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泵体

合集下载

泵体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泵体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泵体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泵体铸造工艺的基本知识,理解铸造过程中金属流动、冷却凝固等物理现象。

2. 使学生了解泵体铸造中常用的铸造材料、铸造方法及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3. 引导学生掌握泵体铸造缺陷的类型、成因及预防措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泵体铸造工艺设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根据泵体铸造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铸造方法和材料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泵体铸造缺陷,提出改进措施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铸造工艺的兴趣,培养其热爱专业、勇于探索的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泵体铸造工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实践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对铸造工艺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泵体铸造工艺基本原理:讲解铸造过程中金属流动、冷却凝固等物理现象,使学生理解泵体铸造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1章 铸造工艺基础2. 铸造材料与铸造方法:介绍泵体铸造中常用的铸造材料(如铸铁、铸钢等)及各种铸造方法(如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等),分析各自特点和应用范围。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2章 铸造材料与铸造方法3. 泵体铸造工艺设计:教授学生如何运用CAD软件进行泵体铸造工艺设计,包括铸造工艺参数的选取、铸造工艺图的绘制等。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3章 铸造工艺设计4. 泵体铸造缺陷及其控制:分析泵体铸造过程中常见的缺陷类型、成因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泵体工艺规程课程设计

泵体工艺规程课程设计

泵体工艺规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泵体工艺规程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泵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泵体工艺规程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熟悉泵体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关键参数。

3. 帮助学生掌握泵体工艺规程中涉及的流体力学、机械设计等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泵体工艺规程进行泵体设计和选型的能力,能独立完成泵体工艺规程的编制。

2.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泵体工艺问题的能力,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工具和技术对泵体工艺规程进行模拟、优化和改进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对泵体工艺规程的学习和研究充满兴趣和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泵体工艺规程设计和实践过程中积极沟通、协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泵体工艺规程在节能减排、环保等方面的重要性,关注行业发展。

本课程旨在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知识深度,通过泵体工艺规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泵体工艺规程基本原理:泵的构造、工作原理、类型及性能参数,使学生建立泵体工艺规程的基本概念。

2. 泵体设计流程与方法:介绍泵体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方法和步骤,结合教材相关章节,使学生掌握泵体工艺规程的设计要点。

3. 泵体工艺规程编制:讲解泵体工艺规程的编制要求、内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泵体工艺规程的编制。

4. 泵体工艺规程相关标准与规范:介绍泵体工艺规程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高学生对行业规范的认识。

5. 泵体工艺优化与改进:分析泵体工艺优化与改进的方法和途径,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6. 泵体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泵体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泵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

“泵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

“泵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一、题目:“泵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二、设计条件:产品年生产纲领4000台,零件备品率6%,零件废品率2%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泵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1.编制工艺规程(1)计算零件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分析产品零件,审查零件图样的工艺性,确定并绘制零件设计图样。

(3)选择毛坯的制造形式,绘制毛坯图。

(4)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选择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划分加工阶段,安排工艺顺序,比选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

(5)确定要进行工艺装备设计的工序2.夹具结构设计。

(1)明确设计任务,熟悉设计资料(2)确定夹具结构方案绘制结构草图1)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包括确定定位原理、方法、元件(或装置),分析定位误差。

2)确定夹紧方案和夹紧机构。

3)确定夹具的其他组成部分。

(3)绘制夹具总图。

(4)绘制夹具零件图3.课程设计说明书。

(1)课程设计封面(2)课程设计任务书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理论知识,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机车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泵体,属于盖体类零件,它和其他零件一起装配,形成泵的一个密封腔体结构用来储存、输送分配物质。

泵体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

泵体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

学士学位毕业设计泵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所在学院: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 年月毕业设计任务书一、毕业设计原始资料1.夹具体零件图1张(给予);2.年产量20 000件(给予);3.机械设计零件手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机床夹具设计图册。

二、毕业设计任务及要求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选择毛坯的制造方法。

2.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其中包括:过程和工艺装备设计计算说明、工艺卡片、工序卡片和综合卡片。

3.夹具体零件图1张、毛坯图1张。

4.设计1套夹具。

5.设计对应夹具的主要零件1个。

三、毕业设计工作量1.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封面、毕业设计任务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前言、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论文评定成绩,并按顺序排列。

设计说明书的字数应在20000字以上,采用A4纸打印。

2.查阅参考文献查阅文献10篇以上,其中查阅与课题有关的外文文献2篇以上,并将其中的1篇文献的摘要的原文和译文(不少于3000汉字)附在附录中。

3.设计图纸毕业设计图纸应符合国家有关制图标准,正确体现设计意图,图面整洁,布置匀称,尺寸标注齐全,字体端正,线型规范。

图纸全部由计算机绘制。

(1)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

四、毕业设计进度安排五、参考资料1.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材、机床夹具设计教材、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材。

2.机械零件设计手册。

3.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4.机床夹具设计图册。

六、审批意见1.教研室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2.学院意见:教学院长签名:年月日摘 要在制定工艺过程中,要确定各工序的安装工位和该工序需要的工步,加工该工序的机车及机床的进给量,切削深度,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该工序的夹具,刀具及量具,还有走刀次数和走刀长度,最后计算该工序的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和工作地服务时间。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泵体加工工艺规程及48025.00Φ+孔镗孔夹具和12φ孔的钻孔夹具的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泵体说明书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泵体说明书

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智能制造专业)(工艺/夹具部分)设计题目:泵体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目录第1章零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零件作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确定毛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确定毛坯种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确定毛坯加工余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绘制毛坯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工艺规程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泵体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泵体设计说明书

摘要泵体类零件是一种泵体。

泵体类零件是机器及其部件的基础件,它将机器及其部件中的轴、轴承、套和齿轮等零件按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装配成一个整体,并按预定传动关系协调其运动。

因此,泵体的加工质量不仅影响其装配精度及运动精度,而且影响到机器的工作精度、使用性能和寿命。

其主要特点:形状复杂、壁薄且不均匀,呈腔形,加工部位多,加工难度大,既有精度要求较高的孔系和平面,也有许多精度要求较低的紧固孔。

因此,一般中型机床制造厂用于泵体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劳动量约占整个产品加工量的15%~内部20%。

对工件进行机械加工时,为了保证加工要求,首先要使工件相对于机床有正确的位置,并使这个位置在加工过程中不因外力的影响而变动。

为此,在进行机械加工前,先要将工件装夹好。

用夹具装夹工件时,工件相对于道具及机床的位置精度由夹具保证,不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使一批工件的加工极度趋于一致,稳定的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同时使用夹具装夹工件方便、快捷,工件不需要划线找正,可显著的减少辅助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件在夹具中装夹后提高了工件的刚性,因此可加大切屑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使用多件、多工位装夹工件的夹具,并可采用高效夹紧机构,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批量生产中使用夹具后,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用技术等级较低的工人以及废品率下降等原因,明显得降低了生产成本。

夹具制造成本分摊在一批工件上。

每个工件增加的成本时极少的,远远小于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降低的成本。

工件批量愈大,使用夹具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就愈显著。

关键词:泵体类零件,夹具,ABSTRACTA part of the container kind is the basic matter of a machine and a part. That will choose an axis in the machine and the part, a bearing and a part of a cover and a gear as related assembly in the fixed mutual location, and is 1 of whole. It's transmitted by a schedule, and it's related to the movement of harmonization. Therefo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cessing of a container doesn't just influence its precision of the assembly and precision of the movement and moreover influences the precision of the mechanical work, and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lifetime are used. Its main feature: The shape is complicated, a wall, it's thin and, I don't balance and present the interior with the shape of the accent, and there are a lot of parts of processing, and though the difficulty level of the processing finds a plane with a department in the hole where it's big and highly precise in the percentage, and is low in the percentage likewise, there is precision of much I ask to tighten a hole up. Therefore a manufacturing factory in a medium turnery is usually used for Labor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of a part of the container kind, and it accounts for 15%~20% of the processing amount of the whole product approximately.Parts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in order to ensure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machine to make a correct position, and this position in the course of processing is not due to the impact of external changes. To this end, during machining, must be the workpiece clamping good.Clamping fixture with the workpiece, the workpiece relative to the location of props and precision machine tools from the fixture that the technical level of workers from the impact of a number of parts of the extreme processing line, a stable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f processing the workpiece.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the workpiece clamping fixture convenient, fast, crossed the workpiece does not need to find i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upplementary working hours, improving labor productivity; Workpiece fixture in the fixture after the increase in the rigidity of the workpiece, it can increase the amount of chip, raising labor productivity; can use pieces, multi-fixture parts of the fixture, and efficient use of clamping institutions, to further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In the use of mass production after the fixture, due to the improvement of labor productivity, the use of technology workers in lower grades and reject rate dropped andother reasons, obviously in the lower production costs. Fixture manufacturing costs assessed in a number of parts on. Each part of the increase in the cost of a small, far less than due to increased labor productivity and reduce costs. Workpiece larger quantities, the use of fixture on the economic benefits achieved by the markedly effective.Keywords: The feature of the part of the container kind, Fixture Features目录摘要 (I)A B S T R A C T (II)目录 (IV)第1章绪论 (1)1.1泵体浅析 (1)1.2 泵体零件简介 (1)1.2.1 泵体类零件的功用及结构特点 (1)1.2.2 泵体零件加工工艺特点 (2)第2章零件的分析 (3)2.1 零件的作用 (3)2.2零件的工艺分析 (3)第3章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 (6)3.1选择零件的材料 (6)3.2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7)3.3基准的选择 (8)3.4 制定工艺路线 (10)3.5加工工艺过程的分析 (11)第4章夹具设计 (11)4.1定位方案的选定 (12)4.2夹具夹紧装置的确定 (14)4.2.1夹紧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确定 (14)4.2.2夹紧力大小的估算 (14)4.2.3夹紧机构及元件的选择 (16)4.3夹具传动装置的确定 (17)4.4夹具体的设计 (20)4.4.1夹具体毛坯类型的选择 (20)4.4.2夹具体上排屑措施的确定 (21)第5章夹具定位方案的分析 (21)5.1工件定位自由度分析 (21)5.2工件定位精度分析 (24)结论 (27)参考文献 (28)第1章绪论1.1泵体浅析我国摩托车工业经过二十多年的飞跃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一环,尤其在1993年就以367.49万辆的产量首次超过摩托车王国——日本,成为世界头号摩托车生产大国,1997年则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1003.7万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泵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泵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设计课题:设计“泵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2016年 7月2日目录1. 零件的工艺分析 (3)1.1零件的作用 (3)1.2零件工艺分析 (3)2. 确定毛坯 (3)2.1确定毛坯种类 (3)2.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3)2.3绘制铸件毛坯图 (4)2.4工艺规程的设计 (4)3. 工艺规程设计 (4)3.1选择定位基准 (4)3.2制定工艺路线 (5)3.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6)3.4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6)4. 夹具的设计 (10)4.1.对夹具的基本要求 (10)4.2夹具设计 (11)5. 总结 (12)6. 参考文献 (13)1.零件的工艺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泵体零件,泵体是机器的基础零件,其作用是将机器和部件中的轴、套、齿轮等有关零件联成一个整体,并使之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彼此协调工作,以传递动力、改变速度、完成机器或部件的预定功能。

要求箱体零件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良好的密封性和散热性。

因此,箱体零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机器的性能、精度和寿命。

1.2零件工艺分析泵体的外形较简单,有许多加工要求高的孔和平面。

而主要加工面是轴孔和销钉孔,轴孔之间有相当高的位置和形状的要求。

现分析结构特点如下:①以侧面为基准D,另一侧面与基准D的平行度公差为0.01。

②以前后端面作为基准的加工面,这组加工面铣底面,钻2-Φ11孔锪孔2-Φ22。

③以底面和2-Φ11孔为基准,这组加工面主要是2-M20的螺纹孔,粗镗-半精镗-精镗Φ51H7,钻-铰2-Φ5销孔,6-M8螺纹孔。

表1.1零件各表面技术参数2.确定毛坯2.1确定毛坯种类零件材料为HT300,考虑零件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受到冲击性载荷,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选用砂型铸造,采用砂型机器造型铸件毛坯。

参考《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0。

机械制图油泵课程设计

机械制图油泵课程设计

机械制图油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油泵的主要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制图规范,正确绘制油泵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及公差。

3. 学生能够识别和运用机械制图中的标准件和常用件,如轴承、螺纹等,并应用于油泵的制图。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油泵的拆解和装配,通过实践加深对油泵结构的理解。

2. 学生能够操作CAD软件,完成油泵零件图的绘制和组装图的生成。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要求完成油泵的改进设计和制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机械工程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增强工程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3. 学生通过了解机械制图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认识到学习的实际意义,增强职业认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机械制图》教材为基础,结合油泵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内容:1. 油泵结构原理介绍:讲解油泵的分类、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对应教材第三章的相关内容。

2. 制图规范与标准:复习制图的基本规范,包括线型、标注、视图选择等,重点讲解油泵制图中的特殊要求,依据教材第二章。

3. 油泵三视图绘制:教授如何从实物或模型绘制油泵的三视图,包括正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参照教材第四章进行实践操作。

4. 零件图与装配图绘制:学习油泵主要零件的绘制方法,并掌握装配图的生成技巧,依据教材第五章进行教学。

5. CAD软件应用:介绍CAD软件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教授油泵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电脑绘制方法,对应教材第六章。

6. 油泵设计改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油泵进行设计改进,提高其实用性或效率,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综合实践。

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安排分阶段进行,每阶段配以相应的实践操作和课后作业,以确保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在课程的理论知识讲解环节,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制图规范和油泵结构原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
一、题目:
“泵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二、设计条件:
产品年生产量4000台,零件备品率6%,零件废品率2%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1.编制工艺规程
(1)计算零件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分析产品零件,审查零件图样的工艺性,确定并绘制零件设计图样。

(3)选择毛坯的制造形式。

(4)拟定工艺路线
(5)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和毛坯尺寸
(6)确定各工序采用的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
(7)确定各工序的工艺尺寸
(8)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
2.课程设计说明书。

(1)课程设计封面
(2)课程设计任务书
注:其他设计要求见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
指导教师:
2012年3月10日
目录
1 计算零件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1)
2 分析产品零件 (1)
2.1 零件作用 (1)
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1)
3 选择毛坯的制造形式 (2)
4 拟定工艺路线 (2)
4.1 基面的选择 (2)
4.2 工艺路线 (2)
5 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和毛坯尺寸 (3)
6 确定各工序采用的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 (4)
7 确定各工序的工艺尺寸 (4)
参考文献 (5)
致谢 (6)
附图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附图2:零件图
附图3:毛坯图
泵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设计条件:
产品年生产量4000台,零件备品率6%,零件废品率2%
1、计算零件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N=Qn(1+α)(1+β)
=4000(1+6%)(1+2%)
=4324.8
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2、分析产品零件
2.1 零件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泵体零件,泵体是机器的基础零件,其作用是将机器和部件中的轴、套、齿轮等有关零件联成一个整体,并使之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彼此协调工作,以传递动力、改变速度、完成机器或部件的预定功能。

要求箱体零件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良好的密封性和散热性。

因此,箱体零件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机器的性能、精度和寿命。

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泵体的零件图可知,泵体是一个薄壁壳体零件,它的外表面有四个平面需要进行加工,轴孔在前后端面上,左端面和上端面上的密封圆锥内螺纹空,此外前端面上还需要加工一系列孔。

因此可将其分为四组加工表面。

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

现分述如下:
(1) 以后端面a面为主要加工表面的加工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a面的铣削
加工;车削加工外圆表面b面;车削台阶面c面;车削底座上表面d面。

表面粗糙度均为Ra0.8;钻Φ13mm两个工艺孔。

(2) 铣削加工Φ50mm孔内表面,表面粗糙度Ra1.6。

钻Φ22mm内圆表面加工,粗
糙度Ra0.8。

(3) 左端面e面和上端面f面加工2×Rc3/8-7H密封圆锥内螺纹孔。

(4) 后端面a面加工3×M6-7H螺纹孔。

3、选择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灰口铸铁,属于大批生产,因此选用铸造毛坯,铸造方法为金属型浇注。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采用CT9级。

这样,毛坯形状与成品相似,加工方便,省工省料。

4、拟定工艺路线
4.1基面的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

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粗基准的选择:采用泵体上端面做粗基准,考虑到此面表面较为平整,没有浇口、冒口,符合粗基准的选择条件。

精基准的选择:采用泵体下端面作为精基准,考虑到此平面比较大,并且此平面有定位孔,可以实现泵体零件“一面两孔”的典型定位方式;其余各面和孔的加工也可以用它来定位,这样的工艺路线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

4.2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1 粗铣下端面。

工序2 精铣下端面。

工序3 钻底端面两工艺孔。

工序4 粗车、半精车外圆表面、台阶面和底座上表面。

工序5 磨削外圆表面、台阶面和底座上表面。

工序6 钻、扩、粗铰、精铰孔Φ50mm,深度22mm。

工序7 钻、扩、机铰、手铰Φ22mm,深度63mm。

工序8 圆角R3
工序9 倒角2×45°
工序10 钻2×Rc3/8-7H密封圆锥内螺纹孔。

工序11 钻3×M6mm底孔
工序12 扩底端面孔2×Φ13mm
工序13 检验。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1 粗铣下端面a面。

工序2 精铣下端面a面。

工序3 钻底端面两工艺孔2×Φ13mm。

工序4 粗车、半精车外圆表面b面、台阶面c面和底座上表面d面。

工序5 磨削外圆表面b面、台阶面c面和底座上表面d面。

工序6 粗铣孔Φ50mm,深度22mm。

工序7 精铣孔Φ50mm,深度22mm
工序8 钻、扩、机铰、手铰Φ22mm,深度63mm。

工序9 圆角R3
工序10 倒角2×45°
工序11 钻2×Rc3/8-7H密封圆锥内螺纹孔。

工序 12 钻3×M6mm底孔
工序 13 检验。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方案一遵循了工艺路线拟订的一般原则但某些工序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有些加工表面描述的不是很准确;加工Φ50mm孔的加工方法存在问题。

经分析方案二是比较合理的。

5、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和毛坯尺寸
泵体零件材料采用灰铸铁制造,材料为HT200,硬度HB143-269,毛坯的重量约为2KG。

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毛坯铸件的制造方法为金属型浇注。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单位:mm
6、确定各工序采用的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
6.1 选择机床:
7、确定各工序的工艺尺寸
确定工序尺寸一般方法是,由加工表面的最后工学往前推算,最后工序的工序尺寸按零件图样的要求标注。

当无基准转换时,同一表面多次加工的工序尺寸只与工序(或工步)的加工余量有关。

当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应用工艺尺寸链解算。

本零件各圆柱表面的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如下表所列。

单位:(mm)
参考资料
《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陈明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哈尔滨工业大学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哈尔滨工业大学赵家齐主编
致谢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从刚开始的毫无头绪,到最后的顺利完工,一路走来颇为艰辛。

在此,要十分感谢张老师对我的教导,从开始的给课题,到后来的修改,找不足,再修改,再找不足。

老师给了我十分大的帮助,不但及时地发现我的不足之处,还给出正确的指导。

其次,要感谢和我一起做设计的机自09102班的同学们,不断鼓励我认真做设计,力所能及的指出我设计中的错误,让我加以改正。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