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真菌概述和致病性真菌

合集下载

真菌学概述

真菌学概述
真 菌
1
概念
funges,是一种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 ,是一种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典型的细胞核和完善的细胞器. 典型的细胞核和完善的细胞器. 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种类繁多, 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种类繁多,有 10余万种.大多对人无害,有的甚至有 余万种.大多对人无害, 余万种 益.
2
青霉菌
3
生物学性状
4
1.
形态与结构
单细胞真菌: 单细胞真菌: 圆形或椭圆形, 圆形或椭圆形,常见于酵母菌或类酵母菌 多细胞真菌: 多细胞真菌: 菌丝+孢子 菌丝 孢子 交织成团—菌丝体 霉菌) 菌丝体( 交织成团 菌丝体(霉菌) 二相性真菌: 二相性真菌:在37℃呈酵母型,25 ℃ ℃呈酵母型, 呈丝状型的真菌
5
新生隐球菌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6
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
7
多细胞型真菌
8
⑴菌丝(hypha)
菌丝分为营养菌丝和气中菌丝, 菌丝分为营养菌丝和气中菌丝,气中菌 丝中能形成孢子的叫做繁殖菌丝. 丝中能形成孢子的叫做繁殖菌丝. 有些真菌的菌丝具有隔膜,叫有隔菌丝; 有些真菌的菌丝具有隔膜,叫有隔菌丝; 有些真菌的菌丝无隔膜,叫无隔菌丝. 有些真菌的菌丝无隔膜,叫无隔菌丝.
9
菌丝
10
11
(2)孢子(spore)
是真菌的繁殖结构. 是真菌的繁殖结构. 不同的真菌都有其特有的孢子, 不同的真菌都有其特有的孢子, 根据繁殖方式, 根据繁殖方式,孢子可分为有性孢子和 无性孢子. 无性孢子.
12
无性孢子分为三种: 无性孢子分为三种:
分生孢子 叶状孢子 孢子囊孢子
1314犬Fra bibliotek孢子菌之大分生孢子

主要致病性真菌.doc

主要致病性真菌.doc

主要致病性真菌引言主要致病性真菌是指那些可以引起疾病的真菌。

它们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主要致病性真菌,包括其病原性、传播途径以及与人类、动物、植物的关系。

1.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白色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性真菌,它可以引起人体的念珠菌病。

白色念珠菌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口腔、消化道、生殖系统等部位,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或破损时,白色念珠菌很容易引起感染。

念珠菌病的症状包括白色或黄色的舌苔、口腔溃疡、阴道炎等。

白色念珠菌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

2. 黑色霉菌(Aspergillus)黑色霉菌属于分生孢子菌纲,广泛分布在自然环境中。

它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对免疫力较弱的人群。

黑色霉菌感染通常发生在呼吸道,引起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此外,黑色霉菌还可以引起真菌球病,通常发生在鼻窦等部位。

黑色霉菌通过空气中的孢子进行传播,特别是在潮湿、不通风的环境中更容易滋生。

3. 白念珠菌(Cryptococcus)白念珠菌是一种可以致命的病原真菌。

它主要通过呼吸途径感染人体,特别是影响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白念珠菌感染通常与鸽子的粪便等接触有关。

它可以引起脑膜炎、肺炎等疾病,症状包括头痛、发热、恶心等。

白念珠菌通过空气中的孢子进行传播,特别是在鸽子密集的地方更容易感染。

4. 灰飞虱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灰飞虱菌是一种对昆虫具有致病性的真菌,常用于生物防治。

它可以引起昆虫的外部感染,并在其体内生长繁殖,最终导致昆虫死亡。

灰飞虱菌对农作物害虫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替代化学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致病性真菌。

它可以引起一些农作物的疾病,如蔬菜的软腐病。

枯草芽孢杆菌通常通过土壤或种子传播,并在植物体内引起感染。

为了控制枯草芽孢杆菌引起的疾病,可以采取合理的病害防治措施,如合理施肥、清除病残体等。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第三篇 真菌学 第三十六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第三篇 真菌学 第三十六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
疣状瓶霉、卡氏枝孢霉及链格孢霉的分生孢子 (400×,由左至右)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第3节
地方性流行真菌 pathogens of endemic mycoses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
毛癣菌属 20 + +
+
传染源

动物
絮状表皮癣菌

奥杜安小孢子菌 犬小孢子菌 石膏样小孢子菌
石膏样毛癣菌 红色毛癣菌
石膏样毛癣菌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二、角层癣菌
寄生于皮肤角层或毛干表面 引起角层型和毛发型病变 主要病原菌:
第1节
浅部感染真菌 pathogens of cutaneous mycoses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一、皮肤癣菌
疾 病:皮肤癣(tinea),手足癣最多见 三个属: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 spp.)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1. 病原菌种类:
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 厌酷球孢子菌(Coccidioides immites) 皮炎芽生菌(Blastomyces dermatitides) 巴西副球孢子菌(Paracoccidiodes brasiliensis) 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
(1)大分生孢子:侧生或顶生,棍棒状,壁薄 (2)小分生孢子:无

第36章 真菌概述和致病性真菌

第36章 真菌概述和致病性真菌

1、致病性真菌感染:皮肤癣真菌病
2、条件致病性真菌病:白假丝酵母菌病、曲霉、毛霉 3、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荨麻疹、哮喘、变性性鼻炎 4、真菌中毒:黄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等
5、肿瘤:真菌毒素引起
免疫性
天然免疫: 皮肤粘膜屏障起主要作用(皮肤破损等) 皮脂腺分泌酸性物质(脂肪酸),杀真菌作用 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体液中杀菌物质补体等的作用
+
皮下组织真菌感染
36
鼻窦
Portals of entry of pathogenic and opportunistic fungi causing deep mycoses.
二、深部真菌感染
地方性致病真菌
共同特点 ①均为二相性真菌
②均为腐生菌,
主要经呼吸道进入,先引起肺部感染
③大部分感染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
2、一般不需染色即可检查
革兰染色呈阳性—多用于单细胞真菌
棉兰染色呈蓝色—多用于多细胞真菌
3、根据形态结构可分为 单细胞真菌------酵母 多细胞真菌------霉菌 二相性真菌------形态互变(酵母或丝状菌)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或类酵母菌-------圆形或椭圆形
白假丝酵母
新生隐球菌
多细胞真菌:霉菌(丝状菌)
第37章
浅部感染真菌 皮肤感染真菌 分 为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 地方性致病真菌
机会性感染真菌
一、浅部真菌感染 表面感染真菌 秕糠马拉癣菌-----花斑癣(汗斑) 皮肤癣真菌感染 皮肤癣菌(毛癣菌、表皮癣菌、小孢子菌) --各种癣 皮下组织真菌感染 着色真菌、孢子丝菌(申克孢子丝菌) ---肉芽肿等
丝状菌落
真菌菌落

真菌PPT课件

真菌PPT课件

光滑、湿润,
光滑、湿润,
一般为 乳白色
白色 念珠 菌
为多细胞真菌的菌落,由 丝状菌 许多管状、分枝菌丝体组 落 成
绒毛状、絮状、 可产生 粉末状、颗粒 各种色 毛癣 菌
状、石膏状。
素。
28
三、变异性与抵抗力
1、变异性

真菌易发生变异,在人工培养基中多次 传代或孵育过久,可出现形态结构、菌 落性状、色素及毒力等改变。

44
真菌感染的预防

大部分真菌基本都是通过孢子传播,因
此阻断孢子的传播途径,破坏孢子的萌
发环境犹为重要。

表皮破损、潮湿温暖环境、直接或间接
接触。

(黄曲霉的毒素作用)
45
真菌感染的治疗

局部用药(表浅局部感染)
全身用药(深部或全身感染)
皮肤科用药:5%硫磺软膏、咪康唑软膏、克霉唑 软膏、0.5%碘伏 口服抗真菌药:二性霉素、制霉菌素、咪康唑、

假菌丝由菌落向下生长,伸入培养基中,这样的菌
落称酵母样菌落,如白假丝酵母菌。
23
酵母型菌落、酵母样菌落
24
2、丝状菌落



是多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由许多疏松的菌 丝体构成。菌落呈棉絮状、绒毛状或粉末状, 菌落正背两面呈不同颜色。 其形态、结构、颜色常作为鉴定真菌的参考。 丝状真菌有形成圆形菌落的倾向,所以临床 癣类疾病常表现为环形或多环形。
致病条件




1、毒力:具有内毒素样活性的胞壁糖蛋白,烟曲 霉、黄曲霉致组织出血坏死。 2、粘附力:白假细酵母菌,芽管形成,粘附力增 强 3、抗吞噬作用:新生隐球菌荚膜可有效抵抗吞噬 细胞的吞噬作用。 4、改变宿主细胞功能:烟曲霉和白假细酵母菌的 热休克蛋白HSP90可与宿主细胞和血清蛋白结合使 之功能改变。

医学知识之真菌

医学知识之真菌

真菌真菌:是一种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结构完整,有典型的细胞核和完善的细胞器,不含叶绿素。

(1)生物学性状:比细菌大几倍至几十倍。

分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

单细胞真菌称酵母菌,以出芽方式繁殖,芽生孢子成熟后脱落成独立个体。

多细胞真菌由孢子出芽繁殖形成,称丝状菌。

各种丝状菌长出的菌丝与孢子形态不同,是鉴别真菌的重要标志。

多数致病性真菌为有隔菌丝,无性孢子。

(2)培养特性:真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常用沙保弱氏(Sab-ouraud’s)培养基。

常规以沙保弱氏培养基上的形态为准:①酵母型菌落②类酵母型菌落亦称酵母样菌落③丝状型菌落,由多细胞真菌的菌丝体所构成,菌落呈絮状、绒毛状及粉末状等形态,为多细胞真菌的特征。

培养真菌最适pH值为4.0~6.0,最适温度为22~28℃,某些深部感染的真菌则在37℃中生长最好。

培养真菌需要较高的湿度与氧。

(3)致病性:引起的疾病有致病性真菌感染,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真菌性中毒及与真菌毒素相关的肿瘤。

【注意事项】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真菌的致病性与疾病防控

真菌的致病性与疾病防控

真菌的致病性与疾病防控真菌是一类常见的微生物,它们存在于不同的环境中,包括土壤、空气和水体中。

尽管许多真菌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有益,但一些真菌也是重要的病原体,能够造成多种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疾病。

本文将探讨真菌的致病性与疾病防控的相关知识。

一、真菌的致病性真菌的致病性主要表现为对寄主组织的侵袭和破坏。

真菌通过产生各种各样的酶和毒素,侵入并分解寄主细胞的组织。

同时,它们还能够在寄主体内繁殖,进一步加剧疾病的发展。

真菌疾病多发生在植物的叶片、茎、果实和根部等部位,导致植物的凋萎、死亡和产量下降。

对于动物和人类,真菌感染通常表现为皮肤感染、呼吸系统感染以及内部器官感染等多种不同的症状。

二、真菌疾病的防控方法针对真菌疾病的防控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下面将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防控措施:1. 防控措施一:卫生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对于预防真菌感染至关重要。

在农田中,应定期清除病残物、采取轮作制度以减少真菌病害的发生。

在家庭和工作环境中,保持清洁,避免受潮和霉变环境的产生,有助于减少真菌的传播和生长。

2. 防控措施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天然的敌害生物来抑制和控制真菌病害的方法。

例如,利用益生菌、拮抗菌等有益的微生物来对抗致病真菌,以达到降低疾病发生的效果。

这种方法不仅环保无污染,而且对宿主和其他生物没有副作用。

3. 防控措施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防治真菌疾病的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杀菌剂来抑制真菌的繁殖和侵袭,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农业生产中,农药是重要的防治手段,但应注意合理使用,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

4. 防控措施四:遗传改良通过遗传改良,培育抗病性强的品种是预防真菌病害的重要途径。

培育出抗菌基因和抗病性显著的植物品种,能够在疾病的威胁下减轻损失,并提高产量和质量。

5. 防控措施五:加强监测与预警对真菌疾病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是防治工作的关键。

通过建立监测网络、利用遥感技术和种植模型等手段,能够提前预测和预防真菌疾病的爆发,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真菌学》真菌

《真菌学》真菌
l 病理变化:由真菌增殖及代谢产物刺 激宿主引起。
l 症状:皮肤癣,特别是手足癣。 l 种类:毛癣菌、表皮癣菌、小孢子癣
菌。
致病特点:
一种皮肤癣菌可在不同部位引起病变; 相同部位的病变也可由不同的皮肤癣菌引起;
脚癣
手癣
股癣
黑点癣
白癣
脓癣
皮肤癣菌可在沙保培养基上形 成丝状菌落,其菌落形态、颜色及 大小分生孢子可作为皮肤癣菌初步 鉴定的依据。
n快速显色培养基
主要致病性真菌—深部真菌感染
l 侵袭深部组织和内脏以及全身的真菌。 l 外源性感染,致病性较强,引起慢性
肉芽肿样炎症、溃疡和坏死。
l 代表:新生隐球菌。
2.新生隐球菌
属于隐球菌属。隐 球菌属种类繁多,在自然 界分布广泛,鸽粪中大量 存在。人因吸入鸽粪污染 的空气而感染,特别是免 疫功能低下者引起肺脑的 急性/亚急性/慢性感染。
假菌丝
白色假丝酵母菌菌落
丝状菌落
是多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由许 多疏松的菌丝体构成。
绒毛状
棉絮状
粉末状
霉菌和酵母菌培养特征的区别
霉 菌 酵母菌
1-4周形成菌落 24-48小时
丝状菌落
酵母型(类酵母型)
多细胞真菌菌落 单细胞真菌菌落
棉絮状/绒毛状/粉末状 与细菌菌落类似
2、内服药物适用于角化过度型足癣或有 较广泛癣病者;
治疗注意事项: ① 疗程要足。
② 防止癣病再感染。
三、皮下组织真菌感染
l 为腐生真菌,存在于土壤和植物中; l 经创伤部位侵入人体皮下组织; l 一般感染只限于局部,也可播散到其
他器官引起深部感染; l 主要有:着色真菌和孢子丝真菌
1 着色真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一般不需染色即可检查
革兰染色呈阳性—多用于单细胞真菌
棉兰染色呈蓝色—多用于多细胞真菌
3、根据形态结构可分为 单细胞真菌------酵母 多细胞真菌------霉菌 二相性真菌------形态互变(酵母或丝状菌)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或类酵母菌-------圆形或椭圆形
白假丝酵母
新生隐球菌
多细胞真菌:霉菌(丝状菌)
+
皮下组织真菌感染
36
鼻窦
Portals of entry of pathogenic and opportunistic fungi causing deep mycoses.
二、深部真菌感染
地方性致病真菌
共同特点 ①均为二相性真菌
②均为腐生菌,
主要经呼吸道进入,先引起肺部感染
③大部分感染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
4 phyla
Ascomycota(子囊菌门) 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poric (半知菌门)
Ascomycotina (子囊菌)
Zygomycotina (接合菌)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方式: 不同的真菌以不同方式和机理致病,主要有
1、致病性真菌感染:皮肤癣真菌病
2、条件致病性真菌病:白假丝酵母菌病、曲霉、毛霉 3、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荨麻疹、哮喘、变性性鼻炎 4、真菌中毒:黄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等
5、肿瘤:真菌毒素引起
免疫性
天然免疫: 皮肤粘膜屏障起主要作用(皮肤破损等) 皮脂腺分泌酸性物质(脂肪酸),杀真菌作用 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体液中杀菌物质补体等的作用
无 隔 菌 丝
有 隔 菌 丝
孢子
真菌的繁殖器官 有性孢子
无性孢子(病原性真菌)
分生孢子 由生殖菌丝末端的细胞分裂或收缩形成 无 性 叶状孢子 孢 子 由菌丝内细胞直接形成: 芽生孢子 厚膜孢子 孢子囊孢子 关节孢子 由菌丝末端膨大形成
厚膜孢子
关节孢子
孢子囊孢子
小分生孢子
小分生孢子和大分生孢子
芽生孢子
毛癣菌
小孢子癣菌
表皮癣菌
脚癣与灰趾甲
Tinea barbae 须癣
nail Trichophyton species(毛癣 菌) Epidermophyto n floccosum (表皮癣菌) Microsporum species (小孢子 癣菌) +
skin +
hair +
+
+
-
-
+
第37章
浅部感染真菌 皮肤感染真菌 分 为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 地方性致病真菌
机会性感染真菌
一、浅部真菌感染 表面感染真菌 秕糠马拉癣菌-----花斑癣(汗斑) 皮肤癣真菌感染 皮肤癣菌(毛癣菌、表皮癣菌、小孢子菌) --各种癣 皮下组织真菌感染 着色真菌、孢子丝菌(申克孢子丝菌) ---肉芽肿等
其他机会致病性真菌 曲菌----超敏反应、呼吸道感染、毒素中毒等 毛霉菌与根霉菌---鼻脑毛霉病,内脏器官感染 卡氏肺孢菌----肺炎等(免疫低下病人,如HIV感染)
内脏感染—肺炎、肠炎、肾炎等 中枢N感染—脑膜炎等 微检:标本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见假菌丝和厚膜孢子 防治:条件致病菌,提高机体免疫力 治疗用抗真菌药
Renal candidiasis
新生隐球菌
广泛分布与自然界,在鸽粪中大量存在
单细胞真菌,有肥厚的荚膜,常用墨汁涂片观察
有A、B、C、D、AD五个血清型,我国80%属A型 外源性感染,经呼吸道进入,经肺播散全身, 引起各部位隐球菌病,其中最常见为脑膜炎 常用标本涂片直接镜检作为诊断
特异免疫: 细胞免疫为主 抗体的辅助作用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采集: 浅部感染---皮屑、毛发、指(趾)屑等 深部标本---痰、血、脑脊液等 直接镜检: 浅部标本---KOH处理后镜检 假丝酵母菌---革兰染色(假菌丝、厚膜孢子)
隐球菌---墨汁负染(厚荚膜)
其他多细胞真菌----特殊染色镜检
新生隐球菌脑脊液涂片
Chlamydospores
spore 孢子
孢子 作用 抵抗 力 真菌繁殖结构 不强,加热 60~70 ℃ 短时间即可死亡 芽胞 细菌休眠结构, 抵御不良环境 强,有的可耐 100℃数小时
真菌的生长
营养方式 腐生:利用死动、植物和微生物残体生存 寄生:寄生在动植物活组织内,对被寄生物不利 共生:寄生在动植物活组织内,对被寄生物有利 培养特点 低营养:一般培养基上能生长 低温度(浅部): 22℃-28℃,深部真菌为37℃ 低pH :pH 4.0-6.0 高湿度:需较高湿度和氧 常用沙保培养基 多数致病菌为寄生菌
少数较重,全身感染,可危及生命 ④感染有地方性,不通过人与人直接接触传播
主要种类及所致疾病 种类 粗球孢子菌 所致疾病 肺部感染
荚膜组织胞浆菌 肺炎等 皮炎芽生菌 芽生真菌病
巴西副球孢子菌 副球孢子菌病
机会致病性真菌
白假丝酵母(白色念珠菌)
特点:圆形酵母型菌,有假菌丝和厚膜孢子
致病:皮肤粘膜感染—鹅口疮等
丝状菌落
真菌菌落
抵抗力
• 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抵抗力强 • 对热敏感,60℃1小时菌丝、孢子均被杀死 • 对2%石碳酸、0.1%升汞、2.5%碘酊或10%甲醛敏感
• 一般抗生素不敏感 • 对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酮康唑、 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
Medically important fungi
分离培养:
沙保培养基 常规培养:观察菌落特征 玻片小培养:观察自然状态下真菌的形态结构
抗原抗体检测: 主要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辅助诊断 核酸检测: 用PCR等方法作快速诊断 毒素检测: 常用免疫学方法和化学方法检测真菌毒素
防治原则
注意卫生:破坏真菌生长环境
提高机体免疫力
抗真菌药物:浅部-----外用药 深部-----口服药
细胞器 细胞壁 对青霉素或头 孢菌素敏感 细胞膜 大小,复杂程度
有,还有核仁、核膜
有 无肽聚糖,由多糖与蛋 白质 组成 不敏感 含固醇 比细菌大几倍至几十倍, 结构复杂
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 1、比细菌大几倍---几十倍,

真核细胞,有核仁和核膜 有细胞壁: 主要由几丁质(甲壳质、壳多糖)组成 细胞膜: 糖蛋白、磷脂、麦角固醇组成,与细菌不同
第36章 真菌学概述
Fungus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典型的细胞核和细胞器) 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霉菌) 广泛存在自然界, 多数不致病,仅少数致病,也多为条件致病 真菌引起的人类疾病称真菌病
真菌
细胞 真核细胞
细菌
原核细胞 拟核,无核仁、 核膜 只有核糖体 有肽聚糖 敏感 不含固醇 小,简单
细胞核
繁殖方式 有性与无性两类 单细胞真菌---出芽 (芽生) 主要 多细胞真菌---孢子
生长速度 单细胞真菌:较快,48-72小时形成菌落 多细胞真菌:慢,1-4周才形成菌落
生长现象
形成三种类型的菌落 单细胞真菌落---酵母型菌落 类酵母型菌落 多细胞真菌落---丝状菌落
类酵母型菌落(假菌丝)
酵母型菌落
菌丝 菌 丝:霉菌生长出的中空、细长的微管 菌丝体:菌丝生长出许多分枝,交织成团而成 营养菌丝体--深入培养基中吸取营养 的部分 种 类
气生菌丝体--突出于培养基表面,在空气中部分
生殖菌丝体—能产生孢子的气生菌丝
结 构
有隔菌丝--有隔膜,将一条菌丝分隔为数个细胞 无隔菌丝--无隔膜,一条菌丝即为一个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