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专项复习(有答案)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一章简答题专项练习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填写下表:解析:可能液体溅出伤到别人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易引起失火冷热不均试管易破裂【解析】①给液体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人等;②量取液体时,俯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读数偏大;③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④加热后的试管温度很高,立即用冷水冲洗会使试管的温差太大,使试管炸裂.故答案为:①可能液体溅出伤到别人;②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③易引起失火;④冷热不均试管易破裂.2.观察蜡烛的燃烧,得出下列结论。
请回答:(1)哪些是不需要燃烧就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____________(2)哪些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_____________a.自顶端起约1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b.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c.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碗状存在d.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cme.形状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f.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g.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h.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i.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碗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j.如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除此之外,燃烧时你还观察到的现象有(写两个)______________。
解析:abdeh cfgij 火焰分为3层;外层火焰最明亮【解析】(1)不需要燃烧就能观察到的现象,一般指蜡烛的一些物理性质,如:物质的外观、颜色、状态、硬度等,abdeh符合题意;(2)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有放热、火焰、生成物等,cfgij是在蜡烛燃烧过程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符合题意;然后结合实验室酒精灯火焰的一些现象可以观察到火焰分为3层,外层火焰最明亮等。
3.为了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实验:(1)首先,由导管口________(填A、B)吸气..约30秒,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填“变浑浊”、“不变浑浊”),说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
《好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复习(含答案)

一、解答题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下图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2)B装置中的物质X燃烧后,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你认为物质X可能是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3)装置B和C的集气瓶里都预先加入少量水,其目的各不相同。
其中可以用细沙来代替水的是装置___________(填“B”或“C”);(4)若装置C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未打磨生锈的铁丝②铁丝在集气瓶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③铁丝绕在火柴上,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④实验前集气瓶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解析:P + O2 P2O5S C ①④(1)红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 + O2 P2O5。
(2)B装置中的物质X燃烧后,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X可能是硫,化学式为S。
(3)B装置中的水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硫,C装置中的水是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掉落在集气瓶底使集气瓶炸裂,故C中的水可以用沙子代替。
(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要求打磨生锈的铁丝,除去铁丝表面的锈,铁丝在集气瓶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并待火柴快燃尽时伸入集气瓶,若实验前集气瓶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会使集气瓶中的气体不纯,故选①④。
2.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是,质量分数最大的非金属元素是,它们所形成的化合物是(填名称).解析:铝,氧,氧化铝.【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分析回答.解: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是铝,质量分数最大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它们所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故答为:铝,氧,氧化铝.3.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复习

三、简答题的复习1.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去年考过)参考答案: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例如:学生的“成绩”是标志,而成绩为“90”分,则是标志表现。
2.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统计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无法量化,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示;如职工的性别、文化程度,企业的经济成份,产品品牌等。
品质标志本身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有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汇总综合才能形成统计指标即总体单位总量。
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体数量的特征, 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来表示,即标志值. 如职工的年龄,工资,身高。
数量标志可以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
3、怎样区分如下概念: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品质标志与质量指标?品质标志可否汇总为质量指标?(注:把前面1、2题综合起来)参考答案: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例如:学生的“成绩”是标志,而成绩为“90”分,则是标志表现。
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它反映的是统计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可用数值表示,具体表现为相对数和平均数。
品质标志本身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有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才形成统计指标,但不是质量指标,而是数量指标。
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的关系如何?参考答案: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
电机学简答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1、铁磁材料之所以有高导磁性能,铁磁材料内部存在着很多很小的具有确定磁极性的自发磁化区域,并且有很强的磁化强度。
就相当于一个个超微型小磁铁,称为磁畴。
磁化前,这些磁畴随机排列,磁效应相互抵消,宏观上对外不显磁性。
但在外界磁场作用下,这些磁畴将沿外磁场方向重新作有规则排列,被完全磁化,宏观上对外显磁性,从而使实际产生的磁场要比非铁磁材料中的磁场大很多。
2、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它们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磁滞损耗:铁磁材料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反复磁化,磁畴会不停转动,相互间产生摩擦,消耗能量,产生功率损耗。
与磁场交变频率,磁通密度,材料,体积,厚度有关。
涡流损耗:由电磁感应定律,硅钢片中有围绕磁通呈涡旋状的感应电动势和电流产生叫涡流,涡流在其流通路径上的等效电阻中产生的损耗叫涡流损耗。
与磁场交变频率,磁通密度,材料,体积,厚度有关。
3、磁路的基本定律有哪些?当铁芯磁路上有几个磁动势同时作用时4,磁路计算能否用叠加原理?为什么?安培环路定律,磁路的欧姆定律,基尔霍夫 第一定律,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不能使用叠加原理,因为磁路是非线性的,存在饱和现象。
4、变压器中主磁通与漏磁通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在等效电路中是怎样反映它们的作用的?主磁通:同时交链一次,二次绕组,但是能量从一次侧传递到二侧的媒介,使1122E N E N k ==,实现变压功能。
漏磁通:只交链自身绕组,作用是在绕组电路中产生电压降,负载时影响主磁通, 1E 和二次电压2U 的变化,以及限制二次绕组短路时短路电流的大小,在等效电路中用m Z 反应磁通的作用,用1x δ,2x δ反应漏磁通的作用5、在分析变压器时,为何要进行折算?折算的条件是什么?如何进行具体折算?若用标么值时是否还需要折算?(1)∵变压器一,二次绕组无直接电联系,且一,二次绕组匝数不等,用设有经过折算的基本解公司无法画出等效电路,∴要折算。
(2)如果将二次绕组折算到一次侧,因为二次绕组通过其磁动势2F 对一起绕组起作用,∴只要保持2F 不变,就不会影响一次绕组的各个量(3)具体方法是将二次绕组的匝数折合到与一次绕组相同的匝数,即'22212F N I N I == ∴2'2I k I =,'22E kE =,'22U kU = '222R k R =,'222x k x σσ= '2L L R k R =,'2L L X k X =(4)若用标么值时不需要折算,因为用标么值表示时折算前后数值相等例 '222211*'*22N N N I I I I kI I I I ====6、如何确定联接组?试说明为什么三相变压器组不能采用Yy 联接组,而三相心式变压器又可以呢?为什么三相变压器中常希望一次侧或者二次侧有一方的三相绕组接成三角形联接?为了区别不同的连接组,采用时钟表示法,将高压绕组电动势相量作为长指针指向0点,将低压绕组电动势作为短针。
乐山市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简答题专项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宏观与微观相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请将下列的有关日常自然现象与其蕴含的微观分子的性质连线。
(1)气体易被压缩 a 分子很小(2)一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b 分子不停的运动(3)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 c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4)固体碘或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 d 分子间有间隔解析:(1)气体易被压缩——d(2)一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a(3)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b(4)固体碘或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c【解析】试题分析:(1)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气态时间隔最大;(2)一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3)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4)固体碘或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都是有碘分子构成,分子种类一样化学性质一样。
考点:分子的性质2.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图1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X”的数值为 _____ 。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据图回答问题,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3)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 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_____ 。
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B.核内有115个质子C.是非金属元素 D.核内有173个中子(4)图4中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都具有 _____ 结构。
2H S+3O=2SO+2H O C 相对稳定(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解析:2222【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解答;(2)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3)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题及答案

4.大约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春秋末至战国初,有《老子》、《论语》和《墨子》。《老子》简篇短幅,《论语》也多为简短的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墨子》始渐有论说文的基本规模,但质朴无文,同时也还有语录体的篇章。
(2)战国中期,有《孟子》和《庄子》。它们开始摆脱语录体,往往是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瞻,是说理文的进一步发展;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叠出,行文波澜起伏,有比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2)“楚辞”这个名称西汉时始出现,最初当是专指先秦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3)成帝时,刘向校理古籍,始编集屈、宋等人的作品,又把西汉贾谊等人的骚体辞章收纳进来,辑为十六卷,命名为《楚辞》。
7.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
7.(1)屈原在《九歌》中既写出了神的灵异,更写出了神的“人性”,神性和人性统一在一起。他描写神的飘渺高远,法力超凡,但屈原并非单纯歌颂神的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而是把神灵人格化了。
(2)多用典故、比兴、象征手法。
(3)清逸玄远,熔哲理、情感、意象于一炉。
17.(1)抒写建功立业的愿望,胸怀阔大,笔力雄迈。
(2)充满着一股不平之气。
(3)继承建安文学传统,在诗歌中引用历史典故来抒写现实的忧愤,刚健有力,名为咏史,实为咏怀,所以被誉为“文典以怨”或者“左思风力”。
31.简说南唐词与酉蜀词的区别。
32.简说李煜词的内容和词境。
33.简述柳宗元对文学散文的贡献。
34.简述梅尧臣诗歌的艺术特点。
35.简述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点。
36.简述北宋词发展概况。
37.略述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邯郸市第一中学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复习(含解析)

一、解答题1.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2Mg+O22MgO2H2+O22H2O2CO+O22CO2(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
请你写出其中两点:①______;②______。
请再写出一个具有以上共同点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______。
解析: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是化合反应 S+O2SO2 Mg与O2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判断化学方程式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方面的问题。
(1)观察三个化学方程式可知,共同点有:反应条件都是点燃,故答案为反应条件都是点燃;反应类型都是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等,故答案为都是化合反应;反应S+O2 SO2,也具有反应条件是点燃的化合反应的特点,故答案为S+O2SO2;(2)Mg与O2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等。
故答案为Mg 与O2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
【点睛】可以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型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解答。
2.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是,质量分数最大的非金属元素是,它们所形成的化合物是(填名称).解析:铝,氧,氧化铝.【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分析回答.解: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是铝,质量分数最大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它们所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故答为:铝,氧,氧化铝.3.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①;②.解析: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气密性不好(其他合理也可以)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为了要耗尽瓶中的氧气,红磷必须是足量的;气体的体积受到温度的影响,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再打开了弹簧夹等。
(完整版)病理简答题复习资料

1. 简述肉芽组织的肉眼与镜下特点,功能及转归。
答案:①肉眼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嫩;②镜下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 维细胞及各种炎细胞;③功能 抗感染,保护创面;填平创口或其它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或其它异物;④结局间质的水分逐渐吸收、减少,炎细 胞减少并消失,部分毛细血管腔闭塞、消失,少数毛细血管改建为小动脉和小静脉,成纤 维细胞变为纤维细胞,肉芽组织最后形成瘢痕组织等。
2. 试述肉芽组织各成分与功能的关系答案: ①炎细胞可以抗感染、清除异物,保护创面,巨噬细胞尚可促进组织再生和增 生;②成肌纤维细胞可使伤口收缩;③毛细血管可提供局部组织修复所需的氧和营养,同 时也有利坏死组织吸收和控制感染;④肉芽组织的所有成分有填补组织缺损及机化的功能。
3. 举例说明伤口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有何区别?答案:一期愈合: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或缝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 口。
修复①表面24-48小时内将伤口覆盖②第三天肉芽组织填满伤口 胶原纤维连接,达到愈合标准。
愈后切口数月形成一条白线状。
二期愈合: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修复, 或由于感染,继而引起组织变性, 坏死只能等到感染组织被清除, 收缩明显,以伤口底部及边缘长出多量肉芽组织将伤口填平,伤口面积过大,上皮不能增 殖添补,必须植皮,愈后形成较大瘢痕。
4 •何谓化生,并举例说明。
答案: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
例 如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的纤毛柱状上皮由于化学刺激气体或慢性炎症损害转化为鳞状上皮。
5.肝肺淤血的病理变化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答案:肺淤血肺组织体积增大、暗红色,切开后流出泡沫状血性液体。
光镜下,急性肺出 血是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肺泡壁增宽,可伴有肺泡间隔水肿,部分肺泡腔可见水肿液及 多少不等漏出的红细胞和进入肺泡腔的巨噬细胞。
慢性肺淤血时,除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外,常见肺泡壁纤维化和增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2淮安市)如图1-12所示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听觉频率的范围信息,试归纳出上述信息的共性特征,井简述其合理性.图1-121.答:根据题干的图中信息得到:狗的发声范围:452~1800赫兹,猫的发声范围是:760~1500赫兹,而蝙蝠是10000~120000赫兹,海豚的是7000~120000赫兹.狗的听觉范围是:15~50000赫兹,猫的听觉范围是:60~65000赫兹,而蝙蝠是1000~120000赫兹,海豚的是150~150000赫兹.所以狗的发声的频率范围最小.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海豚.2.(2012梅州)放电影时银幕上发生的反射属于什么反射?简述银幕做成白色的原因。
答案:放电影时银幕上发生的反射属于漫反射。
银幕做成白色的原因是白色的银幕能反射各种色光(或不同频率、波长的光)(评分说明:每一问各2分,共4分)3.(2011宁波)临近毕业,承承所在班级拍摄毕业照是,摄影师看到两边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他及时进行了调整,顺利完成了拍照,请你说说摄影师是怎样进行调整的?将镜头离同学远一点,同时将暗箱的长度缩短一点。
4.(2012大连市)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冻鱼,放在一盆冷水中,过一段时间将鱼从水中拿出,发现鱼的表面出现了一层较厚的冰。
剥开这层冰,发现鱼已经完全“解冻”。
请分析说明鱼表面这层较厚的冰是如何形成的。
(“解冻”过程中,鱼的温度始终低于0℃)从冷冻室拿出的鱼,温度远低于0℃.当将其放入水中时,它和水之间存在温度差,于是发生热传递。
鱼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水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当水温达到0℃时,由于鱼的温度还是低于0℃,所以水继续放热,于是凝固形成了冰。
5.(2011泉州市)1夏天,扇扇子为什么会感到凉快?答:扇扇子时气流加快,使汗液蒸发加快,从而加快了蒸发时从身体吸热,所以感到凉快。
6.(2011大连市)2夏天,小明在海水中游泳,上岸后没有及时擦干身上的水,过一会儿,觉得“发冷”。
请对这个现象进行解释。
答案:皮肤上的水由于蒸发,温度降低;(1分)水的温度低于皮肤的温度,水从皮肤中吸收热量;(1分)皮肤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1分)7.(2011广州市)3在广州的春季,每当“回南天气”到来时,课室的墙壁、黑板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1)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些“水”是如何形成的.(2)提出一个防止课室内“出水”的方法.答案:(1)春天到来,气温上升较快,墙壁、黑板、地板温度上升较慢,南风吹来温暖的带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这些水蒸气在墙壁、黑板、地板上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大量的水珠使得地面非常潮湿。
(2)可以关闭门窗、开空调抽湿、(不能打开门窗。
合理即可)答案:9、(2012沈阳市)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10所示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图。
请依据图示及操作步骤,结合“人作为导体可以将电荷导走”的知识,简要说明其操作意图。
A.找一块塑料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B.用干燥的手指在塑料板上写上一个“大”字C.将塑料板平放,上面均匀地撤上一层干木屑,再将塑料板缓慢竖起,随着静止在塑料板上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塑料板上显现出来了[操作意图]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摩擦使整块塑料板带电B.人将“大”字区域内的电荷导走C.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大”字以外区域的塑料板吸附木屑塑抖板竖立时,“大”宇区域内的木屑由于重力作用而滑落10、(2012鸡西市)如图是空调的三线插头与三孔插座,其中较长的脚E与空调的什么部位相连?插入插座时这个脚又与插座中的地线相连,这样连接的目的是什么?另外,针对日常生活中浪费电能的现象及用电习惯,请你说出一种节约电能的方法。
与空调金属外壳相连。
万一空调的外壳与火线相连,使外壳带电,电流就会流入大地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随手关灯(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11.(2011年崇左市) 5.崇左市大多数农村都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
但由于很多村民缺乏必要的用电常识和安全防范意识,用电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为农村安全用电提出四条相关的建议。
答案:①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②不要在输电线上晾衣服;③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④不要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零线;⑤电线老化要及时更换;⑥家庭电路要装漏电保护器;⑦打雷时不要开电视机;⑧使用电器要注意它的额定电压;⑨同时使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要过大;⑩不要触摸低压电12.(2011年烟台市)普通灯泡冒充节能灯被识破本报12月21日讯:(YMG记者李俊玲通讯员栾秉镝)福山市民华先生前几天在福山某集贸市场市场外见一中年男子推销“高效节能灯”.该男子称灯泡只有5W,却能发出60W的光亮,每只价格3元.许多围观的市民在看了他的演示后,纷纷掏钱购买,华先生一下买了5只.昨日,华先生读初四的儿子小晖回家后,对这个节能灯产生了疑问.平时喜欢物理的小晖仔细观察后,认为5W的灯泡灯丝不应该这样粗.他将灯泡拿到街上的电器修理店请维修人员用电流表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灯泡的功率却是40W,华先生随即向工商部门举报.执法人员找到仍在叫卖“节能灯”的叶姓摊贩,经询问,叶某承认卖的是普通灯泡.之前他擦掉了40W字样,再用专业工具印上5W的字样,想利用节能的概念促销,没有想到栽倒在一个较真的初中生手里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5W的灯泡灯丝不应该这样粗”?(2)请你说明检测灯泡功率的原理.答案:(1)由公式P=U2/R,可知R=U2/P,因此功率较大的灯泡,其灯丝的电阻较小。
而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不同的灯丝其材料是一样的,其长度也相差不大,有较大差别的是灯丝的粗细。
灯丝越粗其电阻越小。
所以,“5W”灯泡的灯丝不应该那么粗。
(2)由公式P=UI可知,将灯泡和电流表串联接在220V的电路中,只要测出灯泡中电流的大小,就可以计算出灯泡的电功率。
13.(2011年淮安市)如图所示,是小华依据所学简单电路知识,设计的控制楼梯灯的三种方案电路。
从安全用电角度对方案进行评估,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 方案a火线接开关后与电灯连接,方案b、c电灯可能被直接连接到火线上,存在安全隐患14.(2011年潍坊市)某天晚上,家里的所有用电器全都停止工作.请你猜想两种可能原因,并说明你将怎样去直接证实你的猜想.原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实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实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原因1:整个小区停电验证:观察小区其他家庭是否有电原因2:家里用电功率过大(或某处电路短路),导致保险丝熔断(或空气开关跳闸)验证:查看保险丝是否完好(或空气开关是否跳闸)15.(2011年铜仁市)小明在使用电炉时发现,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不怎么热,这是为什么?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案:这是因为电炉丝跟导线串联连接在一起,看似都为金属导线,但电炉丝的电阻值要比导线大成千上万倍。
当它们串联时,电流(I )和通电时间(t )都是相等的,根据焦耳定律Q=I 2Rt 就可以看出电炉丝的发热是导线的成千上万倍。
所以,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不怎么热。
16、(2012苏州市)星期天天气很热,小明和小华在开着空调的书房内认真地复习功课.傍晚时分,小明打开灯泡上标有“PZ220—40”字样的台灯时,发现台灯发光较昨天暗了.小明猜想:主要是灯丝的升华造成的,依据是:由于灯丝升华,灯丝的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而台灯两端电压不变,由公式2U P R=可知功率变小,因此灯变暗了; 小华猜想:主要是电路的负荷增大造成的,依据是:由于许多家庭开了空调,电路的负荷增大了,总电流变大,输电线上有电阻,导致台灯两端的电压降低,而灯丝电阻不变,由公式2U P R=可知功率变小,因此灯变暗了. (1)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在爸爸的指导下用新的相同规格的灯泡替代原来的灯泡,观察到新的灯泡亮度与原来的那只灯泡亮度基本一样,说明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____(正确/错误)的;(2)请你设计一个方案,验证小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错误 (2)关闭家庭空调等大功率用电器,观察台灯亮度是否变化.若台灯亮度变亮,则小华的猜想是正确的;若台灯亮度不变,则小华的猜想是错误的.(该题只要方案合理均给分)17.(2012福州市)如图12-43所示,将扑克牌盖在玻璃杯上,再把l 元的硬币放在牌上,用手指迅速将扑克牌水平弹出,硬币会怎样?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这一现象。
答:硬币落人杯中。
硬币原来是和扑克牌一起静止的,当扑克牌迅速被弹出时,硬币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仍然留在原处,在重力的作用下,硬币就落人杯中了。
18.(2012本溪市)许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害都是和惯性有关的,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在公路交通管理中有许多要求和措施,请你写出其中的两条。
小型车辆的驾驶员与前排的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禁止超速行驶;保持车距;车辆禁止超载图12-4319.(2012襄阳市)自行车是中国老百姓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几乎家家都有,请你根据自行(1)使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分离;(2)动力臂大于阻力臂.20.(2011桂林市)惯性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请分别列举一个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实例。
利用惯性:;防止惯性:。
答案:跳远前要助跑驾驶员必须系上安全带21.(2011济宁市)你还发现小汽车的哪些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哪些现象与物理知识有关?试举一例(要求写出设计或现象,以及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示例:设计或现象:高速行驶的汽车急刹车后还要滑行一段距离。
涉及的物理知识:物体具有惯性。
设计或现象:。
涉及的物理知识:。
答案:参考答案:①小汽车的司机和前排的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物体具有惯性;②安全带比较宽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③汽车突然起动时,人会后仰物体具有惯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