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曝光参数
人像摄影中的曝光参数调节

人像摄影中的曝光参数调节人像是最容易拍的,不过拍好就很难了。
由于男女老少每个人的高矮、胖瘦、长相、表情各不相同,人物在画面中可以安排的位置也有多种,因此不能用同一种方法去拍不同的人。
在拍摄之前首先要设置数码相机的ISO与白平衡。
通常在光线亮度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将ISO设得低一点(比如:ISO 100),这样在拍人像时可以使人的皮肤显得细腻一些,特别是在拍PLMM时要注意使用较低的ISO设置。
在拍摄人像时,如果光线亮度不够的话,宁可使用三脚架或闪光灯也尽量少用高的ISO设置。
在白平衡设置上,可以设置成“自动”,也可以根据光照条件来设置。
如果在光灯或者白炽灯下拍摄人像的话,根据我们中国人的皮肤特点,也可以用一张淡青色的纸放在镜头前作为标准调整白平衡,这样拍出的照片上,人的皮肤(特别是脸部)会略带红润色,看上去显得很有精神。
在确定曝光值方面,如果拍摄现场光线分布比较平均,而且人物与背景的亮度相差不大时,可以使用自动曝光(偏重中央平均测光)。
如果在拍摄现场光线分布不平均时,想取得比自动曝光更加精确的曝光值,可以使用以下三种方法:一、使用分区测光。
二、使用点测光。
三、使用18%的灰板。
使用分区测光数码相机将拍摄画面按一定的规则划分为N个分区,分别测量出这些分区的曝光值,然后数码相机根据这些曝光值综合计算出一个合适的曝光值,这个曝光值其实也是一种自动曝光,但是比平均测光更加精确。
使用点测光对拍摄画面中心约2%左右的部分进行测光,有些数码相机没有点测光,也可以用局部测光代替。
局部测光是对拍摄画面中心约10%左右的部分进行测光,对于我们摄影爱好者来说也能应付绝大多数的拍摄内容了。
用点测光或局部测光时要对准人物的脸部测光,才能得到正确的曝光值。
如果你的数码相机没有分区测光、点测光、局部测光,也可以靠近被摄人物,用数码相机对准被摄人物的脸部测光并锁定曝光值,然后退回原地进行拍摄。
初学人像摄影应避免的七个构图缺失像初学者由于对画面的营造不是很熟悉,所以在构图时往往会有很多不尽完善之处,可能在拍摄时的预览窗口上并不觉得,嫡片一出来后所有的缺失全都冒出来了,人物的安排是景物的安排也是,过分的强调背景及构图的安排,而忽略掉人物的本质而流于表象,整体影像和人物并无法溶为一体,而丧失了人像摄影对人物内涵层面的表达,也是不正确的,其实这都可以透过学习而有所改善的,在这里举几个初学者常犯的缺失及改善方式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nd参数参数修改

nd参数参数修改ND镜的具体参数如下:ND4 (0.6)减光两档ND8 (0.9)减光三档ND16 (1.2)减光四档ND32 (1.5)减光五档ND64 (1.8)减光六档ND256 (2.4)减光八档ND1000 (3.0)减光十档每减一挡光,画面亮度变为原来的1/2,减两挡光,画面亮度为原来的1/4,对应的快门时间可以降低2倍、4倍。
从经验上来讲:10档ND白天可以曝光20到30秒消除移动中的行人和车流,可以雾化流水。
6档或者4档ND可以让你在白天使用超大光圈拍摄,达到浅景深的梦幻效果,还可以曝光1秒左右,拉丝流水。
蓝色时间时使用6档ND可以曝光30秒到50秒拍出平滑的光轨。
不加滤镜确定曝光参数接下来,需要确定不加滤镜时的曝光参数。
这个非常简单,建议使用光圈优先曝光模式,通过调整光圈控制景深,然后拍摄,看画面亮度是否合适,不合适就适当调整曝光补偿。
然后将这组曝光参数记下来,将曝光模式调整为M挡,输入相同的光圈、快门速度以及ISO。
这里有个小建议:既然需要通过ND镜来使用慢门,所以ISO通常来讲是不需要提高的,所以设置为100即可。
准确对焦后调整为手动对焦其实在上一步确定不加滤镜的曝光参数并试拍时,对焦应该是已经完成了。
之所以特意提出,是因为有些摄友可能使用的是手动对焦,所以在试拍时没有注意对焦这一步,导致在装上ND镜后才想起来去对焦,这时就必须把滤镜拆下来再装回去,很麻烦,因此在这里特意提出,一定要在装ND镜之前完成对焦。
调整为手动对焦这一步也至关重要,因为在装上ND镜后拍摄时,按下快门势必会让相机有一个对焦的过程(后键对焦除外),从而导致按不下快门或者拍出一张糊片。
所以切记,对焦完成后,将对焦模式调整为手动对焦。
以上准备工作都完成后,就可以装上ND镜进行拍摄了。
拍片机曝光条件参数表

100/(+)
部位
位置
kV
mAs
距离/滤
骶尾椎
侧位
80~85
80
100/(+)
头颅
正侧位
80
6.3
100/(+)
副鼻窦
华柯氏
73~78
18
100/(+)
茎突
张口
65~67
16
100/(+)
下颌骨
正侧位
806.3100/(Fra bibliotek)颞颌关节
张闭口
65~70
20
100/(-)
鼻骨
侧位
70
6.3
180/(-)
颧弓
轴位
65
10
100/(-)
下肢
正/侧位
75
6.3
100/(-)
以上mA条件均采用100mA为参照,仅供临床参考使用。
江苏鱼跃医疗
2010-12-15
部位
位置
kV
mAs
距离/滤
成人胸片
正位
110
4
180/(-)
侧位
120
15
180/(-)
斜位
110
20
180/(-)
前弓位
90
8
180/(-)
卧正位
95
8
100/(+)
幼童胸片
正/侧位
75
10
180/(-)
掌指跖趾
正侧斜
65
6.3
100/(-)
尺桡骨
正侧位
65
6.3
100/(-)
肱骨
正侧位
人像摄影参数设置

人像摄影参数设置在摄影过程中,相机的设置相当重要。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相机参数设置的资料,欢迎大家参阅。
人像摄影中的曝光参数调节人像是最容易拍的,不过拍好就很难了。
由于男女老少每个人的高矮、胖瘦、长相、表情各不相同,人物在画面中可以安排的位置也有多种,因此不能用同一种方法去拍不同的人。
在拍摄之前首先要设置数码相机的ISO与白平衡。
通常在光线亮度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将ISO设得低一点(比如:ISO 100),这样在拍人像时可以使人的皮肤显得细腻一些,特别是在拍PLMM时要注意使用较低的ISO设置。
在拍摄人像时,如果光线亮度不够的话,宁可使用三脚架或闪光灯也尽量少用高的ISO设置。
在白平衡设置上,可以设置成“自动”,也可以根据光照条件来设置。
如果在日光灯或者白炽灯下拍摄人像的话,根据我们中国人的皮肤特点,也可以用一张淡青色的纸放在镜头前作为标准调整白平衡,这样拍出的照片上,人的皮肤(特别是脸部)会略带红润色,看上去显得很有精神。
在确定曝光值方面,如果拍摄现场光线分布比较平均,而且人物与背景的亮度相差不大时,可以使用自动曝光(偏重中央平均测光)。
如果在拍摄现场光线分布不平均时,想取得比自动曝光更加精确的曝光值,可以使用以下三种方法:一、使用分区测光。
二、使用点测光。
三、使用18%的灰板。
使用分区测光数码相机将拍摄画面按一定的规则划分为N个分区,分别测量出这些分区的曝光值,然后数码相机根据这些曝光值综合计算出一个合适的曝光值,这个曝光值其实也是一种自动曝光,但是比平均测光更加精确。
使用点测光对拍摄画面中心约2%左右的部分进行测光,有些数码相机没有点测光,也可以用局部测光代替。
局部测光是对拍摄画面中心约10%左右的部分进行测光,对于我们摄影爱好者来说也能应付绝大多数的拍摄内容了。
用点测光或局部测光时要对准人物的脸部测光,才能得到正确的曝光值。
如果你的数码相机没有分区测光、点测光、局部测光,也可以靠近被摄人物,用数码相机对准被摄人物的脸部测光并锁定曝光值,然后退回原地进行拍摄。
【SUBBS】VFS2.0常用参数详解

最大树形深度:用来表现场景的框架结构,数值加大会使渲染速度变快,但是也会占用内存较多。
(适合内存大的用户)最小叶片尺寸:用来表现场景的真实三角面,0表示计算所有的叶节点,默认值就可以了,参数对渲染速度影响不大面/级别系数:控制一个节点中最大三角面的数量,当没有超过临近点时,渲染速度较快,超过临近点后,渲染速度减慢。
动态内存限制:动态内存是分配给了每个线程,如果是双线程,那么每个线程就占一半的动态内存,这个数值如果给的太小,就会减慢渲染速度,一半根据自己的内存情况给默认几何体:控制内存的使用方法,VR提供了3种方式静态:渲染中使用静态内存会让渲染速度加快,但是适用于不太复杂的场景。
动态:动态内存的渲染速度比静态内存要慢,但是对于面数过多的复杂场景,会出现3D跳出问题的场景,就需要使用动态内存了。
动态内存使用资源交换技术,渲染完一个快后,就会释放这个快占用的内存资源,同时开始计算下一个快。
自动:VR会根据内存的使用情况,自动调整静态和动态模式X-Y数值:这里是渲染快的大小,但是都必须是2的倍数,例如:64 128 256 512 等等区域排序:渲染快的渲染走向,根据个人习惯,我喜欢看着它们从上到下的走景深:主要用来模拟摄影机的景深效果光圈 :光圈数值越小,景深越大,图像较为清晰;光圈数值越大,景深越小,图像越模糊中心偏移:控制模糊效果的中心位置0 表示 :从物体边缘均匀的向两边模糊正数值表示 :模糊中心向物体的内部偏移.负数值表示 :模糊中心向物体的外部偏移替代焦距 :相机到焦点的距离,焦点处的物体是最清晰的叶片数 :模拟相机光圈的多边形形状,比如:数值6就代表6边形旋转:光圈多边形形状的旋转各向异性 :控制光圈多边形的各向异性,数值越大,形状越扁细分 :控制景深效果的品质GI(天光覆盖):天光的理解: 太阳光直射到地球上,地球表面进行了光的1次反射后,进入大气层,进行光的2次反射后漫射下来的光.天光:均匀柔和间接照明天光需要开启GI全局照明后才能体现.天光多应用于:半开放场景,有室外环境参与的场景时候需要开启.有大型落地窗的场景.天光无需应用于:封闭的空间,或场景中只有一个窗子,并且有耀眼的阳光从窗户中照射进来的环境.夜景同样无需开启天光.勾选后,可以打开VR的天光.默认的环境面板中的天光将不起作用了.颜色:天光的颜色.调整天光的亮度,数值越大.亮度越高(如果场景中使用的是VR的摄像机,这个数值可以给高一些)贴图通道:可以给天光添加不同的贴图来模拟光照,需要注意的是.添加贴图后,环境颜色和倍增值就无法使用了.贴图通道内多添加VR HDR 贴图和位图贴图HDR贴图需要实例给材质球,在进行调整.位图贴图的优势是可以查阅缩略图图像采样器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选择不同的采样类型后,控制面板的参数会跟随变化.图像采样器的作用是提取需要抗锯齿采样的模型的样本模式,具体的平滑效果是靠"抗锯齿过滤器"来提供的.采样器和过滤器配合使用才能使抗锯齿效果达到完美类型:固定比率:对每个像素使用一个固定的细分值适用建筑建模的渲染或高精度渲染初期的测试使用.在测试的时候应用固定类型,细分给1,是最快的采样方法细分:假设将这里的细分值调整到2,并不是常规理解上的将一个像素采样2次,它是根据蒙特卡罗的序列进行采样,计算方法是一个更加复杂的方法.作为测试阶段常用的参数值都是1,作为出图的话,一般给到5就可以了,参数给的太大,渲染时间将成倍增加,并且渲染效果未必会很好.类型:自适应DMC(确定性蒙特卡洛)采样器会自动寻找像素之间的亮度差异,根据亮度差异,产生不同的样本数量,会在亮度差异较大的位置使用较高的采样数量,在像素亮度差异平坦部分使用较低的样本数量.(可以想象亮度差异是一个类似心电图一样的峰值表)自适应确定性蒙特卡洛采样器的主要参数:min subdiv(最小细分)和max subdiv(最大细分)的取值比是min subdiv(最小细分)=1 max subdiv(最大细分)>=4 适用在处理复杂的,需要较高细节的,不计较渲染时间的场景时运用,例如场景模型复杂多变有大量的植物时,并且要求渲染的细节度和真实度较高的时候.一般应用在有复杂模型,大量植物\模糊效果和对渲染质量要求高并且不计较渲染时间的场景中.室内效果图应用最多的.最小细分:每个像素的最小采样次数.主要用在对角落地方的采样,值越大,品质越高,图边线的抗锯齿越好,渲染速度越慢.最大细分:每个像素的最大采样次数.主要用在对平坦地方的采样,值越大,品质越高,速度越慢,一般在渲染商业图时(室外),数值给的相对较低,节约渲染时间.颜色阀值:色彩灰度的最小判断值,用来区分平坦地区和亮度差异较大地区.数值越大,图像噪点越多,渲染时间越短,值越小,图像越清晰,渲染时间大幅度增加.显示采样:勾选后可以看到样本的分布情况.使用DMC采样阀值:勾选后,材质中的颜色阀值将不起作用,取而代之的是自适应DMC的颜色阀值.禁用则取亮度差异极限值类型:自适应细分具有负值采样的高级抗锯齿功能.是根据场景中的明暗来进行自适应采样的.对于无模糊效果和景深效果时,渲染的速度较快,且质量较好.不适合渲染细节过于复杂的场景,这样会让渲染速度变得非常慢.一般应用在没有一些细节和模糊的情况下,速度快,效果好.室内效果图制作中并不常用.最小比率:定义每个像素使用的最小样本数量.例如:数值为0时,1个像素使用1个样本;数值为-1时,2个像素使用1个样本;数值为-2时,4个像素使用1个样本.数值越小,品质越底,渲染时间越快.最大比率:定义每个像素使用的最大样本数量.例如:数值为0时,1个像素使用1个样本数量;数值为1时,1个像素使用4个样本;数值为2时,1个像素使用8个样本;数值越高,品质越高,渲染时间越慢.颜色阀值:色彩灰度的最小判断值,用来区分明暗地区.数值给大会加快渲染速度,但是质量也会变得很低.一般情况下是默认值.对象轮廓:勾选后,对物体的轮廓使用最细致的采样,让物体的轮廓品质更高,渲染速度变慢.会对软件认为是轮廓的所有地方都进行超级采样,根据渲染情况使用.例如渲染后在有些必需要清晰的边缘不够清晰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法线阀值:可以控制最大采样比率和最小采样比率的应用位置.随机采样:勾选后,样本随机分布,可以使样本的准确性更高,不影响渲染速度.显示采样:勾选后可以看到采样分布情况.抗锯齿过滤器:Sinc:(VRaySincfilter:VRSinc辛克函数过滤器):大小参数可以调节,当数值为3时,图像边缘清晰,不同颜色之间过渡柔和,但是品质一般.数值为20时,图像锐利,不同颜色之间的过渡也稍显生硬,高光点出现黑白色旋涡状效果,且被放大Lanczos:(VRayLanczosFilter:VR蓝佐斯过滤器):大小参数可以调节,当数值为2时,图像柔和细腻且边缘清晰,当数值为20时,图像类似于PS中的高斯模糊+单反相机的景深和散景效果.(数值低于0.5,图像会有溶解的效果;数值高于5后,开始出现边缘模糊效果)Catmull-Rom:常用的出图过滤器,可以显著的增加边缘的清晰度;使图像锐化,带来硬朗锐利的感觉.(一般的图多用,白天的效果多用)三角形:(VRayTriangleFilter:VR三角形过滤器):大小参数可以调节,当参数为2时,图像柔和比盒子过滤器稍清晰一点.当参数为20时,图像彻底模糊,但是模糊程度赶不上盒子过滤器,且场景色调略微偏暖.(参数值介于0.5-2之间,数值越小,越清晰,参数值小于0.5,会出现溶解效果)盒子:(VRayBoxFilter:VR盒子过滤器):大小参数可以调节,当参数为1.5时,场景边缘较为模糊.阴影和高光的边缘也是模糊的.质量一般,参数为20时,图像彻底模糊了.场景色调会略微偏冷(白蓝色)平面:用模糊的方块来对图像边缘锯齿过滤的方式.通过"大小"参数可以调整方块的尺寸,数值较低的时候,可得到相对平滑的效果,数值较大则会导致整个图像产生模糊的效果(类似PS里的高斯模糊效果).适应数量:数值越大,杂点越多,渲染时间越快,数值越小,杂点越少,渲染时间越慢,数值较敏感,一半给到0.7-0.75时渲染速度已经很慢了,测试的时候可以给0.9左右。
摄影中曝光值计算及相关知识

曝光值定义曝光值是一个以2为底的对数刻度系统。
其中N是光圈(f值);t是曝光时间(快门),单位秒。
曝光值0(EV0)对应于曝光时间为1秒而光圈为f/1.0的组合或其等效组合。
如果曝光值已经确定了下来,那么就可以依据它来选择曝光时间和光圈的组合,如表1所示的那样。
曝光值每增加1将改变一挡曝光,也就是将曝光量减半,比如将曝光时间或光圈面积减半。
这一点可能会引起迷惑。
之所以是减少而不是增加,是因为曝光值反映的是相机拍摄参数的设置,而非底片的照度(这一点将在下一段中提到)。
曝光值的增加对应于更快的快门速度和更大的f值。
因此,明亮的环境或是较高的感光度(一般称作ISO)应当对应于较大的曝光值。
曝光值与其代表的拍摄参数表1. 曝光时间(单位秒),*在不同的曝光值和f值下* 下标m表示以分钟计的曝光时间EVf值1.0 1.42.0 2.8 4.0 5.6 8.0 11 16 22 32 45 64−6 60 2 m 4 m 8 m 16 m 32 m 64 m 128 m 256 m 512 m 1024m2048m4096m−5 30 60 2 m 4 m 8 m 16 m 32 m 64 m 128 m 256 m 512 m 1024m2048m−4 15 30 60 2 m 4 m 8 m 16 m 32 m 64 m 128 m 256 m 512 m 1024 m−3 8 15 30 60 2 m 4 m 8 m 16 m 32 m 64 m 128 m 256 m 512 m −2 4 8 15 30 60 2 m 4 m 8 m 16 m 32 m 64 m 128 m 256 m −1 2 4 8 15 30 60 2 m 4 m 8 m 16 m 32 m 64 m 128 m0 1 2 4 8 15 30 60 2 m 4 m 8 m 16 m 32 m 64 m1 1/2 1 2 4 8 15 30 60 2 m 4 m 8 m 16 m 32 m2 1/4 1/2 1 2 4 8 15 30 60 2 m 4 m 8 m 16 m3 1/8 1/4 1/2 1 2 4 8 15 30 60 2 m 4 m 8 m4 1/15 1/8 1/4 1/2 1 2 4 8 15 30 60 2 m 4 m5 1/30 1/15 1/8 1/4 1/2 1 2 4 8 15 30 60 2 m6 1/60 1/30 1/15 1/8 1/4 1/2 1 2 4 8 15 30 607 1/125 1/60 1/30 1/15 1/8 1/4 1/2 1 2 4 8 15 308 1/250 1/125 1/60 1/30 1/15 1/8 1/4 1/2 1 2 4 8 159 1/500 1/250 1/125 1/60 1/30 1/15 1/8 1/4 1/2 1 2 4 810 1/1000 1/500 1/250 1/125 1/60 1/30 1/15 1/8 1/4 1/2 1 2 411 1/2000 1/1000 1/500 1/250 1/125 1/60 1/30 1/15 1/8 1/4 1/2 1 212 1/4000 1/2000 1/1000 1/500 1/250 1/125 1/60 1/30 1/15 1/8 1/4 1/2 113 1/8000 1/4000 1/2000 1/1000 1/500 1/250 1/125 1/60 1/30 1/15 1/8 1/4 1/214 1/8000 1/4000 1/2000 1/1000 1/500 1/250 1/125 1/60 1/30 1/15 1/8 1/415 1/8000 1/4000 1/2000 1/1000 1/500 1/250 1/125 1/60 1/30 1/15 1/816 1/8000 1/4000 1/2000 1/1000 1/500 1/250 1/125 1/60 1/30 1/15 曝光数据表有时候可能没有测光表可供使用,或是场景的光线情况十分特殊因而难以测量。
黄昏调色参数

黄昏调色参数
黄昏调色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调色方式,它可以让画面呈现出温暖、柔和的色调,让人感觉心情愉悦。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黄昏调色参数:
1.色温(White Balance):设置在4000-5000K左右,可以使画面呈现出比较温暖的色调。
2.曝光(Exposure):常规情况下稍微调低一些,可以让整张照片显得柔和,但不要过度,否则会影响画面细节。
3.饱和度(Saturation):调低一些,可以让画面呈现出比较自然的色彩。
4.明暗(Contrast):调低一些,可以让画面呈现出柔和的感觉。
5.阴影(Shadows):调亮一些,可以让画面呈现出更加柔和的色调。
6.高光(Highlights):调低一些,可以防止画面过暴露,同时也可以保留更多细节。
以上是常用的黄昏调色参数,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达到更好的调色效果。
当然具体的参数设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X射线机暴光参数计算法

X 射线机曝光参数计算法基本参数确定一、以透照厚度为准:单壁单影 =T ;双壁单影或双壁双影 =2T1、w iOmm 时,1mm 相当于 5KV ;2、10~20mm 时,1mm 相当于 6.2KV ;3、21~30 mm 时,1mm 相当于9KV ;4、31~40 mm 时,1mm 相当于12KV ;二、焦距焦距每增加或者减少 1OOmm ,电压增大或者减少 1OKV 。
三、时间1 分钟 =25KV三、 X 射线机曝光参数为(基数):透照厚度T=8mm 时,电压170KV,时间为1分钟。
四、X 射线机焦点到窗口的距离XXQ 2005 120mmXXQ 2505 150mmXXQ 3005 170mm五、计算方法1 、当透照厚度增加或者减少 1 mm 时,电压变化按(一)中各变化范围执行;2、当焦距每增加或者减少 100mm 时,压变化按(二)中执行;3、时间每增加或者减少 1 分钟,电压增加或者减少 25KV ;例:计算©219*14管焊口的曝光第一步:确定所用 X 射线机型号, XXQ 2505 或者 XXQ 3005 型;第二步:计算焦距 --- 219+150=369 mm 或者 219+170=389 mm第三步:确定焦距和电压变化量,我们一般以X射线机曝光正常基数为准,即 600 mm ;这里©219*14的焦距为 219+150=369 mm 或者219+170=389 mm ,比基数 600 mm 缩短231 mm 或者211 mm ,那么电压就应该减去23.1KV 或者 21.1KV。
第四步:计算透照厚度变化时,电压变化量,我们基本厚度是 8 mm ,现在透照厚度是14 X2=28 mm 。
这样比基本厚度 8 mm 增加20mm,根据(一)中4参照,电压补偿量为:20 mm X8KV=160KV。
因为基数是 170KV,故正常曝光参数为:170KV+160KV - 23.1KV=306.9KV或者 170KV+160KV -21.1KV=308.9KV ,时间 1 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摄影中,我们知道在不同场景使用不同曝光模式(光圈优先、快门优先。
手动档)拍摄,能够让我们更简单控制曝光。
比如需要控制景深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光圈优先,控制光圈和曝光。
比如画面中有动态元素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快门优先,控制快门和曝光。
比如当我们需要确定的不需要变化的曝光数值时我们还可以用M档。
但是问题随之来了,我拍摄风景的时候,控制光圈控制到多大?我拍摄人像的时候,控制光圈控制多大?有人在跑,我快门设置多少?一辆汽车开过去,我快门又该设置多少?拍月亮什么参数?拍摄银河呢?
下面就给大家一些场景的参数建议。
切记,这些参数建议仅仅是建议,对于新手来说可以用这个快速上手,但是遇到具体情况可能会有并不适合的情况,大家要通晓摄影理论,灵活运用。
光圈优先时
顺光拍摄风景照——F8-F11,曝光补偿0。
拍摄人像时——最大光圈或者最大光圈缩小一档,点测光模特面部,曝光补偿0。
人文街拍——F2(需要虚化环境)-F8(不需要虚化环境)
微距拍摄——F8-F11
拍摄星芒效果——F8-F11
快门优先时
一般肢体动作——1/60秒以上步行——1/125秒以上
快行——1/500秒以上
跑步——1/1000秒以上
滑雪——1/2000秒以上
自行车——1/2000秒以上
汽车正常速度行驶——1/4000秒以上(你在车上拍地面景物同样)汽车在快行道——1/8000秒
远处的飞机起飞降落——1/8000秒
追随摄影——1/30-1/4秒
很多场景主要依据是切向运动速度以及离你的距离。
M档时
满月——1/500秒ISO 200 F5.6-F8(晴天)
弦月——1/500秒ISO 200 F4-F5.6(晴天)
新月——1/500秒ISO 400 F4
烟花——1秒-4秒ISO200 F8
闪电——B门ISO 200 F8(拍到结束曝光,环境要暗些)
街道车灯线——15秒ISO 100 F11
水面船灯线——30秒ISO 100 F8
银河——30秒ISO 3200-6400 F2.8
婚礼室内——1/125秒ISO 400 F2.8-F8 闪光灯TTL(遇到SB 灯光师直接收相机)
以上场景光时看看回放,亮了调暗点儿,暗了调亮点儿。
原本呢,特别不愿意写这样的文章,很是希望大家学会摄影理论能灵活运用各种参数。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有个参考会是个好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