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测试题.doc

九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检测试题(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学校班级姓名分数一、积累与运用(27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嗔chēn 攥zuàn 惇chún 绾wǎnB、谮zēn害腆diān着禀bīng请C、聒guō躁面面厮觑qù省xǐng得D、尴gān尬gà怨怅chàng 锭dìng子2、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1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吹嘘:○2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
理会:○3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
带挈:○4魏延诈.败而走诈:3、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篮不篮...的方格子破布(dié)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zuàn)着钱, A 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 B 他半楼梯摔倒。
等他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C ,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了 D 。
那直缰缰..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E 。
⑴改正加点词中书写有误的字,根据拼音写汉字,并将其依次工整地书写在方格内。
(2分)我会写:⑵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A、B、C、D处选填合适的词语。
(只选序号)(2分)选项:①担心②滞笨③糊涂④抱歉我会选:A、B、C、D、⑶请根据语境给文中E处选填合适的语句()(只选序号)(2分)A.我不能不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B.我能不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C.我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D.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4、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2 分)A.班长带同学们参观了新建的汽车站后,对站长说:“真不好意思,我们的光临给您带来了不少的麻烦!”B.我相信你读了我的文章后,一定会受益匪浅。
C.晚上十二点,宿舍里还有几个开灯看书的同学,黄兰不满地说:“大学生们,谁看坏了眼睛,请到我处拿眼药水。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度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1.2022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大家阅读《人民日报》中“人民论坛”的文章,请完成以下任务。
(共5分)作为知识的载体,书籍也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潜.藏着无限的可能。
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顺境时,给你清醒;迷wǎnɡ时,给你希望;挫折时,给你信心;追梦时,给你力量。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有益于开阔眼界、提升格局;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海中深蕴着灼热的理想信仰、chì烈的家国情怀。
……走进《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的文学情境,点燃拼搏奉献的生命烈火……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里;书是翅膀,让人心游万仞。
含英咀.华,浸润书香,精神面貌也会洋yì着文化的气息,闪耀不一样的气质。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23日,有删改)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qián jùB.qiǎn jùC.qián jǔD.qiǎn jǔ(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3分)迷wǎnɡ()chì()烈洋yì()2.请将下表中的古诗文句子补充完整。
(8分)(续表)3.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 (1)根据表格内容填空。
(2)讽刺作品有一个重要特点:作者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时,不仅讽刺单个人物或事件,还讽刺其背后的社会现象及根源。
请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却“总不进学”,一考中却“欢喜得疯了”为例进行说明。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虽然人们有时可以从作品中获得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生活经验和信息,但提供实用信息并不是文学作品的主旨。
②人们不应该把小说当作生活的“实用指南”来阅读。
③所以,任何将文学“功利化”“实用化”的行为,都是曲解、误导了文学本应具有的审美功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蒲柳人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蒲柳人家》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1.理解人物形象的特点。
2.学会赏析作品的语言风格。
【学习准备】准备好课本、笔记本。
观看视频,做好笔记。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1.整体把握小说内容,梳理故事情节发展脉络。
2.分析小说人物何满子、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概括这三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3.赏析小说的创作风格——乡土语言。
【作业设计】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剜.肉(wān)名讳.(huì)呱呱..坠地(ɡuāɡuā)B.隐匿.(nì)烟囱.(tónɡ)断壁残垣.(yuán)C.荆棘.(jí)荣膺.(yīnɡ)如坐针毡.(zhān)D.捯.气(dáo)烙.饼(lào)咬文嚼.字(jué)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天怒人怨形影不离垂头丧气脖然大怒B 礼贤下士眉开眼笑枯躁乏味崇山峻岭C 天伦之乐断壁残垣勾魂索命莺啼燕啭D 云山雾罩言谈举指腰缠万贯识文断字3.下列对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
(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天气的炎热)B.何大学问一走,何满子就像野马摘了笼头。
(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何满子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C.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运用排比和夸张的修辞,表现出一丈青大娘勇猛无比的特点)D.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
(运用排比的修辞,表现出一丈青大娘对何满子的百般疼爱)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何满子的爷爷,名讳已不可考。
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孔乙己》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孔乙己》学习任务单第一课时【学习任务】1.学会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2.学会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学习准备】准备好课本、笔记本。
边观看边做记录。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1)复习鲁迅、小说的体裁等知识。
(2)概括与人物相关的重要情节,感知人物形象特点。
(3)找到与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4)本课小结。
【作业设计】1.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羼.水()间.或()绰.号()夹.衣(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hūn 菜() shì候() wǎn 惜()不屑置biàn()3.用“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可(笑、怜、悲、恶、恨、气、叹……)的人”这一句式,谈谈你对孔乙己的看法。
请从文本中找到证据支持你的看法,并进行简要的分析。
4.小说中除了孔乙己,还写到了哪些人?请你在文章中找出来。
【参考答案】1.chàn jiàn c huò jiá2.荤侍惋辩3.能够围绕自己的观点,从文章中找出依据,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示例:我认为孔乙己是个可气的人。
他身材高大,有一定的劳动能力。
他读过书,而且还写得一笔好字,明明可以靠替人家抄书来养活自己。
可是,他偏偏好喝懒做,懒惰至极,甚至偷别人家的东西来换钱,然后到酒店买酒喝。
真是太可气了!4.“我”(酒店里的小伙计)、掌柜、小孩子、丁举人、短衣帮、长衫客第二课时【学习任务】1.分析社会环境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
2.能够梳理小说中的人物,通过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理解其作用。
【学习准备】准备好笔、练习本,边观看边做记录。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环节一:分析社会环境跟随老师阅读 1-3 段,圈画描写酒客和掌柜的语句,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作用。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B.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C.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代指家乡D. 古诗词中常见“节日”的身影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到的是元宵节【答案】D【解析】D项“元宵节”有误诗句写到的是中秋节2.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关联有误的一项()A. 李贺岑参——唐代周敦颐范仲淹——宋代马致远张养浩——元代宋濂——元末明初张岱——明末清初龚自珍——清代B. 李白——青莲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C. 孔子——仲尼曹操——孟德陶弘景——通明王安石——幼安辛弃疾——介甫D. 《北冥有鱼》——《庄子·逍遥游》《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虽有嘉肴》——《礼记正义》《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一》【答案】C【解析】C项“幼安”是辛弃疾的字“介甫”是王安石的字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昆虫记》多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如瓢虫就是花园中的淑女蟋蟀就是田园中的提琴家螳螂则是美丽的“杀手”B. 严监生是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经典的吝啬人物临死时因为点两根灯草而不肯咽气C. 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我们认识了“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长妈妈记住了正直而善良的藤野先生D. 《西游记》“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中铁扇公主不肯借出芭蕉扇因为她认为孙悟空坑害她的丈夫牛魔王因而怀恨在心【答案】D【解析】D项“因为她认为孙悟空坑害她的丈夫牛魔王”错因为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被孙悟空降伏所以她怀恨在心不肯借扇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B. 就连那手指头也像一面胜利的旗帜C.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D. 牛马们还卧在地下皮肉抖动半个钟头立不起来【答案】D【解析】A项将“马帮”比作“粥”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将“手指头”比作“旗帜”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无精打采地”将门拟人化将“门”比作“嘴巴” 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D5.下列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儒林外史》刻画了众多士人形象他们奔走于科举道路上大多为功名利禄所裹挟作者对其进行了揭露和讽刺B. 《简·爱》中女主人公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寄居在舅妈家她性格倔强不讨舅妈喜欢后来被送进寄宿学校C. 《水浒传》中行者武松斗杀西门庆大闹野猪林倒拔垂杨柳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D. 《大堰河——我的保姆》表达了艾青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答案】C【解析】C项“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的是鲁智深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自《萧红全集》作者萧红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B.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C. 《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是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征战多年胜利归来“十年”并不是实写D. 《晚春》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韩愈【答案】D【解析】D项“宋代”错误韩愈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7.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个星期天》一文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事例中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B. 读了《十六年前的回忆》我们知道了李大钊是位忠贞爱国的革命英雄C. 《腊八粥》详写了等粥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略写了喝粥部分呈现了饶有趣味的“人与粥”的故事D. 《学弈》《两小儿辩日》两篇文章都用具体事例说明了学习要专心致志这一观点【答案】D【解析】D项《学弈》这篇文章用具体事例说明了学习要专心致志这一观点而《两小儿辩日》的寓意是知识是无穷的学无止境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①永乃发愤读书乃 _______________②涉猎经史涉猎 _______________③唯傅修期耳唯 _______________④过书舍而泣过 _______________8.(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②孤者易伤贫者易感8.(3)【甲】文中傅永为什么会发愤读书?8.(4)【乙】文中邴原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答案】(1)①于是, ②粗略地阅读, ③只只有, ④经过【解析】(1)①句意傅永于是发奋读书乃于是②句意粗略地阅读儒家经典著作和历史书籍涉猎粗略地阅读③句意只有傅修期了唯只只有④句意经过书塾时就哭泣过经过【答案】(2)①有朋友给傅永写书信(他)却不能够回复②孤儿容易悲伤贫穷的人容易感动【解析】(2)①与给书书信答回复②孤者孤儿易容易感感动【答案】(3)傅永羞愧于不能回复友人的信不甘心只能武不能文想要学习经过洪仲的责备决定发愤学习【解析】(3)从【甲】文“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可知傅永羞愧于不能回复友人的信在请教叔叔洪仲时受到洪仲的责备他不甘心只能武不能文想要学习于是决定发愤学习【答案】(4)邴原贫不丧志、立志求学、刻苦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解析】(4)从【乙】文中“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可知邴原贫穷但没有丧失理想他认为学习非常重要所以立志求学在学习之后也能够刻苦勤奋的学习最终取得了成就从中可见邴原贫不丧志、立志求学、刻苦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9.(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言外之意是什么?A. 本首诗是诗人辞官离京后又北上往返途中所写的组诗中的一首B. 前两句诗人用“浩荡”“天涯”等词渲染了辞别京师时的离愁别绪C. “落红”即落花之意诗人以“落红”自喻表达了对落花的惋惜D. 本首诗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答案】C【解析】(1)C项诗人以“落红”自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表达了诗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思想感情【答案】(2)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解析】(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0.(1)阅读选文第①—⑩段完成下面表格10.(2)选文第②段描写“狗尿苔”的样子有什么作用?10.(3)选文第⑨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10.(4)选文第⑪段画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10.(5)选文第⑨段和第⑬段中画线的“上天种的花”的含义有什么不同?【答案】(1) A发现蘑菇 B看守蘑菇 C惊奇欣喜 D小心翼翼【解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先明确“蘑菇”是贯串全文的线索然后接着题目中所给出的第一个情节往下按时间顺序去寻找事件再按要求用四个字分别进行归纳概括由文章第①段“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可知首先“我们”发现了蘑菇“正在玩耍的我们姐弟仨惊奇地叫起来” 从母亲处得知“这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之后“我们就日夜严加看守” 等到蘑菇成熟后“我们把长成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 据此概括作答即可【答案】(2)与蘑菇形成对比以“狗尿苔”的丑陋反衬蘑菇的可爱突出“我们”对蘑菇的喜爱之情【解析】(2)解答此题关键要熟知文章常用的写作手法包括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欲扬先抑、借景抒情等然后根据文意去判断其作用作者在这里写“狗尿苔”的样子是为了与蘑菇形成对比表现作者对蘑菇的喜爱之情【答案】(3)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慈爱【解析】(3)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然后根据具体的语句做出判断并结合所处文段加以理解分析出描写的效果人物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侧面描写等从句中的“抚摸”“笑”“温暖”“慈祥”等词可以看出这里主要运用了动作与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面对“我们”时的慈爱【答案】(4)内容上突出母亲的话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或母亲的教育方法在“我们”身上起了作用)使“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变得更乖巧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解析】(4)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内容上一般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题目所给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内容来看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内容上突出母亲的话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答案】(5)第⑨段中“上天种的花”指蘑菇第⑬段中“上天种的花”指“我们”身上具有的正直善良、坦诚、踏实(坦诚做人、踏实做事)的品质【解析】(5)解答此题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结合文章内容来理解由前文中“这样好吃的蘑菇”可知第⑨段“上天种的花”指的是蘑菇由“所以我们坦诚做人不偷不拿不骗不坑”可知第⑬段“上天种的花”则指“我们”坦诚做人、踏实做事的美好品质11.(1)在选文第①段中人们看到戴口罩的为什么会不以为意?11.(2)为了弄到口罩大力都做了哪些努力?11.(3)表妹给大力回电话的时候大力心里想着口罩为什么却没有说呢?11.(4)根据选文内容推断第⑥段中画线的“别样的意思”可能包含哪些意思?11.(5)大力本来和邻居亚方有矛盾为什么还会从家里拿口罩送给亚方?【答案】(1)认为疫情或病毒离得远认为病毒“人不会传人可防可控”【解析】(1)阅读文本根据第①段中“疫情就像天边的闷雷除了偶尔传来隐隐的几声动静大力住的地方还是艳阳高照”“人不会传人可防可控”可知人们不以为意的原因一是认为病毒离大家还远二是最开始大家认为人和人之间是不会传染的疫情可防可控【答案】(2)去药店买给有门路的朋友打电话帮忙给当护士的表妹打电话帮忙【解析】(2)阅读文本根据第②段“大力茫然地走在大街上找寻药店” 第③段“大力想到了几个平时挺有门路的朋友”以及第④段“他想到了在医院当护士的表妹”可知大力为了弄到口罩想了三种方法找开门的药店、找有门路的朋友、找在医院当护士的表妹【答案】(3)向表妹要口罩的人一定很多表妹肯定没有那么多不想给表妹添麻烦表妹在发热门诊比自己更需要口罩不好意思向她要表妹才下班没吃饭很辛苦不想给表妹添麻烦【解析】(3)阅读文本根据第④段中“现在向表妹开口要口罩的人一定很多她肯定没那么多口罩”“表妹说她被抽调到发热门诊做疫情防控工作了现在才下班饭还没有吃呢”分析可知大力在得知表妹工作如此紧张、辛苦的情况下不忍心再因为自己的私事给表妹添麻烦更何况表妹所处的环境更加危险比自己更加需要口罩所以即使心里想着要口罩却始终没有说出口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4)看到大力不安的举动以为他要插队大力不戴口罩担心大力会感染病毒怕大力把病毒传染给别人【解析】(4)解答此题需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及当时情境与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别样”指不同寻常特别另一种结合文章第⑥段可知大力在排队买口罩的时候一直“时不时焦急地踮起脚跟往前张望” 会让前面的人误以为他想要插队且排队的队伍中“就大力不戴口罩显得很另类” 人们担心他会因为没带口罩而感染病毒同时也担心他可能会将病毒传染给别人据此概括作答即可【答案】(5)亚方在农贸市场工作更需要口罩如果亚方被感染自己也有风险陌生人帮助大力使大力受到感动和影响把这份爱传递给亚方【解析】(5)阅读文本结合文章第⑧段“农贸市场人来人往没有防护感染风险很大万一真被感染了我们不是一样也有风险吗?”及第⑨段“那是大力在一心堂排队时那个戴着口罩的陌生人对他说的话”可知大力将口罩给亚方是因为亚方在农贸市场工作那里人群流动大感染病毒的风险更大且如果亚方真的被感染了病毒那么大力也将面临极大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在一心堂药店前陌生人送给大力口罩的举动使大力深受感动大力想把这份爱传递下去故而大力抛下之前的恩怨把家里的口罩送给亚方展现出了疫情期间人们的众志成城与团结友爱据此分析作答即可12.(1)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请简要概括文中描绘秋雨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抓住春雨的特点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的?12.(4)文章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作用是什么?12.(5)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特点请你以第⑤段为例谈谈阅读后的感受【答案】(1)对雨的爱恋或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解析】(1)仔细阅读文章文章开始就表达了对雨的喜爱然后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雨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雨的赞美最后再次点明对雨的赞美、爱恋之情所以对雨的爱恋之情贯串文章始终是文章的感情线索【答案】(2)端庄而沉思【解析】(2)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秋雨的特点抓住第④段“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来概括即可【答案】(3)作者通过抓住春天景物的色彩、情态运用不同的感官从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描绘了春雨美丽、娇媚的特点【解析】(3)仔细阅读文章第②段第②段主要描写了春雨的美丽、娇媚表达了对春雨的怜爱之情在对春雨进行描写时作者多角度地进行描写“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等内容是从视觉角度写的“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是从听觉角度写的“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是从嗅觉角度写的【答案】(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并从听觉的感官角度写出了小草生机勃勃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解析】(4)由“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草”比作“蚯蚓” “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从听觉角度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答案】(5)本段语言清新、优美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细腻流畅处处匠心独运或拟人或比喻无不形象逼真引人入胜【解析】(5)第⑤段所写为冬天的雨语言清新优美抒发感情细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如“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形象逼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名著阅读1936年美国记者____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 切实了解_______________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答案】埃德加·斯诺, 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照耀全中国【解析】《红星照耀中国》曾译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及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并根据采访梳理了长征的脉络毛泽东、周恩来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的“红星” 本指红军战士帽子上的红五角星这里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色革命“红星照耀中国”意思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照耀全中国。
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卷及答案解析完整版(2022-2023年河南省邓州市城区-初中)

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卷及答案解析完整版(2022-2023年河南省邓州市城区-初中)选择题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窗棂(léng)轻觑(xù) 困厄(è) 不计其数(shù)B.矗立(zhù) 腐蚀(shì) 麾下(huí) 抽丝剥茧(jiǎn)C.亵渎(xiè) 坍塌(tān) 箴言(zhēn)间不容发(jiān)D.恪守(gè) 濡养(rú)广袤(mào) 自惭形秽(hùi)【答案】C【解析】A.窗棂(léng)——(líng),轻觑(xù)——(qù);B.矗立(zhù)——(chù),腐蚀(shì)——(shí),麾下(huí)——(huī);D.恪守(gè)——(kè),自惭形秽(hùi)——(huì);故选C。
选择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绸缎游戈强聒不舍自吹自擂B.灰烬惊骇以意孤行矫揉造做C.佝偻旁骛相得益彰富丽堂惶D.自持遗憾形销骨立断章取义【答案】D【解析】A.游戈——游弋;B.以意孤行——一意孤行,矫揉造做——矫揉造作;C.富丽堂惶——富丽堂皇;故选D。
其他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⑴地铁上,一个坐着轮椅的乘客上车了,轮椅停不稳前后滑动,坐他旁边本在玩手机的男生很自然地用手拉住晃动的轮椅,又把一只脚卡在轮子下,把轮椅固定住,几站过去了,一直没放手。
善良不要__________(喧哗喧闹叫嚣),只需一个无声的动作,就能体现这个世界还是有人在偷偷爱着你。
⑵如果年轻的岁月害怕吃苦不用心做事,后半生就很难沉淀出有质地的人生。
到那时,你困于匮乏___________(进退维谷举步维艰步履蹒跚),也别无选择只能苦上加苦。
部编人教版九下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下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一、九年级(1)班开展“感怀初中生活”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1)为营造活动氛围,班长在黑板上写了一条宣传标语,请你仿照标语的上句,在横线上写出标语的下句。
上句:叙同学友谊,事事件件现眼前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丰富活动内容,班委会向全体同学发出了一则通知,下面是通知的内容,请按提示修改。
通知亲爱的同学们:班委会在下周五决定开展“感怀初中生活”主题班会活动。
为丰富活动内容,我们要求每位同学为活动准备一个节目,节目内容要积极健康,形式不限。
恳请同学们积极准备,共同完成此次活动。
此致敬礼!九年级(1)班班委会2021年3月18日①通知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
②通知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回答。
①古代称同学为________________,“桃李”是指________________。
②古人送别很有讲究,请写出两种古人送别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初中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生活,无限豪情充溢在心中。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8分)1.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蘸.水zhàn 奄.奄一息ān 名讳.huìB.掂.量diān 契诃.夫kē咀.嚼jǔC.荣膺.yīng 吹毛求疵.cī绽.裂zhànD.腻.歪nì滑稽.可笑jì颓.唐tuí2.没有错别字的是(3分)( )A.阔绰无原无故侍侯温顺B.隐匿无精打采吆喝腌臜C.戏谑不可救要驾驭伶俐D.置息心甘情愿帐蓬魁梧3.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3分)( )A.他那半醉的脸上现出这样的神气:“我要揭你的皮,坏蛋!”就连手指头也像一面胜利的旗帜。
B.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的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C.“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
”人群里有人说。
D.火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4.选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A.“减负”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
C.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
D.他那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志效尤。
5.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分)(1)这意到它的舌头并通常那种健康的红色,,一种暗黄色,好像蒙着一层粗糙的、半干的黏膜。
(2)至少,这总是真的,他想着,又翻过身,见先前给幻像蒙蔽的现实世界。
6.理解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4分)(1)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2)孔乙己着了慌,伸出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3)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4)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一层灰色。
二、阅读(32分)(一)戏如人生一位台湾老人游东京,携介绍函到新宿公寓来找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含单元测试题1套,分课测试题4套)第二单元一、积累·运用(3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5分)( )A.阔绰.(chuò) 拭.去(shì) 颓.唐(tuǐ)B.腌臜..(yānzɑ) 捯.气(dáo) 荣膺.(yīng)C.醋栗.(lì) 坎.肩(kǎn) 魁.梧(kuí)D.锱铢(zhī) 盘桓.(huán) 俯.身(fǔ)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B.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歇斯底里....。
C.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D.眼看着汉子们一个接一个飞身过去,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8分)(1)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 )(2)但是,这一趟回来,何大学问好像苍老了几岁,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眉头子挽成了鸡蛋大的疙瘩。
( )(3)“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
”( )(4)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蒲柳人家》是一部中篇小说,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刘绍棠。
B.《变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
作者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C.《溜索》写的是一群马帮汉子在奇险的环境中溜索过河的经历。
D.《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选自《朝花夕拾》。
5.阅读《蒲柳人家(节选)》中的两个句子“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一丈青”是我国哪位作家写的哪部古典名著中的哪一个人物的绰号?你能写出该书中的另外三个人物及其绰号吗?(6分)(2)“关公”是哪位作家写的哪部名著中的人物?你能概括写出两个关于“关公”的故事名称吗?(4分)二、阅读·理解(2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7分)明子出师曹文轩①夏日将近的一天晚上,三和尚慷慨解囊,请明子和黑罐在一家很不错的酒店吃了一顿饭。
回到窝棚后,三和尚点亮了四五支蜡烛,把小窝棚照得很明亮。
接着,他从门外搬进来一个很大的木头墩。
他把一把锋利的斧头稳稳地放在木头墩上,对明子和黑罐说:“我不想再留你们。
各人有各人的前程。
但谁能出师,总得有个说法。
你们瞧见了,这是一个木头墩,还有一把斧头。
你们每人砍三斧头,谁能三斧头皆砍在一个印迹里,谁就可以离开我。
”他看了看明子和黑罐,“听明白了?”②明子和黑罐点了点头。
③烛光静静地照着。
④三人沉默着,脸上的表情很严肃很认真,仿佛有人要进天堂或要进地狱,仿佛面对着世界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
⑤三和尚再一次看了明子和黑罐一眼。
⑥明子和黑罐互相对望了一阵,又把目光挪开去望那把斧头和木头墩。
⑦“谁先来?”三和尚问。
⑧“黑罐先来吧。
”明子说。
⑨三和尚说:“明子懂规矩。
黑罐大,理应让他先来。
”⑩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
⑪三和尚掉过头去,“噗噗”几口,将所有蜡烛吹灭。
他见黑罐半天没有动静,便叫道:“砍呀!”⑫黑暗里终于响起“咚”的一声,又一声,再一声。
⑬三和尚又重新点亮蜡烛。
⑭烛光下的木头墩上,是三道清晰的斧痕。
⑮黑罐把斧头搁下,垂头丧气地站到了一边。
⑯三和尚把木头墩掉了一个头,又把斧头稳稳地放在上面。
一切停当之后,他看着明子,但不说话。
⑰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操起斧头。
⑱三和尚又看了明子一眼。
⑲明子稳稳地站着,只是一脸的平静,没有半点其他表情。
⑳三和尚“噗噗”几口,又将蜡烛吹灭。
○21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22小窝棚里绝对黑暗。
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
○23“砍呀。
”三和尚催促道。
○24明子没有反应。
○25三和尚又等了一会儿,见仍无动静,便欲要大声地喊“砍”,然而这“砍”字刚吐出一半,只听见“咚”“咚”“咚”连着发出三声斧头砍击木头墩的声音。
那声音的节奏告诉人,砍者动作极其坚决,毫不犹豫。
○26三和尚重将所有蜡烛点亮。
○27烛光下,光光的木头墩上只有一道有力的斧痕。
○28明子把斧子靠在木头墩上,退到一旁。
○29三和尚好半天看着明子,然后说道:“你可以走了。
”他坐到床上去,点起一支烟,朝明子说道:“你只砍了一斧头。
”○30黑罐忽地抬起头来。
○31明子很镇定地站着。
○32三和尚说:“还有两声,是你用斧背敲击木头墩发出的。
世界上,手艺再绝的木匠,也不能在黑暗里把三斧头砍在同一道印迹里。
因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33烛光里,明子眼睛最亮。
○34三和尚对明子和黑罐倾吐了一番肺腑之言,那也是他半辈子的人生经验:“认真想起来,这个世界不太好,可也不太坏。
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人就不能太老实了,可又不能太无心肝。
”他专门对着明子说:“这个道理,黑罐不懂,你懂。
但这分寸怎么掌握着,全靠你自己了。
我只把手艺教给了你,但没有把这分寸教给你,这是我做师傅的罪过。
”他充满深情和信赖地看了明子一眼说,“天不早了,你们俩睡觉吧。
明子明天走时,带上我的那套家伙。
就算是你师傅的一点情意吧。
”说完,他整了整假发,走出了窝棚。
(节选自《山羊不吃天堂草》)6.阅读小说要注意把握情节。
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6分)(1)(2)(3)7.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6分)(1)①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
②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操起斧头。
(从黑罐和明子拿斧头的动作,你读出了他们各自怎样的心理?)(2)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小窝棚里绝对黑暗。
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
(此处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8.作家将三和尚的徒弟分别取名为“明子”和“黑罐”,有什么寓意?(7分)9.如果你来评判,明子和黑罐哪一个应该出师?结合小说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8分)详解详析1. [解析] C A项,“颓”应读“tuí”;B项,“腌”应读“ā”;D项,“锱”应读“zī”。
2. B3. (1)动作描写(2)神态描写(3)语言描写(4)环境描写4. [解析] D 《孔乙己》选自《呐喊》。
5. (1)施耐庵写的《水浒传》中的扈三娘。
“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小李广”花荣等。
(写出三个即可)(2)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
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等。
(写出两个即可)6.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
第(1)(2)空要求分别用四个字概括故事情节,可根据题目已经出示的两个情节“明子斧击”(⑰~○28段)、“明子出师”(○29~○34段)来概括前面段落(①~⑨段和⑩~⑮段)的情节。
填写第(3)空时,要根据题目中“有因果关系”的提示来思考。
[答案] (1)师傅请客(或“师傅设局”“师傅散徒”等) (2)黑罐斧击(或“黑罐三击”“黑罐砍墩”等) (3)明子三声斧响却只留下一道斧痕7. (1)[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分析。
从黑罐“手微微颤抖”的动作可知其内心害怕;从明子“一把操起斧头”的动作可知其沉着冷静,充满自信。
[答案] 黑罐的胆怯不安,明子的镇定自信。
(2)[解析] 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
题目中所引句子是对明子“砍”之前的环境的描写,可从“绝对黑暗”“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的环境描写,看出这里环境的特点——气氛紧张而严肃,来分析其对表现人物明子的内心的作用。
[答案] 渲染了小窝棚里紧张、严肃的氛围,以环境的凝重来反衬人物内心的波澜,预示着明子将有不俗的表现。
8.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名字寓意的理解。
可根据“明子”的“明”和“黑罐”的“黑”的字面意思,再结合二人在“砍”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性格特点来分析两个名字的不同寓意。
如,明子没有按照师傅的要求去做,只砍了一下,留下一道斧痕,看出他很聪明,可知“明子”这一名字的寓意为聪明;而黑罐老老实实地按照师傅的要求去做了,虽然不符合师傅的要求,但表现出他诚实做人的好品行,由此可知“黑罐”名字的寓意。
[答案] 这两个名字对比的意味强烈,体现了作家的情感倾向。
“明子”有聪明的意思,人情练达,明白事理,自然胜人一筹;“黑罐”有实诚的意思,纯朴自然,雕琢不精,尚在暗中摸索。
9.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个性理解。
答题时,要按题干中的要求——结合小说内容(明子和黑罐“砍”的情形),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分别分析明子和黑罐在“砍”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及能力,来阐述其能否出师的理由。
[答案] 示例一:应该是明子出师。
明子按照师傅的要求去做,得到了师傅的赞许,达到了师傅的预期。
在这个过程中,明子不仅有黑罐所没有的镇定与自信,而且表现出了黑罐不具备的胆识与智慧。
明子的表现正契合了师傅半辈子的人生经验。
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不能太老实,因为太老实容易受气,但是也不能太没心肝,因为太没心肝容易作恶。
把握好这个分寸,明是非,知进退,才是做人的智慧。
示例二:应该是黑罐出师。
虽然黑罐没有达到师傅的预期,也没有得到师傅的赞许,但是他老老实实地按照师傅的要求去做了,这种诚实做人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
相信他今后一定能成功。
附:作文(40分)昙花为了自己多年一现的梦想,甘愿承受长久的寂寞;雄鹰为了自己翱翔蓝天的梦想,毅然接受严峻的考验;彩虹为了自己绚丽多姿的梦想,敢于经受风雨的洗礼;流星为了自己瞬间美好的梦想,宁可付出沉重的代价。
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无比精彩。
请以“为了自己的梦想”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5 孔乙己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咸亨.(hēng) 羼.水(chàn) 颓.唐(tú)B.舀.出(yǎo) 拭.去(shì) 蘸.酒(zhàn)C.哄.笑(hǒng) 蒲.包(pú) 笔砚.(yàn)D.不屑.(xiè) 阔绰.(chuò) 门槛.(kǎ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踱进试去羼水唠唠叨叨B.荤菜门槛舀酒不屑置辨C.夹袄间或服辩君子固穷D.跌断颓唐淀出之乎者也3.选词填空。
(1)只有穿长衫的,才(走踱跨迈)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2)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摸掏拿)出九文大钱。
(3)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盖捂罩笼)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