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训练答案2016人教版
初一上册语文基础训练答案_七年级语文上册基础训练答案(2)

初⼀上册语⽂基础训练答案_七年级语⽂上册基础训练答案(2) 初⼀上册语⽂基础训练答案(三) 第15课古代诗四⾸ ⼀、⼆、略 三、1.⑴“平”字形象地写出潮⽔上涨与岸齐平的景象,与“阔”字相照应,描绘出⼀⽚开 阔的景象。
⑵思念家乡、思念亲⼈ 2. ⑴燕啄春泥草没马蹄喜悦 ⑵“渐欲“是“渐渐就要”的意思,这⾥形象地写出春花就要姹紫嫣红开遍,令⼈眼花 缭乱的美景,富有动态之美。
3.景物烘托⼗悲凉天涯游⼦的悲哀及思乡之情。
参考答案第8页 第16课化⽯吟 ⼀、 1.2.略 3.张锋《科学24⼩时》会讲话的奇异的化⽯赞颂 4. ⑴把“⽆穷的”和“蕴藏着的”换位⑵删掉“不”字 5. B ⼆、1.运⽤⽐喻的修辞⽅法,把化⽯⽐作珍贵的密码,⽣动形象地写出化⽯蕴含着珍贵的⽣ 命信息,给科学家的研究提供必要条件。
2.照应开头,有问有答,有放有收,使全诗结构完整。
总结全⽂,点明中⼼。
三、1.⑴商⼥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⑵浪淘尽,千古风流⼈物。
2.乌龟⾮要学飞翔,结果摔死的悲剧任何事物都有⾃⼰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第17课看云识天⽓ ⼀、 1.略 2.⑴朱泳燚说明⽂如何看云识天⽓ ⑵说明事物的情况、特征或道理的⽂体举例⼦、列数字、作⽐较、打⽐⽅、下定义、作 诠释、摹状貌、分类别等 3.⑴将“幡然悔悟”改为“恍然⼤悟” ⑵将“振振有词”改为“慷慨陈词” 4.语⽂是⼀座绚丽的花园,优美的诗⽂让我流连忘返,⽣动的课堂让我获益匪浅。
⼆、1.⑴运⽤⽐喻的修辞⽅法,把云⽐作⽻⽑、鱼鳞、⽺群、棉被等形象,⽣动形象地写出 云的姿态万千、变化⽆常。
⑵运⽤⽐喻修辞⽅法,把卷云⽐作⽩⾊的⽻⽑和洁⽩的绫纱,⽣动形象地写出卷云洁⽩、轻 盈的特点。
参考答案第9页 2.⑴打⽐⽅⑵作⽐较 3.⑴“往往”和“常常”起限制作⽤,准确地说明薄云常是晴天的象征,低⽽厚密的云常是 阴天的象征,⽽不是绝对的,也有例外。
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语⾔的准确性。
初一上册语文基础训练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基础训练答案第二单元秋日撷英精品赏读3 山行一、jìng;xiá;shuāng;sài;zhàng;yān;lè;qiāng;mèi;yǐ二、1、略2、改作“青”或“苍”不好因为“青山”与“苍山”都无法表现出深秋时节的山的特色:萧索、清寒,而在寒山的背景下望见一片“红于二月花”的枫叶,诗人是何等惊喜!3、改句不好因为“美”仅仅抽象的评价,而“晚”表面上仅仅点明时间,其实却能令读者想像到这样的画面:夕阳的晖映下,枫叶流丹,如闪烁着金红光芒的彩霞,这样火红的色彩,才比二月春花更艳丽,更生机勃勃三、如秋风之高爽清朗、秋月之皎洁清静、秋菊之傲霜怒放、秋叶之翩然从容等等皆可重在个性感受1、这里的“迷信”意思是“执着而虔诚地热爱”2、“载着梦的船”比喻梧桐树的落叶这个比喻用得好,它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纯真而又独特的想象:飘落的梧桐叶承载着种子的希望3、一方面因为与自己一样热爱秋天的朋友远在他乡,另一方面,作者感到,人们大都醉心于春天的温柔和夏天的炽热,却不会欣赏秋天的严肃、成熟、神圣与深度4、因为作者认为秋天不会华而不实、浮躁喧哗,它是安静纯朴的,有着成熟生命的深沉与严肃,又有像一树红枫那样热切殷实的希望5、略4 天净沙秋思一、略二、“昏鸦”令我们联想到是黄昏时乌鸦回巢的画面,这画面,有几许苍凉,更有几多温馨,令天涯游子触目伤怀:连乌鸦都回到自己的家了,而我却仍旧孤独地游走天涯三、有道理同样是“古道西风”的背影,“瘦马”令我们联想到游子已经奔波得太久、太疲倦了,甚至可能处境困窘,连马都累瘦了;而若是一匹“骏马”,则让我们联想到骑马的应是英姿飒爽的侠客,正驰骋天地间,施展自己的抱负二者意境大相径庭四、曲中之人之所以“断肠”,是因为他远离故乡,骑着瘦马冒着西风,漂泊在天涯乌鸦归巢了,路人也回到了小桥流水边炊烟袅袅的家,而他,依旧漂泊这个切,怎不令他痛苦得有如断肠?五、略注意选择那些能表现意境的意象,如果富有个性,就更好了一、1、因为西风吹送给作者一个多姿多彩的秋天2、有声:一切虫儿的歌唱;有色:水的澄清;有味:花的芬芳3、(1)A句中写天,“庄严而纯洁”,赋予天空精神内涵,作者传达给读者的就不但仅客观的天色,而同时包含了自己对天空的景仰与喜爱,所以A句更好(2)A句写鱼“两两三三,交头接耳地过去了”,联想丰富,恰倒好处地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鱼儿们活泼可爱的情态,所以A句更好(3)A句使用了比喻兼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翠鸟比作“绿衣仙女”,又相对应地写她清晨的啼鸣,“仿佛报道晨妆才了”,更显得娇媚可爱,而天地间也所以显得情趣横生,所以A句更好4、作者将秋天的残荷、树叶、雁阵、苍烟轻云等景物都想像作春夏的景物,表明在作者心目中,秋天与春夏一要,都有盎然生机这样写,才更突出“感谢西风”的主题比较感悟秋词采桑子重阳登高一、略二、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四句都能体现高远的视野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居然到了无边的水准,满眼都是,充满上下天地之间长江滚滚而来,奔流持续,具有了广阔的时空感这两句有形有色,有声有状,有叠词对仗造成滔滔滚滚的声势;显出磅礴的精神气度,所以是诗中最有气魄的诗句3、诗人多年仕途坎坷,漂泊不定、寄寓异乡;迟暮之年百病缠身,举目无亲,孤独潦倒重阳登高,萧索空阔的景物触动了他对国事民生的忧虑、壮志难酬的悲怆,也引发了他的羁旅之愁、苦病之悲1、黄叶的形态是平静的,仿佛就是一座大理石的浮雕,色彩与线条都是最简单的,却又是最和谐的作者想借此赞美黄叶成熟、从容的气质和朴实无华的精神2、落叶的迟迟不肯落地,它的流浪者的姿态,也许正是在提醒人们:成熟并不是死亡,消失是暂的,创造是永久的……3、不好因为原句把黄叶比作“晒太阳的老人”,写它们“娴静地、笑眯眯地看着这世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落叶的神韵:安详、从容、豁达,对世界充满慈爱与期望如果改作客观的陈述,这个精神就难以传达了4、使用了拟人手法至于此中含义,言之成理即可快乐探究秋颂落叶一、1、作者为了对下面所写的秋天的法桐实行反衬,以此渲染秋天的落叶给作者带来的感受——很残酷2、如:“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我觉得这很残酷;“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3、重在谈出自己的个性感受,言之成理如:这是个很美的句子,它从形式和内容上都传达着一种轮回;而“悠悠”“寂寂”这两个叠词的使用,不但准确,也使得美感增强了4、略能抓住事物“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的特征来谈即可1、作用:首尾呼应,点明主旨,揭示月亮对于大千世界的意义2、月亮照出的世界是变化无穷的得意与悲哀,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圆的完成;而人生,也仅仅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的一部分作者认为自己应该从容面对人生的成败、生死、祝福自己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自己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自己的力量3、文中引用“吴刚伐桂”的典故,是为了引出对“工作”的思考:人是否要以暂短的生命付之于不能歇息的工作;也为下文参透生命中工作的意义作铺垫4、第⑥段中划线句的内容是在列举人生、世事都在周而复始地轮回运转,这正是月亮本身的“圆”的形状所带给人们的联想☆5、主要有:①写法上,都富于抑扬的变化,仅仅《对月》是先抑后扬,而《落叶》是感情上先扬后抑,再进入理性的扬;②对主题的表现上,都是借取客观景物来阐释人生哲理③作品的主题,反映了作者在同一时期的对人生的彻悟,具有同样的理性与豁达体验成功一、语言积累与应用1、残、覆、缭、寥、绰、憬2、(1)wù;(2)chán;(3)zhì;(4)wà;(5)wǔ;(6)ē nuó;(7)zhǔ3、D.4、略5、不散的阴霾,在落木瑟瑟的大地上空沉吟在微潮的寒意中,远山似乎正在做着凄清的梦,等待着迟到的飞霜风过处,唏呖呖的雨声宛若飘渺的横笛,要唱给瘦水中卸去红妆的枯荷而她却依旧伫立,依旧静默二、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1、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使用“姮娥奔月”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英雄将迟暮却壮志难酬的内心矛盾2、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但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进一步说,这句词还能够理解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问题1、清晨,三峡是明丽的;中午,三峡是热烈的;下午,三峡是青雾笼罩,平静幽深;夜里,静静谧如眠(意思对即可)2、(1)(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2)(中午)(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3)(下午)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4)(夜里)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3、略三、作文。
基础训练七年级上册语文2单元答案

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语文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课时练习部分参考答案第二单元6 理想第一课时预习反馈一、1.bó 2.zài 3.jiàng 4.zhuó 5.pá 6.tuì7.xūn8.zhòu二、1.zhuì点缀chuò辍学 2.wěn口吻cōng匆忙 3.hú狐狸gū孤独 4.diàn玷污zhān沾水 5.yuàn怨恨shù宽恕三、1.历史的脊梁骨 2.观察着生活反抗着命运 3.还魂的仙草慈爱的母亲 4.桃李要结甜果榆杨会有浓阴四、B五、说明人生一定要有理想,号召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坚持不懈地为理想而奋斗。
感知探究一、1.第一部分(第1节):总领全诗,点明理想的意义。
第二部分(第2~11节):具体从历史意义、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三方面阐述理想的意义。
第三部分(第12节):总结全诗,呼吁人们树立理想。
2.(1)“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2)“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 3.希望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4.这两个比喻的含义是说,今天的理想之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是明天的浓阴。
树立了理想,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象征大好形势。
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最好年代。
二、1.比喻、排比、顶针。
【示例1】理想是日,照耀清晨之露;/理想是露,滋润大地之草;/理想是草,抽出嫩绿的芽;/理想是芽,萌发金色的梦。
【示例2】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撑起凉爽的荫。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2016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2016[1]〕第一单元1、chī yǐn zhàn níng qíng chuò qiú sāo 2、憾——撼塌——蹋镇——阵驻——伫希——稀禄——碌伤——丧 3、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忍俊不禁:忍不住笑.怡然自得:愉快,自得其乐.庞然大物:形容体识大而笨重的东西.明察秋毫:比喻非常精明,任何的小问题都看得清清楚楚.4、(1)、嶙峋:形容身体瘦弱的情形.(2)、这是比喻的说法,把生命比作长河.5、(1)、手法:拟人含义:表现出紫藤萝无限的生命力.(2)、手法:比喻含义:理想像种子一样深深深地扎根在心中.6、余:我张:睁开私:内心强:同“僵”,僵硬方:刚,正鞭:用鞭子打 7、之:助词无实义代词蚊虫代词 8、(1)、心里往那方面一想,果然就像有成百上千的鹤在飞舞.(2)、用烟慢慢地喷蚊子,使它迎着烟向上飞鸣,像青天上白鹤飞舞的景象,果真就像白鹤在云头上鸣叫.9、(1)、《浮生六记》清沈复(2)象征追求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第二单元1、diàn zhuó liáo zǔ chú tuì lán zǐ jiào è cù lìn bǐng mǐn jiàng2、(1)、缀啜(2)、副幅(3)、愧魁(4)、圆园3、缝——逢锁——琐奥——懊坚——艰跌——迭犷——旷惠——慧建——新摩——磨躬——功佣——庸踢——剔4、(1)形容果实很多,成串.(2)形容心情很急切.(3)形容彩旗升起很慢.(4)形容很平庸.5、咒骂空阔弄脏洗刷装饰幼小丰满灾难属于报告6、略.7、(1)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因空想而受害.(2)有作为的人不能不发愤图强.(3)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发现新东西.8(1)周国平玛丽#居里居里夫人科学家诺贝尔奖(2)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第三单元1、A、润:rùn 弄:nòng B:藻:zǎo 擞:sǎu 2、nèn 嫩绿 lǎn 懒惰 lóng 葱笼 lóng 笼子 biǎn 贬低 zhǎ眨眼 dūn 伦敦 guō城郭 cù猝死 cuì纯粹 3、至——致反——返到——道召——招苏——舒乎——呼稳——隐生——身烈——冽卢——芦 4、听觉表现春风与鸟鸣给人听觉的和谐愉悦之美.(2)味觉表现花香使人产生无穷的联想. 5(1)使人感到花香像一个活力四射的青年. (2)排比比喻表现春雨轻盈、细密的特点.(1)朱自清老舍舒庆春(2)自然界的事物走进山去按近大自然的事物(3)何其芳诗评论《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4)曹操东汉政治军事(5)白居易唐《白氏长庆集》杭州西湖(6)词名牌名辛弃疾稼轩南宋《稳定轩长短句》曲曲牌名马致远元戏曲 7、(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埯(5)稻花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6)断肠人在天涯第四单元1、骸hái 峦luán 妒dù兆zhào 暗yīn 嗉sù谧mì篡cu àn 劫jié莴wō螽zhōng 喙huì 2、(1)变化无常(2)更胜一筹(3)可望而不可即 3、稍——悄顷——倾青——清慢——漫诡——脆剔——踢矢——失沧——苍 4、卓越的勇敢机警的愚蠢的 5、示例: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只是伟革命的一小步;但是对于世代深受压迫的人民来说,却是翻天覆地的一个大翻身.6(1)描写(2)说明(3)议论7、(1)打比方(2)作比较(3)列数字(4)作诠解 8、(1)哲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2)法布尔法昆虫学《昆虫的故事》(3)《聊斋志异》蒲松龄聊斋清文学海市蜃楼第五单元1、掷虐抹诀偶什瑟祷浴2、飘荡嫌弃冷清发抖容忍暗笑3、(1)恍然大悟(2)形影不离合二而一(3)各得其所4、(1)神态表现“我”内心无比激动,以无声衬激情,(2)动作表现母亲对孙儿的喜爱.普通的动作传达了深厚的感情.(3)心理表明“我”把深深的爱藏在心间,用特殊的方式传达特殊的爱.5(1)严冬的肃杀:既指现实中的天气,又象征封建教育气氛的浓厚表达了作者无法从现实中回到少年时光的痛苦心情. (2)“冷冷”的月亮:像见证人一样表达了“我”对朋友反悔后的的痛苦心情.(3)嫩芽冬水:象征春天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看到大地回春的欣喜之情.6、(1)《野草》鲁迅文学思想革命(2)《繁星》冰心谢婉莹作(3)《泰戈尔诗选》泰戈尔印度诺贝尔文学(4)散文一家人和和美美,相样相爱的幸福小说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 7、精神支柱 8、内:家里文义:诗文似:像……拟:相比期:约定去:离开引:拉非:不是舍:舍弃不:同“否”第六单元1、炫 xuàn 称chèn 呈 chéng 爵jué和 hè榛zhēn 溅ji àn 踪zōng 萤yíng2、(1)那浅浅的天河不甚宽广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商女不右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来归 3、略. 4、(1)神话童话寓言(2)《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智子疑邻》《塞翁失马》(3)乐府律诗绝句词 5、(1)衬托(2)按照亲疏远近来判断事情.(3)祸福相依的辨证道理.(4)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 6、下雨以……聪明丢失逃跑慰问祝贺带领过弓箭靠近十分之九原因 7、(1)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2)这难道不是福气吗?《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大盘点》参考答案一、实词集锦1、miǎo lì li páng yùn hóng diāo jù bì bǒ sǒng míng m éng nì gèn shūàn yuán yú yì2、A稚zhì B 见xiàn C几 jǐ D屑xiè 3、省说传罔殆恕藤将霄裁缥缈肆 4、A对:直观 B素:白色 C欲:想要 D暖:向阳 5、张:睁大藐:小私:内心昂:抬起唳:鸣叫方:才、刚别:别的时:时常愠:生气、发怒省:自我检查,反省谋:谋划、办事传:教授殆:有害贤:贤人(有才、德的人)已:停止施:施加期:相约恒:经常冥:天空甍:屋檐引:拉富:定有恒:墙接:连接凭:靠着念:想、思考亘:不断岁:年 6(1)不通否词气词,吗(2)见通理呈现(3)裁通才仅(4)说通悦高兴(5)知通智聪明智慧(6)强通僵僵硬(7)女通汝第二人称 7、鞭:用鞭子打师:做老师雨:下雨智:认为……聪明善:擅长君子:(有)君子品格的人富:富有洞:像洞一样 8、顾古:回头看今:照顾危古:高今:危险闻古:听今:嗅觉去古:离开今:与“来”相对引古:拉今:引导盖古:原来今:覆盖亡古:过今:居住从古:学习今:跟随没古:盖着今:淹没胡古:北方少数民族今:姓氏云古:说今:云彩 9、近:附近靠近不:没有吗见:看见呈现或:有的表估计故:旧的所以数:表示概数数数(动词)舍:房屋放弃时:时常常常已:已经停止明:清楚光亮烟:烟雾炊烟观:看景观方:方向才内:内心家里别:区别别的对:面对直视定:清醒停止齐:看齐平齐将:带领将要正:(风向)不偏刚疑:疑虑怀疑 10、呀然:惊异的样子怡然:心情愉悦的样子果然:果真居然:竟然依稀:隐隐约约睥睨:女墙神游:心神在……游历庞然:很大的样子二、虚词集萃1、皆:都大:很多甚:很尽:全部惟:只果:果真独:唯独必:一定2、逾时:过了一会儿倏忽:突然未几:不久既而:接着俄而:忽然无何:不一会儿3、之:他,指塞翁助词,的其:大概代词,他的这4(1)以;因为(2)以:用来(3)以:把(4)以:用(5)以:来 5(1)而:表未修饰关系(2)而:青未顺承关系(3)表示转折关系(4)而:表示递进关系(5)而语:语气词,罢了(6)而:表未修饰关系三、重点语句1、(1)吊:安慰贺:祝贺(2)福:幸运祸:不幸(3)从:学习改:改正2、有误的项是:(2)(4)改正:(2)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4)亮点只是星星那么小.3(1)弦:指弓箭(2)塞:指长城一带(3)胡:古代指北方少数民族(4)尊君:指对方的父亲.这是尊敬的说法. (5)君:指客人.是尊敬的称呼. (6)家君:元方称自己的父亲.4、(1)元方家君(2)余余蚊余蚊(3)余余虾蟆(4)对父亲墙坏 5、(1)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3)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不要加给别人. (4)见贤思齐:到有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5)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6)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6)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一个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7)明察秋毫:原指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清楚.现形容人能洞察事理.(8)宠然大物,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6(1)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战.(2)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3)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4)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5)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6)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7)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谈诗论文. (8)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9)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清朗,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 (10)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 7.(1)翻译: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喜鹊,清爽的夜风吹来蝉儿的鸣叫.特点:互文(可以理解为:明亮的月光、清爽的夜风惊起了枝头的喜鹊,吹来了蝉儿的鸣叫.)(2)翻译:日月、星辰、银河好像从大海中升起.运行.特点:互文(3)翻译:残夜将尽,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旧年未完,江上已是春天.特点:对偶(4)翻译:请北归的大雁把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带到我的家乡洛阳去吧.特点:设问.四、文学常识1.《浮生六记》沈复清代文学 2.孔子弟子 20 儒家3.丘仲尼思想家教育家 4.《乐府诗集》曹操东汉政治军事 5.《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唐诗 6.《稼轩长短句》辛弃疾稼轩爱国词人 7.马致远元戏曲天净沙秋思8.《聊斋志异》蒲松龄清文学 9.南文学刘义庆晋言谈行事 10.《韩非子#说难》韩非战国思想《淮南子#人间训》淮南王刘安五、名句默写1.学习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学而不断则殆 4.见贤思齐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任重而道远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9.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六、整体把握1.物外之趣一是将群蚊乱飞的情景想象成“鹤唳云端”的图景;二是观看二虫相斗的情景. 2.一层:(1-2句)总写观海;二层:(3-8句)实写在海壮丽的景色;三层:(9-12句)虚写大海奇特的景色,表达建功立业的胸怀. 3.“平”“阔”:“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4.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烘托 5.上片写景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使人读来趣味无穷,颇有喜剧色彩. 6.景物烘托 7.(1)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8.判断事物的关系不能以感情亲疏作为标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9.“柳絮”这个比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元方的行为不算无礼.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如此求全责备.1111。
基础训练七年级上册语文4单元答案

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语文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课时练习部分参考答案第四单元16化石吟第一课时预习反馈一、1.hái 2.qián 3. qiào 4.dàng 5.幻 6.裹 7.茏8.卓二、1.fù副作用fú一幅画 2.huàn幻想yîu幼小 3.yǎ文雅zhì童稚 4.lïng葱茏lǒng笼罩 5.zǎi三年五载cái 体裁三、C四、1.赞颂化石赞颂赞颂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2.冷冰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信息档案航船 3.呼应 3~6五、C感知探究一、1.诗歌共7节,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1~2节):运用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对亿万年前神秘世界的幻想。
第二层(第3~6节):具体抒写遐想的内容。
第三层(第7节):回应开头,总结全文。
2.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3.D二、1.连用四个问句构成排比,一方面表现了作者深厚的科学兴趣和求知欲望;另一方面把读者的视野引向远古生物界,令人深思,引起兴趣,富有情趣。
2.引起下文。
3.“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4.“珍贵的密码”是指化石中所蕴藏的有机物的存在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为有些生命信息到现在还没有破译,所以说是“密码”,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使诗歌生动、形象,富有艺术感染力。
5.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给人一种亲切感,容易激发读者的兴趣,也便于作者抒发情感。
第二课时感知探究1.诗句是对仗工整的对偶句。
一连串的问句打开了读者的思维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象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神奇的神话。
2.经过物换星移、沧海桑田、海枯石烂,古代生物的肉体早已化为乌有,但生物的生命信息——化石却是实实在在的。
初一上册语文基础训练答案_七年级语文上册基础训练答案

初⼀上册语⽂基础训练答案_七年级语⽂上册基础训练答案 同学们的初⼀上册语⽂训练题完成了吗,⼤家是不是很想知道答案呢?下⾯是店铺为⼤家带来的关于初⼀上册语⽂基础训练答案,希望会给⼤家带来帮助。
初⼀上册语⽂基础训练答案(⼀) ⼀、1.2.略 3.⑴将“发达”改为“发展” ⑵将“附和”改为“赞成” ⼆、1.“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指的是重重困难。
隐含的道理是: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万苦的。
2.⑴这句话运⽤拟⼈的修辞⽅法,赋予⼭⼈的情态,⽣动形象地写出⼭也在冷冷嘲笑我痴⼼妄想、幼稚可笑,表达我看不到海的失望、沮丧的⼼情。
⑵运⽤⽐喻的修辞⽅法,⽤⼤海⽐喻理想,群⼭⽐喻重重困难,⽤爬⼭⽐喻艰苦奋⽃,⽣动形象地说明历尽千⾟万苦,艰苦奋⽃才会实现理想。
3.诗⼈坚信理想可以实现,这个信念⿎舞着他不懈奋⽃,使⼼灵永远不再枯⼲,充满活⼒。
4.黄⼭位于皖南地区,⾯积千余平⽅公⾥,多为花岗岩⼭峰。
(原⽂以注意抓主要信息,如⽅圆⼀百⼆⼗公⾥与⾯积千余平⽅公⾥相⽐,以后者为重要。
) 三、1.(1)烈⼠暮年,壮⼼不已。
(2)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冰⼼《飞鸟集》 第2课⾛⼀步,再⾛⼀步 ⼀、 1.略 2.莫顿•亨特美我在⽗亲的引导下,克服困难爬下悬崖的故事在⼈⽣的道路上,不管⾯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困难分解为⼩困难,⼀个⼀个地战胜⼩困难,终将战胜⼤的困难,赢得最后胜利。
3. 时间、地点、⼈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参考答案第1页 4.⑴把“基本上”删去(或将“根除”改为“消除”) ⑵在“朗诵”后加“表演” 5.C A B ⼆、1.57年前七⽉⾥⼀个闷热的⽇⼦费城我和⼩伙伴们、⽗亲 天⽓闷热⽽且⼤家玩弹⼦游戏玩厌了 我困在悬崖上,伙伴们⾛光了 在爸爸的引导下,我⼀⼩步⼀⼩步地爬下悬崖 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交代事情的起因。
3.略(运⽤记叙、描写、议论三种表达⽅式) 第3课短⽂两篇 ⼀、1.略 2.⼩思⾹港《承教⼩记》席慕容画家作家《幻思——席慕容散⽂赏析》《七⾥⾹》《有⼀⾸歌》等 3.先抑后扬为了⽣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初一上册语文基础训练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基础训练题及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一根据要求填空。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语文伴我走过古代,我和孔子对话“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明白了加强修养的重要性;我读曹孟德的诗“________,若出其里;_______,若出其中。
”让我领略了他的博大胸襟;我和孟浩然一起到田家小院,与他的旧交“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我和白居易同游西子湖,眼前是“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吟易安居士《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____”仿佛让我也有了一丝醉意;我伴随辛弃疾夏夜行于黄沙道上,嗅到了稻花的馨香,听到了如鼓的蛙声:“________,________。
“夕阳西下,________”令我体悟到了天涯旅人的思乡情怀……语文伴我走进各位中外文学大师的心灵世界,我从冰心的《》《》读出了母爱的伟大,童真的纯洁,自然的美丽;我读《爱的教育》,为主人公_______ 的日记感动;从《伊索寓言》中,我体会到了这部书折射出来的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1、在第二段的空缺处填写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
2、在第三段的空缺处填写作品名或人物的名字。
二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天上的云,__________ , ___________。
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被,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3、在第一句的横线上填写两个四字词语。
2分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点缀笼罩5、在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后加标点。
1分6、模仿写一个句子。
3分天上的云,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仿写:夜空中的星星,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能力50分一16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七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练习及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叫嚣.(xiāo)憩.息(qì)忍俊不禁.(jìn)B.堕.落(duò)对峙.(chí)一泻.千里(xiè)C.萦.回(yíng)奇崛.(jué)络绎.不绝(yì)D. 岑.寂(cén)孤僻.(bì)怒不可遏.(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颤抖咆哮轻举忘动不解之缘B.伫立凝眸空空如也争研斗艳C.葱茏筹办养遵处优克勤克俭D.窥伺剽悍相提并论无济于事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随着相处的日子久了,我发觉,原来他性格豁然开朗....,语言幽默,说起话来使人笑口常开,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B.聆听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会使人感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
C. 他每次向母亲问起父亲的事时,母亲总是局促..地站在那里,搓动双手,嘴唇翕动。
D.他最喜欢的,还是和两个孙子一起玩耍,每次赢了孙子后,会乐不可支....。
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2分)()A.义务教育最终都要归结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
B.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也是西欧第一高山。
C.科技发明和人力资本会推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国家经济的健康。
D.中国用世界10%的耕地和大约6%左右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著名散文家柳宗元的作品,题目中的“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B.托物言志散文《石榴》的作者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
C.咏物寄情散文《海燕》的作者是郑振铎,现代作家、文学史家。
D.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赞美,是《繁星》和《春水》的主题歌。
6.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2分)()A.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
〔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训练答案2016
人教版〕
第一单元
1社戏
1. 怠撺踊葛眷凫
2. cuōdu#múdànwǔ
xǐng3. (1) 翻来覆去地说。
造句略。
(2) 从旁鼓动人做某
事。
造句略。
(3) 通常写做“缥缈”或“飘渺”,隐隐约约,
若有若无。
造句略。
4.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主要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
《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5. 线索是看社戏。
写了戏前波折(开端)、夏夜行船(发展)、
船头看戏(发展)、月夜归航(高潮、结局)。
6. 示例:我喜
欢六一公公,因为他纯朴善良。
孩子们偷了他的豆,他也不
生气,说明他不吝啬;亲自送豆,说明他热情好客;我夸了
第1页共2页
他一句,他竟感激起来,表现了他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
7.
不离题。
因为《社戏》主要是通过写看戏反映“我”与农民
孩子的美好友情,歌颂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
的才干。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