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l 99se(PCB板)系统参数对话框的设置

Protel 99se(PCB板)系统参数对话框的设置
Protel 99se(PCB板)系统参数对话框的设置

Protel 99se(PCB板)系统参数对话框的设置

Tools\Prefernces

Options选项

①Editing options

Online DRC:设置在线设计规则检查,选中此项,系统会自动根据设计的规则进行检查。Snap To Center:当用户移动元件封装或字符串时,光标会自动移动其参考点。系统默认选中。

Extend Selection:当选定新的电路板组件时,系统不会取消对原来组件的选择。系统默认选中。

Remove Duplicates:系统是否自动删除重叠的图件。系统默认选中。

Confirm Global:在进行整体编辑时,系统是否弹出确认提示对话框。

Protect Locked Object:系统是否保护锁定对象。

②Autopan options自动滚屏设置

Style:选择边移模式

Disable:取消边移功能

Re-Center:当光标移到编辑区边缘时,系统将以光标所在的位置为新的编辑区中心。

Fixed Size Jump:当光标移到编辑区边缘时,系统将以Step项的设定值为边移量往未显

示的区域移动。

Shift Accelerate:当光标移到编辑区边缘时,如果Shift Step项的设定值比Step项的设定值大的话,系统将以Step项的设定值为边移量往未显示的区域移动。

Shift Decelerate:当光标移到编辑区边缘时,如果Shift Step项的设定值比Step项的设

定值大的话,系统将以Shift Step项的设定值为边移量往未显示的区域

移动。

Ballistic:当光标移到编辑区边缘时,越往编辑区边缘移动,边移速度越快。

Adaptive:自适应方式。

③Polygon repour多边形模式

Repour: Never从不提示

Threshold当原形对象超出一定范围时提示

Always总是提示

Threshold门限值设置

④Other

Rotation Step:旋转角度

Undo/Redo:撤销操作、重复操作的步数。

Cursor Types:设定光标的类型

⑤Interactive routing:设置交互式布线模式

Mode:Ignore Obstacle系统在交互布线时会自动忽略障碍进行布线。

Avoid Obstacle系统在交互布线时会自动避开障碍进行布线。

Push Obstacle系统在交互布线时会自动移开障碍进行布线。

Plow Through Poly:使用多边形检测布线障碍。

Automatically Remove:当形成回路时,系统会自动删除此回路。

⑥Component drag\Mode设置拖动元件时是否拖动元件所连的铜膜线。

None:只拖动元件本身。

Connection Tracks:设置与组件连接的导线会随组件的移动而一起伸缩。

Display选项

①Display options

Convert Special Strings:将特殊字符串转化成其它代表的文字。

Highlight in For Net:高亮显示所选网络

Use Net Color For Highlight:对于选中的网络,是否仍然使用网络的颜色,还是一律采用

黄色。

Redraw Layer:重画电路板时,系统逐层重画功能。

Single Layer Mode:只显示当前编辑的板层,其它板层不显示。

Transparent Layer:设定所有的板层都为透明状,所有的导线、焊点都变成透明色。

②Show

Pad Nets:是否显示焊盘的网络名称。

Pad Numbers:是否显示焊的序号。

Via Nets:是否显示导孔的网络名称。

Test Points:是否显示测试点。

Origin Marker:是否显示绝对坐标。

Status Info:是否显示状态信息。

③Draft thresholds设置显示图形显示极限

Tracks铜膜线

Strings字符串

Colors

Default Colors程序默认颜色

Classic Colors传统颜色

Show/Hide

Arcs圆弧线Fills填充区域Pads焊盘Polygons多边形铺铜Dimensions尺寸线Srtings字符串Tracks路径,铜膜线Vias过孔Corrdinates坐标标注Rooms限制元

件的区域显示模式:Final精细显示Draft简单显示Hidden隐藏显示

Defaults

Arc:(圆弧)Component:(元件标识)Coordinate:(坐标轴尺寸)Dimension:(尺寸线)Fill:(填充)Pad:(焊盘)

Polygon:(多边形敷铜)String:(字符串)Track:(铜膜线)

Via:(导孔)

Design\Options

Layers

Signal layer信号层Internal plane layers Mechanical layers机械层Toplayer 顶层内部电源/接地层Design\Setup Mechanical Layers Bottomlayer底层Desing\Layer Stack Manager

Masks Silkscreen丝印层Other

Top Solder顶层防焊层Top Overlayer 顶层丝印层Keepout layer禁止布线层Bottom Solder底层防焊层Bottom Overlayer底层丝印层Multi layer多层

Top Paste顶层锡膏层Drill guide钻孔导引层Bottom Paste底层锡膏层Drill drawing钻孔图层

System

DRC Errors自动布线检查错误信息Pad Holes 焊盘孔Visible Grid可视栅格1 Connection飞线Via Holes 导孔Visible Grid可视栅格2

Options

Grids

Snap X 设置水平捕捉栅格Electrical Grid电气栅格

Snap Y 设置垂直捕捉栅格Range电气栅格间距

Component X设置水平元件移动栅格Visible kind可视栅格样式/Lines(线型)/Dots(点型) Component Y 设置垂直元件移动栅格Measure ment Unit单位制

/Imperial(英制)/Metric(公制)

服务器RAID知识介绍

服务器RAID知识介绍 第一章RAID知识介绍 RAID的全称是廉价磁盘冗余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于1987年由美国Berkeley 大学的两名工程师提出的RAID出现的,最初目的是将多个容量较小的廉价硬盘合并成为一个大容量的“逻辑盘”或磁盘阵列,实现提高硬盘容量和性能的功能。 随着RAID技术的逐渐普及应用,RAID技术的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在,RAID从最初的RAID0-RAID5,又增加了RAID0+1和RAID0+5等不同的阵列组合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实现不同的功能,扩大硬盘容量,提供数据冗余,或者是大幅度提高硬盘系统的I/0吞吐能力。 RAID技术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通过对硬盘上的数据进行条带化,实现对数据成块存取,减少硬盘的机械寻道时间,提高数据存取速度。 第二、通过对一阵列中的几块硬盘同时读取,减少硬盘的机械寻道时间,提高数据存取速度。 第三、通过镜像或者存储奇偶校验信息的方式,实现对数据的冗余保护。 经常应用的RAID阵列主要分为RAID 0,RAID 1,RAID 5和RAID 0+1。 1.1 RAID0:条带化 RAID 0 也叫条带化,它将数据象条带一样写到多个磁盘上,这些条带也叫做“块”。条带化实现了可以同时访问多个磁盘上的数据,平衡I/O负载,加大了数据存储空间和加快了数据访问速度。 RAID 0是唯一的一个没有冗余功能的RAID技术,但RAID0 的实现成本低。如果阵列中有一个盘出现故障,则阵列中的所有数据都会丢失。如要恢复RAID 0,只有换掉坏的硬盘,从备份设备中恢复数据到所有的硬盘中。 硬件和软件都可以实现RAID0。实现RAID0最少用2个硬盘。对系统而言,数据是采用分布 方式存储在所有的硬盘上,当某一个硬盘出现故障时数据会全部丢失。RAID 0 能提供很高的 硬盘I/O性能,可以通过硬件或软件两种方式实现。 1.2 RAID1 也被称为磁盘镜像。系统将数据同时重复的写入两个硬盘,但是在操作系统中表现为一个逻辑盘。所以如果一个硬盘发生了故障,另一个硬盘中仍然保留了一份完整的数据,系统仍然可以照常工作。系统可以同时从两个硬盘读取数据,所以会提高硬盘读的速度;但由于在系统写数据需要重复一次,所以会影响系统写数据的速度。硬盘容量的利用率只有50%。 1.3 RAID0+1 对RAID0阵列做镜像。这是一种Dual Level RAID,也有人称之为RAID level 10。是两组硬盘先做RAID0,组成两颗大容量的逻辑硬盘,再互相为“镜像”。在每次写入数据,磁盘阵列控制器会将资料同时写入该两组“大容量数组硬盘组”内。 同RAID level 1 一样,虽然其硬盘使用率亦只有50%,但它却是最具高效率的规划方式。 1.4 RAID5 是在RAID3和RAID4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它继承了它们的数据冗余和条带化的特点,并将数据校验信息均匀保存在阵列中的所有硬盘上。系统可以对阵列中所有的硬盘同时读写,减少了由硬盘机械系统引起的时间延迟,提高了磁盘系统的I/O能力;当阵列中的一块硬盘仿生故障,系统可以使用保存在其它硬盘上的奇偶校验信息恢复故障硬盘的数据,继续进行正常工作。

pcb打印

[原创]工业法制作双面PCB连载(3)- 打印菲林 PCB 2011-01-01 15:17:34 阅读5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打印菲林纸是整个电路板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建议用激光打印机打印,以确保打印出的电路图清晰。打印的操作步骤如下: (1)执行文件→页面设定命令,如图3.1所示。 图3.1 进入页面设置 (2)如图3.2所示,进入页面设置界面,打印纸选择A4纸,横向;缩放比例选则Scaled Print,刻度为1.00,修正X:1.00,Y:1.00,余白水平、垂直:中心, 彩色组:单色。

图3.2 页面设置 (3)如图3.3所示,设置完毕点选高级选项卡,弹出PCB打印输出属性。打印时必须保留Keep-Out Layer、和Mutil-Layer层。工业法制板需打印Top-Layer 层、Bottom-Layer层、Top Overlayer层、Top Solder层(顶层阻焊层)、Bottom Solder层(底层阻焊层)。注意哪些层面做镜像以及勾选包含元件中的顶、底, 打印输出选项中的孔选项。

图3.3 PCB打印输出属性

如图3.4所示,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插入层可插入新层,选择删除,可以删除 选定的层。 图3.4 插入新层 3.1打印Top Layer 和Bottom Layer 如图3.5所示,打印Top-Layer层(顶层)时,需删除图3.3所示中的Bottom-Layer 层、Top Overlayer层,只保留Top-Layer层、Keep-Out Layer、和Mutil-Layer层。点选包含元件中的顶、底,打印输出选项中的孔。打印预览如图3.6所示。

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lOO,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 档!光线好的话,iso10Q光线不好,iso400 以内。 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角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现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避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 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至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现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话,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 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 上三角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 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 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Av 光圈优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 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测光方式 1 、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4、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EV,白要加EV。 EV即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正负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小型数码相机大多通过菜单来调节曝光补偿: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

磁盘阵列管理的小技巧

磁盘阵列管理的小技巧 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简称RAID)作为数据存储的一种主要方式在许多企业中被大量采用。磁盘阵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备份方式,但是磁盘阵列系统本身也存在着安全性的问题,也需要对其本身进行管理维护。若管理不到位,系统一旦出问题,很难用手工方式恢复,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根据不同的业务数据量、不同的数据安全性要求,并结合使用的磁盘阵列产品技术支持情况,制定适合的管理维护措施,可以避免系统出错,保证整个网络系统中数据的安全。 注意检查运行日志文件 磁盘阵列的日志文件详细记录了磁盘阵列内部运行情况,包括发生的每个事件序列号、严重级别、相关的服务器IP地址、有关设备的具体位置及事件发生的时间等内容,这些信息对于诊断和排除磁盘阵列故障十分有用。做好日志文件的日常管理工作,往往能起到防患与未然的作用。采用RAID数据冗余技术,即使有一个物理磁盘损坏,也不会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和数据的I/O,用户也仍能够正常访问服务器,这时故障不易被察觉,但阵列实际上已处于安全临界状态,下一步就会面临着突然宕机和存储数据随时丢失的危险,日志文件及时将这一情况记录在册,损坏的磁盘记录为下线(off line),其所在阵列记录为临界状态(critical),通过检查日志就能够及时发现阵列运行中存在的这个错误和隐患,迅速排除故障,保证阵列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注意备份系统配置参数 建立磁盘阵列系统后,要及时记录磁盘阵列的逻辑配置、物理配置、状态配置等参数,具体包括使用的每个逻辑盘大小、RAID类型、条带容量、数据写入磁盘方式、由哪些物理磁盘组成,每个物理磁盘的通道号、目标序列号、生产厂家、型号、容量、阵列控制器的型号、固件(Firmware)版本,处于后备待机状态(Hot Spare)还是在线状态(On Line)等。上述配置参数在磁盘阵列或操作系统崩溃后,在紧急重建阵列、恢复存储数据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般阵列控制器BIOS 芯片装载了阵列配置软件,管理员以文件形式备份上述参数。 定时备份重要数据 配备了磁盘阵列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了,由于考虑设备投入成本、技术复杂性等因素,不可能同时采用阵列控制器冗余、磁盘冗余、热备用磁盘、备用电池或双UPS电源供电等技术,所以,对于重要业务数据一定要备份。在美国“9·11”事件中,正是靠磁带备份和远程容灾系统挽救了金融界巨头摩根斯坦利公司,由此可见数据备份工作的重要性。数据备份的介质可以是磁带、可读写光盘,也可以还是磁盘。备份方式可以是通过操作系统本地备份或通过网络系统远程备份。 建立热备用磁盘 热备用磁盘也是RAID技术的又一项技术,当磁盘阵列中一个正在使用的物理磁盘发生故障后,一个待机的磁盘会立刻上线,代替此故障盘,阵列控制器根据逻辑驱动器上的冗余数据,通过校验算法把原来存储在故障盘上的数据重建到热备用磁盘上。成为热备用磁盘必须有三个条

自制PCB电路业余制作基本方法和工艺流程

PCB业余制作基本方法和工艺流程 一、印刷电路板基本制作方法 1.用复写纸将布线图复制到复铜板上:复制前应先用锉刀将复铜板四周边缘锉至平直整齐,而且尺寸尽量与设计图纸尺寸相符,并将复写纸裁成与复铜板一样的尺寸,为了防止在复制过程中产生图纸移动,故要求用胶纸将图纸左右两端与印刷板贴紧。 2.先用钻床将元件插孔钻好—一般插孔直径为0.9-1MM左右,可采用直径为1MM的钻头较适中,如果钻孔太大将影响焊点质量,但对于少数元件脚较粗的插孔,例如电位器脚孔,则需用直径为1.2MM以上的钻头钻孔。 3.贴胶纸:先用刀片将封箱胶纸切成0.5-2.0MM,3-4MM多种宽度的胶纸条后再进行贴胶,贴胶时应根据线条所通过的电流大小及线条间的间隙来适当选择线条的宽容。一般只需采用2-3种宽度即可,为了保证制作工艺水平,尽可能不要采用过宽或过窄,如需要钻孔的线条其宽度应在1.5MM以上,才不致于在钻孔时将线条钻断,贴胶时还应注意控制各相邻线条的间隙不要太小,否则容易造成线条间短接,贴胶时一定超过钻孔1MM左右,这样才能保证焊眯质量。 若采用电脑布图及常规制板技术,因设有焊盘,其焊盘直径分为0.05、0.062、0.07英寸等多种尺寸供布图设计时选用,一般设计时大多数取直径为0.062英寸(即为1.55MM)左右的焊盘;线条宽度不仅受插孔孔径的限制,也受到线条外邻近焊盘的限制。 4.对IC的脚位的定位要准确,钻孔时不要钻偏,故一般采用钻孔后贴胶的制板方式。 5.为了提高手工制版工艺水平,也可在插孔上设置圆形焊盘,这可采圆形贴胶片或采用油漆先在孔位上制作圆形焊盘,待油漆干了,再进行贴线条,也可以采用油漆画线条,一般可用鸭嘴笔作画线条工作。 二、印刷板制作工艺流程 制板工艺程序:修整板周边尺寸--复制--钻孔定位--贴胶--腐蚀--清洗--去胶--细砂纸擦光亮--涂松香水。 1.先将符合尺寸要求的复铜板表面用细砂纸擦光亮,再用复写纸将布线图复制到复铜板上。 2.用直径1.0mm钻头钻孔、定位口,再进行贴胶(或上油漆)。 3.贴完胶后,应在板上垫放一张厚张,用手掌在上面压一压,其目的是使全部贴胶与复铜板粘贴得更加牢靠。必要时还可用吹风筒加热,可使用权贴胶粘度加强,由于所用的贴胶具很好的粘性,而且胶纸又薄,故采用这种贴胶进行制板,效果较好,一般是不须再作加热处理。 4.腐蚀一般采用三氯化铁作腐蚀液,腐蚀速度与腐蚀液的浓度,温度及腐蚀过程中采取抖动有关,为保证制板质量及提高腐蚀速度,可采用抖动和加热的方法。 5.腐蚀完成后,应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并将胶纸去掉,把印刷板抹干。 6.用细砂布将印刷板复铜面擦至光亮为止,然后立即涂上松香溶液。(涂松香水时应将印刷电路板倾斜放轩再涂以松香水,以免松香水经钻孔流至背面)。 附注: (1)松香水的作用是防氧化,助焊及增加焊点的光亮度等;松香溶液是用松香粉末与酒精或天寻水按一定比例配制面成,其浓度应适中,以用感有一定粘性即可。 (2)三氯化铁溶液对人体皮肤不会有不良影响,但三氯化若搞到衣服上或地面上,寻是难以洗掉的,所以使用时一定要特别小心。 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制作中的一个大头,也是最能体现电子爱好者制作水平的技术了。印刷电路板简称印制板,工厂制作与业余制作有很大的不同。工厂一般根据客户提供的电路原理图用计算机设计出印刷板图,然后经过照相制版等技术做出印制板,然后上阻焊、印字等形成成品,需要一系列设备。 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制作中的一个大头,也是最能体现电子爱好者制作水平的技术了。印刷电路板简称印制板,工厂制作与业余制作有很大的不同。工厂一般根据客户提供的电路原理图用计算机设计出印刷板图,然后经过照相制版等技术做出印制板,然后上阻焊、印字等形成成品,需要一系列设备。 而传统的业余制作中只能采用敷铜板加腐蚀液的土方法制作印制板。近年来推出了万用试验板、感光电路板等

各种环境单反拍摄参数如何设置

各种环境单反拍摄参数设置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 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 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

PCB印制电路板-打印PCB 步骤 精品

腐蚀PCB板的一般步骤 (20XX-03-26 19:52:36) 转载 标签: 分类:电子技术资料 电子技术 protel pcb 腐蚀 it 首先要准备的东西:单面腐蚀铜板,氯化铁,激光打印机,热塑机(就是压缩相片的那个,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就这么叫了),砂纸,热转印纸,当然还有要腐蚀出的电路图了先从PCB图说起,要想腐蚀板子,首先要对PCB图进行处理,PCB最好是单面的,这样腐蚀出来后就不要跳线了,在protel99 se下点击打印,会生成打印预览,然后在

Multilayer posites上点击右键弹出下面的对话框 按照上图的选项选择好,layers里面纸留上面三项,clor set选项一定要选黑白的,如果布线是在顶层的话,Options就选择镜像,因为到时候把图转印到腐蚀板上是与打印纸上相反的,当然也可以不选择,到时候焊板子的时候把元件焊到背面就行了,不过那样得打太多的孔…… 做好这个之后就可以打印了,将热转印纸放到打印机里面打印PCB图 我们还得对覆铜板进行处理,选择好一个合适大小的覆铜板,用砂纸将覆铜板打磨,光亮就行了。将热塑机打开,温度设置到150°,到温度后将打印好的图纸平整的放到覆铜板上(光滑面和铜板接触),然后将两者同时从热塑机穿过,出来后图就全在板子上了, 然后最后一步工作就是腐蚀了,我们利用铜和氯化铁的置换反映来制板,首先调好氯化铁溶液的浓度,一般高浓度腐蚀很快,有碳粉的地方(也就是走线)就不会和氯化铁反应。

十多分钟后基本上就弄好了 /////////////////////////////////////////////// 用电熨斗也可以把打印好的图转印到腐蚀铜板上 电路图的走线尽量宽一些,腐蚀液最好浓一点,加点热水效果很好哦! 电子技术联盟二群:81672535 总群:54299852欢迎大家加入 【Altium Design Summer 08 PCB打印的相关设置】 画好PCB后 一.首先选择[文件F]-[页面设置U],弹出posite Properties选项, 其中的打印纸选项栏是选择纸张和纸张的横纵项, 页面的位置默认是居中的,去掉居中的勾选,在前面输入数值,就可以改变图片在答应至上的位置了, A4的大小是21*29.7(cm),转换成英制单位是82700*117000(mil) 其中的数值是页边距,是以左下为零点的起算,和数学上的坐标轴的而第一象限一样的,数学和空间想象力不好的人多尝试次就行了 很重要的是有两个选项,缩放比例中缩放模式选择Scaled Print,这样就可以对缩放比例调节了,正常的缩放比例是1.00,这样PCB就不会失真;还有就是没有选择缩放的话,默认的缩放模式是Fit On Page,这样打印出来的PCB会沾满整个纸张,就浪费了 更重要的是一个细节在答应的时候将颜色设置选为单色(黑白),换成灰色或彩色打印出的效果不似乎我们想要的 二.打印选项设置完成后,可以在上个对话框中选择[高级选项]进行层的设置,也可以在[文件F]-[打印预览V]中点击鼠标右键,选择[配置...],进行层的设置 一般的步骤是将Multi-lay用鼠标右键属性移动到最上层,然后选择自己要打印的层在第二层,Top Overlay要删掉,顶层,底层只能留一个, Include ponents全选;Printout Options要选择Hole,如果是打印顶层请一定要勾选Mirror选项,要是不做这个镜像的话,打印出来的是无法转印的,

常用监控摄像机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

常用监控摄像机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 (1)色彩 监控摄像机有黑白和彩色两种,通常黑白监控摄像机的水平清晰度比彩色监控摄像机高,且黑白监控摄像机比彩色监控摄像机灵敏,更适用于光线不足的地方和夜间灯光较暗的场所。黑白监控摄像机的价格比彩色便宜。但彩色的图像容易分辨衣物与场景的颜色,便于及时获取、区分现场的实时信息. (2)清晰度 分为水平清晰度和垂直清晰度两种。垂直方向的清晰度受到电视制式的限制,有一个最高的限度,由于我国电视信号均为PAL制式,PAL制垂直清晰度为400行。所以摄像机的清晰度一般是用水平清晰度表示。水平清晰度表示人眼对电视图像水平细节清晰度的量度,用电视线TVL表示。 过去选用黑白监控摄像机的水平清晰度一般应要求大于500线,彩色监控摄像机的水平清晰度一般应要求大于400线。目前,高清监控摄像机已经达到1080P. (3)照度 单位被照面积上接受到的光通量称为照度。Lux(勒克斯)是标称光亮度(流明)的光束均匀射在lm2面积上时的照度。监控摄像机的灵敏度以最低照度来表示,这是监控摄像机以特定的测试卡为摄取标,在镜头光圈为0.4时,调节光源照度,用示波器测其输出端的视频信号幅度为额定值的10%,此时测得的测试卡照度为该摄像机的最低照度。所以实际上被摄体的照度应该大约是最低照度的10倍以上才能获得较清晰的图像。 目前一般选用黑白监控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当相对孔径为F/1.4时,最低照度要求选用小于0.1Lux;选用彩色监控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当相对孔径为F/1.4时,最低照度要求选用小于0.2Lux。

(4)同步 要求监控摄像机具有电源同步、外同步信号接口。对电源同步而言,使所有的摄像机由监控中心的交流同相电源供电,使监控摄像机场同步信号与市电的相位锁定,以达到摄像机同步信号相位一致的同步方式。对外同步而言,要求配置一台同步信号发生器来实现强迫同步,电视系统扫描用的行频、场频、帧频信号,复合消隐信号与外设信号发生器提供的同步信号同步的工作方式。系统只有在同步的情况下,图像进行时序切换时就不会出现滚动现象,录、放像质量才能提高。 (5) 电源 监控摄像机电源一般有交流220V,交流24V,直流12V,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摄像机电源但推荐采用安全低电压。选用12V直流电压供电时,往往达不到摄像机电源同步的要求,必须采用外同步方式,才能达到系统同步切换的目的。 (6) 自动增益控制(AGC) 所有摄像机都有一个将来自CCD的信号放大到可以使用水准的视频放大器,其放大量即增益,等效于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使其在微光下灵敏,然而在亮光照的环境中放大器将过载,使视频信号畸变。为此,需利用摄像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去探测视频信号的电平,适时地开关AGC,从而使摄像机能够在较大的光照范围内工作,此即动态范围,即在低照度时自动增加摄像机的灵敏度,从而提高图像信号的强度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7)白平衡 白平衡只用于彩色摄像机,其用途是实现摄像机图像能精确反映景物状况,有手动白平衡和自动白平衡两种方式。 A) 自动白平衡连续方式--此时白平衡设置将随着景物色彩温度的改变而连续地调整,范围为2800~6000K。这种方式对于景物的色彩温度在拍摄期间不断改变的场合是最适宜的,

RAID基本概念..

RAID基本概念,专用术语介绍 我们提供的 RAID 卡支持各种常用 RAID级别,如 0,1,5,10,50 等,您可以根据数据的重要性来选择。在开始使用 RAID 卡之前,我们希望您能够对下面的概念有较深的理解,从而更好的配置和使用您的服务器。 RAID 0 是无数据冗余的存储空间条带化,具有低成本、极高读写性能、高存储空间利 用率的RAID级别,适用于Video / Audio存储、临时文件的转储等对速度要求极其严格 的特殊应用。但由于没有数据冗余,其安全性大大降低,构成阵列的任何一块硬盘损 坏都将带来数据灾难性的损失。 RAID1 使用磁盘镜像(disk mirroring)的技术,是两块硬盘数据完全镜像,安全性好, 技术简单,管理方便,读写性能均好。但其无法扩展(单块硬盘容量),数据空间浪 费大。 RAID 5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RAID技术。各块独立硬盘进行条带化分割,相同的条带区 进行奇偶校验(异或运算),校验数据平均分布在每块硬盘上。以n块硬盘构建的RAID 5 阵列可以有n-1 块硬盘的容量,存储空间利用率非常高。RAID 5 具有数据安全、较 好的读写速度,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应用非常广泛,但不足之处是 1 块硬盘出现故 障以后,整个系统的性能大大降低。 RAID10 是RAID1 和RAID0的结合,RAID50 是RAID5和RAID0 的结合。鉴于RAID0、RAID1 和RAID5 的优缺点,RAID10 与RAID 50成为它们之间最好的平衡点。如果您的配置中 硬盘数目超过 6 块,我们强烈建议您选择RAID10 或RAID 50。 总的来说,RAID0及 RAID1 最适合PC服务器及图形工作站的用户,提供最佳的性能及最便 宜的价格。RAID5 适合于银行、金融、股市、数据库等大型数据处理中心 OLTP 应用,同时提供数据的安全性与较高读写性能。 MegaRAID BIOS Configuration Utility配置介绍 当系统开机引导检测到Lsilogic megaraid 控制器时,系统会显示RAID

单反在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单反在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以下是在不同环境下的单反设置,只是常规设置仅供参考。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 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

绘制原理图和PCB图的过程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绘制原理图和PCB图的过程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请结合上机验证以加深体会) 1、放置元件时,光标在图纸中心,元件却在图纸外,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答:这是由于创建元件库时,没有在元件库图纸中心创建元件。这样,放置元件时,光标所在处是元件库图纸的中心,而元件却距离此中心非常远。编辑库文件时,元件应该放在原点附近,尽量把元件的第一个管脚放在原点。 2、负电平输入有效的引脚外观如何设置? 答:在设置元件属性栏中的DOT项前打勾选中即可。 3、集成芯片管脚名或网络标号的字母上方经常要画横线,如、D等,如何实现? 答:在原理图或元件库的编辑中,遇到需要在网络标号或管脚名等字符上方画横线时,只要在输入这些名字的每个字母后面再补充输入一个“\”符号,Protel即可自动把“\”转化为前一字母的上画线。 4、为什么导线明明和管脚相连,ERC却报告说缺少连线? 答:可能的原因有: (1该问题可能是由于栅格(Grids选项设置不当引起。如果捕捉栅格精度(Snap取得太高,而可视栅格(Visible取得较大,可能导致绘制导线(wire)时,在导线端点与管脚间留下难以察觉的间隙。例如:当Snap取为1,Visible 取为10,就容易产生这种问题; (2另外在编辑库元件、放置元件管脚时,如果把捕捉栅格精度取得太高,同样也会使得该元件在使用中出现此类似问题。所以,进行库编辑时最好取与原理图编辑相同的栅格精度。 5、ERC报告管脚没有接入信号,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答:可能的原因有: a、创建封装时给管脚定义了I/O属性; b、创建元件或放置元件时修改了不一致的grid属性,管脚与线没有连 上; c、创建元件时,管脚方向反向,使得原理图中是“pin name”端与导线相 连。 6、网络载入时报告NODE没有找到,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答:可能的原因有:

常用曝光参数

在摄影中,我们知道在不同场景使用不同曝光模式(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档)拍摄,能够让我们更简单控制曝光。比如需要控制景深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光圈优先,控制光圈和曝光。比如画面中有动态元素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快门优先,控制快门和曝光。比如当我们需要确定的不需要变化的曝光数值时我们还可以用M档。 但是问题随之来了,我拍摄风景的时候,控制光圈控制到多大?我拍摄人像的时候,控制光圈控制多大?有人在跑,我快门设置多少?一辆汽车开过去,我快门又该设置多少?拍月亮什么参数?拍摄银河呢? 下面就给大家一些场景的参数建议。切记,这些参数建议仅仅是建议,对于新手来说可以用这个快速上手,但是遇到具体情况可能会有并不适合的情况,大家要通晓摄影理论,灵活运用。 光圈优先时 顺光拍摄风景照——F8-F11,曝光补偿0。 拍摄人像时——最大光圈或者最大光圈缩小一档,点测光模特面部,曝光补偿0。 人文街拍——F2(需要虚化环境)-F8(不需要虚化环境) 微距拍摄——F8-F11 拍摄星芒效果——F8-F11

快门优先时 一般肢体动作——1/60秒以上步行——1/125秒以上 快行——1/500秒以上 跑步——1/1000秒以上 滑雪——1/2000秒以上 自行车——1/2000秒以上

汽车正常速度行驶——1/4000秒以上(你在车上拍地面景物同样)汽车在快行道——1/8000秒 远处的飞机起飞降落——1/8000秒 追随摄影——1/30-1/4秒 很多场景主要依据是切向运动速度以及离你的距离。 M档时 满月——1/500秒ISO 200 F5.6-F8(晴天) 弦月——1/500秒ISO 200 F4-F5.6(晴天) 新月——1/500秒ISO 400 F4 烟花——1秒-4秒ISO200 F8 闪电——B门ISO 200 F8(拍到结束曝光,环境要暗些) 街道车灯线——15秒ISO 100 F11 水面船灯线——30秒ISO 100 F8 银河——30秒ISO 3200-6400 F2.8

打印 Protel 原理图和 PCB 的一种方法

首先,你得装有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不是Adobe Reader。后者只能看PDF,前者功能强大,可以转换、创建、加密PDF文档,还可以给文件添加评论、注释、图章等等,当然也可以阅读啦!相信已经很多人知道这个了,不废话了!Adobe Acrobat还可以当作虚拟打印机来用。即使你没有装打印机,利用AdobeAcrobat可以将任意文件转换成PDF存起来!爽吧?我个人超稀饭PDF格式的文档!没有的筒子们down一个吧!这年头,d版到处都是!-_____-!!! 在Protel中打印原理图: 第一步,当然是打开Protel了:)接下来,File-->Setup Printer,打印机选择Adobe PDF,颜色选择Monochrome就是灰度打印,Color就是彩色打印。其他设置一般不改。最后Print,会跳出来一个对话框要你选择PDF文件保存的位置。确定之后,就开始生成高质量的PDF文档了!完成之后自动打开PDF文档让你欣赏!任意放大观看,超清晰!(为了美观,转换时建议去掉原理图上的网格线。命令:View--->Visible Grid) 在Protel中打印PCB图纸: 这个就稍微有点麻烦了。打开.PCB文件,建议Fit Board查看。然后File-->Print/Preview,Protel会打开一个打印预览文件.PPC,在旁边的工程文件浏览器里,会增加一栏:Browse PCB Print,下面浏览区里有列表:Adobe PDF和Multilayer Composite Print,点击前面的小+号,展开了许多图层:Top,Bottom,keepout等等,在图层名称上鼠标右击,可以添加你想打印的图层或删除你不想打印的图层。然后点击上面的Process PCB,预览区会更新。鼠标右击Adobe PDF,选择属性(Properties),在对话框PCB Print Options里可以对虚拟打印机Adobe PDF进行设置,包括颜色,布局,纸张大小等。对话框里有选项Print What,可以选择:标准、整板和当前屏幕视图打印。设置完后OK,点击刚才的Process PCB更新预览。完成后,执行:File--->Print Current,然后选择保存目录,OK,开始转换,马上就能得到一份超炫的PDF文档!放大再看,图上的每根连线,焊盘都清晰可见!比Protel PCB里面看还要方便。

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报表的生成与PCB文件的打印概要

第12章报表的生成与PCB文件的打印 Protel 99 SE的PCB设计系统提供了生成各种报表的功能,它可以给设计者提供有关设计过程及设计内容的详细资料。在Reports菜单项中,如图12.1所示,共有Selected Pins(选取引脚报表)、Board Information(电路板信息报表)、Design Hierarchy(设计层次报表)、Netlist Status(网络状态报表)、Signal Integrity(信号分析报表)、Measure Distance(距离测量报表)和Measure Primitives(对象距离测量报表)7个选项。另外还有有关CAM数据报表,如NC钻孔报表、元件报表和插件表报表等。我们仍以第十一章的例子,来讲解各种报表的功能及生成过程。 图12.1 Reports菜单项 12.1 生成选取引脚报表 选取引脚报表的主要功能是将当前选取元件的引脚或网络上所连接元件的引脚在报表中全部列出来,并由系统自动生成*.DMP报表文件。生成选取引脚报表的操作步骤如下: 1.生成某元件的选取引脚报表的操作步骤 ①打开要生成选取引脚报表的PCB 文件。 ②在PCB管理器中,单击Browse PCB选项卡,在Browse下拉列表框中选择Components(元件),在元件列表框中,选择一个元件(如U12),然后单击Select按钮,选取该元件,如图11.2所示。利用这个方法可选中多个元件。在PCB图中,被选取的元件呈高亮。 图12-2 元件选择对话框图12.3 选择管脚对话框 ③执行菜单命令Reports|Selected Pins,弹出如图12.3所示的Selected Pins(引脚选择)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列出当前所有被选取元件的引脚。选择其中一个引脚,单击OK按钮,就会出现如图12.4所示的选取引脚报表文件,扩展名为.DMP,内容为所选中元件的全部引脚。 219

磁盘阵列的关键技术

磁盘阵列的关键技术 黄设星 存储技术在计算机技术中受到广泛关注,服务器存储技术更是业界关心的热点。一谈到服务器存储技术,人们几乎立刻与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s Interface)技术联系在一起。尽管廉价的IDE硬盘在性能、容量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已经大大地提高,可以满足甚至超过原有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的需求。但由于Internet的普及与高速发展,网络服务器的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同时,Internet不仅对网络服务器本身,也对服务器存储技术提出了苛刻要求。无止境的市场需求促使服务器存储技术飞速发展。而磁盘阵列是服务器存储技术中比较成熟的一种,也是在市场上比较多见的大容量外设之一。 在高端,传统的存储模式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安全上,或是性能上,都无法满足特殊应用日益膨胀的存储需求。诸如存储局域网(SAN)等新的技术或应用方案不断涌现,新的存储体系结构和解决方案层出不穷,服务器存储技术由直接连接存储(DAS)向存储网络技术(NAS)方面扩展。在中低端,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强大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本地化的、基于直接连接的磁盘阵列存储技术,在速度、性能、存储能力等方面不断地迈上新台阶。并且,为了满足用户对存储数据的安全、存取速度和超大的存储容量的需求,磁盘阵列存储技术也从讲求技术创新、重视系统优化,以技术方案为主导的技术推动期逐渐进入了强调工业标准、着眼市场规模,以成熟产品为主导的产品普及期。 磁盘阵列又叫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廉价磁盘冗余阵列),是指将多个类型、容量、接口,甚至品牌一致的专用硬磁盘或普通硬磁盘连成一个阵列,使其能以某种快速、准确和安全的方式来读写磁盘数据,从而达到提高数据读取速度和安全性的一种手段。因此,磁盘阵列读写方式的基本要求是,在尽可能提高磁盘数据读写速度的前提下,必须确保在一张或多张磁盘失效时,阵列能够有效地防止数据丢失。磁盘阵列的最大特点是数据存取速度特别快,其主要功能是可提高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及存储容量,并将数据有选择性地分布在多个磁盘上,从而提高系统的数据吞吐率。另外,磁盘阵列还能够免除单块硬盘故障所带来的灾难后果,通过把多个较小容量的硬盘连在智能控制器上,可增加存储容量。磁盘阵列是一种高效、快速、易用的网络存储备份设备。 回顾磁盘阵列的发展历程,一直和SCSI技术的发展紧密关联,一些厂商推出的专有技术,如IBM的SSA(Serial Storage Architecture)技术等,由于兼容性和升级能力不尽如人意,在市场上的影响都远不及SCSI技术广泛。由于SCSI技术兼容性好,市场需求旺盛,使得SCSI技术发展很快。从最原始5MB/s传输速度的SCSI-1,一直发展到现在LVD接口的160MB/s传输速度的Ultra 160 SCSI,320MB/s传输速度的Ultra 320 SCSI接口也将在2001年出现(见表1)。从当前市场看,Ultra 3 SCSI技术和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技术还应是磁盘阵列存储的主流技术。 1SCSI技术 SCSI本身是为小型机(区别于微机而言)定制的存储接口,SCSI协议的Version 1 版本也仅规定了5MB/s传输速度的SCSI-1的总线类型、接口定义、电缆规格等技术标准。随着技术的发展,SCSI协议的Version 2版本作了较大修订,遵循SCSI-2协议的16位数据带宽,高主频的SCSI存储设备陆续出现并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也使得SCSI技术牢牢地占

单反相机拍摄入门技巧,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doc

单反相机拍摄入门技巧,各种环境拍摄参数 设置 单反相机拍摄入门技巧,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摄影家们常有这样一句话开始我们不过迷上了单反相机这个尤物,而结果却爱上了摄影这门艺术。 1.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2.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3.人像拍摄。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 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

磁盘阵列教程

EonStor S16S-G1030磁盘阵列白皮书 V1.1 北京联创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2008年3月

EonStor S16S-G1030磁盘阵列正视图 EonStor S16S-G1030磁盘阵列后视图 一、产品概述 EonStor SAS-to-SAS 系列磁盘阵列采用了高容量、高性能的SAS硬盘以及SAS主机通道,具有高性能、大容量的特点。该系列中的EonStor S16S-G1030磁盘阵列不仅在性能和容量上兼有出色表现,同时还具备1个高速的SAS扩展接口以连接SAS扩展柜,从而轻松实现大幅度扩容。另外,EonStor S16S-G1030磁盘阵列还具备主机链路容错功能,更好地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可用性。

二、产品优势 z独立ASIC400硬件校验芯片 z DDR控制器高速缓存,带有ECC功能,可升级至2GB z提供2个SAS 4× 高速主机通道 z提供1个SAS扩展接口,最多支持80颗SAS硬盘 z支持硬件RAID 6 z支持在线容量扩展 z支持在线RAID级别变更 z支持热备援盘类型:本地、全局、箱体热备 z支持智能磁盘扫描功能,最大限度保护用户数据 z支持自动RAID重建 z支持写策略自动调整 z支持多种主流操作系统 z支持多种方式管理 z选配锂电池保护模块 三、产品特性 高可用 -存储密度大,3U机架式标准机柜可容纳16颗3.5英寸SAS硬盘 - 多种连接方式,适用于不同应用环境各种存储架构

EonStor S16S-G1030磁盘阵列主机连接图 EonStor S16S-G1030磁盘阵列连接图2

高性能 - 2条SAS 4×主机通道,每个通道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2Gbps - 控制器CPU采用高性能的64位 Power PC750GL芯片,主频为800MHz,带有1024KB二级缓存 - 提供2个主机端口, 最大数据传输率24Gbps 高可靠 - 系统内部采用Cableless结构的全冗余模块化设计,支持热插拔 - 冗余主机通道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 - 冗余模块化设计 - 可选锂电池保护模块,确保控制器高速缓存内的数据在掉电72小时内不丢失 - 智能反应及预防机制 自动缓存清理 自动介质扫描 自动热备援盘RAID重建 自动缓存模式转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