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微量注射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续 有 效泵 人 体 内 。流 量可 在01 99ml 之 间选择 ,可 . ~9 . / h
根据 药 液 多 少 选 择 3 l 0 l 规 格 的一 次 性 无 菌 注 0m 、5 等 m 射 器 。为 临床 护 理服 务 提供 了便 捷 、省 时 省力 、用 药剂
23 加强 护理 行 为管理 ,减 少护 理纠 纷 的发生 .
士综合素质 的培训和护理技术水平的提高,以适应服务
模式 的 转变 和病 人 的社 会 心理 需求 。真正 做 到 “ 以病 人
为 中心 ,以质量 为 核心 ” 积极 主动 为 患者 服 务 ;建立 良
2. . 1严格 劳动 岗位 纪律 ,实施 严格 的奖 罚制 度 。 3 2 . 加强护 士 岗前 培训 ,规范 护士 仪表 着装 。 .2 3
Me c lno mainDe 01 V l 3 o1 dia Ifr t c 2 0 o 2 .N .2 o
始 注射 。 ( )检查各项指示 灯是否处 于工作状态 。 6
( ) 微 量泵 注射 器 上 注 明病 员床 号 ,姓名 ,所 泵 药 7 在 物名 称 、 量 以及 开始 泵入 时间 。 剂
床 旁 固定好 微 量泵 ,护理 人员 严 格三 查 七对 后用 注射 器 抽取 药 液 ,排 尽空 气 ,固定 注射 器于 注射 泵槽 内 ,连 接 导管 与静 脉通 道 。 ( ) 3 接通 微 量泵 电源 。 ( 根据 病 4)
11 ,女8例 ,用药物有多 巴胺 、尼莫地平注射液 、 2例 5
收稿 日期 :2 1— — 2 0 0 9 1
号 ,对 病 人要 做到 “ 五心 ”服 务 ,即对病 人 关 系 、服务
微量注射泵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及护理分析

Clinical medicine│临床医学- 39 -微量注射泵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及护理分析张 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摘要】目的:分析微量注射泵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及护理。
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使用过微量注射泵患者100例,均实验组,分析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以及护理措施。
结果:100例患者使用微量注射泵的过程中仅1例出现静脉回血情况,100例患者中95例患者对微量注射泵的使用十分满意。
结论:使用微量注射泵能够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以及最佳的治疗效果,实现少量精确、匀速泵入效果,有效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方便患者,提高患者注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微量注射泵;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微量注射泵属于一种新型的泵力仪器,整个仪器由控制器、执行机构以及注射器三部分组成[1]。
微量注射泵能够达到将少量药液精确、微量、均匀、持续的泵入到患者体内,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便捷,又能够达到定时定量的效果[2]。
护理人员能够根据医嘱随时调整患者药物浓度、速度,使得药物在患者体内能够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
通过利用微量注射泵在强求危重患者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同时又能够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提高效率。
本文重点分析微量注射泵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以及护理,现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使用过微量注射泵患者100例,其中高血压19例,急性心肌梗死20例,心律失常18例,心源性休克13例,主动脉夹层22例,心绞痛8例。
常用药物有多巴胺、硝普钠、硝酸甘油、呋塞米等。
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在5-80岁之间,平均年龄(45.6±7.02)岁。
1.2方法100例患者均使用微量注射泵进行给药。
护理人员结合医嘱进行药物总剂量的配置。
公式为患者体重×系数。
系数的选择更具药物的分类进行选择。
多巴胺、硝普钠选择系数3,硝酸甘油系数为0.3,肾上腺素选择0.03。
微量注射泵在临床应用的弊端与护理措施

网下端止血钳并开放静脉穿刺针夹子 , 检查所有管路连接 正 确, 开血泵 , 血液透析重新开始 。 1 透析器破膜的原 因及预防: D中除严密观察病情外 , . 3 H 还 应观察透析 器是否有血凝堵塞 , 动脉 、 静脉壶 内如有纤维 素
重 复使用机 消毒透析器 , 测试透析器容量 。 若容量大于原
能 , 以得到稳定的 B 微球蛋 白清除率圆 可 一 。由于透析器质量
优 良, 所以我院近十年来透析器破膜发生率降低 。 透析器的重复使用 , 可降低治疗费用, 减轻家庭及社会 的
容量的 8 0% , 透析器可重复使 用 , 否则应丢弃 。透析器重复 使用次数一般不超过 6 , 次 每次重复使用后透析室护士必须
( 稿 日期 :0 8 1 - 8 收 ‘ 20— 1l)
微量注 射泵在临床应用的弊端与护理措施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 医院( 0 1 H0 0 ) 李 鸥
微量注射泵是用少量液体将药物精确均匀持续地泵入体
内的一种泵 力仪 器『 在许多医院 已广泛作用 。我科 于 20 l 】 , 02 年 5月至 2 0 年 6月应用推注式微量注射泵采用维持给药 08 方法在急性心力衰竭 、 术后糖尿病 患者血糖控制 、 血压患 高
泵, 更换新 的透析器 。 再将剩余的 O %生理盐水挂上 , . 9 开放静 脉滤网侧管 , 开血泵 , 再 新透析器预冲 , 预冲液经静脉滤网侧
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3 讨 论
小管排 出, 透析器预冲完毕关 闭血泵 , 消毒后接患 者动脉侧 穿刺针 , 预冲液仍经 静脉滤网侧小管排 出。当血流流至静脉
导致透析器破膜 。透析期 间的大量脱水 , 必将造成血液浓缩 , 血黏度增加。 肝素的用量应适当 , 用多了患者容易发生脑血管 并发症 ; 肝素用量不足 , 容易引起透析器及管路凝血。随着科 技的进步 , 透析膜的质量也在不断改进 , 有高效的清除性能 。
微量泵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3 . 格无菌 操作 , 药 物在 配置 时需 混合均 匀 ,避 3严
【 郑 惠芳 , 3 】 王建 新 . 微泵 静 脉 给药 过 程 中不合 理 现象 的分析 l】 J . 黑 龙江 护理杂 志,00 6( ):4 . 20 , 1 0
有高 度 的认 识 ,准 确及 时地 解 除报 警 。保证 微量 泵 的安
31使用 微量 泵 静脉 推 注 药液 时应 选 择弹 性好 、走 .
向直 易于 固定 的血 管行 静脉 留置 针穿 刺 。在推 注 过程 中
观察输 液 部位 有无外 渗 、肿 胀 、血管 走 向有无 条 索状 红 线等 。 因药物浓 度相 对较 高 ,发 生静 脉炎 和静 脉硬 化 的 危 险性 也较 高 ,一旦 发现 药 物外 渗 ,应立 即停 止推 注 , 重 新选择 静脉 ,并做好 局 部处理 。 3 . 用微 量 泵 注射 药物 时 ,应 密切 观 察用 药效 果 2应
止药物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 3 . 6微量泵应安装在 明显的输液架或床头桌上 ,加
强 巡视 ,观 察微 量泵 的运行 是否 正 常 。防止操 作 者不 熟 悉 速度 设置 键 ,或更 换 药物 后未 及 时更 改速度 ,或在 个 别情 况 下速 度设 置被 他人 无 意 中误 触 而 改变 了速度 ,使
及 反应 。
全使用 , 防止差错 事故 的发 生 。
【 考文献 】 参
【】 1 张学敏 , 蔚 虹. 量输 液 泵药 物使 用 的 临床 护理 观察 医 胡 微
学 理论 与实 践,9 7 1 3 19 ,0( ): 11 12 4— 4 . [】 /秋 . 2t h 微泵 注 射存 在 的 问题 与护 理 对策 [. J 中国 厂矿 医学 , 】
微量注射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微量注射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微量注射泵是一种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药物剂量定量精确地输送药物的器械设备,是近年来用于静脉输液的一种革命性进步,已成为临床重要的输液设备之一。
虽然微量注射泵的使用范围广泛,但它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安全。
首先,必须建立正确的使用方法,以确保给药安全有效。
其次,在使用微量注射泵之前,应按照临床使用规定进行灭菌处理,以减少药物污染。
此外,在微量注射泵的使用过程中,应加强护理,确保被注射的流体和药物温度保持恒定,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最后,在使用微量注射泵期间,应及时监测患者情况,如药物剂量、血压、心率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临床护士在使用微量注射泵方面应具备哪些素质,我认为首先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这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另外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包括对微量注射泵的正确使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监测患者输液情况等。
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通过和患者和家属的及时沟通,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为全程的护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此外,在使用微量注射泵过程中,应该熟悉每种药物的性质,以及与其相关的护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患者安全。
通过我的临床实践,我体会到使用微量注射泵输液的重要性和好处,它可以精确、安全地控制药物剂量,从而有效控制患者临床症状,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接受药物治疗。
然而,对于微量注射泵的使用,必须加强护理,确保有效和安全的使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微量注射泵的使用,需要临床护士具备一定的素质,及时确认药物剂量,加强监测护理,确保有效的护理,以保证患者安全。
本文从微量注射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措施入手,介绍了微量注射泵的使用要点,以及临床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通过我的实践,我认识到了微量注射泵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体会到了它的护理措施。
通过本文,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微量注射泵的使用,也掌握了临床护理工作的精髓,以更加有效的护理患者。
微量注射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微量注射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1 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概述微量注射泵是一种以微小精度、精准致密的静脉输液泵,它具有非常准确的调节流速功能,微量注射泵的使用范围比传统注射泵要广泛得多。
目前,这种泵的应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其中包括老年痴呆症,先天性儿童病,韧带及关节炎,中风恢复等。
它还可以用于静脉接种疫苗,输液以及静脉给药等护理工作,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 应用效果微量注射泵是一种注射泵,具有精度高、操作简单、参数改变快、维护方便、护理效果好等优点。
采用微量注射泵输液时,病人体温可以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液体量变化后病人不会出现心动过缓的现象,而且输液安全可靠。
这种注射泵的小口径,使得护理更有效率,更适合病人服用药物,并且它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减少病人的感染。
3 临床护理要点(1)搭建微量输液管:应用洁净手套,洗净或消毒手,治疗病人时,应穿戴护理服和工作手套。
从安全包中取出微量输液管、输液注射器、注射液;(2)设定输液流速:在调节微量注射泵的输液流速之前,首先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及药物种类,调整出适宜的流速,并且根据规定的时间判断病人的用药输液速度是否过快。
(3)流速控制:该设备的流速控制可以很好地满足病人服药的要求,护士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定时调整输液流速,使得服药更加准确;(4)维护和检测:使用仪器后,应定期对构件、注射泵及耗材进行检查,应维护清洁,密封完好,以确保使用安全和有效性。
4 临床护理体会应用微量输液泵输液,护士要熟练掌握微量输液泵的使用,巩固护理知识,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
微量注射泵的使用,不仅可以调节流速,而且护理过程中容易掌握,可有效满足护理对病人的要求。
此外,护士还要了解病症,和病人朋友沟通,安抚病人心情,了解病友服药后的反应情况以便更好地给予照顾。
急危重症患者微量注射泵临床使用、操作方法、优点问题以及处理措施

微量注射泵在急危重症患者中临床使用急危重症患者具有病情重、发展快、并发症多等特点,微量注射泵不仅可以控制药物速度,保证匀速注射,而且能够按照要求提供给危重患者所需的注射量,微量注射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定义微量注射泵是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由微机控制系统和微量推进系统组成,能够稳定均匀控制输液流量,具有对气泡、剩余残液、阻塞压力产生时声光报警的功能,微量注射泵广泛应用于临床,大大减少工作量,提高输液速度的精确度。
优点微量注射泵具有定时、精度高、流速稳定、用液量少的优点。
护士能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及时调整药物注射速度、准确掌握用药量、持续保持药物浓度。
操作方法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吸所需剂量、浓度的药物,接泵管、排空气,在注射器上注明开始用药时间、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速度。
将微量泵安装在稳妥位置,放松微量泵旋钮,推动滑座,将注射器正确安装并与静脉通路相连。
注射器针头须向下倾斜,可使注射器内的少量空气残留在注射器内,同时便于观察剩余药液,微量泵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微量泵系统开始自动检测,设置所需速度,按开始(START)键,自动推注开始。
黄灯亮闪。
需改变注射速度时,按停止(STOP)键,重新设置速度,再按开始(START)键,开始注入新的泵速。
注射结束按停止(STOP)键,并关开关,取下注射器,将微量泵擦拭干净,备用。
使用时易出现问题药物外渗。
在推注过程中如发生药物外渗,微泵报警系统不会反映,不及时采取积极正确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静脉炎和静脉硬化。
微泵给药时一般均进行留置针穿刺,并且药物浓度相对较高,发生静脉炎和静脉硬化的危险性也较高。
静脉回血。
与速度过慢、延伸管过长或折叠扭曲、双通道同时注射等因素有关,患者在药物泵入的过程中出现静脉回血,并且血液在输液针头内发生凝集,形成血栓,随着血液流动,会导致患者出现肺血管栓塞。
针头堵塞。
延长管有一定弹性,容量大,针头堵塞后微量泵仍继续输送药液,但药液并未进入血管,而积聚在延长管内,当延长管压力增加到一定限度时,微量泵才报警。
微量注射泵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及护理对策

种 新 型泵 人 仪 器 , 少 量 的药 物 精 确 、 量 、 匀 、 续 地 泵 人 将 微 均 持
关 键词 : 量 泵 ; 用 ; 理 微 应 护
中 图分 类 号 : 42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O 6 6 l(080 l o7 — 3 R 7 B 1 o— 4 12o )l — 0 5 0
随着 科 学技 术 的不 断 发 展 和创 新 , 医疗 器 械 的发 展 及 应 用 日 益完善 , 为临 床 的 医 疗 护 理 工作 带来 了很 多 的便 利 , 既保 证 了 医 疗质量, 使治 疗 计划 能 够 及 时 、 准确 的 实施 , 能最 大 限 度减 少 护 又
提高疼痛阂值 , 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 , 因而注射 时比非暗示患者
疼 痛程 度要 轻 , 当采 用 暗示 方法 , 适 以减 轻患 者 注射 时 的疼 痛 。 33 针 头 的大 、 直 接 损 伤患 者 的 皮 肤 、 肉 、 小 血 管 和神 经 的 _ 小 肌 细 轻 重 是不 一样 的 , 的 针头 横 截 面积 大 , 割 损 伤患 者 的皮 肤 、 大 切 肌 肉 、 小血 管 和神 经 的 程度 较 重 , 护性 的致 痛 物质 释 放 较 多 , 细 保 疼 痛较 重 ; 的 针头 横 截 面积 小 , 患者 的损 伤相 对 较 小 , 痛 物 质 小 对 致 释放 较少 , 因而疼 痛 较轻 。 给患者 输 液 时主 张尽 可 能选 用 中 、 在 小
当代护士2 0 年第 1期 ・ 术版 o8 1 学
・ 5・ 7
表 4 不 同 角 度 进 针 疼 痛 的 比 较 ( s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量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付兰燕
九江学院护理学院(学号:11017010146)
指导老师:汪娩南
关键词:微量泵;应用;护理;
微量泵注射泵是一种定容型输液泵,简称为微量泵。
是将少量液体微量药物精确、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的泵注仪器。
其优点是定时精确高、流速稳定且用液量少,随时调控、操作简单、护理方便,护理人员能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调整微量泵的药物注射速度,准确掌握用药量,持续保持血药浓度,减少由于输液速度难以控制所致药物浓度在体内出现忽高忽低的不良反应,作用持久而且安全稳定[1]。
随着临床诊疗和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微量泵广泛应用于临床。
主要用于ICU、CCU危重患者的升压药、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药物的静脉治疗,以及癌症病人的化疗等。
1.临床应用及效果
1.1 据王海双[2]等报道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微量泵从中心静脉进行补钾后,血清钾上升明显,基本维持在4.0-5.1mmol/L。
传统的补钾是应用输液瓶滴注,采取高浓度补钾,如液体量太少,使用输液瓶无法做到,液体量多则不能满足限制液体入量的要求。
该方法有效的预防和纠正低钾血症,同时也避免了传统补钾速速的不易调节,确保了治疗,提高了安全性,大大降低了高浓度补钾的危险,而且还减轻了高浓度钾对大血管的刺激,患者无疼痛感觉,无静脉炎的发生。
1.2 随着微量注射泵在肿瘤化疗过程中使用的也越来越多。
王淑华[3]等研究表明了相关的内容,其将60例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行浅静脉留置针化疗,其中观察组采用微量泵,对照组采用人工操作。
观察并比较两组,两种不同静脉推注法在患者发生恶心、呕吐、静脉炎等并发症及患者的情绪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用药时间精确度方面,使用微量泵者明显优于普通方法者,差异有很显著性(P<0.01)。
患者对两种不同静脉推注的满意度也有很大差
异,使用者微量泵患者满意率为93.3%,另一种患者满意率则为80%。
微量泵在肿瘤化疗中发挥着很好的作用,既精确又安全,减少对患者静脉管壁的伤害、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同时也解决了药物使用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2.使用微量泵在临床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药物外渗微量泵有外渗报警功能,医务人员过度依赖微量泵的报警功能而未及时巡视、处理,结果导致药物外渗,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如化疗药物长春新碱外渗引起外渗部位皮肤坏死。
2.2 药物反应由于微量泵注射速度较慢,常有回血现象。
当静脉发生回血时盲目地按“FAST”键按钮来处理静脉回血,致使进入体内的药量超出药物的安全范围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4]。
如硝普钠注射过速过量会引起血压骤减,多巴胺注射过快可引起血压过高,利多卡因注射过快过量会引起谵妄、惊厥、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窦性停搏等。
还有一些药物反应是由于同一条静脉通路同时输入多种药物引起的,临床中常从静脉肝素帽处插入2-3个通道,使患者免受再次穿刺痛苦,但如果对于一些新药,会出现特殊药物配伍禁忌,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会导致药效降低,甚至产生毒性作用[5]。
2.3 静脉导管阻塞药物输入速率小,输液延长管受压或折叠是主要原因。
微量泵虽然有堵塞报警装置,但其启动需要到达一定的时间和压力,有一部分导管在报警时回血已凝固堵塞,影响了药物的输注。
2.4 静脉炎主要是由于长时间输入高浓度药物,对静脉壁刺激大而导致静脉炎,静脉注射不当也是原因之一。
2.5 使用微量泵的不安全因素刘敏[6]对其进行了总结分析,如护理人员缺乏正规的培训,在操作过程中对微量泵的性能及注意事项未完全做到人人掌握;部分年轻护士缺乏微量泵的理论知识,操作不规范;微量泵附件不配套;护士责任心不强;医务人员平时对微量泵的管理不完善、不规范等都可导致使用微量泵受影响,影响病人的正常治疗。
造成用药延迟、药物阻塞管道、延伸管接头脱落、输液部位肿胀等问题。
3.护理对策
3.1 心理护理使用微量泵之前要与缓和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使用微量泵的目的、功能、优点、发生报警原因和注意事项,介绍药物名称、作用、需要注射时间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对微量泵有大致地了解,消除患者紧张心理,主动配合治疗,确保药物有效实施[7]。
3.2 生活护理由于微量注射泵使用时间长,患者易感疲劳,因此每隔30-60min 变换一次体位,根据注射部位不同,告知患者及家属体位移动的方式及注意事项。
达到预防病人压疮、缓解病人不舒适的感觉的目的。
3.3 常见微量泵报警处理①当药液在3ml以下时,微量泵会自动报警,红灯亮闪,此时可将注射器和滑座向后移动1-2cm,红灯停止亮闪,可使注射器内剩余药液全部匀速注入体内,避免药物浪费,保证药物足量供给,确保有效血药浓度。
夜间消除报警声音,使患者睡眠充足,消除紧张心理[8]。
②微量泵通路完全阻塞,如导管折叠、针头阻塞,若完全阻塞应重新穿刺。
③蓄电池能源耗尽,应立即接通外电源,使其正常工作不受影响。
④发现电源插头松动,应立即接好电源。
⑤无意间碰撞使注射器松动,应检查注射器是否处于正常位置。
⑥药物外渗,应立即拔管,并用50%硫酸镁湿敷或用中药金黄散外敷。
总之,使用微量泵时,应加强巡视,出现报警应检查原因,针对不同原因给于相应的处理。
3.4 正确处理静脉回血其主要取决于所有药物的性质和回血量:对于给药浓度要求不严的药物,可直接按FAST键处理。
但对于一些特殊的药物,如胰岛素、硝酸甘油、硝普钠等,则不能简单地按FAST键来处理回血,应将装有生理盐水的针筒接在针头上将回血推人[9]。
如回血量较大至微量泵管内时,则需要更换微量泵管。
严禁将针筒接在微量泵管上将回血推人,否则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
如高浓度的氯化钾静推可导致心跳骤停。
若堵管,可先用注射器抽吸,管道通畅后,用装有5ml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的注射器将回血缓慢推人。
若管道堵塞者,应重新置管[10]。
3.5 使用微量泵的注意事项①护理人员操作时要熟练掌握微量泵的性能,专业的理论知识及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
②使用微量泵前,先选择好血管,一般选择血管较粗、较直、易于固定,便于观察、不影响患者活动的部位。
静脉穿刺,对老年人患者尽量避免在下肢穿刺输液。
微量泵输液为专用通道,不与其他药物共用一条血管[11]。
③加强巡视观察,严格观察用药的局部的反应,有无回血、外渗。
观察输液管道是否受压阻塞、脱落。
一旦发现问题,给予相应的处理[12]。
④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严格无菌操作,认真做好三查七对,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刘敏[6]提出:坚持做到三交、三接、三清。
即:书面口头床边交班;病情治疗仪器交接;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边看清。
护士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有效。
⑤应用期间不能随意中断泵入药物,提前5-10min配好药物备用,当残留报警灯亮时立即更换,更换动作要迅速、准确。
血管活性药物更换前后,严格监测生命体征。
⑥加强微量泵的保养,定期检查仪器的性能,使用后要及时清洁除尘,每次用75%酒精纱布擦拭,有胶布污渍的用松节油擦净,再用清水擦干[12]。
如微量泵接电源后显示器不亮、泵速有误差、报警失灵、严禁给患者使用,应及时维修。
4.小结
综上所述,微量泵在临床医疗治疗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对于ICU、CCU、儿科、心胸、脑外科、普外科等重症患者。
但随着微量泵使用的越来越普遍,相应的问题也一一出现。
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不但使药物疗效受影响还隐藏着一些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应引起重视,使微量泵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效珍,解建设等.微量注射泵在骨科术后护理的应用体会.2007,4(12):80.
[2] 邵利香,王海双等.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早期应用微量泵补钾的护理.护理学报,2007,14(5):56.
[3] 王淑华,罗凤莲.微量注射泵在肿瘤化疗中的临床表现.现在医药卫生.2009,25(12):1792-1793
[4] 王晓玲,张保卫.微量泵注射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0):286.
[5] 耿光艳.微量注射泵的临床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中国医药指南,2009,7(19):141-142.
[6] 刘敏.ICU应用微量注射泵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中国名康医学,2011,23(6):723-724.
[7] 张卓.微量注射泵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7):632.
[8] 储博慧.微量注射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医学信息,2010,23(12):79-80.
[9] 白文,孙海霞,王吉平.微量泵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医学信息,2009,22(3):374.
[10] 白玉玲,邓蓉.神经外科中微量泵的应用及护理,医学信息,2011,2(7):3335.
[11] 于小靓,李洋.儿科微量注射泵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08,6(3):44-45.
[12] 越继革.应用微量泵静脉给药的临床操作及护理.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