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思考题
比较文学练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比较文学练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思考题1、解释名词:(1)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一门以探寻人类文学共同规律和民族文学特色为宗旨,以跨文化研究为实质的文学研究;它以对话作为方法论基础,对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的历史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以及学科交叉关系进行汇通的研究。
(2)民族文学:民族文学指的是在多民族国家中那些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他们遵循共同的美学标准,所保留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质的书面和口头文学。
(3)国别文学:国别文学又叫国家文学,是按照国家这个政治概念和地域人为划分成的文学,他可以由多个民族文学组成,也可以是单一民族文学所构成。
(4)总体文学:总体文学又叫一般文学,是指为了找出具有普遍性规律,对所有的文学现象所进行的全面、综合性的研究。
(5)世界文学:在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的思想中,世界文学被赋予了个民族文学应该交流其独特精神财富的含义。
2、谈谈你对比较文学宗旨的理解。
比较文学的宗旨是“探寻人类文学共同规律民族文学特色”,比较文学的宗旨是任何其他形式的文学研究不能取代的。
一般的国别文学研究,可以在本文化体系内探索文学演变规律,看到民族文学的独特性,但达不到寻求人类文学共同规律目的。
而且其民族文学特色没有其他民族文学的参照比较,也是自说自话,无从谈起。
而一般的文学理论研究,研究的是文学的普遍性规律,确以忽略各自民族文学的独特性为特点。
只有在比较文学研究中,通过跨文化的文学比较,对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和民族文学特色两个方面都是一种自觉。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这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互为表里,互相依存,两者不容分割。
3、为什么说“跨文化”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实质?跨文化研究是对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确定的根本依据。
跨国界、跨语言、跨民族等都不是根本依据。
蒙藏民间文学的比较没有跨国,但是比较文学,英、美文学没有跨语言,印度英语作家的创作与英国文学比较,没有跨语言,却是比较文学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也是比较文学;印度人祖先和伊朗人祖先都是雅利安人,他们的古代文学比较,当然是比较文学。
中西翻译简史思考题十三章

中西翻译简史思考题十三章摘要:一、引言:翻译的起源与演变二、中西翻译的早期阶段1.古代中国与西方的交流2.佛教经典翻译与文化交融三、近现代中西翻译的发展1.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活动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翻译高潮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互动1.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2.鲁迅的翻译思想及其影响五、专业翻译领域的拓展1.科技翻译的发展2.影视翻译的兴起六、翻译技术的应用与影响1.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2.人工智能在翻译领域的应用七、中西翻译教育的现状与挑战八、文化交流与翻译的使命九、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翻译趋势十、结论:翻译的意义与未来展望正文:一、引言:翻译的起源与演变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沟通方式,自古以来就在不同文明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近现代的全球化,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也是一部翻译的历史。
从最初的简单交流到现代的专业翻译,翻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中西翻译的早期阶段1.古代中国与西方的交流早在汉唐时期,中国与西域的交流就已经相当频繁。
当时的翻译主要以口语和书面语为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著名的《大唐西域记》就是唐代僧人玄奘西行取经,将大量的佛经和佛教文化带回中土的见证。
2.佛教经典翻译与文化交融佛教传入中国,催生了大量的翻译活动。
当时的译经家有道安、鸠摩罗什、玄奘等,他们致力于将佛经从梵文翻译成中文,推动了中印文化交流。
此外,佛教经典的翻译还促进了中土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的发展。
三、近现代中西翻译的发展1.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活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兴起对古典文化的重视,大量的古希腊、拉丁文献被翻译成各国语言。
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为后来的中西翻译交流奠定了基础。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翻译高潮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翻译界出现了一股高潮。
严复、鲁迅等翻译家致力于将西方的优秀文化引入中国,推动国内文化的发展。
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互动1.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严复在《天演论》的序言中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强调翻译要忠实于原文、表达清晰、语言优美。
思 考 题

思考题1.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2.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3.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包括哪些内容?4.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5.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6.为什么说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7.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8.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停滞不前?9.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些什么特点?10.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1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12.儒学是怎样崛起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13.唐代文化与宋代文化有何不同?唐宋间文化转型的社会经济原因有哪些?14.明清文化与以往比较出现了哪些新的因素?15.汉语汉字有何特点?其在世界语言文字中地位如何?16.能否举例说明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17.汉语汉字对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播有何贡献?18.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哪些伟大成就?又有哪些特点?19.近几百年中国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是什么?20.中国古代重视教育的传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了什么重要作用?2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何特色?怎样继承其积极因素并发挥其现代价值?22.有哪些中国古代教学思想对今天仍极富启发意义?23.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4.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在哪几个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那些作家和作品最具代表性?25.中国古代文学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6.为什么说“气韵生动”可以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概括?27.怎样理解中国艺术中的“游目”?28.怎样理解中国艺术中的“虚实相生”?29.如何认识中国古代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30.为何说中国古代史学是一座瑰丽的宝库?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史家和史学名著?31.中国古代史学有哪些优良传统?它对当今中国史学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32.为什么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33.“仁”德的基本内涵有哪些?它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占有什么地位?试对中国伦理的“仁爱”与西方伦理的“博爱”进行文化比较。
中西文化思考题

中西文化思考题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中西文化比较(中外文化专题)思考题绪论思考题:1.简述文化的有代表性界定。
2.简述文化与文明的区别联系。
3.简述广义文化的结构。
4.简述文化的特征5、简要说明两种跨文化比较方法及其代表人物和成果。
一、思考题:1 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2 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3中国的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4 西方的地理环境有哪些特点?对西方文化有什么影响?二、思考题1.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是怎样的?2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3.中国农耕经济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4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
5西方文化的经济基础是怎样的?它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6试比较中西经济基础的异同。
三、思考题1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政治结构是什么?2中国宗法制度的基础是什么?它的基本内容有哪些?3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4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什么特点?5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6.西方社会的政治结构基础是什么?西方的政治结构以怎样的政治体制为核心?7.比较中西原初社会结构的同与异。
四、思考题1 试述中西方历史上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代表性观点。
2你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体现在哪些方面)3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人文主义传统有何不同?4西方文化的科学主义精神都有哪些内容?5中西文化是如何看待个人的价值的?6西方文化是如何化解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与群体、利他的冲突的?7试述中西民族性格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差异。
8试述中西方不同的内向与开放的文化心态。
9试述西方文化精神的主要特点。
10试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特点。
11你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12五四时代对中西文化精神的探讨与今天的观点有何不同?五、思考题1为什么说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六、思考题1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何种地位?2天人之辩的价值观内涵是什么3.如何理解儒家的群己关系论?4.传统义利之辩有何现代意义?5儒道的人格学说有何不同的价值取向?七、思考题1.“天人合一”与“物我二分”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涵? (中西方哲学思维的认识论前提有什么不同?)(中西哲学思维的宇宙观、认识论有什么不同?)2.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分别具有怎样的特征? (中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区别)3.实践理性与思辫理性具有怎样的文化影响? (中西方哲学思维在目标追求上的原则差别)八、思考题1.你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怎样的?你同意语言决定思维的观点吗?为什么?2.中西语言的基本差异有哪些?中西语言在句法和修辞方面存在哪些不同?3.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中西语言在类型上有什么差异?阐述它们的表现(语义型与语法型)5试述中西语言在构成方式上的差异——意合语言与形合语言。
中西文化比较答案整理

一、名词解释1.博雅教育:起源于古希腊,是西方文化中最早的教育学说,是一种旨在解放思想、避免专门化和“准备生存”的教育。
这种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未来的专家、技师、教授,而是培养能够自由的对新的变化的境遇独立做出正确判断的人。
对于受教育者,它具有一种塑造心智的价值,一种与功利的或职业的考虑的价值。
2.高低语境:在高语境文化中,在人们交际时,有较多的信息量或者蕴涵在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中,或者内化于交际者的心中,相对地讲,明显的语码则负载较少的信息量。
这也意味着,在强交际环境文化的人们对微妙的环境提示较为敏感。
在低语境文化中,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量的大部分由显性的语码负载,相对的讲,只有少量的信息蕴涵在隐性的环境和情景中。
这也就意味着,在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习惯用语言本身的力量进行交际。
3.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4.维也纳古典乐派: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20年代形成于维也纳,以古典风格为标志的一个音乐流派。
代表人物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5.宗法制: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区分家族内部每个成员,以及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家庭内部形成了“大宗”与“小宗”两支血缘体系。
在家族的财产和权力的继承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6.聚族而居:最初是以母系血缘,后来又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将属于同血缘的人们组合在一起,维系成一个整体,结成一个血缘家族。
7.中国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
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东汉元兴元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希伯来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思考题

三、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
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近代文 化——现代文化
四、中西文化的差异 五、学习西方文化的意义
西方文化的起源
现代西方文化的源头是爱琴文化 在爱琴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希腊-罗马
古典文化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石” 古代希伯来人与古代希腊人并称为西方文 化的精神祖先 黑格尔:“一提起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 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 感。”
2、中石器时代 渔猎生活,驯养狗 3、新石器时代 文化遗迹遍及欧洲 磨制石器和陶器使用 家畜驯养 定居农业 思考题: 1、人类起源于何处? 2、欧洲史前文化与其他地区的史前文化有何不同? 3、欧洲史前文化对文明时代的欧洲文化有何影响?
爱琴文化是公元前3000年代后半期在爱琴海地区 出现的奴隶制文明,中心先后在克里特岛和迈锡尼, 因此又被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 头。发现者为德国富商亨利.谢里曼、英国考古学家阿 瑟.伊文斯。 1、克里特文化(公元前2600——公元前1250) 政治制度:类似东方王国的奴隶制小国 经济:航海业发达,其文化具有海洋性和开放性特征 建筑:米诺斯王宫1234 壁画和彩陶12345:米诺斯王宫壁画123和锡拉岛壁 画12 文字:线形文字A 宗教尼文化(公元前2000-公元前12世纪 初)创造者是阿该亚人 青铜文化12345 建筑:狮子门123 墓葬1 文字:线形文字B(1953年英国学者文特里 斯和柴德威克释读成功) 贸易发达,是开放的社会
三、地理环境对早期希腊文化的影响
1、地处地中海东部交通要道,多良港,多山,土地 贫瘠,迫使希腊人很早就经营海上贸易,使古代希腊 文明呈现出强烈的海洋性。 2、气候温和,人们爱好户外活动,使希腊人公共生 活丰富多彩;美丽的自然景色,陶冶了人们的心灵, 对美好事物敏感,有利于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3、境内无巨大的事物,消除了人们的恐惧感,使得 宗教发育不太成熟,有利于科学精神的成长。 4、地中海环境便利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希腊文 化深受两河流域文化和埃及文化的影响。 5、希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形成。公民的 数量和权利;商人实力较大;户外活动较多
中西方文化差异模板 -回复

中西方文化差异模板-回复中西方文化差异模板- 回答篇一、引言(约200字)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源于不同的历史、地理、宗教和社会背景。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并探讨这些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宗教与哲学观念(约300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宗教与哲学观念上反映得淋漓尽致。
中国受到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
而西方主要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强调追求个人的快乐和个体权利。
这种差异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上体现出来。
三、社交礼仪与沟通方式(约400字)中西方文化在社交礼仪与沟通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文化注重面子和尊重对方的感受,因此在社交场合中通常会注意言行举止,注重细节。
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直接、坦率的表达,个人观点更加突出。
这种差异在商务谈判、交往礼节以及非言语交流中都有明显体现。
四、家庭观念与人际关系(约400字)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家庭观念与人际关系上也有明显差异。
中国文化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尊重长辈,注重家族的传承与延续。
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决策权,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这种差异在家庭结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角色分工上体现出来。
五、时间观念与工作态度(约400字)中西方文化在时间观念与工作态度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文化注重长远的时间观念,强调缓慢、稳定的发展和长期规划。
而西方文化更加注重即时的时间观念,强调效率和追求快速的成果。
工作态度上,中国文化更加注重稳定、勤奋的工作,而西方文化更加看重创造力和自我表达。
六、结论(约200字)中西方文化差异从多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是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基础。
通过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可以更加开放地看待世界,拓宽我们的视野,并且更好地与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将在全球化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西文化精神比较

西方文化:西方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纽带 切断得比较早,个体觉醒的独立意识也比 较早。商品经济社会使得每个人都有争取 自己利益的权利,强调每个人独特的存在 价值,这种个人本位主义成就了西方崇尚 竞争的文化精神。
(三)人与自身的关系
在中国文化中,没有脱离肉体的灵魂,灵 与肉是合二为一的,灵魂与精神仅仅是肉 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的真正 旨趣并不在于彼岸世界中的鬼神,而在于 此岸世界中现实人生的幸福。
西方文化中,精神可以游离于物质之外, 灵魂可以与肉体对立。从柏拉图开始以 “纯洁”、“永恒”、“不朽”的理念世 界来蔑视感性世界,到基督教认为肉体是 灵魂障碍,这种以灵魂厌恶肉体的倾向正 是西方文化的传统。
在感性和理性的关系上,中国人一般不会 走火入魔,进入宗教迷狂的状态,中国人 的理性紧紧与感性结合在一起,中国的理 性既不是世界的本体,也不是科学分析的 工具,而是与感性的人情水乳交融 。
中国文化强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使人 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和谐统一,将物我两 忘、天人合一的境界作为文化的追求。
西方文化强调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崇尚 控制自然、征服自然,使人与自然处于一 种紧张、冲突的关系之中。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中国文化:重视处理人际关系,虽然承认 等级秩序,但分出等级差异并且用礼仪加 以规范后,不是进一步让文化整体走向分 化,而是以“致中和”来消除这种差异, 使整个文明进入一种水乳交融、和乐融融 的文化状态,在礼乐当中使天下一切达到 和谐。
西方文化无论是希腊还是中世纪,理性与 情感的巨大分裂是一致的 。酒神代表的是
感性的沉醉与情欲的放纵,日神代表的是 理性审慎的节制使得西方文化充满 了冲突和斗争。
Apollo And Dionysus
太阳神阿波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文化思考题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中西文化比较(中外文化专题)思考题
绪论思考题:
1.简述文化的有代表性界定。
2.简述文化与文明的区别联系。
3.简述广义文化的结构。
4.简述文化的特征
5、简要说明两种跨文化比较方法及其代表人物和成果。
一、思考题:
1 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2 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3中国的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4 西方的地理环境有哪些特点对西方文化有什么影响
二、思考题
1.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是怎样的
2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3.中国农耕经济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4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
5西方文化的经济基础是怎样的它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6试比较中西经济基础的异同。
三、思考题
1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政治结构是什么
2中国宗法制度的基础是什么它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3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4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什么特点
5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6.西方社会的政治结构基础是什么西方的政治结构以怎样的政治体制为
核心
7.比较中西原初社会结构的同与异。
四、思考题
1 试述中西方历史上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代表性观点。
2你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体现在哪些方面)
3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人文主义传统有何不同
4西方文化的科学主义精神都有哪些内容
5中西文化是如何看待个人的价值的
6西方文化是如何化解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与群体、利他的冲突的
7试述中西民族性格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差异。
8试述中西方不同的内向与开放的文化心态。
9试述西方文化精神的主要特点。
10试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特点。
11你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12五四时代对中西文化精神的探讨与今天的观点有何不同
五、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
六、思考题
1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何种地位
2天人之辩的价值观内涵是什么
3.如何理解儒家的群己关系论
4.传统义利之辩有何现代意义
5儒道的人格学说有何不同的价值取向
七、思考题
1.“天人合一”与“物我二分”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涵(中西方哲学思维的认识论前提有什么不同)(中西哲学思维的宇宙观、认识论有什么不同)
2.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分别具有怎样的特征(中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区别)
3.实践理性与思辫理性具有怎样的文化影响(中西方哲学思维在目标追求上的原则差别)
八、思考题
1.你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怎样的你同意语言决定思维的观点吗为什么
2.中西语言的基本差异有哪些中西语言在句法和修辞方面存在哪些不同
3.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中西语言在类型上有什么差异阐述它们的表现(语义型与语法型)
5试述中西语言在构成方式上的差异——意合语言与形合语言。
6试从语法范畴特点分析中西语言的宽式语言与严式语言的差异.
7试述中西语言在句法结构和句法文化方面的差异.
8 试述中西语言在修辞方面的差异。
9.中西语言的基本差异有哪些中西语言在句法和修辞方面存在哪些不同
10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九、[思考题]
1.基督教的神人观与中国宗教文化的天人观之间存在哪些差异
2.为什么说有着不同观念体系和不同宗教体验的道教和佛教禅宗都是人本宗教
3试述中西方文化不同的宗教态度。
4试述中西方文化不同的宗教信念。
5试述中西方文化不同的宗教体验。
6试述中西方文化不同的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十、[思考题]
1.中西法学思想的文化价值基础与哲学基础有何差异
2试述中西方不同的社会规范基础——礼与法。
3中国社会规范的德治实践是怎样进行的西方社会规范的法制实践是怎样进行的
4.中西法治传统及其现代影响如何
5.早期柏拉图的哲学王理想与苟子思想是否存在逻辑的关联
十一[思考题]
1谈谈你对中西艺术意蕴上的特征——写意与写实的理解。
并谈谈这种特征在艺术上的显现。
2试析中西艺术在美学风格上的差异及其现
3谈谈你中国艺术所追求的“中和之美”的理解。
4谈谈中西艺术在形式、技法上的差异。
5试析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的在技巧和效果上的差异。
6试析西方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在美学基础和艺术表现上的演变。