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三大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和交换定律
遗传的三大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和交换定律

• (5) 如果某一卵原细胞形成基因型为ABdXE 的卵细胞,则其形成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及第二 极体的基因型比例为_____________ _______。
• (6)如果只考虑一对常染色体,相同基因型的个 体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A_B_:A_bb: aaB_:aabb=51%:24%:24%:1%,则交换率为 _ ____。
• 现有基因型为AABBEE和aabbee两果蝇杂 交,F1测定结果如下: AaBbEe121只, AabbEe119只, aaBbee118只, aabbee122 只,由此可知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 为 ……………………………( )
• A、AB//ab E//e (♀)和ab//ab e//e(♂)
6.在100个初级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中,有50个细胞的染色体发生了 一次交换,在所形成的配子中,互换型的配子有______个,百分率 占_____%。
7.现有甲(AABBDD)、乙(aabbdd)两品系果蝇杂交,F1测交的结果是: AaBbDd112只,AabbDd119只,aaBbdd122只,aabbdd120只,由此可 知F1的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雌果蝇____________,雄果蝇 ____________。
P
BB VV
× bb
vv
灰身长翅
黑身残翅
配子 F1测交
B
b
V
Bb 雄V v
灰身长翅
v
×
b
b
雌
vv
黑身残翅
配子
B
V
b
b
v
v
遗传学三大定律的内容

遗传学三大定律的内容
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科学领域。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石,它们是孟德尔的第一定律(分离定律)、孟德尔的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孟德尔的第三定律(无关性定律)。
孟德尔的第一定律,也被称为分离定律,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每个个体在其生殖细胞中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只有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是随机分离的。
这意味着,遗传信息在生殖过程中是独立的,并不会相互影响。
这个定律解释了为什么在后代中会出现不同的遗传特征,并且为后来的基因定位和基因分离提供了理论基础。
孟德尔的第二定律,也被称为自由组合定律,表明在基因的遗传过程中,基因是独立于其他基因的。
这意味着不同的基因对后代的表现会独立地进行组合,而不会相互影响。
这个定律解释了为什么同一个个体的后代中会出现不同的遗传特征。
孟德尔的第三定律,也被称为无关性定律,观察到一对基因的遗传是独立于其他基因对的。
这意味着不同的基因对在遗传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它们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无关的。
这个定律揭示了不同特征之间的遗传关系,并且为遗传交叉和连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这三大定律的提出,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对后来的遗传研究和物种进化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这些定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揭示了遗传现象背后的机制。
随着遗传学的深入研究和技术的发展,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定律来解释和控制遗传疾病、改良农作物和繁育品种等方面。
遗传学三大定律

3. 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减数分裂第一 次同源染色体配对并分离,减数分裂第二次姐妹染 色单体分离 4. 有丝分裂的结果:亲、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经减数分裂,子代细胞只有亲代细胞染色体数目的 一半
⑴ 分离定律
Law of Segregation
• 在减数分裂过 程中,同源染 色体分离。
Mendel遗传学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综右图,其遗传型为3n=32 =9种(1:1:1:1:2:2:2:2:4) (A+a)2=A2+2Aa+a2 (B+b) 2=B2+2Bb+b2
A2B2+2AaB2+a2 B2+2A2Bb+4AaBb+2a2Bb+A2b2+2Aab2+a2b2
其表现型为2n=22=4种(9:3:3:1) 用圆形黄色的品种和皱形绿色的品种共杂交 15个植株, 产生了 556个种子,其中: 315个圆形黄色(315/ 32=9.8) 所有的种子 101个皱形黄色(101/32=3.1) 次年都种下 108个圆形绿色(108/32=3.3) 了 32个皱形绿色(32/32=1) 在 315 个圆黄的种子中有 11 个没有产生植株,并且 3 个植株没有形成种子。在其余的里面: 38个有圆黄的 种子(AABB);65个圆黄和绿色的种子(AABb); 60个 圆黄和皱黄的种子( AaBB) ; 138 个圆黄和绿,皱黄和 绿的种子(AaBb)。 在101个皱黄的种子中,96株形 成 植 株 产 生 了 种 子 , 其 中 28 株 只 有 皱 黄 的 种 子 (aaBB);68株有皱黄和绿的种子 (aaBb)。 在 108个圆绿 的种子中,102株形成的植株结了子,其中 35株有圆绿 的种子( AAbb) ; 67 株有圆和皱绿的种子( Aabb) 。 在皱绿的30个种子中,长成了30个植株,只结皱绿种子; 它们保持了(aabb)的稳定性。
遗传的三大基本规律的具体内容

遗传的三大基本规律的具体内容
1、分离规律
分离规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规律。
它从本质上阐明了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以自成单位的基因存在的。
基因作为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是成双的,它在遗传上具有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高度的独立性,因此,在减数分裂的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在杂种细胞中能够彼此互不干扰,独立分离,通过基因重组在子代继续表现各自的作用。
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生物界由于杂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
2、独立分配规律
独立分配规律(又称自由组合定律) 该定律是在分离规律基础上,进一自由组合规律--生物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之一步揭示了多对基因间自由组合的关系,解释了不同基因的独立分配是自然界生物发生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
3、连锁遗传规律
连锁遗传规律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后,人们以更多的动植物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其中属于两对性状遗传的结果,有的符合独立分配定律,有的不符。
摩尔根以果蝇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最后确认所谓不符合独立遗传规律的一些例证,实际上不属独立遗传,而属另一类遗传,即连锁遗传。
于是继孟德尔的两条遗传规律之后,连锁遗传成为遗传学中的第三个遗传规律。
所谓连锁遗传定律,就是
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连锁遗传。
遗传学基本定律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与交换定律。
1,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
2,自由组合定律: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这就是说,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3,连锁与交换定律: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称为连锁律。
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率或互换率。
遗传学三大定律

不连锁基因。对于除此以外的完全连锁、部分连锁 以及所谓假连锁基因,遵循连锁互换规律。
连锁互换定律
发现人:美国的生物学家与遗传学家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 于1909年发现。 连锁互换定律是在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后,人们以 更多的动植物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其中属于两对性状遗传的结 果,有的符合独立分配定律,有的不符。摩尔根以果蝇为试验材 料进行研究,最后确认所谓不符合独立遗传规律的一些例证,实 际上不属独立遗传,而属另一类遗传,即连锁遗传。于是继孟德 尔的两条遗传规律之后,连锁遗传成为遗传学中的第三个遗传规 律。所谓连锁遗传定律,就是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 在F2中常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连锁遗传。 连锁遗传定律的发现,证实了染色体是控制性状遗传基因的载体。 通过交换的测定进一步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距离的 顺序,呈直线排列。这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地科学基础。
遗传学三大定律
目录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连锁与互换定律
分离定律
基因作为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是成双的,它在遗传 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因此,在减数分裂的配子形 成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在杂种细胞中能够彼此互不 干扰,独立分离,通过基因重组在子代继续表现各 自的作用。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生物界由于杂 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
适用范围
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 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3.细胞核遗传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限制因素
基因分离定律的F1和F2要表现特定的分离比应具备以 下条件: 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基因控制,而且 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2.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 会均等。 3.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 相同。 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现代生物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

现代生物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现代生物遗传学的三大基本定律是基因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它们是关于遗传物质在遗传传递中的规律性的描述,为遗传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对今天的基因工程和遗传治疗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基因定律基因定律是指孟德尔第一定律,也称为等位基因分离定律。
这一定律是在19世纪末由奥地利的修道士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得出的,它表明个体的性状由对应的基因决定。
对每个性状都有两个基因,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它们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即等位基因。
每个个体从父母处各得一对等位基因,但在生殖过程中只有一对基因传递给下一代,决定后代的性状。
当父母的基因的组合存在不同的可能性时,一部分后代将显示与父母完全相同的性状,而另一部分后代将显示新的性状组合。
这一定律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础,揭示了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对于研究遗传变异和基因功能等重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分离定律分离定律是指孟德尔第二定律,也称为孟德尔定律。
它描述的是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和分离规律。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同的染色体会分离,使得每个配对的基因都有机会出现在不同的配对体中。
因此,每种基因组合的频率与其所有自交后代的频率相等。
此外,分离定律还说明了不同基因是独立的,它们在基因组中的组合是独立的,不会影响其他基因的基因型。
这一定律揭示了遗传物质的确切分离规律,是揭示性状遗传规律的重要基础。
3.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是由托马斯·亨特·摩尔根提出的,也被称为连锁互换定律。
它描述了基因长链上基因的位置和遗传联系。
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置越近,它们之间就越有可能发生连锁互换。
该定律表明基因会因为连锁而被传递下去,它们不是孤立的单元,而是与其他基因在染色体上共同表现出遗传联系。
这一定律帮助了我们更好地理解基因组结构和遗传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遗传建模和精准基因编辑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基因的三大定律

基因的三大定律基因的三大定律是遗传学家门德尔在19世纪提出的,这些定律揭示了基因传递与遗传变异的规律。
它们不仅在遗传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人类认识生命的本质和进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大定律是孟德尔的单因素性状的分离定律,也称为分离定律。
这一定律指出,如果父母个体在同一基因位点上的等位基因不同,其子代在本性状上将表现出一种单一的基因型与表现型。
也就是说,基因在子代中是分离的。
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发现,红花色与白花色基因的分离表明了这种规律。
第二大定律是孟德尔的独立性定律,也被称为自由组合定律。
这一定律说明,在两个或更多的性状同时存在并遗传的情况下,这些性状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
换句话说,基因在遗传中的组合是随机的。
通过对不同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豌豆种子外观和纹理的观察,孟德尔发现了这种规律。
第三大定律是孟德尔的分离与联合定律,也被称为基因连锁定律。
这一定律说明,当两个基因位点之间存在连锁时,这些位点的基因将以不同的频率分离或联合遗传给子代。
与独立性定律相反,这一定律揭示了一些基因在遗传中的关联性。
这个定律是基于孟德尔对豌豆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通过验证杂交后代的性状和基因型的组合概率来推断基因之间的关联。
这三个定律的提出,不仅揭示了遗传基因在子代间的分离、组合和联合传递的规律,还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基因的三大定律为人们理解遗传变异、岩水条件下基因的进化以及世代之间的基因传递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从基因的角度看,生命的多样性和进化不仅取决于基因的突变和变异,也取决于这些基因的遗传规律。
因此,了解和应用基因的三大定律,对于人类了解自身和其他生物的进化、适应和变异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基因的三大定律是孟德尔为了揭示基因遗传规律而提出的关键原则。
这些定律的应用和发展不仅在遗传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也在生物学、进化学等多个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研究基因的三大定律,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变异的机制,为人类未来的进化和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测交:
测交后代中重组型(新类型)数 交换值=
测交后代总数
或者:=
重组型配子数
配子总数
灰
F1 ♀ 身
Bb Vv
×b
v
b 黑身 v 残翅
配子
长 B翅 b Vv
B v
b V
b v
比例 42% 42% 8% 8%
测交 B b 后代 V v
bb vv
Bb b b vv Vv
灰身 黑身 灰身 黑身 长翅 42%残翅 42%残翅 8% 长翅 8%
交换值=
测交后代中重组型(新类型)数 测交后代总数
8%+8% =
42%+42%+8%+8%
= 16%
• 2.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交换值= 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的交换值×1/2
或者=初级精(卵)母细胞的交换值×1/2
例:
• 基因型AB//ab的个体在形成配 子过程中,有20%的初级精母细 胞发生了交换。
• (4) 5% (5)AbdXE、abDXE、aBDXE 或 AbDXE、abDXE、aBdXE(两种均可得分)
1:1:1:1
• (6)20%
• (7)D Rd rD Rd r
DR
DR
dr
dr
(四)基因连锁和互换规律在实践上 的应用
如果不利的性状和有利的性状连锁在 一起,那就要采取措施,打破基因连锁, 进行基因互换,让人们所要求的基因连 锁在一起,培育出优良品种来。
P
BB VV
× bb
vv
灰身长翅
黑身残翅
配子 F1测交
B
b
V
Bb 雄V v
灰身长翅
v
×
b
b
雌
vv
黑身残翅
配子
B
V
b
b
v
v
测交后代
Bb
Vv
灰身长翅50%
bb
vv
黑身残翅50%
F1雌果蝇的位于同一个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大 都是连锁遗传的,因此生成的 B V b v 两种
配子特别多,但也有少部分因为交叉互换而产生 两种新的基因组合B v b V
• (5) 如果某一卵原细胞形成基因型为ABdXE 的卵细胞,则其形成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及第二 极体的基因型比例为_____________ _______。
• (6)如果只考虑一对常染色体,相同基因型的个 体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A_B_:A_bb: aaB_:aabb=51%:24%:24%:1%,则交换率为 _ ____。
6.在100个初级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中,有50个细胞的染色体发生了 一次交换,在所形成的配子中,互换型的配子有______个,百分率 占_____%。
7.现有甲(AABBDD)、乙(aabbdd)两品系果蝇杂交,F1测交的结果是: AaBbDd112只,AabbDd119只,aaBbdd122只,aabbdd120只,由此可 知F1的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雌果蝇____________,雄果蝇 ____________。
③非同源染色体上 ②同源染色体上 ①同一染色体上
2.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体,依据产生配子的不同
情况,写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 1 )只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则 A B
AaBb可表示为:
ab
( 2 )若产生四种配子,且Ab、aB
AB
特别少,则AaBb可表示为:
ab
(3)若产生四种配子,且AB 、ab A b
分离规律: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规律:
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基因重组 为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连锁和互换规律: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非 同源染色单体的局部互换而互换,从而导致基 因重组
名称 基因的分 基因的自由
类别
离规律 组合规律
基因 连锁互换规律
亲代相对性 一对相对
特别少,则AaBb可表示为:
aB
(4)若产生四种比值相等的配子, 则AaBb可表示为:
A
B
a
b
3、杂合体AaBb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了四种类型 的配子:AB Ab aB ab,其中AB 、 ab 两种配子各占42%,这个杂合体基因型的正确 表示应该是
A (A)
a
B b
A (B)
a
b B
A (C) a
B b
8.基因型为AB//ab的个体,在形成配子过程中,有20%的初级精母细 胞发生了互换。若此个体产生了10000个精子,则从理论上讲可形成 aB的精子_______个。
精原细胞数AaBb 精子数
未交换精子 Ab aB
交换精子 AB ab
80个未交换 80*4=320 160 160
20个交换 20*4=80 20 20 20 20
如果2√m/n > 50%,则交换值=1-2√m/n
如果2√m/n <50%,则交换值=2√m/n
例:
• 基因型均为DdRr的两个体杂交, 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D_R_: D_rr:ddR_:ddrr=59%:16%: 16%:9%。
• 问:(1)两对基因是否连锁? ( )是有无互换?( )有
• (2)交换值是(40%) • (3)亲本的基因型是( DR//dr )
基因连锁和交换定律的实质: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 个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通常连在一起进入配 子;具有连锁关系的基因有时会随着同源染 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而产生基 因的新组合类型。
为什么孟德尔实验中没有发现第三规 律?
基因连锁和交换定律与分离定律、自 由组合定律的不同?
(一)、区别:基因所在位置不同
未交换精子 Ab aB
交换精子 AB ab
80个未交换 80*4=320 160 160
20个交换 20*4=80 20 20 20 20
100
400 180 180 20 20
精原细胞的交换值为20% 2A %
交换值为10%
A%
一种交换配子为5%
A/2%
三、交换值(率)的计算
基因之间的交换比率,又称交换频 率或重组率
状的对数
性状
两对相对 性状
两对相对性状
F1基因在 染色体上 D d
Yy
Bb
区 的位置
Rr
Vv
别
F1形成配 子的种类
和比例
测交后代
2种:
D:d=1:1
显:隐
4种:
2种: 4种:
BV:bv:Bv:bV
YR:yr:Yr:yR BV:bv= =1:1:1:1 1:1
=多:多:少: 少
双显:双隐: 双显: 双显:双隐:
()
•(2)如果基因E所在的染色体为性染色体,则该生 物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____ 。
• (3)如果某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 基因型为AbDXE,该卵原细胞是否发 生了交换?_____ ,为什么?
• (4)如果基因型为AbDXE的卵细胞占卵 细胞总数的20%,则基因型为abDXE 的卵细胞占卵细胞总数的________%。
• B、ab//ab e//e(♀)和AB//ab E//e (♂)
• C、AE//ae B//b (♀)和ae//ae b//b(♂)
• D、ab//ab e//e (♀)和AE//ae B//b(♂)
• a图为某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的模式图。 • (1)下列哪一图不可能是这种生物所产生的配子
100
400 180 180 20 20
精原细胞的交换值为 20% 2A%
交换值为 10%
A%
一种交换配子为 5%
A/2%
AaBb测交结果
A_B_ A bb aaB_
1
1
1
1
0
0
多
少
少
0
1
1
少
多
多
aabb 1 1 多 0 少
AaBb个体的 基因型
A
B
a
b
AB
ab AB
Ab a b
aB Ab
aB
精原细胞数AaBb 精子数
三、基因连锁和交换定律的意义
在育种中的应用:
在连锁基因中,通过基因互换产生的 新类型为育种工作提供原始材料。
1、在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基因的动态变化与染色体位置的关系是:
(1)基因的连锁发生在 (①) (2)基因的分离发生在 (②) (3)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③) (4)基因的互换发生在 (②)
• 现有基因型为AABBEE和aabbee两果蝇杂 交,F1测定结果如下: AaBbEe121只, AabbEe119只, aaBbee118只, aabbee122 只,由此可知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 为 ……………………………( )
• A、AB//ab E//e (♀)和ab//ab e//e(♂)
(D)Aa
b B
4.某植株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
为显性,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植株均自花传粉,其子代
植株的表现型却不一样,甲有三种表现型,乙有两种表现型,
问甲、乙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Ab
AB
甲 a B ,乙 a b ;
5.豌豆紫花(B)对红花(b)、长花粉粒(R)对圆花粉粒(r)分别为显性, 让紫长与红圆植株杂交,后代中紫长、红圆植物各占44%,紫圆 和红长各占6%,则两对基因间的交换值为________,紫长植株形 成配子时发生互换的性母细胞占性母细胞总数的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