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殊途同归
高一作文:殊途同归_600字

三一文库()高一作文
殊途同归_600字
我和许多人一样,都喜欢读安妮宝贝的小说.虽然商业化的成分一定存在,也不乏小姿
情调的评论.当非主流的颓废文化逐渐成为主
流文化时,安妮始终以素面淡装示人,且一直
保留着无可模拟的非主流文化,甚至可以说超
脱了世俗.超现实?这种说法真是超现实了,
安妮的作品越来越趋于世俗,但仍精彩绝伦.
小姿情调?也许吧,但安妮有资本过她自己想
要的生活.如此一个游离于世俗之外的女子,
我却分明看到了她的本性.
非常非常多的朋友看了《莲花》后都会跟
我说,我觉得自己很像苏内河.回头看看这些
人物吧,也许拥有着不幸的童年,对生活有极
大的不安全感,沉溺于性爱之中,沉沦于自己
幻想的世界中,因为他们意识到世俗已抛弃他们,所以只能一直追寻,一直探索,一直破坏,一直摧毁.我不完全是这样的人,但我喜欢她
讲述的一切.就像我喜欢王家卫的电影,从《
旺角卡门》,《阿飞正传》,《重庆森林》,《堕落
20 × 20。
殊途同归议论文作文

殊途同归议论文作文殊途同归议论文作文1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才华潋滟的司马光,雄才大略的王安石,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这三人,无一不是人中龙凤。
作为文人,他们吟诗赋文,佳作千古流芳;作为官员,他们满腔抱负,只待一机会大放异彩。
尽管相似之处众多,命运却大有不同。
政治格局风云变幻,诡谲莫测。
为官为相且颇受重用的王安石,一朝被免;一贬再贬不被采纳的司马光,东山再起;壮志难酬,争相反对变法的苏轼,最终与曾经的政敌把酒言欢。
不论朝堂之上如何明争暗斗,褪下官服后,也能深谈文章学术,激扬文字。
虽趣向有异,却大归则同。
殊途同归,从来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乱世带来了碰撞,碰撞催生了融合,融合孕育了盛世。
百家争鸣,思想活泛;文人雅士,层出不穷。
那些伟大的人,那些伟大的思想,那些众声喧哗的道路之争,奠定了我们曾经的光辉岁月;那些跌宕的事,那些起伏的情感,那些面临选择的困顿与坚定,烙刻在我们记忆深处。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制度;有形的疆域,无形的思想。
尽管思想方面各有侧重,但在历史千年长河中,儒学、道学、法学、阴阳说这些思想精华却是深深融合,构建了一套独属华夏的思想文明体系,沿袭千年。
忠诚、热血、传奇;家国、传承、雄心。
每一种思想都是特立独行,然殊途同归是最终归宿。
同样,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殊途同归仍是不可避免的话题争论。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文明区域间的隔绝状态,世界终成一体。
从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到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从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国际风云激荡,以往孤立独往的贸易状态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势不可挡的经济全球化。
尽管意识形态、体制机制、发展路途大相径庭,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些均不足以成为阻碍。
殊途同归,是一种梦想。
只有这样,才构成了我们这万千世界,芸芸众生。
一分钟,等云开雾散,日照金山;一季秋,待禾谷飘香,大雁南飞;一百年,平地高楼,从执子之手,到万家团圆;亿万载,深海化作高山,云雨周而复始,沧田时过境迁。
殊途同归高考满分作文(优秀7篇)

殊途同归高考满分作文(优秀7篇)殊途同归高考满分作文篇一从手绘画像倒在网上爆红的美图软件,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对祖业的坚守;从抗日战争到亚丁湾护航,变的是职业,不变的是对国家发展的热忱;从国内发展到旧金山打拼,变的是地点,不变的是对故乡的眷恋。
中国的家族观念,小到一家三口,大到14亿人民的泱泱中华。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子承父业”的传统家族观,所谓“子承父业”不只是单纯一成不变的传承,更是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大太爷爷四世人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定格下了世间的美好,这是家族文化发展的体现。
它是灵活的,是可以顺应社会生活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战士到技术员,再到创业以至护航,多种方式的就业观背后却是亘古不变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此间的家族已走出了小家的囹圄,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从这些歌词不难看出,小家与大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推动着这个大家的发展,不管是投身战场还是开采油田亦或是积极创业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今日,我们依旧坚守着这个家族信念,为中国的发展做贡献。
《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超越了小家和国家的一个最庞大,最完备的单位,最具有广阔的容纳力。
三太爷爷冲破了国家的界限,投身于“天下”,这是艰苦奋斗的开拓精神的体现,中国家族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由此可见中国的家族观念是极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
中国人向往“圆”文化,一条河流可以有无数支流,但最终也会在同一片江海汇合,不管在哪里打拼?家族观念总会牵扯着人们殊途同归。
高考满分作文殊途同归

高考满分作文殊途同归高考满分作文殊途同归高考,是中国青少年最为重要的考试之一。
它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发展和命运。
很多人认为高考的分数是决定学生前途的唯一标准,高分者有高贵的前途,低分者只能躺在社会底层,但是,我想说:高考满分作文殊途同归。
即便你没有得到最高分,但是如果你能够意识到高考的意义和重要性,你就已经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高考虽是一场考试,但它更是考验一个人的素养,智慧和能力的综合体现。
能够在高考中得到高分,仅仅是此人的具体表现,不能说明他就一定成功、能够走上人生巅峰。
反之,得不到优异的分数不代表一个人较差,缺乏前途,因为成功不仅仅是取决于一次考试,而是综合性的素养和能力,它的体现在许多方面。
举个例子,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
但是,想要促成新中国的诞生,毛泽东经历了许多的历练。
他走过了中国南北,结识了不少朋友,将许多人的智慧汇集起来。
在甘泉县,毛泽东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的考验》一文,彰显了他的才华。
但是,即便他的才华令人叹服,也不曾想虽然这篇文章得到了大家的赞赏,然而这篇文章却并没有马上让他得到成功。
他所追求的成功,不仅仅是语文功底的提升,更是为了改变中国、推动中华民族的崛起、顺应历史的发展方向。
最终,毛泽东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在中国化解了无数个难题,写下了告别贫穷和屈辱时代的篇章。
同样的道理,高考作文的作用,也不仅仅是为了检验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好坏。
在文学领域里,不是只有文笔好的人才会成功,也需要他们具备其他的素养,比如独特的思考角度和文化底蕴,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等等。
因为人生中有许多的阶段和不同的境遇,我们不仅需要精通一门语言,还需要运用语言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这需要我们具备丰富的生活知识,丰富的人文素养等等。
总之,高考虽是一次考试,却不能否定成功的多种形态,只要你拥有自己的信念和坚定的信仰,在逆境中也能坚持不动,那么即便你得不到高分,你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
因为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的坎坷和漆黑的地方,但它们都会让我们锻炼出更强的意志和毅力,让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
以殊途同归为题目的作文

以殊途同归为题目的作文
殊途同归。
啊,那条山路,真是难走啊!每次爬上去都觉得自己要累趴下了,但每次到达山顶,那种成就感又让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你知道吗,有一次我骑着小摩托上去,结果半路上下雨了。
我披着雨衣,在雨中骑行,那种感觉真是太刺激了!就像电影里的场景一样。
还有啊,我听说有人特意选择晚上走那条山路,为了看星星。
想象一下,满天的星星,再加上山间的虫鸣和风声,简直就是一场自然的音乐会啊!
不过,说实话,我最喜欢的还是和朋友们一起徒步上去。
大家边走边聊,有时候还会搞个小型野餐,那种感觉真是太美好了。
虽然每个人的目的地不同,但我们都选择了这条山路。
或许这就是殊途同归吧,不同的路,最终都能到达我们想去的地方。
殊途同归的作文

殊途同归的作文人生就像一场奇妙的旅行,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行,虽然出发的地点不同,选择的路线各异,但有时候却会惊奇地发现,最终都走向了同一个目的地,这便是殊途同归。
就拿学习这件事儿来说吧。
我有个同学叫小明,那可是个标准的学霸。
他每天都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上课认真听讲,笔记做得工工整整,课后还主动找各种练习题来做,预习、复习一样不落。
他走的就是那种按部就班、踏踏实实的学习之路。
而我的另一个朋友小花呢,她可就不一样了。
小花是个充满奇思妙想的姑娘,她对学校里那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太感冒。
她喜欢在生活中学习,比如说她为了学好英语,就去参加各种国际志愿者活动,和外国朋友天南海北地聊天。
她还对大自然特别感兴趣,为了了解生物知识,她跟着生物学家去野外考察,在森林里、小河边观察动植物。
她走的是一条充满乐趣、自由随性的学习之路。
你猜怎么着?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小明凭借他扎实的基础知识取得了好成绩,小花呢,也因为她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学习感悟,在那些开放性的题目上表现得特别出色,总分也相当不错。
你看,他们俩学习的方式截然不同,一个在传统的教室里埋头苦学,一个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探索,可最终都在学习成果上得到了认可,这不就是殊途同归嘛。
再看看那些创业者们。
老张是个传统的创业者,他开了一家工厂,从租厂房、买设备,到招聘工人,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他整天研究生产流程,想着怎么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他的创业之路就像一场持久战,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而小李呢,他是个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
他没有实体的厂房,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员工,他就靠着自己的创意和对互联网的熟悉,搞起了一个线上的创意平台。
他每天在各种社交网络上推广自己的想法,吸引用户和投资者。
他的创业之路就像一阵旋风,充满了速度和激情。
但是啊,几年过去了,老张的工厂因为产品质量过硬,在行业里站稳了脚跟,还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了。
小李的创意平台呢,也因为独特的创意和庞大的用户基础,获得了巨额的投资,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2015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2篇_高中作文

2015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2篇2015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1:殊途同归青瓷缸中戎戎水影,养的是水仙清丽;污泥塘里深深沼洼,养的是白莲洁净。
倘若人品是哺育艺术的土壤,为何白莲见不到泥土色,闻不见土壤气?性情急徐固然可从字里行间略窥几许,而人品一说,实难揣测。
然而我们欣赏艺术,并非一定要读作者生年,只要骨子里渴望开出一朵好花。
“诗歌只与诗人有关的想法是反诗歌的。
”马尔克斯如是说。
尤其到了革命时,艺术的种子似乎满战场撒播。
犹记得铿锵的《马赛曲》响彻巴黎,《自由引导人民》的画作擎起战旗,然而法国国歌作曲词者鲁热,不过是个上尉,甚至在战争的后程抵触革命,像个懦夫一样度完余生;画家德拉克洛瓦倒是“法国革命的种子”,自信勇敢,连素描的笔触都不愿收敛,作品的格调趣味惊人地一致,可性情人品确是云泥之别,可见艺术,从不是人品忠实的镜子。
然而我想,作品之所以得以流传,必有其唯一的批判标准。
肥沃的黑土,美丽的红壤乃至贫瘠的黄泥,因为一致的追求,都能生长出哺育人性的大麦、稻谷与青稞。
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国家危亡之时,懦夫鲁热的笔下也流淌出了“向前,向前,祖国的儿子!”这般的字眼,而在浩瀚的宇宙真理面前,好与人计较、抬杠的牛顿才1 / 4俯首为真理海边拾贝的孩子;法律的殿堂前,口吃敏感的毛姆滔滔不绝,语带机锋;书法的恣意中,好顺手偷人字画的米芾潇洒挥毫,尽是大家之风。
因为追求了共同的自由、真理与美,作品才被称为艺术,而追求,从来不由人品决定,忠实于内心的艺术家当然可以字如其人,言为心声,而被生活的苟且压弯了腰,被人性的阴暗绊住了脚,依然追求着正直与光明,不正是艺术最强烈痛苦的诗意吗?北大教授孔庆东近日发微博称莫言常说的家境没落、常日饥寒全是谎言,还附图一张,上头的小莫言穿着棉袄,虎头虎脑,很是可爱。
所以我们该要求艺术家什么呢?村上春树说:“我们是一群日复一日真诚地制造虚构的人。
”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人品很难达到一致,但我们可以在虚构中要求真诚,那是一颗热忱地为人类共同的光明挣扎的心。
殊途同归的作文

殊途同归的作文人生就像一场奇妙的旅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起点、路径,却常常走向相似的终点,这便是殊途同归。
就拿学习这件事儿来说吧。
我有两个朋友,一个叫小甲,一个叫小乙。
小甲那可是标准的学霸胚子,从小就对书本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热爱。
上课的时候,他的眼睛就像两颗小太阳,紧紧盯着老师,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课后呢,主动完成作业不说,还各种找课外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他的学习之路就像是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一路向着高分疾驰而去。
而小乙呢,完全是另外一个画风。
他是那种一看到书本就犯困的主儿,课堂上经常神游天外,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一脸懵圈。
可是啊,小乙有一个超级大的爱好——看纪录片。
不管是关于历史的、科学的还是文化的纪录片,他都看得津津有味。
他就通过这些纪录片来了解世界,学习知识。
你看,小甲和小乙的学习途径完全不同,一个是规规矩矩走传统的学习路线,一个是剑走偏锋,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入手。
但是呢,在一次知识竞赛中,他们俩居然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小甲凭借扎实的书本知识,小乙则靠着从纪录片里积累的独特见闻,这就是殊途同归。
再说说生活中的事儿。
我邻居家的叔叔和伯伯也是这样。
叔叔是个特别爱闯荡的人,年轻的时候就背井离乡,去大城市打拼。
他从最底层的小员工做起,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到处跑业务,吃了无数的苦。
住过潮湿的地下室,啃过干巴巴的馒头。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终于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跟,开了自己的公司,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伯伯呢,就一直留在老家。
他守着家里的几亩地,精心耕种。
他研究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技巧,把自家的田地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养了一群鸡鸭鹅,还种了很多果树。
慢慢地,伯伯靠农产品的丰收和销售,也过上了殷实的生活。
叔叔在繁华都市的拼搏和伯伯在宁静乡村的坚守,看似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一个充满了现代都市的喧嚣与机遇,一个满是田园生活的质朴与宁静,但最终都收获了幸福的生活,这不也是殊途同归嘛。
有时候,我们总是会纠结于自己走的路是不是和别人不一样,是不是不够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偏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殊途同归
青瓷缸中戎戎水影,养的是水仙清丽;污泥塘里深深沼洼,养的是白莲洁净。
倘若人品是哺育艺术的土壤,为何白莲见不到泥土色,闻不见土壤气?性情急徐固然可从字里行间略窥几许,而人品一说,实难揣测。
然而我们欣赏艺术,并非一定要读作者生年,只要骨子里渴望开出一朵好花。
“诗歌只与诗人有关的想法是反诗歌的。
”马尔克斯如是说。
尤其到了革命时,艺术的种子似乎满战场撒播。
犹记得铿锵的《马赛曲》响彻巴黎,《自由引导人民》的画作擎起战旗,然而法国国歌作曲词者鲁热,不过是个上尉,甚至在战争的后程抵触革命,像个懦夫一样度完余生;画家德拉克洛瓦倒是“法国革命的种子”,自信勇敢,连素描的笔触都不愿收敛,作品的格调趣味惊人地一致,可性情人品确是云泥之别,可见艺术,从不是人品忠实的镜子。
然而我想,作品之所以得以流传,必有其唯一的批判标准。
肥沃的黑土,美丽的红壤乃至贫瘠的黄泥,因为一致的追求,都能生长出哺育人性的大麦、稻谷与青稞。
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国家危亡之时,懦夫鲁热的笔下也流淌出了“向前,向前,祖国的儿子!”这般的字眼,而在浩瀚的宇宙真理面前,好与人计较、抬杠的牛顿才俯首为真理海边拾贝的孩子;法律的殿堂前,口吃敏感的毛姆滔滔不绝,语带机锋;书法的恣意中,好顺手偷人字画的米芾潇洒挥毫,尽是大家之风。
因为追求了共同的自由、真理与美,作品才被称为艺术,而追求,从来不由人品决定,忠实于内心的艺术家当然可以字如其人,言为心声,而被生活的苟且压弯了腰,被人性的阴暗绊住了脚,依然追求着正直与光明,不正是艺术最强烈痛苦的诗意吗?
北大教授孔庆东近日发微博称莫言常说的家境没落、常日饥寒全是谎言,还附图一张,上头的小莫言穿着棉袄,虎头虎脑,很是可爱。
所以我们该要求艺术家什么呢?村上春树说:“我们是一群日复一日真诚地制造虚构的人。
”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人品很难达到一致,但我们可以在虚构中要求真诚,那是一颗热忱地为人类共同的光明挣扎的心。
莫言的村庄充满了人性的残酷与温暖,既然有所收获,便不必苛责作者的童年是否充满谎言。
诚如不必劝凡〃高戒酒,让鲁迅戒烟,要知道他们都是脚踩在污泥之中,而把手伸向满天星辰的人啊!我们自己都是这般口是心非,便只顾欣赏艺术,何苦纠缠于多变的人品。
艺术家一生都在难以实现的格调与人品的一致中挣扎,而他们因为同样高尚的追求觅得一致的归途。
我虽然知道这条路难找也难走,但也愿南辕北辙。
我希望有追求引路,让我的文字、我的人品携手并肩,一同前行。
那是不同人品,一致而永恒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