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传统文化感受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感悟作文(通用10篇)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感悟作文(通用10篇)弘扬传统文化心得感悟作文篇1传统文化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艺术,也是一种非同寻常的技能。
但是很多人却逐渐淡忘了它们,甚至有些人还去破坏它们,所以它们更加需要我们的保护和传承。
在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民间活动——温州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同学们都喜出望外,等着,盼着……起初,我看到两位客人,手里拉着两个旅游皮箱,跨入校园,我本以为它们是来旅游的,老师告诉我们他们就是民间艺人,我越发觉得奇怪了。
“叮铃铃”伴随着上课的铃声,我们来到了学校的体育馆。
体育馆里人山人海,我找了一个位置观看艺人表演,只见幕布上写着两行大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泰顺提线木偶戏。
这时,从幕布后面走出两位民间大师一男一女,他们不就是刚才从校门口进来的两个人吗?他们的服装都换了,换了身中式传统服装,手提木偶,面带笑容,我才知道它们刚刚拉的皮箱里装得是一些小木偶人呀!我发现每个木偶上都有好多的线,我被看得眼花缭乱,仔细一观察才明白原来木偶的每个关节上都连接着线,艺人的每个指头可以控制一根线,甚至可以控制好多线,太神奇了,木偶们在他们手里活了起来!随着乐曲还能翩翩起舞、跳跃、翻跟斗,可爱极了。
许仙、法海、孙悟空、白娘子、济公......真是应有尽有!个个雕刻的栩栩如生,我都不知道先观察木偶还是先观看木偶表演了,突然听到一片惊讶,原来是孙悟空变出了个金箍棒,更神乎其神的是白娘子还可以变脸,台下个个看得目瞪口呆,拍手叫绝。
表演结束后,大家都意犹未尽,都不舍得离开体育馆,于是老师建议我们和木偶合个影,亲自体验一下木偶戏的表演,我们整齐有序的来到舞台,走近一看,觉得木偶们更为精致细腻,色彩艳丽,脸色红晕,嘴巴能张,眼睛能眨,似乎能听到它们轻微的呼吸声,我真地感觉到它们在和我说话。
据我了解两位大师已经学了50多年,因此木偶一到他们手就变得活灵活现,他们真是熟能生巧、信手拈来呀,原来学一门技艺都没有那么简单,只有坚持才能见效果。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精选10篇)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精选10篇)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精选10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文化的作文(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统文化的作文1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
有一次,我好奇的问:“妈妈,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妈妈笑眯眯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多着呢!走,我带你去瞧瞧。
”我听了,两眼放光,兴致勃勃的跟着妈妈走了。
我跟着妈妈来到集市上,只见那里人山人海,我奇怪的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呢?“妈妈没有说话,只是拉着我往前走,终于,她在一个小摊前停住了脚步。
妈妈指着一本书法书说:“这个就是。
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随后,妈妈又指了指远处的戏台,说:“戏曲也是传统文化噢!”接着,妈妈又带我看了许多东西,使我懂得了许多。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晚霞染红了天空,妈妈微笑着说:“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多着呢,像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和彩塑,以及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都是呢!”我和妈妈回到家,看见爸爸坐在沙发上,我立刻跑过去,对爸爸说:“爸爸,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多呀!”爸爸意味深长地说“是啊,其实传统文化无处不在,只要你细心观察,定会发现。
”我听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传统文化的作文2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学习的唐诗、宋词、四大名著;我们用的文房四宝,我们吃的中药,喝的茶;还有我们拉的二胡,吹的笛子;我们穿的唐服,用的瓷器等等。
我国的传统文化数不胜数,随处可见。
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作文5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作文 5篇中国的传统艺术丰富多彩,有剪纸,陶瓷、中国结、泥人面塑,还有糖画等等。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作文5 篇,希望大家喜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作文一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从现代追溯五千年的历史。
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是古人,我们的失人,从他们身上演变而来的。
比如,屈原是清明节的代表,屈原如果穿越到现在,绝对会是一位伟大烈士,供在中国的烈士陵园。
由于屈老的坚贞不屈,为国为民,不畏强权,誓死不做卖国的,宁可跳入江中牺牲自己的性命,也不会为了一点小利益,而出卖国家出卖自己的人格,不会践踏自己的尊严。
屈原死后,他的后人们为了纪念他,虽然他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但是现实中还是需要表示一下的,他们在屈原自杀的江中划着小船,撒着用叶子包着的米团,人们觉得这样鱼虾就会吃这些米团,而不会吃屈原的躯体了。
由此在江中划船变成了赛龙舟,撒米团演变成了现在家家吃的粽子,而在那一天人们把那一天定位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之士的纪念日,每年的4 月4 日就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我们叫它“清明节”。
例如这样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人肯定都不明白,在除夕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相传每年有一天,有个叫“年兽”来扰乱居民的安全,出居民粮食,毁他们的房子,弄的他们人心惶惶。
可是看年兽那么凶恶高大,他们却又不敢与之抗衡,终于有一天他们发现年兽怕响声,于是家家户户都在年兽来的那天放起了鞭炮。
年兽听见这些鞭炮响声,吓得落荒而逃,人们终于又回到了平静的生活。
那天就成了除夕春节,就是这么来的,家家户户都要过年,给红包,这样才吉利,说这一年都会富富贵贵,平安无事。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午的传统文化节,所以源远流长,就说明我例举的仅仅是个皮毛,还有好多好多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就是有了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才会多姿多彩,这传统文化代表了我国古代到今天,人民的智慧结晶。
我喜欢的传统文化作文(通用34篇)

我喜欢的传统文化作文(通用34篇)我喜欢的传统文化作文作文一:中国书法艺术中国书法是我喜欢的传统文化之一。
中国书法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国书法包括楷书、草书、行书、隶书等多种不同的字体。
每一种字体都有其独立的特点,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在书法作品中,每一笔每一划都非常重要,需要经过反复的揣摩和练习才能够达到熟练的程度。
通过学习中国书法,我不仅可以提升我的字写技巧,还可以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美。
每一幅书法作品都带有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情感,通过观赏这些作品,我可以感受到书法家的笔墨之美和心境之美。
作文二:中国传统戏曲另一个我喜欢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戏曲。
中国传统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中国传统戏曲分为京剧、豫剧、越剧、评剧等多种类型。
每一种戏曲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传承方式。
演员们需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练习才能够掌握各自的剧种。
观看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出是一种享受。
演员们通过身体的表达和声音的传达,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戏曲表演中,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戏装,化妆成各种不同的角色,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作为观众,我可以通过观看传统戏曲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每一出戏曲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情感,让我深入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文三:传统节日——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传统文化之一。
每年的春节,我都能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喜庆的气氛。
在春节期间,家人们会一起团聚,共同度过这个重要的节日。
我们会贴对联、贴窗花,用红色装饰房间,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此外,各种传统的食物也是春节的特色之一,比如饺子、年糕、汤圆等等。
除夕夜,我们会一起欢庆新年的到来。
我们会燃放烟花爆竹,用鞭炮声驱散邪气,祈求新年的平安和幸福。
此外,春节期间还有传统的舞狮、舞龙表演,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热闹。
通过庆祝春节,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小学生观后感作文500字【5篇】

中华传统⽂化⼩学⽣观后感作⽂500字【5篇】传统⽂化,形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当中,源远流长且博⼤精深,那么你知道中华传统⽂化观后感该怎么写吗?下⾯是⼩编整理的中华传统⽂化⼩学⽣观后感作⽂500字【5篇】,欢迎⼤家阅读分享借鉴。
中华传统⽂化观后感作⽂1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样的⼀个⽂明古国有着深厚的⽂化底蕴。
中国的⽂字也历时久远。
从最初的仓颉造字,后来有了孔⼦的“敏⽽好学,不耻下问。
”孟⼦的“⽣于忧患,死于安乐。
”⼜经过李⽩的“君不见黄河之⽔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经过多年的流传,有了如今的中华⽂化。
中华⽂化渊源流长,⾃然是学养深厚。
相传,伯⽛善弹琴,钟⼦期善听琴。
伯⽛弹到志在⾼⼭的曲调时,钟⼦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弹到志在流⽔的曲调时,钟⼦期⼜说“洋洋兮若江河”。
钟⼦期死后,伯⽛不再弹琴,因为没有⼈能像钟⼦期那样懂得⾃⼰的⾳志。
后遂以“知⾳”⽐喻对⾃⼰⾮常了解的⼈。
⼀个“知⾳”⾥,就有这样⼀个动⼈的故事,可以想象,成千上万的词语中,包含了多少中国的历史⽂化。
“愿得⼀⼼⼈,⽩⾸不相离。
”希望能有⼀个⼀⼼⼀意的⼈,就这样,和他⼀起⾛到⽩头也不分离。
这样⼀句家喻户晓的诗句,没有堆砌的华丽辞藻,却扣⼈⼼弦,因为它饱含着真情实感。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
”那么说起美德,孝顺就是中华民族薪⽕相继的传统美德。
⽗母给了我们⽣命,教育我们长⼤,不知付出了多少⼼⾎。
我们应当感谢,应当报答。
⼀篇⼴告,⾄今让我记忆犹新“⼀个⼩男孩吃⼒地端着⼀⼤盆⽔,笑着对妈妈说说‘妈妈,洗脚!’”让我记忆犹新的,不仅仅是那个⼩男孩的乖巧,还有他那份发⾃内⼼的感谢和⾄深的爱。
他给了我们⼀个典范,⼀个让年幼的孩⼦尚有这样的感恩之⼼,我们⼜该怎样做呢?⼤家应该听过这样⼀个故事“⼀个⼈⼤学毕业,到⼀个公司应聘。
他⾛进⼤厅,看见地上有⼀张纸屑,来应聘的⼈很多,却都只顾着⾃⼰的事,没有⼀个⼈捡起那张纸屑。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_我喜欢的传统艺术作文10篇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_我喜欢的传统艺术作文10篇中华传统文化作文范文一生活中,我们处处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我们有精美的民间艺术,如剪纸、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书法了。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书法主要分为五大系,有:篆、隶、楷、行、草。
把书法练好了,写出来的字就像一副画一样。
楷书横平竖直,规矩整齐,就像一座华丽的建筑一样。
隶书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像五线谱上的音符一样。
草书连绵环绕,奇变百出,就像一副大气磅礴的山水画一样。
书法虽然看着很简单,想要写好却很难。
一支小小的毛笔看着很轻,想要控制好笔画可是很难的。
我国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王羲之还有一个传说,有一天他正在刻苦的练习书法,家人叫他吃饭,他因为太专心所以没有听见,家人给他端了进来。
他随手拿了一个馒头蘸了一下就吃了,家人都笑了,原来他把墨汁当蒜汁吃了。
我喜欢书法艺术,以后我也要成为大书法家。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范文二一看到涂红画绿地脸谱,你一定会想到戏曲;一提到戏曲,你一定会想到舞台上勾画五彩脸谱、身着各色戏衣的人物。
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
每个历史人物或某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京剧脸谱的来历有四种说法:一是古代用来吓唬敌人;二是演员将自己的眉鼻眼口画成他需要演的角色的样子;三是以前画妖魔鬼怪就按豹精画豹头,猪怪画猪头这种方法来画;四是古代盗贼为了防止别人认出来,常常将自己的脸涂得乱七八糟,就成了脸谱。
京剧脸谱与角色的性格有关:红色表示忠勇正义,如关羽;黑色表示刚烈正直,如包拯;蓝色表示桀骜不驯的人,如窦尔墩;白色象征阴险狡诈的人,如曹操。
脸谱的图案也非常丰富,包拯黑额头上有一个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雷公脸谱中有雷电纹;赵公明面画金钱,表示自己是财神爷。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精选32篇)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精选32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1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在这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
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联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
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
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礼貌礼仪不仅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
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
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一样程度的破坏。
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重的是白天鹅。
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作文(通用32篇)

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作文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作文(通用32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欢迎大家分享。
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1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五伦八德:夫义妇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
而其中,百善孝为首,我们就应该以身作则,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
人生当中有很多挑战,改坏习惯的过程是不断上进的,但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总会有很多波折的曲线上升。
在我们平常处事行事的过程中,别人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各自择,天心地宁;各相择,天翻地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少说讽刺的话,多说真诚的话;少说命令的话,多说尊重的话;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
家里的每个人,都做好了,那这个家自然兴盛,自然和谐。
百善孝为先,什么是孝?如何行孝?有父母去奉养,又亲爹、亲娘可以叫,是一种人生的幸福,不能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后悔事。
我们中国人的孝并非愚孝,舜的故事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不能让父母难受,伤心,“大杖则走,小杖则受”的心灵才是对父母真正的孝顺。
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今之孝者,立身行道,而扬名于后世。
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2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
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
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
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
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传统文化感受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国画;
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
今天,就让我给你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吧!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重五、端阳、端午节。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
这天,家家户户吃
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
人们在这天还要悬菖蒲、洒雄黄水、挂艾枝、喝雄黄酒,杀菌防病。
传说端午节源于屈原。
他是楚王的
大臣,他倡导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反对,被流放。
公元前
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屈原悲愤,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后,
投汨罗江身亡。
他死后,有人打捞他的身体,有人投饭团,后来怕
饭团被蛟龙吞食,就用欄叶抱起饭团,投下汨罗江,这就成为今天
的粽子。
我家也有过端午节的习俗呢!因为要吃粽子,所以妈妈要包粽子。
首先把糯米用欗叶包成一个三角形,角要尖,然后放入3-4颗大红枣,用欗叶裹紧,系上五彩绳,一个粽子就做好了。
妈妈一个个地
做着,汗水无声的落着,终于,把粽子都做好了。
接着就开始煮粽子,一般要煮一、两个小时才会又香又糯。
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
待地打开锅盖,阵阵粽香向我袭来,我尝了一口,啊多么美味的粽
子啊!这是妈妈用辛劳的汗水为我制作的美食,我永远都不能忘怀。
这就是我家的端午节!
祖国的传统文化像一座宝库,我像只小蜜蜂在这宝库里尽情采集。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
元宵节。
中秋节。
端午节。
重阳节。
清明节。
七夕节。
……。
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又称为“过年”和“新年”。
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
商场是
人山人海,家家户户贴对联,可热闹了。
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拿利是,小朋友还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个个喜气洋洋。
爸爸给我买
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
一起开开心心的吃水果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
我还喜欢过“重阳节”,农历9月9日,有一首重阳节的古诗是李白创作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写得非常好。
又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
佳节——重阳节。
重阳节,又有称为“老人节”,重阳这一天,人
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愉。
这一天,我和爸爸妈
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心中非常开心,因为我明白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
“元宵节”也让我难忘。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
吃了汤圆。
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中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节日。
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美好的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的人是我们。
气愤的是我们传统的端午节却被韩国人给申报为了文化
遗产,这不的不说是一种耻辱。
如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盛行
的今天,我觉得作为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更应该宏扬我们中国的传统
文化,抵制一些西方的腐朽文化侵蚀。
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叫文化呢?在中国古代"文治教化"即礼乐和典章制度等。
什么叫传统文化呢?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保留在每个民族中具有稳定
形态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历史典籍等……与精神
文化: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
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
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
的意义。
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
别具情趣。
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
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
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
说有所不同。
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
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
当时台湾
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
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
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
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
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
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
米
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粽子还用作交往
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
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这时还出
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
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
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
这也是它吸引我的主要原因,我愿意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
我愿意多多地与朋友们分享中华文化的精华,愿意奋力探索已经被淡忘的远古文明,愿意接近每一个朴素的古老民族。
我的视野纵贯千古,横及八荒,遨游驰骋,此乐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