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实验演示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演示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演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重力的概念及作用。

2. 物体自由下落的规律。

3.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重力的概念及作用,引出本节课的实验内容。

2. 实验器材:准备两个相同的球体、一个尺子、一个计时器。

3. 实验步骤:(1)将两个球体分别挂在尺子上,确保球体能够自由摆动。

(2)让一个球体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同时启动计时器,记录下落时间。

(3)重复步骤(2),分别记录不同球体的下落时间。

(4)比较不同球体的下落时间,分析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

4. 实验现象:观察到不同球体的下落时间基本相同,说明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不大。

5.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发现,不同质量的物体在同一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时间基本相同。

这是因为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不大。

6.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即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球体的质量,以观察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分析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

7. 总结:通过实验探究,我们了解到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不大,物体自由下落的时间主要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

同时,我们学会了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提高了实验设计能力。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重力概念及物体自由下落的规律。

2. 思考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了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分析问题。

但在实验设计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提高实验的趣味性。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

易就取 得 ,有 利于 学生 课下 自己进 行实 验 ;可 观 性 :这
是针 对实 验现 象 与实 验流 程而 言 的 ,初 中生受 到 自身知
识 结构 的影 响 ,对 于 明显 的实 验现 象 和实 验 流程 才 能够 深入 理解 ,而且 明显 的实 验现 象可 以有效 地激 发 学 生学 习 的兴趣 ,促进学 生 学 习 ;探 究性 :任何 演示 实验 都是
刍 谭 程 两 屯
E C R I II 靛 S 鞍C 主 W U . C ! t R M 嚣 鱼 }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
林 英
( 福建 省福 州市 屏东 中学 ,福建 福 州 3 0 0 ) 5 0 3
摘 要 :初 中物理 是一 门比较重要 的课 程 ,它充 分显 示 了人 类 的创新 精神 与 实践精神 。在 初 中物 理教 学
随着 教学 改革 的推进 ,初 中物 理 教学 不再 单 单要 求 教 师教 会学 生 物理 知识 ,同时还 要 求教 师要 运用 各 种教 学 方法 .提 高 学生 的学 习 主动性 与 创造 性 ,尤 其是 在 实
验 教学 过 程 中 ,学 生综 合 能力 的培 养尤 为 重要 。而 物 理 课 堂 演示 实验 ,对 于 提高 学生 学 习物 理 的兴趣 ,有 不 可
大 家都 坐 过车 ,谁 能告 诉 我们 ,在 车子 启 动 与急 刹 车时 你 是什 么 感觉 ,你 的 身体 有什 么 动作 ( 生积 极 回答 ) 学 ?
将 一些 带 有 附加条 件 的结 论弄 混 .这 时候 。教 师 以课 堂 演 示 实验 “ 翻 ”看 似简 单 的结论 .会 为学 生 带来 新 奇 推 的感 受 .并 留下 深刻 的 印象 ,激 发学 生学 习 的兴 趣 。同 时学 生 亲 自参与 到实 验 过程 中,还可 以促 进 学生 分析 问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演示实验优化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演示实验优化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演示实验优化策略一、引言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当前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器材不足、实验设计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不高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因此,优化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演示实验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实验设计、教师和学生三个角度出发,探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优化策略。

二、实验设计优化1.增加探究性实验:传统的演示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即教师演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学生被动接受。

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应该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比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分析数据等。

2.增加趣味性和生活化:演示实验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规律。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进实验器材:针对现有实验器材不足或不合适的情况,可以尝试改进现有器材或开发新的实验器材。

例如,可以利用废弃物自制教具,既环保又实用。

三、教师角度优化1.提高教师实验技能: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

同时,教师应该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地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

2.注重引导和启发: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演示实验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地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注重实验教学评价:教师应该注重实验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应该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互相学习。

四、学生角度优化1.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学生应该认真观察演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地方。

同时,学生应该学会记录数据和分析数据,培养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

2.培养动手能力: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演示实验,亲手操作实验器材,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浅淡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浅淡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浅淡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

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实验形式,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独特方法。

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把要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能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和探索物理规律的欲望,配合教师生动、形象的讲授使学生认识物理概念、现象和规律的最佳途径。

一、演示实验的重要作用演示实验是连接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的纽带。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离不开表象做基础,而表象的感性材料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理实验。

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很少或者不全面,那么在主体和认识客体间就缺少必要的中介物。

例如:在讲电和磁的关系时,只有做好实验,学生才能发现、理解电生磁、磁生电、磁场对电流有作用等物理现象。

如果没有实验,学生就难以想象、理解电和磁之间的这种本质联系。

学生头脑有时积累了一些感性材料、生活经验,但有些经验是模糊的、动摇的、甚至是错误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生动演示,突出主要部分,使模糊的得以鲜明,对错误的加以改正。

例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运动和力有些模糊的认识。

在教学中就要做好斜面小车实验,分析实验,推出牛顿第一定律,在这基础上更好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

试想如果没有实验,教学将变得多么困难。

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物理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物理教学中必须加强演示实验教学初中学生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其中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抽象思维正在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仍习惯于靠经验材料判断分析事物,不善于从理论上进行推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认识事物存在着知觉优先的倾向。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和活动机会,加强演示实验。

初中生的心理的另一个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自然的奥妙,兴趣广泛、强烈,但缺乏深度和稳定性。

如果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实验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初探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初探
个 台阶 。
关键 词 : 初 中物 理教 学 演 示 实 验 可 视 度 趣 味 性
学 生 分 组 实 验
实 验 教 学 包 括 教 师演 示 实验 和 学 生 实 验 。 演 示 实 验 是 教 师 利用 课 堂 时 间 为学 生 演 示 ,在操 作 的 同 时 又 引 导 学 生 对 实 验 进 行 观察 、 思 考 和 分析 的一 种 实 验 教 学 方 式 。 它 能 化 抽 象 为 具体 , 化枯燥为生动 , 把 要 研 究 的 物 理 现 象 清 楚 地 展 现 在 学 生 面前, 从 而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它 是 学 生 实 验 的前 提 和示 范 。 是 培养 学 生 观察 能 力 和实 验 能 力 的 基 本 途 径 .是 实 施 素 质 教 育 的基 本 方 式 。它 在 初 巾物 理 教 学 中 具 有 十分 重要 的作 用 。 通 过 多 年 的教 学 实 践 , 笔 者 认 为 在 初 中物 理 教 学 中 . 要 充 分 发挥 演示 实 验 的作 用 , 不仅要开足演示实验 。 还 应 做 到 以 下 几点。 提 高 实 验 的 可视 度 演 示 实 验 最 基 本 的 目 的 是 将 实 验 过 程 和 现 象 展 示 给 学 生, 让 其观察 , 如果学生无法 观察或观察 的清晰度低 , 那 演 示 实验 就 有 名 无 实 、 形同虚设 , 白 白 浪 费课 上 宝 贵 时 间 。 在 看 不 清 实验 现 象 时 , 学 生 会 不 自觉 地 站 起 来 , 特 别 是 后 排 学 生 。 在 教 师一声声 “ 安静 ” 、 “ 坐下 ” 声 巾, 学生期 盼的心情 、 求 知 的 欲 望 被扼 杀 了 。学 习 效 果 自然 不好 。因此 . 教师 要 想 方 设 法 提 高 演 示 实验 的 可见 度 。 方法 一 : 增 加 演 示 实验 的高 度 。 例如 : 演 示 电路 的连 接 、压 力 的作 用 效果 等 实 验 .可 在 讲 台 上 加 一 张 凳 子, 在凳子上演示 , 使所有学生都能看到。 方法二 : 放 大 实 验 现 象, 放 大 的 途 径 有 三 条 。 一 是 将 小 的仪 表 换 为大 的仪 表 : 二 是 将 微小 现象 放 大 ; 三是充分利用投影 、 视 频 展 台 将 实 验 投 影 到 大屏 幕 上 , 其 可 视 度 当然 会 大 大 提 高 。方 法 三 : 将 实 验 器 材 拿 到 学生 巾 间演 示 。 如研 究 磁 铁 周 围 的磁 场 分 布 时 , 可 以将 洒 有 铁 屑 的玻 璃 板 拿 在 左 手 上 , 将磁铁拿在右手上 , 走 到 学 生 面 前 再 演示 。学 生 看 到被 磁 化 后 铁 屑 的 分 布 形 状 后 往 往 感 到 很 新 奇 , 同时 会 留下 深 刻 的 印 象 。方 法 四 : 创 造 条 件 变 不 可 视 为 可 视: 最 典型的例子是观 察光的传播路 线时 . 用激光手 电发光 . 存 其 传 播 路 线 上 散 布 烟 雾 .光 在 液 体 巾 传播 时 在 液 体 巾撒 些 面粉 等 , 其 可 视 度 会 大 大 提高 , 效果也十分显著。 二、 增 强 实 验 的 趣 味 性 在 物理教学 中, 若 能 充 分 发 挥 实 验 的 趣 味性 、 奇 异性 、 多 变性 . 就 能 创 设 生 动 的情 境 , 使 学 生 思 维 活跃 、 兴 趣 倍 增 。因 而, 增 强 实 验 的 趣 味 性 是 提 高课 堂 教 学 效 率 的有 效 途 径 。 例 如 在 学 习平 面镜 成 像 时 , 我 设 计 了“ 镜 中认 字 比赛 ” 实验 , 即各 学 习 小组 派一 个 代 表参 加 比赛 .每个 参 赛 选 手 坐 在 竖 直 放 置 在 墙 上 的 大平 面镜 前 .在各 个选 手 的 身 后 展 示 一 张 写 有 文 字 的

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研究【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物理学实验,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教学手段。

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物理概念,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同时还可以让教师更形象地讲解物理概念、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

【关键词】: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是比较复杂和抽象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一些直观性强的知识结合实验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因此,教师结合课堂演示实验讲授新知识或复习旧知识,学生不仅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有关知识,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各种实验仪器并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在以后的物理实验中,能够独立高质量地完成每个实验。

所以,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之一。

1.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现状初中物理主要研究的是声、光、电、热、力、能量等现象,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几乎每节课都穿插了实验内容,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能深刻地掌握物理知识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一直观教学手段。

这就要求学校要尽可能添置各种必备的实验设备和用品,以满足教学要求;这样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教材上的每个演示实验都能在课堂上都一一加以演示,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 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意义(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象,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这样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被调动,接受知识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2)传授学生物理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演示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演示实验的思路、设计方法、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过程及实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说明。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文本文档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文本文档
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使学生获得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培养一些基本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操作的实验技能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避免在演示实验操作中,自身操作不严谨,不规范,随心所欲,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规范。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和演示实验时应注意以下要求:
2.实验要新而有趣;
3.要富有启发性。
4.实验要小而具体;
<二>. 演示实验的设计要密切结合课堂教学的各环节的目的要求
1.引入新课
目的: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建立初步的印象
操作方法:在新课前用简单器材,做一些有趣的实验
一.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
1.实验操作与要说明的问题的侧重点相适应
2.实验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
3.实验现象有利于学生观察
二.演示实验设计的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演示实验实质是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其原则是:
1.实验要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
2.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
目的: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以明确的实验条件,通过观察化物理概念
目的:在已有实验基础上,变换条件,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扩展学生的思维。
操作:新授课后进行。
4.探究规律
目的:设计实验,取得实验数据,从中分析找出规律。
操作:边演示边讨论
总之,在演示实验教学中,要避免忙于操作,应注意引导学生思维,还要让学生看到现象,记住结论,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重构

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重构

! M O 生 T 筮 H E ! R ! L 塑I A N D 上 _ 2
3 . 1科 学准 确性 结 课要 以科 学 为指 导 ,向学 生传授 科学 的知 识和 技 能 ,并结合 教材 自 然 地进 行 思想教 育 ,不可信 口开河 。 3 . 2 明确性 结 课 应从教 材 内容 出发 ,紧扣 目标 和 学生 实际情 况 ,采用恰 当 的方法 , 或从 重难 点拨 ,或 从智 力开 发 、思想 教育 予 以引 导,针 对性 强 ,不 可面面 俱到 ,不 分主 次 。 3 , 3 言简 意赅 富启发 性 结课应 重 点突 出 ,切中要 害 ,画龙 点睛 恰到 好处 ,语 言精 炼干净 利 落 。 要给 学生 以启 发 ,要“ 点而 不透 ,含 而不 露 ,意味 无 穷” 。这样 才 能开 启学 生思 维的 阐 门,激起 思维 火花 ,有助 于 思维能 力 的培养 ,才 能收 效 良好 。
3 . 6 多样 性
结课 有法 ,但 无 定法 。它 要求 教师 匠心独 运 ,既 要知 常又 要晓 变 。因 此 ,在 设计 结课 时 ,一定 要考 虑到 教学 内容 的不 同 ,知识 的难 易 ,学生 的 特 点等 各方 面情 况 ,形式 要新 颖 ,多种 多样 ,不 拘一 一 格 。结课 时 ,各种 方 法 可 以综 合利 用 。 总之 ,结课 有法 ,但无 定法 ,贵在得 法 。课 堂 结课也 是 艺术 ,应 有“ 画 龙 点睛” 之效 ,不 可忽视 。
物理 是一 门以实验 为基 础 的学 科, , 其 中包 含大 量 的演示 实验 。物 理演 示 实验 主 要是 教 师用 物 理仪 器 和 实物 进行 的实验 演 示 , 还包 括 教师 在课 堂 上 出示模 型 、实物 ,用投 影 教具进 行操 作演 示 ,放 映物理 录像 片 、电影片 、 幻灯片等声像教学片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的演示。物理演示实验是 帮助 学 生建 立物 理概 念和 规律 ,理 解和 掌握 物理 知识 不可 缺少 的手 段 ,也 是 塑造 学生 科学 精神 和培 养 良好 品德 ,促 进 学生 由形 象思 维 向抽象 思维 转 变 的有 效途 径 。新一 轮物 理课 程与 教学 改革 要求 重构 新型 的物 理演 示实 验 教 学理 念 ,演示 实验 教学 的 目的开 始从 知识 本位和 训 练技 能本位 转变 到 以 学 生发 展为 本 :演示 方 式从验 证性 实验 为主 转变 为重 视探 究性 实验 ;演 示 实 验教 学过 程从 老师 中心 转 向关注 学生 主体 ,因此在 课程 标准 理念 下 的物 理演 示 实验 的设 计就 要 更加科 学 、更加 精细 。本 文就 新课 程下 初 中物理 演 示 实验 教学 的重 构作 一些探 讨 。 1 更新 实验 教学 理念 .拓 宽物理 实验 的教 学范 围 新 课程 标准 要求 初 中物理 教学 要培 养学 生对科 学 实验 的兴 趣 ,为培 养 具 有较 高素 质 的未来 社会 公 民服 务 。新 课程 标准 下 ,教学 的 内容要 从实 验 和 观 察 、探 究和 总 结 、应用 与延伸 上展 开 设计 ;教 学形式 要 从课前 的 实验 准 备 、课堂 的 实验操 作 、课 后 的实验 教学 反思和 改进 、课 外 参观 、物 理知 识 讲座 、学 具和 教 具 的制作 等方 面进行 设 计 ;实验 教学 的评 价要 结合认 识 能 力 、观察 能 力 、动 手 能力 、推 理能力 、 设计 能力和 数据 处 理能力 等 方面 进 行 设计 , 同时应增 加 学生 的互 评和 自评等 相关 的 内容 。新 课程理 念 下仅 仅 靠课 本 中有 限 的演 示 实验和 学 生分组 实验 ,已经 不能满 足 教学 的需 求 。 按 统 一计划 组 织好课 外 活动 ,配 合和补 充课 堂 实验 教学 是一 个很好 的解 决 办法 。例 如 :利用 光学 原理 让学 生 自制望 远镜 或潜 望镜 ,利 用 马德堡 半球 实验 原理 组织 学 生进行 拔河 比赛 。 为了减 少盲 目性 ,提 高课 外活 动 的实效 性 ,还须注 意 以下 几 点:一 是要 针对 教材 相关 内容 ,保 证课 堂和 课外 的 内 在 联 系 ;二是 要针 对学 生 的心理 需求 ,使 活动 具有 趣味 性 ;三是注 意 活动 的可 行性 ,四 是要做 好 引导 、督促 、检查 和评 价 。 2 注重演 示实 验导 入的情 景化 。激 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课堂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 过程中,演示实验所起得不同的,有的演示实验是用于创设问题情景,以激 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有 的是演 示实验是用 于提供感 性认识 ,引起学 生思考 ; 有 的是帮助学 生形成概 念 ,发 现规律 ;有 的是用 于深化和 巩固物理 知识 ;等 等 ,但 所有 的演 示实验 的导入 应该纳入 教学设计 的范畴 ,在生活化 、理论经 的背景 中引入 演示实验 ,学 生会各感亲切 ,从而 形成对科 学美 的一 种 向往追 求,当学生全神贯注于观察实验时,他们会感知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采用情 景化 的教学 方式 也符合 从生活走 向物理 的新课程理念 。 例如:“ 大气压强’ ’ 一节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提供大气压存在的感性认 识,教学中设计了~ 张纸托起一杯水” 在展示实验仪器的步骤中先提供一个 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演示实验,拿着一个教师事先准备用纸板盖好的空杯。 反它 们倒立 ,可 以看到纸板 在重力 的作用下从杯 中掉在 地面上 ,在学生观 察 到常 见生活现 象 的基础上 ,再开始进 入演示实 验主体 ,在杯子 中注满水 ,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根本方法。

物理学离不开实验,物理教学更离不开实验。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

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积极思维和具有求知欲望的重要前提。

初中学生在刚接触物理时,都有一种新奇感。

这种好奇心如果得不到及时培养,可能很快就会消失。

所以,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

将学生的这种新奇感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实验的奇妙现象使其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利用新奇、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学习兴趣。

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做的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

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对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所揭示的物理事实感到惊奇,从而激发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心理,教师要及时引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促使他们去寻求答案。

新颖有趣的实验问题,特别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耐人寻味的问题,是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基础,即使对一些验证性实验,通过实验表达出来后,也更为生动形象,易于被学生所接受,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学习活动中,不论实验大小,都有利于学生主动动手动脑,有些小实验常常被忽视,其实做好小实验恰恰是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在发现和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脑动手的能力和习惯。

让学生意识到实验可以在课堂上做,课后也能利用简易材料自己做,并且
还能从中发现不少问题,把这种兴趣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

一、物理教学中必须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物理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物理教学中必须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初中学生的思维仍习惯于靠经验材料判断分析事物,不善于从理论上进行推导。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和活动机会,并加强演示实验。

初中生的心理的另一个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自然的奥妙,兴趣广泛、强烈,但缺乏深度和稳定性。

如果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实验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例如:我在《大气压》一节的教学中。

首先演示母子管实验,在大试管中注入水,将略小的试管放入大试管水中,然后提问:若手拿大试管倒置。

小试管如何?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小试管会受重力而掉下。

然后实验,学生惊奇的发现小试管不但没有掉下,反而在滴下水的同时,缓缓上升,感到疑惑不解,这时我就及时点拨:是什么使得试管缓缓上升的呢?是大气压。

学习了《大气压》这节课我们就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一个有趣的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堂课学生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

从记忆角度分析,结合实验讲解的物理规律远比单纯的语言讲解留下的印象深刻、久远。

有人做过试验:一幢华丽的大楼,你看一眼再复认时,不用语言表达,便能认出。

而让你读一遍作家对这一大楼的文字表述后,再去复认这一指定的大楼时,始终比不上“你曾看一眼的功夫”。

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把概念、规律通过演示实验
转化为物理形象,便于学生记忆。

二、演示实验的重要作用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理实验,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感知。

例如:在讲电和磁的关系时,只有做好实验,学生才能发现、理解电生磁、磁生电、磁场对电流有作用等物理现象。

如果没有实验。

学生就难以想象、理解电和磁之间的这种本质联系。

学生头脑中有时积累了一些感性材料、生活经验,但有些生活经验是模糊的、动摇的、甚至是错误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生动的演示实验,突出主要部分,使模糊的得以鲜明,对错误的加以改正。

例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运动和力有些模糊的认识。

在教学中就要做好斜面小车实验,分析实验,推理出牛顿第一定律,在这个基础上更好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

试想如果没有实验,教学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三、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上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注意实验的细节问题,以免出现意想不到的失误,以确保实验成功,提高课堂效率。

2、自制仪器,简便易行。

教学中自制简易仪器进行实验,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在讲《二力平衡》一节中,我自制了一个正方形硬纸片。

如图1放置,
以硬纸片为研究对象,说明硬纸片处于静止状态时,f1、f2是平衡力。

然后由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

对于两个力在同一直
线上和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两个条件学生不好掌握,对此我对实验做了如下处理:转动硬纸片,保持f1、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物体上但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硬纸片不平衡而发生转动:硬纸片静止后,用剪刀沿对角线剪开硬纸片,纸片不再平衡,钩码掉到了地上。

学生在笑声中自然理解了两个力要达到平衡,必须是在同一物体上。

3、注意实验的可视性。

演示实验必须让全班同学都能观察清楚,所以必须注意实验的可视性,例如:在电学实验中,把各元件固定在插孔式演示板上,挂起来进行实验演示,增强实验的可视性。

4、注意实验的整体效应。

例:在《功的原理》一节教学中,我把杠杆、动滑轮固定在同一演示板上,并用红纸条标好刻度,然后演示用它们提起重物的情况。

这样既增加了实验的可视性,又便于学生注意用杠杆、动滑轮做功的共同点,总结出使用机械不省功的原理。

排除了分散实验对学生的思维干扰,提高了课堂效率,
5、对教材实验的改进。

例:在《熔化和凝固》一节中,教材采用萘来研究晶体熔点,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验中很难使萘在较长时间内恒温熔化。

我对晶体熔点的演示做了如下改进。

如图2将冰块在塑料袋中压成冰末后放入试管中,然后插入温度计,将试管放人烧杯水中。

若实验时气温较高,上课前可向烧杯水中放入少些冰块使水降温。

经过以上处理,冰可在十几分钟内保持0℃缓慢熔化,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因此切实重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
去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的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动,并能够联系生活的实际,通过实验。

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使他们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物理规律,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达到学以致用。

总之,注重物理实验教学,对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