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侵犯动机量表
人际关系归因倾向量表(MMCS多维度-多归因量表)计分及表格式题目

人际关系归因倾向量表:
人际关系归因倾向量表采用Lefcourt 编制的多维度一多归因量表( MMCS) 的人际关系分量表对受试者进行测查该分量表共24 题,采用5 级评分制,即0 ~ 4 分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总分范围在0 ~48,分量表得分范围在0 ~24量表测量了4 种归因策略: 属内控性的能力和努力策略; 属外控性的运气与背景策略测量结果用外控性平均分减去对应的内控性平均分,得分为正数表示外控性倾向,且分数越高表明外控性越强得分为负数,表示内控性倾向,得分越低表明内控性越强,该量表的Cronbach's 值介于0.73 ~0.84 之间,效度良好.
下面这些句子描述了您平时的一些想法和观点,请您用1一5表示这些描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您平时的想法和观点,请在每一描述后相应的数字上打“勾”。
人际反应指针量表

人际反应指针量表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人际反应指针(IRI-C)问卷人际反应指标(IR I-C)系由吴静吉等依据Davis(1980)所编的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修订而成的,共有22题,分成4个因素:观点取替、同情关怀、幻想力、身心忧急。
人际反应指标量表之Cronba ch α系数介于~间,而重测信度介于~之间,信度颇高。
另有适当的建构效度及效标关联效度。
人际反应指标量表的计分采用李克特式5点量表,由“不恰当”、“有一点恰当”、“还算恰当”、“恰当”到“很恰当”,分别给予0~4分;反向题则相反计分。
说明:下面共有22个题目,每个题目用来描述你是否恰当,或说每个题目内容符合你的程度如何。
0代表“不恰当”,4代表另一个极端“很恰当”,就每一个题目当中,从0~4的5个数目当中哪1个数字适合你就在那个数字上打圆圈。
0 1 2 3 4 (1)对那些比我不幸的人,我经常有心软和关怀的感觉。
0 1 2 3 4 (2)有时候当其他人有困难或问题时,我并不为他们感到很难过。
0 1 2 3 4 (3)我的确会投入小说人物中的感情世界。
0 1 2 3 4 (4)在紧急状况中,我感到担忧、害怕而难以平静。
0 1 2 3 4 (5)看电影或看戏时,我通常是旁观的,而且不经常全心投入。
0 1 2 3 4 (6)在做决定前,我试着从争论中去看每个人的立场。
0 1 2 3 4 (7)当我看到有人被别人利用时,我有点感到想要保护他们。
0 1 2 3 4 (8)当我处在一个情绪非常激动的情况中时,我往往会感到无依无靠,不知如何是好。
0 1 2 3 4 (9)有时候我想象从我的朋友的观点来看事情的样子,以便更了解他们。
0 1 2 3 4 (10)对我来说,全心地投入一本好书或一部好电影中,是很少有的事。
大学生人际敏感量表的编制

大学生人际敏感量表的编制引言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与同学、老师、家人、朋友之间的交往不仅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经历、情感都不同,很多时候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说过于敏感、容易受伤、缺乏沟通等等。
对大学生的人际敏感度进行量化评估,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态,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为此,我们制定了一份大学生人际敏感量表,以便于对大学生的人际敏感度进行评估和分析。
一、量表编制目的和意义1. 量表编制目的本人际敏感量表旨在了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敏感程度,以及敏感程度对其人际关系的影响。
通过量表的编制和应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提升自我意识和人际沟通能力,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2. 量表意义(1)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人际敏感特点,有利于预防和化解人际冲突,提升人际交往效果。
(2)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人际交往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拓展人际交往技巧和视野。
(3)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评估手段,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量表编制过程根据人际关系理论,人的情感、性格、心理素质等因素会影响个体的人际交往方式和状态。
敏感度是人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过高或者过低的敏感度都会对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
本量表从人际关系理论出发,结合人际交往中常见的敏感问题,编制了相应的量表项目。
(1)确定量表项目我们对大学生的人际敏感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总结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敏感问题,比如对批评容易受伤、对他人的态度过度在意、对自己的表现过于紧张等等。
然后,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并与心理学专家进行讨论,确定了最终的量表项目。
在确定了量表项目之后,我们为每个项目制定了相应的题目,确保题目清晰、准确、易于理解。
每个题目都针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敏感问题,比如“当听到他人对自己的批评时,会感到特别伤心”、“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为他人的态度而感到不安”等等。
人际敏感量表中文版的初步修订

康晓燕等: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n型呼吸衰竭效果观察2018年第28卷第1期塞,当患者的肺部感染、体内水电解质失衡后,患者容 易出现的临床表现有气流不畅、呼吸肌疲劳以及气道 阻塞等,此时需要对患者的气道阻塞进行改善,对于有 痰液的患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借助呼吸机进行 辅助呼吸,保证患者呼吸顺畅。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 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手 段逐渐提高,临床实践发现对于该病使用单纯性药物 治疗的效果不佳,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
有创通气虽 然对患者的病情可以改善,但同时因为气管插管或者 是气管切开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多,术后并发症较多, 且治疗费用昂贵,不易被患者接受。
因此,本文中对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n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呼 吸机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的治疗 时间,促进患者早日过上正常生活。
无创呼吸机是介于有创机械通气及单纯吸氧之 间,不需要气管插管,通过鼻面罩给予患者呼吸支持的 机械通气技术,是治疗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法。
在患者 呼气及吸气时,呼吸机根据设置的压力提供不同的输 出压力,在患者吸气时,提供高的吸气压力改善患者的 吸气过程,在呼气过程中,提供较小的正向治疗压力使 患者轻松的将废气排出,维持气道正常开放,改善肺泡 通气。
无创呼吸机主要原理是装置产生气流,通过提 供不同的氧浓度,增加患者肺部通气量,改善患者的换 气功能,从而减少呼吸肌的能量消耗,促进二氧化碳的 排放,维持机体内酸碱平衡,对c o p d合并n型呼吸 衰竭患者的呼吸肌起到支持及保护作用,改善患者的 呼吸功能。
无创呼吸机可在不增加过度通气的基础上,减少气道开口,改善肺的弥散功能,从而降低c o p d合并n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死率。
因此,说明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可以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改善患者的呼吸道阻塞情况,使患者身体尽快恢复,而且目前无创呼吸机在临床上已被认可并广泛使用。
大学生人际敏感量表的编制

大学生人际敏感量表的编制大学生人际敏感量表是一种量化评估工具,用于衡量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敏感程度。
编制这样一份量表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明确研究目的。
在编制人际敏感量表之前,需要明确量表的目的,即要评估大学生人际敏感程度的具体方面。
比如可以考虑大学生对他人的言行敏感程度、对他人情绪变化的敏感程度、对他人评价的敏感程度等。
第二步,收集相关观察项。
在明确了量表目的之后,需要收集和该目的相关的观察项。
观察项可以通过研究文献、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
比如可以考虑从大学生的言行表现、情绪反应和社交行为等方面收集观察项。
第三步,筛选和制定量表项。
在收集了大量的观察项之后,需要进行筛选和制定量表项。
这一步需要考虑观察项的适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等因素,确保最终筛选出的量表项能够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人际敏感程度。
第四步,确定量表项的评分方法。
在制定了量表项之后,需要确定量表项的评分方法。
评分方法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比如5分制、10分制等。
评分方法应该能够明确地反映大学生的人际敏感程度,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效度。
第五步,进行测试和修订。
在确定了量表项和评分方法之后,可以进行测试和修订。
通过对一部分大学生进行测试,可以评估量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进行相应的修订。
第六步,进行整体评估。
在修订好的人际敏感量表确定后,可以进行整体评估。
通过对大样本的大学生进行评估,可以获取各项指标的得分分布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读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编制人际敏感量表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仔细考虑各个环节的设计和操作。
编制出质量较高的量表对于后续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人际敏感量表的编制

大学生人际敏感量表的编制
一、前言
大学生需要有一定的人际敏感量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融入社交圈、增进人际关系。
因此,编制一份测量大学生人际敏感量的评估工具非常必要。
本文将介绍大学生人际敏感
量表的编制过程,旨在提供一份可靠、有效的评估工具来帮助大学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二、编制步骤
(一)初步编制量表题目
通过文献资料查阅、专家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初步确定了大学生人际敏感量表的
具体题目内容。
这些题目旨在能够有效地反映大学生的人际敏感度和人际交往能力,客观、准确地评估考察者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根据因素分析设计出正式题目
将初步编制的题目进行因素分析,确定出结构性较好的题目,并剔除无关项和不可信
的项,从而设计出正式的题目。
同时,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题目进行优化和完善,以
提高评估工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三)进行试验调查
在编制完成后,对所编制的量表进行试验调查。
将量表分发以让大学生进行测试,并
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分析结果的可靠度和信度决定了量表的可用性。
(四)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
经过试验调查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计算出信度和效度指标。
这里我们采用的
是Cronbach’s alpha和因子分析,以确保人际敏感量表具有内部一致性和外部有效性。
三、结论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完成了大学生人际敏感量表的编制工作。
该量表经过试验调查和
信度、效度分析验证,具有较高的成效和可用性,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种有效的评估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调整自己的人际关系和提升社交能力。
大学生人际敏感量表的编制

大学生人际敏感量表的编制一、引言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人际关系中,一个人的人际敏感度通常会直接影响到他与他人的互动和沟通。
对大学生的人际敏感度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就显得十分重要。
为了解大学生的人际敏感度水平,我们制作了一份大学生人际敏感量表(以下简称“量表”),希望通过这份量表,能够客观地了解大学生的人际敏感度水平,为相应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二、量表编制过程1. 制定量表目的我们明确了制作量表的目的,即通过量表来了解大学生的人际敏感度水平,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干预提供依据。
2. 形成初步题目根据人际敏感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我们形成了初步的题目,主要覆盖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敏感问题,比如对他人评价的敏感度、对他人态度的敏感度、对他人行为的敏感度等等。
3. 专家论证和修改制作初步量表后,我们邀请了心理学专家对量表进行了论证和修改。
专家们根据自己的学术经验和专业知识,对量表的题目和构成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修改。
4. 预调查和问卷测验在对量表进行专家论证和修改后,我们开展了一次预调查和问卷测验。
我们邀请了一部分大学生参与了这次预调查和问卷测验,用以测试和磨合量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 量表正式出版经过多次的修改和完善,我们最终形成了一份包含了25个题目的大学生人际敏感量表,这份量表将作为我们后续研究和干预工作的基础。
三、量表内容以下是我们制作的大学生人际敏感量表的部分题目:1. 你对周围人的评价是否很在意?2. 你在与他人沟通时常常会被对方的态度所左右吗?3. 你觉得他人的行为对你的影响很大吗?4. 你在与同学相处时,常常会担心他们对你的看法吗?5. 你会因为他人的批评而感到很受伤吗?四、量表使用和分析我们将会通过在各大学校园进行调查问卷的方式,向大学生群体进行量表的调查。
通过这些调查,我们将获得大量的数据,用以量表的使用和分析,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敏感度水平。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第一篇: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这是一份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量表,共28个问题,在每个问题上,符合你自己实际情况是画“√”,不符合的画“×”。
请你认真完成,然后阅读后面的计分办法和对测验结果的解释。
问卷(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
(2)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
(3)过分地羡慕和妒忌别人。
(4)与异性交往太少。
(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
(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
(7)时常伤害别人。
(8)与异性交往感觉不自然。
(9)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10)极易受窘。
(1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
(12)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
(13)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感到不自在。
(14)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
(15)总是尽力使别人赏识自己。
(16)暗自思慕异性。
(17)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
(18)对自己的仪表(容貌)缺乏信心。
(19)讨厌某人后被某人所讨厌。
(20)瞧不起异性。
(21)不能专注的倾听。
(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申诉。
(23)受别人排斥与冷漠。
(24)被异性瞧不起。
(25)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看法。
(26)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
(27)常被别人谈论、愚弄。
(28)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地相处。
第二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指导语: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一个人的成熟程度。
下面这些问题能帮助你了解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情况。
请您根据自身情况在每题后面的括号里填上A.B或C(其中: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感谢您的参与,现在就开始吧!1.我最怕转学或转班级,每到一个新环境,我总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2.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很容易同别人接近。
()3.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以至感到尴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侵犯动机量表(TRIM-18)
1. 量表来源
McCullough(1998,2006)等人编制,用于测量人际宽恕,适用于大学生及成年人。
2. 量表简介
2.1维度及题量
回避分量表包含7个条目,主要测量个体回避侵犯者的动机;报复分量表包含5个条目,主要测量个体寻求报复的动机;仁慈分量表包含6个条目,主要测量个体宽恕他人的动机。
仁慈的得分水平越高,报复和回避维度的得分越低,代表人际宽恕水平越高。
(备注:前面12道题是M 1998年编制的,后面6道题目是后面新加的,在2006年这篇文章中找到了18条目量表)
2.2 计分方式
采用5点计分(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反向计分即分量表题目分布详见量表。
2.3 适用人群
大学生,施测的被试年龄范围为18-45岁,但平均年龄为19.31岁。
参考文献;
张珊珊, 唐辉, 刘艳艳, & 吕少博. (2015). 冒犯严重性与人际宽恕的关系:愤怒沉思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3(4).(翻译参考)
杨满云. (2018).人际冒犯受害大学生宽恕的特点及变化轨迹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McCullough ME, Rachal KC, Sandage SJ, et al. Interpersonal forgiving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I.
Theoretical elaboration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5(6): 1586-1603
McCullough ME, Root LM, Cohen AD. Writing about the benefits of an interpersonal transgression facilitates forgiveness.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6, 74(5): 887-897 (量表来源)
附:
人际宽恕量表(张超翻译版)
说明: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来自他人或大或小的伤害(可能是心理方面,也可能是生理方面),请花3-4分钟的时间回忆一下。
回忆内容包括:在你走过的日子里,对你有过冒犯的人,并试着想象出那个人的外貌,同时尽量回忆你们之间当时所发生事件的经过。
下面题目是我们在受到他人伤害后的想法,请想象若该情景发生时你会如何反应,请在合适选项的数字上打“√”。
【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太符合,4=不确定,5=基本符合,6=符合,7=完全符合】
1.我回避他/她
2.我希望他/她受到应得的惩罚
3.即使他/她的行为伤害了我,我依然祝福他/她
4.我要想办法远离他/她
5.我要他/她为此付出代价
6.我不计前嫌,尽量和他/她和睦相处
7.我尽量和他/她保持距离
8.我要对他/她以牙还牙
9.尽管他/她做的不对,我仍和他/她保持良好的关系
10.我假装他/她不存在,不在我周围
11.我希望他/她碰上倒霉的事
12.虽然他/她伤害了我,我也试图忘记伤害并和他/她恢复关系
13.我觉得难以热情对待他/她
14.我希望看到他/她受伤和痛苦的样子
15.我宽恕了他/她对我的所作所为
16.我和他/她断绝关系
17.我已经不再感到愤怒,能够像往常一样和他/她保持健康关系
18.我不信任他/她
报复:2、5、8、11、14、18
回避:1、4、7、10、13、16
仁慈:3、6、9、12、15、17
报复、回避和仁慈动机三个维度,共计18 个项目。
将回避动机和报复动机反向计分与仁慈动机得分相加后的平均分即为个体的人际宽恕水平。
问卷采用1-5级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宽恕水平越高
人际侵犯动机量表原版(18条目)
For the questions on this page, please indicate your current thoughts and feelings about the person who recently hurt you. Use the following scale to indicate your agreement with each of the questions.
1.I’ll make him/her pay. ®
2.I am trying to keep as much distance between us as possible. (A)
3.Even though his/her actions hurt me, I have goodwill for him/her.
4.I wish that something bad would happen to him/her. ®
5.I am living as if he/she doesn’t exist, isn’t around. (A)
6.I want us to bury the hatchet and move forward with our relationship.
7.I don’t trust him/her. (A)
8.Despite what he/she did, I want us to have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again.
9.I want him/her to get what he/she deserves. ®
10.I am finding it difficult to act warmly toward him/her. (A)
11.I am avoiding him/her. (A)
12.Although he/she hurt me, I am putting the hurts aside so we could resume our relationship.
13.I’m going to get even. ®
14.I forgive him/her for what he/she did to me.
15.I cut off the relationship with him/her. (A)
16.I have released my anger so I can work on restoring our relationship to health.
17.I want to see him/her hurt and miserable. ®
18.I withdraw from him/her. (A)
(A)表示回避分量表的题目;®表示报复分量表;其余的表示仁慈分量表
翻译:Items were rated on a 5-point scale (1 strongly disagree, 2 disagree, 3 neutral, 4 agree, and 5 strongly agree).
Coefficients are loadings from the structure matrix resulting from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es using oblim in rotation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 Loadings indicate the correlations of the individual items with the two correlated factors (r .45). Factor 1 accounted for 53.1% of total item variance, and Factor 2 accounted for an additional 12.1% of total item vari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