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特色园本课程
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促进园本课程生活化

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促进园本课程生活化摘要:广西本土游戏是广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本课程中充分融入广西本土游戏,既能传承广西本土文化,又能促进园本课程生活化。
因此本文从园本课程生活化的角度,对广西本土游戏进行挖掘,并对园本课程如何融入本土游戏的策略进行分析,让园本课程在满足课程需求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传承广西本土游戏文化。
关键词:广西本土游戏;园本课程;。
课程生活化一、传承与创造广西本土游戏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改革应注重开发本土文化的课程,应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的启蒙教育。
”广西本土游戏是广西文化的宝贵财富,需要不断传承。
幼儿教育是人一生最基础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时期,这个时期对于幼儿情感、道德、认知的形成都非常重要。
因此在幼儿园本课程中加入广西本土游戏文化能够让幼儿从小根植广西本土文化,培养本土情怀。
广西本土游戏有很多游戏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
将广西本土游戏作为园本课程开发资源有利于幼儿传承与创造广西本土游戏,促进幼儿智力和体能的增强。
广西本土游戏内容多彩,尤其是走板鞋、踩高跷、滚铁环,扎根于生活,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是宝贵园本课程资源。
在开发广西本土游戏园本课程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发挥积极主动性,从这些游戏中改编拓展融入到园本课程中既是对文化的传承,又是丰富原本课程,促进园本课程本土化生活化的重要方式。
二、素材的挖掘与筛选广西本土游戏种类多样式多,通过对广西本土游戏的总结筛选,主要包括竞技类、棋牌类、球类、手工类、模仿类以及文学类游戏。
这些游戏与幼儿园园本课程相结合之后经过改良和完善之后就形成了以下的园本游戏(见表1)。
表1 融入广西本土民间游戏资源的园本游戏(部分)上述园本游戏列表中,大部分游戏都在原有广西本土民间游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在游乐的基础上增加了趣味和智力元素。
比如滚铁环融入了数字的元素,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己数数。
模仿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融入了儿歌元素,还有编花篮、摘豆豆等都意在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效挖掘本土资源,建构幼儿园园本课程

有效挖掘本土资源,建构幼儿园园本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如何有效地挖掘本土资源,建构适合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本土资源的挖掘1.1 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民俗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可以通过一些形式将其运用到园本课程中。
比如,通过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和比赛,让幼儿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意识。
积极利用幼儿园周边的自然环境,组织幼儿们走进大自然,了解自然生态。
比如,组织厨房废弃物回收、植树造林等活动,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秘密,让学习变成一种美妙的体验。
社会资源是建构园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可以通过邀请关心幼儿教育的人士来幼儿园进行讲座和指导,组织幼儿参观当地企业、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让幼儿积累社会知识和思维能力。
二、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构2.1 灵活使用幼儿园自身资源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应优先考虑运用自身资源建构园本课程。
利用幼儿园自身资源,可以更好地把握幼儿的学习需要,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教育服务。
比如,利用幼儿园班级之间的互动、教师的专业素质等,构建有针对性的幼儿园课程。
2.2 强化幼儿园自主创新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构,幼儿园需要不断推动自身的自主创新。
通过培育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教师多思考,多实践。
同时,通过引进新的教育技术和方法,扩展幼儿园的教育资源。
2.3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为确保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效性,幼儿园需要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参加社区服务等方式,帮助幼儿们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实践中。
总之,利用本土资源建构幼儿园园本课程,是幼儿园育人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只有不断挖掘本地的文化、自然和社会资源,不断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保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幼儿园的育人功能,培养高素质的幼儿。
挖掘乡土资源,打造幼儿园班本课程

挖掘乡土资源 ,打造幼儿园班本课程摘要:乡土教育资源可以成为重要的班本课程活动内容,对教育资源的关键点有效挖掘,制定合理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
通过主题游戏和区域活动等有效构建,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
幼儿教师对乡土资源重点拓宽解放幼儿,让幼儿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之中感受学习的精彩。
多样教学资源有效运用,开阔幼儿学习视野,保证幼儿在领略家乡魅力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家乡热爱情怀。
关键词:乡土资源;幼儿园;班本课程;策略前言:幼儿教师对乡土资源有效挖掘,可以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做好准备。
将乡土教育素材有效的规划,在体现教育资源实际价值的同时,保证幼儿在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拥有活动拓展的空间和机会。
幼儿在发展当中能够领略各项活动的实际意义,活跃幼儿思维,让幼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挖掘乡土资源,对班本课程文化内容有效挖掘和升级。
通过良好的环境体验建设,保证幼儿在充满趣味性的学习领域之中健康成长。
一、幼儿园课程教学中挖掘乡土资源的作用第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乡土课程资源会让幼儿在学习的时候更加积极主动,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而且乡土资源符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在幼儿直观了解内容的过程中,更好的提高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通过班本课程的有效打造,让幼儿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身边的事物,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幼儿对家乡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形成浓厚爱乡情感之下,也会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第二,幼儿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得到相应提高,幼儿教师在树立正确教育观念之下开展乡土资源有效挖掘,在与幼儿共同研究和谐互动的情况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幼儿教师也会在具体活动之中反思,相互交流分享之下,完善改进举措。
幼儿活动质量得到相应提高,也会挖掘乡土资源课程的情况下,逐渐促进良好行为的形成。
第三,创建了个性鲜明的幼儿园课程文化。
把多样的乡土文化资源引入到幼儿园教学之中。
幼儿面对丰富多样的乡土文化学习内容会产生强烈的情感,让幼儿在有效接触文化的情况下带领孩子走出幼儿园,走进民间,领略本地文化的精彩。
挖掘地域文化优势,建构园本特色课程

挖掘地域文化优势,建构园本特色课程摘要:地域文化资源蕴含教育价值,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开发融入地域文化的园本课程,有利于从中拓展视野与汲取营养,构建与提升校园文化,同时,有利于优秀地域文化的传承,丰富园本课程资源,培养幼儿的文化兴趣,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地域文化;园本课程;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齐鲁国地盘对照至今山东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阴阳、纵横、方术、刑、名、农、医等。
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
据当代作家田茂泉说,进入秦汉以后,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从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东夷文化出发,日照向传统文化要动能,通过一批“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日照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塑造城市的气质和内涵,点亮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一、用“心”体验.引入本土文化资源传统文化是在古老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震泽在民风民俗、家乡特产、文化遗产等方面颇有特色,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推进,有许多地方特色文化逐渐消失。
幼儿难以有相关经验。
融入幼儿园教育的传统文化不可能完全是为幼儿所创造的。
要从幼儿兴趣、情感体验出发,确立适宜的内容,这样才会把灿烂的文化思想进行传承,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一)深入民间生活地方文化来自民间。
我们深入民间生活.了解有关民间文化的起源、种类、特征,观察民间工艺程序.掌握制作的方法要领等。
我们还走过许多乡村田野、新村社区,龙门崮,浮来山等文化遗产地都留下了我们寻访的足迹。
通过寻访.我们不仅亲眼领略了民间文化的魅力,而且还收集了更多更宝贵的教育资源。
通过龙神庙、祈愿阁、戏台、茶楼、书院等小镇特色建筑的日常展演,把日照的民俗文化、东夷文化、渔文化发扬出去。
(二)富有特色的园本课程“园本课程”是指幼儿园从自己实际出发,开发最大限度地提升幼儿园教育成效的课程。
与幼儿园的师资、资源等条件相一致。
我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努力构建适合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积极引发、释放和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儿的潜能,培养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有效挖掘本土资源,建构幼儿园园本课程

有效挖掘本土资源,建构幼儿园园本课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改善与变革也随之而来。
在进行幼儿园园本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尽可能地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使得幼儿可以联系日常生活的常见事物如景物、食物等,为幼儿园的教学添加一些趣味性。
所以,在幼儿园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加入本土资源文化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从艺术、社会、科学、实践方式等各个领域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实践指导,增加幼儿的适宜程度。
【关键词】园本开发;本土资源;实践创设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幼儿园的教学课程改革迫在眉捷,而园本课程的发展也进入黄金时期。
目前,园本课程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对于幼儿园对社会适应性的改革。
因此,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创新与改革应该融入本土的文化资源。
教师要利用本土资源文化的优势,加强幼儿对社会的适应性,提升幼儿园教育的教學质量。
一、幼儿园园本开发遵循的原则幼儿园在开发园本课程时应遵守几个基本原则:其一,对本土文化的原则予以充分尊重,在幼儿园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和本土文化充分结合,进一步探索本土文化的教学作用,尽量实现因地制宜的教学模式。
其二,对于生活化的原则加以坚持,尽可能地和幼儿生活相接触,对幼儿身边的资源加以开发,探究出可以调动幼儿兴趣的资源。
对资源的整合加以重视,将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为幼儿的长远教育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园园本落实与创新(一)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开发独具特点的园本课程在新教育大纲的倡导下,幼儿园必须充分利用本土的自然资源,拓宽幼儿的发展道路。
积极发掘本土资源,将它们加以利用,开发出种类众多的课程教学资源。
带领学生去参观著名景区,在幼儿对其景色和文化有一定了解后,充分借助幼儿的兴趣,展开联想,鼓励幼儿对景区进行重新设计,创造幼儿心中的风景区,让幼儿体会到通过自己探索得到的快乐。
(二)对本土资源加以利用,开发适合本土的园本课程以幼儿园接近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对于家乡常见的景物,如溪水、树木,以及常见的动植物等,展开相应探讨。
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开发不同特色园本课程

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开发不同特色园本课程一、介绍众所周知,园本课程是一种结合实地体验和课堂学习的教育模式,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创新的教学方法。
本土资源是指每个地方所独有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开发本土资源开展特色园本课程,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地的文化、环境和历史,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开发不同特色园本课程。
二、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环保教育1. 构建生态园区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环保教育的一种方式是在学校或社区建立生态园区。
生态园区可以是一个模拟的自然环境,包括湿地、森林、田园等多种生态系统。
学生可以在生态园区中进行植物观察、生物调查等实地活动,了解本地的植物、动物、土壤等自然资源,同时学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定期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利用本土资源还可以定期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如植树节、清洁周等。
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解决方法,培养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3. 邀请环保专家授课为了加强环保教育的效果,可以邀请环保专家来学校或社区进行授课。
环保专家可以介绍本地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环保的知识和技能。
三、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文化教育1. 利用本地传统节日本土资源中文化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利用本地传统节日进行文化教育。
比如,在春节期间,学校可以举办春节文化活动,邀请老师和学生一起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学习舞龙舞狮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2. 参观本地博物馆和文化遗址利用本土资源进行文化教育的另一种方式是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博物馆和文化遗址。
博物馆和文化遗址是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要场所,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和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3. 举办文化艺术展览通过举办本土文化艺术展览,可以促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关注。
学校可以邀请本地的艺术家、手工艺人等参与展览,展示本地的传统工艺品、绘画、音乐等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本地的文化艺术。
挖掘本土资源 创建园本特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 纲要》 的学习、 实践 , 更使我园深刻 领悟到“ 环 境是 重 要 的教 育 资源 , 幼 儿 的 发 展依 赖 于生 存 的 环境 ,幼 儿 只 有通 过 与 环 境 的交互作用 , 才能获得发展。” 我 园处在 著 有 东 方 威 尼 斯 之 称 的 江 南 名镇 一 一同 里 。有美丽的江南水乡美景和景致典雅的 明清建筑, 更有悠久的民风民俗 , 做工精湛 的 民间 工艺 ……历 史 悠久 的 文 化资 源 源 远 流长 , 历 来 崇文 重 教 , 在 这块 肥 沃 的土 地 上 滋养 了众多的历史名人。我们尝试确立我 园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研究体系 ,积极利 用 本 土 的 人文 资源 , 融 人 幼 儿 园 的教 育 活 动中, 促进 幼儿 全 面发展 。
一
、
关注幼儿兴趣 , 开展探 索型主题活动
我们牢记课程的发展要适合幼儿 的发
挖掘本 土资源 创建 园本特色
◇钱 利琴
展, 课程的实施要以幼儿为 主体 , 充分发挥 幼 儿 的主 体 性 、积极 性 和 创 造性 。更 强 调 “ 注重 生活 ” 、 “ 活 动 中学习 ” 、 “ 关 注兴趣 ” , 于 是, 我 园每个班级都精心组织 了幼儿谈话 。 谈 话 的组 织 让 我们 老 师 大吃 一 惊 ,原 来 幼 儿 知 道 的竞 有 那 么多 ,想 知 道 了解 的探 索 性 欲 望 又那 么 强 ,谈话 中 冒 出了一 系 列 的 问题 : 为什 么要 有 小 吃节 , 节 日为 什么 要 抬 轿子? 同里 有多 少桥 ? 为什 么要 有那 么 多的 人来同里?他们对古镇 文化竟产生如此浓 厚 的兴 趣 。对 于幼儿 来说 , 最有 效 的学 习就 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学习 ,大 自然是孩子们 成 长 的 最好 的课 堂 , 走 进 大 自然 , 可 以让 或 者走进生活 , 用 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世界、 认 识世界。于是带着这许许多多的问题 , 幼儿 园便引出了一系列的活动 : 去古镇走一走 , 看一看 ; 找一找同里有哪些特产 ; 明清街上
有效挖掘本土资源 推进班本课程建设

幼儿园课程资源是幼儿学习成长的重要内容,是幼儿自主活动、深度学习、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综合利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多方面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虞永平教授说:“以班级为基点来建设的课程,应从本班幼儿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班级的各种资源,以尊重班级幼儿的发展差异为前提,依托幼儿园和班级的课程资源,师幼共同建构服务于班级幼儿个性化发展的课程。
”一、探寻自然资源,在环境中生发课程我们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应将其巧妙地渗透到环境教育中的每一个角落。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最为显见的就是儿童身上的自然性,童年是自然的一种表达。
自然环境与儿童的感觉、注意力、运动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关系,证明自然对儿童的身体与心灵具有一种“滋养”的价值。
自然具有的真、善、美的价值内涵,是鲜活和适宜的“教材”,它们低成本又高质量,而且往往生生不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收集资源,丰富区域材料在农村,各种自然资源到处可见,如树枝、松果、树叶、笋壳、石头、木头,还有常被废弃的稻草等,这些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如幼儿发现树桩,会纷纷围在一起观察、讨论。
而有的幼儿在寻找散落的树叶,制作成一顶顶金色的花环。
幼儿会收集各种有趣的材料,根据经验去拓展他们的游戏方式。
在幼儿自己亲手搜集的自然材料中,有的可以直接投放到活动区域中,有的则需要再加工后投放,让幼儿参与加工过程,可以发展他们的思维想象力。
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可以制作出有效的区域材料。
在区域游戏中,根据材料的颜色、形状等不同特点,幼儿可以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对其进行巧妙改造、组合、创作。
如幼儿在观察核桃壳特点后,借助黏土等辅助材料创作出了小乌龟、小帆船等作品;用松果制作出了鸵鸟,用树枝和毛线缠绕出了蜘蛛网等作品。
活动中,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幼儿也会根据自己所需选择材料,学会抓住材料自身的特征,进行艺术的想象与构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特色园本课程
作者:景灵红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06期
【摘要】为了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传承,需要从幼儿园教育入手,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孩子接受先进的、当地特色文化的熏陶,并更好的将文化传承下去。
文中结合卓尼地区的文化资源特点,分析了开发园本课程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卓尼文化;特色化;园本课程;开发策略
所谓园本即是“本园”,是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发展情况所开展的课程,园本课程需要充分体现出幼儿园的特色,确保幼儿园教学课程与孩子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生活相贴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基础的教学目标。
园本课程理念提出以来,得到了各区域幼儿园的认可,卓尼县有着独特的文化资源,对园本课程的开发十分有利。
一、挖掘卓尼文化特色,合理设计园本课程内容
开发具有卓尼文化特色的园本课程,要求幼儿园教师深度的挖掘卓尼文化的内涵与精神,抓住其中正面、向上的内容,摒弃一些不合时宜的风俗习惯,以优秀文化传承标准衡量卓尼文化中的精华。
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教育与其他阶段的教育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因为这个阶段内孩子的思想并不成熟,对待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他们对于缺少趣味性,并且比较复杂的事物往往没有过多的兴趣。
卓尼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藏族、回族、土家族、满足等十多个民族都在这里生活。
园本课程的开展,需要教师充分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信仰风俗,卓尼县最为突出的文化资源包括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这与当地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多民族的形态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卓尼文化中包含着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而每一个故事的背后,也都蕴含着人物的高尚品质和精神,在开展园本课程时,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好这些资源,利用当地特色的传说故事开展幼儿阶段的道德培养。
比如“三角石”的传说,“禅定寺”在历史变迁中的故事、卓尼县独具特色的“土司文化”等等,都是开展园本课程的重要体裁和内容。
二、结合卓尼文化特点,开展特色园本活动
幼儿园阶段,小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和领悟能力,对身边的事物具有很强的学习和掌握能力。
开展特色化的园本课程,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卓尼文化的特点,结合当地的一些特色化的民俗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本课程活动,这样既可以全面的丰富园本课程的内容,也能够加深孩子对于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的影响和认同感,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卓尼县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每一个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也有着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