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建筑学考研笔记讲解
浙江大学建筑学考研建筑史历年考题

一. 把全园分为若干景区.
其作用①变单一为多样,变单调为丰富,空间容量盛大.②提供一个持续的欣赏过程.③形成疏密相间的对比效果.其每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又互相贯通,联为整体.其要点是①要有主次,不宜平均分配,形成对比效果.例如,在园门内通常用假山或小院落分隔,不使游人马上看到主要风景.并经过若干曲折小空间转移到主景区.这种对比手法,是一般园林普遍采用的.②各有特色③分而不死,避免迫促,散漫,零星,重复,排牙.
9梭柱:柱子的上下两端均有收缩,略如梭形。
2彻上露明造:"砌上明造":即不带顶棚,将"上架"的梁,枋,檩,椽都暴露于室内,这样就把屋顶层的内部空间并入内里空间,使室内大为高敞,清称露明.
3水戗发戗:水戗发战的构造比较简单,只有老戗而没有嫩戗,构件本身不起翘,仅依脊端部利用铁件及泥灰形成翘角,屋脊基本上是平展的。
4螭首:①传说中的怪兽,用于建筑屋顶的装饰,是套兽采用的主要形式. ②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上及印章上的螭龙头像.
五. 运用扩大空间的手法.
① 化整为零.有大有小,有主有从,隔面不断,通而不适
② 尺度处理.小中见大,大中见小再小中见大,
③ 凹凸处理.
④ 不尽尽之.<<画论>>"意不可尽,不尽尽之".化有为无,化实为虚,如敞厅,隔而不挡,巧于因借.源流无尽.周而复始,如闭合的路.
2论述中国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区别
4)形体比较高大的,在塔内一般都设有砖石或木制的楼梯,可以供人们拾级攀登、眺览远方。
(楼阁式塔,它是继承我国固有的楼阁建筑技术发展起来的,我国古塔大部分都属于这一大类。也分做四种:一是密檐楼阁式塔,从北魏的嵩岳寺塔开始,到唐宋大量发展起来。这种塔内部是楼阁,外部采用密檐结构,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云南、四川等地。二是楼阁式塔,内外楼层一致,实际上和第一种同属一个类型。三是砖木混合式塔,基本上都是砖结构,但是斗栱、栏杆等用的是木结构,宋代建造比较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一带。四是砖石混合式塔,宋、明两代发展最多,分别建在浙江和湖南等地。)
浙江省考研建筑学复习资料建筑设计与规划重点考点整理

浙江省考研建筑学复习资料建筑设计与规划重点考点整理建筑设计与规划是建筑学考研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涉及建筑设计原理、规划理论、建筑创作等方面。
合理整理建筑设计与规划的重点考点,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备考效率。
本文将对浙江省考研建筑学复习资料中的建筑设计与规划重点考点进行整理。
一、建筑设计原理1. 建筑设计基本原则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功能性、经济性、美学性、适应性和技术性等方面。
考生应熟悉各项原则的内涵与实践应用,能够理解建筑设计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2. 建筑形态与空间组织建筑形态与空间组织是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建筑形态,如线性、集群、点阵等,并能够掌握其空间组织原则与技巧。
3. 建筑设计的尺度与比例建筑设计的尺度与比例是建筑表达与传达的重要手段。
考生应熟悉尺度与比例的概念,能够合理运用并处理不同尺度与比例关系。
4. 建筑设计的构图与比例关系构图与比例关系是建筑设计中的基本技巧。
考生需要熟悉各种构图方法,如对称、平衡、重点突出等,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建筑规划与城市设计1.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内容,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良好的居住环境。
考生需要了解城市设计的理论体系,如城市形态、交通规划、绿地设计等,并能够掌握城市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2. 城市更新与再生城市更新与再生是城市发展的热点问题,也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生应了解城市更新与再生的概念、原则与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3.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是建筑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如建筑的节能环保设计、生态建筑等,并能够理解和应用相关理论与技术。
4. 城市规划的综合性与系统性城市规划是建筑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与系统性的特点。
考生应熟悉城市规划的组织结构与方法,能够进行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
三、建筑创作与历史建筑1. 建筑创作的思维与方法建筑创作是建筑设计的核心环节,需要考生具备创新思维与设计方法。
浙江省考研建筑学复习资料建筑材料与结构力学重点梳理

浙江省考研建筑学复习资料建筑材料与结构力学重点梳理建筑材料与结构力学是建筑学考研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建筑物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力学分析等多个方面。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建筑材料与结构力学的重点内容,有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和备考的水平。
本文将针对浙江省考研建筑学的复习需求,梳理建筑材料与结构力学的重点内容,帮助考生有效备考。
一、建筑材料的分类和性能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物的质量、耐久性以及使用效果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建筑材料的分类主要包括金属材料、石质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非金属无机材料等。
各类建筑材料都有其特定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需要考生了解其特点和应用范围。
举例来说,钢材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塑性,广泛用于结构件的制作;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可塑性,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
二、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结构力学是研究结构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变形规律的学科。
在建筑学考研中,对结构力学的理解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受力分析、静力平衡、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等。
考生需要了解各类结构体的受力特点、受力方式以及影响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因素。
同时,理解结构体的荷载传递、变形和破坏等过程,能够帮助考生解决相关问题。
三、建筑结构的分析与设计建筑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是建筑学考研中的重点内容,涉及到结构体的布置和尺寸确定、受力分析与计算以及结构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等。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需要熟悉各类结构体的优点和缺点,了解不同结构体的适用范围和设计要求。
例如,梁柱结构适用于承受垂直荷载较大的建筑物,而框架结构则适用于地震活跃地区的建筑物设计。
四、建筑结构的材料力学性能建筑结构的材料力学性能是保证结构安全和可靠的基础。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材料在受力下的性能表现,例如钢材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特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耐久性和腐蚀性能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从而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结构设计和施工。
浙江大学建筑学考研完全攻略与快题复习经验

起了考研的冲动,想着以后能在建筑道路上走更远一点。我从去年五一开始全心投入复习,经过8个月奋战
终于考上梦想学府的建筑学研究生。初试总分369(期中建筑基础121、建筑快题130),考取这个高分我没有
意外,因为这是确实我努力拼来的。考上研究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充分肯定和小成就
吧。近来这段时间越来越多师弟师妹问我复习经验和资料的问题,便想写点考研总结以馔后路。
浙江大学建筑学考研完全攻略含复习经验分享
来自Edu-kyzl考研联盟学姐的分享
1.前话:
至于为什么不选建筑老八校,只因浙大一直是我梦想的高校。浙江大学作为全国名校、985重点热门高
校和建筑新八校之首,建筑专业实力也是挺雄厚的。随着考研人数增长,浙大考研难度确实不同一般,近
几年报录比仅在12%左右,竞争压力挺大。我本来想着毕业就工作的,但是被大家考研备战的气氛感染,激
355建筑学基础包括:建筑历史(中、外建筑史)60分、规划原理30分、建筑构造40分、建筑物理20分。 推荐参考书目如下: 《中国建筑史》第4版,东南大学潘谷西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著,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前)陈志华编,建工版;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清华、南京工学院、天津大学合编,建工版; 《城市规划原理》新3版,李德华主编,建工版; 《建筑构造》上册,李必瑜编,建工出版社; 《建筑构造》下册,刘建荣编,建工出版社; 《建筑物理》柳孝图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501建筑设计快题(6小时)无参考书目。 心得:参考书目很多,这个让人有点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实我看的书是不只这几本的。很多人就会问, 每本都要考,那么多怎么复习啊?有没有重点呀。确实,建筑基础复习是一个大工程,资料比较多,不仅 要重点熟读《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构造》等几本书(每本至少看三遍),另外建议还 要补充浙江大学相关内部考研资料,看看浙大相关内部教学资料复习笔记等,因为考试范围是超出书本的。 看过历年真题就知道,考的多数是很基础的内容。近几年年考试题目比较灵活,重点在于理解,很多内容 没必要都死记硬背,但是复习面广,想考高分还是挺难的。复习要趁早,复习要全面,不要想走什么偏门 歪道,押题什么的千万别信。其实考研就是选拔竞赛,要拉开分数,获取高分还是得全面系统的好好复习, 多看几本书和多看相关资料。 3、公共课复习建议 政治、英语几乎是各个专业的必考科目,因为是全国统考,所以复习比较简单。政治不能轻视,最好 做好政治考70分以上的准备。浙江大学对英语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复试线一般都在50分以上。我当时四 级都还没过,压力非常大。自己不自信的话还是可以报一个考研辅导班,但是主动性要在自己手中,绝不 能把辅导班当成万能药。英语政治还是主要看历年真题,红宝书之类的要购买一本好好复习,还有做做习 题,加深印象。其他我就不多说了,因为我的英语政治也考得不高分。 4、建筑学基础复习建议 自浙大考研改革后,建筑基础由以前的建筑历史拓展为建筑历史、规划原理、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四 部分,复习内容宽泛了很多。分析历年真题,浙大考试题有过几次变动,这个可能跟出题老师变动有关, 或许你想问:是哪个老师出题?这不是重点,因为同一个老师出题同样也会有变化。最好的复习办法还是 乖乖的把书本资料好好看几遍,好好研究真题。近几年的考试面有变广的趋势,感觉试题又变难了,所以 多关注专业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热点话题是有好处的。参考书中均可能存在考试点,但是自命题学校都喜好 以本校的讲课内容作为考试的重点。我当年是找一个学长花了几百块买了学校内部的课件讲义和考研笔记 之类的资料,发现还有挺有帮助的。 对于专业基础不咋地的小伙伴,建议先把基础巩固好。复习的第一篇以参考书结合内部的教学资料为 主,首先了解知识点和重新理解不懂的内容(理解很重要,那么多的内容你不可能都背下来),同时做些 笔记,把学长的笔记重新整理了一遍。第二轮复习结合历年真题,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历史、建筑技术结 合轮流看,把常考知识点和重点标记出来。关于试题答案,因为学校从来不公布答案,所以得自己从书上 和资料上找,自己认真做真题的考研复习的重要过程。有些开放性的题目就靠自己吹吹水啦,这个是没有 标准答案的,老师主要是看你的专业素养。把题目的关键词研读分析清楚是重要的,要拿高分就得体现你
浙大赵玲高数笔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综合楼东区
TEL:81891415
晶鑫图文快印
建筑学考研快题讲义

建筑学考研快题讲义一、考研快题设计的特点:A讲究能力:设计能力、方案构思能力、基地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创意能力、表达能力、深化能力、理性判断能力。
B体现你在建筑设计方面有无培养造就的前途。
二、快题题目的特点:1非特殊功能性建筑——题目一般是平常的,常见的设计内容,如图书馆,幼儿园等到处可见的。
2空间富于变化的——大空间,小空间,如会议厅,多功能厅等。
3题目易于发挥的可以创造的——如基地内有一条河或是一棵树,基地是三角形的,集装箱式的建筑设计4强调环境因素的——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关系,文脉,自然地形的结合三、考研快题分两个部分:建筑设计和图面表现(一)设计方面建筑设计能力靠本科五年的积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高,但是也有一些必要的知识点,主要我们掌握了,设计方面基本就不会出现问题。
1、总平面设计基地同道路的关系:1)、基地面临交叉路口。
要求建筑具有一定标志性,并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和休息空间。
2)、基地面临主要道路。
立面处理最为重要,主入口,停车,但在城市主干道上不宜开入口和停车场,因为会降低车辆行驶速度。
3)、基地面临次要道路。
立面处理可稍简化,适合入口停车并宜退让红线较大距离,以使对行人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
4)、基地面对着道路。
建筑适宜有一定的层次感,通常使用的手段是在建筑上开口。
5)、道路需要疏浚。
当道路转折角度过大,视线不便时,需考虑使一部分基地作为舒缓道路的过渡部分,有适当面积的铺地及不遮挡视线的绿化,以满足人行交通。
建筑与周边旧有建筑的关系1)建筑同周围建筑围合成庭院。
2)建筑遮挡旧有建筑。
3)透过建筑能看到旧有建筑。
4)建筑同旧有建筑在高度上或形式处理上的统一或对比。
停车场的设置停车场一般应位于城市次要道路边上或L型道路的交叉端口。
其他方面:1)城规要求:建筑密度50%,容积率,高度控制,绿化率,入口要求,消防疏散要求,日照间距。
2)地形地貌分析:平整地形建筑布局可适当灵活扭曲,复杂地形建筑布局宜完整简洁。
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笔记

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笔记一、概述建筑学基础考研题目作为考试的一部分,在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也要求考生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应用。
本文将对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笔记进行整理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二、历年真题分析近几年的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中,涵盖了建筑史、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考题内容针对性强,形式多样,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独立的思考分析能力。
1. 建筑史建筑史是建筑学基础考研的重点内容之一。
此类考题通常要求考生对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建筑师及其作品等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和意义进行阐述。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熟悉各个时代的建筑特点,对相关建筑进行深入了解。
2.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考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
通过设计案例分析,考官希望考生能够展示对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具备良好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结合实际需求和场地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
3. 建筑构造建筑构造是考试中的重要考点,通常以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构造方法为主题。
题目要求考生能够分析和解决建筑结构中的力学、材料、施工等问题。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力学和结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考试中的另一大考点,要求考生熟悉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
考题通常包括材料特性分析、选材原则和材料使用的技术要求等方面。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深入了解各种建筑材料,掌握其与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关联性。
三、笔记整理与备考建议为了有效备考建筑学基础考研,笔记的整理和应用非常重要。
以下是建筑学基础考研笔记的整理和备考建议:1. 笔记整理将每年的考研真题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相应的笔记。
根据真题出现的频率和重要性,合理安排学习和复习的重点。
在笔记中注明重点知识点和解题思路,并与相关理论、实例进行关联。
2. 案例分析借助历年真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建筑学考研重点知识点整理轻松搞定

建筑学考研重点知识点整理轻松搞定建筑学作为一门复杂而广泛的学科,涵盖了从建筑设计到结构力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重点知识点的整理尤为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备考和提高分数。
本文将对建筑学考研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以帮助考生轻松搞定考试。
一、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是建筑学考研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考试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和整理来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1.1 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包括建筑设计的定义、功能需求、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的考虑等内容。
1.2 建筑设计方法论建筑设计方法论主要包括创意设计方法、设计过程管理方法等。
1.3 建筑设计的评价标准建筑设计的评价标准是建筑设计评价的依据,包括功能性、经济性、技术性、审美性等方面的要求。
1.4 建筑设计的实践案例通过学习和分析一些经典的建筑设计案例,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二、建筑结构力学建筑结构力学是建筑学考研中的另一个重点知识点。
在准备考试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和整理来掌握这一内容。
2.1 结构力学的基本理论结构力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2.2 结构形式与荷载分析结构形式与荷载分析是建筑结构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包括结构形式的选择和荷载分析的方法。
2.3 结构设计方法与实践案例通过学习和分析一些典型的结构设计方法和实践案例,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建筑结构力学的知识。
三、建筑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建筑学考研的另一个重点知识点。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和整理来掌握这一内容。
3.1 建筑材料的种类与性能建筑材料的种类与性能是建筑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基本内容,包括木材、混凝土、钢材等方面的知识。
3.2 建筑材料的加工与应用建筑材料的加工与应用包括材料的生产工艺和在建筑中的使用方法。
3.3 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评价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评价是建筑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包括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理论与历史笔记整理作者: 点击:437 发表时间:2011-4-6建筑理论与历史笔记整理讲课:常青ps黑字为上课内容,黑粗体是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标题,蓝字是我的一点补充说明,红字是我后来能够想起的期末考试选择填空部分。
另附缪朴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和有一堂课上拍的部分幻灯照片以及最后一堂课的复习笔记(基本上是以前课堂上讲过的,我懒的再输入一边了)和一次讲座笔记。
照片拍的不是很清楚,笔记有点散,老师讲的很快,听不懂的就照着说的记了,错误的地方还请见谅。
希望笔记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课程大纲(按照我的理解认为重点的,理出的一条线,供你参考)◆建筑史观(第一讲、第二讲):这门课的意义◆建筑意匠(第三讲~第六讲):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延续性的基本特征追究成因(地理、文化)◆建筑演变(第七讲~第十一讲)演变的现象(第七讲):延续中的变异演变的成因(第八讲~第十一讲):丝绸之路:魏晋南北朝(第八讲、第九讲)西风东渐:中国近代建筑(第十讲、第十一讲)◆建筑保护(第十二讲)ps 常青推荐的书目:《华夏意匠》,《后现代建筑语言》,《大乘的建筑观》李祖元汉宝德,《园冶注释》,《西方的没落》,《斗拱的起源》斯宾格勒,《清式营造则例》,《浮生六记》,《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缪朴(《建筑师》36,40),<<Theoring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其中缪朴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在上课过程中要求我们都读过<<Theoring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为研究生教材,常青老师特别推荐考试:期中论文《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特征》期末考试选择填空:上课笔记中内容作图题:(意象作图)1.《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特征》 2.《21世纪外滩印象》作文题:《从国家大剧院看保罗•;;安德鲁的建筑历史观》ps.常青认为这门课的评分应当是论文的形式而非考试,考试是学校安排,迫不得以的。
我觉得很对,因为写论文能逼着我们去查很多资料,看许多别人的观点,就算不感兴趣,打着抄一篇论文主意的学生也会去读那么几篇文章的。
这远比考试死背笔记来的收获大。
所以我也在次提一提,供你参考。
第一讲:概说●历史观,历史意识:1.涉及过去和现在,深入骨髓的理解即往和历史的关系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柯罗奇2.《建筑理论的历史》维特鲁维3.《建筑学的理论与历史》特点:⑴记事本末,事件体(类似于《资治通鉴》对事件的分析)对建筑实践的分析,有的放矢,“分析问题,专题性”⑵“批判的,开放的,无即定规则的,质疑的”⑶方法:“分析”●<<Theoring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建筑学新议程》:二战后西方建筑理论与历史的回顾,60年代初开始。
30年代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起点是文丘里。
介绍现代建筑的各个流派思潮。
从新现代,解构主义到后工业时代。
)书中的要点:1.对现代主义的批判质疑:起点:文丘里2.关于意义的问题:后现代主义,建筑符号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
(探讨表层与深层,所指与能指的问题。
二元并立的逻辑被解构主义否定,解构主义提出:事物的矛盾是起因,结果也是矛盾的)3.创造与根源:60年代,后现代主义将现代主义推到及至。
现代主义讲究有序的形态,表现本能的冲动。
后现代主义不是为艺术而是为生活而存在,如表现荒芜瘟疫的城市即将崩溃,逻辑荒唐的文字游戏,达达主义的,超现实主义的,不同于早期现代主义的理性,后现代主义冲动优于理性,充满对新事物的愿望,艺术和生活没有区别。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后结构主义”):与当代建筑设计有关,以消解过去的一切结构为创造新事物的起点。
4.传统的问题:对传统的反思,历史主义5.类型学与转化:代表:阿尔多•;;罗西,克莱尔(英)类型学:告诉了一种方法,依赖不变的东西,生活形态。
6.文脉主义:城市理论。
不光是新与旧的关系,还有环境的关系。
7.政治理论(建筑伦理学)8.现象学(场所精神)9.技术10.女权(建筑所反映的性的问题)ps.前6点为重点,我觉得以后的课程基本围绕这六点展开同学复印了整本书,书目录如下供参考:<<Theoring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1. Postmoderism: Architectural Responses to the crisis within Modernism2. Semiotics and Structuralism: the question of Signification3. Poststructuralism and Deconstruction: the issuses of Originality andAuthorship4. Historicism: the problem of Tradition5. Typology and Transformation6. Urban theory after Modernism: Contextualism, main street and beyond7. The school of Venice8. Political and Ethical Agendas9. Phenomenology of Meaning and Place10. Architecture, Nature and the Constructed Site11. Critical Regionalism: Local culture VS. Universal Civilization12. Tectonic Expression13. Feminism, gender, and the problem of the body14. Comtemporary Definitions of the Sublime第二讲(针对中国现代建筑发展,基本为第一讲的补充)1.后现代:例子:上海现代建筑发展特点:一开始就排拒了现代主义(理性与效率的),是与现代主义断裂的,直接进入后现代。
上海现代建筑的发展可以称之为爆发户式的心态。
上海的四个副中心:五角场,徐家汇,花木,真荣2.符号学3.创造与根源:例子:库哈斯的CCTV新总部大楼混乱与矛盾中发现问题——库哈斯建筑的政治,控制势态解构:不断变化,不断消解的过程4.传统问题5.建筑类型学:类型学与转化,是追求原型,传统中存在的至今仍有用的东西,并非结构的表层,结构的深层即为原型。
《城市的建筑》阿尔多•;;罗西解构哲学不反对继承,继承并非接受,是质疑,分析,选择例子:学校的解构:从启蒙到解放思想中国新生代建筑师:新客户派:催恺夸大言论与死板,将本国文化视为己任新城市主义:马青运远离标准,过度的理性主义,反体制的意义主流:中国式的思维:张永和,王澍采取中国精华之际,保持一定距离,以主观态度重新审视,着眼于古今的转变(对于张永和的中国式的思维,着眼于古今的转变这一评论,常青有所质疑)(作业布置:读《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缪朴〈建筑师〉36,40)ps.前两课基本象是在听天书,悬乎,所以听到什么记什么,觉得他是在讲一个建筑史观的问题。
因为这方面的书读的不多。
虽然听不太懂,但是感兴趣的人很多。
其实这方面我也很感兴趣的,只是觉得常青讲的虽多,但不透彻,就拿说到解构主义来说吧,他只是讲概念,“消解一切的结构”这些概念书上都能看到啊,但是怎么个消解法呢?对于我们现在设计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关于解构主义建筑的实例也并不少啊,为什么不举几个例子结合着分析一下呢,就觉得在听到节骨眼上的时候突然转说别的了,真吊人胃口。
我想如果以这方面为切入点引入你的主题可能会比较能吸引人。
建议你如果讲的话尽量透彻一点,不一定要多,但要透,最好结合设计课程,多举例子,多看图片。
第三讲: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一)现象学中讲到:参与客体的主体体验,从而寻找本质年鉴学派说:本源在民间●建筑史观1.营造营的概念:围合,匝居从墙顶不分到墙顶分开穴居、巢居、干栏式2.建筑类型学与德昆西类型学:原型,空间的原型,生活的原型德昆西:中国的坡屋顶与西方的不同,来自游牧民族,以帐幕为原型埃及的古代建筑是以洞穴为原型希腊的古代建筑是来自于农耕,以棚屋为原型ps.讲到这里放了些游牧民族扛着帐幕走的幻灯以及殿堂建筑的结构分解图:他是想说明这是中国大屋顶的原型,屋顶与柱子是铰接关系,屋顶整个落在一圈额枋上(铺作层)可以随时被取走,这种“铰接关系”在以后的课中反复强调了。
3.中国木构体系发展的特征:地域性超出了时代性中国木结构体系是延续的,中国文明是延续的中国文明是向前走的,西方文明是向上走的S.B Fletcher 《建筑史》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文明没有神权的统治,所以不求永久中国民族是实用的民族4.时间因素,地域因素:官式建筑的单调,是因为它是一种“式”,“式”是一套制度古风,丰富的在民间6.亚细亚生产方式:聚族而居,生产方式混杂不清(手工业与农业混杂),导致城与乡的界线模糊7.院、坊、城是同构的:中国——城中城:体现了匝居(营)的特点围合:井田式的九夫为井(夫:一个状劳力一天耕作的范围)九井为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道路系统:九经九纬,道路围合成坊,每个坊为一城,井田一体,城乡一体罗城——子城——内城——宫城例子:北京城:都城——皇城——宫城三重宫城城门是午门按人伦秩序来划分空间秩序及大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台阶为宫字形,九五比(宋朝中间连起的称抽心舍)毛主席纪念堂为当初的大清门(中华门)两侧为衙门天安门广场为T形广场《天朝杀场》澳例子:五凤楼方土楼例子:庙、园、市结合——上海特点例子:《清明上河图》中的生活、文化、技术8.中:择中而居圆:原始,无方位感,向心——中国追求中心择天下之中以为国(国指首都:河南洛阳),择国之中以为宫,择宫之中以为庙周公测影台:登封 1尺5寸以九宫格确定方向: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方位东西南北中五行木金火水土颜色青白红黑9.长城与15寸降水线:长城坐落在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分界线上15寸降水线为划分的建筑形式的地域性变化的分界线第四讲: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二)●建筑意匠1.匝居,营居《清式营造则例》序论《华夏意匠》李允禾Tectonic 意匠(构造)K•;;Frampton 肯尼斯•;;弗兰姆敦《构造文化》构造的诗意表达:High TectonicArchitectonic 地脉2.四合院:中国的四合院是关于人的隐喻是人伦秩序,排列组合,从城市到住宅3.两种空间形式:殿堂、厅堂厅堂特点:彻上露明,没有明伏(不好意思,没有繁体字的输入)和草伏之分,内柱高于外柱,无吊顶天花,只有檐下有斗拱,承载出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