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政务云行业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云原生发展白皮书(2020年)

云原生发展白皮书(2020年)
从技术特征方面来看,云原生技术架构具备以下典型特征:极致 的弹性能力,不同于虚拟机分钟级的弹性响应,以容器技术为基础的 云原生技术架构可实现秒级甚至毫秒级的弹性响应;服务自治故障自 愈能力,基于云原生技术栈构建的平台具有高度自动化的分发调度调
2
谐机制,可实现应用故障的自动摘除与重构,具有极强的自愈能力及 随意处置性;大规模可复制能力,可实现跨区域、跨平台甚至跨服务 商的规模化复制部署能力。
1
一、 新机遇下的云原生
(一) 重新认识云原生
云原生成为近几年云计算领域炙手可热的话题,但业界普遍存在 对云原生概念理解不清晰、内涵认知不统一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推广 云原生理念,信通院针对云原生概念进行重新梳理,重点从产业效用、 技术特征和应用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帮助不同领域的受众 群体更好的理解云原生,进一步推进国内的云原生产业发展和落地实 践。
云原生发展白皮书
(2020 年)
云原生产业联盟 Cloud Native Industry Alliance,CNIA
2020 年 7 月
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云原生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
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云原
生产业联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0
5452..30 5.2
75.1 7.6 87.4
11.6 148.7
2015
2016
2017
145.2 21.8 270.4
2018
194.8 41.9
452.6
SaaS市场规模 PaaS市场规模 IaaS市场规模
2019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 年 5 月

电子政务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电子政务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国家信息中心.
王谦, 王旭, & 王霄. (2019). 我国 电子政务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研究. 科技与创新导报, 16(18),
119-121.
THANK YOU
感谢观看
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将进一步实现数据共 享和信息整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移动政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政务将成为未来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 方向,实现随时随地为公众提供服务。
智能化决策支持
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政务决策的智能化支持,提高决策效率 和科学性。
电子政务发展情况 调查报告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调查背景与目的 • 调查方法与样本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Nhomakorabea01
调查背景与目的
调查背景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 段。为了解各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我们开展了 这个调查。
采用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分析,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结果。
调查样本
政府部门
选取了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 、公共机构等不同部门的工作人 员,以了解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对 电子政务的需求、使用情况及满
意度等。
企业
选取了不同行业、规模的企业, 以了解他们在经营活动中对电子
政务的使用情况及需求等。
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技 术挑战和安全问题,需要加强技术研 发和安全管理。
建议
强化顶层设计
加强地区间合作
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技术研发与安全保障
制定全面的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明确发展 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通信行业:今年实现身份证电子化,CTID平台加速推广

通信行业:今年实现身份证电子化,CTID平台加速推广

今年实现身份证电子化,CTID平台加速推广通信行业1、事件: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年要实施身份证电子化,实现“拿着手机在有关事项上一扫码,事就办成了”。

2、目前,可信数字身份签发主要通过可信数字身份认证平台来进行。

核心系统是"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CTID平台),是国家网络身份治理的重要基石。

而该平台核心供应商为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下属全资子公司中盾安信。

公司是CTID唯一合法的运营服务商,为各行业提供权威、可信、安全、便捷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

3、市场应用主要包括:政务、公安、金融、电信、医疗等,涉及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征信等领域。

4、围绕中盾安信形成相关生态体系及投资梳理在可信数字身份生态体系中,以中盾安信为核心,包括应用合作伙伴、技术合作伙伴和服务合作伙伴。

在中盾安信官网发布的2021年一级应用合作机构中,包括数字认证、新大陆、宜签网络科技(艾融软件),此外包括百度、自如、字节、京东、支付宝等;二级应用合作机构中包括中电普华(国网信通)等。

此外,根据CTID公众号发布的《可信数字身份生态产品推荐清单》,我们认为,在核心系统支撑下,伴随数字身份证相关政策加速推进,今年相关供应商有望核心受益,相关受益标的包括芯片及模组供应商:新大陆(000997.SZ);二维码模组供应商:民德电子(300656.SZ)、天波信息(833839.NQ);签名验签服务器供应商数字认证(300579.SZ)、吉大正元(003029.SZ)等。

5、通信板块观点1)2022年紧抓数字经济主脉络,以数据流量为线索,挖掘元宇宙、工业互联网、智能驾驶等新应用带动下,智能传感、硅光传输、存储到云原生等新技术创新机遇。

从底层我们持续重点关注港股运营商(中国联通、相关受益标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IT主设备(紫光股份、中兴通讯)、网络安全、通信+新能源(朗新科技)、车联网应用、军工通信和卫星互联网(海格通信、和而泰)、物联网(广和通)等高成长性板块,以及基本面好转,云生态相关及衍生的新兴赛道,包括IDC(光环新网、奥飞数据;相关受益标的首都在评级及分析师信息行业评级:推荐行业走势图[Table_Author]分析师:宋辉邮箱:*****************.cnSAC NO:S1120519080003联系电话:分析师:柳珏廷邮箱:***************.cnSAC NO:S1120520040002联系电话:-18%-11%-5%1%7%13%2021/032021/062021/092021/122022/03通信沪深300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仅供机构投资者使用线)、边缘计算和云原生(相关受益标的青云科技)、元宇宙等(平治信息)。

政务云发展背景及趋势分析

政务云发展背景及趋势分析

节省经费
降低基础设施采购成本,避免重复 建设,由云服务商提供运维服务, 解决政府部门运维力量薄弱的问题
政务云核心价值与建设必要性
智慧政务
整合政务服务资源,提高政府部门 间信息流转效率,建立政府与群众 的沟通渠道,推动"最多跑一次"
弹性伸缩
自建政务系统资源利用率低,高峰 时期弹性不足,云服务可扩展和可 伸缩的特性能够有效应对突发流量
政务云总体架构示意图
业务应用层 SaaS
网上政务大厅 综合办公系统
公用信息服务系统
OA
网盘
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
邮箱
……
平台支撑层 PaaS
数据交换共享平台
业务流程支撑平台
数据库
中间件
搜索引擎
云管理平台
身份认证平台 开发测试平台
基础设施层 IaaS
计算资源池 物理基础设施
来源: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存储资源池
私有云在管理复杂性、可靠性和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劣势暴露,政府机构正越来越多地采用专有云模式,尤其在面向公众
服务的系统中,通过提高架构的灵活性最大化云计算的价值,加速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混合云允许政府机构同时兼顾多种
云服务的优势,如在私有云上存储关键数据,而在公有云上运行应用程序,但统一化的管理意味着必须在不同云平台间进
管理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的区别
管理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
政府本位 垂直金字塔型 低度信息公开 各自为政、信息孤岛 敏感度低、响应滞后
行政理念 组织结构 数据共享 业务协同 需求响应
公民本位 扁平化网络型 高度信息公开 多部门间跨域融合 敏感度高、响应迅速
简政放权


服 务

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 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凝聚强大的数智力量

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 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凝聚强大的数智力量

PECIAL REPORT 特别报道8MARCH 2021渐良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正驱动引领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

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开辟新局近年来,相较于人口红利,我国数字红利体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正逐年攀升,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6年的22.6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6%,对GDP贡献率达67.7%。

数字经济作为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得到了政府工作报告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一)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加大5G 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建设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

作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我国数字基础设施近年来不断完善。

2021年2月3日发布的第47次《中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3月12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共19篇65章,在第5篇对“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进行了专篇部署,体现了未来时期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角色将愈发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中国建设,把数字技术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战略来谋划推动。

经过多年的持续推进和探索实践,我国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生态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数字经济优势不断凸显,数字政府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数字生态日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光纤接入用户总数已达4.54亿户,4G用户总数已达12.89亿户,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5G基站超71.8万个,5G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通信行业研究周报:临近年底关注集采招标进展,新基建和新应用有望加速推进

通信行业研究周报:临近年底关注集采招标进展,新基建和新应用有望加速推进

行业报告|行业研究周报通信证券研究报告 2020年11月15日投资评级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作者唐海清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30002 ********************王奕红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90004 *******************容志能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100003 ********************王俊贤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80002 ********************姜佳汛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9050001 ********************林竑皓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40001 *******************资料来源:贝格数据相关报告1 《通信-行业专题研究:机构持仓低位,基本面向上趋势不改》 2020-11-09 3 《通信-行业研究周报:政策再提“加快推进5G 网络建设”,真金白银加大支持力度》 2020-11-01行业走势图 临近年底关注集采招标进展,新基建和新应用有望加速推进本周行业重要趋势:一、中国联通“三方面”发力,深度推动5G 行业终端发展中国联通智网创新中心的专家表示,数字经济为5G 行业终端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中国联通将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从“三方面”发力,(1)以联通5G 行业终端测试中心为入口;(2)先行先用,带头引领产品创新;(3)凝聚产业智慧,成立联盟5G 行业终端专业委员会。

二、上海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超530公里,滴滴获全路段牌照 近日上海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新增404公里,总里程达530.57公里,其中嘉定区315公里、临港新片区118.2公里(含东海大桥34公里)和奉贤区97.37公里。

滴滴自动驾驶成为首家获得上海三个测试区牌照企业。

企业信用报告_德尔格安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企业信用报告_德尔格安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二、股东信息 .........................................................................................................................................................8 三、对外投资信息 .................................................................................................................................................8 四、企业年报 .........................................................................................................................................................8 五、重点关注 .......................................................................................................................................................10
5.1 被执行人 ....................................................................................................................................................10 5.2 失信信息 ....................................................................................................................................................10 5.3 裁判文书 ....................................................................................................................................................10 5.4 法院公告 ....................................................................................................................................................10 5.5 行政处罚 ....................................................................................................................................................10 5.6 严重违法 ....................................................................................................................................................11 5.7 股权出质 ....................................................................................................................................................11 5.8 动产抵押 ....................................................................................................................................................11 5.9 开庭公告 ....................................................................................................................................................11

北京零点市场调查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北京零点市场调查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1.4 地区分布
近 1 年北京零点市场调查有限公司中标项目主要分布于北京、黑龙江、河南等省份,项目数量分布为 12 个、3 个、2 个,占比企业近 1 年项目总数的 71%。从中标金额来看,北京、河南、四川的中标总 金额较高,表现出较高的地区集中度。
分地区主要项目
调查
公司
66.0
[公开]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项目承
TOP8 办费用第 3 包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49.0
第三方测评中标公告
TOP9
2023 年海南省 12345 热线服务质 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 量第三方评估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厅
45.5
TOP10
2023 年北京市基层公益性演出第 三方监测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访测评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23-06-05 2023-08-04 2022-10-28 2022-11-09
(2)黑龙江(3)
序号
项目名称
1 北京零点市场调查有限公司
招标单位
汤原县营商环境建设监督 局
北京自然博物馆
4
2022 年度北京地铁需求与满意度 调查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公开]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项目承 5 办费用第 3 包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第三方测评中标公告
6
2023 年北京市基层公益性演出第 三方监测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中标金额 (万元)
196.8
156.6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 任公司技术开发分公 司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 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务信息化发展节点
国务院先后批准经济、金
5月,《电子政务标
3月,《国家电子政务
融、铁道、电力、民航、
准化指南》出台,标 总体框架》从战略高
统计、财税、海关、气象、 志着电子政务标准化 度明确电子政务发展
灾害防御等10多个国家级
工作的启动
的思路、目标和重点
信息系统的建设
1993年,国民经济信 息化起步工程“三金 工程”启动 1999年,40多部委 信息主管部门联合发
影响因素:总结各地政务云实践,除经济水平、产业基础等客观条件外,“一把手工程”往往执 行力度更强,可以有效推动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应用成效显著。当前信息化水平处于腰部的 地市没有历史包袱,如能把握数字经济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将有望成为未来政务云的发展高地。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2
政务云的概念及类型
产业格局:政务云的建设运营方包括对项目进行总体把控的总集成商,以及专注提供软硬件产品 及服务的各细分领域厂商。不同类型厂商间竞争与合作并存,形成复杂的政务云产业生态。从利 润最大化的逻辑出发,未来政务云厂商将逐渐回归自身核心能力,在“产品+技术”和“集成+ 运营”两个维度展开竞争。
应用成果:评价政务云应用成果不仅应关注云平台本身,还应关注其对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 的实际促进。从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标看,政务云建设应用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 局面,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表现最为突出。
社会管理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3
中国政务云行业发展背景
1
中国政务云行业发展特征:采纳阶段
2
中国政务云行业发展特征:建设阶段
3
中国政务云行业发展特征:应用阶段
4
中国政务云行业未来趋势展望
5
4
中国政务信息化发展历程
“十二金”基本结束,政务云成为实现电子政务的核心手段
中国的政务信息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三金工程”的基础上,2002年我国重新规划了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重点,初 步确立了“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的基本框架。《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云计算服务优先”模式,鼓 励政务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向云计算服务模式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迁移,拉开了中国政务云建设的序幕。 随着云计算的快速落地应用,为落实“十二五”规划,2013年《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出台,同 年工信部确定北京市、海淀区等18个省级地方及59个市(县、区)作为首批试点示范地区,中国政务云行业由此全面启 动,并在一系列云计算产业政策的推动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2013
2016
政务信息化 建设模式的变迁
电子政务
政务云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5
政务信息化内在动因:政府管理理念
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以公共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
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是推动政务信息化不断演进、优化的内在动因,政务信息化反过来促进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 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 服务型政府。“放管服”改革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当“社会是不是需要、人民是不是满意”成为评价政府工作 的标准,政府职能亦由以行政管理为先向平衡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过渡。 从政府组织结构的层面来看,管理型政府层层节制的组织结构消耗了大量的成本,而服务型政府在取消中间层的基础上, 实现了职能交叉部门的合并,使得信息横向、纵向的流通更加高效。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落地,政务信息化 建设加快向“数据共享、业务协同” 的方向升级。
政务云的概念及类型
面向客户 政府机构
服务内容

计 算
基础设施 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支撑软件 子
应用功能
政 务
信息资源
运行保障
信息安全
……
综合政务云
牵头单位 - 各地方政府 - 省级、市级、县级
承载需求 公共服务
行业政务云

牵头单位
者 间 存
- 公安、税务、海关、人社

等行业主管部门


- 国家委办局、地方委办局


叉 承载需求
2011年12月,《国家电 子政务“十二五”规划》 提出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 共平台,并推行“云计算 服务优先”模式
9月,《关于加快推进 “互联网+政务服务” 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
2017年5月,《政 务信息系统整合共 享实施方案》印 发,旨在解决“各 自为政、条块分 割、烟囱林立、信 息孤岛”的问题
迈向云上政务时代
中国政务云行业研究报告
2020年
开篇摘要
驱动因素: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驱动政务信息化向政务云演进的内在动因。以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进步为基石,各项国家政策对政务云起到直接推动作用。基于数字中国建设的大背景,转变职能 中心的理念,围绕数字化公民打造数字政府将是政务云发展的长期愿景。
整体规模:2019年中国政务云市场规模为527.7亿元,目前处在由底层基础设施建设向信息共 享、数据融合过渡的阶段,IaaS、PaaS层投入占比约八成。受新冠疫情及经济下行压力的影 响,预计政务云增长将出现放缓,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1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0.6%。
8月,《国家信息化 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 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 重新规划电子政务工 作建设的重点即“两 网一站四库十二金”
2007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 国政府信息公开 条例》施行,政 务信息化进入有 法可依的时代
起“政府上网工程”
1984
2002
2006
2月,《基于云计算 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顶层设计指南》出台 9月,首批政务云试 点工作展开
市场细分:与“十二金”时期聚焦垂直部门信息化不同,现阶段各地方政府着力推动一体化政务 服务平台。2019年综合政务云占中国政务云整体市场的比例为25.9%,在统建共建的原则引导 下,2023年综合政务云的占比预计将提升至31.8%。地方综合政务云市场中,地级行政单位总体 投资规模占比过半,随着大量的地市从“上云”走向“云上”,未来地级政务云市场空间广阔。
面向政府机构,运用云计算技术提供的综合性电子政务服务
政务云是云服务在政府领域的应用,具体而言,是指运用云计算技术,面向政府机构提供的基础设施、支撑软件、应用功 能、信息资源、运行保障和信息安全等综合性电子政务服务,其目的在于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 中国政府采取矩阵式的管理模式,即地方政府和垂直行业部门同时具有管理权限。根据牵头单位的不同,政务云可划分为 综合政务云和行业政务云两类。综合政务云由地方政府(通常为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用于承载政府的各项公共服务; 行业政务云由公安、税务、海关、人社等行业主管部门投资建设,具有明显的行业属性,为满足各委办局进行社会管理的 办公需求。综合政务云与行业政务云之间并非是独立的关系,由于两者之间的数据存在交叉互通,为避免重复建设,存在 由综合政务云统筹当地委办局需求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