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X线摄影

合集下载

胸部线摄影操作规程

胸部线摄影操作规程

胸部 X 线摄影操作规程【适应证】1.肺部及支气管病变2.心脏及大血管病变3.纵隔和横膈病变。

4.胸膜和胸壁病变。

5.肋骨骨折及骨质转变。

6.常规体格检查。

【摄影前预备】1.认真核对X 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对检查目的、摄影部位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依据检查部位选择适宜尺寸的胶片与暗盒。

3.X 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左右标记等)要齐全、核准无误。

4.开机预热,拟定并调整摄影条件。

5.去除病人胸部可造成影像伪影的衣服和饰物。

6.对病人进展吸气、屏气训练。

〔一〕胸部-后前立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站立于立位摄影架前,取后前位,两足分开,站稳。

2.人体正中矢状面与暗盒长轴中线重合,下颌略仰,暗盒上缘超出两肩。

3.双肘屈曲,手背置于臀部,肘部尽量向前贴紧摄影架。

4.使用滤线器。

5.摄影距离为 150-180cm。

6.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第 6 胸椎垂直射入暗盒。

7.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留意事项】1.设备条件具备时,应承受高电压摄影,滤线栅比值不小于10∶1。

2.进展病人呼吸屏气的训练。

3.去除胸部一切可能产生伪影的衣、物。

4.重症病人及婴幼儿可实行半卧位或仰卧正位摄影。

【评价标准】1.两胸锁关节对称;2.两肩胛骨推出肋外;3.两侧肋隔角显示;4.两锁骨居平与第 4 后肋重选重叠且仅与肺尖下 1/3 重选重叠;5.布局适宜。

【质控要点】1.收腹、前胸紧贴胶片;两肩放松,两手背贴臀上部,两肘前推两肩紧贴胶片;2.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第 6 胸椎达胶片。

〔二〕胸部-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立于立位摄影架前,被检侧靠近胶片。

2.双上肢上举,围绕头部。

两足分开,以稳定身体。

3.胸部腋中线对准暗盒长轴中线。

4.胶片上缘应超出肩部,下缘包括前后肋膈角。

5.使用滤线器。

6.摄影距离为 150-180cm。

7.中心线经腋中线第 6 胸椎水平高度,垂直射入暗盒。

胸部X线检查技术(胸廓、心脏摄影)(X线检查技术课件)

胸部X线检查技术(胸廓、心脏摄影)(X线检查技术课件)
屏气方式: 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 2.中心线 向头端倾斜10°~15°角,经剑突与 脐连线中点射入探测器。
3.标准影 像显示胸部 膈下肋骨正 位影像,肋 骨清晰可见, 对比良好。
膈肌 肋骨 第12胸椎 第1腰椎
膈下肋骨正位
肋骨斜位
• 目的 : • 观察腋中线附近肋骨的影像。 • 照射野选择: • 12×15或14×17英寸,探测器置于摄影架
• 3、膈上及膈下肋骨摄影最好分别曝光, 膈下肋骨应采用滤线器摄影;
• 4、胸廓摄影应在摄影时注意屏气; • 5、尽量使病变部位贴近胶片。
(七)胸骨正位
摄影目的: 观察胸骨正位的骨质影像。
照射野选择: 8×10英寸或8×10英寸,探测器直放于
摄影床上,下方垫高5㎝。 摄影距离:
焦—皮距,45—50㎝。
主动脉压迹
左主支气管压迹
左心房压迹
主动脉段 肺动脉段 心室段
(四)心脏Leabharlann 前斜位摄影目的 用于观察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及胸部主动脉 的形态。
照射野选择 12×15英寸或12×15英寸,探测器直放于摄影架 上。
1.体位设计 被检者斜面向摄影架前站立。左侧胸壁紧贴
摄影架,躯体冠状面与摄影架呈60~65°角。 右臂上举,屈肘环抱头部,左臂内旋伸向后下 ,手背置髋后。摄影架上缘包括第7颈椎,下缘 包括第12胸椎,探测器左右两侧缘包括右前及 左后胸壁。
体厚与入射点、中心线倾斜角的关系
胸廓前后径(㎝) 入射点距胸椎棘突距离(㎝)
15
6.0
16.5
6.3
18
6.5
19.5
6.7
21
6.8
22.5
6.8
24
6.9

胸部X线摄影

胸部X线摄影
胸部X线摄影
演讲人
目录
01
胸部X线摄影概 述
02
胸部X线摄影的 检查方法
03
胸部X线摄影的 诊断价值
04
胸部X线摄影的 优缺点
胸部X线摄影概述
胸部X线摄影的定义
01 胸部X线摄影是一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用于检查胸 部疾病和病变。
02 胸部X线摄影包括胸部正位片和胸部侧位片,可以清晰 地显示肺部、心脏、大血管等器官和组织的结构。
胸等
06
心脏疾病:如先 天性心脏病、风
湿性心脏病等
07
胸部外伤:如肋 骨骨折、气胸等
08
肺部结节:肺部 异常肿块,需进 一步检查以明确
诊断
胸部X线摄影的检 查方法
检查前的准备
01
禁食禁水:检查前4小时禁食禁水,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02
脱去金属物品:检查前应脱去金属物品,以免影响X线成像
03
保持安静:检查过程中应保持安静,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诊断骨骼疾病: 如肋骨骨折、
胸椎骨折等
胸部X线摄影的适应症
01
肺炎:肺部炎症, 如细菌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等
02
肺结核:结核分 枝杆菌感染引起
的肺部疾病
03
肺癌:肺部恶性 肿瘤,如鳞癌、
腺癌等
04
胸腔积液:胸腔 内液体积聚,如 渗出性胸膜炎、
心包积液等
05
气胸:肺部气体 泄漏,如自发性 气胸、创伤性气
03 胸部X线摄影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能够发现肺 部病变、心脏疾病、气胸、胸腔积液等疾病。
04 胸部X线摄影是一种无创检查,操作简单,价格低廉, 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胸部X线摄影的作用

胸部X线检查技术(透视、胸部摄影)(X线检查技术课件)

胸部X线检查技术(透视、胸部摄影)(X线检查技术课件)
静呼吸中屏气曝光。 5. 肺摄影的曝光时间短,心测量用片要求曝
光时间不超过0.1秒,使心影清晰。
6. 两侧肺部密度相比悬殊的患者,可用高kV 技术摄影。
7. 明确摄影目的,肺片主要观察肺纹理和肺 实质影像。心片主要观察心血管形态。
8. 成像野大小12×15英寸或14×17英寸,小儿 视具体情况酌减。
二、透视操作技术
一般取站立位,先从正位开始,先观察胸部全貌,然后 按顺序逐一观察,对所发现的病变作重点观察。
1.平静呼吸时,观察两侧胸廓是否对称;两侧肺 野、肺纹理及透光度;肺门的大小、密度和位置。 两侧肋膈角是否锐利;两侧横膈形态、位置及运动 情况;纵隔的轮廓及位置有无改变;心脏大血管有 无异常。 2.深呼吸时,观察肺通气有无障碍,纵隔有无移 动及横膈运动等情况。
·
3.标准影像显示
胸部侧位影像,肺 部、膈肌及前后胸壁 ,胸骨及胸椎呈侧位 像。膈肌前高后低, 从颈部到气管分叉部 ,能连续追踪到气管 影像。
(六)站立胸部前凸(前弓)位
摄影目的 为胸部正、侧位的补充位置,主要用于显示肺
尖、锁骨下区及右肺中叶的病变。 照射野选择
12×15英寸或14×17英寸 摄影距离
标准影像显示 为胸部正位影像,两胸锁 关节对称,上部四个胸椎 清晰可见,肩胛骨投影于 肺野之外,肺门阴影结构 可辨,肺纹理清晰可见, 乳腺和左心影内可见肺纹 理,膈肌包括完全且边缘 清晰,肋膈角锐利,心脏 纵隔边缘清晰锐利。
肺尖 上腔静脉
肺门
乳头 横膈
胸部后前位
主动脉弓 肺动脉
左心室 心尖
(二)仰卧胸部前后位
体外金属物体对影像的影 响
(一)站立胸部后前位
摄影目的 观察胸廓、肺部、纵隔及膈肌的病变,

简述进行胸部x线摄影的注意事项

简述进行胸部x线摄影的注意事项

简述进行胸部x线摄影的注意事项胸部X线摄影是一种常规的医学检查方法,它能够帮助医生检测肺部、心脏和其他相关器官的健康情况。

在进行胸部X线摄影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 摄影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胸部X线摄影前,需要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脱掉上身的所有衣物和饰品,穿上医院提供的短袖或无袖的医用衣服。

其次,需要将发夹、耳环、项链等金属物品取下,以免影响摄影效果。

如果女性怀孕或可能怀孕,应向医生说明情况,以便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胸部X线摄影。

2. 摄影过程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胸部X线摄影时,需要遵守以下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保持呼吸平稳,以免影响摄影效果。

其次,需要注意站姿,双脚需要分开站立,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在摄影时,医生会让患者的胸部贴紧X线摄影机,以获得更清晰的影像。

摄影时需要保持静止,以免影响摄影效果。

3. 摄影后的注意事项在完成胸部X线摄影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需要等待医生对摄影结果进行分析和诊断。

其次,需要继续保持呼吸平稳,以免影响摄影效果。

如果患者在摄影过程中感到不适或有过敏反应,应立即告知医生。

在摄影后,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活动和饮食,无需特别注意。

4. 胸部X线摄影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胸部X线摄影适用于检测肺部、心脏、胸腔和其他相关器官的健康情况。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肺部感染、肺结核、肺气肿、肺癌等疾病。

禁忌症包括怀孕、儿童、乳腺癌患者等。

在进行胸部X线摄影前,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体情况,以便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胸部X线摄影。

在进行胸部X线摄影时,我们需要注意上述事项,以确保摄影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通过胸部X线摄影,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和诊断相关疾病,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胸部X线摄影技术

胸部X线摄影技术

胸部右前斜位
X线片标准: 结构显示:从肺尖至肋膈角的双侧肺野都应包括。含气的气管、大血管和
心缘在60°左前斜位上观察效果最好(45°右前斜也可以显示这些结构) 定位:在评价旋转45°时,远离IR一侧的肋骨外缘至椎体的距离大约为靠
近IR一侧的2倍。 投照野和CR:投照野的上下缘对应CR,平T7。 曝光标准:无移动;膈面和心缘应该锐利。最佳的曝光和对比可以显示透
通常,照相时使用高电压(100kv以上)需要使用滤线器。移动滤线器或 细线焦点固定滤线器均可。床边投照除外,这时可能因为设备的关系,kV 值被限定在80~90kV,可以不用滤线器。但一般不推荐这种方式的检查。
技术参数
曝光时间和毫安(m As-毫安秒)一般,胸片需要较高的电流和较短的曝 光时间,以减少运动造成的清晰度丧失。足够的电流用来提供肺部和纵隔结 构的最佳密度。在后前位胸片中,用来确定这些因素的方法是能够看到心脏 和纵隔其他脏器后方的中上段椎体和后肋的模糊边缘。
下方)。 SID为72英寸(180cm)。 投照野:投照野投照野对齐肺部感兴趣区。 呼吸:深吸气屏气后曝光。 注:如果病人虚弱或不自主,不能进行立位前弓位,
则应在仰卧位上进行前后半轴位投射。肩膀旋转向前, 胳膊放置同前弓位。CR向头部成角10°~20°,对准胸骨中心。
胸部前弓位
X线片标准: 结构显示:全肺野和锁骨均应包括。 定位:锁骨应该显示为近水平位,在肺尖上方,并且锁骨中段与第一肋骨
胸部侧位
图中所示为过度旋转的 侧位胸片,造成了左右 侧后肋的较大分离以及 肋膈角的分离。这表明 体位不正,常需再次摄 片。
胸部侧位
注意事项: 胳膊抬高:确保病人胳膊抬得足够高以 防止叠加在上肺野。虚弱病人或不自主 病人需要有人辅助。如果病人的手臂举 得不够高,上臂的软组织会叠加在上肺 野,如图所示。箭头表明上臂软组织的 边缘重叠于上部肺野上。需要重新摄片 以避免之。

X线拍摄常用体位

X线拍摄常用体位

1.胸部后前位片检查胶片尺寸:14Ⅹ17.根据身高大小灵活选用。

投照体位:患者背向球管站立于平板面前,前胸紧贴平板,双手背放在髂骨上,肩部下垂、上臂内旋(拉开肩胛骨),头稍后仰,下颌置平板上缘之上。

中心线:对准胸5水平射入胶片,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正位像,包括两侧胸廓、肺野、肋膈角、纵隔、心脏及横膈。

2.胸部侧位检查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立平板前,患侧紧贴平板,两臂屈肘高举、交叉抱头、前、后胸壁置于平板内缘,上缘包括颈7。

中心线:经胸5高度胸壁前后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侧位片像、主要观察心脏后方肺组织,前肋膈角,结合正位确定病变部位,对纵隔显示较好。

3.心脏正位片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同胸片正位片。

中心线:对准胸6水平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胶位片距:180-200cm(远达、减少放大)。

4、右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右肩紧贴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45~550角,左手高举抱头,右肘弯曲、平板上缘达右肩部上2.0cm。

中心线:经左腋后线胸5-6高度垂直射入,曝光前服钡剂两口,待服第2口钡后闭气曝光。

距离:150cm.5.左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左肩贴近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55-650角,右手高举抱头,左肘弯曲,平板上缘超过左肩1.5cm.中心线:经右腋后线相当于胸5-6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距离150cm。

6.腹部仰卧位前后位(正位)14Ⅹ17平板投照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并与台面中心线重合,平板下缘超出耻骨联合下5cm。

中心线:经剑突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曝光。

距离:90cm..7、腹部站立前后位胶片:平板立前后位片体位:患者面向球管站立于平板前,腰背部紧贴平板,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垂直25并重合于平板中心线,两手放于两侧,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5.胸部X线摄影技术

5.胸部X线摄影技术

(二)呼吸系统常用体位 1.胸部后前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前胸 紧贴暗盒立于摄影架前, 头稍上仰,暗盒上缘超 出两肩峰3cm;两手背 放在髋部,双侧肘部内 旋,使两侧肩胛骨拉出 肺野。
【中心线】水平投射,经 第5-6胸椎高度垂直暗 盒射入。
胸部后前位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双肺
后前位影像。
【呼吸方式】深吸气后
三、胸部常用摄影体位
1.胸骨后前斜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身体矢状 面与床面长轴垂直;俯身使 颈部前伸,胸骨紧贴在垫高 约5cm暗盒上,两臂内旋置 于身旁;暗盒上缘达胸锁关 节上2cm ,下缘包括剑突。 【中心线】自背部脊柱右后射 至左前方,对准肩胛骨内缘 与第4胸胸椎连线中点,经 胸骨中点射入暗盒中心。 胸骨后前位摄影体位
屏曝光。
【用途】胸部后前位平
片是X线检查胸部的疾
患的初选位置。
胸部后前位显示图
2.胸部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 立于摄影架前,两臂 上举,交叉抱头,使 两肩尽量不与肺部重 叠;暗盒或上缘平第7 颈椎,前胸壁及后背 部与暗盒边缘等距。 【中心线】水平投射, 平第5-6胸椎高度经侧 胸壁中点,垂直暗盒 射入。
胸部前弓位(前后方向)体位
【中心线】水平投射,经胸骨角与剑突连线中点垂
直暗盒射入。
【标准影像显示】此位置显示肺部前凸位影像,常
用来观察肺尖与锁骨上或肋骨重叠的病变。
【呼吸方式】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用途】此位置主要显示肺尖部病变,对在前后位 被肋骨和锁骨遮蔽的病灶都能清楚显示。
4、心脏、大血管右前斜位(胸部右前斜位) 体位:病人立位,右前胸转向前,紧贴摄影架 面板或暗盒面,使身体冠状面与面板成 45°~55°角。右手背放于臀部,屈肘内收, 左手上举抱头,保持身体稳定。暗盒前缘包括 左侧胸壁。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曝光。 中心线:对准左腋后线经第7胸椎水平方向射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部后前位摄影体位图
胸部后前位照片要求
• ①显示胸部正位影像,照片包括胸廓、全部肺 野及两侧肋膈角。
• ②两侧胸锁关节对称,肩胛骨位于肺野外方。 • ③肺野密度适中,肺尖显示在锁骨上方,纵隔
内第1-4胸椎显示清晰。 • ④肺门位于肺内带中部,肺纹理由肺门呈放射
状伸向肺野,层次清晰。
胸部后前位照片要求
• 胸部摄影的曝光时间,要求使用x线管容量 允许的最短时间,以避免心脏搏动所引起 的肺组织运动性模糊。
胸部摄影注意事项
• 肺脏照片主要观察肺纹理和肺实质影像, 因肺泡内充气,吸收X线量少,所以常规 肺部摄片所需摄影条件较少。心血管照片 主要观察心脏与大血管形态,因这些器官 组织密度较高,故心脏摄影较肺脏摄影需 增加管电压5~10kV。
②两臂上举,交叉抱头,使两肩尽量不与肺部重叠。 ③暗盒上缘平第7颈椎,下缘达第12胸椎高度,前胸
壁及后背部与暗盒边缘等距。 ④中心线水平投射,平第6胸椎高度经侧胸壁中点,
垂直暗盒射入胶片。
胸部侧位摄影体位图
胸部侧位照片要求
• ①显示胸部侧位影像,照片包括肺尖、膈肌及前 后胸壁。
• ②胸骨及胸椎呈侧位像。 • ③从颈部到气管分叉部,能连续追踪到气管影像。 • ④心脏大血管居中偏前。 • ⑤心前、后间隙肺野清晰,食管显影时位于心影
胸部左前斜位摄影体位图
胸部左前斜位照片要求
①显示胸部左前斜位影像,照片上缘包括下 颈部,下缘包括膈肌,前后缘包括侧胸壁。
②胸部呈斜位投影,心脏大血管投影于胸椎 右侧,胸椎投影于胸部左后方1/3偏前处。
③心后缘上方是展开的主动脉弓,弓下透明 区为主动脉窗,胸主动脉全部展示,边缘 清晰。
胸部摄影注意事项
• 胸骨正位摄影时应采用低千伏、小毫安、长时间、 近距离并倾斜中心线的摄影技术,并在均匀浅呼 吸的方式下曝光,以获得自体断层的效果。
• 肋骨为弓形骨,二维平面的X线像不能使其全部展 开,应根据病变部位采取尽可能使病变贴近胶片 的体位进行摄影,肋骨左右成对,常规用正位显 示,不摄侧位片,必要时摄斜位片、切线位片。
• ①被检者面向暗盒站立于摄影架前,左前胸壁紧贴暗盒, 身体冠状面与暗盒呈65°~75°角。
• ②右臂上举,屈肘抱头,左手背放在髋部,左臂内旋。 • ③暗盒上缘超出锁骨6cm,下缘达第12胸椎,两侧缘包括
右前及左后胸壁。 • ④中心线水平投射,经第6胸椎高度与斜位胸廓水平连线中
点,垂直暗盒射入胶片。
胸部X线摄影
江汉大学卫生技术学院 医学影像系 张运利
胸部摄影
• 胸部解剖复习 • 胸部摄影注意事项 • 胸部常用摄影体位 • 胸部其他摄影体位 • 胸部常用摄影体位选择 • 胸部常见病变的摄影体位
胸部解剖复习
• 骨性胸廓 • 呼吸系统 • 心脏大血管
胸廓解剖
呼吸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解剖
心脏解剖
胸部摄影注意事项
• 胶片尺寸:(成人)胸部整体片 356mm×356mm(14英寸×14英寸)或 305mm×381mm(12英寸x15英寸);
• 局部片及小儿视具体情况酌减。
胸部摄影常用体位
• 胸部后前位 • 胸部侧位 • 胸部右前斜位 • 胸部左前斜位 • 婴幼儿胸部正位 • 胸骨后前位 • 胸骨侧位 • 肋骨前后位
胸部后前位摄影要点
• ①被检者面向暗盒立于摄影架前,前胸紧贴暗盒, 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暗盒垂直,并对准暗盒中线。
• ②两手背放在髋部,双侧肘部内旋,肩部下垂, 使锁骨成水平位。
• ③下颌置暗盒上缘,头稍上仰,暗盒上缘超出锁 骨6cm,下缘包括第12胸椎。
• ④中心线水平投射,经第6胸椎垂直暗盒射入胶片。
• 检查肺脏时,中心线经第5胸椎平面垂 直射入胶片;检查心脏时,中心线经第 6胸椎平面垂直射入胶片。
胸部摄影注意事项
• 胸部摄影焦~片距为:成人肺脏摄影 150~180cm,心脏摄影200cm;儿童一般 均用100cm。
• 肺部及膈上肋骨应摄取深吸气后屏气像; 心脏应摄取平静呼吸下屏气像。对不能配 合的婴幼儿、老人及病重者,摄影时须注 意观察被检者的呼吸动作,在吸气末呼气 初的瞬间进行曝光,摄取肺充气像。
后方。
胸部侧位照片
胸部右前斜位摄影要点
①被检者面向暗盒站立,右前胸壁紧贴暗盒,身 体冠状面与暗盒呈45°~55°角。
②左臂上举,屈肘抱头,右手背放在髋部,右臂 内旋。
③暗盒上缘超出锁骨6cm,下缘达第12胸椎,左 右缘包括左前及右后胸壁。
④中心线水平投射,经第6胸椎高度与腋后线交界 处垂直暗盒射入胶片。
心脏解剖
心脏解剖
骨性胸廓X线表现
支气、肺
肺段
纵隔、横隔
心脏X线表现
胸部摄影注意事项
• 摄影前认真阅读摄影申请单,明确摄 影目的,正确选择摄影体位,胸部摄 影的常规体位为站立后前位,对于外 伤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根据情况采 用半坐位或仰卧位进行摄影。
胸部摄影注意事项
• 胸部侧位也为常规摄影体位,主要检查 肺脏时常规取右侧位,主要检查心脏时 常规取左侧位。
胸部右前斜位摄影体位图
胸部右前斜位照片要求
• ①显示胸部右前斜位影像,照片上缘包括下颈部, 下缘包括膈肌,前后缘包括侧胸壁。
• ②胸部呈斜位投影,心脏大血管投影于胸部左侧, 不与胸椎重叠,胸椎投影于胸部右后1/3处。
• ③食管胸段钡剂充盈良好,位于心脏与脊柱之间。
胸部右前斜位照片
胸部左前斜位摄影要点
• ⑤肺纹理、肋骨、膈肌及心脏边缘锐利。 • ⑥心脏居中偏左。 • ⑦高千伏摄影时,照片显示层次丰富,与肋
骨、纵隔及心脏等重叠的肺组织显示清晰, 气管、支气管的形态和管壁显示良好,心脏 及大血管边界较锐利。
胸部后前位照片
胸部侧位摄影要点
①被检者侧立于摄影架前,患侧侧胸壁贴近暗盒, 身体矢状面与暗盒平行。
胸部摄影注意事项
• 膈上肋骨与肺组织重叠,膈下肋骨与腹腔脏 器重叠,两者对X线的吸收差异很大,摄影 时应根据膈上肋骨深吸气、膈下肋骨深呼气 的技术选择曝光条件分别进行摄片,也可采 用高千伏摄影技术,同时摄取全肋骨影像。
胸部摄影注意事项
• 若两侧肺部密度相差悬殊较大或欲观察被肋 骨、心脏、锁骨等遮盖的肺组织以及纵隔肿 瘤和硅沉着病等影像,可采用高千伏技术摄 影,并选用高栅比的滤线栅。心脏摄影时, 为观察左心房与食管的关系,须口服医用硫 酸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