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二)

合集下载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
2.生命的多样性:讲解生命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丰富性。
3.生命的脆弱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命在自然灾害、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下的脆弱性,引导学生关爱生命。
4.法治与生命: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对生命的保护,培养法治思维。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知识层面: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到一些关于生命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对生命的起源、发展及多样性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较为浅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拓展和深化。
2.能力层面:七年级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但法治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尚需培养。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生命的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意义,提高道德素养。
3.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
6.评价与反馈: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表现。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发挥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开始时,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生命的起源、发展过程,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奇迹。同时,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生命现象,如婴儿出生、植物生长等,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参与一次关爱生命的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动物保护等,写下你的活动心得。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1.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明白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有意义的人生教学难点:明白探究生命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当我们看到过花开花落,思考过我们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板书题目:感受生命的意义(二)学习目标1.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明白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三)自学提示1.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2. 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四)讲解新知1.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②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③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 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①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③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五)习题1.实现人生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 D )A.知足常乐,不必追求自我超越B.好高骛远,只从事重要工作C.异想天开,在梦想中度过人生D.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2.从年初到年末,“见义勇为最美人物“最美老有所为人物最美职工”“最美基层法官”“最美志愿者”等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不断发布,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催人奋进,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传遍大地。

从最美人物身上我们深深感到( A )①实现人生价值方式具有多样性②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③要在服务社会中提升生命价值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最美的生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材料一:外祖母常说活着的理由有一万零一条,所以她才留恋生命、留恋那活满房同的阳光。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但中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深入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情感引导法:教师通过语言的引导,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活动内容。

3.准备纸和笔,用于学生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短片中可以包含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如“你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准备好的案例材料,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

案例可以是一些关于人们如何用自己的生命去创造价值的故事,如志愿者、医生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的生命意义是什么,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他人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教案10.1感受生命的意义(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教案10.1感受生命的意义(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教案10.1感受生命的意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2、能力目标: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分析生命,重塑生命2、教学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

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

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胡适《人生有何意义》。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第一框——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新课教学:1、生命的追问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教材第111页)(1)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11运用你的经验,回答:①采访你生命中三个重要的人,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②你的答案是什么呢?(2)教师归纳:有人说,活着是为了学习;也有人说,活着是为了养育后代;也有人为了帮助他人而活,为了梦想而活,甚至为了改变世界而活。

还有人说,活着是为了美食,为了美景;现实中,也有人为了金钱,为了权力而活。

对于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但是,人活在世上,我们都希望自己不成为他人和社会的负担,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并且担当我们自己的社会责任。

活动二:阅读感悟(教材第112页)(1)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112页的阅读感悟及探究与分享,回答:①学生分享《雷锋日记》,谈谈自己的感悟。

②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明确生命的意义,认识到生命意义是具体的,并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悦纳自己的生命,体会自我生命的独特性。

3、学习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愿意承担国家社会责任,有公共意识、大局观念。

将自己的人生意义与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国家的命运统一起来。

(二)能力目标:1、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2、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进一步认识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3、培养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1、开始意识到要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

2、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3、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2学情分析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的倾向,所以出现对于生命的冷漠,无视和伤害等现象,这给青少年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所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至关重要。

现在的学生因是独生子女,唯我的心态意识强,加之生活的优越感,使他们缺少对生命的关爱,忽视生命的价值。

这就非常需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他们在正确看待自我的基础上,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和价值,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3重点难点(1)重点:懂得生命是独特的,学会发现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知道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并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难点: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探索生命的意义;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4教学过程4。

1第一学时4。

1。

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新闻直播间》多媒体展示新闻:新闻直播间:《宿迁一轿车坠入水塘幸遇海军特种兵潜水相救》2016年9月23日,因避让路边突然冲出的三轮车,宿迁市宿城区蔡集镇孙军松乘坐的轿车撞上路边的大树后坠入水塘中。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2022课标)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2022课标)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2022课标)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本题所涉及的是七年级上册的《感受生命的意义》一课。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导语、正文、拓展阅读和课后作业等部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

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诸多困惑和压力。

在这个阶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意义是什么?2.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命的意义。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生命的价值。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激发他们的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案例、图片、视频等。

2.设计好教学环节和问题,准备好PPT。

3.安排好课堂活动,准备好奖品和评分标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命的图片,如新生儿、夕阳、花草等,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

然后提问:“你们觉得生命有什么意义呢?”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案例,如一位身患重病但仍积极面对生活的患者,或者一个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他们为什么能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价值?”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需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实例,并进行简要说明。

精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二)

精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二)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

(2)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

2.能力目标(1)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

(2)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3.知识目标(1)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2)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难点: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感受生命的意义》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本课让学生采访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基于学生对前面两课中关于生命的理解,进一步追问“人为什么活着?”。

然后通过活动,探讨是否要“为别人而活”,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通过活动“画我的生命线”,认识到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努力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

通过反思“参加志愿者”活动,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为下一框“活出生命的精彩”作好铺垫。

2.学情分析(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识点。

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巩固练习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以下答案你不认同的是( )A.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B.不择手段让自己过得舒服、快乐C.承担起对自己、他人、社会的责任D.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2.小军学完本课后感悟到,当我们发现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家乡和社会作出贡献时,就更能体会自己生命的意义。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2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2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材分析】《感受生命的意义》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本课让学生采访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基于学生对前面两课中关于生命的理解,进一步追问“人为什么活着?”。

然后通过活动,探讨是否要“为别人而活”,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通过活动“画我的生命线”,认识到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努力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

通过反思“参加志愿者”活动,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为下一框“活出生命的精彩”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

2.懂得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驾驭自己的生活。

(二)能力目标1.全面理解有意义的生命,提升自己驾驭生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态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点地建构自己,驾驭自己的生活。

【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理解生命的意义。

突破方法:有意义的生命这一内容,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有效突破这一知识点,教学重心必须放在“生命的追问”和“发现我的生命”这两个问题上。

结合“探究与分享”和教材中正文内容,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并进行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歌曲导入播放歌曲《生命的意义》。

歌词:黑夜来临是否感到孤单,独自一人是否你会彷徨,这世界有多少这样的你我,就让我们彼此关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探求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2.理解生命意义是具体的,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

能力目标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自我价值,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探求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难点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根据教材中“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的内容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出示本课引言的散文诗:生命中有哪些值得珍惜,值得追求?我们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师:听了这首诗让人心潮澎湃,怎样探求和实现生命的意义呢?本课时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个问题吧。

二、课堂活动活动一:生命的追问1.阅读教材第111页“运用你的经验”,出示问题:(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问题引导:(1)活动材料中外祖母活着是为了什么?(2)你准备采访哪三个生命中重要的人?(3)你在准备采访的过程中,准备了什么问题?2.教材研读阅读教材第112页正文,思考问题:(1)人为什么活着?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什么?(2)你认为探索人生意义这个问题有必要吗?(3)你认为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3.阅读感悟阅读教材第112页“阅读感悟”中《雷锋日记》的相关内容,思考问题:雷锋在日记中思考的是什么问题?问题提示:雷锋在日记中通过一连串的比喻,表达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活动二:发现我的生命1.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1)阅读教材第113页“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①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②与同学分享生命故事。

在这些不同的生命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处理方式:学生讨论交流问题。

(2)研读教材第113页正文,思考问题:①人类为什么要探索生命意义?②“我的人生”为什么是独特的?问题提示:①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②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2.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阅读教材第114页“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同样是志愿者,为什么大家对参加志愿活动有着不同的回答?问题提示:“探究与分享”中的几位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的初衷不同,对志愿活动的理解也不一致。

这启示我们, 不同的人对于人生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人生的意义需要每个人去发现和创造。

三、课堂小结探究生命的意义是我们对生命价值的进一步思考。

不同的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不同,反映了人生意义需要去发现和创造。

板书设计 感受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追问⎩⎪⎨⎪⎧探索人生意义是必要的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发现我的生命⎩⎪⎨⎪⎧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建构我的人生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感受生命的意义同步学习指导学案【情境导入】“美国有一家大百货商店,门口竖着一块广告牌,上面写着:"无货不备,如有缺货,愿罚10万。

" 有个法国人很想得到这10万元,便去见经理。

他开口就问:"潜水艇在什么地方?"经理把他领到22层楼,那儿真有一艘潜水艇。

法国人又说:"我还要看看飞船。

"经理将他带到了第九层。

只见一只飞行船停放在那里。

法国人并不罢休,问道"可有肚脐眼生在脚下面的人?" 经理不动声色,平淡地对旁边的店员说:"你来一个倒立给这位先生看看!" 毫无疑问,那个经理是幽默的,而这幽默,又尽显了智慧的光辉。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断增强对生命价值的体验与认识的能力。

能力目标:探索生命的意义,能够发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知识目标:认识生命的意义,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

【自主预习】1.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秘已经是一个_____的答案了。

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他们认为______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2. 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_____,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_____,这样的一生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______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_____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4.生命是独特的,______具体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滴的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5.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______。

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通过认真地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会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生命的追问1. 人为什么活着?人为什么活着?为了学习,为了教育后代,为了帮助他人……人们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

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秘已经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

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2.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知识点二发现我的生命如何发现我的生命(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滴的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通过认真地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会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

【问题解答】教材第111页“运用你的经验”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的重要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答案】1. 采访三个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对活着是为了什么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2. 让人生更有意义。

教材第112页“探究与分享”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谈谈你的思考,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答案】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教材第113页“情境与分享”1.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2.与同学分享生命故事。

在这些不同的生命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答案】1.使我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2.生命故事:有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

这种病的症状十分惊人,因为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会时常乱动,口里也会经常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

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6岁。

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

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

她靠手中的画笔,还有很好的听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感。

在一次讲演会上,一位学生贸然地这样提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有过怨恨吗?”在场的人都暗暗责怪这个学生的不敬,但黄美廉却没有半点不高兴,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很长很美; 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 四、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五、我有一只可爱的猫;…… 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读了上面的这个故事,我们都会深深地被黄美廉那种不向命运屈服、热爱生命的精神所感动。

是啊,要想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有价值,就必须要经受住磨难的考验;要想使自己活得快乐,就必须要接受和肯定自己。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缺陷或不如意的事情,并非只有你是不幸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和对待不幸。

无须抱怨命运的不济,不要只看自己没有的,而要多看看自己所拥有的,我们就会感到:其实我们很富有。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读过很多让我们感动和令我们深省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曾经给我们的人生以启迪,曾经给我们的心灵以慰藉或震撼,曾经让我们感动。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需要领悟一些道理,以便使自己变得更加睿智;都需要接受一些感动,以便使生命充满激情。

教材第114页“探究与分享”1. 在这项志愿服务中,几位志愿者获得了怎样不同的意义?2. 这样的志愿活动对你会有怎样的意义?【答案】略。

教材第114页“拓展空间”你是自己生命的导演。

将来的你,会有怎样的生活呢?请你选择将来的某个年龄阶段,尽可能具体的描述那个阶段自己的情况,如家庭、学业(事业)、财富、人际关系、健康、情感、休闲、社会服务……【答案】选择将来的某个年龄阶段,尽可能具体的描述那个阶段自己的情况。

【.知识构建】*生命的追问感受生命的意义发现我的生命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一节感受生命的意义宁都县第九中学温莉(一)教材解析:本框“感受生命的意义”,让学生采访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基于学生对前面两课中关于生命的理解,进一步追问“人为什么活着?”。

然后通过活动,探讨是否要“为别人而活”,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通过活动“画我的生命线”,认识到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努力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

通过反思“参加志愿者”活动,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为下一框“活出生命的精彩”作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

2·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

能力目标:1·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

2·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知识目标:1·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2·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探究生命的意义(四)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