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复习范围及知识要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垄断市场:指一家厂商完全控制整个市场的商品供给.(或者:垄断市场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中,该商品的销售者仅仅只有一个,这个单一的销售者又是该行业内唯一的生产者,而且厂商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不存在相近的替代品,这个单一的销售者和生产者(垄断者)控制了整个市场。
)2、需求的价格弹性:在西方经济学中,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映程度。
它是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
3、不完全竞争市场:指这样一些市场:完全竞争不能保持,因为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并因此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或供给)曲线.包括各种不完全因素,诸如完全垄断、寡头垄断或垄断竞争等。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的,除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所有的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都被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它们是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其中,完全垄断市场的垄断程度最高,寡头垄断市场居中,垄断竞争市场最低。
4、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
它是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5、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此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通称为均衡数量。
6、帕累托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1、交换的最优条件;2、生产的最优条件;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满足三个条件。
(1)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2)生产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相等。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一讲导言★稀缺、机会成本、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什么是经纪人?★稀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多样性而言,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源和手段总是有限的。
稀缺不仅包括物质资源的有限性,也包括劳务和时间的有限性。
★机会成本:就是人们在作出一种选择时必须放弃的另外一种选择的收益,即选择的代价。
了解方法:实证方法、规范方法(实证方法就是举例子是错误的,举例子是例证方法。
)实证方法:是一种避开了价值判断,只着眼于证明事实真实性的研究方法,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明确问题,明确问题的因果关系)规范方法:是从一定价值判断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认识观点的研究方法,它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我国是否允许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存在是否要控制,或者通货膨胀3%合理,8%就不合理等等)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狭义的西方经济学,是从理论经济学的角度,指西方国家经济学界有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证的和规范的经济理论。
什么是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一门研究人们如何配置和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最大化需求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第二,怎样生产?第三,为谁生产?第四,谁作出经济决策,以什么程序作出决策?什么是经济人?关于经济人的假设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前提。
所谓经济人就是追求自己目标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的人。
经济人假设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经济人具有最大化动机的人;经济人是理性的人;经济人拥有完全信息。
第二讲微观经济学(一)★需求需求函数需求曲线、★供给、供给函数、供给曲线、★均衡价格需求量变化与需求变化是一回事吗?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市场机制是如何产生调节作用的?(★市场机制是怎么形成的,是怎么发挥作用的)(★供求关系: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什么这样做,怎么去理解认识?这就涉及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分析,对消费者的分析、生产者分析)★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某一价格水平下对一种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西经的研究对象1: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2:经济体制①自给自足②计划经济③市场经济④混合经济需求供给和均衡价值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微经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具体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个体经济单位是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实线——需求关系,虚线------供给关系)第二节:需求曲线价格:价格是经济参与者相互之间联系和传递经济信息的机制,并且,价格机制也使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率的配置,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
一、需求函数1、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2、影响因素: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以及消费者的人数等。
①关于商品的自身价格。
一般来说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②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收入下降时,就会减少需求量。
③关于相关商品的价格。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与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就会发生变化。
④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需求量。
⑤关于消费者人数的变化。
一个商品市场上消费人数的增减会直接影响该市场上需求数量的多少。
3、需求函数:所谓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价格是决定价格的最基本因素)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1、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大学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导言1.掌握经济学基本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2、理解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是指: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3.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区别: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消费者,企业,或者产业的经济行为,及其生产和收入分配.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4。
了解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是指超越一切价值判断,从某个可以证实的前提出发,来分析人的经济活动。
其特点为: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
规范分析: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5。
理解循环流量图及其画法:教材P22页,第二部分市场如何运行1、掌握需求概念、需求定理、需求曲线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每个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数量。
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需求曲线可以以任何形状出现,符合需求定理的需求曲线只可以是向右下倾斜的。
需求曲线通常以价格为纵轴(y轴),以需求量为横轴(x轴),在一条向右下倾斜、且为直线的需求曲线中,在中央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一,而以上部份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一,而以下部份的需求价格弹性则小于一。
教材P61页需求定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反向变动的关系,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多;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2、掌握供给概念、供给定理、供给曲线经济学中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供给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I、实证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时超脱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
5、基尼系数:、是根据劳伦斯曲线计算出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6、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这就是说,这些活动会产生一些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的成本(称为负外部性),或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获得的利益(称为正外部性)。
7、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GDP)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8、自然失业率:是指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自然失业率是衡量自然失业状况的指数,可以用自然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数之比来表示9、内在稳定器: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者自动稳定器。
10、GDP平减指数的一篮子固定物品包括经济中所有的物品与劳务,是某一年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
二、简答题1、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答:包括价格(商品本身的价格和相关商品的价格)、收入、消费者嗜好及预期等。
相关商品有两种。
一种是互补品,另一种是替代品。
互补品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
两种互补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
替代品是指可以互相代替来满足同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两种替代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判断题)1、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地理区域名词)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生产法: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收入法: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国内生产净值: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里,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及新增加的产值。
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净值的简称,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所有常住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
2、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
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
3、个人收入: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指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年得到的全部收入。
个人从各种途径所获得的收入的总和,包括工资、租金收入、股利股息及社会福利等所收取得来的收入。
反映了该国个人的实际购买力水平,预示了未来消费者对于商品、服务等需求的变化。
个人收入指标是预测个人的消费能力,未来消费者的购买动向及评估经济情况的好坏的一个有效指标。
4、名义GDP:Nominal GDP)也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5、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1]。
这里的总需求是指整个社会意愿的有效需求,而不是国民经济统计中的现实总需求。
6、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它的数值通常是大于0而小于1的正数,这表明,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但消费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
西方经济学考试知识要点汇总

西方经济学考试知识要点汇总一、名词解释:1、西方经济学的概念:西方经济学主要是指20世纪30年代以来流行于西方国家,并成为这些国家经济政策理论基础的主流经济学。
2、市场均衡的概念: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当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市场价格恰好使得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这一价格被称为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
3、寡头:寡头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一种类型,在寡头市场中,少数几个大的企业控制着全部或者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4、GDP: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总产出的宏观经济指标,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5、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财政政策是指为了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收支、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二、选择题1、需求规律表明(C)A随着汽油价格的提高,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下降B药品价格的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提升C计算机的价格的下降,会引起其需求的增加D乒乓球价格的下降,会引起乒乓球拍的需求增加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D)A物价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物价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物价水平上升时,进出口会减少D以上都是三、填空题第一章主要学习的是价格机制和价格调节的作用,价格调节自发的对需求量供给量起到调节作用,一是市场行为,一个是政府行为,作用与价格都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政府的限价有两种分为:最高限价(公租房的限价)和最低限价。
消费者行为理论(1-10小点):1、效用的含义:效用和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关,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效用是人们的心理评价,每个人的心里评价不一样。
2、无差异曲线的含义(等效用线):效用是相等,但是商品组合不等。
也就是说,不同的商品组合,它等效用,这就是无差异曲线。
3、消费者的均衡分析:根据有限效益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综合运用对它进行分析,它是相切,相切的情况就满足切点的斜率相等,满足预算线的条件这就叫做限制条件。
西方经济学各章各章重点及复习内容重点

各章重点及复习内容第一章1.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经济学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配置即选择,它包括几个相关的问题3.西方经济学分为两大类4.稀缺第二章1.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2.“经济人”假设3.基本内容体系框架4.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因素、需求、需求强调两个方面和需求曲线需求定理5.供给概念强调三个要点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因素、供给曲线、供给定理6.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过剩或超额供给的状况是如何形成的、均衡价格与均衡量的求解7.均衡价格变动的影响分析:需求量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需求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供给量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供给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需求变动的影响、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对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影响8.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49.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及公式、中点公式法、几何法弹性计算;需求弧弹性的五种类型、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厂商的销售收入的关系、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0. 供给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及公式、中点公式法、几何法弹性计算;供给弧弹性的五种类型、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11. 需求的交叉弹性、公式、弹性系数值的符号决定12. 需求的收入弹性、判断商品第三章1.效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表示方法区别和联系2.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理解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①含义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③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几个特点、消费者均衡及前提假设(基数效用条件下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的最大化)、需求曲线的推导、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消费者剩余4.序数效用论者是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考察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偏好假定、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等效用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几种特殊情况5.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6.消费者的预算线(恒等变形:X2=-P1/P2·X1+I/P2-P1/P2为斜率,可以看出这是两商品的价格之比;I/P2为纵轴截距)、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差别、预算线的变动7.序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8.消费者剩余9.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定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推导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推导、根据恩格尔曲线来区分必需品、奢侈品和劣等品、恩格尔定律6、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内涵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区分、吉芬商品第四章1.一种变动投入的生产函数2.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4.厂商最优生产要素组合5.总产量函数、平均产量函数、边际产量函数定义和曲线及其相互关系6.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划分7.等产量曲线及其特点8.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9.等成本线含义和表达式、等成本线的移动10.要素最优组合(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化、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化11.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生产要素的组合12.何为规模报酬(收益)、规模与产量之间变动关系的三种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复习范围及知识要点考试题型计算题;计算分析题;证明题;画图分析题;论述题初级微观经济学(50%)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依据、解决问题、基本假设、分析方法、分析对象、研究中心、主要目标方面的区别?二、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四、影响需求弹性、供给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因素分析五、吉芬商品和劣等品的关系六、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相互关系(区别、联系、一致性)七、举例说明现实中,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固定不变的情况,请画图说明八、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九、企业存在的理由十、里昂惕夫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十一、经济学中的短期与长期十二、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十三、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十四、显成本、隐成本、机会成本十五、画图分析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好能说明原因 十六、四种市场类型的划分十七、完全竞争市场中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数学证明十八、画图分析完全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十九、总收益、边际收益、价格与需求弹性的关系二十、一级、二级、三级价格歧视的区别和联系(联系中高级微观经济学的知识) 二十一、画图分析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二十二、画图分析垄断竞争厂商的非价格竞争;证明垄断竞争厂商的广告费用与销售收入之比等于其广告弹性与收入弹性之比二十三、纳什均衡二十四、画图分析囚犯困境的占优策略均衡反应了个人理性与团体理性的冲突 二十五、完全竞争厂商对于生产要素需求量的把握原则二十六、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二十七、请证明基数效用论条件下的要素供给原则二十八、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分析二十九、证明“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三十、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0.53U q M =+,其中,q 为某商品的消费量,M 为收入。
求:(1)该消费者的需求函数。
(2)该消费者的反需求函数。
当1,412p q ==时的消费者剩余。
三十一、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3588Q L K =,又3L P =元,5K P =元。
求:(1)产量Q =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 与K 的数量。
(2)产量Q =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 与K 的数量。
三十二、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劳动为唯一可变要素,固定成本既定。
短期生产函数为320.1612Q L L L =-++。
(1)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2)企业雇佣工人的合理范围是多少?三十三、假设某厂商需求如下:500050Q P =- ,其中Q 为产量,P 为价格。
厂商的平均成本函数为:600020AC Q=+。
(1)使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与产量是多少?最大化的利润是多少?(2)如果政府对单位产品征收10元税收,新的价格与产量是多少?新的利润是多少?三十四、假定某市场上有180个消费者,其中,8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25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均为2;另外10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35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均为4。
求:按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是多少?初级宏观经济学(30%)一、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及其相互关系二、掌握GDP 的四种计算方法(定义法、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三、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四、潜在的国民收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的国民收入五、什么是消费函数之谜?对其进行简单的评述。
六、长期消费曲线和短期消费曲线有什么区别?画图进行分析和说明。
七、假定(a )消费函数500.8C Y =+,投资函数为1005I r =-,(b )消费函数500.8C Y =+,投资函数为10010I r =-,(c )消费函数500.75C Y =+,投资函数为10010I r =-,(价格水平不变)。
(1)求(a )(b )和(c )的IS 曲线。
(2)比较(a )和(b )说明投资对利率更为敏感时,IS 曲线斜率将发生什么变化?(3)比价(b )和(c )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 曲线斜率将发生什么变化?八、简述凯恩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与有效不足理论的关系。
九、什么是流动性陷阱?请画图表示。
十、简述哈伯勒——庇古效应(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十一、为什么IS-LM 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十二、IS-LM 模型的内容和意义。
十三、IS-LM-BP 模型的内容和意义。
十四、假定Y C I G =++,消费需求为8000.63C Y =+,投资函数750020000I r =-,货币需求为0.162510000L r =-,价格水平为P=1,请计算当名义货币供给是6000亿美元,政府支出7500亿美元时的GDP 的值,并证明所求的GDP 的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的总和。
十五、画图分析在IS 及LM 两侧,I 、S 、L 、M 的大小关系。
十六、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的?他由此引出的政策结论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十七、请说明简单凯恩斯模型、IS-LM 模型和AD-AS 模型,这三模型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十八、请画出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互动关系图,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萧条、高涨(或过热)和滞胀的状态。
十九、假定某国的宏观经济模型如下:Y C I G NX =+++收入:;消费:C=80+0.63Y ;35020000.1I r Y =-+投资:;0.16251000M P Y r =-实际货币需求:;5000.1100()WEP NX Y P =--净出口:;0.755EP r P =+实际汇率:。
其中政府支出G 为750,名义货币供给M 为600,假定其他国家的价格水平W P 始终为1.0,该国的价格水平为1.0。
(1)推导出总需求曲线的代数表达式;(2)求出模型所决定的Y 、r 、C 、I 、NX 的值。
二十、用资本流动条件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讨论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和伙伴政策。
中高级微观经济学(20%)1. 某人对商品x 的需求函数如下:其收入为m =1000元,商品x 的价格为x p =5元,商品y 的价格为y p =20元。
如果商品x 的价格下降为x p =4元,那么:(1)计算此人在价格变化前后对商品x 的需求。
(2)假如价格变化后,收入也发生变化,使得价格变化前的消费束恰好能够满足,则其新收入为多少?在此收入和新价格下,其对商品x 的需求为多少?(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各为多少?(4)在同一坐标系下画出此人价格变化前后的预算线,并用A 、B 分别标出价格变化前后的最优消费。
(5)在(4)的图上,再画上(2)中价格和收入都变化后的预算线,并用C 点标出此时的最优消费。
2.效用函数为(){}122112,min 2,2u x x x x x x =++,分析回答以下问题:画出()12,20u x x =的无差异曲线,用阴影表示上优集;当价格满足什么条件时,唯一的最优解是10x =;当价格满足什么条件时,唯一的最优解是20x =;如果最优解是内点解,有什么特征。
3.消费者1的花费函数为2111211),,(p p u u p p e =,消费者2的效用函数为31212(,)a u x x x x =。
(1)假设消费者1和2的收入分别为1m 和2m ,她们的普通需求函数是什么?(2)当参数a 为何值时总需求不依赖收入的分配?3.假设效用水平为1,两种商品的希克斯需求函数为1211212212131ac x p p x bp p -=+=+;参数,,a b c 的取值是什么?4.假设间接效用函数为()1212,,y v p p y p p =+,求需求函数,支出函数和直接效用函数。
5.假设标准化的间接效用函数为()1212,ln ln v p p a p b p =--,请求出什么是与它相联系的直接效用函数。
6.利用CES 效用函数,验证间接效用函数和支出函数之间的对偶关系,以及马歇尔需求和希克斯需求之间的对偶关系。
7.消费者具有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计算两物品的需求函数的替代矩阵,并验证对角线各项是负的,交叉价格效应是对称的。
8.利用两个时期的消费者行为数据可以构造价格指数,Laspeyres 价格指数为1000LP =p x p x ,Paasche 价格指数为1101PP =p x p x ,并且有名义收入指数1100MI =p x p x,请问当MI 和LP 满足什么关系的时候,我们可以判断消费者的福利变化;当MI 和PP 满足什么关系的时候,可以判断消费者的福利变化。
9.一个具有理性偏好,并且在价格1231,2,6p p p ===上消费三种商品的替代矩阵如下,请根据消费者的行为特征添上空缺的数字。
10???4?3??-⎡⎤⎢⎥-⎢⎥⎢⎥⎣⎦10.两物品的需求函数是:111112222122x a b p c p x a b p c p =++=++消费者行为理论对其中的参数蕴涵着哪些限制?11.从预算平衡性推导马歇尔需求所满足的两个加总性质:恩格尔加总与古诺加总12.一个人的效用函数为(){}1212,min ,u x x x x =,每月可以得到工资收入150,两种商品的价格都为1,他将被派往另一个城市,那里商品1的价格不变,但商品2的价格为2。
他抱怨说,这次调动相当于工资减少了A ,他又说如果工资提高B 美元的话,他一点都不介意这次调动。
不考虑迁移的成本和城市的环境等因素,求A 和B 。
13.在价格变化中,只有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了,证明:如果这种商品是劣质品,则CV>EV 。
14.某人的效用函数是()1212,u x x x x =,收入为100,最初的商品价格都是1,假设现在第一种商品的价格变为1/4,计算EV ,CV 。
15. 区分商品的四条原则16. 试论连续性在微观经济学中的作用。
17. 假定是弱凸的,证明:对任何X z ∈, )(z P 是凸集。
18.证明: 设u 和v 是两个等价的效用函数,它们都在X 内部一阶连续可导,并且在X 内部每点处的各个一阶偏导数不会同时都为零。
用][X u 和][X v 分别表示u 与v 的函数值的全体。
则存在映射][][:X v X u →ϕ满足如下两个条件:(1) 对任何的X x ∈,))(()(x u x v ϕ=;(2) 对任何的X x int ∈,都有][int )(X u x u ∈,)(r ϕ在)(x u r =处可微,0))((>'x u ϕ,并且 )())(()(x u x u x v ∇'=∇ϕ,从而)()(1)()(1x v x v x u x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