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县姜家镇郭村乡婚丧以及节日民俗田野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婚丧礼俗情况汇报

婚丧礼俗情况汇报

婚丧礼俗情况汇报婚丧礼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死、情感、家庭的尊重和关怀。

婚丧礼俗的丰富多彩,不仅反映了民族的风俗习惯,更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的表达。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对婚丧礼俗的情况进行汇报,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首先,婚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婚礼的形式和程序因地域、民族、习俗而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婚礼都是一种庄重而神圣的仪式。

在婚礼上,新郎新娘穿着华丽的礼服,家人朋友们共同见证他们的爱情和婚姻。

婚礼上的各种仪式,如敬茶、敬酒、交换戒指等,都寓意着新人对彼此的爱和承诺,以及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

此外,婚礼上的喜糖、喜酒等礼品也是中国婚礼的传统元素,代表着新人对来宾的感激之情。

其次,丧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

丧礼是人们送别逝去的亲人和朋友的仪式,是对逝者的最后一次告别。

在丧礼上,家人朋友们穿着素服,戴着孝带,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丧礼中的各种仪式,如守灵、扫墓、下葬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仪式,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敬畏和尊重。

此外,丧礼上的祭品、纸钱等也是中国丧礼的传统元素,代表着对逝者的思念和祝福。

总的来说,婚丧礼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死、情感、家庭的尊重和关怀。

婚丧礼俗的丰富多彩,不仅反映了民族的风俗习惯,更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的表达。

通过对婚丧礼俗的了解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

在今天的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婚丧礼俗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但是,无论怎样变化,婚丧礼俗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死、情感、家庭的尊重和关怀。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婚丧礼俗,让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

总之,婚丧礼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死、情感、家庭的尊重和关怀。

婚嫁民俗调查报告范文

婚嫁民俗调查报告范文

急求一篇关于婚姻习俗的调查报告闹新房,亦称看新妇、戏新妇等,是传统婚俗中的组成部分。

顾名思义,闹新房的重点在于戏弄新娘;但也有称弄新婿的,是把对象转移到新郎身上。

四川部分地区的闹新房习俗更奇特,是撇开新郎新娘,专寻做公公婆婆的开心。

而各少数民族的闹新房习俗,益呈姿彩多异。

同样,有关这一习俗的起源问题,也有多种答案。

明代学者杨慎曾提出闹新房源于晋代,依据见晋人葛洪《抱朴子·疾谬篇》:“俗有戏新妇之法,于稠众之中,亲属之前,问以丑言,责以谩对。

甚为鄙黩,不可忍论。

”但是近世学者杨树达先生则提出,闹新房之俗汉代已有,依据之一便是《群书治要》引汉末仲长统《昌言》记载:“今嫁娶之会,捶杖以督之戏谑,酒醴以趣之情欲,宣淫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亲族之间,污风诡俗,生淫长奸,莫此之甚。

”山东莒县沈刘庄汉墓中,曾有一幅被原考古报告称之为“男女亲吻图”的画像石:下格刻三人,一男一女居中对立,二人引臂相互拥抱,作亲吻状。

女子身后立一侍女,举手推亲吻女子的头部。

人物的上端似为帷帐,用以表示室内之事。

张妙把杜士捆绑起来,捶打二十下,又将其倒悬,以至死亡。

地方官受理杜家告状,认为此乃乐极生悲,非故意杀人,故未判张妙死罪。

原文没有点明是杜士娶媳妇,还是替儿子娶媳妇。

倘若其身分是公公,则四川闹新房之俗,可谓古已有之了。

清人龚炜认为闹新房习俗起源于战国晚期,由河北一带向其他地区传播(《巢林笔谈续编·嫁娶恶习》)。

近年来讨究闹新房话题的学者,多赞同此说。

依据出自《汉书·地理志下》等。

大意是,燕太子丹广纳宾客,搜罗勇士,以维护燕国的安全。

为此,宾客们调戏他的姬妾美人,亦无所谓;太子丹甚至主动献美以结宾客的欢心。

这种看重宾客轻视女眷的行为,对民众影响颇大,导致一国形成愚悍轻薄的风气。

“宾客相过,以妇侍宿,嫁娶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

所谓闹新房的原始形态,就是这样形成的。

王绍玺先生对上述看法提出疑问:燕太子丹的“阴养壮士”是燕王喜二十七年(前228)的事,下距六国被灭,仅七年时间。

关于民俗调查报告500字

关于民俗调查报告500字

关于民俗调查报告500字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某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包括传统节日、习俗、民间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以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针对不同年龄段和职业的受访者进行了调查。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次实地考察,参观了当地的传统节日庆典和民间艺术表演。

三、调查结果1. 传统节日根据调查结果,当地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和中秋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等。

中秋节则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

2. 习俗在习俗方面,我们了解到当地有许多有趣且独特的习俗。

比如,在新年的时候,人们会给亲朋好友拜年,送上祝福和红包。

在婚礼上,新郎要挑战门楼,新娘要接纳金锁,寓意着幸福和团结。

此外,还有一些传统的祭祀习俗,如祭祀祖先和神明等。

3. 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当地的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仍然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尤其是某地独有的传统戏曲表演,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四、调查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传统特色,人们对传统节日和习俗的重视程度很高。

同时,当地的民间艺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中,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建议与展望尽管当地的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不高,传统节日的商业化程度过高等。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年轻人的文化自信,同时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避免商业化对其的过度侵蚀。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某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我们对当地的传统节日、习俗和民间艺术进行了调查。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传统特色,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民俗文化。

婚丧嫁娶报告情况

婚丧嫁娶报告情况

一、背景婚丧嫁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习俗,自古以来就备受重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婚丧嫁娶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然而,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婚丧嫁娶消费攀比现象严重,给农民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婚丧嫁娶消费情况,我们特对此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方式,对某县农村300户家庭进行了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婚丧嫁娶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

三、调查结果1. 婚丧嫁娶消费观念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家庭认为婚丧嫁娶是人生大事,应该办得体面。

然而,在婚丧嫁娶的消费观念上,存在着盲目攀比的现象。

有273户家庭认为婚丧支出偏高,197户家庭需要借债办红白喜事。

2. 婚丧嫁娶消费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婚丧嫁娶的消费水平普遍较高。

在300户家庭中,一次结婚费用一般要花费万元以上,甚至不惜借钱结婚。

彩礼、购物品、酒席等费用占据了很大比例。

3. 婚丧嫁娶消费方式在农村,婚丧嫁娶的消费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彩礼:彩礼金额逐年攀升,给男方家庭带来较大经济压力。

(2)购物品:女方家庭要求男方购买家电、家具等物品,增加了婚嫁费用。

(3)酒席:婚丧嫁娶酒席规模较大,花费较高。

四、问题与反思1. 消费攀比现象严重:农村婚丧嫁娶消费攀比现象严重,导致农民家庭负债累累。

2. 经济负担加重:婚丧嫁娶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给农民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3. 社会风气不正:婚丧嫁娶消费攀比现象反映了社会风气不正,亟待加强道德建设。

五、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婚丧嫁娶消费观念,抵制盲目攀比。

2. 政策引导: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婚丧嫁娶消费,减轻农民家庭经济负担。

3. 社会监督:加强社会监督,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4. 传统文化传承: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简朴、节俭的生活方式。

总之,农村婚丧嫁娶消费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

关于乡风民俗的调查报告(精简版)

关于乡风民俗的调查报告(精简版)

关于乡风民俗的调查报告关于乡风民俗的调查报告关于乡风民俗的调查报告根据寒假回乡调查,将有关乡风民俗的的简要情况陈述如下,其中主要包括婚丧嫁娶的形式花费社会影响;家族关系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农村人口的外出以及空心村等情况。

红白喜事是农村里老百姓普遍关注的事,同样是每家每户最关注的大事,尤其是婚礼。

好象农民门活了一辈子,奔波了大半生,节俭了若干年,似乎就为了这一件事。

然而在当今并不富裕的农村,再这方面的花消与其收入相比,关于乡风民俗的调查报告根据寒假回乡调查,将有关乡风民俗的的简要情况陈述如下,其中主要包括婚丧嫁娶的形式花费社会影响;家族关系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农村人口的外出以及空心村等情况。

红白喜事是农村里老百姓普遍关注的事,同样是每家每户最关注的大事,尤其是婚礼。

好象农民门活了一辈子,奔波了大半生,节俭了若干年,似乎就为了这一件事。

然而在当今并不富裕的农村,再这方面的花消与其收入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事实如此,尽管有少数家庭已经对这笔费用不屑一顾了。

首先,结婚预期说是结婚不如说是娶媳妇,找对象不如说是找婆家。

现在,已经不存在那种古代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的理论,然而它就像一只看不见得指挥棒,无形中指挥着人们的思想。

那种专业的媒婆的足迹依然遍及乡野。

他们以介绍人的身份出现,虽也尊重双方的意见,但却以从中渔利为目的,这“千里红线”就以300元人民币卖掉了。

接下来就是定亲了,乡速称“定亲饭”。

女方带着自己家的亲人到男方家里一起吃一顿丰盛大餐,就算定亲了。

同时男方就要拿礼金了,通常以6600到6800远为宜,图个吉利。

一般情况下,定亲就把事给订下来了。

之后就是琐碎的是了,择黄道吉日完婚。

接下来,就要布置新房了,例如门窗要何种,天花板要什么样子的,地板,供暖设备以及家具的购置。

再最后,就是要下聘礼的时候了。

有18000和6600元两种说法。

如果,18000,则女放就要备齐各种加电作为陪嫁带过去,而6600的,则只需要象征性的带几条新棉被即可。

农村婚丧嫁娶情况情况汇报

农村婚丧嫁娶情况情况汇报

农村婚丧嫁娶情况情况汇报农村婚丧嫁娶是农村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婚丧嫁娶事宜关乎着家庭的幸福和未来,因此,对于农村婚丧嫁娶情况的了解和关注,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就婚姻情况而言,农村婚姻多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导,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传统的包办婚姻仍然存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更新,自由恋爱和自主婚姻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

同时,农村婚姻中普遍存在着彩礼问题,不少家庭因此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也成为了制约农村婚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对于丧葬情况的汇报。

在农村,丧葬仪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传统习俗,人们对于丧事的处理非常重视。

在一些地区,丧葬仪式上往往会有一系列的规定和程序,如守孝、扫墓、祭祀等,这些仪式都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之情。

然而,也有一些不良现象存在,比如一些地方存在着过度铺张的丧葬现象,这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有悖于节约和俭朴的农村传统。

再者,嫁娶情况也是农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多地区,嫁娶仍然是一个十分隆重的仪式,涉及到的礼俗和程序非常繁琐。

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着早婚、晚婚等现象,这也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同时,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嫁娶方式也在逐渐受到城市化的影响,一些新的婚礼形式和习俗也在农村地区逐渐兴起。

综上所述,农村婚丧嫁娶情况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变的社会现象,它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到时代变迁的冲击。

了解和关注农村婚丧嫁娶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农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农村婚丧嫁娶情况的调研和关注,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为农村婚丧嫁娶事宜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春节习俗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

春节习俗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

春节习俗实践调查报告春节习俗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在某些事情不明真相时,我们常常要开展全面的分析研究,调查工作结束后,通常还需要写调查报告。

那么你真的会写调查报告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习俗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习俗实践调查报告1调查时间:20XX年春节调查目的:通过观察家人、朋友的过节方式,体验传统节日的意义调查地点:我家调查方法:向长辈询问、在网络上查找、浏览书籍调查成果:在调查中,我了解到,春节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些甚至沿用至今。

一)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二)压岁钱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古时候人们以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如今,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婚丧调研报告

婚丧调研报告

婚丧调研报告婚丧调研报告一、引言婚丧是人们生活的重要仪式,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婚丧礼仪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习俗,反映了当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传统观念。

本调研报告旨在研究不同地区的婚丧习俗,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为了全面了解不同地区的婚丧习俗,我们选择了A地、B地和C地进行调研。

通过参与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我们获取了详尽的数据和资料。

三、婚礼习俗调研结果1.婚礼准备:在婚礼前,新人家庭会安排很多准备工作。

在A 地,新人的家长会预先安排一个婚礼筹备小组,负责策划和执行婚礼的细节;而在B地,婚礼准备则是由红娘负责,她会帮助新人家庭联络婚礼相关的一切事宜;在C地,新人的家人和亲友会共同协助办理婚礼所需的一切事宜。

2.婚礼仪式:不同地区的婚礼仪式有着显著的差异。

在A地,传统习俗要求新人要依次向祖先、长辈及参加婚礼的亲友拜礼;而在B地,宴席是婚礼的重头戏,邀请的亲友要品尝丰盛的饭菜和喝酒;在C地,新人要穿上当地传统的婚纱和礼服,在家族人面前交换戒指并祈福。

3.婚礼风俗:在A地,新人会收到很多红包作为亲友们的祝贺,这些红包要在婚礼当天拆开,并计算拆开的时间和数字的吉利程度;在B地,新娘会在新郎的家庭中进行新婚入室的仪式,表示嫁入新家庭;而在C地,新娘在结婚当天会参加一个“新娘试炉”的仪式,以测试她是否适合婚姻生活。

四、丧葬习俗调研结果1.丧葬仪式:不同地区的丧葬仪式也存在差异。

在A地,丧家会请家族中的长辈和佛教徒来开光,超渡亲人的灵魂;在B 地,丧家会请专业丧葬团队来进行丧葬仪式,包括守夜、宅祭和火化等环节;在C地,丧家会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盛大的丧葬仪式。

2.服饰习俗:在A地,丧家人会穿上白色的丧服,丧礼期间不戴饰物以示哀悼;在B地,丧家人会穿上素色的衣服,丧礼期间不化妆;在C地,丧家人会穿上黑色的丧服,并佩戴白色的丧帽,以示对亲人的哀思。

3.丧葬仪式结束后:在A地,丧葬仪式结束后,亲友会为丧家准备丰盛的食物,以示重视和关心;在B地,亲友会为丧家准备一些米面和纸钱等物品,以帮助亡魂继续生活;在C地,丧家会举行一个祭祀仪式,为亡魂送行,以示结束丧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淳安县姜家镇郭村乡婚丧以及节日民俗田野调查报告
摘要:2010年暑假,按照学校的要求,我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对郭村乡7个下辖村进行了田野调查,了解了当地特有的婚嫁丧葬以及节日民俗。

关键词:郭村介绍,调查过程,婚嫁习俗,丧葬习俗,节日习俗
正文:
一.郭村介绍
郭村乡位于浙江省淳安县西部,属于姜家镇管辖范围之内。

东、西面分别与梓桐镇、浪川乡接壤,北面与安徽省交界。

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兼营林木、茶叶、蚕桑。

郭村乡下有下郭村,上郭村,新田村,章村,沈畈村,白坪村等25个下辖村,人口约为18000人。

郭村乡乡境社会稳定,综治工作连续两年被评为市、县级先进;土地管理工作成效显著,获县1998年度农村宅基地专项整治工作一等奖和土地管理工作三等奖。

计生工作连续两年进入县一类乡镇行列。

二.调查过程
为了完成此次田野调查,我利用8月12号到18号这一个星期的时间分别去到下郭村,银峰村,章村,赤城村,沈畈村,源头村和白坪村,对这些村的婚嫁丧葬及过节似乎特有的民俗进行了调查和询问并进行了比较归纳。

这些村庄中都是根据地理位置,从郭村乡的东南西北中各个方向中挑选出来的,这样就可以避免调查结果的偏差和局限性。

下面我就对这次调查的成果进做一个具体的报告。

三.婚嫁习俗
虽然郭村乡位于淳安西部山区,但是因为交通比较方便,绝大多数青年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很多人干脆在外面成婚安家,所以近些年来,选择在老家举行
传统婚礼的人并不多见。

为数不多的婚礼也掺进了很多现代元素。

从一些老人口中可以了解到,地道的郭村婚礼其实很有特色。

首先,传统的婚礼中,迎接新娘的时间非常讲究,一般安排在下午一点到两点钟左右。

迎接新娘的车子或轿子不能直接开到新郎家门口。

新娘要在村口就下车然后由伴娘以及迎亲的人一起走进村子,同时,男方亲友会一路放鞭炮讨个好彩头。

值得一提的是,伴娘必须是男方的亲戚,而且要未婚的。

新娘进屋后一般直接进新房,然后由男方将女方的嫁妆放置好,嫁妆的多少和种类一般根据女方的家境而议,但是很有特色的是,在郭村结婚的人的嫁妆里通常会有这些:第一是绣着喜字或者龙凤图案的大红棉被。

第二是红漆马桶,上面一般刻着龙凤呈祥,百年好合等吉祥话。

第三,亲友们送的礼物中通常会混入一些寓意着“早生贵子”含义的东西,包括柏树子,黑枣,红花生,喜糖等等,如果送的是鞋子的话,那么鞋子里放进这些事必须的,而且也经常有人在鞋子里放鸡蛋作礼物。

婚礼中没有电视里演的那种拜天地的项目,新娘在晚宴之前一般是不出新房门的。

闹洞房一说也与外面很不一样,因为郭村的闹洞房是由小孩子闹的。

这些小孩子可以是亲戚朋友的小孩,也可以是村里的小孩,甚至是不认识的人也无所谓。

新娘到了之后,小孩们便拥入新房向新娘讨糖吃。

由于小孩往往很多,所以男方会请几个中年的妇女用竹编的簸箕盛满事先准备好的拌有柏树子,黑枣和花生的喜糖然后分给大家。

郭村的传统婚礼十分热闹,往往有一个人结婚,整个村子都会前来祝贺,这也是农村人民热情淳朴民风的体现吧。

四丧葬习俗
郭村的村庄基本上都已经在7,8年前实行了火葬政策,这个政策的实施是原有的丧葬习俗发生了一些改变。

早些时候,要是有哪家有人去世了,家属需要马上通知村里的有威望的老人,由他们来为死者换寿衣并组织后续事项。

死者要由家属抬去祠堂,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由年长的老人用黑伞为死者遮阳。

当天夜里,村里会为死者亮起长明灯。

一般遗体会在祠堂停放三天,在这期间由子女彻夜守灵。

在这三天中,村里的老人会一同为死者制作花圈。

不知道是不是以前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这些做花圈,撑伞或者是请来帮忙做饭的人清一色都是男人。

出殡的时间通常定在下午一两点,这与迎亲的时间差不多,假如遇到既要迎来又要送走的情况,那么结婚的人就会推迟迎亲时间,死者为大。

出殡的时候事先会有人在祠堂前敲一阵铜锣,有固定的套路。

然后出殡的途中一路有人放鞭炮,撒纸钱。

出殡队伍路过的地方,村里人都会在家门口倒着立起一把竹扫帚,一方面是驱赶晦气,另一方面也是为死者送行。

埋葬死者的地方往往离村庄较远,所以队伍会在一套铜锣敲罢后休息稍停一下,这时候,送行的人要全体下跪,抬棺材的人则稍作休息。

在这个过程总也是不允许成年女性参与的,即使是自己的丈夫去世,妻子也只能留在家里,甚至都不可以去祠堂送行。

出殡的那天,死者家里会宴请全村人,这一日的三餐吃什么是规定好的。

早上,死者家属会在门口放一口大缸,里面是当地特制的一种米羹。

村里人一般都会去,买上一打灵纸和一捆香。

中午吃的是青菜豆腐,每桌放一大脸盆。

晚饭比较丰盛,可以有各种菜式
郭村人对于做七也非常重视,尤其是头七和七七这首尾两七尤其隆重,会准备许多纸钱,香,纸房子之类的极品烧给死者,至亲的话要在左手佩带黑纱直到七七才能拿下。

另外,让人吃惊的是,在我走访的村子里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做法,就是要是有小孩子不幸夭折了,他的父母是不可以给小孩立坟的,只能在夜里自行找一处荒山将小孩子埋葬。

然而随着火葬政策的实施,这一残酷地习俗也随即被改变了。

五节日习俗
在这里主要讲讲郭村人大传统节日习俗与通常人们所说说做的不同之处。

1.春节。

春节是村民们最重视的节日。

年三十早上,每家每户开始张贴春联,下午吃年夜饭。

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郭村地区人吃年夜饭前会在门口放鞭炮,然后将各个门都锁起来,只有自己家的人才可以一起吃饭。

这期间,别人是不允许来打扰一家人吃饭的。

吃完饭后门也不可以很快就打开。

此外,要是有人在这一年里不幸去世了,那么这家的春联就要在绿纸上写了。

2.元宵。

元宵节郭村人原本是没有吃汤圆的习惯的,后来受了外界的影响才会在元宵吃汤圆,
元宵是小团圆夜,也是要吃团圆饭的,但是与春节不同的是,这个年夜饭是可以允许并且很欢迎亲戚朋友一起吃的。

而且,在郭村的25个下辖村里,过元宵的日子是不同的,比如下郭村是正月15过元宵,但是白坪村却是正月十六过元宵的。

3,清明节。

郭村人清明节的时候会做一种半圆形清明粿,要在米粉里加入捣碎的“青”(一种植物),使粿变为绿色的。

祭拜亲人时便只要带上这种粿和鞭炮就行了。

4.端午节。

郭村人过端午节不划龙舟,不祭屈原,甚至不裹粽子。

他们会在端午节给小孩子买新衣服,会吃腌好的咸鸭蛋,有些人家会做包子和炒面来过端午节。

这样的习俗是别的地方闻所未闻的。

5 重阳节。

郭村人过重阳节也十分简单而又不同,他们不挂香包,不插茱萸,最多只是有几个人家插插艾草。

独特的是他们会在重阳节裹粽子吃。

六总结
淳安县是个小地方,姜家镇更小,郭村更是小中之小,但是民俗越是在偏僻越是在小的地方反而保存地越完整。

小小的一个郭村就有这么多不一样的习俗民风,而中国有无数个“郭村”,这其中蕴含着的无尽的民俗宝藏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传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