷景观为主;北区以高山草原、山水湖泊、古老寺庙和超级峡谷为主。

景区内的丹霞地貌成因奇特,天然遗产和生态环境优越,在旅游资源和旅游价值上具有丰富的内涵。

二、主要景点介绍1. 阿凡达峡谷阿凡达峡谷是世界上最壮观、最神秘的峡谷之一,也是甘肃张掖丹霞景区的重点景点之一。

景区内的阿凡达峡谷有着让人难以想象的天然景观。

这里处处是高耸入云的红岩陡峭峰林,丹霞岩壁上的斑斓颜色是阿凡达峡谷独有的。

这里的峭壁与峡谷如同峻秀巨塔,令人瞠目结舌。

2. 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形成于陆地上的一种特殊的风化、侵蚀和造山作用,展示出多种多样的独特景观。

甘肃张掖丹霞景区内丹霞地貌的类型、风貌独特,丹霞风光宜人,景区内的落日余晖与丹霞相映成趣,加倍增添浪漫情致。

游客可以驱车或者徒步穿越丹霞山谷,感受炫丽的自然景观。

3. 丹霞峰林丹霞峰林是甘肃张掖丹霞景区的另一大特色。

这里的丹霞峰林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地貌景观之一,是典型的沙漠和丹霞混合的独特景观。

丹霞峰林的颜色和形状都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色彩斑斓、形态各异。

丰富的颜色和独特的形态让丹霞峰林成为了张掖丹霞景区的最美景观之一。

三、游览建议1.游览时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此时阳光柔和,景色显得格外美丽:2.景区在夏季免费开放游客,但在春、秋季节需要购票;3.建议携带雨具,因为天气变化较大;4.建议穿着防滑鞋、长袖衣物和带着太阳帽、太阳镜和防晒霜等;5.游玩丹霞峰林和阿凡达峡谷需要有一定的登山和徒步能力,不适合身体虚弱的人士。

四、总结甘肃张掖丹霞景区是中国西部独有、兼具科研、旅游和观赏三大价值的丹霞地貌。

精选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

精选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

精选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精选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一)张掖大佛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它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

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

其中,大佛寺(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是该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

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

在历史上大佛寺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

据记载:?V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

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

大佛寺经国家多次拨款修葺,20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3A级景区。

今天已成为集文物收藏、陈列、展出、旅游、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寺院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史载西夏国师嵬在此掘出一翠瓦覆盖的卧佛而初建大佛寺。

现存建筑有大佛殿、藏经阁、土塔三处。

大佛殿殿高33米,面阔9间,规模宏大。

殿门两侧各镶以六平方米的砖雕一块,左为“登极乐天”、“西方圣境”,右为“入三摩地”、“园演法”。

殿内有木胎泥塑佛像,长34.5米,肩宽7.5米,脚长4米,耳长2米,金装彩绘,形态逼真,视之若醒,呼之则寐。

卧佛身后塑十大弟子,两侧廊房塑十八罗汉,殿内四壁为《西游记》和《山海经》壁画。

藏经阁内珍藏有明英宗颁赐的六千多卷佛经,经文保存完好,以金银粉书写的经文最为珍贵。

寺后有一33.37米高的土塔,为张掖五行塔之一,其一、二层台座四隅各建一小塔,风格独特,为国内罕见。

张掖大佛寺据传曾为元世祖忽必烈降生地,别吉太后的灵柩寄放于寺内。

南宋末年,宋恭宗赵显被虏后为避祸而出家于此。

张掖丹霞的导游词

张掖丹霞的导游词

张掖丹霞的导游词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的丹霞地貌是一处自然奇观,它不仅拥有瑰丽的地貌景观,还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

接下来,我将带您前往张掖丹霞,一探究竟。

一、丹霞地貌的概述张掖丹霞是由岩石风化和侵蚀形成的地貌景观,其风化作用主要来自冰川、水流、风、酸雨等自然力量。

在漫长的岁月里,大自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貌景观,如火焰山、仙人峡、弯角峡等。

二、丹霞地貌的文化意义张掖丹霞旅游区位于丝绸之路沿线,这里不仅是中华文明和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重要节点,还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文化衍化的汇合之地。

因此,张掖丹霞地区最富盛名的文化景点包括雏鸟池、水晶寺、龟山寺、瑞金塔等。

这些文化景点将给游客带来深入了解丝绸之路历史、游牧文化等的机会,使游客倍感历史与文化的穿越。

三、丹霞地貌的景点介绍1. 火焰山火焰山是张掖丹霞旅游区的招牌景点。

站在山顶俯瞰,整座山呈现出一团似火的红色,加之在阳光下上翘的边缘,让人想起火焰一般的形象,又因此得名“火焰山”。

走近山脚下,可以看到山上的三大神秘,一是神奇的凤凰温泉,二是形状可爱的狮子岩,三是形态独特的孔雀岩。

2. 仙人峡仙人峡是一个优美的溶洞景观区,其下面有一条幽深的溪流,奇形怪状的太阳岩,千姿百态的石柱、石幔,著名的石牛、石驴等景观,使遊客倍感景色奇秀,厌倦了红色的风景,可以来此感受一下参天大木,冰川小湖和翠绿的溪水相映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本地的山野民俗特色。

3. 雏鸟池雏鸟池位于丹霞旅游区内的九曲十八侯峡谷,它是一个齐襄王长女与魏文侯长子相爱相恋的地方。

传说他们两人曾在此相会聊月,当九曲十八侯峡谷雾气蒸腾之时,他们从对岸飞来来到雏鸟池畔,仙女在水中漱口、沐浴,并在花香缭绕之中翩翩起舞。

四、丹霞地貌的特色美食来到张掖,不能错过的美食有葫芦饼、陈皮鸡、玉米粥、板面等。

这些美食均是当地特色,口味独具,让您大饱口福。

以上,就是有关张掖丹霞的导游词内容,希望这份介绍能够对您对张掖丹霞的瞭解有所帮助,也期待您在旅途中能够领略一番特色的风土人情,收获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张掖导游词

张掖导游词

篇一:甘肃张掖旅游景点导游词张掖旅游资料张掖概况张掖作为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丽的山川,淳朴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独具西部特色的绚丽画卷和开发旅游的有利条件。

其突出特点是:一是人文资源十分丰富。

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张掖为第二批国家38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史料佐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群在黑河流域繁衍生息,大禹导弱水于合黎、周穆王西巡、隋炀帝西巡张掖会见西域27国使臣、唐玄奘取经时张掖瞻仰各寺院、流沙河擒拿沙僧、高老庄猪八戒招亲等神奇传说和历史故事。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西游被张掖灿烂的文化和优美的风光所吸引,旅居一年之久。

自汉武帝设郡至汉末300多年,作为丝路要邑的张掖与西域各国商贸往来十分活跃。

自唐以后这里作为佛经的传入必经之路,佛教很是兴盛,历史文物古迹遍布全区,古代文化瑰宝散落各地,现有不可移动的文物点816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张掖大佛寺、黑水国,肃南马蹄寺、文殊寺,高台骆驼城、许三湾,民乐圆通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各个时期的文物藏品23000多件。

张掖大佛寺寺内的木胎泥塑卧佛是目前世界之最。

寺内金经为我国稀世之珍;肃南马蹄寺石窟群中金塔寺内的高肉雕彩塑飞天实属洞窟艺术之罕见珍品;高台骆驼城古遗址周围汉墓群为全国之最,山丹境内明长城为全国最完整的城段。

还有不少近现代革命纪念建筑物、国际友人捐赠文物等。

1992年和2000年,江泽民同志两次来到张掖,先后题写了金张掖和再铸金张掖辉煌的题词,为提高金张掖的知名度和发展金张掖的旅游业,注入了更加丰富厚重的内容。

2006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张掖丹霞地貌七彩丹霞区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丹霞地貌作为古老的地质遗迹,它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是喜马拉雅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着地壳的抬升,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孤立的奇岩怪石,所以其突出特点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

有关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范文

有关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范文

有关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范

尊敬的各位游客,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张掖丹霞地貌游览区,我是您的导游,今天我将为您介绍这个美丽的景点。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是中国著名的地质公园。

这里的岩石层叠、色彩斑斓、独具特色,被誉为是中国最美的丹霞地貌之一。

首先,我将为大家介绍这里的地质历史。

丹霞地貌形成于6500万年前的中新世,该期间气候炎热潮湿,海退陆进,形
成了叠层状的红色砂岩和砾岩。

这些岩层在潮湿的气候下自然侵蚀,形成了“丹霞”地貌奇观。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这里的风光。

在这里您可以看到数不尽的红岩柱、红岩石峰、红峡谷以及红色壁画等等。

这些景观栩栩如生,其中有“羊肠小道”、“玉门关”、“彩虹桥”、“千层石”等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最后,我想为大家介绍这里的文化。

丹霞地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有着优美动听的少数民族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

让您感受到更深入的中国文化。

众所周知,我们的地球在渐渐的老化过程中,滋养了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而我们的丹霞地貌,恰好是地球岁月洗礼下的呈现。

我相信这将是你们难忘的一次旅游经历。

在这里,您可以不仅仅欣赏到美景,更能深入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

我深信,这次旅游,不仅仅是一次短暂的度假,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感谢各位客人选择我们的景区,我会竭尽全力让您在这里度过一个美好而难忘的旅程。

谢谢!。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甘肃张掖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一种罕见的地质地貌,是地球上最美丽的景点之一。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张掖丹霞地貌的特点、历史及周边景点。

一、张掖丹霞地貌的特点张掖丹霞地貌是在新生代地质时期形成的,距今已有1.8亿年的历史。

它由红砂岩和砂页岩组成,大量的铁、硅和矾等矿物质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成为红色的岩石,加上长期的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地质形态。

张掖丹霞地貌以其高耸入云、险峻多峰、形态各异、气势宏伟的奇特景观而著名。

红、黄、白、绿、黑等颜色的文化衫石层相互交替,形成了高峰、钟乳石、山峡、丹凤立雏、門牌堰、石团、壁画、古洞等奇异地貌。

这些景观形象独特、样式各异,每一种景观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和传说,如“疯石”、“钓鱼岛”、“蝴蝶泉”、“八百里鹰嘴壁”、“老虎岩”等。

二、张掖丹霞地貌的历史张掖丹霞地貌的形成,是由天然的地质活动形成的。

早期,这里曾被一片大湖所覆盖,后来地壳运动、气候变化和雨水冲刷等作用,使湖面退缩,一些地区崩塌成峡谷、塔峰、平台等地貌。

在这个过程中,张掖丹霞地区的各种地貌形态相互作用,形成了今天这种独特美丽的丹霞地貌。

三、周边景点在张掖丹霞地貌中,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和旅游胜地。

其中,黄砂岩地貌、甘肃七彩丹霞、女儿国、丹霞景区、广元、弥渡、桃林等景点都值得一看。

在丹霞塔林景区内,还有丹霞索道,很多游客都会选择搭乘索道游览,可以鸟瞰全景,将这里的独特景色尽收眼底。

四、总结张掖丹霞地貌是一个独特而美丽的旅游胜地。

几千年来,一代人接一代人地惊奇地、欣赏着这里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成为文化遗产和旅游名地。

在这里,您可以体验到前所未有的独特风光,了解更多的历史和文化,感悟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秘。

所以,如果您来到张掖,一定要不放过这个绝佳的旅游胜地!。

甘肃导游词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_0194文档

甘肃导游词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_0194文档

2020甘肃导游词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_0194文档EDUCATION WORD甘肃导游词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_0194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20xx年)敕名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张掖大佛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它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

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

其中,大佛寺(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是该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

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

在历史上大佛寺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

据记载:?V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

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

大佛寺经国家多次拨款修葺,20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3A级景区。

今天已成为集文物收藏、陈列、展出、旅游、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寺院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史载西夏国师嵬在此掘出一翠瓦覆盖的卧佛而初建大佛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xxxx旅游景点导游词xx旅游资料张掖概况张掖作为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丽的山川,淳朴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独具西部特色的绚丽画卷和开发旅游的有利条件。

其突出特点是:一是人文资源十分丰富。

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张掖为第二批国家38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史料佐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群在黑河流域繁衍生息,大禹导弱水于合黎、周穆王西巡、隋炀帝西巡张掖会见西域27国使臣、唐玄奘取经时张掖瞻仰各寺院、流沙河擒拿沙僧、高老庄猪八戒招亲等神奇传说和历史故事。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西游被张掖灿烂的文化和优美的风光所吸引,旅居一年之久。

自汉武帝设郡至汉末300多年,作为丝路要邑的张掖与西域各国商贸往来十分活跃。

自唐以后这里作为佛经的传入必经之路,佛教很是兴盛,历史文物古迹遍布全区,古代文化瑰宝散落各地,现有不可移动的文物点816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张掖大佛寺、黑水国,肃南马蹄寺、文殊寺,高台骆驼城、许三湾,民乐圆通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各个时期的文物藏品23000多件。

张掖大佛寺寺内的木胎泥塑卧佛是目前世界之最。

寺内金经为我国稀世之珍;肃南马蹄寺石窟群中金塔寺内的高肉雕彩塑飞天实属洞窟艺术之罕见珍品;高台骆驼城古遗址周围汉墓群为全国之最,山丹境内明长城为全国最完整的城段。

还有不少近现代革命纪念建筑物、国际友人捐赠文物等。

1992年和2000年,江泽民同志两次来到张掖,先后题写了金张掖和再铸金张掖辉煌的题词,为提高金张掖的知名度和发展金张掖的旅游业,注入了更加丰富厚重的内容。

2006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xxxx地貌七彩xx区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丹霞地貌作为古老的地质遗迹,它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是喜马拉雅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着地壳的抬升,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孤立的奇岩怪石,所以其突出特点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澳大利亚等地,在我国分布最广,其中以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最为出名。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国达教授以发育典型的丹霞山为代表,命名了一种新的地貌类型——丹霞地貌,为学术界所接受与采用。

张掖丹霞地貌集广东丹霞山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于一体,还兼有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绚丽多姿,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

其气势之磅?、面积之广阔、造型之奇特、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举世罕见,全国一流,实属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七彩丹霞区是大自然留给我们临泽人民的一份宝贵的自然遗产,2005年6月,黄进先生对临泽丹霞地貌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临泽丹霞地貌面积博大,气势磅?,场面壮观,形态丰富,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另一种丹霞地貌类型——彩丘式丹霞,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举世罕见,中国第一,黄进先生评价彩色丘陵为“天然去修饰,四季见秋山”。

中国科学院尹泽生研究员的评价是“像大地喷洒炙焰烈火,似山岩披上五彩霓裳,这是一处与众不同的丹霞地貌”。

众多专家学者均对彩色丘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刚才有位游客朋友问我,七彩丹霞的形成过程,说起它的形成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这段传说跟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有关。

《淮南子〃天文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意思是说,远古时期,共工和颛顼这两个部族的英雄之间为了争帝,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直打的天昏地暗,山裂地陷,日月星辰移位,把西天的天柱撞断了,西天开了一个窟窿,导致天倾斜而洪水漶漫。

女娲娘娘补天来到西昆仑,从四面八方采集来五彩石,用神力碾成粉末,用昆仑山的玉液琼浆调和,然后开始补天穹的窟窿。

西天有个叫窫窳的妖魇,蛇身狮首,凶恶狰狞,出没于祁连山下的弱水中,也就是今天的黑河,以吃人为生,扰得弱水两岸的百姓不得安生,他听到美丽善良的女娲来补天后,觊觎女娲的美色,邪念顿生,化作一个青年男子前去帮忙,女娲娘娘识破他的诡计,正色劝他用心修行,争取早日得道成仙。

窫窳恼羞成怒,想和女娲正面交锋,法力又不及,便暗地里破坏女娲补天,一夜之间施展妖术,把五彩石粉末吹散到满山遍野。

女娲一觉醒来,看到朝阳映照下的祁连山五彩纷呈,分外耀眼,大吃一惊,一细看,才发现五彩粉末不见了,她立刻想到是恶魔窫窳所为,女娲略施法力五彩粉又聚拢在了一起,但一部分附着在了山头上,把山染得灿烂无比。

为了防止恶魔继续捣乱,她安排两个侍女轮流值班,侍女一个叫朝霞,一个晚霞,按女娲娘娘的吩咐,尽职尽责,昼夜不离,帮助女娲顺利补好了天上的窟窿。

但朝霞和晚霞因劳累过度,香消玉殒长眠祁连。

她们死后,化作霞光,早晚相映,为祁连山披上了神奇的霞光,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七彩丹霞。

其实,七彩丹霞的形成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过程。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祁连山的各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和侵蚀,加之岩性不同和温度差异,在光线照射下,呈现不同的色泽,铁质岩呈红色,锰质岩呈黑色,泥质岩呈灰色,磷质岩成灰蓝色,火山岩呈橙黄色,砾质岩呈青色,依次类推,山体呈现出了不同的色彩。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到前面的2号和3号观景台继续参观,也可以照照像,这里的最佳照相时间是太阳升起和太阳落山的时候,即朝霞和晚霞。

现在时间最佳,希望大家多照几张,留住美景,并把它们介绍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篇二:xx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xx大佛寺导游词)今天我要讲解的是张掖大佛寺,张掖素有“戈壁水乡”的美称更因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在古代被称为“金张掖”而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张掖大佛寺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张掖这一方沃土。

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历时五载,在西夏贞观三年竣工。

历史上明朝永乐九年敕赐为宝觉寺,在康熙十七年又改称为宏仁寺,现在张掖大佛寺的别名有“迦叶如来寺”“宝觉寺”“宏仁寺”。

说道张掖大佛寺还有一个神秘的传说,据明宣宗朱瞻基《敕赐宝觉寺碑记》称西夏是有一个叫嵬咩(mie)的国师,一日静坐,忽听附近有丝竹声音,于是掘地三四尺得翠瓦金砖覆盖的碧玉卧佛一具,因而就建起了这座做东面西的佛殿。

说到大佛寺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它的建筑,首先大佛殿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式的两层建筑,这在我国古代是最高的建筑形式,在殿门的两侧各镶以六平方米的砖雕一块,作为登极乐天、西方圣境,右为如三摩地、元演法。

大殿面宽九间纵深七间规模宏大给人以精神震撼。

在大殿的屋脊上蹲坐有吻兽,檐下额枋上雕有龙、虎、狮、象、鹿等象征威武吉祥的珍禽异兽。

xx大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脚长4米多,为亚洲最大的室内木台泥塑卧佛,如果大家还不能想像这尊佛有多大,我就更形象的描述一下,这尊大佛的一根手指就能平躺一个人,他的耳朵可以容8个人并排坐下,大佛侧身而卧,金装彩绘,面容慈祥、体态丰满。

在大佛的胸前有一个“”字表示佛法常转,吉祥万德。

由于大佛是木台泥塑的,所以大佛内部有很大的空间用来储存物品,1966年就在大佛腹部发现了石碑、铜佛、铜镜、铜壶佛经等。

1977年还在大佛寺附属建筑金塔下出土了五枚波斯银币,这五枚银币就成了中外交往的有利见证。

细心地游客不难发现,大佛双眼微启,似睡似寐,这不正映衬了大佛寺山门的楹联吗!“睡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难明”有些游客也许不明白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前一联就是大佛的实体形象,卧佛在那千百年来无声无语;而后一联则是无数的的人来到大佛前哭诉自己人生苦恼,许下心愿,大佛双眼微启仿佛在认真倾听却默默不语。

等到若干年后,这些经历了世事沧桑的人回想起他们笑了,而后又像卧佛一样眼观世间变化笑看苍生前来询问。

大家听了大佛的故事也许会疑问为什么佛教会盛行?这主要还是出于政治的因素,古代君王用佛教教义来愚化大众,使他们甘于压迫,此外宗教的传统、苦难的生活和人们心灵上的寄托都促使了佛教的盛行。

大佛教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武灭佛究其原因还是佛教的实力扩张威胁了其统治,包括出家人过多影响人口出生、生产、兵役、赋税等。

穿过历史的层云大佛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精神上的启迪。

钟鼓楼(bell tower and drum tower)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报时的建筑。

钟楼和鼓楼的合称。

钟鼓楼有两种,一种建于宫廷内,一种建于城市中心地带,多为两层建筑。

宫廷中的钟鼓楼始于隋代,止于明代。

它除报时外,还作为朝会时节制礼仪之用。

城市中的钟鼓楼早为专用报时建筑。

古代里坊制城市(见里)实行宵禁,早晚击鼓为启闭坊门的信号。

建于明洪武年间的西安钟楼鼓楼是现存最古老的实例。

此外,唐代寺庙内也设钟和鼓,元、明时期发展为钟楼、鼓楼相对而建,专供佛事之用。

镇远楼,俗名鼓楼,又名靖远楼,位于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

是仿西安钟楼建造,平面方形,建在一座砖砌的坛上,面阔3间,进深3间,底宽16米。

台平面呈方形,台底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重檐四面坡,攒尖顶。

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典雅庄重,完全是中国民族形式的传统建筑。

楼下有十字洞,通向东西南北,可以通过行人和小型车辆。

洞门上方嵌刻着匾额,东“旭升”,西“贾城”,南“迎熏”,北“镇远”。

楼上四面悬有匾额:东“金城春雨”,西“玉关晓月”,南“祁连晴雪”,北“居延古牧”。

清顺治四年(1647年),米喇印、丁国栋反抗清廷,曾因诱杀巡抚都御史张文衡,分巡西宁道林维造,镇守总兵刘良臣,烧毁此楼。

顺治七年(1650年)重修。

竣工后,亦悬额四面:“九重在望”、“万国咸宾”、“声教四达”、“湖山一览”。

据《重修甘州吊桥及靖远楼记》碑刻,镇远楼于明正德二年(1523年)由都御史才宽负责兴建,清康熙、乾隆、光绪年间曾数次维修。

楼东南角悬有唐代铜钟一口,铸造工艺精湛,形体浑厚雄伟,钟的外壁略呈黄色,又带铁青色。

钟高1.3米,直径1.1米,上细下粗,略呈喇叭口形,下口六耳。

钟身有三层图案,每层六格。

上层其中三格为飞天。

飞天头戴花冠、袒上身、下着裙、赤脚、手捧花束,形象优美,颇似敦煌莫高窟壁画中飞天的风格。

中层亦六格,其中三格是朱雀、玄武。

朱雀是长颈、长腿、长尾、展翅;玄武是长嘴、长尾、展翅,作奔走状,下层为六格,其中三格为青龙白虎。

这口大钟铸造用合金;六分其金,而锡居一,它既能承受重击,又能产生宏亮的声音,钟声可传至金城的各个角落。

楼上北侧树立重修甘州吊桥及镇远楼碑一块,至今保存完整。

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就是公元1098年,踞现在已有900多年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