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影响论文
心理干预对癌症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 1 年笫 鲞箜 02 墨 三
・
论著 ・
心理 干 预 对 癌症 化 疗 患者 生 存 质 量 的影 响
何依群 刘 。 焕¨。 何发 群
(. 1成都 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 四川成都 60 0 ;. 1502 中国人 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 医院)
【 摘 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 为癌症化 疗患者心理 干预 治疗提供 临床依据 。方法 : 10 癌 将 0例
症化 疗患者随机 分为观 察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 集体心理干预 等形式 的心理疗法 , 对
照组给予 日常支持 性心理护理。比较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 T L生存质 量量表评 分情况。结果 : D 治疗前 两组 T L生存 质量量表 评 D 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4 18 ; P= .2 ) 治疗后 两组 T L生存 质量量表 评分 高于治疗前( 0 000 P= . 1 ) 观察组 高于 D P= .0 , 0 0 90 , 对照组( 0 056 。结论 : P= .0 ) 对癌症化疗患者实施针 对性心理干预能提 高其生存质量 , 有利 于患者 身心康复 。
it a bevtngopa dacnrl ru 5 ae ahgop .T epyhl i lhrp k el nweg c rs cgi no no srao r n o t op( 0css nec ru ) h sco g a teayl eha hk o lde et e , on i u og i oc i t l u —
乳腺癌的心理护理论文

黑龙江省自学考试护理学专业专升本毕业论文题目:学科:考号:考生姓名:指导老师:年月日目录1、中文摘要……………………………………………………………2、文献综述……………………………………………………………3、正文……………………………………………………………4、参考文献…………………………………………………………5、个人简历…………………………………………………………乳腺癌的心理护理【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术前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里辅导,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患肢保护.化疗护理.及功能锻炼.出院重点指导定期复查和化疗及相关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乳腺癌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结果】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取得一定效果。
文献综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疾病,已成为危及女性生命的主要原因。
[1]目前手术仍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
年来的报道显示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且死亡率高达5%[2]。
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确诊为乳腺癌后,手术治疗是一个重要环节,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当前临床上应用最普遍和最有效的乳腺癌治疗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3]。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
在一些发达国家,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接近甚至超过了50%,国内调查也显示,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由于乳腺癌治疗的复杂性、康复周期长、医疗费用昂贵、治疗后易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病人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
乳腺癌患者进行根治手术时,将胸大、小肌,乳房一同切除[4],改变了以往形体的完整性,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丧失信心使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切口愈合迟[5]。
肿瘤病人心理护理的论文

肿瘤病人心理护理的论文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做为一名临床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状态,并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他们的痛苦,帮助他们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肿瘤病人心理护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肿瘤病人心理护理的论文范文一:肿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有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不良生活事件/负性情绪/不良行为及某些个性特征都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催化剂”,而患病后的应对方式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身患肿瘤不仅意味着面临死亡,还意味着将要经历一个痛苦的治疗过程,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剧烈心理变化是正常现象。
但过于消极的心理反应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加速疾病进展。
心理护理就是要通过人际交往,掌握肿瘤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对策,影响和改变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调整患者的心理适应,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身体康复。
因此,心理护理在肿瘤整体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1 肿瘤患者常存在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在诊治过程的不同时期,肿瘤患者的心理一般有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其中一些心理反应是正常的/适应性的,而另一些有可能是异常的/适应不良的。
掌握了不同阶段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就可以针对个体差异进行心理护理。
1.1 肿瘤患者正常的心理变化(1)诊断前:关心各种与诊断有关的信息;怀疑诊断的准确性;担心医疗费用/工作问题;对患病后可能出现的疼痛/损容/死亡等的恐惧。
(2)诊断后:部分患者否认自己患有肿瘤,易产生愤怒/敌意/受迫害感/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3)治疗期:担心治疗效果不佳及治疗出现的副作用;害怕疼痛与死亡。
(4)治疗后:担心复发。
(5)复发期:情感震荡/焦虑/抑郁,四处求治及试用各种偏方。
(6)疾病恶化期:抑郁。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摘要]目前,癌症病因学仍未十分明了,除了生物学因素外,心理社会因素在癌症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癌症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和应对方式对其病情的发展和生存期有严重影响。
病人一旦得知自已患有癌症,紧张、恐惧、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也随之而至。
因此,单纯用生物医学模式来护理癌症病人是不够的。
为此,我们对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以前进行了心理护理,调查心理护理对化疗前的癌症病人所产生的各方面的影响,以促进患者心身方面的改善,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癌症;心理;护理癌症是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在普通人看来,癌症和死亡中间是划等号的,“谈癌色变”的心理在癌症患者中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医院护理人员和患者亲属都应该加强对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患者中,男15例,女7例;年龄在47~78岁之间,平均65岁。
肝癌7例,肺癌9例,胃癌5例,食管癌1例。
1.2临床表现及诊断患者得知自已患有癌症,紧张、恐惧、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易激动、脆弱敏感、触景生情,时常哭泣,诉说精神困扰,有恐慌感。
1.3结果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逐渐提高自我认识,树立了信心,加之调动了亲情多加关心和鼓励、多感化后,使其健全人格,能够接受诊治。
2原因分析紧张、恐惧、抑郁、焦虑,不良情绪可能的原因:①依赖性增加,被动性加重,行为变得幼稚;②自尊心增强,患病后总认为应受到别人的关怀和照顾,亲人们应为其做出奉献;③疑心加重,甚至认为别人低声说话就是在谈论他的病情等等;④还表现为:主观感觉异常,情绪易激动,焦虑和恐惧,害怕孤独等等。
3护理3.1医院应该建立良好的休养环境,使病房安静、干净、明亮、舒适,病房里可摆放一些鲜花、书、画、杂志,让病人觉得是来疗养而不是单纯来治病,这样可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和恐惧感。
3.2患者刚入院时,语言是交流技巧的关键,护士与患者的第一交谈是从自我介绍开始,然后是介绍院、科的规章制度,这种第一印象相当重要,一旦双方交流成功,可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有信任感、安全感,融洽护患关系。
乳腺癌心理护理论文

乳腺癌心理护理论文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占所有女性癌症的16%,由于预期寿命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乳腺癌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乳腺癌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乳腺癌病理学护理论文摘要:由于ER表达阳性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效果较好,这也就说明青年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疗效不如老年患者。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学;护理一、结果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观察组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两组其他生物学指标阳性率比较:观察组ER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间PR、HER-2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二、讨论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成为危害女性生命健康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50万人死于乳腺癌。
近年来,通过早期筛查、早期诊断,虽然乳腺癌的死亡率逐年下降,但其发病率却仍居高不下,我国虽属于乳腺癌低发区,但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较前有明显增长,且发病年龄有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Han等纳入16640例乳腺癌的研究显示,在<35岁的乳腺癌患者中,年龄每下降1岁,死亡风险增加5%。
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乳腺癌病理类型以浸润性癌为主,主要是浸润性导管癌,占总数的69.35%,主要病理类型构成和所占比例与对照组相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分级方面,观察组组织学分级和各自所占的百分比与对照组应的组织学分级有所差异,但差别并无统计学意义。
国外报告青年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56%;沈镇宙等报告233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35岁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69%,>35岁患者的转移率50%。
本组资料中,青年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62.90%,明显高于对照组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恶性肿瘤病人患病后思想极为紧张,承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社会压力,患者往往出现焦虑、恐惧、犹豫、失望等心理反应。
对治疗失去信心,这些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其病情变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根据癌症病人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加强心理护理,使病人在整个治疗中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这对提高病人的生产质量,延长生命有着积极地作用。
一恐惧悲观的心理护理病人一旦得了癌症后,产生强烈的恐惧、悲观等负面性情绪,甚至到了绝望的境地。
为此,医务人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医疗措施,医护人员以热情、关心和支持的态度,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和要求,通过与患者沟通,促使患者达到接受治疗和康复所需要的最佳状态,和患者一起讨论有关治疗和饮食方面的问题,指导患者记录每天发生的症状,指导家属积极参与,协助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治疗。
耐心疏导,鼓励病人,战胜疾病,家属平时搜集正面教材,如抗癌明星,说服病人,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焦虑愤怒的心理护理许多病人到了晚期,特别出现症状后,患者焦虑、愤怒,如疼痛、恶心呕吐等,即惊恐万状,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如放疗、化疗中的副作用,病人认为病情加重,失去信心,应采取医生护士家属多种方式,如访谈、咨询、支持、帮助,深入浅出的讲解有关放化疗的目的、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帮助患者掌握一般性自我护理知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扭转其情绪,改变态度。
三饮食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可以耐受的食物配方,与营养师配合或指导家属经常变换烹调方式,注意色香味调配,食物温和,清淡食物,以免刺激呕吐,鼓励患者尽量摄取为流食或半流食,如稀饭、麦片粥、或清汤、或中医食疗。
四行为疗法的护理指导患者利用自我催眠,放松、生物反馈,分散注意力等方法缓解不安情绪,如家属及病人交谈,使病人对癌症有正确的认识,鼓励病人要情绪乐观,要多听舒缓的优美音乐,适宜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
总之,现在护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全面护理,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了解相关理论,如沟通理论、压力处理、认知理论、社交及家庭护理,心里因素对人的机体健康影响极大,通过心理,对消除不良因素,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却非常重要。
癌症病人的恐惧心理护理论文

浅析癌症病人的恐惧心理护理【摘要】了解癌症病人心理恐惧的表现,帮助病人克服心理恐惧,增强抗击癌症的信心,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关键字】癌症;恐惧;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300-0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近年来全世界每年约1000万人患各种癌症,约500万人被夺去生命,其中我国占1/5,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癌症大国。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之大敌,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而意志薄弱、内心恐惧是导致癌症难治和患者过早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临床上几乎所有的癌症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心理恐惧方面的问题。
1 心理恐惧的常见表现震惊、绝望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先是表现为不相信,然后便是愤怒、绝望。
感觉生命到了尽头,再没了活下去的希望和动力。
好像死神就在眼前。
不配合医生的治疗,甚至放弃治疗,坐在家中等死。
怨世抱怨世道不公,为什么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厌食甚至绝食,拒绝治疗及亲人的关怀。
暴躁本来脾气很温顺的人变得暴躁易怒、喜怒无常。
忧郁本来开朗的人变得忧郁,不爱说话。
经常闷头不语,甚至时常暗自流泪。
不与人交流。
求生欲得知自己患了癌症才觉得生命宝贵,活着有意义,美好的人生还没有来得及享受,为了能活下去,什么样的治疗都愿意接受,什么样的药物及食物都愿意吃。
一听说什么能治疗癌症就马上要试一试。
有些病人不惜重金请高人、名医医治,或购买各种名贵药材、秘方、偏方来治疗。
2 心理恐惧的主要危害——早逝意志薄弱、承受能力差、内心恐惧的人一旦患上了癌症会加速死亡,其生存期明显低于性格乐观、开朗的人。
抑郁、不配合医生治疗,使治疗难度加大。
治疗的负反应及疼痛无法承受。
加剧了患者的失望、厌世、不配合治疗,甚至有自杀倾向,放弃治疗、放弃生命导致早逝。
3 心理护理的方法目前全世界在癌症的治疗上仍然没有较好的办法,癌症仍属于不治之症,因此人们只要一查出自己患上了癌症,担心预后不良、长期治疗效果不佳、经济负担较重等,使得病人丧失信心,产生焦虑、恐惧、敏感、抑郁甚至绝望等心理变化。
心理护理对于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的重要性

0 引言因为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影响,我国癌症发病率逐步升高,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估计超过140万人。
晚期癌症患者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疼痛,还要承受心理上的痛苦,他们需要更加全面的护理照顾,即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其目的不在于治愈疾病,延长寿命,而在于提高生命质量,保护患者人格和生命尊严。
对癌症晚期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系统的心理护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部分,可以减轻或消除精神折磨,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使其安详地到达生命的终点[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5.1-2017.10在院治疗的癌症晚期患者中随机选取60位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对照组各30人,其中干预组男性16人,女性14人,年龄30-74岁(平均47岁),本科学历8人,专科学历9人,中专以下学历13人,对照组男性15人,女性15人,年龄31-72岁(平均46岁),本科学历7人,专科学历10人,中专以下学历13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1.2.1 工具护士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而对干预组患者加以实施针对性系统性的心理护理。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参照欧洲癌症研究机构与治疗组织制定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制定调查问卷评定[2]问卷包括5个功能量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1个总体健康状况量表,所有项目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说明生命质量越好,问卷各项目均符合要求,EORT QLQ-C30是国际通用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1.2.2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数据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组间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干预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命质量显著改善,干预组患者生命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前后,干预组中的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都出现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摘要癌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同时也给临床护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为此,护理人员应正确掌握和满足癌症病人的心理需求,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宗旨,并针对性实施有效心理护理,减轻不良环境对病人情绪影响,帮助患者消除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延长生存时间。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心理护理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均存在抑郁恐惧等心理变化,这些不良心理因素往往会使病情恶化,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因此护理人员面对癌症患者,必须要正确了解其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及时有效地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引导患者正视现实,摆脱恐惧心理,以减轻其心理负担,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我科对收治的46
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有效的心理护理,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收集2008年4月~2010年3月在我科住院并已确诊为恶性肿瘤妇科患者46例,年龄37~70岁。
子宫颈癌18例,子宫内膜癌14例,卵巢癌12例,输卵管癌1例,子宫肌瘤1例。
方法:入院后及时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并进行心理和生理护理干预措施,尽量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以实现患者的基本需求。
正确分析患者异常心理状态,并针对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
护理
一般护理:恶性肿瘤病人因住院时间长、次数多,常出现疼痛、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等表现,所以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指导患者保持口腔和周身皮肤的清洁,保证营养和液体的及时补充,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
在饮食护理方面,告知患者易食消化的饮食,并劝其注意营养素的平衡。
对于轻度疼痛者可给予热敷或鼓励患者通过看书、听音乐等方法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对疼痛较重的患者,要协助采取舒适的体位,采用口服、直肠给药及皮下注射等给药途径,破坏痛觉传导通路,以控制其疼痛,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心理护理:由于癌症是人类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因此妇科肿瘤患者往往会发生焦虑、恐惧和紧张心情,担心失去生活能力和无法治愈或者死亡等,常表现情绪低落。
为此,护士应耐心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不要立即把病情告知患者,要给患者一个心理上缓冲的时间,以避免出现过于强烈的心理反应。
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方式及模糊的概念,为患者接受诊断奠定心理基础。
护士应尽量和患者多沟通,建立一种良好的护患关系,并选择恰当时机,把真实的病情告知患者。
但在向患者说明病情时,医护人员口径应一致,使患者能够放心。
对患有妇科肿瘤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的病人,告知她们这类恶性肿瘤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帮助她们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性心理护理: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对性的问题很敏感,常对今
后的性生活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认为卵巢或子宫切除后,性生活也就终结了,因此造成了患者面临疾病治疗结果的危机。
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及时对病人进行性心理护理,讲解卵巢可产生雌激素,肾上腺素也能产生,而切除卵巢,肾上腺素也能代偿,雌激素在医生指导下也可局部使用。
由于子宫全切除后,阴道缩短,膀胱三角区和直肠壁紧紧贴靠在新的阴道顶端,性交时有疼痛不适感,所以性生活前,告知要把膀胱和直肠排空,且不能在饮食、饮酒或服安眠药之后同房。
要做好病人丈夫的思想工作,使他们从精神上减轻妻子的心理压力。
患者在性生活时,自身要有性幻想、性思念及性回忆等心理活动,促使恢复满意的性生活。
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有手术治疗、化疗及放疗等,治疗对病人造成副损伤很大。
手术治疗后会使她们失去生殖功能,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细胞也有损害作用,而放疗对其他器官也有副损伤。
因此,告知患者要有一定思想准备,医护人员在病人接受治疗时要不断鼓励病人,并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
化疗脱发时,可让病人戴假发,告知化疗结束后会长生新发,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减轻其心理负担,配合治疗与护理。
维护患者的尊严:患病状态下的患者很想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医务人员必须尊重每一位病人,对各项操作过程要告知她们并征求病人意见。
要学会察颜观色,及时掌握病人的需要。
医务人员对患者的隐私要保密,尊重她们的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降低对病人
和家属的要求。
医院可改变服务模式,病室环境最好让病人及家属布置,使病人心理得到满足,维护病人的尊严,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宣教和定期随访:护士要为病人介绍成功的案例,也可通过看电视讲座和患者之间互相联系,使健康宣教得到最佳效果。
如果患者及家属得到疾病知识的信息越多,她们心理负担越会减轻,从而使治疗效果最佳。
对出院的病人要进行定期随访,以巩固其治疗成果。
讨论
大多妇科肿瘤患者面临着人生巨大的失落感,在生理与心理等方面均承受着很大的痛苦,往往担心失去女性特征或影响正常夫妻生活,而表现出恐惧焦虑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熟练掌握生理和心理护理的全面知识,不断提高护理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改变过去对肿瘤病人缺乏重视的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帮助妇科肿瘤患者;同时要加强护患交流沟通,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的特点、化疗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对于平时心情忧虑、紧张的患者,尽量保密其真实病情,以免引起患者的高度紧张和不安,影响其治疗;而对于已知道自己病情的患者,护理人员要用科学的解释,安慰和鼓励患者,使她们正确对待疾病。
总之,帮助妇科肿瘤患者及早度过疾病的心理适应期,可降低患者的恐惧感,维护其尊严,使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明华.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需要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9):654.
2 陈俊玲,田丽.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职业与健
康,2005,21(1):154.
3 王浩,陈惠祯,程冀平,等.妇科癌症病人的性心理反应及康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998,4:51.
4 李武,邓云龙.癌症患者的抑郁特点及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2003,17(9):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